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讀書,越是覺得自己無知,越是自卑感到失落感,這種情況正常嗎?
我不知道是不是正常,但我跟題主有一樣的感受。不僅僅是讀書,看知乎也有這種感受。
有一次我看錢鍾書的管錐編,看了幾段就覺得自己是個活脫脫的大傻逼。 有一次看最強大腦,看了那麼一集就不想看了,就是覺得這個世界終究是那幫天才的。自己一個傻逼活在世界上有什麼意思。 看知乎,那些男神女神,都是學神,大牛。看電視,誰誰誰取得什麼成功,一聽年紀比我還小。那天跟我爸一起看電視,他說人家跟你差不多大啊,你看看。我心想看個毛啊看。
早前跟老師做研究的時候,就想老子要搞出個徹底推動人類進步的理論,後來老師把我趕走了。 小的時候我跟我哥們兒吹牛逼,說我左手大拇指有個X一樣的紋路。爺應該是個外星人。 不知道哪一天,想起來一句話:20歲不稱國手,終身無望。我尼瑪23了啊。 我若是天縱奇材,到現在怎還是處男。 有一天走在去吃飯的路上,看著人來人往,心裡升起一股寒意:以我的身高混入這些人里,我墊起腳尖,伸直脖子,女神都發現不了我。長期以來,我一直以屌絲自居,也很相稱。但總覺得老把自己叫一根雞巴毛實在是怪怪的。 一直以來那種自卑感和失落感就像釜底抽薪一樣,讓我自己澆滅自己的勇氣和衝勁。一個陰暗的聲音在腦子裡不斷的說著:你不行。人家菇涼不會眼瞎。搞得就像東邪西毒里的歐陽鋒說的一樣,因為害怕失敗所以首先拒絕。
只是後來我細細一想,這事不對啊!讀書也好,看什麼都好,別人再牛逼跟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啊。那個老黑他雞巴多大跟我沒有關係啊…為何我看著自己的小兄弟要傷心自卑失落痛呢?於是我開始潛心參此話頭:那老黑的雞巴何以傷害了我?因為他比我大。而又為何他大我小我便受傷?某日泌尿之時,握弟而頓悟:其實無它,只因為我想比他大。
一個比字,便是執於我相人相眾生相。一個大字,便是分別心背後的優越感。所有痛苦無非是欲秀自我優越感而不成罷了。由他人來建構自我,由我執而比較,因比較而生悲喜。自我全在自我想像中的他人眼裡。想到這一步,他大就由他大去吧。他淵博就由他淵博去。用這種心境,也許在從知道自己到完善自己的路上就能走得更穩更快一點吧。我的一個老師曾經說過,讀書就像是在畫圓.你讀的書越多,圓的半徑越大,圓的面積也越大.但同時圓的周長也就越大,而這時候你所能看到的圓周以外你未涉足的世界也就越大,發現你沒看過的書越多.至少這樣就證明了,你自己畫的這個圓已經越來越大了;也至少讓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了;也至少讓你知道,原來外面這麼大而自己的圓其實很小,也就不會妄自尊大了.但又何必要妄自菲薄呢?
補充:
看到大家在評論區里猜測「畫圓圈」原話的作者,我在Google上搜了一下原文。以WIKI百科和一本書上找到的原文為依據:
原文
「The knowledge that we have can be analogous to a circle. Inside the circle is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ll knowledge; outside the circle is what we don"t know and need to explore. As our circle of knowledge expands, so does the circumference of darkness surrounding it. So the more we know, the more we feel that we don"t know.」
——Albert Einstein
書名是《 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 The
Non-aqueous Suspensions》前言部分有提到。
wiki鏈接https://en.wikiquote.org/wiki/Knowledge
所以就不一一回複評論了,謝謝大家的贊同和評論~
老圖了,
讀書四個階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
所以其實你是在進步呢!
劉瑜還說過一個觀點:什麼樣的人最喜歡賣弄呢,就是剛讀了幾本書又沒讀更多書的人。
題主你沒有賣弄反而是覺得自己知道的還不夠多,很棒!未達到心理預期所帶來的失落感。
一隻蛙原本以為天下不過如此,直到它跳出了井底。那一瞬的既有世界觀崩塌,打破了它前半生存在的所有自信,也傷了它的自尊。
比喻可能不太恰當,但大意是相通的。題主應該是處於這樣一個轉折點。讀書晚了。
知道的越多才發現不知道的越多。
自卑和失落是不正常的,至少我沒有過,而且我不是神經大條沒想過,而是我想過以後可能腦迴路不太正常覺得無知就無知吧,和我讀不讀書又沒關係。
無知是很正常的,現在的人類知識體系如此龐雜,你想在一條路上走到最前沿可能都要花費一生更何況那麼多門類的知識,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
如果說解決辦法,我就建議暫時別看書了,運動運動,旅遊旅遊,接受點正能量。你這因為無知而產生失落和自卑的邏輯我個人覺得還是在和人比:
誒呀我這麼無知有那麼多有才的人我怎麼辦。。。
差不多就是這樣的底層邏輯,反正我覺得看書是自己的事,除了自己專業的書看著用來自己職業發展之外,其他的書看著就圖一個開心,不開心還不如不看。你這樣在意別人的眼光來看書我就不太建議看書。只有我因為無知感到興奮么?。。。我還有那麼多東西想學我還有那麼多事情想做
每過幾年都覺得前幾年的自己是傻逼
這是懈怠啊.......大腦在顫抖.....正常。
以下是我前幾天寫的一篇日誌。正是在和題主有相似的疑惑的心情下順手寫下來的,也是一種的自我記錄和抒發。一直喜歡閱讀。
初高中,我讀《星辰變》、《盤龍》、《神墓》、《盜墓筆記》、《九鼎記》、《太初古劍》、《狼群》、《遮天》、《長老》(遺產三部曲二),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傳統主流群體認為對我們學生群體沒有什麼積極意義甚至乎具有毒害影響的網路虛幻小說,誠然,這些書籍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我的學業,但它們對於打開我的想像力和拓展一些所謂「三教九流」的知識多少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走進大學,我讀《帝國》—尼爾·弗格森(英)、《千年悖論》—張宏傑、《心理學統治世界》和《烏合之眾》—古斯塔夫·勒龐(法)、《貨幣戰爭》系列—宋鴻兵、《第五項修鍊·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發展》—彼得·聖吉、《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諾斯(美)、《草原帝國》、《二十位管理學巨匠之設計人生》等有關歷史、管理、心理方面的書籍。這些書籍讓我對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
一路閱讀下來,二十來歲的我依舊困惑依舊或多或少的壓抑,甚至於讀得越多越感到迷茫,像是飄蕩在無盡知識海洋中的一葉扁舟,找不到自己心中一直企望、探求的燈塔,無從前進,無處歸宿,就這樣在昏暗的海面上機械地擺渡著·······
2014年11月,
首先,從這本書里我知道了Kindle,在Kindle上,我下載了人生中第一本知乎周刊《讀書這件小事》。隨後,從來不知道手機竟然可以翻牆,甚至一直覺得翻牆是件很高大上的技術活的我,花了三天時間的搜索,終於成功翻牆登陸了谷歌郵箱,只為註冊一個知乎賬號,然後在一周後發現,QQ,163等國內常見的郵箱賬號都是可以註冊知乎的·······
剛登陸知乎時——哇!什麼汽車發動機系統,什麼時間管理,什麼認知心理學,還有類如」軍事哲學的核心是什麼?「這些高大上的話題和其中牛逼的專業術語巨浪瞬時就淹沒了我這片小小的扁舟,但給我帶來的卻不是面臨海難時的絕望,而是發現新大陸的激動。
後來,我又在Kindle 看了一份知乎周刊,是采銅老師的《深度學習的藝術》,它給予了我對閱讀更深,更全面的認識——提問,解碼,操練,融合,雖然在以往的閱讀中對這些都有些許認識感受,卻並沒有這麼系統和全面,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和學習。
再後來,我知道了思維導圖及其相關軟體——MindManager、Xmind、FreeMind,還有《把時間當作朋友》、《暗時間》、《奇特的一生》、《你的知識需要管理》等有關時間管理,個人知識管理,思維訓練方面的書籍。
——————————————————————
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結合自身的感受,有以下幾點想法:
1、也許人生就是不斷發現曾經的自己是個傻逼的過程。(你看我剛開始註冊知乎的時候是有多傻逼。因為我第一次是在手機客戶端上註冊的賬號,不知為什麼客戶端只提示谷歌郵箱的註冊方式,結果就這樣陷入了思維死角了%*$@$^……再鑒於之前從未聽說過知乎,所以只能在心中認為——」好吧,果然是一個高大上的東西…………「2、無論年齡、身份、地位或是思想境界處在什麼樣的階段,只要你還有呼吸,就始終會時不時地困惑、失落或是自感無知。這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認知。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情感認知,我們才會不斷繼續嚮往人生的更高一級台階。有句話怎麼說來著,矛盾是發展的根本動力源泉。我們總是在認識新事物的同時或多或少地感到困惑無知,這也是因為陷入了暫時性的自我矛盾中而已,所以題主會產生動機在知乎上提出這個問題以求得自我發展的契機。3、馬克思他老人家的主義認為:人的認識就是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這樣一個不斷反覆、無限發展的過程。即認識的辯證運動。(沒錯,其實回答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就是中國普羅大眾皆知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ω ̄=)
4、剛上知乎的時候,我像發現了新大陸般興奮,因為這裡確實給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台以及更廣闊的視野去認識自己所處的世界,了解自己所不曾了解。也許這對於自小身處大城市,先天就有豐富的物質基礎的同齡人來說並不算什麼,但對於出自山區小縣城的我來說意義真的不一樣。接觸任何新事物必然就會產生新的問題和困惑,甚至巨大的落差感,知乎對於我來說同樣如此。但這不就是滾滾而來的動力源泉么?O(∩_∩)O~以上難道不是應該為自己比之前有知了那麼一點點而慶幸從而一發不可收拾下去嘛!!!!
你先告訴我,你讀了什麼書?
前半句沒錯,但後半句就錯了。然而很有趣的是,在問題標籤上看到了一個「社會心理學」,這個標籤在這裡非常合適。讀書,讀的是別人的東西,長的是自己的見識,我相信你不會是只看一個作者的書看出這樣的感覺,而我更相信也不會有任何一個人在不讀別人的書的前提下能寫出讓你感到自卑的東西。你之所以會覺得自卑,是因為你在把你和一群值得尊重的優秀的人放在一起比較。但你要想,你在社會上,會有幾個人是你在讀書時面對的作者一樣呢?
你不該自卑,應該驕傲,謙虛而又驕傲。
我之所以深有體會,是因為學微積分的時候,覺得萊布尼茲和牛頓太牛逼了我這輩子都比不上真他媽想買張機票把他倆墳刨了……當然不是正常的健康狀態。
1.
樓上一堆開道德腔,說知道自己無知所以高興。無知就是敬畏。敬畏就該自卑的。 這樣虛榮的鬼話也信? 若時刻處在自卑之中,自我否定之中,虛無之中,你要如何構建起自己的三觀?自卑有如無知一般隨處可見。也如無知一般需要被驅逐。
驅逐不是拒絕信息,而是追窮信息。這樣才能自卑變自信,無知轉有識。否則會徘徊在自卑與無知境地越陷越深。2.
而樓上這麼多人,感到自己無知,反應居然不是「我還有這麼多不知道的,我得努力學習才行」,居然是「又發現一個我不知道的,我好高興呀」。這不是謙虛,也不是敬畏,這恰是因無知導致的自大,亦或者,是屈從於修辭效果與道德潔癖的虛偽。
3.
a. 「無知」的價值,端賴於舊有體系的陳腐與固化。是以無知的道德正確,屬於前沿的探索者,以及自我知識體系固化的保守派,或者學識淵博,日下無新之人。以上三者鼓吹無知,實質是讚美自身對舊有之物的超越。但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背景下,隨手打開知乎就能看到不精通,不了解,甚或看不懂的知識信息。
即便是一行業的資深人士,也不總能精通其行業內的所有知識與技能,何況其餘?既然連自身都尚未被裝滿,那超越性的「無知」又從何談起呢?
在這普遍無知相對有知的信息時代談論如何保持無知,這也不僅僅是不合時宜的誤用而已。b.
無知不值得驕傲,更不值得鼓吹。 因為「無知」本身只是一個表象,是舊時代不合時宜的道德投影,它內中的實質是「超越性」。「超越性」在自我發展中的邏輯就是樸素的:接觸新的信息,擴充舊有知識的邊界。 抓到這點,就不必去管他們如何凹造型,搶高地:有知無知,自卑自信,是圓是方,驕傲謙虛,慶幸哀嘆,正常不正常,正確錯誤認識自己,正面肯定還是否定之否定抑或曲折肯定,先抑後揚還是先揚後抑還是抑揚頓挫慷慨激昂。而若脫離「超越性」鼓吹「無知」,則會產生諸多違背人性,追求表象的道德腔調。正如:保持無知,慶幸無知,敬畏知識。
比如:哀嘆人心不古世態炎涼,鼓勵管控社會道德風氣,要求人人行善,卻無視現實生活中的制度與秩序問題;又如鼓吹苦難教育,聲稱吃苦是好事,所以要多吃苦;等等。這些表象概念的相互組合搭配就像中藥一般含糊混亂。且語句之間濫用因果關係、轉折強調,順著修辭效果亂下價值判斷。兼又喜好追求道德潔癖,以至違背基本人性而不自知,還陶醉在道德正確與聖潔話語之中感覺良好。
箴言語錄、文藝小清新、心靈雞湯、道德腔調都是這般模樣。追求道德正確與修辭效果的知乎問答也常如此,正如今例。—————————————————
關於題目的補充:【回復 左十 :他能夠說的只有:在他私人的經驗當中,自卑與無知是危險的自我懷疑與自我否定,是必要被克服與飛渡的關隘。而非是道德主義所宣揚的求知常態。若一旦陷入自暴自棄,玉碎瓦全,偏執求全的虛無狀態,那會使三觀陷入摧毀與建立,建立與摧毀的惡性循環。若不能挺過來,則會使人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而缺少耐心,拒絕信息,進而狂妄自大,憤世嫉俗。若習慣了此種安逸的懷疑狀態,只作否定不事構建,那便很難再有所成就了。】順風。正常,但不正確。為什麼說正常呢?估計大部分人都有類似的經歷,因此正常。為什麼說不正確呢?讀書方法不正確。前半句,"越是讀書,越是覺得自己無知",說明你讀書的主要功效是擴寬自己的視野。這本身沒有問題,但是一個更好的讀書方法是,除了拓寬自己的視野之外還需要增強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能力,學而不思則亡;以及運用能力,知行合一。
讀書多了感覺自己無知可以理解,但是感覺自卑失落不可能吧。
高中到現在看書大概也有三四百本了吧!(好像稍微有點少哈)但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卑失落。每次看到一本好書就像看A片一樣,就想快速把作者觀點扒開,然後仔細研究一下。還有就是看完一本書之後特別想找人傾述一下自己的感受與理解,不幸的是幾乎找不到人分享你的觀點。這種感覺很孤獨。
很想知道回答題主說這種感受很正常的題主們,你們看書多了也會感到自卑失落?正常。我是一個高中基本都處於曠課,曠課和曠課中的人。直到最後三個月,撿起課本好好讀書時,一開始真的覺得自己懂得太少了,真的是看著看著就覺得自己的好沒用,尤其是這也不懂,那也不懂的時候,真的是越越自卑,甚至有時感覺屁用沒有,看著看著就哭了。
現在想來真是太正常了,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來源於自己知道的太少,懂的太懂,和身邊的人差距太大,需要學習的太多。而恰好,這又是一個量變與質變的過程。就像一開始的我覺得好像學著都沒有用,而且前面的問題不懂會導致後面的問題也不懂,看一個問題會牽發出很多七七八八不懂的問題,而這個時候正在學習和積累的你,就會開始有失落感和自卑感了。可是當你慢慢的把這些問題都理解了,弄懂了,然後看別的也開始懂的快起來了的時候。這種自卑感和失落感便會被一種自豪感和成功感取代。說白了,就是量變促成質變了。前兩天我自己琢磨過看書這個問題前提是愛看書你買了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看了看發現作者引申出的一個點你不懂遂去翻閱資料甚至再買一本有關書目去看看看 又發現有兩個點不懂重複以上步驟又有了更多不懂的周而復始我看的一般遊記 傳記 雜文 小說之類 所以這種情況還算較少 但也有 我媳婦植物老師 周末在校值班 看 物種源始 下班我問他看了多少 她告訴我 一下午 四個小時 三頁 好多不懂的 在不停查閱資料 做注釋我還有個同事 知天命之年 去年考上風景園林碩士 跟我媳婦是同學(大我媳婦年紀兩輪有餘)有一天我倆聊天 他說了一句話我考上研究生後這兩年看了近一百本書 才稍微搞懂 風景園林 是個啥東西但是還沒搞懂能幹嘛這句話 我沒接 因為不知道怎麼接知識如宇宙無窮無盡我的其中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 去看看宇宙的邊界是怎樣的存在有了夢想 即便知道達不到 也要去追夢 所以我在知識的宇宙中 以納米為距離前進 只為離夢更進一步
「越來越覺得自己知道的很少」是正常的,但是覺得自卑…這個有點不對吧。先說「覺得自己知道的很少」。我小學四五年級開始讀書,那時候在圖書館裡辦了個借閱證,到初一的時候有一個系列的青少年中外名著讀完了,有個一百來本吧,於是就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似的。現在想想果然是年少輕狂O_o,那些書讀的幾乎都是囫圇吞棗,從高中,到現在大學讀了一半,了解的越多,經歷的越多,越覺得自己其實懂得很少,方方面面、太多的東西 極需要我去學習,時間都感覺不夠用,自己現在學會的只是這個大世界的冰山一角,大海里的一滴水珠。但是自卑么,題主我猜可能是隨著你懂的 經歷的越多,覺得這個世界很大而你只是接觸了很少一部分所以自卑?其實我覺得越來越能明白自己的不足,才更要自信才是。因為這是一種進步,你明白自己的渺小,才更能激勵自己去努力,達到更高的層次,體驗更精彩的世界!
how google works 《重新定義公司》通篇都在講 smart creatives
這類人是這樣的
You probably know someone whose résumé is truly exceptional:someone who climbed K2, is an Olympic-class hockey player, published acritically acclaimed novel, worked her way through college and finished cumlaude, just had an art exhibit, started a (real) nonprofit, speaks fourlanguages, owns three patents, codes top-100 apps for fun, plays lead guitar ina band, and once danced onstage with Bruno Mars. 【懷著極其自卑的心看這些。。。】
谷歌在錄取的時候這樣的
You are right. We want to hire the best minds available,because we believe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people who are great andthose who are good, and we will do everything we can to separate the two. 【感覺自己連good都不算。。】但是,還是覺得自己很幸福。不是smart creative 但是可以看他們寫的書,知道卓越的人是什麼樣子。個人簡單分析一下心理因素。這個其實很正常,因為知識的面積增大,接觸面難免變多,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進步,一個人難以窮究世界上所有的知識,每個人大抵只能接觸一些自己專業或者自己想接觸的東西,待到接觸到一個全新的(自己未曾了解的)知識面的時候,難免覺得自己無知。然而這種無知後面是有對個人肯定的部分的,待到了解一些新知識再面對自己身邊對此一無所知的人的時候,是有種優越感的,這種優越感由 起碼我知道自己無知 而產生,會激勵個人去學更多的東西。並不像匿名回答所說,在這種情況下三觀難以建立,況且,說實話,隨著接觸的事物不同而不斷的推倒自己原有的各種觀念再重新塑造,這是進步的表現,一旦停止這個過程,人就沒有了無限的可能了。難以一言以訴。
推薦閱讀:
※怎麼高端撕逼?
※唐僧在《女兒國》一章中的真實心態是什麼?
※真心話大冒險的精髓是什麼?
※真心話大冒險這種虐心的遊戲怎麼會流行,如果不玩會不會不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