從流體力學角度,陰陽海、涇渭分明怎麼解釋?
流體力學 水文 地理
謝邀。這個問題是一個大坑。第一反應就是"涇渭分明"和「陰陽海」各有各自的原理。基於一切可簡化的條件,給出儘可能合理的解釋。請大家指出不嚴謹或者錯誤的地方。圖文較多,有總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涇渭分明」:1. 基本情況2. 成因分析
講講背景,沉積物(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泥沙)的傳播分兩種,一種推移質(bed load)尺寸較大,沿著河床滾著傳播; 另一種懸移質(suspended load)尺寸較小,懸浮著隨水流傳播。」涇渭分明「表現的是兩河懸移質濃度的不同。懸疑質在水中的濃度見圖2(a),涇河裡的濃度大(黑線),渭河裡的濃度小(綠線)。圖中可見,濃度在越靠近水面時越低。圖2(b)是主流(primary flow,也就是河道中的紅線)流速與深度的關係,恰恰與濃度相反。2.2 對流(advection)
對流是物質由於流體運動而產生的運動,流體參與進來了。簡單來講,對流是由流速和濃度共同決定的。2.2.1 主流
我們已經知道了懸移質在表層的濃度不是很高。弄清問題就需要確定速度了。首先,我們看對流的定義,需要有一個y方向的速度把懸移質從涇河一側帶到渭河裡面才能完成對流。然而,看之前的公式,當涇河匯入主流後的一瞬間,河道橫截面積A突然變大然而流量Q保持不變,導致深度平均流速在合流後劇烈減小。然後流速U(z)也整體縮水了。加之圖1中綠色區域那裡涇河拐了個彎,所以綜合起來,y方向的速度十分小。所以呢,濃度又低,y方向的速度又小,當然對流不順利了。
2.2.2 彎道環流(spiral flow)
在第一個章節里介紹的橫向環流,它提供在y方向的對流動力。但是水流始終要向前運動的,所以橫向環流和主流運動疊加一下,就產生了這種螺旋前進的水流,見圖3(來源: http://timeless-environments.blogspot.co.uk/2012/07/meandering-watercourses-repairing.html)。涇河與渭河的兩股彎道環流是沒有那麼容易交匯的。因為,雖然渭河的彎道環流在過彎時會加大,但是同時涇河的彎道環流卻在不斷地衰減,就像變了心的女朋友,再也回不來了。當其衰減到一定程度時,渭河的彎道環流作用佔到一定主導地位是,對流就開始順利進行了。這個微小的趨勢,可以看圖1中的藍線。順著藍線往下遊走,灰灰的水稍稍變窄了一點,然後開始變寬。差不多過了截面5-6後,渭河的彎道環流開始占絕對主導了。由於彎道環流在過彎時大,在不過彎時小的特點,所以在涇渭被大致混合均勻發生在圖1右下角的那個彎道處。
3. 小彩蛋
這裡有另外一個例子,見圖5。相比圖1情況,第一感覺貌似涇河上游水土流失變得更加嚴重了(濃度高)。4.總結
」涇渭分明「是我們觀察到水體表面,兩河懸移質濃度的不同的現象。決定」涇渭分明「的因素有: a) 涇河和渭河裡,表層懸移質濃度的差別; b) 涇河匯入渭河時的橫向速度與角度。更小的濃度差和更大的橫向速度不利於」涇渭分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陰陽海」:正如同「涇渭分明」一樣,「陰陽海」能被我們觀察到,也是因為沉積物的濃度的不同,由於近海區域水深較淺,可能會涉及到推移質。雖然在海里的情況更為複雜,但是形成「陰陽海」的原理卻可以相對簡單地說明白。所以採用一個和之前不同的順序解釋。1. 成因分析
1.1沿岸流(alongshore current)一般情況下,海波在慢慢靠近海岸的時候,它的前進方向總會和海岸線有一定的夾角。這樣的夾角(也有其他因素共同影響,例如海床形態)會是的海波擠壓水體,從而形成一種沿岸水流(圖7,來源:http://essea.strategies.org/module.php?module_id=117)。簡單解釋下: 從質量守恆和動量守恆的方面考慮,水隨著波向陸地方向運動(非線性理論),水不可能向著沙灘上無限前進,所以水會向其他方向運動來平衡,比例沿岸流或者底層逆流。以下是在谷歌地球上找的兩個例子。圖10在台灣,圖11在北愛爾蘭。
1.Bridge, J.S., 2003. Rivers and floodplains: forms, processes and sedimentary rec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Malden, USA. ISBN 13: 9780632064892
2. Yossef, M. F. M. 2002. The effect of groynes on rivers: Literature review, Delft, NL: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lft Cluster Project 03.03.04 ——————————————————————————————————————混合是通過擴散和對流這兩個過程形成的,這兩個過程都需要時間,不會瞬間完成。如果洋流方向恰好和兩種溶液的分界線平行的話那麼這個混合的過程會很慢,在分界線的邊緣處達到動態平衡。某些綠教徒拿這個來映證古蘭經的科學性,在下實在佩服。
這個確實和傳質,沉澱,分子擴散,伯努利能量方程是有聯繫的!
推薦閱讀:
※同樣是流體中運動,為何鳥和魚選擇了不同的運動方式?
※LBM (Lattice Bolzmann Method 格子波茲曼)為什麼這麼流行?如何用它模擬進入速度隨時間變化的管道流體?
※作為一個學習流體力學的工科學生,我應該學習哪一種編程語言?
※湍流領域還有什麼未解決的問題?
※水從高處流到低處靜止下來,原有的勢能去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