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如何一步一步、條理清晰的學習PM相關知識?入職產品助理

先介紹下自己的情況。互聯網行業小白,在2周前辭職,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結合自身特點,決定投身PM行業,準備先從產品助理做起。

我現在在執行學習計劃大致是這樣的

1.1-2小時產品基本理念學習

1.1劉文智、唐傑等人的基礎培訓視頻,以及一些行業相關的書籍信息

1.2瀏覽產品100,產品邦等行業網站、論壇

2.1-2小時的產品原型軟體學習

3。對EXCEL的再學習

我個人理解的需要學習的東西如下

1.用戶需求的發現與提煉(需要學習PM的思維)

2.通過數據分析以及其他分析來判定需求是否應該轉化為產品。其中包含數 據分析等等(需要學習EXCEL)

3.說服BOSS,協調同事來進行產品的具體設計。(需要學習BRD、PRD、 MRD的書寫,以及思維導圖,AXURE)

關於2.3兩點忘記了誰說的,需要有一定的交互設計基礎,我不確定這方 面知識需不需要學習

4、協助運營人員進行產品的推廣與運營。(需要學習運營方面的知識)

5、跟進用戶需求,及時作出反饋。

現在的問題點出現在

1.需要學習的知識太多,學習缺乏主次,效率太低。最近看了不少資料,很多大牛對學習的理解不同,有的說要先學會數據分析,有點說要先畫好原型圖,有的說需要先學運營以及交互設計,我被搞懵了,畢竟智商有限,同時學習這麼多東西真的做不到。該如何確定優先順序,提高效率

2.是否有必要參加培訓班或者購買付費資料。總感覺像劉文智,唐傑他們的免費視頻有點太空洞,學的都是他們的一些基本理念,沒有具體能力的鍛煉。通過什麼途徑能得到具體能力的鍛煉呢.

另外還有兩個與這個問題無關的疑問1.如果想投入到遊戲行業的產品經理,學習的時候該有什麼側重點呢? 2.想和PM行業的前輩交流學習,有那些接地氣的論壇或者途徑呢。

希望各位大牛幫我從入職產品經理助理的角度幫我解答,謝謝!

補充一下自己設定的學習計劃和和求職思路

1.學好PM需要掌握的必備技能和知識,培養PM思維

2.自己試著去用現有知識做一個產品(理論分析階段)

3.用做產品的態度做一份簡歷、面試入職。

請問這種思路有什麼弊病,以及如何能更好的入門呢


求你們別誤人子弟了,什麼產思維,什麼思維框架,什麼分析方法。對人家一個「產品助理」有一毛錢用?竟然還有人提競品分析報告,簡直笑死我了。一個產品助理寫的競品分析報告的價值除了讓他自己認為幹了點什麼活之外還有什麼價值?

自己產品經理的最基本能力「消除不確定性」都搞不定呢,天天上來就一大套理論,也是服你們了。 我就問你,你項目都delay一個月了,還有空在這寫知乎呢?

既然被贊了,我說一下吧:

產品助理千萬別上來搞什麼有的沒的方法論,你現在要提升的能力是:

  • 基本功能力
  • 功能拆解能力
  • 交付及推動能力

1、基本功能力:一般的交互原則;常用軟體的操作方式;基本的溝通協調能力。

作為一名產品助理,不要想著做出什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交互 原型。你只需要做出一個「不增加用戶學習成本」 「沒有明顯邏輯硬傷」 的交互 原型即可。

PM常用的軟體和基本溝通協調能力我就不再過多敘述了。

2、功能拆解:將你的目標 KPI拆解為可落地可執行模塊的能力。

在你的工作崗位你需要有能力迅速了解你所負責功能的相關細節以及涉及方、合作方等。知道各方在這個功能上面所處的角色是什麼,你在改動內容的時候需要考慮哪些情況。

並能將所有問題拆解成明確的可執行落地的小模塊。保證當你完成這個todo - list的時候,你所負責的功能都完成了,而不會在中途發現 卧槽沒想到這個問題,沒想到那個問題。

3、交付及推動能力:保證所負責產品功能按時保質保量交付。

其實在我看來這一點才是產品助理最重要的能力,或者我們簡單描述這個能力叫做「靠譜」。你需要做的就是,盡量收集你所負責功能的完整背景信息;決策信息;研發信息;測試信息;合作方信息;等等。

然後在各階段給出明確的時間節點,如果給不出時間節點你必須要給出能給出時間節點的時間節點。並在遇到突發事件及其他情況的時候及時進行預警,並給出時間節點!


作為一個「產品助理」你最大的用處是為你的直屬上級消除「不確定性」,這會讓你成為無論是在上級眼中還是合作方眼中一個「靠譜」的人。這就是你最大的價值和能力。


很巧,今天剛回答完一個類似的問題直接貼上來吧。

寫在前面

這方法讓我自己從零轉產品拿到了幾個產品崗的offer

首先我要反對以上那些上來就給你推薦書單的人,那些書對於外行的你,一點作用都沒有

不要去看他們給的理論,那些理論對於外行的你,一點作用都沒有

那些看起來很屌的想法,很高大上的思想,很有戰略性的思維都會在你以後的工作開始後慢慢培養起來,但這絕不是還沒入坑的人應該關注的東西。

從事了一年的運營工作,想了很久認為自己更適合做產品,於是滿懷信心地裸辭了,幾個月後才開始有所收穫。這幾個月踩過很多坑,也總結了一些經驗,在這分享給無經驗轉產品的童鞋們,希望大家少走彎路。

文本比較長,但整篇都是實操的經驗,分享給那些正在產品門外徘徊卻不知如何踏出第一步的人。

正文開始

如果你已經決定了要入坑了,首要的事情就是趕快找一份靠譜的產品相關工作,以最短的時間從產品生涯的初級階段跳出來

首先要清楚入門級產品崗有哪些

  • 產品專員
  • 產品助理
  • 初級產品經理

工作內容包括

  • 產品規劃:需求分析、競品分析、產品策劃
  • 產品設計:PRD
  • 產品管理:需求管理、目標管理、團隊溝通

以上,假如入門者零經驗且沒有實踐機會,那麼可以從需求分析、競品分析和PRD開始學習。

而事實上,大部分公司初級產品崗的工作內容基本也就這幾點。如果有一家公司初級產品崗的工作內容多於以上幾點,要不就是公司內部管理混亂,要不就是公司實在是太缺人。不要被招聘方在招聘網站提的工作內容及條件嚇到了,實際上對於一個新人而言,具有管理性和戰略性的工作都不關你事。

好了不說廢話了,我轉行找到產品工作靠的是

一份競品分析報告+PRD+一個高保真原型。

具體投簡歷和面試的經驗會在後面寫,在這裡,我先介紹以上所需要用到的工具。

  1. 競品分析報告:Xmind、Visio

  2. PRD:Xmind、Visio

  3. 原型:Axure

Axure:

網上有許多優秀的教材,但是不太建議用免費資源,主要是這種資源較零散、初學者不好把握重點。付費資源相對而言知識結構會比較完整,避免你在高保真原型的細節裡面耗費大量時間。個人買的是200塊左右的教程,避免廣告的嫌疑,這裡就不說是誰出的教程了。另外學Axure的時候總結出了一些經驗:

  • 學函數部分的時候,不需要學太深,要注重函數的應用。個人在函數部分把加減乘除的部分和應用完整地完後,其他函數基本是快進跳著看的,但是記錄各種函數的名字以及可能應用到的場景,等日後真需要用的時候再琢磨。

  • 一定要弄清楚動態面板的原理及可能應用到的場景,一邊看教程一邊跟著做。

  • 中繼器十分強大,學會基本的用法即可,學全部用法很耗時,沒有必要。

Xmind

用於繪製腦圖和頁面結構圖等,容易上手,到用的時候再來學就可以了。

Visio

用於繪製流程圖,同樣容易上手

先確定你要做的產品

我自己選的產品是一個數字資產交易平台,也就是山寨幣交易平台,因為本人對這塊比較感興趣。在這我也建議各位童鞋,盡量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行業,如果沒有,那就選一個自己熟悉的行業,如果還是沒有,那就選一個你喜歡的網站或者APP。

確定產品所需要的功能

先業內前三的網站(或APP)的主要功能都獨立列出來,形成一張表格。對於沒有經驗的新人,在此階段一般對自己的產品所需的完整功能也比較模糊,但是可以抓最主要的功能,比如我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那麼核心功能就是

  • 登錄功能
  • 充值功能
  • 提現功能
  • 交易功能

只要滿足以上這4個核心功能,我的產品就是可用的。根據核心功能,我可以擴展出以下細分功能

既然我已經知道我要做哪一些功能,就可以去做競品分析了

競品分析報告

上述四個核心功能我都會給每個單獨做一份報告,這樣更能把內容聚焦在每個功能上,因為競品分析報告篇幅較大,所以就不貼上來了。網上也有許多競品分析報告的模板,但大部分報告針對整個網站或APP的,偏大而全,這類的報告對我分析產品功能並無幫助。我的分析大致分為幾層

  1. 信息結構圖:列出競品該功能所需的信息(用Xmind)

  2. 功能結構圖:列出競品該功能(頁面)的功能(頁面)結構(用Xmind)

  3. 表現形式:列出競品涉及該功能(或該功能中的信息)的展現入口放在哪裡,具體的表現形式是什麼樣子的(這裡大部分通過截圖)

  4. 分析:該功能為什麼會有這些信息、為什麼頁面結構這樣做、為什麼展現入口及展現方式是這樣的

  5. 總結:這個環節就是根據4的分析,從競品那裡拿一些自己需要的功能,參考一下此功能所需的信息以及該功能的頁面結構、布局、表現形式。

我認為競品分析是模仿最好的途徑,新人無需瞧不起模仿,因為模仿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行為,這樣避免了閉門造車,可以節省大量時間。但是在模仿的同時,需要思考自身產品的特性,比方說開放的平台還需要公布平台的賬戶地址,對我而言我並不需要這樣做。列如一些交易平台還開放了API介面,那考慮到這個不是核心功能,而我也沒有大量精力去做這個功能,我就不拿這個。

PRD

通過競品分析,已經把你所需的功能包括細分功能確定下來了。此時,可以開始做PRD。我的PRD包括:

  1. 產品的信息結構圖
  2. 產品的頁面結構圖
  3. 核心功能的主要流程(用Visio)
  4. 產品的原型
  5. 功能說明

其中123點可以參考唐傑博客里對結構圖和流程圖的一些說明(個人認為只看2.1、2.2、2.5這3小節就可以了)

唐傑出產品經理書 v1.0

第4點原型我放在後面講,但是完成123點之後就可以開始製作原型了

第5點是將你的原型的每一頁面截圖下來(如果有分頁還需要包含分頁),將截圖貼在你的文檔里,然後在每一個頁面截圖的右方,從頁面上至下詳細地講解每一個元素。例如標題欄:

  • 包括返回按鈕、標題、詳情按鈕
  • 點擊返回按鈕返回上一頁面
  • 標題顯示文字「xxxxx」
  • 點擊詳情按鈕,彈出下拉菜單

如果說原型將產品可視化,那麼功能說明就是將產品文字化,描述頁面包括哪些信息,點擊此按鈕會發生什麼變化,是進入其他頁面還是彈出窗口,涉及交互的,還需要把交互的效果寫出來。一些控制項你不知道怎麼描述,那你就大膽寫,比如icon就叫icon,輸入框就叫輸入框,按鈕就叫按鈕。一些交互你不知道怎麼描述,那你就大膽寫,從右方出來你就寫從右方出來,按鈕變成灰色你就寫按鈕變成灰色。不要擔心別人覺得你不懂行,你的目的是要讓看文檔的人通過視覺(原型)+文字(功能說明)準確的理解你的功能需求。

關於原型

我建議學完Axure之後大家找一兩個APP練練手,主要是參照已有的APP,仿一個可以以假亂真的原型,這樣可以很好的鍛煉你使用Axure的能力。如果你使用Axure的能力不能高仿一款已有的APP,那做你那款還未出世的APP原型就更困難。

關於原型,許多PM都不同意花太多時間去高保真,基本是因為往細節裡面鑽會減少自己在宏觀層面對產品的思考,我個人也認同這個觀點。

但對於無經驗的產品求職者而言,簡歷上沒有產品相關經歷,唯一給你面試的機會可能就在你給出的作品鏈接中。試想一下,如果一份簡歷附帶了一份高保真的原型、甚至還有競品分析、PRD等資料,不管是HR還是用人部門看到,我相信他們大概也能通過這個知道你是否具備初級產品崗的基本技能點。這樣的話,獲得面試機會的概率是不是會大一些呢?

關於面試

一個自己憑空造的APP,而且還只是個原型。所以我建議各位童鞋去面試,不要吹你的哎屁屁多厲害,交互多麼炫酷。

先介紹你的應用是用來幹嘛的,然後向他們闡述裡面的功能點。特別是用人部門,他們非常看重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於你自己做出來的APP,在PRD裡面已經把主要功能的流程和每個頁面元素邏輯說明列出來了,別人問到原型的一些細節問題,我相信你在做原型的時候就已經遇見過了,所以我認為你肯定能夠很好的回答他們的一些疑問。

這個過程重點在於,展現你具備這個崗位所需要的技能點和產品思維。excuse me?產品思維,你這個文章通便沒有講過產品思維。哈哈,有心的童鞋可以去做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產品,放大來看,你會發現你每一個功能點的設置,每一個按鈕的位置都體現著你自己的產品思維。

寫在最後

剛入坑不久,現在在一家公司做社交類客戶端的產品工作。本文並不保證你能夠找到一份十分滿意的產品職位,但希望能給目前毫無頭緒的朋友帶來一些思路。

針對題主所想的,如果你要把游泳的各種類型和招式學會,首先考慮的不應是系統知識能力結構之類的,而是先下水,不管你用蛙式還是狗爬式,先把游泳學會。


我覺得前面冷水澆的夠透徹了,我就不繼續澆冷水了,我來給題主出點解決辦法。

就題主這個情況來說,就我豐富的調教小白經驗看,就是缺練了,而且就我的經驗來說如果題主不趕緊去練的話後面不排除有直接長歪成「嘴炮PM」的可能性,所以解決方案題主可以參考參考。

首先:刷面試題和筆試題

如果趕時間要急著找工作的話,這種最快。

做法很簡單,找各種應屆生校招產品筆試題面試題狠狠地刷,而且注意要刷的漂亮,不要學個半桶水面試的時候一緊張還撒了。

我舉個栗子哦,比如有道題問你「知乎和知道的區別」,你可以先不急著找什麼答案,但也別急著上知乎刷一堆大家隨意的討論,你先自己組織一下想法,什麼亂七八糟的都可以,比如

知乎是藍色的,知道是綠色的?

知乎比較高端,知道比較low?

知乎感覺定位略偏社交之類的,知道純粹就是解決問題或者乾脆搞笑?

列完了?乖乖翻出你的各種什麼體驗要素、分析方法之類的書,把理論複習一下,然後認真的查找資料,做些調研,找找前輩聊聊看法,多刷刷相關文章,然後一五一十寫下來

比如說戰略層面百度知道2005年上線,前後腳上線的還有百度貼吧和百度百科,同屬於「UGC,即引導用戶參與貢獻內容類產品」,該產品初期具有穩定的引流方式:百度搜索結果,同時,有能夠形成用戶貢獻內容回饋搜索結果,即形成了「信息閉環」;知乎則是2010年底開放,一年前,與其形態極為近似的quora當時開放;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Groupon與美團、secret和無秘等產品間(再數就拉仇恨了),即國外出現成型或成功產品後,國內快速跟進借鑒

然後咱們在可以討論下產品激勵方式,百度知道最初形態為簡單積分制+問答產品形態,即回答者可通過回答獲得分數,被認可後會獲得更多分數,即積分激勵機制,積分激勵機制很長時間流行於各種論壇、下載等用戶貢獻站; 知乎初始階段則並不完全開放,而是採用了邀請制,邀請制產生於UGC形態相對成熟後,針對高質量用戶社區初始階段控制內容質量所用,知乎初期的運營效果也確實體現出了這一點;

其他的自己慢慢套,大概是這麼個意思,千萬注意別急著套,知識面不夠,搜索總會用吧?別跟填空一樣想當然的往上湊數。

刷題其實主要是讓你的腦袋動起來,理解各種產品理論如何用,另外應付面試好辦,but光動腦袋是不夠的,有機會的話還是動動腿動動手比較好,然後我們就要考慮方案二了。

然後,找點小事兒干

一般來說小事兒分幾種,比如搞個小調查啦、小分析報告啦、小設計啦,可以自己隨便命題,平時用產品不爽的時候都可以搞一搞,搞著搞著就知道自己哪裡有短板,然後就會自覺去查書去學工具什麼的了

來,我給你曬一下我年少無知的時候給一個遊戲畫的寄售系統改版建議的原型圖,(當年太青澀,其實本來拿不出手的,捂臉)

再然後,按理來說我覺得前兩步到位,找個正經工作難度應該不大了,應該就有個師父教你怎麼繼續了,如果不幸還是沒找到的話,可以嘗試做些真正的產出了,比如形成競品分析文檔、產品設計文檔等,這裡我不羅嗦了,資料多的是。以上全程有問題就搜或者查或者問,不要懶,保持積極主動,多動腦多想辦法多深究細節多調研,相信成長速度很快的。

如果以上全程還是會遇到問題,比如說「哎呀面試題都沒人指導刷起來好麻煩的,都不知道怎麼找資料」或者是「想不出來調查什麼分析什麼設計什麼嘛,也不知道怎麼動手開搞」,如果是遇到這種問題且不能想出解決方案且不願意去找辦法的話。

準備5L純凈水,放進冰箱冷藏室,三個小時之後拿出來,自己澆頭上。


復刻一個微信的原型。

用visio畫一遍流程,用Axure整個畫一遍,不要管能把功能繪製到多細,動手畫一遍,想想頁面和頁面之間的跳轉,功能和功能的銜接,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不那麼做。

然後能講出來。

產品經理三件事:能問的出來(需求)、寫得出來(文檔)、講得出來(對業務要溝通、對技術也要溝通)能把這三件做好,基本上就是個很不錯的產品人員了。


剛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在想回不回答好,因為這個問題如果要從本質解決你的問題,它還真不太好回答,但最後看到題主這麼仔細的補充和誠懇的態度,我願意花些時間,在這裡給出我個人的建議。

我想說如果題主真的是做足了要入行的準備,那我相信最終應聘到產品助理這個職位是不難的,因為PM這個崗水很深,不同級別的公司,同一級別的PM差異都可以很大,我所見過的在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相結合的部分圈子裡,PM的水平可以讓人大跌眼鏡,甚至聽說過某地產商專職請一個產品經理來做微信公眾號,最後輸出了一個和網上第三方模版相差不大的東西,竟然耗資數十萬。

所以如果題主對於企業不是特別敏感,僅僅是想要先開始做相關方面的工作,我覺得定位於非核心互聯網圈子,然後將你上面的那些事情都做好了,並且開個低薪,難度還是不大的。

在題主這個階段,沒有相關的技術背景和項目背景,只是從當下才開始進修相關的專業知識,想要直接進入市值top10的互聯網企業梯隊,還是非常困難的,國內互聯網企業的PM崗位,除非校招,否則要招聘非行業內的人直接擔任產品經理,可能性不大,就算是校招,我所見到的應屆PM也不無是在校期間就有豐富的項目經驗或者校外相關崗位的實習經驗,更多的是兩者兼具。所以想一步進入top10,我覺得不太現實。

結論,按照題主補充裡面的方法和學習進度,我個人的建議就是定位於非核心互聯網圈子的相關企業,堅持下去找個相關工作還是難度不大的。

下面,談談動機。

回答的開頭我就說了,題主的問題要從本質上解決,是不太好答的,難就難在這一點,為什麼你要在這個階段選擇這個行業和職位?

題主在提問的時候並沒有講的特別清楚,僅僅是自身的特點一句話,我覺得不太夠,PM這個行業各種各樣性格特點的人都有,還真不好說是什麼性格就一定適合做PM。

如果非要為做PM找一個理由,我覺得是對這個行業的熱情以及對於創造事物由衷的熱愛。真正優秀的產品經理,在現實的生活中也是很棒的創造者,無論是熱愛寫作,無論是熱愛攝影,甚至是做飯、畫畫,他們總是有拿得出來的一項創造性技能,來證明自己對創造和影響的執愛。之所以選擇互聯網,大環境是一個原因,更多的是因為互聯網行業更容易讓你創造的事物指數級別的輻射,影響和改變更多的人。

我覺得如果你從骨子裡覺得自己也是這樣的人,那麼任何時候選擇進入這個行業都不晚,因為你能在心態上享受過程,如果你能完全享受於創造,享受與輸出價值,那麼我相信,無論你是否有朝一日能夠成為牛逼的PM,對你來說,你的一生在事業方面都是快樂和充實的。

PM其實是個很苦逼的職位,說現實點,當你的項目要被砍的時候,最慘的肯定是你,因為開發同事去別的項目也可以復用,而你沒有項目,就沒有立足之地了,回頭看看,整個行業能稱之為成功的PM又有幾個?大部分的PM都是在項目間不斷遊走,被各種崗位各種虐,開發加班,你要加班,設計加班,你也要加班,你加班,人家可以不加班,開發慢了,你項目管理不力,設計錯了,你沒溝通好,部分公司PM還是全職測試,全職客服,全職飲料機。

所以當外界很多人趨之如騖的想要做PM的時候,其實我很詫異,究竟是哪一點讓你覺得這個職位是個香饃饃?

經理的頭銜?產品經理叫做經理,其實基本上職級較低的PM是沒有權力的。

高薪?互聯網企業的高薪也是限於大公司,創業公司的PM也都是區域平均水平的樣子,再者,比互聯網賺得多的事情多了去了,我有些朋友辭職做小生意都比我賺的多。

輕鬆?累成狗,你以為產品狗白叫的?

難道是喬布斯說自己是產品經理?無語,這句話本身對你的個人選擇沒有參考意義。

所以,各位想要進入互聯網行業以及有意嚮應聘PM的朋友們,請想清楚你做這件事情的初衷是什麼,事業是人一生非常重要的一個點,不要簡單的以金錢和光環作為選擇的趨向。

想起在校時期的一位輔導老師,我曾問他你讀大學的時候,想要成為怎樣的人,他笑著回答我,「一名大學老師」,我詫異於他的選擇,因為周邊的同學無不是賺大錢、開公司這一類虛無的理想。但他選擇成為一名老師,而且著實的做到了,至今還在為教育事業做貢獻。

像這樣的人,在他老去的時候,真的可以說一句,我對得起自己逝去的青春。


我是來寫靠譜答案的,是的,就是這麼自信,請不要吝嗇你的贊!!!

初做PM應該做的12件事情:

他人:

1 - 搞清楚目標和要求

多和領導溝通,搞清楚你負責這塊業務的目標。一旦進入一個組織,你馬上會被要求做出貢獻,所以搞清楚業務要求是什麼。有些業務,就是追求穩定少Bug,比如系統級的產品;有些業務,是追求流水增長或者用戶數增長。

2 - 和團隊每個人一對一聊天

了解團隊每個人的角色和義務,我比較喜歡找些不忙的時間,和每個人抽空聊聊,了解清楚每個團隊成員的背景。

3 - 了解團隊成員需要你做什麼?

問團隊成員一個問題:「我能做什麼,讓你的工作變簡單?」 測試同學可能需要你參與測試,確認一些問題到底是Bug還是設計缺陷;開發同學可能需要你對需求闡述更詳細;運營同學可能需要更深入了解產品賣點在哪裡。

4 - 適時地支持團隊

測試同學可能忙不過來,那麼你可以選擇做一些簡單的測試工作,如果有空;運營同學也許正想不到文案點子,那你去給點想法。做一些看起來小的事情,但實實在在減輕團隊成員負擔的事情。

產品:

5 - 和技術負責人深入了解產品細節

不要不好意思追問技術細節,剛剛入門做產品,對很多技術實現細節肯定是不清楚的。

這個時候,技術負責人可能是對你幫助最大,最能夠補齊你對產品全方位認知的人。

其實,很多工程師會尊敬那些誠懇地承認「我不知道」的人,而不是不懂裝懂。

6 - 克制立馬改變產品現狀的慾望

不要一上來就想著做個大功能,不要一上來就想著把自己的影響力滲透到產品,別太急。

當你足夠了解這個產品,吸收了不同人的產品觀點之後, 你的想法會更成熟。

7 - 直接接觸用戶

花一些時間,做一線的客服或者銷售,直接和你的用戶面對面,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想法。

8 - 做小的改進

花時間,先關注一些你力所能及的小問題。改進之前的設計缺陷,發現一些小Bug並推動完善。

自己:

9 - 閱讀並完善文檔記錄

閱讀你能看到的所有文檔 - 需求文檔、設計文檔、KPI文檔、會議記錄。當你發現有東西沒有記錄下來的時候,想辦法記錄下來。

10 - 建立個人目標

你有什麼良好習慣,是有助於你做產品的?記錄下來,並要求自己堅持。

你有什麼可以提高的地方?建立一個計劃來提高。

11 - 建立你的工具箱

Word、Azure、PPT所有這些有助於你工作的工具,請合理使用。

12 - 享受產品工作

如果不能享受做產品的過程,不建議做PM。


我是來求摺疊的,我就是看不了你們這些「結合自身特點,決定投身PM圈」的小朋友們...PM是個超級浮躁的圈子,鮮有真才實幹的職業產品經理,大部分成功的要麼是老闆自稱產品經理,要麼是成功後的項目負責人,產品經理在IT職場上是個非常尷尬的角色,如果你過早投入僅僅以一個產品經理為目標,那很抱歉,你很可能到30歲還碌碌無為,因為你每天需要接觸、學習、使用到的技能和知識太多了,這還不包括你要接觸各色各樣性格的攻城獅、射雞獅以及各種給你提需求的運營、商務、市場、銷售、客服、財務、人事以及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哪個領導,你確定你要把你最富精力、最有學習勁頭、最有好奇心的大好年華浪費在這麼雜碎的事情上嗎?你如果決定這樣,彷彿決定要同時走一百條路,這註定是走不遠的,大部分產品經理能混到今天都是靠人緣、靠資歷,並不是靠某項技能,但是人緣和資歷往往是靠不住的,當這些坍塌的時候,你卻還無一技之長,什麼也許都知道點,但是讓你去做的時候,你卻手足無措了,所以我建議你不要把產品經理當做你的初始職業,產品經理必須是個二階甚至三階四階才適合轉職的職業。

建議各位真心熱愛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人先從其他職位入手,如果自己偏感性對設計興趣較大可以先做GUI設計,如果邏輯思維較好,比較理性可以做交互設計,對coding有興趣可以做前端實現(服務端工程師不適合轉產品,我就不展開說了),至於運營可以作為入門職業但如果還想轉產品就不要走太深了,思維模式差別太大,市場不適合轉產品。


我這裡已經輔導了20多個小白轉行產品經理了,目前我們的小組織仍然在帶著10多個希望轉行產品的同學做作品、準備求職資料。

這個問題下,大部分的答案基本不對題。題主問的是如何入職產品經理,關鍵字是「入職」,而非如何從小白成為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

這兩者有很大的差別,因為前者的本質是「補充產品知識,征服面試官,拿到offer」,大部分時候,你不用將產品知識、技能全部學會,再去拿offer,因為你只需要通過簡歷篩選-通過面試考察就可以。你沒有時間將所有的產品能力學到位,再去求職。

如何通過簡歷的篩選?

無論你是校招生還是已經工作了,小白的簡歷都很難脫穎而出,被面試官看中,那麼此時,你就需要做一些事情,增加自己的求職籌碼——做作品。

為什麼做作品:因為好的簡歷能通過,是通過過往經歷和項目展示了個人能力或潛力。因為你沒有產品經驗,所以必須用作品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哪些作品?

  • 挑選一個產品,寫一份產品分析報告
  • 在產品經理社區上發布一篇產品分析文章
  • 自己構思一款新產品,畫出邏輯完善的原型圖(並非所有頁面的)
  • 輸出一份你構思的新產品的調研報告

其中,產品分析報告和產品分析文章是為了證明你的產品思維、邏輯能力。在選擇分析的產品時,如果你沒有想去明確的領域或方向,要盡量選擇有話題性、易於分析出一定深度的產品;如果你明確想去一個領域,比如做互金的產品,那麼就分析此領域的產品吧。

我們小組織中的一位轉行產品的同學,分析某知名社交產品,發布了一篇分析文章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上,該公司的CEO看到了,立刻讓hr安排電話面試:)

而你構思產品,做出的原型和調研報告,是為了證明你有規劃產品、並將想法輸出成為產品的能力——即幹活的能力。不給小白面試機會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都不知道你能不能完成我給你的任務,我為什麼還要花時間面試你。

最關鍵的是,你能較好地做完這些作品,就已經具備了一個初級產品的能力——分析能力、調研能力、原型輸出能力。此時你去面試,通過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上圖是我們小組織總結的作品資料

如何通過面試?

前面的作品+簡歷,是為了最後的面試做鋪墊。面試是最後的臨門一腳,一定要練習好,否則就是浪費前面的時間成本。

其實,產品經理的面試是有套路的,尤其是小白產品經理,更跳脫不出這個套路的範疇。

產品經理面試主要分三大模塊

  • 關於自己做過的作品的理解,和面試官討論時的表達
  • 關於對方公司的產品的理解,能正確分析其產品,並提出建議
  • 自我介紹、未來規劃、個人品質考察等項目之外的話題

提高面試通過率的關鍵,就是梳理好這三大模塊。 _將自己的項目梳理清楚,能夠有條理地表達;去面試之前分析好對方的產品,能為其提供建議:)

在此基礎上,建議做做模擬面試,讓有經驗的產品經理根據你的情況,整理一份問題列表,去面試你。然後你跟他分析討論,哪裡答的不好,應該怎麼答。面試也是只有通過實戰才能切實地提高。

當你把以上事情搞得時,一個靠譜公司的產品經理offer基本就會落到你手中。

今年5月份我成立了一個小組織「cc求職輔導」,幫助各個level的產品經理找工作。大家可以搜索公眾號「cc求職輔導」,或者掃描二維碼,公眾號內有很多求職資料,老師也會解答各種關於簡歷和面試的問題,趕緊加入來抱團取暖啦~


在如何入門之前,首先要搞清楚產品經理是什麼,產品經理的職責。下面是某本書上的一個版本。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就是企業中專門負責產品管理的職位,產品經理負責調查並根據用戶的需求,確定開發何種產品,選擇何種技術、商業模式等。


產品經理五大職責

1.制訂產品的開發和管理計劃

2.研發工作

3.配合銷售人員完成銷售目標

4.經營分析

5.市場推廣

在這個簡單的認知基礎之上,我們首先要明白產品小白應該做什麼。

下面是產品能力模型。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產品小白應從產品能力模型和必備能力出發,個人簡單分為文檔學習和工具學習

文檔以需求文檔為代表,包括PRD,MRD文檔等,其中需要撰寫競品分析、行業分析,包括需要簡單的數據獲取。 根據這個,我制定了產品學習計劃,將學習重點放在文檔學習基礎上。

當然除了寫文檔,看書是很重要,自己暑假先後也是看了四五本書。


基礎書籍:

1、《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蘇傑

2、神一樣的產品經理——閆榮

3、《產品經理第一本書》——林達·哥喬斯

4、《產品經理第二本書》——林達·哥喬斯

工具書:

1、《思維導圖》——市面上有很多關於思維導圖的書,找一本評價高的。

2、《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

3、《麥肯錫方法》——埃森?M?拉塞爾

4、《羅伯特議事日程》——亨利·羅伯特

設計:

1、《設計心理學》——諾曼

2、《用戶體驗面面觀》——克里斯汀?羅勒

3、《情感化設計》——諾曼

4、《don『t make me think》——克魯格

5、《交互設計精髓》——Alan Cooper

管理:

1、《項目管理之美》——Scott Berkun

2、《精益求精--卓越的互聯網產品設計與管理》——羅旭祥

3、《app研發錄》——包建強

4、《敏捷開發的藝術》

5、《組織行為學》——羅賓斯

社科人文:

1、《烏合之眾》——古斯塔夫·勒龐

2、《影響力》——羅伯特·西奧迪尼

3、凱文凱利的三部曲《失控》、《新經濟新規則》、《必然》

4、《從零到一》——Peter Thiel,PayPal黑幫的創業之道

5、《大數據》——舍恩伯格,是國外大數據研究的先河之作

6、《人類簡史》——尤瓦爾·赫拉利,很顛覆原來的認知

單一化看產品的書籍是不足以做一個好的產品經理,產品經理除了專業技能以外,還需要人文素養

一直覺得網上知識太碎片化,因此系統學習和知識總結很重要。通過書本知識建立基礎學習,通過思維導圖進行系統鞏固,個人覺得是比較好的學習方法。

(以下是對《用戶體驗要素》的思維導圖整理)

除了理論學習之外,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產品實習的。自己今年暑假順利做了產品助理,公司產品上線很快,一個半月自己就幾乎親眼見證了一個產品的研發到上線的階段。在這裡,自己想談一下關於產品實習。

在互聯網公司,個人覺得非常自由,自己實習的公司是B輪公司,規模50人左右。互聯網產品實習中,作為學生,一定要把握機遇!當你覺得自己做一些重複工作的時候不妨和經理講你希望可以做一下更難度的工作(小馬達剛去公司的時候感覺天天沒事,做的是1萬條詞條處理的工作,後來在下班前和經理講希望自己做些挑戰性的工作,因此後來調到了公司新開發產品擔任產品助理,後續隨著公司的找人,自己也相後帶了公司5個產品助理進行簡單的工作輔導)。在互聯網企業,小馬達認為成果輸出最重要不是資歷,其次在CEO領導面前有表現機會時,比如:問你對某個項目(產品)的想法,一定要反應快,有想法,敢於陳述。(小馬達因為這個被老闆誇過好多次)

最後,將自己做的一個關於產品與運營的知識框架分享大家。

(圖片不清晰可以點擊http://note.youdao.com/noteshare?id=56297e17aaaca035d2e9cf0285b0d2a3)


上面的回答已經很全了。。

我再來教一個偏的。。就是刷產品面試題

這是我花了一個上午做的1-5題。。阿里巴巴產品經理面試題。

以下回答沒查資料,全自己筆述,並給自己規定每題一定的做題時間。

1、如果讓你作天貓、淘寶7月某類目銷量分析,你會怎麼做?

分析:天貓、淘寶作為TOP級別的電商網站,其每月、每周、每日的銷售數據都可以從其銷售報表裡面查到。首先要分析該類目對應的產品是什麼?是一般可直接銷售產品為主還是捆綁銷售為主的產品?

對於一般可直接銷售產品:

a、導出今年1-7月的該類目整體的銷售數據、導出前年、去年該類目銷售數據。做最基礎的銷售量、訂單提交量、訂單提交購物車未付款量、復購率、增長率、銷售環比、佔比數據、可直觀看出整體類目的銷售結果。

b、淘寶、天貓是以店鋪為主,再篩選出銷售量排名前10%、後10%;銷售增長率排名前10%、後10%。(如果資源、時間充足,可把範圍擴大到20-30)。分析這些其店鋪運營情況,進行分類,並做出總結。

c、導出頁面整體行為數據。該類目所有露出廣告坑位的PV、UV、頁面停留、收藏、頁面退出、一跳、二跳、頁面訪問深度、加入購物車、轉化率做對比。統計流量來源渠道。

b、若是店鋪在多平台開店的,比如說還有在京東、蘇寧易購等開店的,可詢問其佔比情況(這個比較私密,酌情使用)

對於以捆綁銷售為主產品(服務居多):延保、車險、汽車用品等等。

在完成一般可直接銷售產品的數據分析以外。還要查詢、分析相關聯商品的銷售情況。如汽車用品,可以觀察汽車近期的銷量情況。如果是家電延保,可以分析近期家電銷售情況。

(本題用時15分鐘)

2、如果讓你設計一款相冊APP,代替系統自帶的相冊功能,你會怎麼設計,列舉主要功能(先分析原生相冊的不足,用戶需求痛點,然後描述下界面設計,並說明為什麼用戶要使用你的產品)

如果在面試中,我面前只有筆和紙,我會用手繪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列舉主要功能,手繪界面。如果有電腦,則用軟體。

我用iOS系統手機,自帶的相機有基礎的拍照,基礎的美顏效果,除了本地存儲,還有Icloud可以存儲在雲端,但是比較麻煩,空間也不大。並且,拍照這個行為在自帶手機沒有分享互動行為,必須依靠別的社交軟體進行「曬照」。 自帶系統功能界面比較平淡,換句話說,不好玩!由此 如果我要做的相機要讓用戶在用這軟體的時候,更喜歡拍照,增加與拍照相關的場景。更喜歡曬照,分享激勵機制。用戶拍照這個行為,必須與分享(讓用戶裝逼,讓用戶飛相結合)

因為我不是相機的忠實用戶,在時間有限的情況的下,我簡單的畫了這個基本功能描述的圖。

如果只是單純比較系統自帶的相機與這個相機的區別,差距已經顯而易見了。

但是如果要給用戶理由,在現在激烈的相機APP市場(360相機、美圖相機等等)中脫穎而出,必須得做差異化。我這邊想到了3點。

a、積分模式:用戶的行為會有對應的積分獎勵,如連續登陸,在愛曬圈社區發照、評論、邀請好友等。積分可以用來兌換實體商品,兌換周邊商家優惠券,或者該軟體內許可權:比如雲相冊更多的個人空間等等。

b、基於拍照分享,是不是可以與商家合作,如果用戶拍的照片帶有商家的LOGO,分享在社區,獲得高於XX的贊,並截圖發送給商戶專用的渠道去審核,通過給予一定的反饋。

c、「我的足跡」-設計一個功能,可以把用戶拍照的通過時間、地點等標籤串聯起來,形成紀念小短片形式,模板多種可選,交互形式可以用模塊也可用自己選擇。

d、 人臉識別,照片合成。 相冊的登錄密碼或者私密相冊板塊的登錄密碼可通過人臉識別去完成(炫酷)。照片合成包括:兩張大頭照合成未來的孩子的摸樣,或者他們的祖先是摸樣等等。這些類有趣的玩法

在用戶註冊APP的時候時候,通過性別,以及用戶的喜好去選擇APP的視覺風格。

界面按照:

主頁

拍照頁面

拍完定格頁面

圖片處理頁面

已添加完圖片的頁面

點擊編輯後的處理

相冊頁面

愛曬圈頁面

個人中心

以上界面只是描述了大致功能和基本的邏輯,視覺啥的請輕噴。這是1.0版本,時間有限,在上面提到的功能並沒加入。

(本題用時35分鐘)

3、現在大家都在講O2O,清談一下你對O2O的理解以及對客戶的價值所在,並且以商家的角度,描述一下你觀察到的他們的核心通電有哪些?如果你手上的資源短期只能解決一個痛點的話,你會怎麼來選擇?為什麼?後期的優先順序是怎麼排列的?

分析:O2O也要分種類。

現在的O2O 已經是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階段了,無論是線上體驗,線下消費還是線下體驗,線上下單。都已有比較成熟的模式。我對O2O的理解就是以消費者為中心,整合線上和線下資源,線上線下雙向融合。商家能更好的給予消費者個性化的服務,消費者能獲得更好的體驗。如果某個商家能實現線上線下全面打通,那麼對消費者而已,並無線上線下之分,消費者怎麼方便怎麼買。

O2O模式下的客戶價值所在:

1、他們在線上的每個行為都是數據,他們的年齡、性別、購物喜好、下單時間、家庭住址、消費能力等等,這些數據將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用戶畫像。而商家可以通過分析用戶的行為,進一步的調整自己的經驗策略。

2、由於用戶畫像,以及在O2O模式下,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商家和消費者的接觸可能更透明直接。消費者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意願,服務能更個性化,定製化,增加體驗。

3、商家的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好壞,能被更多人知道,用戶將是你的口碑傳播者。無論是雕爺牛腩以個人品牌出名的還是依靠美團、大眾點評的普通商家,用戶對你們的打分和評價都將讓更多人知道,所以,這一點將更驅動商家提供更優質、更適合客戶的產品和服務。

痛點:

1、學習成本 :對於三四級城市已經年齡較大或者一些不願意接受新鮮事物的用戶來說,讓他們接受O2O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2、WIFI:實體店內有WIFI的體驗遠遠高於沒有WIFI。

3、流程 :如果用的是美團、大眾點評、餓了么等平台,對於新用戶啊,如何去精簡註冊流程?如何吸引下載使用?

4、平台與商家之間的合作如何更默契:比如說出現了,線上顯示正在營業,而商家卻已經關門休息,當用戶下了訂單,去實體店消費時,吃了閉門羹;下了訂單,系統提示到達時間在半個小時以內,結果2個小時還是沒到,也沒有及時的提醒。

5、更精準化的LBS定位:用戶經常被導航地圖上的錯誤而煩惱不已。

6、找准用戶需求:商家提供的產品並不是用戶最想要的。

。。。。。

暫時只說6點,如果我是商家來做,我會先完善第四步。因為:商家與平台之間的錯誤,不應該由用戶來買單,4的發生對於用戶體驗有著毀滅性的打擊(系統都做不好,還做什麼O2O啊。。)與平台實時溝通,提交需求,要求線上系統與線下實際情況可以做實時的反饋,用戶能在平台上看到商家實際的狀態。

優先順序順序為:4、6、5、2、3、1

(本題用時18分鐘)

4、如何驗證一個產品優化方案是否有效

分析:

回答這個問題時,先知道兩個東西:一、為什麼要做優化?二、優化的目標是什麼。

如何去驗證一個產品優化方案是否有效,也得結合你們現有的資源。

1、用戶調研:如果你們有很多的測試資源,還有很多的願意體驗新版本的用戶,那麼完全可以召集屬於你們產品的用戶做測試。從用戶角度聽聽用戶的聲音。

2、內部評價:方案完成後,開評審會,從前端、視覺、用戶體驗、產品、開發、運營以及資深領導等角度綜合評價這個方案。

3、上線測試:將新版本上線,監控一個完整用戶生命周期的數據。看數據的變化是否和當初的目標一致。

(本題用時12分鐘)

5、選擇旅遊、商品、理財、食品、體育其中一類,設計一個你覺得有需求且目前沒有得到較好滿足的功能,可以是一款小而美的產品,也可以是承載在某一款產品上的功能

分析:

我選擇理財

我會設計一款叫做「玩錢」的APP

面對的用戶人群:對理財有需求、希望更好的處理自己手上的錢的人。

1、記錄線上收支:調你手機上所有發生金錢交易的APP的介面,你線上賬戶的收支自動檢測並記錄。(也可手動輸入)。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數據都將被記錄。做圖表分析,並可分享,配上俏皮點評語句:今日收入50、支出200,這樣下去,你快要光著屁股在街上討飯啦!

2、理財指導:現在的金融平台魚龍混雜,要比較各家的理財產品非常麻煩。那麼我們這塊的功能就是,手機各大金融平台的TOP理財產品,並作出測算,如果投這個產品,能獲利多少。

大致的一個界面

在排序上,還可以以收益率的高低做所有產品的排列,以風險的高低做所有產品的排列。以綜合評分的高低做排列。

APP根據每個用戶輸入的存款、收入、以及平常的收支行為,會定位成某一種消費類型的用戶,會給出定製化的理財建議,給用戶做推薦。

3、預計消費

結合大數據,以及用戶平常的行為,預測用戶在某個時間段可能會發生的消費行為以及數額,給用戶以及「商家」做提醒。

以上三個內容只是基礎的一部分,以後的甚至可以加入吃喝玩樂,但是我不建議把這個做的太大,純 「玩錢」,也是不錯的選擇,除非後期變現壓力大。

備註:這款產品要做起來不容易,業務層面的門檻比較大,但是的確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產品。論商業模式:無論是廣告還是拿業務抽成甚至是「寶貴的用戶數據」都有可能是巨大收入來源。

(本題用時23分鐘)

以上是公布在網上的阿里巴巴面試題的前5題,花了周末上午做了一下,本人並非產品從業者。。純屬對產品行業愛好,有不專業不對的地方也歡迎大家指出。

產品助理求職中。。。。。。

還有 我也在產品的道路上努力著,共勉

--------------------------------------------------------------------------------------------------------------------------------------------

突然發現我的圖沒有上傳。。。等我回家上傳 暈!!


產品經理

此處的產品專指互聯網產品,包括但不僅限於網站、APP、軟體、手機操作系統、微信內頁面。工作職責是了解好用戶要通過產品做什麼,然後設計產品滿足用戶需求。具體工作職責可以去看下 www.lagou.com 上產品經理的招聘簡章。

產品結構與 PM 參與度

修正範圍層,小的功能全部 care 到。

工作流程概念階段

  1. 挖掘用戶需求與整理、分析需求,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判斷好用戶的需求,並且選擇我們要解決的那部分需求。方法為
    1. 問卷
    2. 用戶調研
  2. 功能策劃,通過哪些功能滿足需求
  3. 原型設計+需求文檔
  4. 推演是否能通過設計出來的產品滿足用戶需求

開發階段(項目開發)

  1. 向開發團隊宣講你的產品,讓開發團隊 Review 你的產品設計合理度與實現難度
  2. 配合項目負責人或者工程師們,拆分模塊,分配任務做計劃
  3. 到計劃定的時間點去驗收工程師的成果。

學習方法

  1. 抄產品,一個月抄三個,微信、支付寶等成熟的 APP、網站。例如界面結構如下。

app 結構如下圖:

  1. 觀察並你要觀察的 app 更新,更新了什麼,為什麼
  2. 搜集功能,例如
    1. 分別對比京東、淘寶、知乎、微信等產品的搜索功能有什麼差異;
    2. 搜集各種商城的內評論功能,比較異同;
    3. 搜集向用戶推薦內容的方式,比較異同,分析適用場景。例如推薦版塊、排序、關係鏈關注、目錄分類、隨意刷新,通過這些方式都可以向用戶推薦內容,推薦版塊適合有編輯/運營的傳統媒體;排序適合用戶自己產生內容的平台;關係鏈關注適合有共同價值觀/愛好的社群平台(知乎);等等
  3. 猜產品,拿到一個產品在點擊他的按鈕前,想想他下一步要呈現給你的界面是什麼樣子的。
  4. 模擬解決問題。
    1. 按照做「問題-解決方案-選擇解決方案-細化解決方案」產品的思路去模擬解決問題,開始提供的解決方案不需要是可行的,訓練產品思路。提出能解決問題的思路之後再對解決方案進行篩選出可行的,構思出解決的流程。例如
      1. 問題「今天我不想去上班」,解決方案可以為勵志、遠程工作、辭職、找外包幫忙做工作、推進公司今天放假、收購公司等
      2. 選擇可行方案:勵志、遠程工作、辭職。選擇勵志往下構思
      3. 選擇勵志可以是一個「習慣養成工具」;也可以是一個「互相督促進步的社區」;也可以是一個「看雞湯文內容的社區/工具」;也可以三個都有。順著這些母模塊構思子模塊+功能。
    2. 按照用戶體驗要素的層次來構思產品。

閱讀書目

必讀類

  1. 用戶體驗要素
  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3. 結網
  4. 移動應用設計模式(產品設計方面,讓你知道什麼是表單、什麼是導航、什麼是列表)

常讀的書類

  1. 心理學
  2. 社科類

需要具備的思維

  1. 邏輯思維
  2. 結構化思維
  3. 數據化思維

學習渠道

  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用戶體驗的要素?
  2. PMCAFF:PMCAFF精選 - PMCAFF產品經理社區 中國第一產品經理人氣組織
  3. 早讀課:互聯網早讀課
  4. 知乎產品:產品經理 - 熱門問答
  5. 簡述純銀:純銀V - 簡書

工具

axure、excle、word、mindmanger 等

厘米腳印-小而美的互聯網諮詢公司,致力於用技術創新提升效率的 geek 團隊,提供互聯網產品諮詢和研發服務,訪問 http://limijiaoyin.com了解更多。


唐傑出產品經理書 (電子書)

這本電子書免費,對你的疑問會有很大幫助

我的視頻教程和這本書的結構相差不大,視頻主要是為我的朋友公司提供的,並不是我主要推薦。

遊戲的PM和互聯網不一樣,所以知識沒有太多共通點,我不做評價。

劉文智的視頻關於PRD文檔寫作,是抄襲了我的文章,所以我對他個人沒有好感。


需要私我


和你分享我從測試轉產品的經歷吧,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為什麼我從測試轉產品?

無論硬體研發還是軟體研發,都需要測試工程師找出軟體缺陷、保障產品質量,以降低項目風險,我們可能聽到過由於某一個漏洞導致公司損失多少錢的例子,而測試的價值就是儘可能早的——發現這些會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問題,在項目交付前反饋到開發修復。所以測試崗位對於企業來說也至關重要。

在做測試時,我一直期望能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無論是功能性問題還是用戶體驗問題,我都會一一跟蹤,當兼顧項目進度,有些問題來不及修復時,遺留問題我會提醒開發在空擋期間修復,期間也遇到過一些比較難溝通的開發,後面也都慢慢的相信測試,我一直堅信一點,事在人為。

隨著工作年限增長,我開始思考以後的職業方向,做測試主要有2個方向,一個是往管理方向,另一個是往專業方向,比如性能測試、自動化測試。當時所在的平台比較大,工資不高,同崗位有一些經驗足且資歷老的同事,往管理方向在3到5年內,基本看不到希望;當時的測試是偏軟體和硬體結合,主要涉及黑盒功能性測試,而自動化測試和性能測試的工具沒有使用的空間,正巧當時處在互聯網興盛的時候,招聘測試的很多,後來經過權衡,加入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繼續做軟體測試,這個時候算是剛開始接觸互聯網產品。

互聯網公司,主要是圍繞商業模式、圈用戶展開,產品經理是離商業模式最近的,我在做測試時,pass還是fail的標準來源於產品經理的需求和原型中的描述,而有時會發現,需求中缺乏對異常邏輯的處理,往往開發階段或測試階段發現時,需要開發加入處理來避免;也有時會出現,實際編程過程中,開發才意識到功能的複雜度超過需求評審時的難度。

這些問題都有可能導致無法在預估的工期內上線,當然這個時候有很多處理方案,比如加班解決、減掉部分功能、犧牲用戶體驗、縮減測試時間匆匆忙忙來保證預期上線,而往往,測試是這個工作鏈中的最後一環,試想,創業公司的人員不多,能預期上線已是欣慰,對質量、對用戶體驗的把握,從認知上還不是這個階段的重點。

這個時候,我發現,產品經理處於源頭,這個階段規劃好了,定位清晰、流程清晰、交互清晰,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產品的質量。測試中有一個理論,問題發現得越早,修復成本越低。

幾年的測試經驗,對需求、研發、測試已有一定的積累,再加上內心有一股想創造價值的激情,內驅外推,內心特別堅定:由測試轉到產品,從源頭提高產品的質量,創造性的提升自己的價值。

我是如何從測試轉到產品的?

當你清晰的知道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時,往往是執行力最強的時候。於是我用了半年時間,開始自學產品方面的工具和知識。

自學了Axure、Viso、Xmind等常用工具,工具的作用是把想法和思路表達出來,僅此而已,不過這是基礎;

為了提升自己對產品的理解,我閱讀了產品方面的經典書籍,如啟示錄、用戶體驗要素、Don"tmake me think,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交互設計沉思錄等,這些書籍裡面包含一些基礎的理論方法,能幫助自己建立產品理論體系和思考的準繩,知道別人為什麼這麼做,同時可以幫助自己決策,宣講需求時,不是我感覺怎麼樣,而是我的依據是什麼,只有自己專業了才能讓同事覺得可以依賴。經常聽到有聲音說,理論沒有用,我認為,在你對一個方向不了解時,從基礎的理論架構入手,是搭建自己知識體系最快的方式,之後就是積累經驗往這個架構裡面填補,然後去調整、去總結,最後得出自己的一套思維體系。

與此同時,我也向身邊的產品經理請教他們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同時加入一些圈子,不過完全是以潛水的形式存在。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個階段不會得到所有公司的認可,但是總會有願意提供機會的平台,雖然沒有工作經驗,但是準備充分,後來如願的找到了產品崗的工作機會,代價是與測試相比工資降低了不少。

測試經歷,對產品思維的影響

產品是一項富有創造性的工作,我們需要結合戰略定位,思考事物的內在本質、用戶的心理,梳理出一套特有的流程,在這個過程中,會經歷很多次決策、很多個坎,而測試經歷為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首先,測試磨練了我的耐心。測試是一項重複性的工作,開發修改過一個地方後,測試需要將涉及到的相關功能再執行一遍,儘管是以前測試通過的功能;開發有時會出現代碼回滾的情況,已解決的問題可能會復現,這個過程會很磨練人的耐心。而梳理產品需求沒有頭緒時,需要耐心的研究行業資料。

測試的經歷,讓我體會了項目管理、研發、測試、上線發布、再迭代的全軟體生命周期,對以後產品需求的管理和上線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模板。

測試的經歷,讓我對技術有了基本的認識。產品經理在設計方案時,需要兼顧方案的可執行性,對技術了解,才能更好的將方案落地。以前我在公眾號裡面發布了一篇文章「產品經理該了解到技術的哪一層面?」,裡面涉及的前後端交互也是測試階段總結的。

一些思緒

寫到這裡,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你現在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會在未來某一時刻用上」。

未來還很長,現在才剛剛開始,我無法阻擋時間的流逝,但可以在某個時刻留下值得自己回憶的印記;我無法預測未來,但是可以把握當下。

繼續一路向前。

關注微信公眾號「Tina的產品日記」,獲取更多原創乾貨,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結合自身特點,決定投身PM行業」

那啥,你的自身特點是啥,沒見你說啊…

我是一個典型的「用到什麼學什麼」的人,做技術的時候是這樣,做產品的時候還是這樣。但是做產品不比做技術,你會切圖會寫頁面偶爾鼓搗 nodejs 可以說自己是前端,懂 PHP 知道怎麼連資料庫增刪查改可以說自己是後台,但是你再怎麼熟悉 Axure,能用 Excel 做出來絢麗的數據表,你也沒辦法說自己就是產品經理。

很多同學覺得自己掌握了產品經理要會的技能就能成為產品經理了,看了幾篇講產品的文章就成產品設計師了,別鬧。動腦子去想,去思考產品,這才是最必要的。

培養思維難,學習軟體易。你把產品前前後後都想透徹了,無論是 BRD、MRD 還是 PRD,還不是手到擒來?


歪個樓,因為我也是產品新人,所以看到這個問題有點激動哈。我不能回答那麼專業的問題,但是很想說說我的經歷。

我今年1月中旬剛轉正,一共上班4個半月,是一個創業型的小公司,才成立半年。職位:產品策劃專員。之前在一家有400+員工的做APP開發的外包公司做了2年文案策劃。(沒錯,除了行業沾邊,其他完全八杆子打不著)當初我是來面試文案策劃的,我帶了很多分析各種APP的PPT,聊了很久之後,對方問我會不會PS和AXURE,我說只會皮毛,然後問我願不願意做產品方面的工作。我有點傻了,因為我壓根沒想過我能做產品,然後給的薪水也還算OK(肯定比文案的高了~),但我又確實不會就坦誠的說我不會,結果對方說有人可以帶我。不否認我是因為錢才開始考慮要不要試試的,三天後我答應了,就這麼入了行。到現在我也不是很清楚他們是看中了我什麼,那麼大膽的找個一個小白。

產品策劃部門說白了就我和我頭兒倆人,外加一個UI,從此原型啊,交互設計啊,還有些文案方面的活就這麼做了起來。一開始真的很吃力,壓力也很大,因為發現自己不會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現在還是這麼覺得)好在我有個好上司(有師父教和沒師父教差別真的很大),真的是不厭其煩的回答我各種問題,教我怎麼分析需求,設計思路和各種設計規範,就差手把手教了。還經常一起討論產品上的問題,我覺得親自實踐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這比看多少本書效果要好的多(廢話— —)。當然我自從做了產品之後也看了一些書,關注一些微信公眾號,下載很多APP去體驗,跟同事交流,甚至不斷的聽同事們聊天,遇到不懂的繼續問和整理和記錄。很主動的去學去做,越發喜歡這份工作了。我不想拖部門的後腿,更不想辜負我師父對我這樣一個小白的不嫌棄。現在覺得好一些了,很多時候也能形成自己的一套見解,有些提議還被採納了。這讓我對自己稍微恢復了點信心。因為之前我真的什麼都不會,每天都不知道上班要做什麼。

不好意思說了這麼一堆沒用的,我的建議是該學的知識繼續學,但工具都是次要的。最好能找個公司實踐起來,可以先從交互、策劃這方面找起(職位搜索關鍵詞改一改,直接投PM基本上不可能的,PM不是一天練成的,產品助理也不是好做的)要有經驗豐富的人能帶你,這對小白來說太重要了!!!當你真正參與到產品設計的時候你就知道,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你會不斷的想怎麼才能做的更好。(會變成強迫症和處女座=。=)多和有經驗的人交流,也可加幾個靠譜的群組,詢問+自己獨立思考,再結合自己的產品看問題,這樣會成長的快一些。


如果你是互聯網產業的產品設計人員,你是站在了山上俯視——請移步別處

如果你是互聯網產業的開發運營人員,你是站在了半山腰上——請直接看重點

如果你是非互聯網行業的相關專業人員,你還站在山腳下——可以借鑒一下本文

如果你既不是互聯網行業人員也不是什麼相關專業人員——好吧,我們來說說如何轉行產品經理!

難點

轉行選擇產品經理這份工作,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但肯定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慮方式!但往往在求職的過程中,總是會被面試官提及之前的行業或是工作性質,這時,我們往往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時刻,無論是說與不說,都將把我們推向一個不利的地位(下面說)。難點都有哪些呢?
1、互聯網行業/產品經驗問題。
2、原公司工作與目標職位相關度。
3、文檔寫作(PRD、MRD、競品分析)
4、溝通協調、邏輯思維
5、個人意願(為什麼想從事產品經理)

  • 隨便附上一張產品經理崗位要求

行業/產品經驗問題

這個問題,是卡住轉行人員的第一座大山,想要跨過去或是爬過去,真的很難!因為這個是一塊硬傷,轉行人員必然對於產品經驗為零或是僅有接觸,無論你如何說喜歡產品,愛玩遊戲,關注產品網站,在內行人眼中看來都是小意思,隨便問你兩句就被別人看透了。所以要想爬過這座大山,要麼就刻苦修鍊,用時間來堆積技能經驗;要麼參加培訓,用金錢來增加入門經驗,這些都是能夠讓你快速上手的路徑。不過我想說的是另一點——

辣條都可以有個高大上的包裝,那麼我們也可以有個包裝!

首先是簡歷——一份直觀的簡歷才是讓你獲取更多面試機會的鑰匙。很多人在製作簡歷的時候會將原來工作經驗,一股腦全都寫上去!EXM,這根本一點作用都沒有好不好,人家根本不會看的(血淚教訓),投出去就是石沉大海。你得挑選和你目標職位相關的工作寫上去,然後得修飾一下——比如,我主要經驗是做售後的,想要轉到產品,NO!但我學過計算機,我可以寫成售後信息化WEB平台建設(實際只是做了一個方案,離產品上線還早著),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使你的經驗與互聯網靠邊站,所以無論你寫什麼項目或是經驗也好,哪怕使用公司ERP、HRM軟體的經驗,一定要靠上互聯網思維或是產品設計思維(不懂的自行百度),如果你不自信,你甚至都可以將你大學時期的項目寫上去(只要和你掛邊就行)。但是要挑重點的寫,也不要寫多了,50字左右描述一下,點到為止即可。

通過簡單的包裝,可以使我們由三不沾的從業人員,變成一個有互聯網經驗的人。(說實話,互聯網哪都會用到,全在看你怎麼寫)。

原公司工作與現有目標職位相關度

姑且算我們已經過了簡歷關,一到實戰,這不就露餡了!記住,老闆都是資本家,在非正常情況下不可能用一個沒有經驗、沒有想法、沒有價值的人,你之所以能夠應聘成功,是因為你有這方面的價值,培養一個工作幾年的外行人,還不如培養一個應屆生呢。所以在此我們一定要牢記互聯網/產品思維,這是我們應聘的核心,也是對方所看重的。

轉行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準備。無論什麼樣的互聯網公司,都有自己的產品目標群體,如果你有心儀的公司,那麼請對其的產品做一份詳細的使用說明,或是功能分析;如果你只想入行積累經驗(像我一樣),那麼請你多學慣用戶體驗和交互設計方面的知識。當別人問你的時候,你可以根據書中內容,而不是憑空構想的,說出令人信服的結論。其次,盡量減少說原公司工作的詳細內容,一旦說多了,對當前工作不利,說也要加工的去說,「在原公司做什麼什麼,與現有工作的某某某有一定聯繫」等等。

****文檔寫作****

我覺得這方面內容對於3或4類的人來說才是重點,上面只能讓你穿上一層外衣,但內在的知識和技能還是非常薄弱。說白了,你根本做產品的一丁點經驗,軟體使用和文檔寫作,思維導圖之類的,可能之前使用過,但也不多,甚至別談沒使用過的了。

所以,下載一個思維導圖工具(Xmind、Mindmanager),下載一個Axure原型工具,下載一個Visio(或是網上的ProcessOn)。學習這3款軟體的使用僅需要1-2天,如果找不到鏈接或是原型文件,請聯繫。

然後,找到一款你喜歡的產品,簡化功能,做一份簡化的PRD(產品需求分析)文檔和產品原型——我知道大部分人都不會,這裡我也不想多說如何做,在此,就先拋個磚引個玉。

小白如何一步一步、條理清晰的學習PM相關知識?入職產品助理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分享PRD:「我是紅人」產品需求文檔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這兩篇文檔對我幫助挺大的,起碼開拓了我的思維,動手能力。

對於自己設計的產品原型,一定要動手!一定要動手!一定要動手!

如果有需要說如何做PRD,我會再進行補充~~~

溝通協調、邏輯思維

前面說了那麼多,現在說幾個不是很重點的吧!有些人以為自己有工作經驗,了解一方面的知識覺得找一份像樣的產品經理工作很容易,殊不知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真的很普通),溝通誰都會,能讓別人很舒服的溝通卻很少;有一定邏輯的人很多,邏輯超強的很少

有些面試過我的產品經理(你們也可以自己體會),溝通能力真是差的可以,不說他產品經驗有多屌,開發能力多厲害,但從他和別人溝通的態度以及說話方式,就知道這種人再過10年也是這樣(國企里見過太多),和這類產品經理工作,運營開發肯定也不爽。產品經理是個自身需要不斷提高、拓展的,豎向和橫向的發展必不可少,經驗是一方面,能力是一方面,但都不是全面。

也遇到過產品經理,給人感覺如沐春風,交流起來很流暢,不管成與不成,願意告訴你產品的知識和給你一些建議,這時應聘者的心裡是很高興的,而且對於自家產品的掌握也非常全面,說起來可以頭頭是道,無形中,給應聘者一個高大的形象。

如果恰巧這兩方面都比較厲害,恭喜你,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如果你有一方面非常厲害,也恭喜你,你離入職更進一步。
如果兩方面都一般,哈!這才是我們需要競爭和努力的地方。
如果...自己想想產品經理適不適合你。

個人意願

我自己很喜歡做規劃,有時間觀念,也願意同時進行多項工作,善於總結經驗,很喜歡和人進行溝通,調研用戶需求、調查行業(售後經驗),樂於主動性和創造性工作(不滿足僅能基本完成工作);之前也學過計算機軟體(不喜歡編程的),同時也有過一點做網頁和APP的經驗(有技術經驗),而且我很想來南方工作(個人意願),所以我在北方國企工作兩年多的時候,選擇轉行,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

選擇這個行業,請你先了解清楚自己到底適不適合,並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今後職業發展方向。如果不確定,你可以隨便打開一個招聘網站,對比任職要求和你符不符合,你能不能說出與其相關的技能和經驗。當對自己由了解的時候,你就可以邁出第一步了。

轉行做產品,尤其是零經驗的,要做好思想準備!可能在短期內找工作很難,面試會被各種刁難,同時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困難,打消你的積極性;你也會遇到高興、收穫,提高你的自信,但這些都是經驗,都是生活。

人生能有幾回這樣的轉折,好好享受這段時期,跳出原有那個舒適安逸的圈子,你會發現生活中還有許多有樂趣的事物。


我來說一下我的自己當初的情況,與君共勉。

11年畢業之後莫名進入了一家三線互聯網公司,接觸到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當時對整個職位包括行業圈子都很陌生,完全不像現在很多沒有畢業的同學目標很明確,有些甚至大二大三就開始準備PM相關的知識了。所以我也算是先就業再擇業的了。但是當時工作中做的事情和PM真正應該做的東西相差甚遠,慢慢通過網路接觸到圈子裡的一些知識,也看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結網》一些入門的書籍,知道了整個流程中PM應該扮演的角色。那會沒事就上胡爭輝和尹廣磊的論壇學習axure相關的知識,甚至有一段時間沉浸於實現一些複雜的頁面效果。經過幾個月之後,我覺得我準備好了,所以跳槽去一家初創型公司做了真正意義上的PM。

但現實卻很殘酷,剛剛接觸項目的時候做出來的功能設計和想法現在想想真的是天馬行空。完全從前端的思路出發,有些地方毫無邏輯可言,做出來的東西改了又改,虐了研發不知道多少遍。總結一下失敗的理由:沒有項目經驗

現在在返回去看當初的這段經歷,真的是之前只有一些皮毛的理論知識,缺乏總體的項目經驗導致的真正遇到實際情況時手足無措。我也非常贊同樓上有些童鞋說的,PM最好是由其他崗位轉過來的比較好一些,如果應屆去接觸整個生態圈,在沒有一個好的導師的情況下,自成長完全無法保障。從一個小白成長到一個還算不錯的PM不知道要虐過多少項目,不知道要揉過多少研發才能培養出來。

你現在系統的學習一些知識固然不錯,但是還是建議從根本上思考自己是否對產品有熱愛,是否真的適合這個圈子。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話,建議你儘快入職,邊工作邊學習,用實踐出真諦比較好,最好的是你能遇上一個還不錯的導師,傳授一些產品思路和想法也許會更加事半功倍。


隨便回答幾個吧,自己做產品也是這麼來的,

1.基礎能力,這點不用多說,產品助理這種基礎崗位,去面試的時候,只要談吐得體思維敏捷其他的全靠作品,包括,原型,prd,思維導圖,流程圖,需求管理,項目管理這些。為什麼呢,因為我不是招學生我是招助理,我要的是能迅速上手讓我省心的,而不是我要慢慢教的,當然,聰明的人在講一遍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學會了。所以就是接下來那一點

2.學習能力。這個真不好把控,有的人天生自學能力就強,有的人學幾遍才會。認清自己,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快速進步。

3.態度。態度很重要,當初我面試一個公司產品助理的時候,頭一天下午收到通知,那邊招聘說的很明顯,就是需要產品經理怎麼說,然後落地。收到通知後我做了以下工作:梳理了功能結構,展示在了xmind。做了一份對方公司產品的原型,高保真,雖然低保真也ok,但我還是選擇了做高保真。一份產品分析體驗報告。競品分析沒做,沒時間也不熟悉這個產品。 這些做完就已經凌晨。第二天早上面試,當場拿offer。後來產品經理告訴我,前一個面試的原型畫的其實比你好些,她是拿的以前公司的作品,至於為什麼要你,因為我就喜歡你這種態度和執行力。

以上。


不止兩個人和我說了,他們雖然在外面企業,公司做的很好,但就是不知道政府事業單位做事情的流程就管理思路,希望究竟想看看政府或者稱為體制內在開展一些工作時有什麼值得學習,希望能體驗下這些系統的,流程性的方式。

而這些話,我也記在心裡,但卻似乎永遠沒有找到合適的角度入手,為什麼呢?因為就像一個人游泳經驗不足,當然不能在水裡當著老師的樣子,指手畫腳。

儘管我還是初學者,但我始終都認為,能那麼幾十個人帶領團隊無論小到一個村,大到一個國家,都能有條不紊的運行起來,這其中沒有科學的管理及實踐辦法,是不可能能取得成績的,就像廣州市一樣,市長大大,是怎樣帶領那個核心小團隊把這麼龐大的城市運行起來?這其中的組織方法及辦事流程及效率到底由什麼決定的?

而今天,恰好是團支部2017年工作開展協調會,也是正式的一次2016年的總結會,也算是我進單位後入選團支部工作一年的一個小總結吧。所以就趁著這個角度,總結一下我在團支部工作過程中學到的點皮毛,試圖從工作流程及執行方面來回答剛剛那個問題的冰山一角吧。

先以一個項目的籌辦來入手吧,看看一個項目從策划到落實下來的整個流程是怎樣的。

?一定會有個項目啟動會

啟動會上老大會安排一個人寫方案,當然這個人就得寫寫寫,這也是想法爆棚的最佳時候,對活動的主題、內容、方式、時間、地點,參加人員、預算等方面進行合理的安排。

?一定會有個討論會

方案寫完後團支部全體筒靴會開個大會,討論這個方案的可行性,增添及刪減,很多想法會在這裡咔咔咔。

?一定會大量修改

大會確定最終方案後一般會再修改。

?一定會要和大boss商量

這時候修改好後一般會找直接分管boss再商討可行性,預算夠不夠?產生效果怎樣?通常這裡大boss看問題能看穿,這裡討論後一般還會咔咔咔,剪剪剪。

?終於來到了上報階段
就這樣,這份飽含心血的的方案書終於到了往最高層呈批這一步。

?大boss們通常會開會
如果是重大項目,最高層大boss們一般聚集討論,同時叫上項目主要負責人就項目經費等內容提一些問題,或者說答辯吧,感覺有點像過四關的趕腳。

?項目確定可以開幹了
終於,呈批下來了,這時項目負責人就把執行小組聚集開項目協調會了,進行任務分配、明確人員分工和截止時間。將責任落實到人。

?項目進行途中

就這樣,項目就正式進行了,活動開始後,協同有關工作人員採取多種方式調動參與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及時糾正活動過程中與原計劃方案有偏差的地方,冷靜處理意外事件,並及時向大boss彙報活動情況,讓boss了解活動總體進程。

?GAME OVER 了
項目完成了後,一般會寫總結,總結各小組落實情況,對整個活動的照片、視頻等資料進行整理,同時,對整個活動進行回顧,總結經驗教訓,形成書面材料,上報給領導。

這裡是故事結束

這裡是故事結束

這裡是故事結束

這就是一個項目的整體流程,非常瑣碎,但這一年在這個平台上的點滴,也許就是這樣成長的吧。

但是,自己卻是一個馬大哈,想到什麼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了,確實曾經三天內策劃和落實了很多現在還覺得是奇蹟的活動,沒有任何資源,但卻在做的過程中解決了所有的資源。這在某些方面確實很好,很多項目都是這樣做成的。

但是到了後面,越來越發現我在團支部工作的這一年的這種辦事流程對我慢慢起了作用,與之前自己馬大哈的做事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相輔相成。當事情做的越來越大時,需要的資源和人員越來越多時,那麼這種繁瑣的辦事流程就越來越起到作用了。

but,這裡狠狠的加個but,儘管這種流程性的東西很起作用,但它會帶來幾方面的影響,需要在這裡特別指出:

第一: 流程太慢帶來項目流產風險,儘管出錯率大大減少,但在這了個過程中將失去了很多,因為很多的好項目都是人的靈感崩出來的,而且需要儘快落實,這樣會讓很多和時間在賽跑的項目冷掉了,最後扼殺了。

第二: 方案呈批以後,沒有建立方案落實監督小組,這是目前無論是政府單位,還是企業單位,最容易放鬆的地方。很多地方政府為什麼沒有作為,很多程度上是因為非常多的優秀項目儘管得到一致的通過,但執行卻大打折扣。這也是我自己目前最薄弱的地方。儘管有了好方案,但缺失監督小組或者監督小組不嚴厲,這是導致優秀組織和平庸組織的關鍵點。

經歷了的兩種做事風格,沒有對錯,必須折中結合,方能取得好的成績,就像黑道和白道,這個比喻很形象。

黑道,講效果,講快,講狠!

白道,講究全面,順利進行,但每一點都不講狠!

我想,黑白結合應該是優秀政府部門的共性,這就是我這一年裡從工作流程及執行方面來回答開頭那個問題的冰山一角吧。

朋友們,你是黑道還是白道?


推薦閱讀:

產品經理怎麼判別一個功能需不需要實現?
從一個徹底的外行轉變成互聯網行業的產品經理需要多久?應該怎麼努力?
關於QQ新推出的"照片回收站"功能,為什麼被用戶刪除了這麼久的照片還被留在資料庫里?
谷歌的產品是不是過譽了?
如何將你的產品從用戶1做到100萬?

TAG:產品經理 | 產品 | 產品策劃 | 產品經理招聘 | 產品經理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