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構詩建築的種子教堂與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設計相似?是致敬、借鑒,還是抄襲?

種子教堂(Church of Seed),2011,位於廣東羅浮山景區,由 O STUDIO ARCHITECTS 構詩建築 設計。

不得不說與 安藤忠雄 的 Church of Light (光之堂,1989,官網:ENGLISH-Top of The Ibaraki Kasugaoka Church)有諸多相似之處。

(圖片引自網路)

種子教堂,2011,廣東惠州羅浮山:

光之堂,1989,大阪府茨木市北春日丘:


先說結論,不構成抄襲,有可能是借鑒,倒不是致敬。

如何界定建築作品是否涉及抄襲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在談論是否構成抄襲之前,首先應當確定我們在這個答案下談論的這個建築物是作品。

如果建築物不構成作品的話,那麼談論抄襲是毫無意義的。

不可否認的是,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Church of Light)整體具有獨創性,作為建築作品毫無疑問。其之所以能夠受到法律保護是因為它具有獨立於其實用功能的藝術美感,亦反映安藤忠雄作為設計師獨特的建築美學觀點與創造力。幾何體的教堂在牆壁開了一個十字的縫隙,光線由十字縫隙切入,在地板斑駁如詩可以說是光之教堂(Church of Light)的重要特點。

然而構詩建築的種子教堂(Church of Seed)也在設計里沿用了這一思路,在牆上亦開了一個十字縫隙。

兩者乍一看好像從室內頗為相似,那麼構詩建築的種子教堂(Church of Seed)是否構成對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Church of Light)的抄襲呢?

我們先來看光之教堂(Church of Light)的外觀:

內部:

種子教堂(Church of Seed)的外觀:

內部:

我們可以看到兩者雖然都有利用牆壁縫隙作為光源的特點,但實際上外部感觀是大相徑庭的。

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Church of Light)主體部分在外部看起來如同一個六面幾何體,「光之十字架」構造在牆的一面(平面);從內部看,則是六面體的室內空間平行延伸。

構詩建築的種子教堂(Church of Seed)主體部分則略微像一個鋼琴,梯級式的屋面結構由北向南逐步增高,「光之十字架」構造亦然在牆的一面(曲面);從內部看,則是不規則的室內空間。

在熟知兩者相同點和區別的基礎上,我們談論種子教堂(Church of Seed)是否構成抄襲光之教堂(Church of Light),不過,這並非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點事情,我們判斷抄襲具體的依據應來源於著作權法,理應在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斷之後,再來看能得出怎樣的結論。

在著作權法(或稱版權法)視野中,任何作品都包含思想與表達兩種成分,各國著作權法通行的原則是:只保護具有 「獨創性」的「表達」,換言之,作品中不具獨創性的部分屬公有領域的 「思想」從而不受保護,比如已經廣泛流傳的傳統風格、樣式、素材、創意等。這一原則又被稱為 「思想/表達」兩分法,它不僅是知識產權國際條約中確立的基本規則,也得到各國立法與司法實踐的確認。

建築作品作為著作權法所保護的對象之一,亦然毫不例外,依然要通過區分涉爭議部分到底屬於思想還是表達。

涉及爭議的大抵就是這兩個教堂都在用的「光之十字架」,那麼這個都在用的「光之十字架」設計是否是表達,這應當沒有異議。然而這所延伸出的設計是否獨屬於安藤忠雄呢?

這倒並不當然,就筆者所知,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Church of Light)建於1989。然而早在1938年的台灣新竹十二寮天主教堂就有這樣的設計了,如下:

再往前面溯,不晚於14世紀的比利時布拉班特伯爵城堡(Het Gravensteen)亦然在牆上開有「光之十字架」,如圖:

再往前溯,我們可能還能找到更多更古老的樣本。只能說「光之十字架」這種設計思路(或者叫思想)其實並不少見,所帶來的「光之十字架」具體表達亦然並非寥若星辰。

當然地,安藤忠雄在光之教堂(Church of Light)所設計的「光之十字架」具有他獨特的創意,歸結於牆面上,這可以說是歸屬於他特有的表達。這種獨有的「光之十字架」應當受著作權法保護。

然而構詩建築的種子教堂(Church of Seed)的「光之十字架」實際上是與光之教堂(Church of Light)不同的,在思想層面可以說是前後相繼,但是在表達的角度卻不同。

具體表達如果不同,談論抄襲就是荒謬的了。

如果說兩者設計思想/思路一樣,這實際上屬於思想的範疇,並不構成著作權侵權;而若說兩者的「光之十字架」實質相似,如上分析,兩者並不相同或相似。

因而說構詩建築的種子教堂(Church of Seed)抄襲光之教堂(Church of Light)是不恰當的。

綜上所述,兩者之間並非抄襲關係,但有可能構詩建築的種子教堂(Church of Seed)會借鑒一部分安藤忠雄已有的設計思路,這也是作品創作中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往開來的應有之義。

參考資料:

1.AD Classics: Church of the Light / Tadao Ando Architect amp;amp;amp; Associates;

2.O STUDIO ARCHITECTS 構詩建築;


應該算借鑒,不能算抄襲,更不能算致敬。

借鑒:由光的教堂啟發,想到可以再牆上開十字窗來解決主立面的視覺形象需要。既符合宗教的視覺要求,又巧妙了利用了建築手法來解決而不是裝飾。

抄襲:一模一樣照搬,也找個類似的大牆面,十字窗把牆面分割成四塊。

致敬:和上面抄襲類似,要在視覺上使用上與原作十分接近,但通過其它部分的設計來承托出,在此處明明有其它手段來表現,但就是原樣搬光的教堂的立面手法,而且經可能的在各個細節提醒這是在模仿原作的有意為之。(這裡有兩地關鍵與抄襲不同。1設計師在建築其它部分的把握和設計已經展現出設計師的水平不是個只會抄襲的蹩腳貨。2設計師對於這單獨一處的模仿具有對原作深刻的理解,並刻意讓人知道自己在模仿原作。此處的模範已經超出了視覺功能的需要,更多是設計師概念上的需要。)


僅從圖片來看的話,

頂多算是很好的借鑒,不能算抄襲。

安騰的光之教堂開創了一個新的流派,

有點像是教堂中的莫奈,印象主義。強調的是空間內部神聖感覺而非對於傳統規矩比如彩窗之類的嚴格遵守。

後人在這個大的框架裡面搞點微創新什麼的也挺好,

這也算是一種繼承吧。


這個不能算是抄襲吧,只能說是有借鑒,種子教堂的空間和氣氛要比安騰的光之教堂明亮柔和的多,主要也就是借鑒了十字架光窗的處理,混凝土是常見的建築材料,不是專利產品,清水混凝土也不是,雖然安騰做的出類拔萃。

現代建築的歷史就是一部互相學習,互相借鑒,互相影響的歷史,看看柯布西耶的追隨者,密斯的追隨者,受艾森曼影響的一眾人,受蓋里影響的一眾人,受扎哈影響的一眾人,受庫哈斯影響的一眾人--------

如果你認為這算是抄襲,那下面這幾個你看看算不算

有興趣可以搜一下 巴拉乾和安藤忠雄的建築作品分析,會發現他們在很多空間及元素處理上的相似之處,是巧合?是致敬?是借鑒?還是抄襲?


推薦閱讀:

有哪些設計博客值得關注?
安卓主題商店的主題比起鎚子手機的確差很多,為何沒有廠商請原研哉之類的大師來操刀設計呢?
如何理解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全本》里提出的「exformation」理念?
怎麼為一個人畫出這樣的「簡化肖像畫」?
印刷出現色差,是設計的原因嗎?

TAG:設計 | 知識產權 | 建築 | 建築設計 | 安藤忠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