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的知識越來越多,增長速度遠超人類壽命增長,會不會沒有人可以掌握以前的人類知識進而人類無法進步?


已經有相似的問題了:是否可能有一天人類的基礎物理研究到了一個人窮盡自己的自然壽命也無法完成基礎學習,從而無法將基礎理論向前推進的局面?

不過由於目前的一些答案,我願意再重複一遍:知識不是磚頭,學習不是堆砌。

人類知識體系的進步,不是表現在「知道得越來越多」,更多是表現在知識越來越成體系。

是的,目前的知識體系,早就不是一輩子可以學完的了。但是這個體系仍然在發展。

  • 局部的進展,不需要掌握所有知識,只需在幾個方向上深入學習即可。

  • 不同領域間的思維和方法可以互相借鑒,互通有無後分別都得到發展。

  • 科學研究從個人英雄時代進入團隊協作,學科交叉帶來許多新的成果。
  • 數學化、抽象化等趨勢,使體系更加緊密和完善,體系並未出現臃腫。

合作和交叉是明顯的趨勢,我不知道以下這些話有什麼根據!

知識越來越多,增長速度越來越快,人的眼界和思考卻越來越被一個更狹窄的領域所束縛,或者面對每天洶湧的信息噪音不知所措。

世界不再是世界,而是很多塊碎片拼起來的世界,再聰明的人,都只能從自己的那個井眼看世界,每個人都在盲人摸象。

如果一個從事科研的人處在這樣的狀態,被淘汰真是早晚的事。

人類獲取的新知識,並不是簡單堆砌起來的,而是不斷理解消化,濃縮精華。

事實上,所謂「新」知識,多數都是「舊」知識濃縮而來,並不是憑空出現。

同一個數學定理,會有更抽象,更一般的形式。同一個物理現象,會有適用範圍更廣的理論。經過這樣的消化,積累起來的大量信息或早期認知,會濃縮於少數幾個簡單而精華的公式或定律,這才是真正的「知識」。之後還會繼續簡化和抽象,相互之間會發生聯繫,最後可能合併;那些不必要,不方便的內容,會被淘汰。

整體趨勢上,整個知識體系的規模的確是越來越龐大,但普通人可以接觸、能夠學習和理解的內容也越來越多。理解的深入,不是信息的大量積累,也不是超強記憶力,而恰恰表現為通過較少學習掌握所需能力。

來自評論的總結:

知識的「量」某種意義上是在減少而不是增加,

知識體系完全可以規模有限,內容無限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也曾經考慮過。

我覺得是不會的。

13世紀的時候,學習文藝要花6年時間才能拿到碩士學位,而其學到的東西我們大概高中三年就能學完了。過去學到博士才開始研究的微積分,如今是高中教材的一部分。

也就是說,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的速度也在加快。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過去難以接觸到的資料,現在觸手可得。過去只能靠教師講,現在可以用多媒體的手段來傳授。過去是無差別的大課堂教學,未來可能利用科技創造因應個人水平而進行個人化的教學。而且由於信息的便利,時間的利用率也越來越高。

同時,社會科技發展高度分工。不同的人鑽研不同的問題。

再者,人類壽命也隨著科技水平增長而不斷上升,生產力提高,導致真正必須用於工作的時間也越來越低,所以能夠用於學習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另一方面,信息存儲的便捷化,也使得記憶的工作沒有原來重要了。很多記憶性的學習,越來越不被重視。未來有可能產生大腦外掛存儲器、運算器。你就更不需要花時間記憶任何特定內容和方法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很多問題的解決不是問題本身被解決了,而是問題不存在了。我們不需要再計算需要多久才能學完基礎數學了,這個問題不存在了!大腦植入晶元,比如基數數學晶元,人們不需要再讀小學中學的課程,這些已經固定成生物晶元植入大腦了,而不是物理晶元,可以升級可以更新。這是一個方向,但是還有很多問題,以後實用的時候具體是什麼形式可能是我們想像不到的。


我在想一個概念,是「科技黑箱」。


電腦,交給你,你有圖形界面,你不必懂彙編語言或者擺弄晶體管。學一種高級語言,依然可以【從這裡】研究下去。


物理,交給你,你不太懂它。有人給你很多高等公式,要你根據它們給出一個普適模型。你們還在研究SM,你不懂,但你了解了最後的部分,就可以【從這裡】設計實驗。


說起來,公式都是黑箱,你不必知道推導過程就可以拿來用。(省去了很多麻煩)


——


我們可不可以製造很多這樣的黑箱,你不懂太多的原理,卻可以直接拿來用,研究更深的領域。再造黑箱,留給後人。


——


我不會鑽木取火,不會用火石。

我只會用打火機點火。


我不知道打火機是什麼原理。


——


我明白樓主的憂慮,我自己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想法,但是,我想樓主的擔憂是多餘的。

1、我們應該首先界定一下「知識」的定義是什麼?

其實,我們常常混淆數據、信息、知識和智慧之間的區別。有個DIKW模型如下:

艾略特寫的詩《岩石》(The Rock)中的句子:「Where is the wisdom we have lost in knowledge? / Where is the knowledge we have lost in information?」大意是「知識中的智慧我們在哪裡丟失?資訊中的知識我們在哪裡丟失?

進而有人提出了DIKW模型,如下圖:

2、關於「知識」的用處問題,在任正非最近的一次講話中有一個觀點如下:任正非內部講話:總有一天華為會光榮走進美國

「最近胡厚崑寫了篇文章《數字社會的下一波浪潮》,就專門講「過去擁有的知識已經沒有意義了」,知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和視野。

我做過一個測試,讓服務員製作榴彈炮,他們之前對榴彈炮完全沒有概念,通過上網搜索原理和圖紙,之前完全不懂榴彈炮的人瞬間就進入了這個領域。 高級幹部與專家要多參加國際會議,多「喝咖啡」,與人碰撞,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擦出火花,回來寫個心得,你可能覺得沒有什麼,但也許就點燃了熊熊大火讓別人成功了,只要我們這個群體里有人成功了就是你的貢獻。公司有這麼多務虛會就是為了找到正確的戰略定位。這就叫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3、所以,某種程度上,我認為,我們只是很難全部掌握過往人類文明所積累的數據、信息,但是去應用這些才能成為你的知識,數據、信息不內化成你的東西,就不能稱之為你自己的知識。

4、當然,人類的進步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很多前人求證多年的知識如今已經成了常識,比如,我們使用的勾股定理,前人可以要論證很久並驗證,現在我們只需要一堂課就可以掌握,這不就是一種效率嘛?

5、如果說到比知識更高一層的東西,哲學觀、世界觀、歷史觀、宗教、人性這些東西,多少先賢和現世及後代精英都會不斷探索,這些高度概括的領域,很經典也很抽象。我們是否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也很難量化了。


我是一名在田間耕種的農民。

父輩告訴我,風車需要風的吹拂,水車需要水的流動,地里的泥土,需要鋤頭的觸碰才能變得鬆軟。

我將它們作為亘古不變的知識牢牢地記了下來,在往後歲月的某日,當一個小孩問起來的時候,也把這些知識告訴了他。

他一臉若有所思的表情,顯得十分可愛。

******************************

我是一名在工房工作的工人。

工匠告訴我,礦石需要火的撫慰,刀劍需要錘的鞭策,熾熱的鐵器,需要冷水的刺激才能變得鋒利。

我將它們作為古老傳承的使命牢牢地記了下來,在往後歲月的某日,當一個青年人問起來的時候,也把這些使命告訴了他。

他一臉若有所思的表情,顯得睿智而神秘。

******************************

我是一名在實驗小學讀書的小學生。

今天自然老師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學習到一些知識。

於是他讓我們照著黑板上的話開始念。

「任何一個物體在不受外力或平衡力的作用時,總是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物體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時會產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與物體的慣性質量成正比。」

「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條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他告訴我們,雖然我們現在還不懂,但是等到我們以後明白這些話的時候,哪怕我們沒有真切地踩過農田的土地,也能知道風車是如何轉動,水車是如何旋轉;哪怕我們沒有真實地進入到一家工房,也能知道礦石是如何冶煉,刀劍是如何成型。

他說,我們要感謝一個叫做牛頓的人。

聽見這個名字,雖然我不曾見過這個人,但我的眼前總會出現一副畫面。

一個懵懂的小孩,坐在一個老農的旁邊,聽他講萬物的萌生。

一個求知的青年,站在一個工人的旁邊,看他展現造物的神奇。

而他坐在房間里,在堆積如山的稿紙中推導出一個個公式和規律。

我想,上帝創造出牛頓來的時候,一定是覺得這個世界上的知識太多了吧。


被冷哥帶來的。。。稍微補充一下吧。。。@冷哲 說的是一部分。。即知識的獲取速度隨著知識總量的增長呈正比增長。

但這是一個理想狀態。。是單純從科學技術層面考慮。。有一種隱患是在政治經濟的影響下,知識獲取本身被壟斷,從而導致社會的徹底分層,只有高等教育的人的子女才能獲得高等教育。。在考慮到生物學的發展,既然有可能產生外掛存儲這種東西,那麼也就可能產生超級教育這種東西,對人類進行整體提高(包括藝術,創造等其他非記憶類素質)。在給與一定的時間進行分化,則幾代人下來,就會產生巨大的鴻溝。。要麼超級教育人本身成為新的高等物種。。要麼整個人類被鴻溝摧毀。。相關劇情可以參考劉慈欣的《贍養人類》。。


其實學習時間不用超過壽命,超過人創新思維活躍期就已經是很大問題了。當代科研的困境之一在於,局域複雜度積累已經到了學習年限不斷延長,真正能觸及前沿已然思想固化中年人的尷尬境地。可以看看看過往劃時代發現會發現大多在締造者三十歲之前提出,而這是當代學研究者連專科門都未入的年齡。所以人工智慧可能是一定地步後科技進步的必要輔助甚至是未來科研主體了


以前看過搞學術的相關的討論,看過點科幻小說,yy過這個問題。

知識系統越來越龐大,電腦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面對幾乎無窮大的宇宙,人類這種生物的發展能力的局限性會越來越凸現出來:生命體脆弱,壽命有限制,一個人記憶力再好也是有限的等。這樣如何衝出地球,走出太陽系,面向銀河系?

這時候人類的進化過程可能是這樣:

身體一部分機械化,延長壽命。

大腦和智能電腦結合,提高思考能力,這個過程可能會放棄人類的外形

放棄實體,以程序的狀態存在。

後來看了攻殼機動隊,神作無誤,意外發現我yy的和作品框架差不多,但找個茬就是我覺得裡面的人類和改造人的關係過於和諧了。從人類求知慾的角度來講,人類的形態,感情等都是限制,為什麼不改成更實用的外形?如果機械和程序化了,為什麼還要有性慾和食慾?感情這種影響理性思考,本質只是大腦一些化學反應,讓人類作為生物更容易生存下來的東西還有必要存在?

那個時候,人類的求知慾會和人類的整個生物屬性(繁衍後代的性慾食慾感情等)產生激烈的分歧,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是可以確定整個世界以及社會的規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科幻作品裡的外星人和未來機械人都是人類形態只是現在人美好的幻想罷了,只不過這個形態能讓現在生物的人產生認同感。

後來繼續瞎想,失去了生物的本能,那時候除了求知慾,進化的「人類」的存在意義會是什麼?是什麼生存狀態?發現這些問題不會有答案了,現在的人不可能能夠想像得到,就像蚊蟲不可能思考得出人類的生存狀態。

瞎想了這些東西後,
明白了從宇宙和未來的角度講,人類這種生物是多麼的渺小。也明白了一些人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原因,因為他們活在了另一個世界。劉慈欣說過,分不清科幻與生活界限的人,沒什麼好下場。

當然我不會回不來,默默打開迅雷雲播,來吧,讓生物本能的力量充斥於我把!

咦,走題了,算了就當扯扯淡。


知識面的拓展積累本就沒有所謂的方向性,因為所有的方向都是有增無減的。

如果將知識面的積累比作一個不斷撐起的類球體,球半徑比作某個方向的知識積累的深度,則其中心處代表人類出生時的一無所知,那麼題主所言的局限可以描述為,在一個有局限的生命里,一個人在某個方向掌握不了全部的知識,即任意一個方向都無法趕到球表面進一步撐起球體。

那麼至少在積累知識面還不是一個完美的球體的時候,總有一個薄弱的地方,總有一個未曾深入的領域。

即使真的已經各個方向各個領域的知識積累都已經到達了新人類還來不及掌握的程度(這已經超出現在的可預見範圍了,所以我就胡來了),那麼意味著在這之前,必定有一些傳統的東西將要被打破。

我的猜想是人類擁有了快速學習(基因傳承?)和擴充腦容量高效腦處理(生物晶元?)的技術。


很久之前想過這個問題,我覺得會。以數學為例,像學習隨機過程必須先掌握概率論一樣,隨著理論不斷推進,人類學習需要的準備時間越來越長,單就個體來說,以前博士是平均年齡是多大?(沒數據。但二十幾歲的博士不在少數吧)現在讀博士30幾歲沒有科研成果的有的是。不管電子技術怎麼發展,除非有朝一日電腦可以代替人腦,(我覺得這就離黑客帝國不遠了),否則必然有一天人類連做科研的學習準備都完不成。那時就是人類文明的頂點。我認為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至今沒有見過外星人。(因為文明最終在逾越距離之前都衰退了。)


牛頓說過:「我之所以比別人看得更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覺得這個可以解答LZ的問題。


早就是這樣了,不需要「如果」。所以有電腦啊,還有圖書館、專業分工、工業體系、人文哲學,等等。


大道至簡


我幾年前就有這樣的感覺了,我認為有可能產生這種結局。

知識不斷的豐富,體系不斷的龐大和細化,最後細化到極致(受到人類的生理和技術限制),在每一個極其細化的領域都很少有人可以完成全部學習,更無法進行推動性的創造,那麼科學進步或許就會非常緩慢甚至停滯了吧。

人生下來是沒有知識的,雖然文字將人類集體的知識保存和流傳,但是沒有更好的方式將他迅速導入目前世界上唯一擁有創造能力的人類大腦,那麼知識的增長是有極限的。

除非發生了以下變革:1)人類有更好的獲得已有知識的方式,以往知識可以更快輸入大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工作;2)人類與機器深度融合、合作,機器可以真正作為人類大腦的外置存儲器,可以更高效精確地提取需要的信息進行創造,那麼人類不需要獲得某一領域所有基礎知識就可以進行思維創造;3)把科技發展的事情完全交給機器,像很多科幻中描述的那樣,出現超級電腦,可以進行創造工作的。


The economy is driven by new knowledge, new
discoveri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 that are taken to the market
by entrepreneurs. So while the scholar is still the greatest factor in economic
progress, he will be so only if he uses his brains-not in studying the great books,
classical text s, and poetry, but in capturing and discovering new knowledge, applying
himself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banking and
finance, and the myriad of new
subjects that need to be mastered. Those with good minds to be scholars should al
so become inventors, innovators, venture capitalists, and entrepreneurs; they must
bring new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the market to enrich the lives of people everywhere.


已經被很多人回答了。

寫在那麼下面應該沒人看,還是想整理一下思路回答這個問題。

問題其實可以表述為知無涯而生有涯,有限的生命無法完成基礎學習而沒有時間去進步。

這個邏輯的基礎是知識增長速度遠超人類壽命增長,知識增長必須基於學習前人的知識的基礎上。

信息爆炸是事實,信息-知識的沉澱有多高的比例待疑,

畢竟懷疑-假設-求證的鏈條,對前人來說工作量巨大,但對後人而言,只需要理解求證就可以了。

畢竟大家大一的高數,已經比肩了牛頓時代的頂尖科學。

用已有的知識解釋未知的事物不是科學

這不是不可知論,只是說,在每個科學飛躍的關頭,都不是靠知識的堆積,尤其不靠個人知識的堆積完成的。這一點,得感謝這是一個邏輯支持的世界,更重要的是科學認識方法的培養,而不是應試教育。畢竟,單純的記憶,計算機要遠遠強於我們的大腦。


針對你的問題,我先問三個問題!

第一:從古至今有多少人能把人類所知道的的知識全部掌握?

第二:難道一定是要靠書本上的死板知識堆砌起來才能實現人類來騰飛么?

第三:你認為人類的偉大在於博學還是創造?

知識的不斷積累不僅體現在對現有知識的補充和完善,更是對原有的知識修正 重構 甚至是否定!當有一天人類發現以往的科學知識都是片面 膚淺的時候,用新的知識全部替換,你還會記住它幹嘛?


除非是在無窮大的知識面前才會出現這種情況,畢竟是以有限對無限。否則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

首先知識不可能無窮無盡。其次人不需要學到所有知識。再次隨著技術發展人們會有越來越多簡單的學習方法,甚至不需要學習,只要你會使用就可以,這也是科技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傻瓜式的應用。最後,人類在滅亡之前都不會積累到人類學不完的知識,畢竟人類是不打架不舒服星人。


推薦閱讀:

免費下載 PDF 格式 Nature 和 Science 雜誌涉及盜版資源獲取嗎?如果不,怎麼下載?
對於讀博或者長期做科研,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方向比較好,還是選一個不那麼喜歡、但容易出成果的方向比較好?
讀Ph.D不為學術為什麼很多外企還是偏愛博士?
學術界有哪些重要成果不是用當時學術界的主流語言發表的?
浙大物理系女生本科在讀,對前途感到困惑,請問如何學下去&活下去?

TAG:科研 | 學術 | 人類學 | 科學 | 基礎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