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什麼是菩提心?如何發起菩提心?

它的意義是什麼?如何發起菩提心?請各位用自己的語言回答,謝謝。


一、什麼是菩提心

「菩提」譯為道,菩提心就是道心;「菩提」又譯為覺,那麼菩提心就是自覺覺他之心。菩提心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利益眾生」,即為了利益度化眾生而追求無上菩提的誓願。

二、為何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意義

因為這種誓願是成佛的種子。如果沒有種下這種種子,不管你怎麼修,絕對不會有佛果,也不可能進入菩薩位。只有真實發菩提心以後,才有可能進入菩薩位。

對於佛教的弘揚,菩提心、空性見是必不可少的。單純一種善行,很難判斷它屬於佛法修行中哪個層次。如布施法門,人天乘、解脫道、菩薩道都在提倡。依人天乘的增上心去修習,便是人天乘善法;依聲聞乘的出離心修習,便是解脫行;依菩提心修行,便是菩薩行。菩薩行又包括有漏的凡夫行和無漏的聖賢行,地前菩薩尚未擺脫凡夫心的作用,所修布施仍為有漏善行。而菩薩在修習布施的過程中,不斷以空性見消除凡夫心的作用,最終契入空性,成就勝義菩提心。由此可見,唯有在菩提心、空性見的指導下,人天善行才能上升為菩薩行。

《華嚴經》講:初發心時即成正覺,就是說初發菩提心的時候,這個人等於已經成佛了。《華嚴經》為什麼叫「華嚴」?因為蓮花是花果同時,它的蓮花與蓮蓬是一起長的。發菩提心的時候就等於已經成佛,為什麼呢?因為真實地發了菩提心以後,你的心和你的行,跟佛的化身一樣,你乾的事情就是佛菩薩所乾的事情,想的就是佛菩薩所想,而且這種種子,已經是佛的種子,就像小麥的種子,無論放在哪裡,都是小麥的種子,不會變成大米的種子。真實發了菩提心,你心中佛種子就已經堅固,無論什麼時候都還在。即使沒有修好,死後墮入地獄,再輪迴,但是你菩提心的種子還在,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必會發芽。如果沒有這個種子的話,即使修成一個阿羅漢,自己出離生死,將來還是要回到人間再發菩提心。所以發菩提心要比修禪定、斷煩惱、布施等重要得多。

三、發菩提心發起的因緣

菩提心的發起有種種因緣,《菩薩地持經》謂菩提心是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為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且謂發菩提心有四種緣,即:

一見聞為增上緣,增上即增進之義。謂世間之人,或見或聞諸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之事,既見聞已,即發是念,是佛菩薩功行具足,能為如是諸變化事;以此見聞,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

二聞法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見聞諸佛菩薩神通變化,但聞說法,讚歎菩提及大乘法。彼人聞已,則歡喜信樂,以此聞法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

三護法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聞法,或見法欲滅之相,遂作是念:無量眾生,造諸惡業,當遭大苦。我今修菩薩道,護持正法,為諸眾生滅無量苦。以此護法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

四發心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見法滅之相,但見惡世眾生,為煩惱所障,不能出離生死;遂作是念:於此惡世,尚不能發二乘之願,況能志求無上菩提。我當發心,亦令他發,以此發心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菩提心。

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以十種因緣勸導眾生髮菩提心。言「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所言因緣,略有十種:

一念佛重恩故發菩提心。我們應該慶幸聽聞到佛法,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師長對我們有教導之恩,但不及佛陀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恩。佛法如引路的明燈,能除卻眾生的煩惱,能讓眾生依之修行而出離生死,能令眾生享受法樂。佛恩如此之深,為了感念佛恩,所以應該發菩提心。

二念父母恩故發菩提心。父母對子女的重恩,不是言語所能表達的。母親十月懷胎之辛勞,精心照顧、耐心哺育之慈愛;父為養家糊口之奔波,為培養子女成人之忙碌……對子女寄託著期盼,可是,為什麼又有那麼多的不孝兒孫出現?特別是我們剃髮染衣的出家人,有幾人能夠真正去滿父母的願呢?想到不能在父母身邊端茶送飯,不能在父母身邊服侍起居,那麼,只有發菩提心,只有以成就道業之功德,才能報答父母。所以,為了報父母恩而應該發菩提心。

三念師長恩故發菩提心。父母養育我們的色身,可是師長卻能給予我們慧命。如果沒有師長的教授知識,我們就不知禮儀,不懂規矩,也不會有世間的技能。做為學佛之人,如果沒有出世間師長的教導,就不會了解佛法,就無法依法修行而證道果。所以,親恩應當報答,師長恩也應當報答。為了報答師長的重恩,就要發菩提心。

四念施主恩故發菩提心。這是專對出家人而說的,因為出家人既不務農經商,也不做公務員,衣食所需都是護法居士布施而來。俗話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還不了道,披毛戴角還。」現在出家了,能夠有安定的生活環境,有充足的吃住條件用功辦道。如果能夠做到上求下化,修得福慧具足,就會在不知不覺之中讓在家居士沾得到恩澤。所以,為了報施主之恩,就要發菩提心。

五念眾生恩故發菩提心。眾生可從兩個方面來講:一是無量劫來在六道中輪迴受生,每一生都有父母,一切眾生可能是自己過去的父母;二是每一個人都生活在關係網之中,不可能獨立存在。雖然士農工商各司其職,但彼此互相協助。比如說農民雖然在種田,可以收穫糧食,可他們的農具、衣服、鍋碗等等卻是其他人的勞動成果。所以,眾生對我們都有恩,為念眾生恩,應該發菩提心。

六念生死苦故發菩提心。眾生的苦很多,但最苦的是在生死中流浪,輪迴於六道之中,求出無期。生時之苦,我們不記得;死時之苦,還沒有經歷。可是,我們總應該看到他人那種生死之苦吧?如龜脫殼,如牛剝皮。更何況不是常得人身呢?時爾牛胎,時爾馬腹,一失人身,萬劫難復。所以,要想了脫生死,出離苦海,只有發菩提心。

七尊重己靈故發菩提心。「己靈」是指眾生自己本來具有的靈性,也就是佛性。我們讀了佛經,從而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把我們的靈性也叫佛性。佛陀既然能夠通過修行成就,那麼我們如果依法修行不是一樣可以成就嗎?所以不能自暴自棄,不應自甘沉淪,而應該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故應發菩提心。

八懺悔業障故發菩提心。「懺」是發露過去所作的舊惡,「悔」是知錯以後不會再作,「業」包括身口意三業。由前生所作的種種罪惡而生今生的種種障礙就是業障,例如所作所為皆不如意,就是屬於業障。這些障礙會讓眾生苦惱不堪,障礙學習佛法,障礙出離生死,障礙成就佛道。所以,就要懺悔,讓自己的身口意清凈,把業障消除。這就是懺悔業障而發菩提心。

九求生凈土故發菩提心。娑婆世界屬於五濁惡世,雖然通過懺悔使業障消除,但如果有外在環境逼迫,親近惡友等外緣,難免會隨外境所轉。所以要求生凈土,與諸上善人俱會在一起。求生凈土就要發菩提心。

十為念正法得久住故發菩提心。「正法」是指佛的正法,真正的道法,理無差曰正,以三寶中之法寶,教理行果之四者為體。如果佛所說的教理行果能久住世間,眾生就有出離苦海的希望。所以要紹隆佛種,令正法久住就要發菩提心。在這十種因緣之中,前五種是屬於外在因緣,後五種是屬於內在因緣。有了外在助緣,知道佛、父母、師長、施主、眾生都有恩於我們,為我們提供修行的條件,所以要以發菩提心來報答;但要想了生脫死,一定要自尊自重,懺悔業障,改往修來,求生凈土,求證菩提,續佛慧命,護持正法,這才是發菩提心的內在推動力。

真實地發起菩提心,必須要用自己的智慧深刻地去觀察人生,觀察現實社會,這樣自覺地發起菩提心,才可以不退轉。保證不退轉最堅實的一條,就是看到「正法欲滅」,想要護持發菩提心。在當前來說,這是發起菩提心最重要的因緣。

四、發菩提心不難修

在現代社會生活中,要修禪定是很困難,當今這個時代,證到色界以上禪定的人是非常少的。另外,要嚴謹持戒,也是很困難,尤其是菩薩戒,要每一條都持可以說相當困難。佛在《優婆塞戒經》的禪波羅蜜品中,也不教在家人修四禪八定,只教在生活中修觀,在行住坐卧中用正見觀心。但是有一樣在現代社會特別好修的,那就是發菩提心。

為什麼呢?因為現代社會特別混亂,尤其是當前我們這個社會,眾生的煩惱、業障非常重,社會的黑暗現象非常多,眾生身心的毛病也非常多,東西方都是這樣,任何地方,可以說都是教你發菩提心的課堂、行菩薩道的道場。隨便翻開一個報紙:殺人、搶劫、拐騙、貪污受賄、販毒、售假藥……這些事情在生活中到處都在發生。一個正直的人、善良的人,應該透過這種現象發起改造眾生、改造社會的菩薩心愿。這是一個學佛的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儘管你不能改變,但是你有這種改變的心愿,總會發生一些作用。

發菩提心確實是非常好修,只要你隨時注意觀察社會、觀察人生、觀察你周圍的人,不難生起大悲心、同情心,而生起拯救他們、改造他們,當然首先是改造自己的心愿。現代很多人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吃喝、聚會、聊天、打麻將、電腦遊戲和手機遊戲上,一天到晚干那些無聊的、毫無利益的事情,浪費難得易失的寶貴人生,非常可惜,真正信仰佛法的人看了,不難發起覺悟眾生之願。所以發菩提心這一行,在現代社會最好修,而且修了之後功德很大。真正真實發起的時候,那已經入了菩薩位,護法神肯定會來護持你,你不會請、不供養,他也會來護持你的。

五、如何發菩提心

佛弟子學佛,必須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誓願,也就是要產生一種覺悟成佛,救度眾生的心性狀態,這種發願成佛的願力,在初期一般需要有一定的修法來發起(世俗菩提心)並使之堅固。勝義菩提心必須依靠破法執才能發起,不一定需要某種修法,但是初學者發世俗菩提心,最好依靠一定的修法。發菩提心作為修學佛法的重要加行之一,菩提心的長養對學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不僅心理結構、人格形象會迅速發生良性轉化,而且易於深入正定、明心見性。

《菩提道次第廣論》關於修菩提心次第,將阿底峽尊者所傳各種教授分為二類:一類是從金洲大師傳來的七重因果的教授,一類是寂天在《入菩薩行論》中所說的自他相換法。這兩派都是以出離心為基礎,進爾發大慈悲心救度有情共證菩提。還可依《發菩提心經論》等所示,觀人身過患、輪迴苦、業報因果、佛果功德、自性功德等,學習諸佛菩薩因地之發心,發起成就佛果,利益濟度眾生的宏大誓願,立志盡未來際永遠為此宏偉目標而奮鬥。

通過學習教理,受佛法熏習,在聞思見增長的過程中,菩提心自然就能生起,而且達到圓解的圓滿正見時,世俗菩提心必然能發起,再在生活中不斷行菩薩道、實踐菩提心,並且通過止觀實踐來將聞思正見轉化為修慧,見道證到實相般若時,世俗菩提心自然就升華為勝義菩提心了。

菩提心分為願與行兩種。願菩提心的「願」要如理而發,如理就是要根據「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種理而發,發可能做到的,若是不可能做到的,發了以後永遠也做不到,那就是虛願。諸佛菩薩的願都是如理而發,比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觀音菩薩的願等。佛菩薩有很大的能力,但還是因緣和合,不能一廂情願救度眾生。像阿彌陀佛的本願,最低還是要十念發願往生凈土,或臨終至心十念念佛,才可以往生。要是自己信願不堅,不念佛,別說一個阿彌陀佛,就是百億個佛也不能度不了,因為不如理。在佛果位上要度眾生,也還是要緣起,要跟眾生有緣,眾生的因與佛的緣,兩者要結合起來才能實際發生作用。菩提心,須依《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發,要學諸佛菩薩的本願發。最好要有一個莊嚴的儀式,寫成一個願文,很莊嚴地宣讀這個願文(我這裡有一個發菩提心愿文的範本:發菩提心愿文)。這個應該作為每天的日課內容之一。

行菩提心,很具體地講,就是要制定你這一生,或者目前一個階段,要為弘揚佛法、為菩薩道很具體地做哪些事情。根據你自己的才能和條件,所能做、應該做的,要發願努力去做。人的能力有大小,智慧有高低,但是都可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即使沒有文化,也可以去開導、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周圍同樣沒有文化的人,可以把他誘導到行善的、學佛的道路上來。佛經中講,任何人都可以布施,就是窮到乞丐,身上只有一件破爛的衣服,還可以從衣服上抽下幾根線,遇到受傷的人給他包紮傷口。再窮的乞丐,吃剩下的飯,還可以布施給螞蟻,這是《優婆塞戒經》中講的。佛光山倡導「給人方便,給人歡喜」,給別人一個微笑、一個良好的情緒,使人感受到人情的溫暖,這就是一種實在的「情緒布施」。所以世上沒有一人不能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現代社會,到處都是道場,要很具體地發願,依據我自己的能力,我今生要為修菩薩道干哪些事情。

我們學佛,完整的修學體系應該具備各大要素:比如皈依、持戒、懺悔、積福、菩提心、正見、止觀。(不同學佛人對這些要素的理解不同,因而可能存在差異),這些要素往往互相之間都是有聯繫的,比如發菩提心,在修學過程中跟其他要素存在相互依存的關係。這裡作一個略敘:

皈依,是成為佛弟子的基本手續,也是對於佛陀言教信受奉行的必要前提。佛弟子能否認真實踐佛陀教法,關鍵就在於,是否對三寶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是否真正認識到三寶對改善生命、實踐人生最高價值的作用。即便有了這樣的認識,皈依後還得不斷修習皈依。因為生命是無盡的積累,在此過程中,凡夫心早已形成巨大的力量。我們唯有不斷念死無常,觀想三寶功德,才能減少凡夫心的作用,使三寶在我們內心逐漸生根發芽,最終成為人生的主導力量。

所以,先要皈依後才有佛子身份,才談得上菩提心的修習,並且皈依後不斷的修習皈依,可以減少凡夫心的作用,也有利於發菩提心。

持戒,是佛法修行的基礎,聲聞乘的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而大乘也以戒為無上菩提本,這都說明戒律在修行中的重要性。然而,如今不少人將戒律的作用無限誇大,以為持戒便是修行的一切。事實上,戒律並不能作為完整的修學體系,因為它只是修行的共同基礎而不是一切。

我個人的看法,在如今這個時代,戒律的標準不宜制定得過高,陳兵居士在其著作《佛教心理學》中講到:「現代人持戒,應重視戒律的精神內涵,以大乘「不損惱眾生」為戒律的根本,注重自律精神的鍛煉,而不拘泥於外相的禁止食肉、滴酒不飲等形式,不強制壓抑人慾。」以「妄語」為例,佛教所講的「妄語」主要是「未證言證」這類大妄語,果報極其嚴重,然而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某些特殊情況下,出於自我保護性的撒一點小謊,有時也是在所難免的。如果一定要把戒律標準制定得過高,嚴謹死板的去恪守,很容易給自己的生活造成困擾,也容易損惱周圍的眾生,造成他人對佛教佛法的疑誹,有違大乘精神,如此學佛就是捨本逐末了。還有必要說一下,對於修學凈土法門的學人,如果老是認為自己造了很多惡業,時常耿耿於懷,對自己往生一事心存質疑,這實際上是很大的魔障,無始劫來,我們所造之惡業不計其數,凈土法門的殊勝之一就是「帶業往生」,如果非要說要罪障清凈了才能往生,那當今世上估計沒人能往生了,對於這類邪見,一定要有所警惕。

經常破戒之人,內心狀態會比較灰暗,容易造成人格上的自我封閉,對菩提心的發起會形成很大的障礙。在持戒上做得好的學佛人,心懷磊落,會比較樂觀、陽光,對長養菩提心有很大的益處。

懺悔,我人自無始以來,輪迴於六道,無不造諸惡業,惡業積澱,必然形成修道的內外障礙,因此須仗懺悔力、諸佛菩薩加持力、自性功德力之結合,消除業障,清洗身心的積垢,卸除心理的負擔,掃除修道程途中的障礙。

業障會讓眾生苦惱不堪,障礙學習佛法,障礙出離生死,障礙成就佛道,所以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必須懺悔業障。

積福,積集見道修道所須的福德資糧。當知見道證道,是至為快樂幸福之事,不具有大福德,難以成辦。

積福,也可以說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實踐,人生處處是道場,根據自己能力,盡量去做利益眾生,護持弘揚正法等菩薩事業。

正見,八正道中以正見為首。《阿含經》的四預流支,為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大乘經論中,則提倡以聞、思、修入三摩地。可見,大小乘經教都很重視正見的獲得。唯有在正見指導下,才能如法修行。不重視聞思正見,修行無異是盲修瞎練。《佛說菩薩本行經》卷中:

起塔僧伽藍上至施佛。持戒坐禪慈念眾生。合集其德。不如聞法執在心懷。思惟四諦非常苦空非身之法泥洹寂滅。比前所作一切功德。最尊第一無有過上。

供佛、建寺、持戒和坐禪的功德不如聞思修的功德,說聞思修的功德「最尊第一無有過上」為何如此呢?因為前面的行為都只是助緣,而聞思修才是正因。所以說,很多人以為學佛沒必要研習教理,研習教理不算實修,這是莫大的誤會。佛法的修證,雖然以離言為究竟,亦離不開相、名、分別。從文字般若入觀照般若(觀照實相),由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是修證佛法的通途。證得實相真理所修的毗婆舍那(觀),即是通過觀察語言文字所表的理深入思惟(分別)觀察,超越名相分別而證得本來超越名相的真實。以正見為指引,修行才能擁有正確方向,而不是在上下求索中蹉跎一生。

正見對發菩提心的影響極為關鍵,因為開發正見的過程中,凡夫心會被逐漸瓦解,在被佛法熏習,見地水平增長的過程中,菩提心就會逐漸長養起來。真正得到文字般若(圓解),即使沒證到實相般若,此時世俗菩提心也必然發起。

止觀,教和觀為佛教修行的兩大要領。學佛不僅要有經教作為理論指導,還須具備止觀的實踐方法。畢竟通過聽聞思考學習佛法,所得到的只是聞思慧,要將聞思所得的正見轉化為修慧,須在生活中觀修,並且需要落實於專門的止觀實踐,以此將佛法智慧落實於心行,成為改善生命的力量。缺少這一核心,所學的教理就會失去生命力。

止觀對發菩提心的意義在於,將正見轉換為智慧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使得世俗菩提心不斷增長,同時也使世俗菩提心往勝義菩提心的方向升華,於止觀中突破,證到實相般若時,世俗菩提心即轉化為勝義菩提心。

由此可見,修學佛法的各個要素都影響著菩提心的發起,我個人認為對發菩提心影響最為重大的是以下三個要素:

積福(發菩提心的實踐)、正見(打破凡夫妄見,瓦解凡夫心,了知菩提心與智慧不二)、止觀(聞思正見轉化為修慧,增長、升華菩提心)

一個人發了菩提心以後,他整個的人生目標、精神狀態會發生一個質變,會從一個凡庸的小人,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變成一個具有「大心」的菩薩。雖然功德還不能跟大菩薩一樣,但是心是一樣的,精神境界已經非常高,並會從菩提心中不斷出生精神力量,這本身就是人生最高的一種享受了。這樣的人,作為荷擔如來家業的大丈夫,心懷佛法與眾生,其胸懷和氣魄相較於菩提心發起之前,可謂判若兩人,他不會像常人那樣在財色名位中掙扎沉醉,不會執著糾結於生活中的無聊瑣碎,如同一個在黑暗中行走的人看見了光明,發現整個人生都有了價值和意義。這樣的人,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並且要以「我在正法在」的衝天氣概,擊大法鼓、樹大法幢,續佛慧命,使佛法能薪火相傳無盡,令佛日重輝,法門光大。

當前,佛教的現狀顯然是「正法欲滅」,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當我們看到這個現實,於是發起護持正法的願力,這就能幫助我們真正發起菩提心。此外,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應該並行。行菩提心就很具體了,主要是為護持正法,你這一生要根據自己條件儘力去做哪些事。這樣發起的菩提心才非常真實,而且也可以落實在行為當中。如果是這樣真實發起的話,必然得到諸佛菩薩和護法的護持。

本文中的大部分內容編輯整理自濟群法師和陳兵居士的開示。


菩提心分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勝義者,自性體即是;世俗者,自性用是。

世俗菩提心又分二種:

一是凡夫為上善情想所感發菩提心,緣慈悲求佛道化眾生故。

二是依於自性體上,作慈悲利益眾生事業,而實無凡情執著。

所以發菩提心分三種。未悟前發凡夫菩提心;了悟佛性時是發勝義菩提心;於無住佛性中發離情想菩提心,是為第三。

於未了悟前有悲心否,發菩提願否?

自心是否如實了悟,生死涅槃同一如幻否?

於了悟中,得慈悲利益眾生心不退否?於無上道得堅固否?

菩薩是至情至聖之人,非是無情無義之輩。其用情至專,其於情亦無著。

菩薩會不會開玩笑?

像我等有願凡夫菩薩,當然會啊。

然而有時玩笑何嘗沒有深意呢。

事實上,菩薩怒目慈眉,作什麼事又何嘗拘於一格?

貴在隨緣作為應得機去。

--------------------------------

2015.4.17

如何發起菩提心的回答沒有詳細論說,這是上文所欠缺的。以下補上。

上文講到:凡夫為上善情想所感發菩提心,緣慈悲求佛道化眾生故。

這上善情想是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是我等父母眷屬;

觀一切眾生皆處無明與我共受輪轉逼迫;

觀正法終將滅盡,而生護持心故;

觀佛、菩薩、聖者而心生渴慕故;

以上種種皆可作慈悲心生起的所緣。眾生皆有佛性,唯因妄想執著,無明障覆如我們的緣故,不能了悟自性成就佛道,推己及人,慈悲心生故有發願。

發願文摘錄如下。

在賈題韜居士《論開悟》看到的發願文:

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惟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超然法師講《圓覺經》發願文:

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凈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

但願我從今往後,都能夠安住在佛陀的圓滿覺性當中。在生生世世裡面,尋求善知識,都能夠如願以償,而不會遇到外道,以及二乘的老師。

我將會依照這個大願而修行,逐漸斷除理障和事障等等一切障礙。

當所有的障礙都斷盡了以後,我的願望就圓滿了,於是,就會榮登如來清凈解脫的法性寶殿,實證廣大圓滿覺性的微妙莊嚴之境界。

窮盡於無邊虛空當中,無量世界的一切眾生,我都要幫助他們悟入究竟的圓滿覺性;當他們都悟入圓滿覺性以後,其中,根本就沒有可以取證圓滿覺性的人,一切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命相,終究盡除無遺。

如宿世已是佛種,念發願文當感觸甚深甚深。願眾生皆早成佛道。


希阿榮博上師用平凡語言開示菩提心:

如何培養愛的能力

佛教徒是決心與自己親密相處的人。親密相處有兩層含義:一是誠實地覺察自己身、口、意的所有活動,二是柔和地對待自己。如實觀察往往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狹隘、冷漠、混亂,我們本以為自己各方面都不錯,現在卻發現全不是那麼一回事。這大概是許多佛教愛好者信佛多年仍不肯開始真正修行的原因,直面自己的缺點,遠不像談玄說妙、做做表面佛事那樣,可以滿足虛榮心、帶來成就感。不過,另一些人的做法正好相反,覺察的結果使他們

非常沮喪,他們下死心要弄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這麼狹隘、冷漠、混亂。苛責讓他們失去幽默感,變得越來越酸澀,對自己、對他人及周圍的一切都感到厭惡。

不往內觀照,無法真正消除迷惑;而不心懷溫柔,修行便只剩下受苦。慈、悲、喜、舍都是從內心的溫柔中生起的。我們常說要有慈悲心,可是慈悲不僅是針對他人,也針對自己,並且首先是針對自己。缺少對自己的慈悲,很難真正對他人慈悲。

在開放的心中懷著敬意看待自己當下的體驗,尊重自己的洞見,不否認自己的缺點和過失,也不認為自己一無是處而失去內心的莊嚴。即使面對自己的狹隘、冷漠、混亂,依然不忘記知足和感恩。做到這點對修行人來說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只有不放棄自己,才會不放棄他人;只有尊重自己內心的感受,才會願意去體念他人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覺悟的潛力,才會相信他人覺悟的潛力,並因此走上大乘菩薩道。

大乘佛教徒為了一切眾生的最終解脫而發願修行佛法、證得無上正等覺。這種發心稱為菩提心。在輪迴里流連日久、被貪嗔痴慢疑訓練有素的我們,要生起真正的菩提心談何容易。不過,我們還是要發願,哪怕不是十分的誠心甚至帶著疑慮,也還是要表達自己的這個願望。我們的心有一個特點,就是可塑性極強,只要不斷訓練,什麼假的在我們心裡都能變成真的。久而久之,假裝發心也能把真的菩提心激發出來。

菩提心並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它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為基礎,有著翔實的建立步驟。

「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希望所有眾生都快樂,這便是慈心。慈心相當於內心毫無偏見的友愛之情,培養慈心也可以看作是培養愛的能力,學習以真誠和善意去對待眾生、與外界相處。對普通人而言,一開始就平等地關愛所有眾生頗為困難。通常我們從自己開始,願自己快樂,然後懷著快樂的心情逐步將友善擴展到我們愛的人、親友、陌生人、讓我們憎惡的人以及一切眾生。有人告訴我:做善事後,如果只是把功德籠統地迴向給「一切眾生」並不難,但如果具體聯想到自己的敵人,則很難心甘情願地把功德也迴向給他們。有這種想法很正常,因為你心中的「一切眾生」只是一個名詞,沒有具體的內容,或者至少不包括那些你不喜歡的眾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強調發願的對境是逐步擴大的。有偏見、有局限都不是大問題,關鍵是不自欺,不敷衍。

對自己友善並不是放縱自己,因為放縱只會讓我們越來越不尊重自己,而不能讓我們內心安樂。友善意味著以溫和的方式了解自己,帶著幽默感去觀察自己的傲慢、無知、冷酷、僵硬。這些東西雖然頑固,說到底不過是自心玩的可笑把戲,你弄清這把戲背後的玩法,就能逐漸不再被它迷惑。通過對自己行為和感受的觀察,我們會慢慢了解到什麼樣的行為給自己帶來快樂,什麼樣的行為造成痛苦。為了讓自己快樂,我們將學會謹慎取捨身體和心的行為。

在觀察自己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足夠誠實和專註,就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都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自己和他人。我們喜歡誇大內心的感受,尤其是負面的感受,雖然這樣做會加重自己的痛苦,但我們因為不想把心打開,不想原諒某個人,或者不想面對真相,而寧願相信自己深受傷害。有時讓自己心碎比寬恕要容易、痛快得多。由於缺乏覺察,我們不能看清事物的狀況,不能了知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使自己處於不必要的傷痛、焦慮和混亂中。

即使出於善意,我們說話、做事的方式也可能給他人造成傷害,不過我們總以自己發心好為理由忽視這種傷害。事實上,這樣做只說明我們並沒有準備敞開心胸,在內心深處並不想要與他人交流。許多人在生活中面臨的最大僵局就是習慣性地封閉自己,排斥與外界交流,任何一樣東西都可能被用來搭建自他之間的藩籬。是非對錯、道德觀、價值觀、信仰都能成為拒絕交流的好借口。你認為自己是對的,是站在道德、正義一邊的,所以有理由漠視對別人的傷害。或者,你認為自己對生命、世界的了解更深刻、更透徹,因而很難向不信因果的人表示應有的開放和友善。然而,大乘菩薩的友善是無條件的。我們可以一步一步來推進這種友善,前提是把心打開,讓所有我們祈願他(她)快樂的眾生都真正進到我們的心裡。對我們來說,「眾生」不是一個無關痛癢的辭彙,而是代表著在情感上能與我們相通相連的一個個具體的生命。

培養愛的能力,如果你感覺從自己做起比較難,則可以選擇任何一個最能激起你心底溫柔之愛和感激的人,真誠地希望他(她)快樂。然後你把這種愛和感激投射到其他親近的人身上,並祈願他們同樣獲得安樂。對很多人來說,剛開始即使是對親人和朋友,也無法懷著無條件的友愛,但這沒關係,做作的發願也能幫助我們超越自己的極限。如果不是發願,我們恐怕永遠意識不到自己的麻木、狹隘:不要說每天與自己擦肩而過的陌生人,就連身邊的親友,又有幾人是我們關心的?

某些情況下,我們也許會發現對親近的人反而更難以無條件地去愛,因為親密的人之間往往有太多執著。我們心裡會有許多的期望和要求,要求對方完全理解、欣賞、領受、符合我們的心意,不然便感覺失落、痛苦。束縛在這種心態當中,去愛就意味著準備去受傷害。越是關係親近的人越容易鬧彆扭,比如父母與子女之間、愛人之間,都是真心實意地為對方好,可也常常因為這種滿帶著欲求的好而彼此受傷害。對親近的人,我們並不缺少愛,而是缺少寬容和放鬆。作為修行者,不妨提醒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會令我們的人生有意義,但那些愛我們的人,讓你我的人生不僅有意義而且美好。僅為這一點,我們也應該對他們心懷感激。

為不相干的人或陌生人發願是一個更大的挑戰。只是想像一下街口人頭攢動的景象,然後籠統地說一聲「願他們快樂」,似乎不夠真誠。我們可以把祈願落實到日常的與人相處中,讓每一個與我們接觸的人都感覺到我們的善意。也許那一整天他都很不順利,但我們的友善讓他的心頭鬆了一下。這就是很好的開始。接下來我們可以為遇到的人發願,希望他的好心情能保持長久一些。人心是相通的,如果我們護持著心中的善願,其他人必定能感覺到它的溫暖,儘管他們也許會不承認或不表現出來。當我們向他人表達善意時,如果不期待對方也同樣做出善意的反應,我們就會更加輕鬆、投入。其實,內心越來越寬闊、堅強、溫柔,這便是我們能得到的最好回報,也是我們自己快樂的源泉。

為憎惡的人發願是極為艱難的,所以我們把它留到最後,等自己已經習慣善待很多人之後,再進一步挑戰自我的極限。從最初的不能善待自己到善待陌生人,我們的心量在不斷擴大。冷漠往往不是因為缺乏愛的能力,而是因為不相信自己敞開心胸的能力。一個神智清明的人,在正常情況下是不會以害人為樂的,所以面對傷害過我們的人、與我們作對的人、讓我們難堪、令人厭惡的人,我們可以去體念他的煩惱,檢驗自己的寬容和開放能力。可惡之人總能一眼看到我們的弱點,直戳痛處,因此與他的相遇正是我們修行的良機。一切痛苦都來自於自己的執著,如果有人讓我們痛苦,我們首先應該檢視的是自己。從這個角度來說,可惡之人是我們的老師,他會毫不留情地指出我們的執著在哪裡。對這些以怨敵形象出現的老師,不論我們現在感覺多麼難以接受,最終都會真誠地希望他們快樂。沒有他們,我們在仁愛的道路上真的無法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

最後,我們懷著善意祈願一切眾生,包括自己、他人、大小動物以及其它世界存在的生命,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無論生活際遇如何,我們都要發願活得快樂,而悲心是在此基礎上,更要有勇氣,願意去經驗痛苦,不僅為自己,還要為他人。與慈心相比,悲心需要更多的溫柔和堅強。肯去感受痛苦不是因為嗜苦成癖,而是痛苦讓我們放下驕傲,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並透過它,體念到其他人的恐懼、傷痛和煩憂。人們常常因為感覺到自己的脆弱而變得充滿攻擊性,試圖以生硬和殘忍來保護自己。悲心的訓練卻是反其道而行,因悲憫自己而悲憫他人。對自己最好的保護不是讓別人痛苦,也不是讓自己免受痛苦,這兩者都只能使我們更加冷漠和孤立。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我們就會一直傷害他人,傷害自己。學著以開放的心胸去經歷痛苦,我們將不再會疏離地看待其他眾生的苦,而且對苦的根源會有更深刻的認識。這時,「願諸眾生遠離痛苦及痛苦因」的願文在我們心裡就有了更真誠而具體的含義。

我總記得少年時期跟隨老堪布赤誠嘉參外出傳法。無論是灌頂還是講經,每念到與眾生痛苦相關的內容,堪布都會落淚。有時很大的法會,下面坐滿信眾,他照樣涕淚交流。我那時年紀小,不懂事,覺得堂堂一個堪布竟在法座上哭得稀里嘩啦的,很令人難堪,因此私下提醒他不要那樣。我們親如祖孫,無話不談。老堪布很抱歉地跟我解釋說,他想到眾生的痛苦,心裡實在難受,眼淚忍也忍不住就流了出來。等我長到能理解老堪布的悲心的年紀,他老人家已經圓寂了。

悲心的訓練與慈心一樣,也是從自己或任何一個最能激起你悲憫之情的人或動物開始,逐步擴展到親人、朋友、認識卻不相干的人、陌生人、憎惡的人、及至所有眾生。自己在經歷痛苦時,努力保持住覺察,看到情緒的變化,看到自己的反應,看到脆弱、怨恨和驚慌,同時盡量把心敞開。這時你能了解報紙上、電視里、書本中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心裡的感受了。他們無論做什麼,你都不會詫異,你都能體諒。謙卑、寬容、感恩這些辭彙背後的深義,此時你方開始理解。

當我們看到苦難的景象,不要馬上把頭扭開,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去體驗其中的痛苦,並盡己所能地伸出援手。這是我們學習如何生活的重要課程。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中詳細講述了自他相換的修法,把痛苦、煩憂吸進自己心裡,把喜樂、輕鬆釋放出來。自他相換又稱為施受法,施與和接受。日常工作、生活中隨時隨地各種具體的情境下,都可以通過觀想,為自己和其他眾生修這個法。比如,自己感覺到壓抑、疲憊時,先安靜片刻專註於內心的感受,看到那個在壓力下疲憊不堪的自己,然後深深地吸氣,把壓抑、疲倦等等不適感吸進來,呼氣時把輕鬆和旺盛的精力送出去給自己和其他人。吸氣和呼氣過程中的觀想可以非常具體。如果你的朋友不小心把手割破了,你可以盡量去觀想他的傷口,去感受他的疼痛,然後通過綿長的吸氣把那種痛感吸進來,呼氣時觀想給他送去止血貼、創傷葯和止痛片。如果你知道對方最需要什麼,或者什麼東西最能令對方歡喜、放鬆,你就可以在呼氣時觀想送給他什麼,一杯清茶,一段音樂,都可以。如果你不知道該送出什麼,則設身處地想像一下自己在同樣情境中會需要什麼,然後把它送出去。

悲心的基礎是平等。有上下之分、人我之分,便無法完全體悟萬物同源的那份親情。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去可憐那些境況不佳的人,那樣我們非但不能經驗、分擔他們的痛苦,反而會給他們造成新的傷害。被人憐憫的滋味是不好受的。人在困境中比其他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平等的溝通,所以我們發悲心時要有溝通的強烈願望。我們做的不是施與,而是分享。

當然,謙卑到任人踐踏也是不可取的。把自己放得太高或太低都無法實現順利的溝通。慈悲是真心希望所有眾生都得到安樂、遠離痛苦,有時一味退讓只會助長他人的侵略性和執著,卻不能使他們快樂或免於痛苦。

有悲心自然會遠離嗔恨心,但實踐中某些人的悲心卻有可能引發嗔恨心。比如在放生時會對殺生者產生強烈的偏見。這時不妨看看自己的心,我們很顯然是把自己歸入了代表道德、正義和值得拯救的一邊,而對方則是無藥可救、不值得慈悲的。人的劃分可沒法這樣簡單。每個人都有良善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只要內心還有執著,就不能避免對人對己的傷害,所以嫌惡那些無明習氣更重的人,就像是五十步笑百步。一個人不會因為貼上了道德或不道德的標籤,就能解脫或不得解脫。解脫超越了這些。慈悲行者堅信一切眾生解脫的潛力,因而不肯捨棄任何眾生。

我小時候常因出身不好受人欺負,心裡也會生起氣惱的念頭,但那只是小孩子一時的衝動,事情過去就過去了,不會對任何人記恨在心。學佛後,面對破壞佛法、毀謗上師的人,要說我當時一點想法也沒有,那是打妄語,但是我沒有真正怨恨過一個人。對他們,我反倒更加同情。社會上很多人羨慕權勢、財富和能力,但這些東西若運用不當,便會成為造惡的條件。不僅如此,人生短暫,榮華富貴到頭也不過幾十年,死時什麼都帶不走,反而因為放不下的東西更多而更加痛苦。

慈悲心的訓練讓我們的氣度逐漸開闊,平和之中帶著喜樂。喜樂針對自己是感恩,針對他人是隨喜。法王如意寶曾說感恩是最為寶貴的一種品格。對罹患滿足感缺乏症的現代人來說,喜樂是個陌生東西,不知感念自己福報的人大概很難理解那種無所希求的歡喜。在藏地,傳統佛法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觀修暇滿難得,對自己值遇的一切由衷地珍惜和感激。一般人能做到珍惜美好的經歷,而修行人卻要在困境中依然感念自己的福報。我有一位弟子,他的未婚妻八年前患尿毒症,長期靠透析維持生命。從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他們相伴相隨在醫院的病房間輾轉度過。他們沒有自己的房子也沒有積蓄,卻過得平和安樂。他們從不抱怨什麼,反而真心地認為生而為人、得聞佛法的自己非常非常幸運。

由於珍惜和感激,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自然而然心懷恭敬。在這個浮躁散亂的年代裡,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莊重而專註地做事,所以我們的生活中少了很多優雅的東西。喜樂幫助我們找回內心的莊重和優雅。

為別人的成功、健康、善舉、快樂等等而高興就是隨喜。只有開始隨喜這項訓練時,人們才會看到自己的嫉妒心有多麼強,多麼容易被激發。看似輕而易舉的隨喜,實際做起來卻有相當難度,必須像訓練慈悲心那樣,有步驟地逐漸擴大隨喜的範圍。是從親近的人開始還是從陌生人開始並不重要,關鍵是找到最容易把「真替你高興」說出口的對象。有人也許更容易嫉妒近在身旁的人,而對莫不相干或遠處的人是否比自己好沒有太大反應;有人恰好相反,隨喜親友不成問題,卻見不得其他人走好運。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嫉妒心強,但也很少有人能毫不費力、心甘情願地隨喜他人。大家都知道嫉妒除了蒙蔽我們的雙眼,使我們看不見別人的優點,並讓我們的內心倍受煎熬外,什麼好處也給不了我們。可是因為嫉妒總能偽裝成其它情緒,我們一不小心就會受它騙。你力求冷靜和客觀,有可能只是你不想隨喜讚歎某人。你的委屈和失落也許不過是嫉妒心在發作而已。

嫉妒善於偽裝,不過說實話,我們心裡還是一眼就能把它看破,只是對外不想承認自己妒火中燒罷了,因為我們潛意識裡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弱點在哪裡。嫉妒表面上是對別人不滿,實際上反映的是對自己不滿。我們在哪些方面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就會在哪些方面表現出對別人的嫉妒。從這個角度說,嫉妒心像是探照燈,照見潛藏在內心深處的不滿和執著。如果我們能訓練自己逐漸放鬆這些不滿和執著,就能慢慢減弱嫉妒心,嘗試去隨喜別人的功德。

慈、悲、喜心都強調平等。大乘修行人不會為了顯示公正而力求平等。只因為內心足夠開放,對一切都能欣然接受,他的所見往往超越了人我、親疏、好惡,所以他能自然地平等對待眾生,包容一切,毫無偏見。是為舍無量心。傳統上,四無量心的訓練一般都從舍心開始。舍乃慈悲行的起點和基礎。《普賢上師言教》中有一個生動的比喻:修舍無量心就像歡迎所有人參加一場宴會,沒有人會被拒之門外。

我們把慈、悲、喜、舍分開來講是為了訓練更加方便、有力,實際上這四無量心並非各個獨立。慈悲、歡喜若非以平等心為基礎,則不夠清凈,不是無量心。所謂無量,指發心的對象範圍廣大,無邊無際、無有窮盡;發心的功德不可計量。平等心中若沒有慈悲、歡喜,就變成了冷漠和無動於衷。四無量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涵蓋、融會貫通的。

在四無量心的攝持下,我們願一切眾生獲得無上正等覺,徹底擺脫痛苦、得到安樂。這種發願稱為願菩提心。你可以願自己先覺悟,之後再引導眾生離苦得樂;也可以發願與其他眾生一起度過輪迴苦海,到達解脫的彼岸;或者像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那樣,除非所有眾生都自由解脫,否則,誓不成覺。發心有大小而無優劣,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的因緣發菩提心。只要誠實並且是真心為了眾生的解脫,發心無論大小都值得讚歎。如果只是為了做一個「標準」的大乘菩薩,覺得「應該」有最大的發心而去發心的話,則沒有必要。

發菩提心之後,我們還是會自私、愚昧。沒有關係,每個人都會這樣。從生起菩提心到圓滿證悟之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我們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種有力的方法攝持自己的言行,以幫助實現願望,這便是行菩提心。願、行菩提心統稱為世俗菩提心。經過長期修行,不斷積累福、慧資糧,我們最終將見到諸法實相,即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只有通過修行才能證到,而世俗菩提心則是通過儀軌發願、受持,並以六度萬行令其日益增上。初學者的世俗菩提心毫無疑問帶有做作的成份,不過持續的薰習最終能將做作的菩提心轉化為自然流露的菩提心。

六度,梵語稱六波羅蜜,意為「渡到彼岸」。渡到彼岸,比喻我們藉助這六種方法,超越二元對立的狹隘思想,達到豁然開朗的自由境地。六度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和月稱菩薩的《入中論》等所講的即是六度。這裡只是簡單地闡釋六度的基本涵義。六度不是「優秀佛教徒」的行為準則,不是「必須這樣」、「不準那樣」之類的硬性規定。在大乘修行者的世界裡,菩提心攝持下的一切行為都是方便善巧的。

不是因為你是佛教徒,不對弱者表示同情便覺得很沒面子,你才去布施。出於宗教或哲學的動機去行善,是不符合佛陀教法的。布施的精髓是捨棄貪執。把自己不要或不看重的東西送出去,不論東西本身貴重與否,都不算清凈的布施。我們通過布施來破除自己的貪愛和執著,所以並不存在施惠於人這回事,也就沒有必要居高臨下、沾沾自喜,或為布施的結果牽腸掛肚。布施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給予。如果別人需要的東西,我們有,就給他。為了布施而刻意去爭取、去積累財物,布施本身便成為一種執著,顯然與布施的精神相違背。對已擁有的,隨時能放棄;對未擁有的,不再貪求,內心滿足,這便是最好的布施。

上面講的主要是財物布施,但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法布施和無畏施。

戒律常被人誤解為束縛。把自己五花大綁,困在條條框框之中動彈不得。這只是跟自己過意不去,佛教徒的持戒不會這樣生硬無趣。戒律指適當的行為,持戒是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其目的是不傷害包括自己在內的一切眾生。留意觀察言行,我們會發現自己總是在錯誤的時間、地點做錯誤的事,像一隻闖進瓷器店的大象,把周圍弄得一團糟,自己也滿身是傷。佛陀慈悲地教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協調起來,不再因為笨拙而受苦。看見我們裝模作樣、自欺欺人而又總是弄巧成拙的情景,諸佛菩薩都會發笑。所以,持明無畏洲說:持戒就是所作所為別再讓諸佛菩薩發笑了,不然在他們面前該多麼難為情。

行為精準意味著我們須保持正念,不輕易對狀況下評斷、做反彈。這正是忍辱的要義。任何情況都能適應,任何可能性都會被接受,大乘修行者的內心始終是開放的。沒有趨避,所以沒有恐懼,也不會不耐煩。他的心太柔韌、開闊,可以無憂無懼地包容一切。修忍辱波羅蜜的行者就像大地,因為有承載萬物的能力,才匍匐在萬物的腳下。

通過布施,我們學習放下貪著,執著減輕,行為便不那麼容易造成傷害,這是持戒;不容易起嗔恚心,這是忍辱。生活中由此而來的變化令人歡欣鼓舞,於是我們的六度之行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歡喜、持續修行的階段。不是因為必須而勤奮去做事。我們對自己的創造力,對自己的變化充滿了興趣,因而想知道得更多。如果生活過於繁複,妨礙了這種求知,我們便歡歡喜喜地讓生活簡單;如果這種求知需要一輩子,我們便一輩子歡歡喜喜地走在求知之路上,不因為旅途艱辛漫長、看不到終點也似乎沒有終點而著急、沮喪。這就是精進。

禪定指捨棄散亂。一般未經過禪修訓練的人很難把握自己的心念,總會不由自主地攀緣外境。沒有定力而企圖在喧鬧之中不散亂,幾乎是不可能的。對初學者而言,寂靜處遠離誘惑和嘈雜,是幫助生起禪定的理想環境。前輩的修行者們也一再讚歎寂靜之地的殊勝功德。如果能安住,能不離清醒的覺知,則一切行動都可以是禪定。

般若空性超越文字,從感受上來說,它比較接近於內心的極度開放狀態,清明,遼闊,不固著,不僵化,不拒絕,不期求,不留戀,一切皆有可能。以開放、清明的心去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你將體會到無所不在的空性。

我們很真誠地發了菩提心,願意從此走上大乘菩薩道,可心底還是竊竊希望情況一旦變糟,自己有路可退。這毫不奇怪,總想開溜是我們的一貫反應。如果不是假設有路可退,我們恐怕什麼事都不敢做。然而,在我們的世界裡,時間是單向的,人生根本就是一條單行道。任何事情發生了就無法重來,我們也無路可退。菩薩戒幫助我們放下早先的自欺。

如果真的相信輪迴中所有眾生在本性上皆與諸佛無別,就該知道:在與眾生的關係上,我們早已別無選擇。菩薩戒不是無中生有,事實本來如此,受戒前後發生變化的只是我們的心態。受戒意味著我們不再以為自己與眾生是割離的,不再相信自己與眾生能割離開。這個認識如此鮮明有力,不斷鼓舞著我們尚很脆弱的菩提心。有人把菩提心比喻成一粒種子,菩薩戒則是土壤、陽光、雨露,呵護種子生根、發芽、成長。

菩提心平凡樸實到常被人忽視,但它是大乘佛法一切修為的基礎。有人問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

本來,登地以上菩薩、親見本尊或者精通經論的修行人才有資格著書立說,闡釋佛法,而我只是個凡夫,只因看到身邊很多人在修行過程中陷入困惑,我才把自己微不足道的學佛經歷和感受寫出來,希望能有所幫助。其中難免有錯漏,我在此祈求諸佛菩薩的寬宥;也請讀者看在我真誠菩提心的份上,勿多怪咎。

希阿榮博堪布口述,於公曆11月19日(藏曆九月二十二天降日)完成文字整理。當年釋迦牟尼佛升到三十三天為母親說法三個月後重回人間。後人把佛陀重降人間的那一天定為天降日,以紀念佛陀為母說法的功德。希阿榮博堪布希望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生起珍貴的菩提心。


具足十二種心,稱作「菩提心」:

1. 為給予一切眾生安樂,而發起 安隱心。

2. 安忍眾惡,為護念眾生,而發起 愍念心。

3. 荷負一切眾生,令證解脫,而生髮 大悲心。

4. 為了一切眾生滅除惡道苦,發起 大慈心。

5. 一切眾生畢竟以大乘度化,而生 清凈心。

6. 為遠離一切煩惱垢濁,而生 無染心。

7. 為求無上自性清凈光明,遍照無極,而生 光明心。

8. 知一切法畢竟無物,而生 如幻心。

9. 知一切本無所有,而生 無物心。

10. 於諸法無所動搖,而生 堅固心。

11. 為證諸法究竟寂滅,而生 不退心。

12. 為度盡一切眾生,而發起 度眾生無厭心。


好深奧的理論,心中有佛,佛心中才會有你。


  • 菩提心的定義

菩提心的定義按照《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

也就是說為了利益無邊的眾生而希求佛果的這種發心即是菩提心。這個頌詞講到了發菩提心必備的兩個條件:一是緣眾生的大悲(為了利益無邊的眾生);二是緣佛果的智慧(希求佛果)。

  • 菩提心的分類

菩提心的分類有很多種,不同經典有不同的描述,但按照《入行論》中所言:「略攝菩提心,當知有二種,願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頌詞的意思是講,歸納而言,菩提心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願菩提心,另一種是行菩提心。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差別就好像欲行(想要實行)和正行(真正開始實行)的差別。傳承上師們常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如果我要去印度朝聖,那麼想要去印度的這個念頭,就好比願菩提心;準備好行裝開始上路了,就是行菩提心。而且,要先生起願菩提心,才能生起行菩提心,行菩提心要建立在願菩提心的基礎上。這是從本體的角度講願行菩提心的差別。

  • 願行菩提心功德的差別

在《入行論》中有一個頌詞講到:「願心於生死,雖生廣大果,猶不如行心,相續增福德」願普提心的功德無量無邊,是獲得佛果的唯一因,不說佛果,生死輪迴中依靠願普提心都能產生無邊的廣大善妙果報,獲得梵天、轉輪王的果位,或者生在人間也是具有權勢、種姓高貴、相貌端嚴等等,可以說發了願菩提心的人他的福德遠遠超勝普通人。

但行菩提心的功德又遠遠超勝願菩提心,它是時時刻刻都在增長,不管你是睡覺、放逸都是在增上的,「縱眠或放逸,福德相續生,量多等虛空」。所以願菩提心的功德雖然無量無邊,也無法與行菩提心相比,願心不能令功德增長得如此之多。

《華嚴經》中云:「善男子,譬如金剛寶縱然壞損,亦勝過所有上等金飾,且不失金剛寶之名。善男子,同理,發菩提心之金剛寶縱然離開勤奮,亦勝過一切聲聞緣覺功德之金飾,亦不失菩薩之名,復能遣除輪迴之一切貧困。」

以上大概講了什麼是菩提心。

  • 如何生起菩提心

想要發菩提心首先要修持慈悲心,慈無量心是指給予一切眾生安樂,悲無量心是指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若要廣修慈悲心,則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都要修持;若簡單一點,就修持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如果還要簡單一點,則主要修持悲無量心。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講,還是修持完整的四無量心比較好一點,這樣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

修持的順序,則是先修持舍心,在修持慈心、悲心和喜心。因為如果沒有先修成舍心,慈心悲心就會偏墮一方,所以要先修持舍心。

四無量心修持完後,才正式的修菩提心。也就是前面所講的「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菩提心具體分析的話,還可以分為國王的發心,船夫的發心,牧童的發心。

總而言之呢,我們修持菩提心最重要的就是修持四無量心,修到量了,菩提心就容易生起。

關於菩提心,也有一些其他的修法,比如通過呼吸修持自他相換,又或者是阿底峽尊者的七種教言,可以根據自己的根基而選擇相應的修法。

參考資料:《慧燈之光》、《入菩薩行論廣釋》、《前行引導文》


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願海寺


實無菩提心,是名菩提心


兩個要點:緣眾生,緣佛果。平常發願要具備這兩項,就可以說有了世俗菩提心。

而勝義菩提心指的是大乘空性智慧,也就是證悟後的境界,相續中如果有了勝義菩提心,便也不會有人我分別,利他也就是利己,一切任運自成。

至於如何發起,受持菩薩戒儀軌就說得很詳細了:

祈請安住十方之諸佛出有壞,安住十地之菩薩大菩薩及上師金剛持垂念我(此句頌一遍,意義在於祈請做諸佛菩薩作見證):

乃至菩提果,皈依諸如來,

正法菩薩眾,如是亦皈依。(此偈頌頌三遍,意義在於皈依)

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

復此循序住,菩薩諸學處。

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

復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此偈頌頌三遍,在於正式發心,獲得菩薩戒)

(接下來都頌一遍)

今生吾獲福,善得此人身,

復生佛家族,今成如來子。

爾後我當為,宜乎家族業,

慎莫染污此,無垢尊貴種。

猶如目盲人,垃圾中獲寶,

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發了菩提心之後就是大乘菩薩道行者了,成為了佛陀的意子,自己要感到高興,這是自隨喜)

今於怙主前,筵眾為上賓,

宴饗成佛樂,普願皆歡喜。 (你受了菩薩戒發了菩提心,請了諸佛菩薩作見證,你成為了菩薩,別人不論是以何種方式與你結上緣,最終都會以此獲得解脫,故他們也會因你發了菩提心而高興,這是他隨喜)

勝寶菩提心,未生者願生,

已生願不退,日日其增上;

願不舍覺心,委身菩提行;

諸佛恆提攜,斷盡諸魔業;

願菩薩如願,成辦眾生利;

願有情悉得,怙主慈護念;

願眾生得樂,諸惡趣永盡;

願登地菩薩,彼願皆成就。(最後發願)


煩惱就是菩提,不是離開煩惱有一個叫菩提的東西;降服煩惱,就是發菩提心,你還要怎樣發菩提心呢?或許你這樣想,我先發個菩提心,然後讓這個菩提心來消除我的煩惱,如果這個菩提心是煩惱的你發出的,那麼它是不是另一種形式的煩惱呢。你除了無懼面對、深觀自身煩惱外,要到哪裡尋覓菩提?

——澄江明月色成空


菩提心,即成佛之心

發願,即生菩提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菩提心?如何發起菩提心?

菩提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什麼分那麼多種?都是菩提樹的種子嗎?

真正作為法器的是什麼菩提?

對學佛越來越矛盾了,如果貪求都是惡,貪求菩提為什麼是善?

怎樣能培育出菩提心了?

菩提心具體是什麼意思?

你讀懂下面的經文,再談菩提心,好嗎?

可能大家學佛之人,沒有好好的讀【大般若經】,以致下面的經文你會十分迷惑?

不解【大般若經】居然有這些經文。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十五

大般若經教誡教授品

複次,善現,汝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具壽善現答言:「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常若無常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常無常,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常無常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常若無常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樂若苦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樂苦,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樂苦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樂若苦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我若無我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我無我,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我無我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我若無我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凈若不凈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凈不凈,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凈不凈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凈若不凈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空若不空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空不空,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空不空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空若不空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相若無相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有相無相,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有相無相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相若無相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願若無願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有願無願,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有願無願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願若無願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寂靜若不寂靜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寂靜不寂靜,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寂靜不寂靜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寂靜若不寂靜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遠離若不遠離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遠離不遠離,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遠離不遠離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遠離若不遠離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十六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七之二十六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為若無為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有為無為,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有為無為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為若無為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漏若無漏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有漏無漏,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有漏無漏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漏若無漏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生若滅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生滅,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生滅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生若滅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善若非善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善非善,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善非善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善若非善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罪若無罪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有罪無罪,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有罪無罪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罪若無罪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煩惱若無煩惱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有煩惱無煩惱,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有煩惱無煩惱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煩惱若無煩惱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世間若出世間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世間出世間,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世間出世間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世間若出世間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雜染若清凈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雜染清凈,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雜染清凈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雜染若清凈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屬生死若屬涅槃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屬生死屬涅槃,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屬生死屬涅槃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屬生死若屬涅槃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在內若在外若在兩間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在內在外在兩間,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在內在外在兩間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在內若在外若在兩間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善現,汝復觀何義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可得若不可得增語非菩薩摩訶薩耶?」
  「世尊,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可得不可得,尚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況有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可得不可得增語?此增語既非有,如何可言: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若可得若不可得增語是菩薩摩訶薩?


發菩提心,

在藏傳佛教它叫三要道,菩提心的三種要道。

第一是厭離世間。

第二是大悲心。

第三是般若心。

夢參老和尚淺談菩提心。

http://www.360doc.cn/article/20714567_580559606.html


就凈土宗而言,老實念佛求生凈土就囊括了菩提心。

菩提心是什麼?菩提心是願做佛心。願做佛心是什麼?是願度眾生心。願度眾生心是什麼?就是攝一切眾生往生佛凈土之心。好,那麼到了澫益大師對這個菩提心有一個更為單刀直入的詮釋:深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你對凈土法門具有深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所以這個問題,我們要把它辨識清楚,這個菩提心的核心的內涵還是信、願。


發菩提心,我們先來看看《華嚴經》對於菩提心這件事情的描述,這個經文是這樣說的:

無量無數劫,菩提心難得,

若能一心求,究竟無上道。

設於念念中,供養無量佛,

不知是方便,彼猶非供養。

若聞如是法,諸佛從此生,

無量劫受苦,決定求菩提。——《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四

從這段經文裡面,我們可以看看 佛告訴我們的道理。首先,菩提心真的是非常的難得。無量無數劫,菩提心都是這樣的難得,若能一心、至心求菩提的話,那麼到最後必然可以成就究竟的道理。並且 佛又繼續說,若聽聞如是菩提之法,那你就能夠瞭解,諸佛其實就是從菩提之法而生。如果你瞭解這個道理之後,你就會知道,「無量劫受苦,決定求菩提」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哪怕是要持續受苦,我們仍然是要堅持信念,要求菩提。但 佛同時也告訴我們:「設於念念中,供養無量佛」,假設您的修證到了一定的程度,乃至您可以在一念之中供養量諸佛,甚至是念念之中供養無量諸佛,即使你可以修到這個程度了,如果你不知道這些的修行,只不過是求菩提的一種方便的話,那麼這個就不是真正的供養。

另外,我們再看看《華嚴經》卷四十二裡面的另一段經文,這段經文是這樣說的:「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 佛告訴我們說,不管我們是在做哪一種的善事,不管是造橋鋪路,不管我們是幫助別人、如何的長時幫助別人、如何是做多少幫助別人的事,但是這些善業如果沒有以菩提心作為內涵的話,那麼這些善業到頭來,就會變成魔業的因子了。所以可見「菩提心」,我們知道菩提心是非常非常的珍貴,值得我們寧可要受一切的苦也要求菩提;另外一方面,菩提心又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因為假如忘卻了菩提心的話,即使我們修一切的善業,到頭來竟然也只是淪為魔業的一場而已。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要瞭解,菩提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珍貴。

那麼,菩提又究竟是什麼東西呢?相信電視機前面的觀眾,一定常常聽到「菩提」這兩個字。我相信大家也約略的都能夠體會到,「菩提」是一個很珍貴的東西,但它究竟是什麼呢?我們在這裡給大家下一個非常淺顯的定義,也就是:菩提就是覺悟佛所說的道理,就叫作菩提。所以這個意思就是說:菩提只有佛門才有,只有佛教才有,其它一切的宗教都沒有所謂的菩提這件事情。那麼,既然是覺悟佛所說的道理,所以,可見這個菩提,必然會因著佛所開示的道理的不一樣,會有不同的這個分類。我們說菩提可以分成三個大類,可以分成「聲聞菩提」、「緣覺菩提」和「佛菩提」。

摘自《華嚴妙智網》


推薦閱讀:

正統的佛教護身符是什麼樣的?有哪些講究?
佛陀在圓寂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佛寺為什麼總建在山上?

TAG:佛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