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讀書讀到博士會不會覺得少了很多人生經歷呢?
不讀博是不是人生一大遺憾?
「結了婚就替單身朋友著急,離過婚就覺得別人的婚姻都是假相,生了孩子就覺得不生孩子都是自私,先工作的就覺得讀研讀博就是浪費生命,自由職業了就覺得上班族在出賣靈魂,買了房子就覺得砸鍋賣鐵買房子才是正經事。人啊,說到底都不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才會用拉人下水的形式找認同。」
抖了機靈的答案竟然收到了這麼多贊,實在感謝大家。
今年博士一年級,等到畢業的時候來好好回答這道題目。不要問我是不是原創了。。。那麼明顯的引用符號,句子前後還都加了引號。。
現代人從7歲一直讀書到20多歲,不像他們的祖輩那樣十二歲開始下地幹活,十四就結婚,十五六生孩子,是不是少了很多人生經歷?我今年34歲,小學同學已經有當爺爺的,中學同學的孩子開始相親,20多個同學已經用各種方式結束了這一輩子。相比之下,現在上門應聘的人一半是單身碩士生,二十五六才離開學校,他們是不是也少了很多人生經歷?答案恰好相反,教育經歷完整的現代人充分利用了壽命延長帶來的好處,人生比那些教育經歷短的人要精彩的多。之所以有人覺得上學時間太長,是因為他還保留著祖輩的思考方式,然而我們和祖輩已經近乎是兩個物種了。不久之前,有人說中國老齡化問題嚴重,我這樣評論:
我們的人均壽命比祖輩多了30年,有效壽命(健壯、智力體力都達到正常標準)可能延長了一倍有餘。比祖輩多一些變數是必然,多一些「準備活動」則是應該的。所以多出來的這些生命,其中十餘年被我們加給了退休生活,另外近20年放在學校里,創造了我們的祖先不曾擁有的一種生活模式:少年時代。我曾經在另一篇文章描述「少年」的出現。哪裡有老齡化?我只看到普遍的年輕化。80年代我見到45歲的中年男子,默認是要喊「爺爺」的,50多歲的人,張口難得有整齊的牙齒,60出頭去世,誰也不覺得死的太早。現在四五十歲的人身強力壯,談個戀愛也很正常,60多歲老太太和孫子一起健身健步如飛,七十多歲得了癌症,家人都儘力搶救,覺得還應該再爭取一二十年的壽數,這明明是全面的年輕化啊……老齡化發不出退休金,是經濟問題;政府在延遲退休政策上缺乏信用資本,是政治問題;唯獨不是生物學問題。
換個角度說,受教育時間的增加,意味著少年時光被「拉長」,更遲地進入真正的成人階段。我們可以一方面提高自己,一方面不急著做出人生抉擇。實際上,提高的幅度越大,最後的選項就越多。這正是人類進步的主要方式。鄭也夫:社會化與幼態持續――閱讀生物學札記之八「少年時代」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現代產物,在中國甚至得說是當代產物。古代人幾乎都是從童年一步到成人的。即從童年那種既不承擔經濟責任也不承擔社會責任的狀態,一步就進入被人視為完全成人的階段。那時婚齡早,十三四歲娶親生子的情況常見,就是和這種文化的一種互動。而究其根源,是因為那時大部分人都從事簡單的農業勞動或手工勞動,不經長期的標準化訓練即可融入主流經濟生活;同時平均壽命低,必須有更快的生命節奏。
90年代初,我在一個純農業經濟的偏僻山村讀小學,發現大部分6年級同學都在平靜地討論畢業後的去向。比如說到縣城批點小商品去某幾個村販賣,或是學個木匠活。再就是安心回家種玉米,先在同學裡號下一個媳婦,叫長輩去說媒是正經………我這個旁聽者卻一心只考慮能否和初中新同學玩到一起,十年後方覺得當年的談話令人不寒而慄。這反映的就是工業社會和農業社會思考方式的不同。我擁有可預期的少年時代,我的許多農村同學還沒有。在農業社會,上層社會的子弟固然不必十幾歲就去種地,但在成年之前,生活環境基本都是在宗族內部,讀書也多在族學。等到真正邁出家門那天,也是立刻被人視為成年人,毫無過渡。所以現代人懷舊,大多指向故鄉,而故鄉的含義又多半是自己讀中小學的地方,口音的源頭往往是小學語文老師和同學。
簡而言之,人類的整個學生時代都是這個「幼態延續」的過程。人類的壽命越長,社會越複雜,我們越需要拉長這個「幼態」。否則的話,整個社會無法提升效率,個人的生活也不會更精彩。更何況博士的生活方式並不限於學習。博士生在很大程度上要參與人類科學邊界上的科研,已經身處職業化工作和學校的中間層次,算是一個高端的實習兼創新階段。其他的成人社會活動,如交友、婚戀生子,賺錢都可以同步進行,所以正常來說讀博士應該不會比同齡人多什麼遺憾。什麼是「幼態持續」?
低等的哺乳動物大多生命周期短,頭小,社會行為簡單,孕期短,每窩產仔多,幼仔出生時發育不全。而高等哺乳動物大多生命周期長,頭大,社會行為複雜,孕期長,每胎產仔少,幼仔出生時發育良好,已具有一定的能力。人類是個令人費解的例外。他的生命周期不是最長也算很長,他的頭最大,社會行為最複雜,每胎產仔最少,而出生時發育不全,出生後的成長期最為漫長,竟達十七八年。大象在出生十一年內發育成熟,在子宮內的時間竟長達二十二個月。人類的孕期只比猩猩長几天。而「人類的腦出生後的六個月才達到黑猩猩出生時腦所佔的比例」。「與其它靈長類相比我們是以蝸牛的速度在成長和發育。」相對於發育速度,人類的孕期顯然太短。生物學家估計,如果人類的孕期與生長期合乎比例的話,嬰兒在子宮中還應再呆上七個月至一年。
為什麼大自然把人類的新生兒過早地暴露在危險的世界中,是一個令生物學家們備感刺激的問題。多數解答者認為,人的頭顱的尺寸與婦女產道的尺寸的矛盾導致了這一結果。本世紀最出色的靈長類解剖學家舒爾茨說:「當選擇肯定有利於具有大盆腔的雌性時,選擇無疑也不會利於孕期的延長,或至少不利於無限大的新生兒。」利基說,骨盆開口增大以適應腦子的增大,但是兩足行走的工程學的需要為之設定了限度。實際上人類生產的胎兒已經過大,因而成為分娩最艱難的動物,它只好在嬰兒遠未成熟時生產。古德一語概括:「人類的嬰兒是胚胎」。正是人類的「早產」導致了「幼體持續」(neotenic),即漫長的幼年成長期。這一特異發育過程,即人類超長的成長期,激活了當代生物學家以及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們去思考其非同凡響的後果。波特曼說,這種提前出生必定符合心智的功能要求。他認為,人類作為習得的動物,需要離開黑暗的無爭無擾的子宮,以易變的胚胎,去獲取子宮外環境中豐富的影像、味道、聲音和觸摸。博金說,如果生長中的兒童和成人的身體尺寸有大的差別,則兒童可以更好地向成人學習,可以建立起師生關係。如果幼兒身材是按照與猿相似的生長曲線所能達到的高度,則可能產生對抗而不是師生關係。利基說:「人類通過強化的學習變成人,人類不只是學習維持生存的技能,而且還學習傳統家族關係和社會規律等,也就是文化。文化可以說是人類的適應,兒童期和成熟期的不尋常的形式使這種適應成為可能。」邁爾則說:「人和一切其它動物的區別在於其行為程序的開放性。道德規範是銘記在幼嬰的開放性行為程序內。人類的這一開放程序的巨大容量才使道德的形成成為可能。在幼年期奠定的基礎在正常的情況下可以維持一生。」
可以說,如果沒有了「幼態持續」,「社會化」將難於進行,幼兒園、中小學教育和同期的全部非正規教育都將難於順利地進行,人類的道德將不復存在,人類整個的文明將是另一番模樣。
換句話說,年輕人的生活才是「上帝」賜予我們的人生,是基因預期中的人生,是夢想和生活結合最緊密的階段。之後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成熟」的中青年生活,是我們用農業技術製造的「非自然」階段。所以我們往往在年輕的時候把一切的夢都做夠了,然後被安排一個自己多半不喜歡的選擇,承擔起成人的一切責任,去過枯燥而單調的生活——這段生活本來就在上帝預期之外。我們的夢想和懷舊也往往會指向之前的校園,無論你是否承認:十幾歲的記憶那麼深,是因為這段時間對我們的祖先而言生死攸關。
我們祖先一輩子的生活圈子非常小,基本固定不變,群體中的每個人都和其他人有著深度的接觸,彼此熟悉,並且在同一個群體中過完自己短暫的一生。
這意味著一個人在集體中的地位和角色,往往在青少年初期就已經決定了,並且之後很難有機會改變。
他會是一個好的戰士還是一個好的獵人?他在異性中受到多大的歡迎?有多少交配機會?他的品性和能力是否值得託付?——這些問題統統都在十幾歲時就有了一個"蓋棺定論"。
對我們的祖先而言,如果他在18歲時被大家認為是一個盧瑟,那麼他可能一輩子都只能做一個盧瑟了。這十幾歲的競爭,簡直就是一輩子成與敗的豪賭。
如此說來,讀碩讀博的人,實際上比不讀博的人更「復古」,更符合人的「本性」,從而過的更精彩。因為他們在基因預期的30年壽命里保持了生活的連貫性,可以在參與社會生活的同時不至於過早地陷入瑣碎的細節,同時給未來的生活增加了更多的選擇。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讀博的人生都應該更豐富。隨著工業化出現的新式校園文化並沒有多少歷史淵源,在西歐大概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形成的標誌是大學成為革命策源地而不僅僅是革命的積极參与者。在中國或者說華人世界,校園文化的歷史不過幾十年,標誌性事件是金庸小說的出現和流行
……偽造的歷史均不影響金庸小說的銷量,因為讀者閱讀的重點並不在此。除了覺得整體上的歷史背景增加了作品的真實氣氛外,沒有人去追究作品的細節。笑傲江湖沒朝沒代,也不影響作者的閱讀興緻。真正的原因是:金庸小說在他自己和讀者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抓住了讀者在校園文化和現實社會中矛盾的心理。所以因時而興,成為20世紀的名著系列。
金庸的主角可能從任何地方出現,令狐衝來自華山絕頂,張無忌生長在北極火山島,段譽擁有皇家宮殿,郭靖只知道蒙古草原。但是,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正式進入江湖之前,一定擁有一個寧靜、簡單、卻又能學一身本領的環境。
一般來說,這個環境的物質生活不一定太好,但絕對安全、溫情。主角在這個環境里不光要學文學武,還會確立貫穿一生的基本善惡觀。這個環境里不一定有他的初戀,但至少可以確定他對愛情的看法。比如說韋小寶的妓院和虛竹的少林寺。這個生活環境還往往是個門派,有明確的師徒傳承,有同學(師兄師弟小師妹)和教材(紫霞秘笈?)。等到主角或同學學到一定程度,現在的師傅無法讓他們再提高,一般就有新情節出來,讓他們改投更高的門派——凡是在義務教育體制下讀過書的人都知道這描寫的是什麼。
60年代就基本完成的金庸作品,到80年代中期才開始在大陸成為平民讀物,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要等中學教育的普及來提供讀者群……江南等人的《此間的少年》、《我的射鵰時代》,就完全是把金庸的人物放到了現代的校園環境里描寫。結果場景轉換沒有任何唐突之感,讀者可以感覺到這些人物似乎本來就該生在當代的校園,擁有和自己相似的生活環境……人物出自金庸各個長篇的小說能命名為《此間的少年》,這說明了武俠的本質。
謝邀。
就我個人而言,讀博要比不讀博經歷可是多多了。如果我不讀博的話,那一種可能是我高考時被經濟系錄取了。然後本科畢業回家鄉,爸媽找找關係進個銀行工作。一眼就可以看到退休,生活平淡,且安逸,如我很多的高中同學。又或者本科物理畢業後,找個碼農的工作,辛苦但可能有點小錢;也有可能北漂著過著沒有著落的生活。現在物理一路讀上來,念完博士,做完博後和fellow,拿到職位,進入tenure track。這些經歷絕不是不讀博可以比的。就說一些不讀博絕不可能遇上的事吧。辛苦的科研就不說了,自己以為博士階段我並不屬於讀的痛苦一類。我研二去了日本,是訪問學者身份,除了科研之外也在關東地區玩了一圈。研三來到美國,花了三年時間做完博士課題。其實兩年半就做完了,正好老婆 懷孕了一陣,為了老婆生娃時能伴身邊,所以延了半年畢業。 一年裡面搞定結婚,生子,拿出博士學位。在博士階段的三年時間裡,每年有兩次去外州學習的機會,每次兩個星期。這些州絕不重複,學習完後順便在附近州的著名景點玩上一圈。然後每年還會和朋友或老婆出去玩。三年時間玩了美國10+的州。另外加上出差,開會。畢業的時候已經走了20+的州。畢業後博士論文意外拿了個國際大獎,去國際大會上扯了一通,之後每年1~2個邀請報告吧。也是各個不同地方走。研究的東西敏感了點,還被美國三大安全部門同時請去喝茶。在小館子里和他們談笑風生,他們也沒問出什麼違法行為,然後就把我放了。該玩的玩了,該吃的吃了,該去得地方也去了,該拿到手的也拿到了,青春無憾了把。以後就是一段漫長的科研之路,這條路一個好處就是每年都有各種年會,可以各個地方的玩。=======================================================================看了評論區,說這不是典型的博士生活。。。我其實沒覺得這是曬幸福,裝逼。我身邊很多人都是類似的經歷。美國的博士生就是這麼有得玩。朋友圈裡的博士朋友三十歲前去玩了所有7大洲,做到好項目是不同的洲各處玩,身邊好幾個大神,快的一年半的博後經歷就進tenure track,都比我高到不知哪裡去了。科研過程中辛苦的經歷有得是,學生的時候基本工作每周7天,干到凌晨2~3點是常事。在外州開會,接到領導電話,連夜開車9 小時回實驗室,天都亮了卻立刻開始工作。老婆出去開會,一邊幫娃擦屎,一邊review別人如屎般的paper。我前面有答博士辛苦的經歷:做科研/做科學家,最讓你產生挫折感的是什麼? - Wang Erdong 的回答為什麼日本人能得十多次諾貝爾物理學獎?日本的物理科研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 - Wang Erdong 的回答謝謝邀請!
人生這個話題太大,不可避免會寫成雞湯。我只能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回想讀博這四年,的確失去了很多,這是不爭的事實。看著同學們在朋友圈裡曬工作,曬吃穿,曬兒女,曬娛樂,比照之下,自己還是在蝸居里,蓬頭垢面,不修邊幅,每天在辦公室里一個人和電腦與論文談情說愛。
讀博期間的孤獨,會逼迫你反思人生的意義,並接受人生的各種不幸,最終讓你接受人生本身。在這四年里,我自己和我身邊的朋友同事身上,有感情糾紛,有家人病故,有因病休學,有退學回國。很多次,我都在想,如果我能夠回到當初,在機場躊躇滿志地離開家人奔赴異國的那一刻,也許我會叫住我自己。但叫住之後呢?我會對自己說什麼呢?我能對自己說什麼呢?思來想去,我也許只會對自己說一句:『保重。』
因為,讀博這個選擇,是我對自己人生給出的答案。人生可以沒有正確答案,但是不能沒有答案。多少人為了追求正確,而本末倒置地放棄了答案本身?
回到問題,計較得失的人生,往往是不幸的,同樣的,往往只有人在不幸時,才更傾向於計較得失。曾經有一陣,我陷入低潮,喜歡用日記來記錄自己的心路,但我現在經常自我警惕,不要隨便把悲傷用墨水放大,那隻會讓淚水更加廉價。人要活出價值,而價值來自於創造出你所沒有的,而不是計較你曾失去的。
知易行難。我也很難做到對一切得失如此洒脫,因此我也時常需要自我調整。我在知乎最高票的答案是關於我寫的我同事博士畢業的故事。如今,我也經常回去重溫這個故事——他提交論文時的那副笑容,對一個博士來說,就是最溫暖人心的答案。
貧窮無法改變嗎? - 山羊月的回答
順便一提,本答案僅代表一個屌絲博士的水平,我的膝蓋也獻給了高票答案中的學霸……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說這個話題。
高校的老教授80和家裡的普通百姓(不做學術的)80歲,區別可大了。你明顯感覺到,老教授更加緊跟這個時代,能夠跟年輕人交流,學習能力也比普通百姓強。典型的例子就是老教授會玩電腦,玩智能機嘞。而普通老頭可能達不到這樣的境界。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習慣。讀研,不同學科不同人,體會和成長都是不一樣的,但在讀研期間,所提升的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我認為是讀研期間最大的價值。
過去30年,這個社會發展的很快,當初的文化人(高中生),如今基本上已經out於這個時代。今後30年,社會發展更快,我從不懷疑如今我們一代本科畢業生30年後也絕大多數會被時代所拋棄。
唯有那麼一小部分人,他們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如同齡人一樣早早進社會,苦苦專研人類認知的邊緣,每天都在自己能力極限上痛苦掙扎,做的東西基本上是當時非常不實用的但也是代表今後幾十年社會生產力發展方向的工作……沒錯,這群人或許對科學的貢獻就是搬磚的。但在搬磚的過程中卻鍛煉了自己的綜合實力,對困難不畏懼,對新事物充滿好奇,使自己不落後於今後的時代……
讀研,確實會錯過幾年常人的生活,但卻延長了你的時代青春!當同學們退休,"跳廣場舞","下象棋","吹牛逼"的時候。你或還在時代的前沿……親愛的,並不會哈。
經歷這個詞,其實包括兩層含義,第一層是你的歷史,你遇上的事,見過的人,生活中的事件;還有一層,是你對所有事件的解讀。
普通人看到一朵花在他的眼中只是一朵花,但是在一個植物學家眼中,可以知道它是什麼門、什麼綱、什麼目、什麼科的花。第一層意義上的經歷,二者是一樣的;但是第二層意義上的經歷,二者有了截然的區別。可以說,雖然每天經歷的是同樣的事,但是由於有了相應的知識、理論,後者的經歷在主觀上得到了無限延長。
換言之,常人桎梏於現實的瑣碎事件中,而智者會用思維超越肉身的巴別塔。
第一層意義上的經歷,並非越多越好。就像看書,並非讀的越多越好;吃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關鍵是你從中是否學到了有益處的東西,是否吸收了你人體所需要的足夠多的能量和營養。多餘的部分,只會成為你累贅的脂肪和精神上沉重的包袱。
有效的轉化率。這個詞是非常重要的。
真正的經歷是帶給你思考,讓你觸動,從中吸取到經驗和知識,獲得讓你終生受益的東西。
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客觀的生命存在終結,主觀的生命卻可以通過學習、思考得到無限的延長。有的人可以從一次戀愛失敗的經歷中就學會了獨立、自強、學會了識人察人、學會如何與他人打交道、學會體察他人的感情、學會了經營,而有的人,可能戀愛十次仍然是一頭霧水,不明白自己的缺陷在哪裡,那麼,多出來的九次戀愛經歷又有什麼用呢?
答主認為,所謂博士,就是在培養這樣一種延長自己主觀生命的能力。未來同樣的經歷和事件,讓你獲得更多有價值的東西。
是,相對而言,三到四年的時間可能會讓我們錯過一些東西,但是相反,利用三到四年的時間如果能夠培養和形成這樣的能力,假設30歲畢業,保守估計,還有30年。犧牲3年換取未來30年的深入思考,是不是值得呢?這個賬其實是很好算的。
我的導師、學長在入學時就反覆強調一個觀念,博士,並不是全知全能的人,而是專才,培養對某一領域鑽研思考的能力,然後利用這種能力,去觀察和分析你未來遇到的所有問題,博士,不僅是應試和研究的高手,更應該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高手。
他們的話一直銘記在我的心裡。
並非自吹自擂,更多的人只看到問題的表象,停留在對生活的直觀感受上。而我們看問題,既看到了它的過去,也看到了它的未來,看到了它與其它事務的聯繫,看到了它們彼此之間緊密的聯繫,它們的關係是如此絲絲入扣又如此美妙,如果這個世界存在上帝,那麼他一定是個天才。
謝耳朵說,沒有什麼比讓宇宙裸體出現在你面前更讓你值得興奮的事情了。
這種感覺,一般人並不會有。
這是一種在精神上暢遊才會擁有的自由感。就像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里描寫的那樣:
「即便我身處果殼之中,仍自以為是無限宇宙之王!」
非常榮幸,博士擁有這樣寶貴的機會。
當你們環遊世界,把你的足跡踏遍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時候,也許我們的精神已經突破了時間的桎梏,你徘徊蕩漾在羅馬街頭,而我們自己,就生活在羅馬;你看到了西塞羅的雕像;而我們,則看到了西塞羅本人,正站在我們面前滔滔不絕的演講;你站在愛情海邊看海,而我們,則看見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辯論,到底是人治好還是法治好。
一幅歷史和宇宙的全息圖就在我們的腦海中徐徐展開,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可以去任何的地方,感受任何別樣的風景,而這一切,完全不受到時間、地點、肉身的束縛。
然後我們還會因為經歷的太少而後悔嗎?
我個人不會,我們其實可以得到的已經太多。
有朝一日如果我們看到了同樣的風景,我相信,在我們的心中,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做學術的好處在於每做一個項目,每寫一篇文章,都在研究新的東西,都有新的挑戰,都能學到新的知識,能不斷的進步。我倒覺得這樣的經歷比吃喝玩樂結婚生子更有意思,也比那些朝五晚九原地踏步的工作更有意義。那些大牛們談起自己的學術兩眼放光的樣子,我覺得實在太酷了。我只顧著羨慕了,可沒想過人家天天窩在辦公室里是不是少了什麼人生經歷。
你想當你畢業發了一篇文章,這個人類史上的知識點兒是有你貢獻的,你不覺得興奮萬分么?就我們普通人而言,除此之外,再也沒我其他機會了吧。你想你可以讓國家每年二三十年的支持去做一件事情,恐怕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除此之外怕是再也沒有其他機會啦吧。於我而言,此生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歷盡千辛萬苦的去證明一個觀點,去費勁心力解決一個技術難題,除此外其他經歷都不太有吸引力。其實讀博最痛苦的事情不是看別人結婚生子,而是每個月都TM的往外掏份子錢,而你卻可能會意識到這筆錢再也TM的沒機會以相同的名義收回來,這尼瑪才是痛苦的根源好么
顯然題主缺少一些對phd的基本常識:
「讀書讀到博士」
對不起,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在北航讀碩士的時候就整天給老闆碼代碼幹活了,哪有功夫上課和看書,所以認為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還是在「讀書」,你真的out了,我不敢說100%,大部分中國的學生,包括很多念到博士的,按照題主定義的那種「念書」式的學習mode也就到高中畢業就完了,在大學本科有幾個人認真讀書的?「缺少人生經歷?」
只能說,有的人根本認為科研就是簡單的念書寫作業(paper),才能說出這不是一種「人生經歷」,你們啊,圖樣。你們知道如何通過查閱幾篇外文文獻然後翻譯過來撰寫成項目申請最後騙取國家幾十萬、幾百萬研究經費嗎??這就是博士甚至碩士乾的活。你們這輩子在公司里打工怕是都騙不到的,因為出了體制內的高校,你們連騙的機會都難找,畢竟沒有關係,你還敢說人家圖樣?你啊,拿衣服!什麼是博士
首先,博士不是學生;本科生那才是學生呢!其次,博士算是半個職業,之所以說是職業,是因為他們和大部分在公司里的人一樣,都得去實驗室打卡上班,必要的時候還得周六日加班(看boss心情);之所以說是「半個」,是因為他們平時能領到的那點兒補助和工資連公司里的員工一半怕是都不到的此外,博士不是讀書,人家read的是paper,不是book,必要的時候甚至要翻譯外文book,你以為你們平時在亞馬遜上面看到的那些外文翻版,底下寫著什麼清華大學出版社啊之類的,都是這些你們眼中的「學生」翻譯的。通常過程是教授搞到一本外文教材(可能和外國大學有合作),然後讓學生去「閱讀學習」一番,然後就讓這些博士碩士將其翻譯成中文,最後在書皮上寫上他自己和另外幾個同事老闆的名字就出版了,然後就有了你們今天在亞馬遜上面噴出shit的那些個一大堆翻譯錯誤的外文書籍了。還別噴,人家博士碩士一個月才給幾百塊工資,能給你翻譯好才怪。最後,博士必要的時候甚至要出paper,或者review人家的paper(這老闆得是有多懶)。博士不是將知識作為輸入然後簡單理解分析就完事的行當,人家還需要將自己的理解和知識以論文和書籍方式輸出。社會認同?
當然,這個社會還是骨子裡瞧不起那些個「呆如木雞」的科研工作者,他們賺錢少,整天窩在實驗室,讀論文,寫論文,然後也沒見他們做出什麼成果,還一個勁的覺得這些人不夠「努力」甚至「智商不足」所以淪為了社會的loser因為畢竟這個社會對成功生活方式的定義就是讀書,念好大學,拿文憑,出去找好工作,然後賺錢,買車,買房,娶老婆,生小孩;接著讓自己的小孩再讀書,讀好大學,拿文憑,出來找好工作,再好好賺錢,買車,買房,娶老婆,生小孩,如此以外,歷史總是不斷的重複。這就是這個社會所認可的「成功」和有「社會閱歷」的長者們的生活姿勢。你們啊,在宣傳上這麼搞以後是要負責滴!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如果人們對自己生活的追求就是如此,那沒什麼好說的。
但是如果還要將自己的理念作為一種「全體社會成員的成功典範」拿去數落那些比你更「不如」的人,那隻能說你畢竟虛榮和自大。博士生其實也不容易,人家一方面受到世俗分子的鄙視,一方面在實驗室被老闆壓得喘不過來氣的加班加點,回到家又被家人逼問著找不到女友然後被二次歧視。╮(╯▽╰)╭原來守護自己的理想和自由是如此困難嗎?也罷,雖然博士在大部分人眼中是經濟上的loser,但是我認為,起碼他們敢於為了理想去面對慘淡的人生,而我們其它大部分人不過是犧牲掉了我們自己都看不起的卑微的理想,去擁抱這個本來就無可救藥的社會。本廢物也就是百度程序員,當初也是知道phd是個苦逼行當沒去讀,自認為沒資格當什麼社會成功人生,也沒能追尋自己當初的理想。但是我認為,將社會「大眾」所認同的單一價值理念強加於他人的個人生活乃至行為準則,乃是「集體主義」中最為不人道的行為之一。
至於有人覺得這麼大了還堅持理想是不是太中二了,我只能說:如果真的覺得理想是中二病的話,那為何在小學高中和大學的時候要教育這些人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敢於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犧牲和貢獻的有志青年」呢?既然你們中很多人都不信這個,那為何還要去擁護、去維持這樣一個製造了這麼多矛盾的社會體系?
最終,我發現,原來教育小孩子這些「天真幼稚的」理想也不過是為了「適應」社會規律。所謂社會規律,就是人們麻木不仁地每天重複著的無聊的生活,然後一步步走向死亡。這就是這個社會大部分人的人生吧,這也是我以後的人生,因為我當初沒有選擇堅持理想,而是選擇了擁抱社會。人生有那麼多可能的路徑,我只是選擇了其中一條而已。其他的就在知乎上看看好了。
謝邀。干任何事都是一種經歷。選擇了某種經歷,便少了其他的經歷。讀博也是如此。
生活中的大部分人可能都不喜歡讀博士,每天工作時間長,總體耗時長,經濟收入低,等等。但是對於喜歡做研究的人來說,讀博又是特別美好的經歷。集中五年時間做一個問題,把這個問題做到世界最頂端,把人類知識向前推進一小步,這種成就感是無比美妙的(灌水的除外)。最後寫的那個thesis就像生的孩子一樣,渴望把它養大,呵護照顧好,持續地培養。所以,喜歡做研究的話,讀博是最美好的經歷之一,為了它,願意犧牲其他的經歷。經歷無所謂好與壞,每個人都找准自己喜歡的事情,用心體驗它就可以了。一直讀書讀到博士會不會少很多人生經歷?
讀書沒有讀到博士會不會少很多人生經歷?一年都不出去旅遊一次會不會少很多人生經歷?
三天兩頭到處出去旅遊會不會少很多人生經歷?三十歲了還沒結婚會不會少很多人生經歷?
二十歲就已結婚了會不會少很多人生經歷?我這輩子都沒當過兵會不會少很多人生經歷?
我這當兵就當了十年會不會少很多人生經歷?我這幾十年順順噹噹沒有大起大落會不會少很多人生經歷?
我這幾十年每天驚險萬分無暇顧家會不會少很多人生經歷?等等等等,每種人生都是不一樣的人生,每種人生都有不一樣的經歷,也都有不一樣的缺陷,我們難以選擇人生,能做的只有想辦法做好自己。
這不是雞湯,這是無奈,如果你真想體驗別人的人生……………………其實小說傳記意淫文不就是用來干這個的么。謝邀。
當然會。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讀了博士而佔用的時間和精力,便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這本身就是一個機會成本。因為一直在學校讀博士,而沒有機會去公司工作,體驗朝九晚五的白領生活。因為博士分身無暇,雖然結婚幾年有餘,卻也不敢考慮要寶寶的問題,不能體驗為人父母的快樂與煩惱。因為選擇了讀博士,便失去了中國所謂的黃金創業階段,可能也失去了成為富人的機會。所以說,因為讀書一直讀到博士,會不會少了很多人生經歷。我想,應該是會的吧。
不過,我還更想說點別的,就是如果不讀博士的話,會不會也少了一些人生經歷?我想,可能答案也是很肯定的。我現在想來,如果說讀博士到底給我帶來了哪些具體的經歷,我能列舉的很單薄。雖然讀博士期間靠著上課和開會的機會,陸續去了十多個國家。然而因為並不是旅遊,每次都有公務在身,也很難深度去體驗所謂的文化差異,最多是領略了完全不同的自然風光,從地球的南端到北端,從地中海氣候到熱帶氣候,植被是如何的不同。那麼,讀博帶給我的經歷,最重要的是哪些部分?
我想,最重要的,大抵是心靈上的成長。之前曾經有人總結過,讀博期間確實苦悶,大概分為了三類人,有的人就此沉淪,深陷痛苦的泥沼,最後雖勉力畢業,但博士回憶變成人生最痛苦的時光,有的人訴諸於宗教,將心靈寄託於信仰,獲得平靜,還有人經歷苦痛掙扎,最後藉由哲學和思考自我救贖。而我自己大抵還是想努力一番,既不想讓讀博的經歷過於痛苦,卻也不想渾渾噩噩的逃避假裝不存在。於是,清醒的痛苦著,體味著人生的不同滋味。通過讀書,思考,總結,寫作,來使自己能夠更加客觀的,以第三方的身份去審視自我,勇敢的進行自我剖析。這個過程當然痛苦,你必須要承認自我的不足,同時卻不能喪失了對自己的信心,保有自身的驕傲和審美。
如果說還有另外的收穫,那就是放下精英和學霸的受益者角度,第一次以一種「受害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我出國之前,我也是那些令人討厭的,不會體察別人痛苦的所謂「學霸」。我以為,所有的糟糕都是沒天賦不努力造成的。直到我自己既努力又聰明的觸到了自己的天花板,然後我終於意識到,自己也是一個普通人。重新開始體會普通人的痛苦,體會了付出卻不得的無奈,體會了世界上的事,不是天賦和努力的加成,體會了機遇和方向的大影響。
所有的這些這些,我不知道如果不讀博士,會不會也有機會獲得,當然也許也會有。但是,我仍然覺得,讀博期間的經歷,使我更快的體察了這些,我的心靈獲得了成長。這些成長無法從功利化的角度進行衡量,但是我覺得,單單是獲得這些,已經讓我覺得自己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僅僅是覺得自己在變得更好,就足以讓我覺得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
我覺得,絕大多數人的人生是相當無聊的東西,甚至可以說乏味。
18歲錢在家附近活著,磨練無用的考試技巧,最後由一場毫無意義的完全是摩擦成本的考試終結。
4年大學時光,吃飯睡覺打遊戲談戀愛逛街化妝兼職的活著。
22-30歲,給領導幹活給單位貢獻做大機器中的螺絲釘期望機器賞口飯吃並為了加個蛋而加倍努力的活著。
30-40,職場鬥爭打壓對手玩命的為了那口飯加個雞腿的活著。
40-50,沒有比雞腿更好的盒飯了,突然失去了目標,迷茫了,於是開始作,男的包小三搞女人或者開始想辦法搞歪錢,女的進入更年期每天家長里短雞毛蒜皮孩子的功課老人的葯錢。
50-60,咦居然還活著,真開心。
60-70,努力喘氣。
70-80,還能喘氣。
80-90,有些喘不動了。
90以上,game over, Rank C。
讓子彈飛裡面,張麻子原名張牧之。這片土地上的稱為人的兩足靈長類如同野狗一樣恣意的茫然的遊盪並一代代繁衍。他思考的是如何把這些自然資源有效的管理,構建出某種制度和組織形式。但在我看來,在高明的組織形式,野狗還是野狗,看到肉就撲,看到不喜歡的就咬,既不會仰望星空,也不會思考狗生的意義。而牧之們採用的管理手段,也大多基於野狗的動物性。
唯有教育,能把畜生變成人,至少能靠近「人」。賜予畜生理性和思考,把為了草料拉磨的驢,為了草料耕地的牛,為了骨頭看門打獵的狗,變成哲學家,科學家,工程師,商人,藝術家。到哪時,牧之們也不得不改變,放棄「牧」的手段,改用「理」來說服,認真的對待這些新時代的稱之為「人」的存在。我就是因為不想日復一日重複的工作和生活才讀博士的。。。。
突然想到一個採訪。
人問一清華保送生:沒有經歷過高考,人生會不會有遺憾?
他回:我覺得,沒有經歷過保送的人生同樣有遺憾。對一個也沒想換很多工作、結很多次婚的人來說不會少了些什麼。很多人不讀博士這些年的經歷也就是每天在上網。當然能少憂些柴米事會更好。
謝邀。
讀書本來就是一種經歷。有的專業的博士三年都在跟自己的導師(或稱老闆)做項目,其中接觸到的人,做的事情,其豐富程度在企業不一定能及。比如,經濟類的博士,經常跟導師去調研,去政府跟市政府領導,去企業跟企業領導,借著導師的威風,還能贏得幾分尊敬。比如,我愛人讀博期間就去過省內幾乎一半的省市進行調研,也去過周邊一些挺好的企業調研,還去過諸如海南,內蒙這樣的省份調研。
博士現在很多學校都搞聯合培養,博士期間去境外修讀一年。拿國家的錢,去國外既學習,又旅遊,還能認識一些學術大牛。萬一碰到主席或者總理到訪,還能揮個小旗,吶喊幾聲。話說有幾個在國內工作的同齡人可以?比如,我博士論文基本就是在美國完成的初稿,在國外期間,除了寫論文,還專門抽空去了東部和西部遊玩了兩周。
博士期間許多人都或多或少參加過一些學術會議,認識一些同齡博士,或者學術大牛,或者學術渣渣,這不都是經歷么?比如,我讀博的時候研究所正好舉辦一場國際會議,我們在讀的同學義不容辭籌辦會議,跟不同的人郵件,策劃,訂房神馬的,最後跟一幫學術咖一起喝喝咖啡聊天天,也挺好。
即便不出國,不調研,不開學術會議,畢業不還是大把機會呀。況且,讀博,讀書做學問,做實驗本來就是經歷,冷板凳不是每個人都坐過。在企業,在政府被人碾壓也不過就是經歷而已。又不是做博士後,別緊張。
我的人生理想就是賺大錢之後,到各個名校把各科博士讀個遍……
你問我是不是少了很多人生經歷,讀博士這段期間那才叫人生經歷……
當你一個人處在這個領域的世界前沿,探索著人類未知的秘密,我個人覺得比單純的追求遊戲、金錢、性慾、權力來得更有快感。
知識就是力量!法國就是培根……(誤)推薦閱讀:
※博士畢業有錢嗎?
※男博士找女朋友都這麼難了,女博士怎麼找男朋友?
※全家都是博士是種怎樣的體驗?
※本科畢業後直接攻博,心態如何調整?
※作為一個低智商的博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