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身騎白馬走三關」原出何處?


薛平貴,或作石平貴,中國戲曲與民間故事中的虛構人物,並非史實人物,在華人的各種戲劇中,《薛平貴》都是著名劇目。台灣的歌仔戲《薛平貴》的一段唱詞:「我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放下西涼無人管,一心只想王寶釧。」在台灣人之中琅琅上口,通稱《我身騎白馬》。京劇也有著名折子戲《武家坡》:「一馬離了西涼界,不由人一陣陣淚灑胸懷。青是山綠是水花花世界,薛平貴好一似孤雁歸來。」

早年

薛平貴,或作石平貴,是一個年方一十八歲的窮困少年,在唐朝相國王隱(有的版本是「王允」或「王隱」)府上作長工,長相俊俏,為人古樸,專為王隱駕車、砍柴,做各種粗活,平貴也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娶妻

王隱沒有兒子,只有三個女兒,二十歲的王金釧、十八歲的王銀釧、十六歲的王寶釧(有的版本是王寶鍼、王寶釵、王寶釧),皆是出落得亭亭玉立、風姿綽約,但王寶釧最為美艷,有閉月羞花之貌,沈魚落雁之姿。金釧嫁給了蘇龍、銀釧嫁給魏虎,皆是富裕多金的公子,只有寶釧三挑四選,總是找不到對象。有一次寶釧到長安城南的禪寺燒香,禮拜觀音菩薩,途中被一群持刀匪徒欺凌,寶釧、婢女與僕人都死命狂奔。寶釧體弱,就快被匪徒們追到,眼見貞節不保,平貴拿著一根扁擔沖了出來,把所有敵人打退,同時也略有受傷,因而得到了寶釧的芳心,兩人私定終身。寶釧知道父親一定不能接受自己與薛平貴結婚,於是要求以拋繡球招親。

王隱找來了所有公卿門閥家裡的公子站滿了花園,想說任何一個人當女婿都無傷大雅,誰知花園樓上的寶釧心思已定,刻意往牆角負責維持秩序的平貴丟,平貴緊緊抱住了繡球,雖然王隱認為平貴並非「參賽者」,強迫寶釧重拋,但寶釧與父親擊掌三次,發誓嫁給平貴,王隱一怒之下將平貴、寶釧趕出家門。平貴娶了寶釧,把寶釧安置於「武家坡」的寒窯中,自己打算出去當兵,寶釧拉住他的戰袍,平貴隨手拿起柴刀,割斷戰袍,哭著說:「小姐高情厚義,如待得了我,便等待;等待不了我,三年後,自可改嫁。」

從軍

此時唐朝皇帝打算用兵西涼,以金釧夫婿蘇龍為大元帥,以銀釧夫婿魏虎為副元帥,但是缺了一個先鋒官,皇帝就在御前試兵,誰知平貴持一柄扁擔,打退了數百名軍士,前去應募,皇帝要試驗平貴武藝,要求他打退長安水潭中的妖怪,平貴依然拿著慣用的扁擔下水,與怪物搏鬥數個時辰,將怪物拉上岸,竟然變成一匹「紅鬃烈馬」,扁擔則變成一柄寶劍。皇帝大喜,封平貴為先鋒官。

蘇龍知道連襟擔任先鋒,非常高興,將自己名貴的盔甲、武器都送給平貴,並在軍前相約,要求平貴於何日進取何郡何邑,由副元帥魏虎支援。但是兩兵交戰時,魏虎心懷鬼胎,不但不派兵支援,並且派出一支親兵,將西涼大軍引至平貴之處,於是平貴蹤跡暴露,平貴愛兵如子,將士兵遣散,獨自力戰,卻被「紅鬃烈馬」摔落,於是被西涼國的代戰公主(或作玳瓚公主)所俘虜。由於西涼主力正在捉拿平貴,蘇龍與魏虎的唐兵主力不費毫毛,取得一些帳幕、牲畜之後,自稱大勝而班師,蘇龍封神策軍都指揮使,指揮禁軍。魏虎封河西節度使,鎮守唐朝、西涼邊境。

入涼

由於西涼兵士都在軍中風傳平貴的勇猛,平貴一到西涼,就受到西涼國可汗(國王)的喜愛,命太醫把他的傷調理好,許為義子,平貴當朝表示拒絕:「生為唐人,死為唐鬼,寧斬殺。」可汗怒打了他一巴掌,用鐵鏈把負傷的平貴鎖在柴房,不準別人前往探視。國色天香的代戰公主私下前去,仔細照料平貴,並與平貴產生了感情。平貴明知道髮妻在長安苦候,卻因代戰公主以死相迫,又在代戰公主的表哥左賢王苦勸之下,只好娶了代戰公主成為駙馬,原來可汗與左賢王知道公主心思,刻意為公主製造良機。可汗大喜,為平貴夫妻舉辦了隆重的婚宴,賞賜金銀無數。

平貴設法派人送家書給寶釧,在邊境被河西節度使魏虎截獲,魏虎生怕自己陷害平貴的事情被揭發,於是探聽了寶釧與平貴的約定,假冒寶釧筆跡,寫了「三年約至,妾已改適。」八個字回給平貴,平貴以為寶釧改嫁,於是不再尋找寶釧,在西涼過著駙馬生活。

西涼可汗無子,以平貴為婿養子十餘年,駕崩之後,由平貴即位,稱為平貴可汗。王寶釧貧寒交迫,多次拒絕母親的接濟,原本想步至「武家坡」觀音亭前,撿些他人吃剩的供品,卻看到一隻鴻雁,又看到觀音菩薩手持鸚鵡的畫像,彷彿獲得神諭,於是刺破手指,在供佛的楮錠上寫下血書,綁在雁足,希望鴻雁能交付薛郎。

返唐

一日鴻雁飛到平貴身前休息,腳上綁縛著用冥紙寫的血書,平貴大驚,一看,上面是王寶釧真跡。平貴立刻找來往來唐、涼的商人,大加賞賜,仔細探問,才發現寶釧沒死的事實。平貴當夜把公主灌醉,自己穿上便服,易容騎馬,奔回中原探視,公主驚醒發覺,以為平貴要背叛她,回歸唐朝,於是策馬追趕了三關,平貴馬術略勝一籌,恰好守關的校尉謝情是平貴昔年相熟的同袍,謝情因念舊情,還召集了父老鄉親,為平貴探聽寶釧的消息、給予當地的地圖,並命守城的將士刻意往別處跑,引走公主,於是平貴順利回到故鄉,此時寶釧已等待了平貴一十八年,過著挨餓受凍的寂寞生活。

平貴找到寶釧之後,將她迎回西涼,並向代戰公主解釋這一切,寶釧認為代戰公主身份尊貴,向代戰公主行禮,自稱為側室。誰知代戰公主得知原委之後,認為按照禮法觀念,寶釧應該為嫡妻,自己才是側室。兩女互相禮讓王后寶座,平貴大喜,於是立寶釧為左王后,代戰為右王后,成為平妻。

平貴自稱藩屬唐朝,與唐朝通商修好,並上表予皇帝,揭露魏虎的各種惡形惡狀,皇帝召魏虎入帝都審問,魏虎畏罪,於是說服早就陰謀篡位的宰相王隱,以王隱的私人部曲結合魏虎的河西兵馬,起兵造反,但是王隱的大女婿神策軍都指揮使蘇龍為人正直,不願參與叛變。於是皇帝發動了神策軍,並要西涼派兵相助,順利平定王隱、魏虎的藩鎮兵。皇帝將王隱、魏虎關入天牢,邀請平貴入唐,欲將此二人送給平貴處置,並賜宴平貴,筵席歡樂,酒酣耳熱,平貴大醉,起來打赤膊跳西涼軍舞,皇帝由平貴身上的胎記,發現平貴是幼年失散的皇太子,當場禪讓帝位給平貴,自稱太上皇,從此唐、涼合併。

身世

原來昔年貴妃、淑妃爭寵,淑妃生下皇長子,立為太子。貴妃竟然乘皇帝外出狩獵時,令賊人入宮刺殺淑妃母子,淑妃負傷將兒子交給一名親信宦官,立即死去,賊人縱火焚宮,欲毀屍滅跡。宦官把嬰兒偷偷運出宮外,交給民間平民薛氏(一說石氏),薛氏只知道手上的嬰兒是一個被追殺的貴公子,並不知道他是皇太子,故以「平」民養育「貴」公子,取名「薛平貴」(一說「石平貴」)。親信宦官病死前,向皇帝坦白一切,要皇帝尋找流落外方的太子。皇帝一直以為淑妃母子亡於回祿之災,此時發覺真相,大怒,才賜貴妃白綾三尺。可是薛氏亦已遭貴妃人馬謀殺,於是皇帝只好派遣密探四處尋找太子,卻苦無下落,想不到這位孤苦無依的太子居然投身京城相國王府上作長工。

登基

平貴即位後,命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會審王隱、魏虎,判決結果兩人皆是叛亂,當凌遲處死,但在蘇龍的求情之下,平貴決定軟禁王隱,賜別墅一所,武士百人;另外賞賜王寶釧之母他處別宅一所,銅錢十萬文。魏虎則已在詔獄中畏罪自殺,死狀凄厲,面目全非,平貴依照僧正建議,當夜將其火化,以其遺骨和泥塑為牛馬鬼卒,命高僧誦《金剛經》、《凈土經》、《地藏經》各一遍,將其宅第改為地藏庵,主祀地藏菩薩,配祀目連、岳帝、酆帝、十殿閻君、四大判官神像,為其贖罪。

平貴也報恩賞功,追封生母為皇后,旌表了養父薛氏,追贈王爵、太師。旌表恩人宦官,追贈公爵、太子太傅,並大赦天下,廣建觀音寺,延請天下僧侶作四十九日慈悲道場,為兩人作功德祈求冥福之外,也報答觀音菩薩的恩德。封左賢王為「西涼大可汗」繼承自己的西涼王位,賞賜黃金千兩,並依照收繼婚的習俗,將魏虎的遺孀,依然風姿未減的王銀釧嫁給左賢王。蘇龍為「上柱國、西涼大都督」,持節駐兵保衛西涼,賞賜白銀千兩。謝情則因幫助平貴尋妻有功,加封為檢校樞密使,關內侯,世襲罔替,賞賜絲綢千匹。通風報信的神雁,則得到金籠子一個,派兩名小宦官終身照顧。

平貴夙興夜寐,勤政愛民,國家安樂,政治清明,又加上唐、涼和樂,太上皇也深深嘉許,從此天下太平。

我不知道高票答案在說什麼東西


為什麼我看的版本是:魏虎因為怕自己陷害薛平貴的事情被揭發,於是偽造王寶釧筆跡說自己已改嫁,後又造謠說王寶釧已死來阻止薛平貴回中原。

十八年後薛平貴看到王寶釧想辦法讓鴻雁寄去的血書立即明白王寶釧還沒死,於是晚上給代戰公主下了類似蒙汗藥的東西,趁她熟睡連夜易裝趕回中原找王寶釧。

最後兩女互讓正室之位,成為平妻。

如果按這個流傳的版本,貌似薛平貴就沒什麼值得被罵的了吧。

反正都是故事,不必過於較真,故事總是按講故事的人的意願來走的。


很明顯是《趕三關》啊……


想起孽債??知青到西雙版納,在當地結婚生孩子,後來回鄉大潮,又走了,孩子留下了,孩子長大後千里尋親??這又算另一個時代的另一種悲哀吧


徐佳瑩這首歌里就這麼兩句好詞,還是古本現有的,她自己創作的部分慘不忍睹…


找到一個,真好聽

視頻封面楊麗花歌仔戲 身騎白馬走三關 改換素衣回中原視頻


劇名:薛平貴與王寶釧

來自於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故事。唱詞是台灣的歌仔戲。

我身騎白馬 走三關 /我改換素衣 回中原 /放下西涼沒人管 /我一心只想王寶釧

詞是古詞,不是哪個填詞的人寫的。

用白話來講這段故事的話:

薛平貴本來是個不得志的青年

王寶釧是丞相的女兒

因為一些際遇,王寶釧執意要嫁薛平貴

後來因為西涼國的代戰公主發兵討閥中原,平貴從軍

當大家都以為平貴死了..而事實上經過一些事,他已經和公主結婚了,後來還登上了王位.

此時寶釧還在家苦守,還有人要害她,平貴的義兄後來知道平貴沒死,就帶著寶釧一路乞討到西涼.

然後平貴得知寶釧的際遇後,就有了這段戲曲 。


我身騎白馬 走三關

我身穿素衣 歸中原

放下西涼 沒人管

我一心只想 王寶釧

一開始也與大家一樣,認為薛平貴是個渣男,讓王寶釧在寒窯苦等了十八年,為了薛平貴與自己的父親斷絕關係,跟著他過貧苦的日子,從一個嬌生慣養的千金變成了個饑寒交迫的貧婦。

而薛平貴自己呢,卻衣食無憂,攀上枝頭,當上了駙馬,娶了西涼公主。

之後,說是薛平貴接到血書,身騎白馬走三關,脫下華服換素衣,接寶釧抵西涼封了皇后,可惜的是,十八天後寶釧撒手人寰。

娶了西涼公主當了駙馬,他竟然還說無可奈何?十八年幹什麼了去了?我認為如果薛平貴真愛王寶釧,肯定會不顧一切先回去找她,而不是選擇名聲和地位。

過三關時,竟然舔著臉說一心只有王寶釧。

十八年,對於這個女人來說太不值得了,太不公平了。

後來看知友留言,改變了我的看法。

@吳一博

故事都有其背景,不能拿現在的價值觀去評判,那時代能做到薛平貴這樣的是少數,所以才被歌頌嘛。

@Dliu Simon

我的意思其實就很簡單,放到現在,薛仁貴就是渣男一個,但是如果置身當時的社會,婦女地位極其附庸,他念舊情,放下西涼君位,願意去找。當然不管找寶釧是不是真心,至少去了。這樣一想,他其實還渣的不是那麼無藥可救,比起大多數人。最後說一下反思問題,這個歌仔戲口口相傳,就說明它自身肯定有意義,口傳的過程本就暗含了發現,反思,繼承。我們在知乎提問討論也是反思嘛~至於是不是進步,讓時間檢驗吧。

畢竟薛平貴不是現代人一夫一妻制下需要對婚姻絕對忠誠的丈夫,所以說在古代這種不忘結髮的行為已經是值得歌頌了。這可能就是歷史的進步吧,

即便我有了名聲和地位,我還會回去找你,給你名分,帶你過上更好的生活。

這麼想想,好像薛平貴不是那麼渣了。

可惜,薛平貴與王寶釧不是現實真實的故事。


所以不要為了所謂的愛情而去拋下一切,有時換來的往往不是幸福,而是無盡的痛苦


台灣歌仔戲《薛平貴與王寶釧》。


西安曲江有個寒窯


推薦一個podcast,剛好由這首歌帶入,講了這部戲。


。,。來個陰暗的想法,王寶釧剛剛成皇后,不過十八天就死了,稱了多少人的意,所以到底是怎麼死的?


然而歷史沒有這兩個人


推薦閱讀:

李叔同 送別 誰唱得最好?
聲向、聲相、聲像、Pan有何區別?
錄製專輯的詳細過程?
梳狀濾波效應是什麼?它是怎樣產生的?
聲音的波形和頻譜是什麼?它們兩者有什麼聯繫?

TAG: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