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槍洋炮化的清軍也不是外國侵略軍的對手嗎?

記得庚子戰爭時,洋務早已興起多年,為什麼義和團和清軍將士還在用冷兵器與洋鬼子血拚呢?

手拿土槍、長矛、大刀的義和團戰士如潮水般湧來,一片片倒在洋槍之下,是反映那個時期戰爭場面的電影的主要畫面。反正我的印象中就是這樣的。

重點是:為什麼清朝戰爭電影都是清軍士兵長拿大刀長矛冒著洋人的子彈送死?


瀉藥

美械國軍照樣打不過小米加步槍的共軍。清軍也是一個道理,所以說有些東西不是裝備能彌補的。


說的好像清軍的白刃戰就能打敗英國人一樣


別說是庚子時擁有武衛軍的清朝,就是甲午時的清朝也是」洋槍百萬」的裝備近代化國家,之所以屢戰屢敗,關鍵在於在清末新政前,清軍兵員素質差,文盲多,不識字的話肯定認不出表尺上的數,射擊訓練就很成問題,大批清軍甚至只會朝天放槍(鎮南關一役就有這種情況)。同時由於沒有近代軍校,軍隊沒有實現組織科層化,軍官水平底下,訓練效率差,指揮水平低,導致士兵戰術素養低下,據甲午時期日軍的描述,大批清軍甚至連掩蔽和尋找掩體都不知道,炮兵陣地甚至還在豎大旗子,唯恐日軍不知道自己的炮兵陣地在哪兒。那麼清軍訓練如此之差,那為什麼還不加緊練兵啊?答:木錢。練兵可是很花錢的啊,1911年為了維持14個鎮(1個鎮12000多人),18個協(一個協也就三四千)的新軍,清朝陸軍部提出了1億兩白銀的軍費預算方案,一億兩白銀什麼概念,清朝1900年的財政收入也就一億兩,在清末新政之前,清政府無論如何也是拿不出這麼多的軍費的。


不是,這是封建軍隊和近代軍隊的最大的差距在於經過民族主義加持的紀律,組織和犧牲精神。鴉片戰爭中清軍事實上是被英軍的白刃戰擊潰的。所以給清軍什麼玩意他也干不過西方軍隊。


清軍是有火器,但清軍的問題是組織方式問題,清軍駐防分散,臨時集合,操練缺少。國家沒有規劃,採購當然也不可能有,所以先進火器有沒有,當然有。甚至還有據外國人說能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可是依然還有有老爺槍到尼布楚在超期服役啊,而且你後勤怎麼補給,在庚子時清軍火力持續力超差,還有時不時的軍火殉爆。


其實兩次鴉片戰爭中清軍是被洋人拼刺刀打敗的。然後八國聯軍的時候一部分清軍裝備水平是比八國聯軍先進的,因為很多最新式的武器西方國家自己都捨不得全給裝備部隊,太貴了,但滿清花大價錢買了很多,堆在天津,所以八國聯軍打下天津之後士氣很旺,因為都鳥槍換炮了。

所以打不過的主要原因真的不是武器裝備的差距。


美械國民黨不也被三年趕到台灣島么。


有個有意思的看法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開什麼玩笑,庚子國變清軍裝備比八國聯軍還先進好不好,毛瑟98、馬克沁、克虜伯速射炮,你告訴我哪個不先進?再說了,義和團基本上都是一觸即潰,哪有那麼悲壯?真打起來的時候,跟防暴警察驅散示威人群的場面差不多。


決定戰爭勝利的根本因素不是一兩件先進武器而是人。清朝軍隊屢屢敗於西方的原因不僅僅是武器落後,戰術體系,戰略思想,人民的動員組織等都與對手有代差。小孩子拿上屠龍刀也不可能在江湖中混下去。


這就跟考試之前背了原題答案的學渣與學霸的區別是一樣的.


最近看了宗澤亞的《清日戰爭》發現幾乎每一場戰役清國軍隊都是一觸即潰、哪怕處於火力優勢的情況下。


瀉藥

舊中國和民國不是裝備輸給了人,而是制度輸給了人。

只有民主自由國家的軍隊才能獲得勝利

一個是為了自己的自由打仗,一個是為了自己的理想打仗,

舊中國呢?為了皇帝打仗,這就是穩輸的節奏

當兩個裝備差距不太大的民主自由國家開戰的時候,輸的一方比較不民主自由。


推薦閱讀:

梁啟超身後事為什麼這麼凄涼?
如何看待部分日雜為旅順大屠殺叫好,並為甲午戰爭日軍叫好的言論?
不可一世的俄羅斯帝國為什麼會突然由盛轉衰?

TAG:清朝 | 近代 | 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