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壓抑的平靜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
之前回答這個問題:什麼叫做內心強大?怎樣變成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 高科的回答
有人問:為什麼不壓抑的平靜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這裡做個答覆,方便更多人看到。
這是個自問自答題:因為之前回答了這個問題:什麼叫做內心強大?怎樣變成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 高科的回答
有人問:為什麼不壓抑的平靜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
這裡做個答覆,方便更多人看到。 以我現有的認知對這個問題解釋如下:首先胎兒在母體里沒有任何感情,當他出生時就真正受到了外界刺激,這點通過皮膚接觸外界產生。這個刺激只要是不同於母體內的平靜就會產生焦慮,這種焦慮會導致嬰兒哭鬧,同時當這些焦慮通過皮膚的感受被連成整體時,嬰兒便有了自我.要注意的是這些焦慮包括所有不是平靜的狀態,比如說快樂。有了自我開始認知之後,就會被動在各種相對不平靜的狀態下成長。這樣的成長,理想化來說是非常不正常的,理想化的成長是什麼樣的呢?就是永遠保持在母體中的自然寧靜狀態自然成長,這樣成長的結果就是按DNA序列自由發展,那會發展出什麼樣的狀態?會回到本能中最原初的狀態,有動物一樣的超強運動能力與對環境覺知能力。如果還能以人類的認知與修行去清除潛意識裡的惡因,大概就是佛教中描述的阿羅漢境界。 所以不壓抑的平靜是真正的內心強大,這種狀態如果可以一直持續下去,就可以讓你成為想成為的人,或無所謂成與不成,只是安然活在任何環境當中。 跑酷中通過長期訓練或長期與自然接觸突破障礙後獲得的喜悅和平靜類似這種不壓抑的平靜。難處在於,可能要以一生的時間來回歸這種平靜,所以也不能只練跑酷,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也感受到這種狀態,而跑酷是讓我們找到這種感受的一個極好的途徑,因為他依自然而生。跑酷的本質意義其實是借翻越障礙的形式來讓我們的身體自己加深對快樂,喜悅,痛苦,恐懼或任何相對不平靜的情緒感受,最終回歸於平靜。 應該很多傳統武術都有這個道理存在,可能很多人不自知。不好意思引用「上善若水的故事」,內心強大也許就是敢於去接納和包容自己不完美的現實,不強調不刻意不與自己對抗。
一位年輕的商人被搭檔出賣,人財兩空,痛不欲生,想跳湖自盡。他在湖邊碰上了一位觀水靜坐的智者,便將自己的境遇逐一細述。
智者微笑著將他帶回家中,令其從地窖里搬出一塊偌大的堅冰。商人雖然百思不得其解,但還是照做了。冰塊搬出來後,智者吩咐:「用力砍開它!」商人找來斧頭便砍,不料猛烈的重擊,只能在冰面上划下一道細微的印記。商人又掄起斧頭,全力劈鑿。一會兒,對著掉落的冰屑,他氣喘吁吁地搖頭:「這冰實在太硬了!」
智者不語,將冰塊放在鐵鍋中煮。隨著溫度的升高,冰塊慢慢融化。智者問:「你從中有所領悟沒有?」商人說:「有些領悟了。我對付冰塊的方式不對,不該用斧頭劈,得用火燒。」
智者搖頭。商人面露難色,鞠躬請教。 智者語重心長地說:「我所讓你看到的,是成功人生里的七種境界。」
冰雖為水,卻比水強硬百倍。越在寒冷惡劣的環境下,它越能體現出堅如鋼鐵的特性。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種境界:【百折不撓】水化成氣,氣看無形,若氣在一定的範圍內聚集在一起形成聚力,便會變得力大無窮,動力無比。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種境界:【聚氣生財】
水凈化萬物,無論世間萬物多臟,它都敞開胸懷無怨無悔地接納,然後慢慢凈化自己。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三種境界:【包容接納】
水看似無力,自高處往下流淌,遇阻擋之物,耐心無限,若遇菱角磐石,即可把菱角磨園,亦可水滴石穿。這是成功人生的第四種境界:【以柔克剛】
水能上能下,上化為雲霧,下化作雨露,匯涓涓細流聚多成河,從高處往低處流,高至雲端,低入大海。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五種境界:【能屈能伸】
水雖為寒物,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它從不參與爭鬥,哺育了世間萬物,卻不向萬物索取。這是成功人生的第六種境界:【周濟天下】
霧似飄渺,卻有著最為自由的本身。聚可雲結雨,化為有形之水,散可無影無蹤,飄忽於天地之內。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七種境界:【功成身退】
人心如水。之所以有能力懸殊、善惡不同、生死之欲,皆因各自境界不等罷了。
人生如水、水如人生。
1、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這意味,沒有人是因為偶然進入我們的生命。每個在我們周圍,和我們有互動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許要教會我們什麼,也許要協助我們改善眼前的一個情況,也許要給我們的人生一個轉折。
2、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我們所經歷的事,不可能,絕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發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細節也不會。並不存在「要是我當時做法不一樣…那麼結果就會不一樣」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樣發生,才能讓我們學到經驗以便繼續前進。生命中,我們經驗的每一種情境都是絕對完美的,即便它不符我們的理解與自尊。
3、不管事情開始於哪個時刻,都是對的時刻。每一件事情都正好是在對的時刻開始的,不早也不晚。當我們準備好,準備經歷生命中的新奇時刻,它就在那裡,隨時準備開始。
4、已經結束的,已經結束了。這是如此簡單。當生命中有些事結束,它會幫助我們進化。這是為什麼,要完整享受已然發生的事,最好是放下並持續前進。
你的智慧足以在必要的時候接管潛意識的操控權
水靜如鏡,影涵萬物而不滯。
內心只容得下幸福快樂的,不是強大的,能容的下恐懼、焦慮、抑鬱等負面東西的才是真正的強大,海納百春,有容乃大!
其實就是不怕死!看破生死,不是裝出來的勇敢。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這就和一個CPU一樣,同樣的主頻,一個沒超頻的和超頻後才達到那個主頻的完全不一樣的。
接納,臣服,順從,活在當下,天人合一,融合而非對立,包容,不評判,不抗拒,不否定,不執著,不死扛,順勢而為,道法自然,無為無不為,無我無執取,放下了,看開了,不重好壞得失毀譽,道德君子,禪境。
說的都是這個意思,你可以看鈴木大佐寫的禪與武士道,或者《學箭悟禪錄》。致虛極,守靜篤
絕對的平靜就是內心強大,類似佛教里所謂悟的境界。對當下的一切包括物質環境,自己的一切情緒/念頭都不加抗拒或掩飾地接受,同時不因當下的一切而生喜或生悲,以正能量的理性處理當下一切。簡單說就是佛教或禪宗里說的悟的狀態,個人認為就是內心最強大的狀態(實際上到這境界時已經無所謂強大與不強大)文筆有限難以形容,敬請原諒!
不壓抑的平靜就是坦然的觀察各種情緒反應,以平常心處之。當我們面對金錢財富美色等讓人迷戀的東西,自然會貪求。當面對一切讓人憤怒、痛苦的事情,自然會苦惱、嗔怒。這就是習性反應。以平常心處之,意味著面對習性反應時不壓抑不放縱,只是靜靜的體會、觀察,收穫內心的真正安詳和快樂。
想要獲得真正強大的內心和平靜,這裡有牛人的分享。
如何冥想?2500年的智慧——荒島十日記(1/3)以及內觀網址:中國內觀網 China Vipassana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而且題目本身帶有非理性主義傾向(跑個題:非理性主義否定或限制理性在認識中的作用。「非理性的」這個術語,通常含有「為理性所不能理解的」、「用邏輯概念所不能表達的」等涵義。非理性主義往往將理性同直觀、直覺、本能等對立起來。)
壓抑這一概念已久經臨床實踐和實驗研究的錘鍊,其本質是潛意識地遺忘或忽略。根據早期驅力理論的觀點,即本能衝動和情感會渴求釋放,但同時被某種力量所抑制。佛洛伊德認為「壓抑本質上不過是迴避,可使人從意識上遠離煩惱」。如果內部心理或外部刺激令人煩惱或無所適從,那麼就會被壓抑進入潛意識,即壓抑是為了抵制焦慮而產生的結果。精神分析理論表明壓抑是一種基本的自我防禦機制,自動處理著人們日常生活中不計其數的焦慮,壓抑情緒的本質就是為了帶來平靜。該題目將這種因果關係倒轉過來了,實際上不壓抑的平靜意味著個體本身就不存在焦慮和衝突,或者已通過其他防禦方式帶來平靜。
目前,分析理論更多地將「壓抑」一詞作為內部心理機制,包括情緒體驗及相關的幻想和願望。心理學家認為,兒童通過壓抑這一防禦機制,來應對發育階段中那些自然出現但難以實現且被禁止的慾望。人們在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壓抑過程,這樣,兒童才能逐漸推開早年親密客體,在家庭以外去尋找新的夥伴。因此,壓抑會對適應環境產生積極作用。如果我們總是完全覺知自己的衝動、感受和衝突,必然會不堪重負。壓抑只有在下列情況下才會導致不良後果:1、壓抑失敗,同時又無法根據現實來應對;2、不恰當地使用壓抑而妨礙生活;3、妨礙了其他有效的應對方式。個體只有在形成連續和完整自我的過程中,才能逐漸減少使用壓抑來處理衝動煩惱。根據長青哲學的七個重點 (評論: 超越死亡)
有小我,集中焦點在個人的自我或私我身上。我們的覺知不是開放、放鬆的和以神為中心的,而是封閉的、緊縮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意味著活在二元對立中。不壓抑+平靜,意味著可能是「無我」的。但不一定非得是無我的,也可能是在定的境界中。
無我就是強大的。以《心經》舉例,有很好的解釋過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以智悲雙運,普度眾生。「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即「大智」,「度一切苦厄」即「大悲」普度眾生。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詳細解釋了「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過程。即由有我達到無我的過程心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加粗的部分即是說明無我之後的「強大」。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最後重返智悲雙運,普度眾生的主題。俗話說,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從小到大的乖乖式教育已經讓我們習慣了逆來順受,沒有了獨立思考的精神。領導給的任務我們不惜加班加點完成。付出是很多,可惜回報卻很少。別說職位、待遇上漲了,依然是沒得到領導的一點親睞。我們壓抑,我們感覺不平,所以需要發泄,唯一能發泄的地方就是跟朋友喝酒吃飯的時候吐槽下。
誰說不壓抑的平靜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壓抑出來的平靜,體現出強大的情緒控制力和心理平衡,是政客的必備素質之一,這怎麼就不叫內心強大了?大家往往喜好那些雲淡風輕的隱士,但他們那往往是出於洒脫,不叫內心強大。現在好多人忙於工作社交,心太累,所以寄希望於內心強大,好像內心強大這些問題就解決了似的。其實還是能力不夠。且好好練級。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大概就是無欲則剛吧。
當你有極度的渴望,才會有極度的恐懼。你想要到什麼,就會害怕失去什麼。人的最高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當你什麼都不去強求的時候,自然不會有內心的失衡了。因為內心強大就不存在壓抑和隱忍,內心確實平和。
不以結果為根本目的,以自我價值提升為根本目的。贏了得到獎品,輸了得到經驗,有時得到經驗比獎品要豐厚得多。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推薦閱讀:
※搬家時如何克服「捨不得扔」的心態?
※內心強大是什麼樣的體驗?
※為什麼在「創造力」上努力往往吃力不討好?「創造力」與大腦的哪一部分有關?
※如何與食堂打菜的大媽處好關係?
※人們知道自己喜歡吃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