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期間如何從困境走出?
三年前,剛剛高中畢業的我來到北美這片土地,前半年帶著留學夢和父母的寄託順利完成語言進入大學,我從小都畢業於省里最好的學校,不過都屬於爸媽督促式的學習,沒想到從大學大二年開始,自制力急劇下降,導致GPA跌至1.9。學校是大二按GPA來分配專業,成績不好以至於延遲入系而且沒有進入理想的專業。
之後的一年我開始有危機感,開始努力彌補,可是國外課程重修需要兩次成績一起計算,一次掛科,要花幾門課的高分才能均衡,一動牽及全身。又羞於對爸媽開口,整個人處於高度的壓力當中以及對父母花費的愧疚。(家裡只是中上的小康,出國花了不少急需)現在出國接近3年,按課程數量差不多還需要3年才能畢業,並且是自己不喜愛的統計專業,原計劃畢業工作申請移民,現在不知何去何從…
讀出了三個問題:
1 分;
2 錢;3 壓力。分的話,我也經歷過這個階段,平時不務正業,分數徘徊在很低的區段,於是我就哭。
嗚嗚嗚。
哭完之後退兩步看一看,我是哪沒學會嗎,打不起我還躲不起嗎,於是我換了專業。加拿大的高校很好的一點就是,可以隨時換小專業(比如從統計到衛生統計等等),可以隨時根據自己對於客觀世界的觀察來調整努力方向。至於怎麼找這個方向呢,很簡單就是上網看自己喜歡的工作需要什麼樣的背景,然後有的放矢。方法很多,但十分不推薦和爹媽討論,太多地理和年代的bias。
相比而言,錢是最不用愁的事情了。因為不論怎麼搞,錢都是這麼多。逃不了的事情就不用擔心,在你報道那天,所有學費生活費全都算沉沒成本了。
最後是壓力。壓力是很好的東西,但壓力也有質量差別,所以找一個積極的參照物是最好的,比如一個你自己覺得混的很牛的學長,等等,總比天天看著成績單上冷冰冰的數字更激勵自己一些。
我就分享了這些,人生的經驗。1.坦白告訴爸媽,這事瞞不住,越瞞你心理壓力越大。掛掉的原因也坦白說,別藏著掖著了,都已經這樣了說實話,讓爹媽罵一頓你心裡能好受點。錢的事情交給爸媽,你急也沒有用,你自己從此也省著點吧。如果你想自己賺錢貼補,保證是在不犧牲學習成績的情況下再談,不然掙那幾個錢並沒有什麼卵用。
2.找advisor談,轉喜歡的專業還是補掛掉的課,各方面都談清楚了。說句實話,二十多了還按喜好選擇生活,也是不負責任的。先吃飽飯,再談其他。如果想移民,找個能留下的專業。有犧牲才能有回報,晚一年畢業不怕,怕的是畢不了沒地去。
3.自制力這玩意,誰也沒有。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你要是沒有大神的智商,別妄想像大神一樣刷過。重點高中啥啥的都是過去,大學不學習,考試娘西皮。話雖難聽,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學不好就學不好,別賴興趣這事。學到超群需要興趣,學到畢業不需要興趣,需要像傻逼一樣刷題。這種專業你GPA1.9,你好好想想你該怎麼辦吧。知恥而後勇,古人誠不欺你。
我是加拿大留學的學生,electrical engineering還加coop。你以為我對EE有興趣?你以為我喜歡一年毫無假期不是上課就是實習?你以為我不是平時看劇考試哭爹喊娘?都是這麼過來的,沒什麼例外。熬過去的海闊天空,全靠你自己。恩,換一個要求第一點的,競爭和壓力沒有那麼大的學校,轉學分,把成績好的轉過去,成績不好的留下。然後再這個寬鬆一點的學校,換個自己的專業,加速修讀學分,順利畢業就行了。
哎……壓力別太大,熬過這幾年就好了,青春哪有不痛苦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周孟佳降分219保送北大?
※求詳細介紹下院士、長江、百人、千人、萬人、青千、傑青、各類學者人才計劃等等?
※如何評價矽谷天才們的退學行為?
※如何評價澳洲高等教育的產業化,商業化問題?
※嬰兒應該幾歲開始學習第二門語言才能跟母語沒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