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心智技巧能讓生活、工作、思考、意志得到改善?

有哪些心智技巧能讓生活、工作、思考、意志得到改善的呢?求分享。


最高票答案中的評論中有人提問答主:如何正向的活著。答主說「正向地活著是個元問題,不是我這裡探討的思維問題...關於這個元問題,與問題無關,並且太大,不詳談。」

我倒是覺得這個元問題或許正是最好的答案。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只需要一種心智技巧就可以——

成長性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

如圖所示,那麼與之相反(左圖)的就是僵固型思維(Fixed Mindset)

#首先來介紹一下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表現是什麼?

舉一個例子,最近很火的電影《頭腦腦特工隊》,在joy和sadness不能返回到頭腦控制總部時,每每遇到一個島倒下,joy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回去,「我能搞定」(I can fix it)是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相反,sadness卻只想躺在地上被拖著走... ..

面對困難,你該以什麼樣的心態應對?Carol Dweck關於心智的書,英文叫做《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文叫做《看見成長的自己》詳細講了這兩種心智模型的區別。

Dweck主要講了三點區別:

  • 僵固型心智認為智力是先天決定,固定不變的,所以他們的基本原則就是讓自己任何時候都顯得聰明能幹,不惜代價去證明;成長型心智相信智力是可以發展和提高的,因此他們的首要原則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
  • 僵固型心智認為如果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說明自己不夠聰明不夠能幹;而成長型心智認為,不斷努力,就可以不斷提高。
  • 僵固型心智認為失敗和障礙顯得自己無能,所以會拚命避免和隱藏;成長型心智認為失敗和錯誤在所難免,所以最好是直面和克服。

這兩者最基本的區別,在我看來其實唯有一個信念的區別:你是否相信, 智力、能力、品質等是可以被改變的?僵固型思維認為這些是由先天決定的;而成長型思維相信這些是可塑的,人有不斷發展的潛力。

#為什麼不同的思維模式會對人生產生不同的影響?(winner比loser贏在哪?/為什麼有些企業成功)

智力三元理論的建構者羅伯特·斯騰伯格(Robert Sternberg)寫道,決定人們能否獲取專業知識的主要因素「不是某些固定不變的先天能力,而是後天有目的的全身心投入」用他的前輩比奈的話說就是,「小時候最聰明的人長大後不一定還是最聰明的。

徳韋克教授分別對兩種思維模式的人做過腦電波實驗,發現:

左邊fixed mindset 只有在反饋信息反映其能力水平時才會產生興奮感,其餘基本沒有電流活動,避開了問題,也錯過了從問題中學習的機會;

右邊的growth mindset 在面對問題時積極思考,腦電圖表現活躍,試錯後在反思中獲得對問題進一步認識,從而取得成長。

#如何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心智模型?

這裡有一個小測試:Mindset | Test Your Mindset你可以去玩一下,也許和自己想像的不太一樣哦!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兩種心智模型都存在是很常見的,在面對不同問題時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

在認知上,我們常常會表現為成長型心智,認為一切都可以改變,可是落實到行為中,局面就大不相同了。譬如說,念書時,我們有沒有過表面學得輕鬆,私下沒少用功?工作中,我們是不是會有意無意地為自己的錯誤找借口?人際中,我們是不是不自覺會「嚴於律人,寬以待己」?這些其實都是僵固型心智的表現。

##怎麼培養自己的成長型心智呢?

回到開頭的問題,如何獲得正向的心態?或者說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是僵固型該怎麼改變呢?(比如我在 運動 這方面絕對是fixed= =努力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混體育圈2333)

首先引用一下 @采銅 男神關於樹的人生隱喻

一個認定自己可以像一棵樹一樣成長的人,在面對關卡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呢?

首先,他當然不會迴避關卡本身。他知道,一個人不可能離開外界的肯定而生活,他必須符合某些標準,並且經由關卡獲得更多的人生機會、登上更高的人生平台。

但是,他並不害怕關卡,甚至不害怕在關卡中失敗,因為他認為,他當前面對的關卡不是人生唯一的通道,他還有自行選擇關卡的能力,也還有不止一次挑戰關卡的勇氣。由於他的能力總是在累積、生長,每長高一寸,他挑戰關卡的機會就增長一分,即便失敗了,他也沒有損失,因為已經長成的內在的能力,並不會有絲毫消失。他既可以選擇繼續挑戰,也可以選擇去挑選和征服新的關卡。

......

看,問題就在道路前方,你不能改變他,想要過去,只能試圖改變自己的mindset。

這也是我們在心理治療領域常見的認知行為療法(CBT),其主要目的在於幫助患者尋找並改變負面的、自我毀滅性的思維模式

How???

書中也給出了我們幾個可行的步驟:

1.聆聽內心深處fixed mindset的聲音(覺察)

當你接近一個挑戰,你的innner voice可能對你說「你確定你能做到嗎?也許你沒有天分。」「如果你不嘗試,你可以保護自己,保持你的尊嚴。」

當你真的遭遇了挫折,聲音可能會說「你看,我告訴你,這是一個風險。現在,來不及退出了吧?快去找借口,維持我的尊嚴。」

當你面對批評,你可能會聽到自己說,「這不是我的錯。這是某事或別人的錯。」

2.要認識到你有選擇的權利。

你怎樣解釋的挑戰,挫折和批評,是你的選擇。

你可以在用 fixed 思維為你的才能缺乏找出 n 個台階。比如我跑步不好是因為我從小就不好啊,不怪我= =

或者我選擇 growth 心態,我這次沒能堅持下來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後天我要早點出門就可以避免這幾個原因(列出具體可執行的計劃,改進)

3.爭吵吧,內心深處兩個小人們!

Fixed 說:「你確定你能跑5000米嗎?你根本沒有天賦。「

Growth 回答說,「我不知道,現在我僅僅能跑4k,但我想我通過努力,會逐漸越跑越遠的。」

Fixed:「如果你高考失敗了 , 你特么就是一個loser啊」

Growth:「每一個成功的人在前進的道路充滿了失敗呀,只不過你沒看到罷了。」

Fixed:「如果你不嘗試追女神的話,你可以保護自己呀,並維持你的尊嚴,沒人知道呢。」

Growth:「如果我不嘗試,我直接自動失敗。連和女神在一起 0.01 的可能性都沒有了,談什麼尊嚴?「

... ...

4.do it!

當你已經選擇了Growth Mindset了,那麼開始接受挑戰吧!

不要試圖一開始就能制定出完美的計劃,要知道「完美的自己」並不可能存在,我們要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這個事實,在這個前提下才能走出提升的第一步。

-----------

記得從小到大爸爸一直教育我的是,

生活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

所以

要始終堅信自己可以不斷進化的

不管怎樣明天遇到的會是一個比今天更好的自己

mua~

---------

* 進一步了解成長型心智

Helen Li整理了一個資料包,包括文章、ted等視頻、音頻以及研究論文:

Fixed Mindset vs Growth Mindset.

每個鏈接下都有簡單說明,也特別指出了她推薦或喜歡的內容。

* 本文部分靈感來源:愛貝睿講座001|六月:看見成長的自己,看見成長的孩子


作者:許鐵-巡洋艦科技

鏈接:怎樣開啟心智? - 許鐵-巡洋艦科技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最近讀了"少有人走的路"一書。這本書是一個心理醫生多年的從業日誌。 反覆閱讀,頗有領悟。

https://pic4.zhimg.com/v2-b2df83bc9b24af14bc83b855d033709f_b.jpg" w="320">

而我卻想到了一個新名詞- 叫升級論。 即人有很多的心理能量水平, 只有使自己的心理能級不停提升,才是通往幸福之路。

心理能級是什麼,它就是人們常說的正能量,負能量。 它和物理里的能量類似, 具有動能(現有的狀態)和勢能(對未來狀態的預估), 取決於自身和外界。

心理能級首先取決於外界。舉幾個例子,當一個人在人群中處於領袖的位置,被別人讚揚, 被很多人左擁右抱,她都會覺得舒坦, 自己很牛的樣子, 這就是由外界條件所寄予人的心理位勢。 從根本上說, 他都和人的需要能夠滿足, 並且具有行動上的選擇權,而不是被選擇有關。 比如, 你是boss,你可以炒別人而不是被炒。 你追求者一大堆, 所以你晚上可以pick anybody 去約會。 一大堆人圍著你轉,你不在意某個人怎麼想你。 總之, 你的自由意志可以實現的可能越大,選項越多, 就越處在心理能級高的位置。

當然心理能級也和自身有關, 自己的預期和真實的狀況差的越小,越有條件實現, 內部的心理能級越高。 壓抑和無法實現的願望則降低心理能量。

那心裡能級低呢? 心理能級低的裝填往往是比較負面的,把上述那些都反過來, 變成沒有可選擇性,就是低了。

心理能量的水平, 很大程度決定人的行為模式。

人的本性是追求快樂。 無論是處在高位點或者低位點的人,都會以追求快樂為己任,但是形式卻殊異。 同樣一件事情,高能級的人往往會挑戰新鮮的,是探險挑戰者的姿態。低能勢的人則是對現有的東西產生依賴,是癮君子的姿態。比如高能級的人認為只有發自內深處的相互愛慕才可以結婚, 如果現有的人不再滿足他,他會繼續其愛情探險。 而低能級的人則可能為了尋找陪伴或洩慾找個對象。低能級的人最典型的狀態是沉溺於自己的嗜好,比如酒鬼, 賭徒, 或者每天沉迷於收藏一些玩具的人。 也許他們也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但他們幾乎一定是對現有的生活並不滿意卻又害怕失去現有的東西而不想改變。

或者說低能級的人是寵物狗的心理,沒有選項, 處處被動挨打, 通過對某些東西的成癮,來逃避問題,過著每天都一樣的生活。 而高能級的人, 是草原蒼鷹的心理,他們的選項多,是生活中的主動者, 越級挑戰者, 希望每日都有新鮮的挑戰,實現不同的自己。

理解「少有人走的路」的核心,在於理解這種能級躍遷。

人的性格,過往的經歷或者暫時的境遇受挫, 都可以導致心裡能量偏低。 而持續處在心理能量低的人,更加容易受挫,因而在低能級陷的更深,這就是一個互為因果的過程。

但是有沒有一條路幫助人實現這種心理能級的躍遷? 有的, 這就是少有人走的路一書所說的路。

書的核心: 自律和自由。

何為自由? 這是我之前多次討論的一個問題。 自由意味著選擇權,你手裡達到快樂可以執行的選項越多,選擇權就越多。

自由實現的條件是擺脫依賴,依賴越多的人選擇權就越少。 為什麼? 你依賴父母供給你生活,那你必然反過來要讓父母決定你的事情,畢竟錢是他們出的。你實現財務獨立,你才有不依靠父母意志的選擇。 最典型的依賴而不自由的例子是寵物了 , 雖然它錦衣玉食, 它卻生活在牢籠里,甚至身體都被做了絕育手術。 反觀身邊很多30歲還被父母供著的小孩子也就是如此。還有那些被供養起來的全職太太,看似沒有壓力,實則精神生活十分悲慘。

自由這麼好,有些人卻逃避自由,這就是低心理能級的人的狀態,他們先是缺乏自由,繼而愛上枷鎖。這也是中國統治者常用的伎倆,把人困在低能級。

對更高自由度的追求,是實現能級躍遷的基礎。 因為被束縛的東西,將永遠處於低能級。 屌絲這個詞非常生動,給人以掛在天線上的一根絲的感覺, 沒有自由,只有那一畝三分地, 屌絲熱愛枷鎖,用一些無聊的消遣方式把自己維繫在現有水平而不是甩掉枷鎖。 這種心理就是不去通過對自我的約束提高自己的心理能級, 而是通過對某種東西的成癮,而讓自己在奧特曼的單曲循環里卡死往複。

對於一個人, 最重要的是擺脫「歷史」 在其身上造成的心理勢井。 這是一個人的獨立戰爭, 因為越獨立,越自由。

第一: 正視不確定性

擺脫依賴的第一個要素就是正視不確定性。因為對不確定性的厭惡是所有心理低能者的共同特徵。 因為枷鎖和籠子反過來也是一種生活保證,提供食物和隔離更強大的獵食者。 和寵物狗對立的那些野貓野狗, 那是相當自由的,但是他們有一個問題, 就是有上頓不接下頓以及更強大動物的威脅。也正是因為這種可能性,讓他們不停的狂野奔跑,喚醒了他們的生命力。 因此, 直面和接受這種不確定性,走出精神避風港,就是提升心裡能級的第一要素。 你要在心裡默念,接受不確定性欣賞生活的狂風巨浪正是生命意義所在,也許你明天會被吃掉,卻比在籠子里終老強的多。

https://pic1.zhimg.com/v2-10bd257287d43b22e4f1723e529d71e4_b.jpg" w="351">

第二, 直視死亡

兩千多年前 , 古羅馬哲塞內加第十點,內觀冥想說過:「 人生不斷學習生存 , 人生也不斷學習死亡。」 要擺脫依賴,得到獨立,必須有能夠容忍某些自己之前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十分心愛的一部分在自己生活中消失。因為某部分生命的死亡, 是引領人如蛇蛻皮一般走向更新更成熟階段的必經之路。 那些更新階段代表著更強大的心理能勢。 那些害怕失去而躲在過去里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也難以脫離心理的幼年階段。

第三點, 認知地圖

被困在枷鎖里的人一般都有一張模糊的世界地圖, 他看不太清自己的圈子外面的東西是什麼,因為不清而恐懼,因恐懼而詆毀, 沿用自己老掉牙的地圖,還要教導別人。 正確的決策需要正確的認知, 而沒有人在開始有正確的認知。人都是一開始用一些假設來描述真實的世界,然後出去行動犯了錯把那些假設改掉。 聖經里幾個核心人物,如約拿, 都是因為悔改而重新贏得了上帝的重用。都說明內省和修改認知的重要性。 那些每次錯誤後抱怨客觀的人,終究是被上帝遺棄的人。 而把每個錯誤看出修正認知地圖機會的人,終將拿到越來越正確的地圖。

第四點,自律和邊界

沒有邊界的自由是消極的,具有破壞性的。我們在自然的狀態下有一種天然的向下滑落的趨勢, 做那些容易上癮的事情,去任由自己墮落。這就是確立邊界和自律的作用。 通過確立邊界而不任由自己向下掉,而有自發向上的趨勢。 確立邊界,刪除一些垃圾的諮詢文章,一些無聊的朋友, 一些耗時間的無聊癖好, 即使不去做任何更好的規劃, 你都會向好。

https://pic1.zhimg.com/v2-f92e878b27d9f5819d968f93a32ee700_b.jpg" w="355">

然後說自律,這恐怕是西方文明自我修養的核心。 人在一定程度是不變的,一定程度又是可以改變的。 不變是因為人的行為慣性巨大, 如果沒有巨大的外力, 你幾乎會保持一樣的狀態。 因此所有的雞湯立志都必然失敗。 沒有人能夠單憑看了幾本書許了幾個願就改變。 但是有一點, 卻可以逐步改變一個人, 就是用微小的行動改變他的習慣。 所謂日積月累,日拱一卒,敵營可破。 那麼這一點一滴的堅持就是靠自律。

很多人常說的一句話是, 及時行樂因為未來不確定。 但是及時行樂的含義其實就是干他每天乾的那些事,及通過自己的各種癮或者嗜好找樂子。這樣看似能夠樂一陣子,卻始終去掉了太多一生可能有的機會。自律的作用就是減掉這些消極的解決方式。

第五點, 行動,通過幹掉小的任務增長能量

有一句叫行動對抗虛無。 當你任何事情都想不到, 不知該做什麼, 就應該做一件離你最近的積極的事情,當你行動起來哪怕看到最些微的收穫, 你的心理能級都將提升,可以進一步做更複雜的事情。

一個人要完成一個非常長期的任務, 在中期遇到困難的時候必然氣餒,進入心理能量的低谷。 相比唯一的辦法是把長期的核心利益切分成一連串小的任務,從最簡單的逐步複雜。 每完成一個就得到足夠的反饋增大心理能量。 每幹掉一個小的任務, 就是增大一點選擇權,就更接近高能級。 而如果一開始就跟比較複雜的任務對抗,則可能很快把心理能量用完。

第六點, 善用地點和外界力量

地點是世界最重要的構成力量。 因為地點即選擇權。 當你很難改變自己, 就用腿來改變一切。 一個有一大群高素質朋友的地方,一個充滿了變化和可能的地方,讓你不勝而勝。

第七點, 合理的釋放方式

人一天的行為是有一個能量金子塔的。處於塔頂的最困難的核心任務, 然後是周邊的次級任務, 用於維持生命的任務等,最後則是釋放和消遣。 因為為了那些高級任務而被壓抑的慾望必須得到發泄。

而最危險的也是消遣和發泄, 很多消遣都是一些容易上癮的消極遊戲。 沉迷其中的時候, 它們會反客為主吞噬生活的主業。

我的想法是用一些積極的手段釋放, 例如進行體育鍛煉而不是去DOTA里去虐菜鳥,又比如和朋友訴說失敗的前因後果而不是自己獨自喝悶酒。

生活是圍繞慾望展開的, 把自己的需求分解,讓每一種需求都對應一個能量向上的通道而不是向下, 就是最好的提升心理能量的方式。

第八點, 擴大自我的邊界

擴大自我, 就是抬升自己的眼界,站在上帝的位置看世界的格局,再回去看我。 這樣看, 我們不僅能看到自己, 還能看到很多相關的人,平時認為無關的人,並且主動開始增大關心的對象。 因為, 你會看到,你們本是命運相連,同時連接在一個風雨飄搖的船上,在無常世界裡搏擊。 這個時候,你的心理能級會因為和世界的緊密相連而得到提升。

第九點, 愛

我們都因追尋愛而活,都渴望被接納,被關注,最終被愛。 在自我邊界擴大後, 我們會深刻的體會到其他人的需求, 而不是被局限在自己的榮辱得失里。 在這種對別人需求的深刻體會下的行動, 才是愛的基礎。 而愛, 是提升心理能級最有力的武器。

第十點,內觀冥想

我們的理性在幫助我們做出正確決策的同時,也佔據了本不屬於其的情感與審美的「頻道」,從而影響了我們感受幸福的能力,而我們若是不幸福,那麼我們的心理能級也不會高。冥想可以幫助我們破除「知識障「,讓我們不會時時刻刻都不自覺的動員理性與邏輯,增加我們的同情心同理心。從而能擴展自己認知的邊界,擴展愛的邊界,擴展」科學的真,道德的善,藝術的美這三者統一之處「的邊界。

https://pic2.zhimg.com/v2-2c1ab0ff3c44d4122dc0d1b803c9c251_b.jpg" w="322">

第十一點,接受不完美

對完美的追求會成為一種偏執,而偏執都是類似的,都是自怨自憐,從而降低你的心理能級。我們不要如魯迅所說,患上」十景病「,什麼都要湊個整數,點菜非要八葷八素。接受殘缺是現實的一種,明白大成若缺的道理,是活的真實的前提。我們要改變世間的不如人意,可目標不應是十全十美,而應是在自律的牽引下,一步步走向認知地圖告訴我們的成功的邊界。

提升自己的」能級「,是可以在外界環境不利時進行,最典型的比如東坡,只有去了黃州,才能寫出」也無風雨也無晴「以及「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神經可塑性決定了我們在任何時刻都能夠戰勝自己過去的陰影以及環境的束縛,我們一直都擁有提升自己心理能級的條件,你其實沒有那麼多借口

更多閱讀

能級積累——從國家到個人

生命的直角坐標系

人生的二八定律


一個絕對靠譜的建議——

【先定一個小目標】

也就是分解任務,分解到細小到你都不好意思不去完成它。

舉個例子。

寫論文。你規划了三個月。一般情況會這樣劃分為三個階段:收集閱讀參考文獻,寫作,提交給老師並完善修改。

太粗暴了。這完全不利於執行。精細一點的人會把第一步收集閱讀參考文獻分為:第一天列出書單,第二天到校圖書館借到書,第三天到市圖書館借到校圖書館借不到的書,然後第一周讀完最著名的那本專著,第二周讀完國內的十五篇頂尖論文,第三周讀完最新研究方向的十篇論文……

任務越細就越容易激勵你去執行。當然,即使上面這種標準在我看來還是太粗暴了。還應該更細。細到令人髮指的地步。比如,寫作這件階段,應該分解為:1,建立一個新的word文檔,命名。2,寫出論文一級標題和二級標題設定框架。3,為第一章第一節要寫的內容以關鍵詞的形式寫下來。5,寫第一段。6,寫第二段……

因為人都是有目標恐懼的。目標太大反而讓人產生畏難心理,越不容易啟動這些事情。前面有高票答案提高的,無論是「固化心態」和「成長心態」的區別,還是「心理能級」,亦或是通常所說的自信、挑戰等等,都與此有關。所以,為了達成更長遠的挑戰,我們真的應該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小到我們一定能做到,輕易能做到,甚至不好意思做不到。

比如,你決心養成健身的習慣。你以為【今天出去跑200米】就足夠小了嗎?對有的朋友來說可能即使這個目標也懶得動一下。那麼就再降低一點:

【今天換上跑鞋和運動服】

哪怕你僅僅是換上運動服之後就躺下嗑薯片看電視,這也比你連運動服都沒換上就躺下嗑薯片看電視要更接近你的目標。此外,通常你真的換上運動服以後,那種感覺你總是忍不住要蹦幾下的。這很好。

「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挪一下屁股。」


丟臉沒關係,反正他們不認識你

丟臉沒關係,反正你不認識他們

丟臉沒關係,反正之後就沒交集了

丟臉沒關係,反正他們很快就忘了

丟臉沒關係,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_?



控制衝動,加強理性


下面我就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吧。

我們經常會到紅綠燈的路口那去吃蛋炒飯,但是我們為什麼不去吃紅綠燈那家的蛋炒飯了呢,我把這個問題反思了一下,另外延伸了一點:

  • 最主要的問題,是我們吃膩了。每天都是如此,除了烤鴨略帶吸引力之外,蛋炒飯真是成了一個雞肋。一開始是因為離得近,加上天氣冷了,還可以外賣,誰都懶得再去找第二家吃飯的地,每人的選擇性不多,幾乎為零,所以只能吃蛋炒飯。但也正是如此情況,正好可以說明我們實在是吃膩了,一旦找到一個新發現點,短時間就不會再在這吃蛋炒飯。
  • 我們找到了花錢更少、而食物更豐富的地方——一家快餐店。只要十塊錢我們就可以吃到兩個葷菜三個素菜,飯管夠,而且還有湯喝,再者重要的一點,雖然是這個價位,但是味道非常好。唯一一點的短板就是距離有點遠,騎車要十分鐘,但是加上有人願意帶飯,所以目前這個選擇還是非常值得的,於是這個飯點頂掉了我們經常光顧的那家紅綠燈的蛋炒飯。
  • 紅綠燈那家蛋炒飯份量太少。這個情況跟老闆反應了幾次,依然沒有改變(其實我感覺老闆挺傻,他用來裝烤鴨的是小飯盒,而用來裝炒飯的是大飯盒,其實蛋炒飯的份量本身並不比我們去店裡吃要少,正是在這種大小飯盒對比之下,我們覺著炒飯的份量太少)。本來這個因素可以放在上面第二位,但是我感覺如果我們不發現那家『新的快餐店』,蛋炒飯量少的問題我們也是可以忍受的,畢竟後面還有半隻烤鴨墊底,勉強來說還是吃得飽的。
  • 如果我是蛋炒飯老闆,我應該反思的地方有哪些? 這個問題才是我真正應該思考的,不過其實下面的問題更加重要,我之所以這樣說就是給自己開個玩笑,不想讓自己一直這麼無趣的寫下去。好吧,現在我是老闆了,我會發現經常來吃炒飯的那幾個傢伙好久沒來了,這個很不正常,經過我多年從事炒飯老闆的經驗來分析,大概上有兩種情況,其一,這幫傢伙搬走了,因為其中一個長得略帥的(答題者本人)說他們只是臨時在這辦公,過段時間就會搬回去。第二,他們有了解決伙食的新辦法,包括在辦公地點做飯、找到更符合他們口味的飯點。當然也會有其他情況,不過可能性太小,幾乎可以忽略(我知道在現實中,再小的可能性其實就是真實情況,不過為了節省我自己的腦力和炒下一個蛋炒飯的時間,我必須要忽略,再加上我更加明白一個道理,一般來說,如果付出的實際價值大於最終的收益價值,那麼這個付出是毫無意義的)。對於第一種情況,我是無能為力的,對於第二種情況,其實、、、我更加是無能為力的,那麼我還在這推理什麼的,我要讓這種情況不會出現下一次,除非自然因素之外,我不能讓他們因為我個人因素而不來消費,比如,他們說量太少,各自的口味有些不同,我沒有做到讓他們都滿意,我有哪些細節其實可以做得更好,說哪一句話的時候會讓氣氛很尷尬,從而顯得我這個三十多歲的人跟他們有代溝,差不多就是這些了,都是我應該反思的地方。
  • 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時候就需要我的社會經驗了,我要第一時間找出來他們之中誰是話語權較大的哪一個,也可能他不是BOSS,但是他的話所有人都會聽,這一點對我來說很重要,尤其是每一次點餐的時候我要特意注意他的要求,如果他不吃辣,我還要故意再跟他確認一下,這樣說『這位帥哥,我記得,你是不要辣的是吧?』,這個行為是為了讓他知道我其實很在意他,這樣他也就會有一個相互的回應,雖然說最後也可能因為眾人做了不吃我蛋炒飯的決定,不過他很有可能出來為我說一句話——』不要那麼麻煩啦,我們還是繼續吃蛋炒飯吧『,哪怕這個可能性是百分之一,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只是用了一個小小的心理技巧,並沒有付出任何東西,所以這百分之一也是我賺來的。不要得罪那個要求最多的人,不要對他顯示出來任何的不耐煩,因為很多時候就是這種人在他們的圈子裡決定了『要什麼』和『不要什麼』,所以萬萬不要覺得他們要求太多而去討厭,這樣的人跟上面說的那種人一樣重要,同樣要好好維護。
  • 暫時就這麼多吧,想到再寫


更新正在練習:

1. 鍛煉至90斤 得到完美體脂率

2. Say no to over sugar and fired

3. Strict schedule, keep awake

4. Practice writing

5. Practice speaking

#正在練習中#

生活

1. 買50元的衣服穿一年不如買一件500元的衣服穿十年

2. 相信Rational Market的某種正確性比如Price represents Value

3. 了解所在生活區域發展狀況

4. 走出comfort zone,talk with interesting people

5. 求同存異,堅持原則

6. No anti-social, but anti-stupid

7. 吃好睡規律做運動

8. 學會理財和規劃,適當投資

9. 鍛煉照顧他人的能力

10. 給young lady:act like a lady,think like a man.

工作

1. 了解人比其他任何知識都重要

2. 專業當終身職業來學,副業當專業來學

3.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4. 做工作決策的時候用數據說話

5. 常把職場交流當做elevator pitch

6.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投資者

7. ToDoList,不要拖延

思考

1. Keep personal space

2. 與伴侶、朋友交流,降低內心思考戒備

3. 合理用dark time,帶著問題生活

4. 與人交流時重要的不是cases,而是背後的logic

5. 別太相信你的「詳細思考」結果

6. Being correct too early is being wrong.

意志

1. 鍛煉「無情」和「拒絕」的能力

2. 把善良和時間留給值得的人

3. keep in mind 「關我啥事」,珍惜時間

4. 值得的人永遠放心裡

5. 看淡不可避免事件

6. 打消「三大反殺」錯覺


其實不太明白樓主所謂的「心智技巧」具體是啥定義,我粗略理解為思考範式或某種指導生活的信條,厚著臉皮過來拋磚引玉,比較零散,想到哪兒寫到哪兒:

1、打死都不相信自己能夠在網上說服別人

所以我在網上一般都是選擇盡量一次性地「將自己的觀點有條理地敘述清楚,讓別人充分明白我的觀點」。這帶來的好處,一是節約了和別人嘴炮的時間,可以拿來搓搓爐石寫寫稿子看看片發發獃之類更有意義的事兒。二是鍛煉了我如何把自己觀點講清楚的能力。

2、除非必須,否則絕對不通過細節判斷一個人或一件事物

小時候看多了這種以管窺豹、由小見大的故事,總是天真地以為真能從小細節判斷別人,有段時間還特別熱衷於觀察別人的舉動然後給對方貼標籤。後來某天我在路上吃包子,吃完之後拿著塑料袋走了半天都沒發現有垃圾桶,心中一時不爽直接就扔了,結果往前沒走幾部就看到了垃圾桶,突然想到如果有人這時看到我,是不是就可以說我是個連幾步路都懶得走隨手亂扔垃圾的沒素質的人?猛然間明白了自己就是個傻逼,純的。每個人都是一個無比豐富的多樣性集合,他的一個舉動完全有是因為種種不可控的外界因素所造成(後來看心理學書籍才知道,這個叫基本歸因錯誤_百度百科)。除非你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有著多年的深厚積累,否則這種瞬間式的判斷是非常不靠譜的事兒(具體可見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眨眼之間 (豆瓣))。

3、不是因為對或錯去做一件事(對或錯往往是結果論,太多時候無法從一開始就判斷),而是因為願意承擔後果所以去做這件事。

之前在知乎這個問題里怎麼判斷人類是不是活在一個巨大的模擬器裡面,我們實際上是不是數字化的? - thezxz 的回答我表達了自己對於「世界是否真實」這個問題的觀點,這個觀點可以說是貫穿了我的生活,我做某件選擇,不是因為我確信它肯定是對的,只是因為我願意承擔後果。拿這個作為標準去做決定,會簡化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4、做一件事之前想像一下這件事的後果以及我自己的感受。

這是由3衍化出來的思維方式。就是做一件事情前,我會想像一下做這件事會有什麼後果,我自己想獲得怎樣的結果。比如我現在每天督促自己早起的方法,就是醒過來後會躺床上想像一下如果不早起的話會是怎麼後果,後果很明顯,就是起來後我會懊悔又浪費了早上幾個鐘頭看書寫東西的時間,自責怎麼就是起不來(這樣的體驗我有過太多次了),一想到這後果,我大多數時候都會願意掙扎一下起床。

5、別把太多事情簡單粗暴地歸結到自己的意志力上面,要學會科學地調理自己的意志力

這個有點複雜,參見我專欄文章一碗關於意志力的心靈雞湯,帶勺子 - 正經俠的奇妙冒險 - 知乎專欄

6、從5出發,學會不評價地覺察自己的情緒和思緒。

這個同樣講起來有點複雜,和上篇專欄文章結合可以看我專欄文章死硬理工男關於正念冥想的半年感想 - 正經俠的奇妙冒險 - 知乎專欄

7、在成長這條路上,你失敗多少次都沒關係,成功一次就行了

大多數時候所謂的失敗其實只不過是回到原點,所以我每次在點自己某個技能樹方面卡殼了就拿這個安慰自己,失敗N多次也沒關係,堅持下去,成功一次,之前就都賺回來了。

8、別太美化自己,別老端著,對自己誠實些

知道自己做很多事的動機都不怎麼純潔,比如我寫這篇答案動機之一就是想給自己知乎專欄多拉些閱讀量和關注,另一部分原因是不寫這回答我就要繼續去點技能樹,但技能樹最近遇到瓶頸了,煩躁,寫這答案可以打發下時間,轉移下注意力。人活著本來煩心事兒就多,至少對自己誠實些吧,這樣可以獲得輕鬆些。

就醬_(:3」∠)_


人腦是有很多很多思維漏洞的,說是「漏洞百出」也不為過,而且我們大多數時候意識不到(所以我們總是自我感覺良好)。

具體的可以看《大腦,快與慢》、《無價》、《清醒思考的藝術》等書,其中《清醒思考的藝術》明確地列出了52種比較常見的錯誤。

為了避免如此多的漏洞,恐怕只有盡量多地使用數學去思考才是王道,有時一些簡單的數學公式也可以讓你達到專家水準。

《福布斯》對世界上最富有的500個人做過統計,發現他們的父母有85%做的是和數學相關的工作。

我的建議就是盡量多用數學去思考問題,數學越多,錯誤越少,錯誤越少,你的生活就越美好。

----------------------

其實用數學思考沒有那麼難。舉個例子吧。這裡有這麼多的答案,大家提供了這麼多有價值的建議,那麼他們哪些才是最有價值的?我相信這些建議對你產生的影響,可能是100,也可能是1,但有多少人做過這個評分?如果你做了,就能找到最有價值的那幾條建議,優先地應用起來,並且比別人獲得更多的價值。


心智成熟無非是與人相處親切舒服,對待動物愛心流露,對待工作積極進步,對待生活溫柔大度。


大家都長篇大論,我也就不說太多了。 來點簡單粗暴的。

如果在10月17號之後沒改問題的話 那麼題主所問的是

有哪些 心智技巧 能讓 生活、工作、思考、意志 得到改善?

對 你需要的是 心智 技巧

那我告訴你一條 多問自己為什麼


觀察與總結

勤奮和努力的人那麼多 ,可是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會成長得更快些?觀察你身邊的人和事,總結你的每一段經歷,每一天生活。尤其是錯誤之處,要更加全面和透徹地分析。你的所有經過才會有意義。

就拿考試舉例子。你也許聽過這樣的評價:這個人很會考試。因為這些人很懂得去觀察題目,揣摩出題人的心思。從題目里找到重點,你不能不說這也是一種能力。

再說做事。我見過那些每次幹完一件事都要寫總結的,你以為是在寫著應付老闆嗎?不是,有很多人就算老闆沒交代寫也會自覺去做(當然了,我不提倡把自己的總結當做交給老闆看的那份)。因為他會很適時得總結,在這件事中,有哪些好的不好方面,我和誰合作,他的哪些做法我很讚賞,哪些是我要去避免的。如果有些失誤再來一次,怎樣怎樣處理會更好……

總結要很深入很全面。並不是說,我這次太粗心,下次改了,就好了。而是要問自己,為什麼會這麼粗心?是因為時間太趕,還是本來就是一個大咧咧的人。前者,本質在於時間規劃能力不足,那下次就要預留更多時間給自己。後者,是自己本身的一個不足之處,那麼就要不斷提醒自己,做事情要細緻。

所以,即便是同樣的結果,你不斷分析下去就會發現成因是不同的,才能對症下藥。事情才會越做越好。


工作將近十年,從一無所有混到現在,也算小有所得。分享個人一些小小的處事原則,這些原則有些是不知哪裡看來的,有些是自己摸索的。隨著人生的不斷前進,其中某些原則可能會發生變化,但是基本的原則是不變的——不違心,不作惡。

自認為每一條都具備實際意義,本人不擅雞湯,想到就更新。

1.跟隨自己的內心,只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如果實在不得不做,那就關上燈。

好吧,第一條就是滿滿的雞湯香飄飄。

我們這麼理解這句話。

情況一:我不喜歡我現在的工作→抱怨、埋怨、不思進取→沒有進一步學習的興趣→糾結要不要跳槽→時間流逝→積極進取的人都獲得了提升,你還在原地踏步→被甩到後面→更加沒興趣→跳槽→做不喜歡的事情→重複以上過程→痛苦地認命

情況二:我不喜歡我現在的工作→但是這份工作可以賺錢→我喜歡的事情都沒有辦法賺到錢→我很痛苦→雖然我很痛苦,但是我還是需要學習進步→我必須逼自己學習,逼自己進步→逼自己真痛苦→太痛苦了→痛著痛著就習慣了→痛苦地認命

情況三:我不是很喜歡我現在的工作→不得不做→因為這份工作可以賺錢→我到底是喜歡工作還是喜歡賺錢的過程→我不喜歡工作,我喜歡賺錢→側重點從工作轉移到賺錢上→我如何通過工作賺更多的錢→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工作崗位,跳槽→賺更多的的錢→獲得提升和快樂。

情況四:我很喜歡我現在的工作→但是賺不到錢→這個行業里有賺錢的人嗎?→肯定有→他是怎麼賺錢的→他具備什麼素質→我欠缺什麼素質→學習補足→獲得提升和快樂。

我們身邊的人當中,絕大多數都處於前兩種情況,極少數人處於第四種情況。而第三種情況,可能更適合我們,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喜歡做某件事並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是因為我們做不好,給自己一個做好她的理由,很快你就會愛上她。

2.當你覺得一件事發展到莫衷一是,是非難辨的時候,只需拋開一切,看看誰是最後的得利者。

職場中的各種勾心鬥角形形色色,如果身在其中,極有可能看的雲里霧裡,不知誰對誰錯。每當這時候,我就會拿出這條葵花寶典,立刻就撥雲見日。不管誰是誰非,只要這件事發生了對你有好處,就算你不是幕後主謀,但也一定與你脫不了干係。百試不爽。

3.不要抱怨,給公司提出的任何問題,請附上解決方案。

沒有100%也有99%,你所看到的公司目前存在的任何問題,其實你的老闆比你更清楚,他之所以不解決問題有幾種可能:

一,他覺得這不是問題,沒有必要付出成本去解決,你是否有更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二,他覺得目前的問題要徹底解決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在觀察階段,你是否能夠拿出更全面的解決方案;

三,他覺得他目前為止沒有能力解決這問題,你是否有能力幫老闆解決這問題。

相信我,一家公司永遠不缺挑毛病的人,永遠缺乏的是解決問題的人。可能一開始你提出的解決方案會讓人發笑,不要怕,堅持這種工作習慣,你的職業生涯一定會越走越寬。

4.你的幸福,實際是來自於你和他人的關係,請善待你身邊的人,他們幸福,你才會幸福。

這個觀點來自《你要如何衡量自己的人生》。這個觀點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有錢但是並不幸福,有些人為什麼過得清苦卻感覺很快樂。書里花了2厘米的厚度去闡述這個觀點,我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5.不要背後說人壞話,根據六度分隔理論,你說的壞話很快就能被添油加醋轉述到當事人的耳朵里。

這是多麼痛多麼痛的領悟

6.你現在學的任何東西都不會浪費,他們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我在知乎上讀到過類似的觀點,深以為然。

拿我自己舉例。

大學學的是電氣工程專業→打wow→《隨便學什麼反正都會做銷售》之畢業做電氣設備銷售→業餘學編程→兼職開淘寶店→平日熟讀知音故事會→看到一篇描寫妓女如何做營銷的文章→對營銷產生濃厚興趣,轉行電氣市場營銷→轉行大眾消費品營銷→→用知音標題黨體寫文案→用淘寶經驗做網路推廣→用管理遊戲工會的方式帶團隊,業績斐然→自己編程開發客戶管理系統→自己開公司

不得不說,這一路走來,還真是挺扯的。

7.如果你覺得某件事做的非常辛苦,那一定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

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每次遇到什麼挫折,走到死胡同的時候,我就會翻出這句話來,然後換一條路去走,經常能收到奇效。

事實證明,

只要我花大力氣追的女人,一般都難以相處,相反一個眼神就對上眼的,往往能長相思守。

只要是做的很辛苦的項目,一般都賺不到什麼錢,相反做的很舒服的項目,卻能輕鬆進賬。

事情很奇怪,但往往就是如此。

-------------

友情提醒:以上原則只適用於我個人,只存在娛樂價值。其他的部分想到就更新,想不到就到此為止。


培養「核心決定一切」的思維方式。

泡知乎時,想一想,自己的核心需求是什麼,是求知,是泡妞,還是傳到授業解惑?

做產品時,想一想,核心目標用戶是誰,是一堆碩大的屌絲,還是一群小巧的平胸公主?

回答問題時,想一想,自己的核心特長是什麼,是幫人打雞血,是給人吹牛逼,還是教人如何優雅的狗帶?

不停地追問核心問題,才能做到化繁為簡,解決更為龐雜的難題。


養成記錄的習慣。

手機桌面裝一個便箋(推薦evermemo),隨時都能記錄下要做的事,要買的東西等等。亦可以記錄下靈感、對生活或對某件事的感悟(簡單記,自己能看懂就行)。

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看看這些事情都完成了沒,完成了的就刪掉,思考白天那些靈感和感悟,把一天像放電影一樣都過一遍,想想哪件事乾的不錯,哪件事干砸了。長期堅持這個習慣對改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思想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好處。

這個習慣延續了一年多,收益匪淺。


Just do it


1."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忘了在哪個公眾號上看到的了,謹記這句話後,大概是什麼都不怕了吧。想做的事,就去嘗試。錯了,雖然很痛苦,但也不會後悔。因為發現因為一個"怕"字,失去太多我本可以的精彩了。

這句話跟《權游》中艾莉亞聽到的那句"如果女孩真的沒有名字,那麼她應該無所畏懼"有同工之妙。

2.舒國治先生在《流浪集》中寫道,"不要太快回家,不要擔憂下一站,不要想自己臟不臟,或這個地方臟不臟。不要憂慮攜帶的東西夠不夠,最好沒帶什麼東西;沒有拍下的照片或沒有寫下的札記都不算損失,因為還有回憶。記憶,使人一直策想新的旅行。而夜裡睡在不甚潔凈的稻草堆上,給予人的,不是照片而是記憶。想想可以不必睡在鋪了床單的床上,是多麼像兒童的夢一樣令人雀躍啊。 "

洒脫,對物對事對人,生活真的會輕鬆不少。


說說一些自己的感想吧。

在以往的工作和學習中,我下意識去尋找我的經歷中的共性,思考得很抽像。例如,就說社交上的,如果和朋友相聚,在相處過程中以及事後,我都下意識去回味出這次聊天 /遊玩自己表現就來的共性,他人的共性,當然也會有很多判斷,比如自己老是如何如何,應該如何如何,對方還是如何如何……到了工作上的,如果剛接手一個任務,就會想自己以前有沒做過類似的,心裡會想以前碰到問題估計有可能也會遇上……我自己認為自己是個勤奮思考的人,大學讀985,在國企做管理,女朋友也不錯,我會認為這是認真思考認真生活的結果,雖然不算很好,但也不算差,但卻慢慢的,通過對各類人的觀察,我意識到自己這套下意識做法吃力不討好。

我在社交中遇到的冷場(不算多),遇到生活閱歷相去較遠的人,往往缺乏一種 積極的靈活 ,雖然能處理,但效果卻不能讓我滿意。就像工作中的,任務可以按質按時完成,但卻 一如既往 ,如果有個客觀標準來給任務完成評分,那麼,好幾個月前我是80,現在是81。這段時間過了,我未能感到自己提升了。

玩了知乎以後,在思考辭彙上的確有了拓展

。再系統的反思,我發現問題就在於我在面對手頭的事時候,習慣於事先準備。這本無錯。我從過往經驗中透視此時此刻手頭上的事,因為我認為,同類事物都有一定共性,做好準備就能輕鬆應對。但這樣做的同時,卻下意識的對它的特性有所忽略,因此,做不到細膩,只能完成而不能細膩。我能讓客戶清楚理解我想表達的,但卻不能細膩的把握整個交談,不能有針對性的使用在知乎上被介紹過無數次的社交技巧。我能很快的知道一本書想表達什麼,圍繞什麼問題展開……但我卻難以細膩地感受作者的思維。

為了應對事物,我下意識去在經驗尋找中 共同點 ,然而只有把注意力有意識地集中在此時此刻事物的 獨特處/不同處 時,我們的行動才能變得細膩、豐富和絲絲入扣。

要得到60分,我們只需要從經驗中尋找事物共性 然而要到89分,我們還要看到此時此刻所面對事物的獨特性,並做出回應。

這大概就是細膩為何得以成為細膩吧。套用馬克思的話,沒有建立在共性上的細膩只是不著邊際的瑣碎,缺乏對事物獨特性的關注而只看到共性則是在思維偷懶。

其實對女生也是這樣,女生想要的都會有共同的地方,然而每個女生都是不同的,獨特的,只有留心看到那些獨特之處,欣賞它,回應它,女生才會喜歡你。不是嗎?

唉~我又在尋找事物的共性了o(╯□╰)o


01/時間事務管理。

02/知識體系管理。

03/人脈關係管理。

04/目標夢想管理。

05/健康飲食管理。

06/物資資產管理。

07/金融財務管理。

08/情緒信念管理。

09/思維模式管理。

10/行為模式管理。

---------

心智,就是我們自己;

心智模式,就是我們的生命時光;

心智技巧,就是我們在900月生命中的度過方式。


推薦閱讀:

認知科學如何解釋人類對抽象數學概念的理解壁壘?
在個人去「理解世界」的過程中,數學起何種作用?如果不精通數學,是否可能導致不能達到「理解」的較高程度?
看見不存在的東西(幻視)時,大腦里究竟發生了什麼?
2016 年,認知科學等相關領域出現過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件」?
人類對空間的知覺是先驗的嗎?

TAG:心理學 | 心智 | 認知科學 | 思維方式 | 生活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