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閑人馬大姐》?
我認為閑人馬大姐是一部天黑到不行的電視劇。
這裡先確定一個基本法:只有《閑人馬大姐》才是真正的馬大姐,其餘什麼《黨員馬大姐》《超人馬大姐》以及《馬大姐新傳》都是異端。100集更名之後的《馬大姐和鄰居們》也是異端。其中梁左梁歡編劇的部分歸為《閑人馬大姐·舊約》,之後的被稱為《閑人馬大姐·新約》。這裡我們單獨討論舊約。首先我們說一下馬大姐的人生:馬大姐是雜貨鋪老闆的女兒,父親是碰瓷高手。馬大姐初二那年下鄉插隊, 推算下來,馬大姐生於1954年。《閑人馬大姐》於2000年播出,第十六集《馬大姐過生日》中明確交代了馬大姐今年46歲,2000-46=1954,再次印證了這一推理。馬大姐一直不甘心向命運屈服,她曾經對王援朝抱怨過自己的一生:年輕時候下鄉插隊,讓四人幫耽誤了。之後結婚生孩子,讓你給耽誤了。其實她還可以再加一句話:「如今國有企業改革,讓政策耽誤了」。可是,由於「不宜公開討論的政治內容」,這句始終沒有說出口,但這的確是一個時代的悲哀!之後的對話很有意思,馬大姐說,「我可再耽誤不起了,再耽誤下去我這輩子就差不多了。」
而王援朝的回應是:「我還以為你已經差不多了。」這時馬大姐卻說:「這才哪兒到哪兒啊,還早著呢。」是啊,「還早著呢」,人生還早著呢,本來這一生已經如此悲哀,這句「還早著呢」似乎又暗喻著未來無窮無盡的悲哀。想到這裡,不禁有些悲愴。馬大姐一直追尋著詩和遠方,在《馬大姐讀書》一集中,馬大姐為了找工作,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於是在輔導班選了三門課:計算機,會計,文學。計算機和會計好理解,至於這個文學,和他的初衷沒有任何關係甚至背道而馳。之所以選擇這門課,是因為馬大姐心中還保留著一絲情懷。在《馬大姐的客人》一集,馬大姐就曾經抱著插隊時的綠軍裝感嘆自己的青春。試想,如果沒有遇到那個特殊的年代,或許馬大姐會繼續讀書,成為一名文藝青年,終日抱著吉他捧著詩集,走遍山川湖海,不再囿於廚房與愛。或許這才是馬大姐想要的人生吧。我們不能把馬大姐的悲哀完全歸咎於這個時代,她的丈夫王援朝也應當為馬大姐的悲哀負責。很多人認為王援朝是一個老實順從的好男人,但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陰謀。王援朝並不會事事順從馬大姐,當馬大姐為了讀書不做家務的時候,王援朝和王艾嘉聯手反抗——因為他們需要一個做飯的。幾乎每一集《閑人馬大姐》中,馬大姐都在竭盡全力與命運作鬥爭,最後卻都因為考慮到丈夫和女兒不得不妥協。馬大姐的家人就這樣用親情與愛綁架著馬大姐,將她永遠困死在雞毛蒜皮的生活中。雖然每一集都是皆大歡喜的結局,但代價卻是馬大姐的一次次妥協。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馬大姐也只能做一個終日柴米油鹽的「閑人」。再說王艾嘉,我當年的女神。當初認為王艾嘉是一個富有浪漫氣息的青春少女,但以現在的角度再看《閑人馬大姐》,會發現關於王艾嘉,有太多細思恐極的事情。
細思恐極之一:《馬大姐當導遊》一集中,馬大姐回到家,看到王艾嘉正在和劉勇卿卿我我,於是怒不可遏,呵斥王艾嘉去寫作業,怒斥劉勇以後不要來打擾王艾嘉學習。可是當劉勇表示要給馬大姐介紹一份月薪三千還有提成的工作的時候,馬大姐立刻換了副嘴臉,留劉勇在家吃完飯,還叫艾嘉「多陪陪你勇哥哥」。——親媽啊!細思恐極之二:
《馬大姐裝修》一集中,家裡的牆被王援朝刷壞了,馬大姐抱怨「這晚上可怎麼睡?」王艾嘉立馬接茬:「不能睡我去同學家睡。」在被馬大姐怒斥之後立馬補充:「女同學家……」忽然有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細思恐極之三:
《馬大姐的鄰里關係》一集中,劉奶奶懷疑馬大姐偷用煤氣,馬大姐就去找劉奶奶解釋。正好當時劉勇在樓下陪劉奶奶散步。劉勇說:「馬大姨兒,別計較這三瓜倆棗的事兒,何況我和你家艾嘉……(淫笑)」然而!馬大姐的反應是,她完全無視了劉勇的話,繼續和劉奶奶解釋偷煤氣的事!!!哎我說你跟艾嘉到底怎麼了!!!細思恐極之四:一部比較現實的情景喜劇,由於側重現實、社會意義,笑點並沒有那麼密集。
除了開篇一些人物介紹以及馬大姐其人其事 (從標題可以看出,以馬大姐做什麼事為主線) ,一方面理清了整部戲的人物背景、關係、主次、親疏、性格、利益糾葛等,另一方面,也樹立了馬大姐古道熱腸的形象。
再往後,劇情就逐漸轉為對馬大姐性格的刻畫,即一集內不專註於一件事,而是由某一種性格引發的一連串並列或連續的事件,從基於事件變為基於主題。這裡的「性格」往往經常能在「馬大姐」這類人身上找到。
這部分主題類劇集的劇情,似乎集中體現了梁左的三觀,也是他想通過這部分劇集表述的內容。劇集模式往往是馬大姐由於某種性格脾氣,遭遇了一些事件,令她不愉快,並由艾嘉為主、老王為輔幫她掰扯淸楚。
這類劇集中,馬大姐體現的是當時社會上常見但滯後 (封建遺存或由於小市民局限性形成的觀念) 或即將滯後 (隨著社會發展、代際交替,正在或即將過時的觀念) 的觀點,而艾嘉體現的則是正在萌芽或前瞻性觀點。
因此,在首播當時來看,很多觀眾——尤其是中老年觀眾——也許更贊同馬大姐的不少看法,覺得艾嘉在用鬼機靈狡辯。但時至今日再來回顧這些劇集,發現艾嘉的很多分析切中肯綮。
梁左大師其人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等吃得很透,而且在當時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解就已經頗為深入了。竊以為他將自己對當時社會觀念的一些觀點看法,借著艾嘉之口,與馬大姐來了個新與舊的碰撞。
與社會現實相似,個體三觀的更新不是靠集中教育上大課完成的,而是隨著經濟基礎不斷夯實,上層建築逐漸提升,靠這一代親歷變化而主動轉變,或一代代更迭來更新的。這種隨著社會進步而隱伏的三觀衝突並非主要矛盾,因此劇中的觀念碰撞也只能靠親情關係來消解,而不可能點透說破,道明勝負。各種道理,還要觀眾自己去消化。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很多觀念似乎不是艾嘉這個水平能夠形成的,與人設有點不符。王援朝有點丑角的感覺,相聲演員參演情景喜劇,為整部戲也增色不少。最開始我看不太上,總覺得包袱兒的可笑程度上不如英達以往的情景喜劇。可是看得多些了,就接受了馬大姐這個比較二的熱心人物,當輕喜劇來看,也就不那麼難以接受了。
「我那幾個億的大工程還差十幾塊錢~」
看到這個題目腦海里就響起了這句~劉金山演的潘大慶真的太逗了王援朝竟然知道加西亞馬爾克斯 ,而且還頗有研究,而馬大姐連屠格涅夫都不知道,苦了王援朝這個老文青
我記得每天中午電視台會放。
沒有我愛我家那麼密集的笑點,但是你就是會一直看。為什麼?家的溫暖
烏托邦式和諧有愛的鄰里關係。
讓人心裡舒服到不行。
巨蟹座的最愛。。。潘大慶的殺瓜刀,至今記憶猶新!
王援朝社科院看大門的,馬大姐國務院招待所的。有點西遊記里看著丹爐的小妖精下凡搞事的感覺。
蔡明塑造的所有角色里我覺得最順眼的一個。。。
潘大慶這個名字起得挺有意思,潘金蓮 武大郎 西門慶三角關係
別的不說 每次看到潘大慶去馬大姐家蹭飯 我就餓的不行
這算是我最喜歡的蔡明的作品。她還是接地氣好一些。另外一直對北京有一種天然的好感,這種小老百姓的情景喜劇又很對我的胃口,這是我少年時期晚飯時間最喜歡的劇之一。
馬大姐不就是神預言嗎?62集劉勇和網友互換照片,一個發了王菲,一個發了謝霆鋒………!!!!
馬大姐是個悲劇 ? 王艾嘉才是悲劇吧, 在不同劇集裡面,先是單身,然後和王勇在一起,然後王勇走了,她和一個二婚的帶著孩子教授在一起,後來又進皮包公司,最後還是單身一個人。。。。
想起來小時候老師講課,問我們說起大慶油田你們第一個想到的是誰,有同學接茬說是潘大慶……
小時候看覺得挺好笑的,但長大回頭一看覺得馬大姐家過的挺不好的,這方面還有點美劇情景劇的感覺,就是主人公過的特別苦但還是可以笑對人生,苦中作樂,如 極品老媽 無恥之徒之類的,這在當時的劇集里很少見。感覺這個片子和名字一樣,著重描述了馬大姐為主的一家人面對社會的發展,變遷,產生的困惑,遇到的困難。不像其他情景喜劇會平攤一些戲份在一群人身上,馬大姐本人的筆墨很多。
和我愛我家比對著看,按空調那集,7年前老胡家買個三千塊的空調還說便宜,7年後馬大姐裝個兩千塊的空調還不停的變主意,人跟人的差距啊
馬大姐是個悲劇
下崗沒有再就業成天管閑事。丈夫也沒能力。教育閨女沒培養成才。本來以為閨女能嫁給青梅竹馬的劉勇,也算小夫妻恩愛,還能把半邊樓道都算她們家的。結果就這願望沒都沒事。劉勇王艾嘉年紀相當郎才女貌竟然沒成。王艾嘉沒文化只能嫁給大那麼大歲數的離婚帶十幾歲閨女的中年男子。挺好看的,平民老百姓的瑣事(馬大姐糖不好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