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是影像化文學擠壓書寫印刷文學,還是書寫印刷文化的精英領導影像化文學?

數字化的當今,在改編影視和書寫印刷並行的今天,圖像化的文學更加透徹也更容易讓觀眾讀懂,雖然文字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但是印刷式文學會仍舊佔領主導地位嗎?還是由影像化文學最終超過印刷式文學?


-

謝謝 @顧曉蕭邀請。

首先推薦一本書,就是上面這個。

傳播介質的改變的確會對文學作品產生影響,但將影像之外的文學經典統稱為「印刷文學」顯然是很不規範的。文學並非起於印刷。

印刷術只是拓寬了文學作品可到達的範圍,而文學的一些本質性要素——比如對交流、抒憤、自我實現的強烈訴求並沒有改變。它們根基於人性,所謂詩言志,可以興觀群怨,只要這些需求不從人性中消失,文學作品就不會消失——

而直到目前為止,是文字而非影像,仍舊是擔任這一使命的最優介質。

是的,我認為影像、圖像化的東西,可能更適於去做普及工作,卻比較難於擔當嚴肅深刻的思想、創作、表達。因為它們不夠抽象化,不能像文字那樣直接與思考對接。

禪宗有言:以手指月,指並非月。文字作品能夠達到這一層,圖像、影像卻長於呈現而拙於抽象。

當你面對文字的時候,它就是思想的聲音;但當你面對影像的時候,它會是你生活世界的一個片段、一種投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這是非常具象化的文字表達,但讀者哪怕第一次閱讀也能了解它的言外之意,但如果我用圖像或者影像把它展示出來,你是否還能那麼輕易地看到言外之意呢?

是為拙於抽象。

實際上,許多經典文本在完成之後,作者本身的態度是藏之名山傳之後人。此種情況之下,作者對時間、空間都是很淡漠的,他們相信只要歷史(時間意義上的)不終結,總能夠在身後遇見知己。自然,印刷術可以非常好地改善創作者的處境(豐厚的報酬),並且會出現近於工業化產品的通俗文學,但這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文學。同樣,即便數字化時代會讓許多文學作品更加傾向於取悅人、變得更加「輕」,也只是其中的一條支流,也不足以改變讀者與作者之間交流、溝通的期待。

只要還有人不放棄嚴肅的思考,不放棄花費大把時間反覆揣摩、汲取經典文本,非影像化的文學作品就永遠不會消失。市場的確可以改變很多東西,但只要尚有一人有超越時間的創作自覺,只要尚有一人願意對他的世界做嚴肅的文學化思考,非影像化的文學就不會死亡。

同時,影像化的東西也有更多工業化的成分在裡面,這就要求它們必須接受市場的考驗,從而導致其對市場的迎合。但是恰如安逸、閑適,驚醒、審慎也是人的基本需求,人們不會娛樂至死,他們需要有並不以取悅自己為目的的文學作品存在,那麼當他飽經離亂卻無人可與言說的時候,當他酒足飯飽卻對明天懸空無定的時候,當他茫然踟躕需要人生經驗的時候,當他被現代社會異化而亟需一個缺口的時候,文字的閱讀必將爭回自己的一席之地。

因為人是人他媽生的,不是妖他媽生的。

讀者不死,閱讀就不會死,非影像、圖像化的文學作品就不會死。

......................已經結束了你沒看錯..............................

下面我看到了一個絕佳的插播廣告時間:

我做了一個公眾號「凱常家的鵝」,這是個有關文學、電影評論的平台,都是我自己寫的。如果你萌感興趣,可以關註:

http://weixin.qq.com/r/AUT07DXE-GiDrXGP9xET (二維碼自動識別)


題主說的很對,圖像化的文學更加透徹也更容易讓觀眾讀懂。

正因如此,影視類的文學更容易讓人偷懶。因為基本是完全被動的接受美和思考。

另外一點很重要的就是:

被形象化的越完美,就越容易失去激發讀者二次創作的靈魂。因為已經自我設限了。

文字文學的審美則需要想像力的協助,可以充分的融「不盡之意於言外」。而且會因讀者自身的知識水平,審美觀念等被賦予更多的涵義。

所以純文字文學的欣賞,讀者水平越高就會覺得經典愈加經典。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好像到處是腸子、腦漿、血的美國恐怖片拍馬也趕不上《貞子》系列。而電影版的《貞子》又沒有真正的文字版鬼故事嚇人。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書在最後都留一張頁面完全空白的紙?
如何開展珠三角地區印刷行業的渠道調研?
為什麼現在的印刷體普遍用宋體或者黑體,而不是沿用古代的楷書?
平面設計師在工作中,用PS的頻率高還是AI和CDR矢量軟體的頻率高?

TAG:印刷 | 文學 | 數字化 | 影像 | 文學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