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看書做摘錄,如果覺得書里80%的句子都是精華怎麼辦?
01-07
這個問題只能說明你和這本書的作者之間的差距太大,所以你感覺自己對這本書的內容都感覺是精粹,但事實卻是你需要補充的內容太多。所以你最好是買下這本書,而不是去做筆記。你可以試著把這本書精讀幾遍,然後試著理解這本書。
最後,我要對你做一個提醒,你要明確自己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不能因為作者修辭太美而忽略了自己所需求的內容。
我也有記筆記做摘抄的習慣,結果導致讀書進度變得極其緩慢。不過因為以前做過一個測試,我是傾向於用筆記憶的人,好悲催。。不過摘抄絕對是好習慣,絕不只是名人名言,比較好的知識點,名詞用語,俏皮話都應該引為自己的資源。錢鍾書的《管錐編》就是筆記大集合,看看裡面的大段摘抄就知道,想要積累多抄抄絕對沒有壞處。
- 我最近的方法是用鉛筆劃線,然後在旁邊作問題思考或者簡單總結,比如這段講了什麼,自己的疑惑是什麼。不同的線代表不用的意思,比如單直線是現象精闢總結,雙直線是對前人觀點歸納,波浪線是作者觀點,括弧是有疑問。
- 如果非要摘抄的話,並不一定所有精華都要原封不動的抄下來。最好自己在本子上做知識結構框架,很多社科類哲學類的書記這樣讀比較容易梳理觀點,不然回過頭看又是密密麻麻的一堆字,根本沒起到摘抄作用。
- 最後還是要強迫自己取捨,不是說跟自己觀點相符的就記下來,違背的就忽視。而是把書里的觀點轉成自己的話,除非你比較迷戀講話寫文章時不時蹦出個「xxx說過」,否則出於記憶的考慮,自己再思考總結一遍印象也比較深刻。
如果是因為句子優美,買一本,然後背下來,不能的話,熟讀;
如果是因為有哲理,理解一下就是了,看多了,你會發現哲理到處都是,就像他們說的「語錄式」的書上很多;如果是知識性的東西,記住關鍵的數據,其它靠理解,一遍不行,再多看幾篇。
摘抄很有價值嗎?反正我讀書時一般是記自己的一些想法;真有要記下來的,也只是摘要點,自己概括一下。我沒有抄優美句子的習慣。把書留下。。
-
把書吃了
-我遇到過這種狀況,於是我把書抄了一遍。
先說說是什麼書
買兩本!省的抄直接剪!
我也喜歡摘錄好句子 現在看來書還是要讀透 多讀幾遍 摘錄下來只是機械搬運 還不如遇事多去應用下 多去聯想下
都摘錄下來啊,推薦句子迷網站,有很多摘抄,也適合發布自己喜歡的摘錄。可以看下:http://www.juzimi.com/
我感覺"小王子"就是這樣的書
吃透了就會變成自己的了,其實並不需要摘抄吧
買下
書摘的過程也是,二次加工再思考的過程,覺得80%都是精華說明對這方面的思考和知識你比作者少太多。
估計那是一本勵志的書,全篇都是說教!濃縮成一句話就是要刻苦、堅持才能成功。沒什麼營養的。
那你肯定買的是名人語錄
會多讀幾遍,讓印象深刻!!
建議多看幾遍,一來記下一部分,同時還能溫故知新,提煉升華,知道哪些才是相對而言對自己更有摘錄價值的內容。同意zilu的觀點,記得太多有礙於後期回顧,成了典型的事倍功半。
真是有80%以上精華的書,那絕對可稱得是好書了。倒不如學學名人們的讀書心得,譬如毛澤東吧,喜好讀書時做批註,這真是一個好方法,因為好書是值得讀多遍的,再譬如紅樓夢,這樣多的人把它作為一門學科「紅學」來研究,證明了它是好書的價值,我相信每再讀一遍,會有不同以往的心得體會的,而作批註未嘗不是一種學習、進步,可以很直觀的看到你的學習歷程及變化。再者,若你只是為了記載妙言警句,那摘錄未嘗不是個好方法,但若是想提高寫作水平,竊以為單單依靠摘錄將是很難提高的,摘錄只是把好句子搬到了你的本子里,而不是經過思考理解之後,印刻在你的腦中,成為你的知識儲備,以備你不時之需的。
背吧。
推薦閱讀:
※為你的摘抄本起個名字?
※您是用什麼方式讀書的?
※那些動不動就引經據典的人是怎麼讀書的?
※您看書挑出版社嗎?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