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譯漢過程中,很難脫離原語的束縛,帶有翻譯腔,語言不本土化,怎麼改善?
我聽有人說英譯漢,譯出來語言質量不高,其實是中文的問題,那麼我應該怎麼去提高和改善呢,比如說可以依據什麼材料做大量練習,還是看些什麼書。因為本人不是英語專業的,有時學習上存在問題,不容易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所以還請各位前輩不吝賜教,指點迷津
感謝邀請。
得分具體情況。由於題主給出的信息中提到「本人不是英語專業的」,卻又在話題標籤中添加了「文學」。一個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去翻譯文學作品,想來只是自己的興趣愛好,並不是翻譯本專業的文獻。
如果打算轉專業或者轉行,那麼建議還是系統看一些翻譯理論書,了解一下「等效翻譯」原則,這裡不是翻譯理論課,就不多說了。提供一個思路是,你可以去搜這四個字,可以順藤摸瓜找到你需要看的書和需要了解的信息。
如果僅僅是滿足自己興趣愛好,那就不談論翻譯理論。我說的不會比書本上更好,只是試著用簡單的話,隨便聊聊。
「譯出來語言質量不高,其實是中文的問題」在很多情況下,是個逃避責任的借口。很多情況下,以這種借口為自己糟糕譯本辯護的翻譯人員,在對英文原文的理解上就有問題。英語專業一直在呼籲要加強中文教育,但現實是,這樣的呼聲背後的潛台詞,是「我們的學生英文已經足夠牛了,就是中文爛而已」。
自欺欺人。他們只是不敢承認,現有的英文教育體系,是徹頭徹尾的失敗。當然,這話說的太狠,我道歉,而且在跑題到批判教育體制之前,得趕快把話圓回來。
英譯漢中,譯入語是我們的母語,語內重組是自然發生的,通俗一些說,就是你只要知道這句英文啥意思,就能解釋給別人聽你理解的意思是什麼。
而翻譯腔的出現,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你根本沒理解這句英文是什麼意思。只見其形,未得其意。
那麼避免翻譯腔的原則,也就很明顯了。你需要的是,「得意,忘形」。
————題外話————
翻譯是什麼。為什麼要追求「等效」。簡單說,我們希望將源語讀者(英語讀者)在閱讀原作品時得到的感受,通過翻譯轉換,得以儘可能讓譯入語讀者(漢語讀者)也擁有相同或者近似的體會。這時候,一個譯者需要具備的能力,就是紮實的英文,不怕麻煩勤查資料的毅力,最後才是良好的中文表達能力。
自我訓練的辦法有很多,但總結到文字上,歸根結底無非兩種,大量閱讀作為輸入,大量寫作作為輸出。以前在別的回答里提到過:學筆譯,其實就是《非文學翻譯》的作者李長栓老師的觀點:先學寫作。翻譯就是事先知道內容,然後用另一種語言寫出來。這其實就包含了語用原則等效翻譯之類的翻譯理論與原則在內了。真練本事的話,翻譯理論了解一個基礎就好,多讀好的中文,多讀好的英文,然後就是實踐與練習。
事實上,什麼叫做「好的中文與英文」,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我能給出的意見是,讀你感興趣的。因為無論你選擇翻譯英語文學作品,只是一時的愛好,還是想以翻譯為生,你都需要讓自己保持興趣與熱愛。沒有這份「不管多累多煩只要一談起文字轉換時的精妙就眉飛色舞精神煥發」的熱情,你會很快放棄。
就說這些。多看源語書籍。
翻譯腔歸根結底屬於沒有對目標語(在這裡指英語)和源語(漢語)熟練地掌握。
我們說譯文的功能對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就指的是譯文要在語言的功能上和原文對等,而不是語言的形式上和原文對應。比如下面這句:He is the last person I will ask for help.
形式對等(所謂翻譯腔):他是我會要求幫助的最後一個人。
功能對等(貼近源語):我是不會求他的。在如:
On 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ly days,... (Westminster Abbey,Washington Irving)
形式對等:在那個肅穆又憂鬱的時候,...功能對等:時方晚秋,氣象肅穆...(夏濟安譯)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來,翻譯的過程中總的策略應該是更偏向內容的呈現,向譯入語靠攏,盡量發揮譯入語優勢。
學過翻譯的都清楚,英語是形合語,漢語是意合語,所以兩種語言的音韻和節奏有很大差別。漢語一般是單音節,一個字一個音節,而英語(特別是語域較高的情況下),文章中單個單詞有多音節組成,所以造成題主所說的「彆扭」和「翻譯腔」。
漢語的音韻節奏也尤為重要,再比如:
Never get on or off the bus before it comes to a stand still.
車未停穩,請勿上下。賈玉新在《跨文化交際學習》中總結得很好,「英語高度形式化,邏輯化,句法結構嚴謹完備,並以動詞為核心,中分析輕意合;漢語不注重形式,句法結構不完備,動詞的作用沒有英語中那麼突出,重意合清分析。」
這句話基本概括了漢語和英語的特點了,而講一個重形合的語篇譯成重意合的語篇,最常見的錯誤就是將形合的特點遷移(Transfer)到重意合的語言中,這也構成了所謂的「翻譯腔」。
所以,題主要想短時間提高水平,大可以多背一些四字成語,了解其背後的意思,試著用英語解釋出來,因為漢字的音節配合很重要,雙音節和四字格總能給讀者創造出更好的語感,這樣在短時間內可以有很大的提升:)
但要是要從根本提升翻譯技巧,就只有:多讀,多練,對源語和目標語的特點都要有很好的把握。
時間比較緊沒法展開談,以上個人拙見。不請自來。
題主聽到的那句話對了一半,英譯漢的時候翻譯腔,是中文/漢語的問題。看題主給的標籤是文學,那麼我就假設是筆譯了;口譯和筆譯還是有差別的。
筆譯帶有翻譯腔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英文不理解,二是中文不紮實。卓人羽提到說「中文不好很多時候是逃避責任的借口」,恕不敢苟同。但是有一點我是同意的:輸入語的理解確實嚴重影響輸出的質量。
影響的機制很簡單,原文的意思都不理解,那就只能生搬硬套,按照最基本的字對字翻譯的原則,生硬地把英語對應成漢語。但是翻譯畢竟不是翻字典。在文學翻譯中,我能想到幾類造成無法理解的情況,難免掛一漏萬,僅供參考:
1. 英語文化中的文化背景。這一類很容易引起誤解和不解,包括典故、隱喻、象徵等等。但是這一類通常相對固定,所以只要多閱讀、熟練掌握,問題不大。
2. 英語習語和俗語。這一類應當是最常見的,也是變化最快的。由於經常變化,在翻譯的時候很可能看到了但是意識不到是習語或者俗語,這一點Baker (1990)在 In Other Words 已經講得很多了。
3.修辭手法。這一點可能與上面的文化背景有些重疊之處。這種重疊也是文學的文化屬性帶來的。例如比喻,比喻物的選取就帶有深深的文化烙印,對照直翻必然詰屈聱牙。再例如雙關,這個可以說是翻譯的噩夢;起碼我做口譯的時候,如果講者用雙關開玩笑,我就恨不得掐死他。
但是,最最重要的,也是最難處理的,是沒有英文的思維習慣。英文的思維習慣,不僅僅是英文去思考,而是「像母語者一樣思考」。舉個簡單的例子:
甲:您好,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
乙:您好,是這樣的......(以下省略若干字對來龍去脈的描述),所以您看您能不能......(提出請求)?A: Good morning, how can I help you today?
B: Yeah, I was just wondering if you could kindly......(提出請求), since ......(說明原因).上面兩個例子的差別在於:漢語對話強調背景和語境,而最後的結論(例如上述的請求)是不言自明的;而英語對話強調的是直接回答問題(提出請求),之後再對自己的請求進行合理化。
這只是英文思維的一個例子。在下不才,只能闡述到這個程度。但是,我也確實看到很多英語很流利的小朋友,一給英國機構打電話,就開始介紹一堆的背景,到最後人家也還是雲里霧裡不知所謂。
英文思維的重要性,一是幫助理解,二是幫助譯者意識到英漢差別,在翻譯的時候有針對性地進行處理。最最重要的,是英文思維能夠幫助譯者提取信息之後,放棄語言的外殼,方便接下來的重組。
以上是英文理解的方面。先說這一方面,是為了補足題主的疑惑。翻譯腔不完全是中文的問題,更是英文的問題。中文的問題呢?中文主要是語用的問題。
老實說我們雖然是中國人但是我們的中文並沒有多好。尤其是文學語言,畢竟不需要也不可能人人成為文學家。而且西學東漸以來,漢語受歐語影響日重,也導致了部分的翻譯腔已經成為既成事實。但是,翻譯幾乎是再創作;「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古訓,筆者看來仍有必要。
說幾點簡單的建議吧:
1. 提升中文水平,需要多讀書。當代的讀物要讀;現代的讀物要讀;近代和古代的讀物,也要讀。中國文學輝煌燦爛這麼多年,經典不少。先求量,以求得對語言應用的感覺;再求質,選取自己喜歡的風格做深入研讀。古代作品名目繁雜,個人以為仍以大家之散文為上。駢文而言,多流於浮華,以典故勝,對翻譯幫助不大。近代以降,文白之爭以後也是名家輩出,都可一讀。畢竟要做翻譯是給現代人看的,古文只是打個底子,仍需現當代為典範。
2. Drawer time,抽屜時間。這一點已經有知友說到,慢工出細活。一般而言,筆譯看一遍原文,翻一遍初稿,放進抽屜去做其他事,等上幾小時到幾天不等,再回來,不看原文,只看譯本,進行修改潤色。初稿帶有翻譯腔在所難免,但經過審讀之後,應能找到尚需斟酌之處。
工作時間寫答案難免虎頭蛇尾,見諒。如果疑問,俟後再答。
希望能有幫助。不請自來。
在英譯漢過程中,很難脫離原語的束縛,這句話我舉四肢贊成。
一來要盡量原汁原味,二來又要保證中文表達意思順暢。這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
1. 英語跟漢語的語法差異很大,先拋開專業辭彙不談。我覺得英語翻譯裡邊最難搞的就是從句後置,定語後置等各種跟漢語習慣相反的句子。好端端的一個句子,按照中文的通用慣例翻譯出來就變得臃腫不堪,甚至人讀完了都不知道什麼意思,反而拆開了之後,一句一句表述起來,讓人覺得讀起來特別的順暢。即使是這句英語里沒有一個你不認識的單詞,也特別容易出現上述情況。
私認為這種情況沒有別的特別好的解決辦法,不是英文的問題,也不是中文的問題,而是翻譯花的時間太少,唯有翻譯完之後,斟酌斟酌再斟酌。
普通文章如此,專業類入籍更是如此。
沒事扯個蛋。記得N年前,國內開源圖形網站的有人要翻譯一本叫遊戲引擎構架的書,都過了將近一年多,書還沒出來(這本書有1000多頁),很多人按耐不住,就直接把英語書讀完了,之後慢慢就忘了這件事情了。後來這本書的中文版在國內有賣了,譯者正是那位哥們,我當時沒忍住,瞅了幾眼,翻譯的質量那真是相當的棒,除了一句慢工出細活我真是不知道說什麼了。
說老實話,沒做過翻譯書本的人拿嘴隨便說說很容易,要是做起來,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一年前我還說要翻譯一本書呢,全英文,我也看完了,也敢吹牛逼說自己都看懂了,結果一到翻譯,立馬傻眼了!!卧槽!!這句話怎麼組織!!卧槽!!那句話怎麼組織。最後我就翻譯了兩章,快吐了,沒堅持下來,還是留給更有激情的倒霉鬼吧,我是不幹了。
2. 辭彙量跟專業性的關係,這個沒有必然聯繫,辭彙量再多,換一個行業的英語,不認識的詞海了去了,任你英語專八專幾。一本書要翻譯好,書本的完全理解是必要條件,譯者如果不是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或者愛好者,100%不會有地道的翻譯。國內不是沒出現過這種非專業人員的翻譯,悲劇那是一坨接一坨,都被讀者噴爛了。不理解一通亂翻,各種錯誤專業辭彙濫用o(╯□╰)o
專業辭彙 + 書本完全理解 + 耐心負責任 才是一本書翻譯好的關鍵!缺一不可。沒有捷徑,就是多練。作為一個助理編劇,我平時的一個訓練任務就是扒劇本,把各種美劇復原成劇本形態,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看各種字幕,但是字幕這個東西,翻譯腔就很重。竊以為這個問題在於譯者比較注重信息量的翻譯,而刻意忽略或減弱了語態語氣的翻譯。美劇的台詞里經常充斥著各種雙關語和特定的美式幽默,為了讓觀眾看懂,字幕組會加註解或者刻意拉長句子。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出現翻譯腔。所謂信息翻譯和語氣翻譯,比如說最常見的「哦,我的上帝啊!」這種,這在英語國家很常見,還有「我發誓我會XXX」都是一些常見的表達方式,但是轉化成中文的過程中,意思表達清楚了,但用語習慣與中文有出入。
比如說,Oh my god,oh my Jesus,Jesus Christ,Jesus FXXKING Christ,Holy Crap,holly shit ,Damn ,等等,這些詞意思並不相同,但很多情況下可以混用,這種時候你認真的翻譯其願意,其實沒太多必要,統一成「我X」「我去」其實更接地氣。
這種問題並不只存在於英語,日漫愛好者說出來的話也很有日本特色,比如「哪怕是被XX深愛的,作為XX組織XX地位的我,也XXXX」……試試翻譯成方言
先翻譯再改寫
有百分之80以上的外文翻譯沒辦法看,看了文字感覺是詰屈聱牙。
就通俗一點的書來說,歷史書一般是引人入勝讓人手不釋卷的,但著名的 全球通史 ,翻譯的你看不下去,還有老外的一戰二戰史,翻譯的文字也是看不下去。 就像樓上幾位說的,英文整個是邏輯系統,老外自己看自己的文章有時候都要停頓下來仔細分析一番,沒有漢文如此的流暢優美。 如果想說避免翻譯腔,除了英文好,漢文上面還要是不世出的文學家才是。看 鄭振鐸,冰心翻譯的外文,都是把原作徹底再創作了一個底朝天。推薦閱讀:
※單詞hope, want, wish, expect有什麼區別?
※《三傻大鬧寶萊塢》(Three Idiots)是否有更好的翻譯?
※son of a biscuit 怎麼翻譯好?
※chart diagram graph table 這幾個單詞在英語四六級作文中的區別?
※姓氏「陳」翻譯成英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