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語等地方方言還能活多久?

怎樣科學地定義一個語言的死亡?

上海話應該很快就會死亡吧。上海話離死還有多遠?

據樓主觀察,85後的年輕一代上海人還能用最基本的常用辭彙表達90%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偶爾需要普通話補槍。而90後的上海小孩已經大部分「不習慣」說上海話了。而最近也爆出過某些滬語節目被勒令取消的消息,所以根據這個尿性指望政府保護滬語是不可能的。但是80後們結婚生子,應該還是會對孩子說上海話吧?如果語言的滅亡也存在「衰期」,那麼誰能科學地推斷一下,上海話的壽命還剩多少?


上海話想要「活」下去,決不能孤立。上海話首先是吳語的一支,其次再來談上海話。

而世界遺產「崑曲」,其實跟上海話是有關係的。他們的基礎都是吳語。崑曲是蘇白的官話化。

上海老齡化那麼嚴重,等上頭的老人們走得差不多的時候,上海話估計也差不多了。

不過可以把老人們的語料保存下來,這樣吳語萬一滅絕了,還是可以像希伯來語一樣復活的。

當然,要有以色列那樣的生存意識。

如果能不死,當然是最好的。不要到死了才來想復活什麼的。

上海話要「活」下去,離不開整個吳語的環境。

所謂語言「活」,就是有人說,所以要把吳語區團結起來。

吳語區內部差異眾多,甚至難以互通。那就從方言小片做起,先在蘇滬嘉小片推行一種common speech ,哦也就是吳語的「普通話」,求同存異,為生存求空間。竊以為如果上海話被官話化,還不如同蘇州話、嘉興話接觸,保存下吳語的火種。如果上海話連在蘇州、嘉興都無法使用,被孤立,那上海話的應用價值使人懷疑其存在的必要。

粵語相比於吳語的一大優勢即通用性,粵東粵西廣州深圳香港也可以互通。但是叫一個上海人和溫州人是雞同鴨講,甚至溫州人之間也聽不懂。

竊以為蘇滬嘉小片的語音辭彙共通性還是不錯的,也能與杭州、寧波、紹興交流。

要做,就先從蘇滬嘉做起吧。

上海人,去蘇州講講空頭,試試看,慢一眼還是聽得懂的。


想啥呢,不知道幼兒園都開始上滬語課了吧。

補充:我家小 Nemo 有一段每天在家練習滬語版搖到外婆橋,聽得我雞皮疙瘩掉了一地。


只要我還活著,我的兒女子孫就必須熟練掌握滬語。


樓主你錯了,完全錯了,我們這代人尤其是現在30歲左右的人,從出社會開始就接受外人人口和文化的侵襲,所以我們這代人尤其知道要保護自己的文化。為啥現在的上海小朋友說不好上海話呢?因為這代小朋友的家長多在40歲左右,他們沒有經歷過社會上與大量外來人口競爭的局面,他們對於保護自身文化的意識要差很多。但是到了我們這代人的時候完全不是這樣,你放心我的兒子必須說好上海話,只要我還活著,我的孩子的孩子也能說好上海話。借用愚公移山的話,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保護自己的文化。


按照目前的趨勢,還可以活很久,至少要幾代人的時間才完全消失(假如會消失的話)。

我覺得目前上海的語言環境就像一個大熔爐。

上海話本身也是汲取各地方言和各國語言混搭在一起雜糅的結果。

順其自然就好,刻意保護反而淪為一個小圈子的封閉方言。

你現在說的上海話和民國時代的上海話可能也有很大不同。

語言要進化,跟得上社會發展才能有活力,長久的流傳下去。

否則會走進死胡同。


只要有一個人還在說,就還活著。


滬語,地方方言,本來就籠統的很

東北話強勢到散布到三亞

蘇州話弱勢到菜市場消失

至於上海話 市區因為老年人口優勢 還能維持七八年,到2025年左右 估計也就現在蘇州話地位

年輕人即便都教授小孩上海話 長大後也是少數群體了 少數群體在分散居住情況下很難維持語言使用


Tubāozi venhu shouzōngzengqin e shenguāng, a jiu shi Shanghê êwu foxing e niejie.


總是拿社會大環境說事的,給你們一個鮮活的例子:

我在法國巴黎認識的一個老上海家庭,89那年因為一些原因來到法國的,例子的主人是當時的上海大學生,後來成家立業都是在國外,出國十多年後才第一次回國,三個子女也都是國外出生長大的,但是說著一口標準的上海話,因為父母在家庭小環境下就是把上海話當做第一母語來教育孩子的,等孩子長大了後再和孩子一起說普通話,等到入學的年齡,進了學校開始學法語和英語,人家小孩也蠻正常的,滬語 普通話 法語 都是母語水平,國內語言環境再差也不可能比國外差吧。


至少下一代都有很多人講


短期內不會。即使消亡,也輪不到上海話。

首先,南方方言普遍生命力更強,這基本是個不爭的事實。

總體上南方人對本地方言的自豪感是比北方人強的,我的上海福建廣東同學,都以自己的方言為驕傲。不像北方人很多認為自己的方言很土。

另外普通話是以北方語言為基本語言的,基礎上的差距使南方語言自身很難被普通話侵蝕,體系比較完整,不像我們這裡,很多人雖然音還在,咬字用詞和語法已經完全普通話化了。

上海的滬語節目再停幾個,也比河南的豫語節目,陝西的陝西話節目多得多。

父母會說上海話而自己不會說上海話的00後90後,比不會說陝西話的90後少多了,但就這樣我都覺得陝西話短期內不會消亡。

可怕的不是講方言的人消失,而是方言作品的消失。以陝西話為例,二十年前我們有賈平凹陳忠實這樣寫作陝西味十足的作家,現在我們的新晉作家都是用普通話寫作的,以後也不會有用陝西話寫作的了(這點上海話還好一些)。戲曲的沒落也讓方言作品雪上加霜。唱信天游的人越來越少(好吧,還好現在還有一兩個用陝西話唱歌的樂隊)。方言在文藝作品中更多充當的是搞笑的作用。當我們的方言失去了文化性,它就真的變「土」了,現在我們忘不掉方言,我們的孩子不忘掉。但也許再過四五代,方言可能只是少數學者們的研究課題了。


鎖嗨龍猴~~~格格涕泣捏色寧~~~

倫家要學上海話~~~不會亡滴~~~~軋朵嘰死~~~~~


方言壁壘的消失的確有許多益處,但這種「益處」的定義普遍符合生產力發展優先的範圍。方言壁壘消失的弊端,也許不夠符合這個範圍,但它會讓人扼腕心痛。這是人文上的東西,沒了就是沒了,先進的生產力是換不來的。


怎樣科學地定義一個語言的死亡?

當一種語言不再被作為任何人的母語,或者沒有人能流暢地用這種語言交流的時候,就可以說這種語言已經死亡了。

上海話應該很快就會死亡吧。上海話離死還有多遠?

對於語言的瀕危等級目前還沒有國際統一的判定準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分法共有四級:

  • 易危: 大部分兒童將其作為母語,但可能只在某些環境下使用這種語言,例如在家裡。

  • 瀕危: 兒童已經不把這門語言當做母語學習了。

  • 嚴重瀕危: 只有老年人掌握這種語言,中年一輩的可能能夠聽懂,但他們自己並不把這種語言用作日常交流,也不會教子女這種語言。

  • 瀕臨滅絕: 只有老年人會說這種語言,而且他們也說不好這種語言了。

按照這個標準來看,滬語現在處在一個「易危」的狀態。而從這種階段性描述來看,一種語言從易危到滅絕,一般需要四五代人,如果要劃個年限的話,那就算是百年之後吧。

因為總會有人會主動繼承和保護滬語,所以我相信就算到百年之後也還能找到熟練掌握滬語的人。不過如果沒有特殊的保護措施,滬語作為上海人的主要交流語言是肯定會逐漸消亡的。

語言的消失總是令人惋惜的,不過我更看好消除了語言壁壘帶來的好處。


其實很希望上海話的繼承能夠像日語的關西腔那樣

動漫裡面的關西腔已經成為萌屬性之一

我很希望國漫會有把說上海話,廣州話、泉漳話等等主要南方方言作為萌屬性之一

影視作品也是


滬語方言生存現狀調查問卷[複製]

我正在做這個調查問卷,如果方便的話請抽出5分鐘左右幫我填寫一下,主要用於幼兒滬語教育的論文寫作,想調查一下各位的滬語使用情況,麻煩各位了~


個人覺得,由於滬方言乃至整個吳方言地區的經濟實力、Speech community的群體軟實力與異於其他地區的本土文化, 地方方言從中汲取了很大的威望(Prestige)。吳方言或者說滬方言應該在幾百年內不會消失,但是需要關注的是在語言融合過程中,一些古語和俗語的消失。很多方言里的「老話」已經不被人提起。這也是普通話普及的結果之一。


一直活下去,一直變化著


在不樂觀的前景下,曉得死期也許將近,最應該做的是多留下點資料,至少能讓千百年的子孫後代能有像復興希伯來語一樣使之重生的原料。


只對上海話來說,死亡還早。別的方言有可能瀕臨滅絕了


推薦閱讀:

傳說中的「上海人的優越感」是怎麼形成的?
中國有哪個北方地名聽起來像南方的?還有哪個南方地名聽起來像北方?
怎麼解讀地域黑?
北方的東西南北方向意識是否比南方強?是因為歷史的原因么?
有什麼關於安徽的冷知識?

TAG:上海 | 上海話漢語方言 | 語言 | 方言 | 地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