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拿破崙稱帝就是偉人,袁世凱稱帝就遭人唾棄?
歷史 討論
袁世凱稱帝後一年平定南方,三年打下朝鮮,五年驅逐蘇俄,十年內三次瓦解解決反中聯盟,重新確立遠東朝貢體制。最後在列強包夾下退位新加坡了此殘生,中國國民黨復辟成立民國繼續回到歷史軌道。
你看現在是什麼評價。假設有個異位面的拿破崙,當上第一執政之後拿國稅做抵押和各國借了一堆錢,寸土未得還跟英國簽了不平等條約,更可氣的是,被一群從旺代/土倫/別的什麼地方起兵的菜雞逆推,幾十天里連戰連敗,最後自貶為總統一命嗚呼。
請問,這人和本位面拿破崙比,有個什麼可吹的……袁世凱要是也能消滅軍閥、統一全國、頒布先進的現代法典、廢除不平等條約、驅逐外國駐軍、打贏對外戰爭、阻止外國軍事干涉、支持科技文化事業、大力發展工業並佔領中南半島、吞併朝鮮、干涉日本皇位繼承事務……
而不是跟日本簽了個「二十一條」這時候無論稱不稱帝
他都能成為偉人。拿破崙之所以是偉人,不是因為他稱帝。首先,拿破崙早在當上第一執政之初,就開始加強對社會各方面的管控,在此只舉一例:
1800年執政府對報業的限制措施【拿破崙吧】_百度貼吧其次,拿破崙通過霧月政變,對元老院、五百人院進行洗牌,安插了大量同黨;就此,他完全掌控了國家機關。
其三,拿破崙完全控制了整個共和國的軍隊、警察等暴力機關。槍杆子里出政權,話糙理不糙。
最關鍵的,當時的法國是統一的(當然旺代等西方、中部、南部省份的暴亂另一說,但政府明顯能予以有效鎮壓),政府機關是完善的,立法、司法機構也是健全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拿破崙稱帝時,看起來是一副歌舞昇平的樣子;當然,至於拿破崙是不是偉人,就看你怎麼定義偉人了。
回到題目,請問袁大頭當時稱帝時,滿足了上述幾個條件?怕是還得向洋人跪下哩。
袁大頭沒戰績啊……始終是政治事務型的軍官,類似麥克阿瑟,或者說,像漢末勢力一度NO.1的後將軍袁術。
1.背景深厚:袁世凱袁家淮軍一系;袁術四世三公
2.宮廷之變,積極站隊:袁世凱轉投慈禧,袁術支持何進反宦官集團3.率軍平亂:袁世凱山東剿義和團,袁術反董起義4.中央淪落,趁勢崛起:庚子之亂袁世凱崛起中央,袁術拓地千里5.政壇、軍事遇挫:袁世凱被排擠出中央,投閑置散,袁術北敗於曹操,西敗於劉表,痛失愛將孫堅6.連結盟友,稱雄一時:袁世凱與北洋三傑兄弟相稱,北洋三傑助其逼退清帝,袁術外聯公孫瓚陶謙呂布孫策等人,鷹揚江淮。7.錯估形勢,貿然稱帝:亂黨消彌,以為國中無人,洪憲迷夢;李傕郭汜相爭獻帝無家可歸,以為國中無人,仲家皇帝。8.眾叛親離,身死國滅:段祺瑞馮國章通電反袁稱帝,蔡鍔起義;與呂布失和,孫策反袁稱帝,曹操出兵討伐。9.孤立無援,哀號求和:袁世凱退位仍希望留任總統,袁術兵敗,求救於袁紹。
袁術勢力一度雄據關東,稱霸一時,除了家世外,和其外交、政治斡旋分不開,但本人並不擅長軍事則是其致命缺陷,所以仰仗部屬和同盟的孫堅孫策呂布之流,然而內部失和則勢力一落千丈;袁世凱亦然,憑藉政治斡旋爬上高位,與北洋三傑稱兄道弟,雖小站練兵然而並未親自征戰沙場,故對部屬形不成軍事威望,一旦有變,手下將領就騎牆、甚至反噬。
嗯,他老袁家還真是沒稱帝的命呢!所以憑什麼和拿破崙比呢?快來人!拿破崙的棺材板我摁不住了!人家拿破崙是打遍歐洲,重振法蘭西帝國的雄風,通過一系列政策得到了國內的支持,然後才稱帝的。
袁世凱稱帝為啥遺臭萬年?1、當年清朝皇帝退位,袁世凱出力不少,作為舊臣把原先的皇帝搞下台後自己當皇帝,是為不忠。2、與革命黨約定實行憲政,這才當上臨時大總統,而且廣告天下,結果自己稱帝,出爾反爾,是為不信。3、沒有廣泛聽取意見,被身邊的一小波人迷惑,稱帝之後人心離散,下場慘淡,貽笑大方,是為不智。4、身為中國名義上最高統治者,卻不能有效防禦外敵,列強分割蠶食中國的狀況沒有絲毫改變,反而被迫簽署《二十一條》喪權辱國,是為無能。所以,不管是革命黨,清朝舊臣,北洋軍閥等諸多勢力不支持他稱帝,遺臭萬年純屬活該!
我的要求也不高,我不要你能達到拿破崙的戰績,你袁大頭能編出本當代還能用的中華民法典我就服你。
這個事情被提出來,其實可以說是不知道哪個神奇的歷史老師說的「當年的政客們希望袁世凱做中國的拿破崙」這句話引出的
說這話的歷史老師好像在當年還很多,多麼樸素的唯物史觀。。。。不討論他們兩個的功績問題但首先的明確知道一個問題。小矮子為啥稱帝?
那是因為拿破崙那個年代的時代價值觀和20世紀不同與其說拿破崙稱帝是為了過癮,不如說他是不得不稱帝的,因為在19世紀初,儘管有了很多民主思想家,但世界上對於合法政權的認識還是停留在得到認可的王室權力上的。打個比方,我們常常在電影裡面看到這樣的情節,軍事談判的時候,一方軍官會對另一方派來的代表說「對不起,你的軍銜比我低,你不配和我談判」。拿破崙當時也是這個道理,你一個沒有複雜的王室血統、沒有宗教授予的合法性地位,一個「泥腿子」的所謂政府「執政官」,怎麼能和我們俄國奧地利普魯士大英帝國諸位皇帝平起平坐?更何況奧地利那位大哥直接拿的是「皇帝」的牌子(名義上看上去比英國的「王」要高),俄國人雖說沒神聖羅馬帝國那麼「正統」的感覺,但也自稱是東羅馬皇帝的繼承人,這麼一幫人怎麼和你拿破崙坐在一起?還不想著方法滅了你?
所以最後拿破崙直接搞了一個大新聞,連「國王」都不當,直接逼著羅馬教皇授予他「皇帝」頭銜,一下子比繼承羅馬的那幫皇帝們更加高大上(雖說人家感覺更像是鬧劇)。但最後還是取得了這樣一個政權的合法性。雖然共和很好,但畢竟在那時是極端少數的例子,大家還無法接受這麼一個東西,太怪了。。。
然而到了20世紀,民不民主先不談,大家怎麼著也都共和了。日本立憲了,連韓國都要搞一個立憲的內閣政府了。再也沒有人需要靠皇冠證明自身政權的合法性了。袁世凱卻腦袋抽風搞了這麼一個稱帝的事情。。。其實我一直搞不懂,袁世凱確實是一代梟雄,手段謀略甚至治國遠略都是非常高超的,但他就怎麼想起來稱帝了呢。。。袁世凱這人腦迴路很奇怪。
當時黎元洪和徐世昌都建議他做「終身大總統」,即有皇帝之實,而無皇帝之名。
但是袁世凱還是執意稱帝,為什麼呢?
他的理由可謂令人捧腹,他說現在民國是共和制,也就是五族共和,這樣五族都有各自的首領(漢族有大總統,藏族有喇嘛,滿族有皇帝,回族有阿訇 ,蒙古有特古斯阿勒坦呼雅克圖),這樣誰也不服誰,不利於國家統一。按照五族共和的話,是不是這五位要輪流做領袖呢?(也就是說袁世凱死後是喇嘛接替,首都也搬到布達拉宮去了)如果是君主立憲制,就只有一個皇帝,國家就統一了。
鬧了大半天,辦了一輩子洋務的袁世凱連啥是共和制啥是君主制都沒整明白(這或許和他在朝鮮那旮旯待了太長時間,被日本人「日韓合邦」的歪理邪說忽悠瘸了有關)。從此革命黨人看待袁世凱就跟政治白痴一樣。
此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犬。
法典何在?反法同盟何在?三皇會戰何在?征服過埃及?對列強搞過大陸封鎖?甭說飛躍阿爾卑斯山,青藏高原乃至陰山以北可曾有效羈縻?大頭的故事切換到拿總身上,相當於被汪代反賊更不靠譜的山間窮親戚薩伏依反賊或阿爾卑斯山反賊一步步打垮,最後被迫退位的故事。。。。。。
拿總被黑的一塌糊塗的一個問題
第一,拿破崙被稱為偉人不是因為稱帝,而是因為他推行的措施都是適應時代發展潮流的進步措施,他只是披著皇帝的外衣,其實幹的是資本主義的活兒,是因為那部了不起的拿破崙法典,尤其是民法典。而袁世凱稱帝完全是為了一己私利(說是被人騙了也未嘗不可),完全就是倒行逆施,不被黑才怪。
第二,拿破崙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帶著法蘭西健兒屢次打敗反法同盟,保衛了祖國,進而縱橫歐洲,開疆拓土,所向披靡(嗯,我知道是前期),打出了軍威國威,那是法國人歷史上最高光的時候了吧(想想後來中法戰爭居然都能失敗,也算帝國主義之恥了),對比後來複辟的波旁王朝那慫樣,你讓法國父老鄉親怎麼不懷念皇帝的榮光?袁世凱也是個不世出的政治強人,但當時國內政局混亂,北方有議會鬧心,南方有革命黨搗亂,各省督軍也各懷鬼胎,外有日本虎視眈眈,整個一個內憂外患,你不好好先治理國家平定四方,急著臨死前過把皇帝癮,不被黑才怪。
第三,拿破崙稱帝的時候,全世界只有美國一個建國沒幾年的民主國,其他都是君主國,當個皇帝沒人感到奇怪,反而是很正常的事。袁世凱那時候呢,已經過去一百年了,共和民主的思想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已經讓你當總統了,還是終身制,跟皇帝也差不多了,就不能不把「民國」這層遮羞布撕破嗎,不被黑才怪。
因為拿破崙是真的掌控了整個法國還打敗了歐洲聯軍。而袁世凱從來沒有掌控整個中國。中國自太平天國運動就開始分裂。到辛亥革命結束,看起來國家似乎還是一個國家,實際上內部早就分裂成各個諸侯。大家看三國,董卓立的漢獻帝誰真的把他當會事兒呢?
袁世凱稱帝前,其實到處問了一圈兒。這幫大大小小的軍閥其實都說好。日本人也說好。然後他一成帝,所有的人都翻臉了。問題不在於他們是否翻臉,一個有資格稱帝的人都不應該給任何人翻臉的機會。
袁紹,陳友諒,李自成都稱過帝,最後沒有一個成功。不用鐵和血把每個軍閥都擊破,把所有的權力都握在自己手上就貿然稱帝,自古以來就沒有好下場。
國家還在分裂,外敵還未蕩平,就稱帝。就好比小三還在糾纏,兩口子還在吵架,然後領個結婚證就萬事大吉了?肯定是不行的。即使是拿破崙,稱帝也是個大黑點。拿破崙的偉大不在於稱帝,而在於推進了法國的科學教育事業,制定了《拿破崙法典》,在歐洲推廣了法國革命的變革。拿破崙對歐洲通向現代化的貢獻很難有第二個政治家能比得上,參見Acemoglu和Robinson的著作和論文。
要是袁總統親自帶兵,平俄滅日,打敗英法,遠征印度,一統亞洲,威震美利堅。那估計中國人就擁戴他當皇帝了,可惜袁總統沒那個實力。。。
1佔北洋集團主流的都是武人、軍頭出身,政務短腿極其嚴重,基本沿襲前清機構。
2北洋新軍練成時兵額不過六七萬人,辛亥革命時也才擴充一倍,控制政權後五六年間擴軍百萬!(所以後人說他「篡奪革命果實」原因即此)
3分封各省督軍,勢力膨脹的同時,指揮不動下面,護國戰爭的幾次失利貓膩極多。
我隨便列了幾點,並未深入。當時的情況是,大家已經把清朝連著帝制都擼下去了,你現在要把皇冠按到自己頭上,讓大多數人再度淪為「臣民」,你就得老老實實照著華夏帝脈的法統規則,掃平天下,文治武功,以證天命。
他是什麼?不想做草頭王,無能做拿破崙,不敢做石敬塘,以為自己是劉邦,事敗更不如王莽。是帝王史上一等一的反面例子。
謝公爵贊。
ps:我尤其不贊同樓上很多答案扯的什麼「稱帝部分出於公心」。你要知道整個北洋政府以軍統政的大方針下,分封各省督軍讓勢力急劇膨脹的同時,大家需要的是一位「共同話事人」而不是壓在頭頂上的君父。
是以項城僭越,北洋先反。
打的菜是要背鍋的啊
先祭出我喜愛的電影截圖
很簡單,拿破崙的功勛瞎子都看得見。
袁大頭的不行。中國劣勢太多、對手太強。看一個人的水平,除了他的成就,你還得看他資源和他對手實力。
李鴻章在,列強不能動中國。
袁大頭的存在,日本不能動中國。
張作霖在,日本不能動東北。
張學x,手動打瑪,打出來噁心,簡直是把日本人請進來。
和後來人比,袁大頭怎麼不是偉人了?
他被當時人唾棄,所以你們也唾棄?還會不會就事論事?還會不會獨立思考?
披薩上的肉是肉,包子里的肉就不是肉了?
——————噴神【本文為「祥說近代史」原創,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袁世凱稱帝為何失敗,而且敗得那麼徹底?教科書里告訴我們,是因為那時民主共和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歷史事實真的如此簡單嗎?
關於這個問題,陳獨秀的一段話恐怕已經道出了當時國人的普遍心態。他說:「袁世凱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他實在見得多數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就是反對帝制的人,大半是反對袁世凱做皇帝,不是真心從根本上反對帝制。」
中國是一個實行了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國家,君主集權力與權威於一身,而整個社會的綱常倫理結構,如天地君親師、忠孝仁義等,都是圍繞君主這一核心建設起來的。如此長久的積累,豈是短時間可以扭轉的?
而且,即使是當時的精英群體,對於什麼是總統、什麼是代議制,都模模糊糊,在現代政黨政治方面稚嫩得很,又何況是普通人群呢?
那麼,為何說袁世凱稱帝必敗無疑呢?
袁世凱的政治理想,自始至終都只有一個:君主立憲。武昌起義爆發後,清廷被迫請袁世凱重新出山。這個時候,他還沒有自己當皇帝的想法,而是保留滿族皇帝這一國家權威的象徵,將權力轉移到以他為首的內閣手中。這種制度,屬於英式的「虛君共和」。單從制度層面講,這是最不會引發大的社會動蕩,最符合中國國情和歷史傳統的自然過渡。
然而,這個制度下的君主,不能威信掃地。而清末的滿族皇帝,恰恰已經喪失了權威。在長期的反滿宣傳下,漢人已經把滿清看做是專制、腐敗的異族政權,根本無法接受他繼續做國家元首,即使是沒有實權的「虛君」。正如梁啟超所感嘆的那樣:「吾中國大不幸,乃三百年間戴異族為君主,久施虐政,屢失信於民,逮於今日,而令此事殆成絕望。」所以,這是一個死局。
緊接著,中國就走上了一條法式革命道路。無論是袁世凱、國民黨還是進步黨,大家都只顧著爭奪權力,完全忽略了對國家權威的重建,也就是制定國家根本大法——憲法。有人說,不是有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嗎?對!但是,中國的專制傳統延續兩千年,嚴重缺乏法治傳統,從政治家、士紳到平民百姓,都不把那個約法當回事。梁啟超說:「今則非惟政府心目中,未嘗有約法存。即全國人心目中,蓋皆未嘗有約法存也。乃至高談護法之人,其心目中,亦未嘗有約法存也。」
革命顛覆了傳統的王朝統治,卻無法改變舊的政治傳統。迷信權力、漠視約法成為革命後各派政治勢力的共同趨向。國民黨要求實行內閣制,掌控以議會為中心的國家權力,而進步黨希望建立總統制,藉助袁世凱的勢力,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這些,圍繞的都是權力如何分配,而制定一個根本大法卻被放到次要的位置。所以,民初政治表面上看來非常民主,召開國會,組織內閣,開放黨禁,黨派林立,其實說到底還是各派的權力角逐,無不以宦海弄潮為志趣。即使是國民黨,所關心的也是權力擴張,即自己這一黨利益的最大化,立憲只不過是實現權力擴張的手段。
沿著這條路往下走,新的集權力與權威於一身的人物就必然會出現,那就是中國的拿破崙——袁世凱。他一再僭越法治,先是當選正式大總統,並且是終身大總統,接著解散國民黨,解散國會,自己重新擬定約法,把內閣制改成總統制,一步步走向了總統獨裁。
按理說,袁世凱的權力已經夠大了,為什麼還要稱帝呢?這是因為,他的權力有餘,但權威不足。他想通過稱帝的方式,重新建立權威。當時,他已無法節制諸位親信,邊疆也出現分裂傾向(因為皇帝沒了,效忠對象沒了),外交也出了問題(日本提出《二十一條》)。
面對內憂外患,袁世凱很焦急,沒有想出什麼增強權威的辦法。這個時候,有人出主意,說你乾脆稱帝,不就是個程序嘛,很簡單的,中國需要一個皇帝。最積極的,要屬袁克定等人。結果,袁世凱真的荒唐地稱了帝,最終悲劇收場,一命嗚呼。
君主制是自然形成的歷史過程,一旦中斷,很難復辟,原因無它,乃是新的君主缺乏無須證明的血緣正統,他必須說服公眾自己是秉承天命,但袁世凱擁有絕對權力,卻缺乏道德和信仰上的權威。古代中國的權威性,來自立德立功立言(即所謂的「三不朽」)。以此標準衡量,且不說立德立言,單就立功方面,袁世凱也差得很遠,既非民國創立首功,也未從列強那裡收歸寸土,且屈辱地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條》。盛世未成,亂象仍頻,他就迫不及待地稱帝,豈有不敗之理?
祥說:辛亥革命帶給中國人一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民主共和制度,但不僅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反而更為混亂。其實,多數人心裡都明白,一個有兩千年帝制傳統的國家,驟然實行民主共和,難免消化不良。但人們又不情願看著進化史觀在自己身上破產,不願意承認自己無法移植西方「最好的制度」,因為這樣,就等於承認自己是劣等民族,不如西方人。所以,人們就把民初政局的混亂歸咎於革命的不徹底,遂變得更為激進,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接踵而至,從制度變革走向文化和倫理革命,再到階級革命,把中國社會徹底翻過來,將傳統的結構徹底打碎。
袁大頭把順序搞反了。
稱帝是最後一步,有了輝煌的戰績,再談稱帝,才能成功。稱帝是非常危險的一步棋,九州萬邦,億兆斯民,全靠一人乾綱獨斷,沒有過硬的實力,大家就會群起而攻之。稍有不慎就會身敗名裂如袁術。即使是如曹操一般掃平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稱帝之前也得反覆掂量一番,生怕出什麼意外。
袁大頭把稱帝當成了救國之道,在內憂外患中稱帝,出牌亂了順序,必然是天下大亂。
再加上袁大頭自己沒幾天就死了 ,他要是多活幾年把革命黨都掃平了也行。推薦閱讀:
※為什麼英國王室中的女性顏值不高?
※古代為什麼不用鋼磨鏡子?
※有哪些關於唐朝歷史的書值得推薦?
※宋史方面,有哪些類似於鄧廣銘先生《岳飛傳》《辛棄疾傳》這樣以人物為中心的著作值得推薦?
※民國時期的教授工資真的比現在大學教授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