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究竟怎麼了?張萬年?李小文?姚貝娜?
最近去世了的幾個人 首先RIP
打日本打越南,戰功赫赫的原軍委主席張萬年逝世了少人問津,一個踏踏實實搞研究的老教授更是無人關心,一個內地二線的女歌手去世了,或者更什麼的,我真的說不出她唱的任何一首歌卻轟炸了我一天的朋友圈!打一輩子仗 為國家付出一生的 是 Li-Strahler 幾何光學學派的創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會「里程碑系列」的 竟然最後還不如個唱歌的????
我覺得還是題主這類人反映出了我們的社會輿論究竟多麼畸形,先要改正三觀的應該是你
張萬年將軍和李小文教授都可以說是度過了輝煌的一生,並且最後也是壽終正寢,將被永遠載入史冊。
而你口中的一個內地二線女歌手姚貝娜去世時年僅33歲,被乳腺癌奪去了年輕的生命,這是她的最後一條微博三者的品質都是常人所無法達到的,這才是值得讓世人記住的地方。而三者的職業性質也決定了會被受到什麼對待,姚貝娜作為一個歌手,本身就是靠人氣生存的,朋友圈qq空間之類的為她哀悼自然無可厚非,李小文教授和張萬年將軍的逝世在學界和軍迷中傳得絕對比姚貝娜要快,如果你看到的都是姚貝娜的消息,那也只能說你對於李小文教授和張萬年將軍也不過是貓哭耗子假慈悲罷了不過反觀現在的微博朋友圈等社交軟體,李小文教授還好,一搜張萬年將軍便是一片的和姚貝娜比較,貼兩張微博搜索和我空間轉發很多的消息
這三位,領悟不同,年紀不同,本無交集。只因走的時間相近。聯繫被生硬的放大了。
你緬懷你的,他悼念他的,我悲痛我的,根本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
另外相對於將軍壽終正寢的安詳,姚貝娜的身後事引發的爭論點也是擴大影響的重要原因——捐獻眼角膜的感動與媒體的底線激辯。
還有,能結交到什麼樣的朋友決定有什麼樣的朋友圈,什麼樣的朋友圈又反映出你是什麼樣的地位和水平。如果你是軍隊幹部,你的朋友圈可能就大不一樣了。
不要矯情了。再矯情就有點刻意標新立異樹立逼格了,去年也逝去幾位老將,前年也是,沒有戲子跟他們撞時間,你緬懷了嗎?不百度你還記得嗎?社會沒怎麼,題主看問題也不要想當然,先客觀分析分析問題再討論。我也碰到了拿張萬年將軍和何振梁先生來與姚貝娜比較身後事。這是我回答的原文 「他忽視了兩個方面。第一,忽視了人的情感(認同感和同情心) 姚貝娜是在中國好聲音唱出名聲的,而中國好聲音是掀起了全民音樂狂潮的真人秀節目,縱然第二、三季比不上第一季那麼火熱。但毫無疑問依然可以吸引國民的眼球。姚貝娜確實是擁有非凡實力的唱將,這一點大家有目共睹,有耳共聽。不然也不至於未能問鼎第二季冠軍卻有不輸於冠軍的發展。大家見證了她近兩年的發展,自然也容易認同她。反觀何振梁先生、張萬年將軍雖是做出了莫大功績,且論對中國社會之利把姚貝娜甩出遠遠不見蹤影。但何振梁先生是29年生人,張萬年將軍是28年生人。試問在當今網路佔據主流是50、60後還是80、90後?大家聽聞二位老人壽終正寢,查上一查,知其生平,贊一句老人為中國之福。難道非要上個微博熱門話題才算對兩位老人家的尊重?而姚貝娜不同,正當是花樣年華時不幸去世,眾人關注度高、同情心泛濫自是常事。想想這樣一照目前發展趨勢前途無量的年輕女子就這樣逝去,而回頭看自己依舊混的狗模狗樣,姚貝娜不應該這麼早逝去,還有好多事情她都可以去經歷。突然覺得人生唏噓,不過如此。罷了罷了,打開微博,搜搜百度,點擊去世信息,祝福天堂安好以表達自己悼念之心哪裡又畸形了呢? 第二,我想問他對互聯網是完全沒有概念嗎?完全忽略了媒體與明星大咖的力量。姚貝娜曾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歌舞團原獨唱演員(09年退伍)2008年獲得第十三屆CCTV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流行唱法金獎;同年參加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演唱。所以無論是在中央媒體還是地方媒體都可以吃開。人民日報微博也第一時間發微博悼念。中央媒體都這樣,更不用說各大娛樂媒體了。對娛樂媒體來說,於公於私都要把這件事好好報道。舉個例子:愛奇藝弄了個紀念姚貝娜專題,那麼請問騰訊視頻弄不弄呢?回答是肯定的,一定要弄,而且還要弄得比愛奇藝好。這已經是關乎競爭的問題了。所以,大家在看了視頻,聽了歌曲,氣氛烘托到位了。自然而然點開微博祝福貝娜。媒體力量在這裡可以管中窺豹,略知大概了。還有便是明星大咖了,君不見大咖粉絲千千萬,一條微博無數贊。圈內人身為公眾人物,碰到自己圈內的事情多少要表個態。下屬的那些粉絲們縱是不認識姚貝娜的肯定也要大誇自己偶像,順便再去點點微博熱門話題。其實說白了,網路上什麼圈玩得最嗨,自然是娛樂圈。何振梁先生、張萬年將軍、姚貝娜本就是不同圈子的人,這樣一粗略比較身後事而不分析其客觀原因就開炮社會畸形,好像是要不得滴。看這評論應該也不是高中生年紀。不過生理上雖然不是,但是看待問題好像還是有一點too young too naive啊!」
朋友圈究竟該被什麼刷屏今天的朋友圈格外熱鬧,沉痛哀悼的人嗚呼哀哉,義憤填膺的人之乎者也,後來嗚呼哀哉和之乎者也又發生了激烈的交鋒,這般這般。我真想登高一呼,停!咱這架,沒必要打!逝者為尊,兩位逝者我都很尊敬,說實話他們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了不平凡的事情,都很偉大。在他們逝世之前對於他們我都不太了解,這也是實話。由於干一行恨一行,我對張將軍的事迹知曉並不多,是我淺薄;對娛樂界的不感冒決定了我對於姚貝娜也是知之甚少,直到今天早晨才知道她的成就。所以說,我接下來的論述不帶半點偏見,是純粹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講的。首先我們來說道說道,朋友圈是用來幹什麼的。除去海外代購,各種紅包遊戲分享,除去亂七八糟的大師智者和尚心靈雞精,再除去倒輸銀行卡密碼報警屍油炸泡麵吃屍體小龍蝦的無腦謠言和各種預言家李白不轉不是中國人不轉死全家之類之類的,朋友圈應該是用來表達個人心情喜好,記錄生活點滴,分享所見所想的地方,是朋友之間交流溝通的平台,聯絡感情的小天地。既然,朋友圈是用來做這個的,那麼,它究竟該被什麼刷屏?你覺得姚貝娜去世很令你傷心,你理應發個朋友圈表達哀悼,你覺得張將軍去世令你痛心,那你也有權利發個朋友圈表達自己的敬仰。在不侵害國家集體利益,不侵犯其他公民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每個人有充分的言論自由,可以暢所欲言,你有你的紀念我有我的惆悵,無可厚非。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生活經歷不同,對事物的認知也大不相同,朋友圈裡你哀悼你的,我哀悼我的,再正常不過,相互較勁實在是大可不必。其次要說道說道,什麼才配被刷屏。今天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誰的貢獻更多,誰更值得紀念,誰才配被刷屏等等。先不去比較這兩個人的貢獻孰大孰小,且說這個判別標準就是不正確的。上文已經說過朋友圈的作用,它是供大家交流溝通、聯絡感情的,既然它不是黨報,那麼緬懷姚貝娜的狀態多過哀悼張將軍就不是罪過,同理,它也不是娛樂報紙,反之也沒有不應該。也就是說,朋友圈就是朋友圈,也只是朋友圈,不要給它賦予過多的涵義,說破大天也就只是個社交軟體,那也就沒有理由認定,誰對社會的貢獻更大誰就配刷屏。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每個人的死亡都值得作為同類的我們去哀悼,不論他一輩子如何度過,人為的去界定誰更值得紀念,誰才配被大家關注和刷屏,既是對亡者的不尊也是對人性的蔑視。
這兩個人誰的貢獻更大?這個問題是毫無意義的而且是冷漠殘忍的。張將軍為共和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是國家的功臣,是每個血性男兒的楷模,是每個軍人的榜樣,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姚貝娜為大家帶來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感染了很多人,尤其是她在最後的時光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召了無數歌迷,用她的眼角膜點亮了病人的眼睛,用她的樂觀點亮了一顆顆心靈。他們兩個誰貢獻大?即便是撕開人性的良善,非要把兩個逝者拿出來比較,我也只能說不可比,一米和一平方米哪個更重,一分鐘和一噸哪個飽和度更高?先能回答出這兩個問題再說刷屏的事吧。
拋開爭論的表象,剖析爭論的實質,其實大部分人的真實想法是這樣的,一部分人認為,對娛樂明星的追捧超過對國家功勛的瞻仰,是對民族的不負責任,是意識形態鬥爭的失敗,是國家民族的悲哀;另一部分人認為——你丫扯太遠了吧。筆者認為,這件事根本就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憤青們沒必要對這件事痛心疾首,貝殼們也千萬不要責怪胸懷國家民族的愛國人士。這架,咱們不用掐。張將軍所代表的是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鬥作風,為祖國甘灑熱血的情懷;姚貝娜代表的是樂觀向上,心繫他人的品質和社會責任感。這兩個矛盾嗎?我覺得真不矛盾。因為這點小事非難一個心靈善良的歌手,絕非打天下的張將軍本意吧?姚貝娜的在天之靈若有知,也不希望自己身後捲入這麼一場無謂的爭端吧?張或姚本質上不存在矛盾,都代表了中國人最樸實最優秀的品質,這次的「爭端」和前幾天毛澤東誕辰與聖誕節關注度的矛盾不同,偉人毛澤東所代表的無需多言,聖誕節代表的東西,我至今不理解沒必要理解也不願理解,過洋節而忘卻我們偉人的誕辰確實不該,這,才是意識形態鬥爭!不要小看意識形態鬥爭,但也不要將其泛化,不要拿著意識形態的尺子到處量,透過顯微鏡吹毛求疵,對一些正常不過的東西大呼小叫。美國佬確實想要和平演變,但姚貝娜真不是他們的棋子,反倒是我們的一面旗幟。最後,說給那些人云亦云人憤亦憤的小夥伴,不要太容易就被調動起感情來,不要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跟風。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要被別有用心的人欺騙,也不要被炒作求關注的人利用,不傳謠不信謠,哪怕你整天心靈雞湯也無妨,整天秀恩愛秀優越我也是默默為你祝福,只要你是真實表達了「自己」的所見所想。好了,說完了。您要是覺得有道理,這是我莫大的榮幸,您要是覺得我是純粹胡扯,那我只能說,被你看粗來啦,今天早晨沒吃藥感覺自己萌萌噠,春風吹皺一池綠水,又與我何干?年輕,不得志,選秀歌手,乳腺癌,差不多了吧。
我想說的是,一個人的價值不是體現在 TA 去世之後有多少報道,多少刷屏,多少評論。希望題主擺正觀點。
還有就是,很明顯題主的著眼點錯了。不要在在朋友圈這種娛樂性質很重的地方找,你應該去看新聞聯播。
最後,不知道題主提這個問題是不是想要表現自己的思想境界比別人高。但是,你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你的思想是畸形的。什麼叫做 「一個唱歌的」。一個人的價值跟職業有關係嗎?只要 TA 曾經給你帶來過正能量,我們就可以紀念 TA !張萬年生病死了,中央軍委主席不出聲,兩個身為政治局的副主席也不出聲,大家都想悄悄的就過去了,你腫么大聲,就怕有人不知道,是不是別有用心?
張萬年,一個為共和國的建立立下過功勞並且參加過對越戰爭的軍人,其人生的細節遠非大眾可以企及,有一些內容媒體可能也不方便報道。
姚貝娜,在最美的時候凋謝,其過世不可避免的讓人產生關於生死,成敗,榮辱的思考,每個作為個體的人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張萬年,前半生幹革命,後半生坐擁革命的成果,壽終正寢,其過世是新陳代謝的結果,乃是這個時空中一種自然現象。簡單比較即可洞察,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出現悼姚者多,知張者寡的現象其實一點都不難理解。是但偏偏有好事者弄出這樣的話題,說什麼「悲哀!一代名將還不如一個二線歌手」, 我想,這樣的人絕對其心可誅,要麼是想給自己打上愛國主義的標籤並籍此彰顯正義感;要麼就是妄圖煽動情緒,不失時機的進行偽愛國主義的再教育。智商不夠的問題就不談了,創造這個話題的人的智商只能超標,不可能不夠,朋友圈被刷屏了就是最好證明。在這個時代最廉價而又好用主義莫過於愛國了,任何事情只要被帶上愛國主義的帽子總會變得特別合理而有煽動性,比如當下這個話題,如果有人膽敢質疑群眾的正義感,膽敢提出一代名將不如一個夭折名伶絕不是時代的悲哀而是時代的進步,估計多半是要被當做日貨抵制了。但是群體對於愛國主義本身好像不是很關心或者特別不關心。在我眼中,愛國主義項下的「國」應該指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愛國的對象應該是這片土地上的民族、文化、歲月等內容,絕不能是作為統治工具的政府和政黨等事物,統治工具是用來監督和警惕的,不是用來愛的。坦白的講,張的人生和經歷和愛國主義項下的國是沒有太多相關性的。其本身只能被看作一個非凡的個體,並沒有多少抽象的意義,知張悼張者寡實屬正常。在當今的中國,倘若真的萬人空巷的追悼張的離世,那才是愛國主義和改革開放真正的悲哀。綜上,請允許我個人認為,「一代名將」的離世真的不如一個「二線歌手」的夭折更值得人們去追思和討論。對人本身的思考遠比偽愛國主義更有力量。樓主就是個拾人牙慧的人
得了吧,你們這些人啊,就算沒有姚貝娜,也不見得你們會悼念那兩位,反倒是眼下,那兩位藉此沾了點光ps.沒有對他們三位有任何不敬,願三位走好,寫的挺亂,大家見諒
題主前天應該去八寶山參加一下小文院士的遺體告別儀式
嗯~怎麼說呢,感覺我說出來還是有點無力,就打個比方吧! 如果你看完,可能就懂點了! 是姚貝娜陪伴了我們的年少,我們和她有感情,即使我們和她沒交情。
朋友圈看到這樣的言論,憋了個長篇理論一番。如圖所示
這是新聞的規律,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先佔著坑,晚上補充。三者之間沒有可比性,少裝偉大
這一切,都與死者無關,庸人自擾罷了
人都死了,就不能讓人家安生點兒么
這是我在另外一個類似問題的回答,真正病態的是題主你自己以及和你相似的那些思想不成熟的人。
這種人只是求優越感,覺得你看呀,我就和你們不一樣,微博上有句話說得對比較好,張將軍在國家層面上得到了悼念和尊重,姚貝娜在民眾層面上得到悼念和惋惜。兩個不同領域的的優秀人物,在他們各自的圈子裡面都得到了應該有的懷念,這個,就是最大的公平。最可悲的就是,如果以後又有哪位歌手接著去世,但是排場沒有姚貝娜那麼大,或者無人問津
歌手和大眾貼得最近,英年早逝更讓人感覺可惜。假如你一直聽她的歌,她就像一個朋友在身邊。你失去了自己朋友,悼念有何不可以。另外,我注意到不光樓主,也有評論發出類似觀點。其意思無非是為什麼不管關注一個貢獻更大的科學家或者將軍,而關注歌手。這讓我聞到了吃醋的味道。關注誰是個人自由,用不著別人說三道四的吧。就是在美國,最受關注的群體也是歌手,明星和運動員。怎麼也不會輪到科學家。假如有人覺得科學或者戰爭英雄應該受到認可和關注(我非常同意他們貢獻巨大),那麼他們完全可以在媒體上做出更過的介紹或者發些紀念文章,讓公眾了解,而不是動輒干涉別人紀念誰的自由權。
請樓主不要見怪。我不過就是想說明一點,不要動輒用道德指責別人。
推薦閱讀:
※報社現在還有必要去嗎?人民日報下屬某報?
※是現在的新聞越來越嘩眾取寵還是一直是這樣?
※關於山大齊魯醫院救治鋼筋貫體病人的事件?
※老榕是什麼人,他為什麼總是能得到第一手前線資料?
※出了翟欣欣事件後,世紀佳緣要怎麼危機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