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電影評論的褒貶反差非常大?

本人是電影愛好者,雖談不上狂熱,但是也有一定的閱片量。而且基本上不挑食,各種影片都有涉獵。近些年喜歡看完電影去豆瓣看影評。發現很多知名電影或者我看著不錯(看著不好)的電影褒貶反差非常巨大。雖可以用眾口難調之類和稀泥的理由搪塞過去,但我還是想深究一下具體原因。例:《海上鋼琴師》有人就看的震撼心靈,有人看完就說是爛片,最搞笑的還有說這是「最好看的爛片」。


反差最大的應該是馬力克的《生命之樹》,當時的各地業內評論都嚴重兩級分化,就更不要說普通觀眾的觀感差異了。

我的個人觀感:

  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的電影《生命之樹》(The Tree of Life)是部非常有趣的作品。說它有趣,並不是講這電影具有喜劇元素,而是它很難讓人用一個簡單的標杆來評判。這部長達139分鐘,夾雜了宇宙誕生、恐龍、德州小鎮的五口之家以及有關生命盡頭之猜想等豐富內容的電影既有讓人叫絕的敘事手法,又有慘不忍睹的造作片段;有些部分應該打五星,有些地方卻連一星都嫌多。綜合考慮我給了居中的三星,但這其實並不代表一個公平的評價——無論如何《生命之樹》都不是一部平庸的作品,正如它所包含的博大題材一樣,其觀感也跨越標杆的兩極,平均值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但相對客觀的標杆也並不是沒有。不管從主題還是表現手法上來說,《生命之樹》都與希臘電影大師安哲的《永恆和一日》(Mia aioniotita kai mia mera)有一脈相承之感。兩部電影都在一個以上的時空中穿梭跳躍,都採取了詩歌的表現手法,都對生命意義的終極問題進行了最高的嚴肅思考。不同的是安哲的作品樸素無華,情感自平實的細節中噴涌而出;馬力克則有些拿捏不穩,更像是實驗電影的視覺語言探索,有成功之處,也有慘敗的層面。

  成功之處主要集中於對五口之家成長過程的描述上,這部分的剪切異常流暢,詩意跳躍的大量運用使敘事本身完全退居次位,每個畫面所突出的都是回憶中的細枝末節。這樣的意識流拼接手法完全吻合回憶的細節突出化特性,而視覺的跳躍則凸現了畫面的瞬間美感,大量的小留白又調動了觀眾的參與積極度。三兄弟的成長、老大傑克對父親的複雜感情和父母關係的動態發展都充滿了清新的質感,這一部分拍攝得真摯感人,令人耳目一新。

  不過我認為影片最大的成功還是將一個微觀的家庭世界與宇宙這個最大的宏觀世界交織一體的嘗試,其中父與子的矛盾與貫穿首尾的人與神的對話是相互呼應的,具有結構上的內在對稱美。至於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的交織手法,馬力克的視角則極令人出乎意料。他用了近半個小時的篇幅展現哈勃望遠鏡所觀測到的美麗星雲、恆星、火山爆發、海潮、生命的誕生,甚至還安排了一個神秘又有點幽默的恐龍片段。而這一切完全脫離主體敘事線的「題外話」並不靠穿插在敘事過程中來作為敘事的補充,而是自成一體,在敘事尚未展開觀眾還不明就已的情況下便撲面而來,造成視覺與心理感受上的雙重錯愕。對觀眾來說,這樣的安排究竟是對情感的提升還是令人討厭的干擾,恐怕一個人就有一種看法;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大膽的嘗試是新穎而具開創性的,它毫無疑問地把不同維度的世界明確無誤地連接到了一起,與夢囈式的畫外音一起硬性推出了「生命意義」這個宏大的主題。

  如果馬力克對電影語言形式的開發控制在這個只略微強硬的度上,那麼《生命之樹》也許便是一次成功的嘗試。但很可惜,含蓄並非導演馬力克的長處。他一次又一次地切入種種絢爛的意向畫面,各種視覺比喻、表徵,畫外音旁白層出不窮,而在一系列的信息轟炸之後還不肯收手,一定要讓成年的傑克在意識空間上與童年的自己、與父母兄弟再次重逢。重逢也便罷了,還一定要通過海濤、山谷、門、星空、陽光下的舞蹈等一次再次多次點名主旨,甚至一定要說出「愛」的結論來蓋棺定論,一定要留下成年傑克的微笑作為圓滿的結局。這一部分中導演的身形簡直可說是無處不在,其聲音的啰嗦鼓噪不給觀眾留下任何獨立思考的空間,與先前敘事部分的遊刃有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果比較一下安哲在《永恆和一日》中對詩之語言的運用,會發現詩意的抒發其實並非只有頻繁的意向跳躍這一手法。《永恆和一日》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細節是詩人亞歷山大因為要住院,不得已去管家女兒的婚禮上找管家替自己照顧愛犬。婚禮行進到一半,新娘與新郎正在跳舞,沒有語言,沒有喝喊喧嘩,沒有華麗的剪輯,沒有意象的插入,也沒有畫外音或原聲樂的煽情,在風聲與手風琴的簡單音符中,兩個人踩著小碎步旋轉、凝望、旋轉,就構成了一首動人的視覺之詩。不光這一處片段,《永恆和一日》的整體形式手法都是極樸素的,從頭到尾就圍繞著亞歷山大住院、無家可歸的小孩及詩人的記憶這三樣事展開。豐富的是這些簡單事件中所包含的細節,是年邁的亞歷山大思想的維度,這些細節與回憶交織跳躍,共同構成了一種情感上的鄉愁,換句話說,這種對生命與死亡歸屬之意義的探尋並非單向的,並不是人對上蒼的詢問那麼簡單;除了對未知的困惑,更多的是對人類已知的反思,是對時間流逝的感懷,對精神碰撞的無限歡欣,是靈魂在生命邊緣的惆悵徘徊。而詩,就產生在這樣的徘徊中,產生在痛苦與慾望的交融與對抗中。這是一種更深層次上的詩意,它不為語言形式所囿,惟其樸素才越發可貴。

  相對的,《生命之樹》所表達的則更是形式上的詩意——意象的重複堆疊、眼花繚亂的剪切、繁雜豐富的視覺元素;而作為支撐這一切的內容之核,關於生命意義的詢問,則因細節的單向集中而相對薄弱,尤其結尾的直白說教更是落於巢臼。我想這便是大多數人判斷坦誠與矯情的界線吧。電影形式的突破固然重要,但形式說到底終須要與思想的深度相吻合。若非如此,便也怪不得觀眾不給面子,哪怕金棕櫚也沒辦法說服影院里此起彼伏的笑聲。


在人類的藝術品位越來越分化的今天,我們很難在現代藝術領域再找到像《哈姆雷特》《第九交響曲》《最後的晚餐》那樣的「雅俗共賞」的藝術作品了。因為藝術在不斷發展,而普羅大眾的品位還停留在18世紀。

電影作為20世紀新興的藝術形式,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普通觀眾對於電影形式的關注實在太少了。

進入到網路時代,對於一部電影兩級分化的評論經常出現,因為網路使評論民主化,評論不再是學院和評論家把持話語,每個人似乎都能評上幾句。好電影有人喊爛,爛電影有人叫好。就拿電影藝術史上最受推崇的幾部影片舉例,豆瓣上仍有不少網友朝它們扔爛番茄:

對於現代電影的開端巨作《公民凱恩》,有網友做如下評價:

土鱉的最愛。土鱉最急迫的事情是證明自己不是土鱉,所以土鱉最喜歡煞有介事地談論「專業」,土鱉最要命的事情是土鱉心虛,所有土鱉最重要的事情是站隊,站到人多的地方,站到最傻逼的「教科書」一邊,站到所謂的「歷史定論」一邊——四處拜爹的人,是沒有自我的人。

希區柯克手法最前衛的《迷魂記》,可能是先鋒電影元素(如scottie的夢境)最後一次出現在主流好萊塢電影里,這樣的藝術傑作在豆瓣上獲得這樣的惡評:

1跟蹤很不專業 2斯考蒂並非沒時間驗屍 3項鏈出現的太白痴 4斯考蒂的「愛」自私的令人髮指 5米治完全多餘

一點也沒驚魂 一拖再拖的情節 漩渦符號只是覺得膩煩。

庫布里克啟發一代電影人的太空史詩《2001太空漫遊》也有不少差評:

節奏緩慢,不知所云,當時很新鮮的畫面到現在不值一提。倒是有人說微軟屏保的靈感來源就是這部電影。尤其很奇怪的是,豆瓣上居然有很多人一邊說看不懂,還一邊說這電影真經典,真偉大。所謂裝B就是這樣的嗎?

在這裡,我不想再逐一介紹以上三部電影的藝術手法有多麼前衛,影響有多麼深遠,受過多少電影業內人士的推崇。

稍微分析一下豆瓣網上對於經典電影的差評,我們就可以發現它們的共同點:

1.對電影的分析仍停留在「故事情節」的層面,看電影的樂趣僅限於「故事」,對電影形式毫無感知。

2.對不熟悉的事物出於本能的抗拒,不願接觸也不能欣賞新穎前衛的事物。總之,只要看不懂的都是「裝逼」。

3.出於對經典的逆反心理,權威公論說好的一定要說差,才不「土鱉」,才能標新立異與眾不同。

以上的共同點並非只適用於對經典電影給出差評的網友。

在一部分拿著薪水評論電影的媒體人影評人中間,仍然能找到以上三點:忽視形式,思想保守,嘩眾取寵。

這也導致了當年,這三部電影上映之初,評論界爭得不可開交:

《公民凱恩》因為影射報業大亨,遭到不少媒體的炮轟,甚至在奧斯卡頒獎時,每念到《公民凱恩》的提名,都會換來一陣噓聲。在法國,薩特等知識分子批評這部電影徒有其表,高高在上,不能反映社會現實、擔當社會責任。這些批評引起了偉大的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的激烈回應,一場論戰就此展開。巴贊詳細分析了影片藝術手法的開創性,如景深鏡頭和蒙太奇手法的運用,從電影的特性與形式上解釋了為何這是一部好電影。這自然讓對於一部電影「缺乏社會責任感」的批評顯得捨本逐末,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電影逐漸擴大著它對業內人士的影響力,成為了「All Time Greatest」,無數電影人從《公民凱恩》里取經、偷師,美國電影學院乾脆把它編進了教材。

《迷魂記》上映之初野心勃勃,雖然內容上是「又一部希氏驚悚片」,但希區柯克還是在電影形式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1960年之前的法國,希區柯克早已被推崇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形式發明者之一」,被特呂弗戈達爾等手冊派影評人頂禮膜拜;而在美國本土的評論界,希區柯克不過是拍賣座驚悚片的商業導演而已,對希區柯克電影題材難登大雅之堂的先入為主的成見使他的電影通常是叫座不叫好,到了《迷魂記》這裡,甚至觀眾都不買賬,遭遇了票房慘敗。直到法國新浪潮波及到美國,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希區柯克的電影,如安德魯薩里斯這樣抱有電影狂熱的一大批電影學者在爭論中逐漸佔到上風,他們提出的作者批評策略使希區柯克恢復了應有的聲譽。

《2001太空漫遊》也不是例外。當時庫布里克已經移居英國,擺脫了好萊塢電影公司的控制,滿足了自己在一部電影製作過程中完全的控制欲。一個完美主義者,推出了一部各環節趨於完美的電影。但評論界對於這部電影產生了巨大的爭論,在美國西岸勢力最大的影評人寶琳·凱爾惡評稱《2001》是「想像力匱乏的里程碑」;一向和她論戰的安德魯薩里斯這次竟和她達成一致,稱電影「過於嚴肅,過於抽象」。這兩大權威的評價引起了一大批追隨者的附和。電影在票房方面同樣表現不佳,然而就在電影要下映的時候,票房增長速度不降反升,一大批青年湧進電影院,只為了反覆觀看「星門穿梭」,這一場景讓他們獲得了迷幻體驗。而這一場景恰恰是庫布里克有意讓攝影師進行反覆實驗,不惜花大力氣才拍出的先鋒段落。這一大批被《2001》迷幻的青年,其中就有斯皮爾伯格、盧卡斯等等。

那些引起廣泛爭論,最終成為影史經典的電影,不是因為它有出其不意的劇情,或者光彩照人的明星,或者文本層面上可供過度解讀的內涵,而是因為它有足以改變電影發展的超前時代的形式和手法。那些至今對經典電影「不解風情」的觀眾,不妨從電影的形式與風格的角度,重新審視一下這些電影。

而那些在觀眾之間普遍被高估的電影,如豆瓣top250榜單中的一些形式平庸的電影,無外乎是有個好「故事」罷了,對這個「故事」有很多感觸的,可能會很喜歡,而沒有感觸的,大概就會棄之如草芥。說句冒犯大多數人的話,僅僅是「講故事」的電影並沒有太大的價值,它可能僅僅是滿足了人們「愛聽故事」的低級趣味。

儘管如此,我並不是說對於電影「形式」的分析才是唯一正確的分析路徑,但無疑它是更接近電影本質的分析路徑。觀眾無法停止從「故事」「明星」「大場面」「意識形態」等各異的角度欣賞電影,所以永遠無法對同一部電影得到同樣的結論。

-------------------------------------------------------

對一些評論的統一答覆:

首先,我所說的形式創新,並不等同於「形式主義」,請各位看官分清楚。

其次,電影不是文學和戲劇的衍生品。任何關於「文學性」「戲劇性」是一部電影的核心的說法我都是不能苟同的。電影是光影的藝術,是二十世紀的第一藝術,它的藝術表現力是通過場面調度、攝影、剪輯、音效等電影特有的元素來體現的。很多人說「電影始終從文學中汲取營養,文學是藝術之母」,這種說法已經落伍了。事實是,電影和文學兩種藝術形式的藝術手法在互相借鑒、互相滲透。現代文學中的蒙太奇式描寫越來越多明顯是受到電影蒙太奇的影響。

最後,我想引用蘇聯電影大師塔科夫斯基的文章來闡明「電影」和「文學」究竟有何區別:

我們所談論的乃是每一種藝術形式分別基於其與現實之間各種不同的相互關係而發展出的一套獨特的慣例。從這方面看,我將電影和音樂都歸類為直接的藝術形式,因為它們都用不著中介的語言。這一根本的決定性因素凸顯了音樂和電影之間的相似性;而電影和文學之間也基於同樣的理由顯得大異其趣,因為文學一切皆以語言、符碼的體系和象形文字來表達。文學作品只能透過符號、透過概念來理解;但是,電影則有如音樂,都得以讓我們完全直接地從情緒感覺來領會其作品。

別再說「電影」就是「講故事」了,現代文學都跳出「敘事藝術」的條條框框了,電影更不會愚蠢地自我設限。


這麼幾種電影很容易引起巨大的爭議:

1.和政治扯上關係的電影。 代表:《V字仇殺隊》《英雄》

政治是個很奇妙的東西,脾氣再好的人都有可能因為政治分歧吵起來,甚至反目成仇。尤其是在這個政治氣氛敏感的國家。

可以很容易看出《V字仇殺隊》評論兩極分化的原因:由於其關於極權統治的平民反抗的劇情,國內很多影迷僅僅因為這個電影的主題就將其奉為無上經典、人生守則,引起了部分只看電影對政治不感興趣、或者不認同影片政治內容的影迷的反感,於是這部分人出於「你說這是神作,我偏不覺得」的逆反心理,硬是要把電影貶得一文不值。

《英雄》的遭遇幾乎是如出一轍。它引起的爭議比V大多了,V至少是主流價值觀,而英雄則劍走偏門。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這兩部從電影本身的角度上來說都是很優秀的作品,V字仇殺隊是一個男人十年磨一劍史詩般的復仇史,英雄則是以詩意的色彩和鏡頭講述了一個刺客的傳奇,因此都很喜歡。

2.大雜燴式電影,代表:《雲圖》、《守望者》

這類電影的特點就是雜,什麼都扯一點,樓上已經有人講過雲圖了,我以《守望者》為例:政治(冷戰),漫畫,個人英雄主義,歷史,倫理(以死幾百萬人換來世界和平),動作,愛情,偵探,哲理,理想,這電影幾乎把普通電影能扯到的東西都扯了一遍,做了一鍋長達三個小時的大雜燴。雲圖亦然。

愛之者認為其包羅萬象、豐富、值得回味,恨之者嫌其什麼都蜻蜓點水卻不深入,最終結果龐大而雜亂無章。

這類電影的反面是類似於《十二怒漢》這種設定簡單的電影,劇情直白清晰,人物、場景都簡化到最少,道理也明白,這樣定位的電影給導演提供了可以將其拍到「完美」境界的機會,你可以說自己不喜歡,但你還真的挑不出它什麼缺點。

3.其餘幾種,不一一細說了:

粉絲電影。代表:《暮光之城》《小時代》

(周董的《不能說的秘密》躺著中了不少粉絲電影的槍,但實際上是個很有誠意的好電影)

文藝小清新電影。代表:《海上鋼琴師》《海角七號》

視覺轟炸大片。代表:《變形金剛》《環太平洋》


姜文 《太陽照常升起》


這類評價兩極的電影主要是代表著兩類觀眾評價標準的衝突:

第一類觀眾:以情節故事為衡量標準: 普通影迷居多/ 偏重於電影可看性/ 電影更作為娛樂勵志方式/ 偏好情節曲折的故事片、令人感動的勵志片/ 最早源於美國的「製作人電影"

第二類觀眾: 以電影藝術性為衡量標準:專業影評人居多/偏重於電影藝術價值 / 電影更作為第七藝術 / 強調形式、隱喻和鏡頭語言的運用和個人思想表達 /最早源於法國的「作者電影」

第一類觀眾認為第二類電影沉悶無趣,第二類觀眾認為第一類電影膚淺。

大多數評價趨於兩極的電影總是在以上某一類中做得非常好的,成為某一類人中的神片,但在另一類人的角度看就很一般,所以就會引起另一類人的黑了。

如第一類的《肖申克的救贖》《海上鋼琴師》《我的名字叫可汗》

也如第二類的《在馬里昂巴德》《生命之樹》《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

這之外還有些另外現象也能引起褒貶差異大:如粉絲電影(如哈利波特系列)、導演特別個人化風格的電影(如韋斯安德森的電影)、特別晦澀的電影(如穆赫蘭道)、文化差異(如卧虎藏龍)。


有燈就有人,有人就有分歧。——我說得是《一代宗師》。


這怎麼能不說到《兩小無猜》呢,我承認它很有風格,但是在我看來這是兩個神經病的故事。


拉斯?馮?鐵尓的幾乎所有電影。


一部片子有一百個人看了,其中九十個都說好,十個說不好,這種不叫褒貶不一,這種情況挺正常,像你說的海上鋼琴師就是正常的情況。

另外一種就是變形金剛這種,國內火的一塌糊塗,國外惡評如潮,我覺得也是正常的情況,一個是因為國內票房好並不代表這片就好,另外一個我一直覺得國內的電影市場是病態的,跟風追熱潮的風氣太盛,最後一個變形金剛在大多數影迷或者影評人得眼裡還是大爛片一部。所以我覺得變形金剛這種也不算褒貶不一。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一部片子,在評論界,豆瓣電影評論區,還有你自己的影迷朋友圈子裡評價都呈兩極化,個人覺得這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褒貶不一。這種片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雲圖》

《雲圖》是12年十月上映的,一出來就開始兩極化了,首先是評論界:

1、《帝國》雜誌撰文稱:如果你把《明亮的星》、《暗殺十三招》、《末日危途》和《莫扎特傳》的故事攪和到一起,然後加入一些《銀翼殺手》,再來點《黃土埋半截》混合一下,就差不多是《雲圖》的故事了。

2、《好萊塢報道者》:影片在每個單一的故事上做得的確不俗,但是一旦把故事連接起來,它們則顯得缺乏力度。

3、《芝加哥太陽報》:該片是有史以來最具野心的作品之一。

4、《奧斯汀紀事報》:這是對公認「無法搬上銀幕」的原著小說的一次非凡改編,在各個層面都近乎完美。

5、《衛報》為《雲圖》打出了兩星的評價(滿分五星),並將整部影片形容為「巨大的愚蠢」,批評「163分鐘的《雲圖》是一部浩瀚而愚蠢的影片,這和閱讀小說的感覺相去甚遠。」

6、電影評論家羅傑·艾伯特稱讚:《雲圖》是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影片之一,我已經看了兩次,想看第三次,對於《雲圖》,我永遠不會感到厭煩。我想,任何人都希望看到這樣大膽和富有遠見的電影。

其次是一些電影榜單:

《村之聲》和《時代周刊》都把這片放在2012年度十部最差電影的榜首位置,但是這片又得到了金球獎、德國電影獎、還有很多影評人獎項的很多提名。

我當時看到評論兩極化這麼明顯,所以跟男朋友推薦找來看,兩個人一起看的,

看完他說:「我擦,這是個什麼鬼?太他媽爛了!!」

而我說的是:「我勒個擦擦,這片太牛逼了!!」


怎麼沒人提《小時代》呢,豆瓣被狂噴,卻在N多妹子空間人人上被力贊。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豆瓣上排名第一的評論是 @胤祥 的,給了2顆星,而且很憤怒的吐槽,哈哈哈。

【純吐槽非影評】影史奇聞,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哦親們! (一代宗師 影評)

這也是我剛看完《一代宗師》的感覺,完全一致。

過了幾天,好像是跟同事聊《一代宗師》的時候,我忽然覺得沒那麼差,有後勁兒。我在電腦上開始看第2遍,第3遍……到目前為止應該超過10遍了。

我後來覺得,《一代宗師》是王家衛的巔峰之作,也是香港電影歷史(迴光返照)的巔峰之作。這是一部超級牛逼的片子,不只是美學的,也是符號的(象徵的)。

王家衛、徐浩峰,再加上張大春——您說,能次嘛?其實目前《一代宗師》的剪輯已經很完美了,不需要什麼4小時完整版。

後來,《一代宗師》拿了12個金像獎。這不但是香港電影的徹底勝利,更是香港電影、電影人的徹底失敗——屬於香港電影的輝煌結束了,《一代宗師》不只是在講衰落的武林,還有衰落的香港、香港電影。

還好,時間會證明《一代宗師》的價值。


提名《美少女特工隊》

雖然自己也多少跟二次元沾點邊,但實在無法理解二次元萌妹子同事對這片的膜拜,已經網上的好評。

我去!至今能想起看電影時鬱悶的感覺= =


穆赫蘭道

影片在各地廣受好評,但是也有很多人表示根本看不出哪裡出彩。

對於大眾來說:一部需要說明書才能看懂的電影,不見得是好電影


《告白》中島哲也


就我看過的電影 我覺得是《迷霧》 當時一塊兒看的有三個人 我看完結局的反應是震驚 他倆看完一致認為是爛片 因為結局是個180度的大轉彎 不是大團圓結局


1、年代。

《火車進站》是電影史上最早的一部影片之一,這是我看過一次之後不會再看第二次的影片,因為太無聊了,它就是一個鏡頭記錄火車進站時的場景。但這在當時可是具有劃時代意義,人們覺得很神奇,因為居然可以在銀幕上見到自己身邊的生活。

同樣,《公民凱恩》等巨作裡面蘊含各種大膽嘗試,當時人們看到的是前所未見的蒙太奇、長鏡頭,這些也啟發了一代代電影人,所以在那個年代確實牛逼,反之,現今的觀眾對這些在當時新穎的形式早已見怪不怪。

2、閱片量。

看過《美國麗人》,覺得《人間小團圓》弱爆了;看過《槍火》,我就不想看《放逐》了,看過《一個字頭的誕生》,我覺得《羅拉快跑》也沒那麼好了。

3、個人經歷。

我覺得這個是最重要的,就是看自己與這部電影的緣分。戲如人生,有些電影的確好,但是因為自己缺乏相關的經歷,不能引起共鳴。而有些電影卻正正戳中內心。

4、文化差異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


庫布里克的大多數電影都是這樣的,代表如《發條橙》


2003年法國版《兩小無猜》。喜歡的人喜歡得不得了,討厭的人恨得牙痒痒。我屬於後者,在我看來女主就特么是一個bitch,男主就是一個男bitch,整部電影歪曲的三觀刷新了我對狗男女的認知,原來世界上真有這麼招人恨的狗男女啊!我的影評在此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135566/


《建黨偉業》


[圖片未上傳成功]

《念念》(張艾嘉導演,2015年出品)上映後,遭遇了兩極化的爭論,我帶著好奇看完了電影。看過後覺得並沒有一些評論說得那麼差,至少算得上中等偏上的片子。老實說,剛開始我也看得奇奇怪怪的,特別是女主角看見沒有影子的人時,甚至一度以為這是部靈異電影。直到看到男主角和多年未見的父親對練拳擊時,才明白導演的手法和意圖,於是一切釋然,一切順暢起來。

三段不同的人生

《念念》講述了兄妹倆因為父母教育觀念的變化導致分離,並過上不同人生,又重新相聚的故事。

故事的重點講述了兄妹倆不同的人生。

母親不想讓孩子的天賦埋葬在偏遠的綠島,要把兩個孩子帶到台東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父親卻認為這是徒勞的掙扎。夫妻倆的鬥爭,造成了妻女出走,而父子留守。

三十年後,女兒成為了一名不出名的畫家,而兒子卻留守在綠島當起了導遊。

整部影片對成長過程描述不多,重點是描述兄妹倆與母親的情感糾葛。從最開始對母親的不理解,甚至是怨恨,最後通過時空交匯與母親四目相對,解開了各自埋藏了二三十年的心結,實現了各自人生的救贖。

第三段人生講述的是妹妹育美男朋友打拳的故事。這也是一個救贖的故事,男友沒有天賦卻堅持打拳,即使視網膜脫落也不放棄。打拳成為他無法跨越的心結,僅僅是因為失蹤的父親希望他成為一名拳手。

最後,他在以前父親回家的海岸上與父親相遇,一場對話讓他走出渴望獲得父親認可,獲得父親庇護的怪圈,成為一名能夠獨自面對現實的男人和父親。

創新的電影手法

電影初看時覺得非常突兀和瑣碎,但當慢慢回想時,卻發現這正是電影的高明之處——小說人物內心描寫。

在《念念》中,張艾嘉大膽借鑒了小說天馬行空的敘述手法,在電影中隨時插入人物的內心想法。她沒有採用慣常的閃回、夢境,先向觀眾交待這是閃回、夢想、甚至穿越的作法,而是直接將這些內心想影像化,把它們與現實無縫連接在一起,這才造成了電影看起來突兀和瑣碎

張艾嘉讓小說慣常使用的心理描寫直接呈現在熒屏之上,可謂大膽之極,也可謂創新之極。

說看不懂或者太過突兀的朋友,可以試著用看小說、特別是大段心理描述的方法來觀看和回憶影片,《念念》的線索和故事應該很容易能理解。

大家現在不習慣這樣的突兀和瑣碎,是常理之中。畢竟電影最重要的手法——蒙太奇剛被創造出來之時,也遭遇了公眾的質疑甚至是抵制。但隨著它被大量運用,現在已經成為電影最基礎的手法。

電影語言的飛速發展來自於不斷的創新。雖然張艾嘉這一手法無法和蒙太奇等偉大電影語言相比,但可以肯定,它將為電影語言朝全能化敘述作出了有效的嘗試。對於這樣的大膽的嘗試,請給予足夠的包容,只有這樣才能讓電影像小說一樣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62歲的張艾嘉導演能否再次掀起台灣電影的新浪潮?

我也相信隨著之後類似的電影出現,這種形式將逐漸被觀眾們接受,它將如同蒙太奇手法一樣被大家所接受、認可。

歡迎關注影評公眾號nianqing920。ai年輕期待你的加入~

[圖片未上傳成功]


推薦閱讀:

夏雨演技這麼好,為什麼近來沒有作品?
如何評價《奇門遁甲》這部電影?
如何評價電影《地雷區》里戰爭獲勝方安排戰敗方德軍戰俘排雷的要求?
如何評價《不成問題的問題》這部電影?
如何評價大鵬和Mc天佑合作的電影《父子雄兵》宣傳曲《一人我飲酒醉》?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