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的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書籍是什麼?
最近問題一籮筐,頭大了,想系統學習一下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在職業生涯中感謝兩位領導:畢業帶我的大姐,她告訴我「你拿不到自己期待的薪水是你不值這個數。」上升期帶我的大叔,他告訴我「你不用模仿任何人,你只需要把你擅長的發揮到極致。」直接影響工作效率的四種能力:溝通能力、自學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如果你想升職、加薪、被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這四方面的能力。
之前我們分享了《直接提高溝通能力的四本書》。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直接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三本書:《認識商業》、《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武器:從邏輯思考到真正解決問題》、《你的燈亮著嗎?》。關於自學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書單我會陸續整理給大家。
在你看下面書單之前,請先從內心態度上調整一下,千萬不要做「伸手黨」。如果你已經是了,千萬要從現在開始克制、改變。不要覺得自己做伸手黨佔了便宜,別人幫你解決了問題,這真的會讓你吃大虧。從思維上就會被麻痹, 徹底喪失問題解決能力,而且這個過程潛移默化,你根本意識不到。
覺得我太誇張,危言聳聽了?!
我收到個微信公眾號後台留言:鼴鼠的土豆,您好,剛關注您的微信號,裡邊文章寫的非常實用,超級勵志,非常感謝您賜給的精神食糧。感覺如獲至寶。我也很喜歡看書,您介紹的溝通技巧4本書馬上買回來了,我看書很慢很慢,不知道您能不能教教如何我提快速度?
我只好回復了:請先詳細閱讀《溝通聖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第12章 增進閱讀速度、第13章 提高閱讀效率。
看到了,買了書,手裡就有書,翻翻目錄,就能解決,竟然還要提問,如果我不回復呢?可能就慢慢看書,然後拖延症,然後書就不知道放在那兒了!學習的事,提高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不要覺得這是個例啊!!我昨天統計了一下,我運營微信公眾號25天,共計收到了281條,「什麼是思維導圖」,這個問題你搜索一下就知道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直接提問呢?「伸手黨」思維已經讓大家沒有問題解決能力了。
《認識商業》
早上有個讀者問「父母希望我留在國企,過安安穩穩的日子,但是我實在待不下去,怎麼辦?」我當時回復了「這問題你問我真是白問,我在央企待了7年。」我仔細想了一下,其實她的問題不是待在什麼企業,而是喜歡的工作。這讓我想到了《認識商業》的引言和首章內容「你有可以用來賺錢的愛好嗎?」
美國的大學教材《認識商業》《溝通的藝術》都把自我認知、職業規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提醒學生自測找到自己的擅長、定位,個性化擇業。
我推薦這本比英漢詞典開本還大,還厚的《認識商業》作為問題解決能力書單的榜首有兩個原因拓展視野和了解方法。解決問題有兩個重點:方法和視野。你得先想到,然後才能做到。俗話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認識商業》涉及了職場的大部分問題及解決方案,讀者可以從裡面尋找自己面臨問題的案例,同時這本商業百科全書也可以讓你了解職場所必須的大部分知識。建議大家買新版的,因為數據、圖表、案例比較新。
內容簡介:
《認識商業》是美國高校採用量最大的商業入門教科書。出版三十年來,歷經九次修訂,長銷不衰,被全球幾百所大專院校列為企業管理課程必選教材。內容涵蓋了商業環境、求職創業、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營銷、財務、融資等方方面面,引領讀者全面掌握商業運作的相關知識。文中穿插了豐富的專欄和圖片,以全球眾多企業和企業家的真實案例,深入淺出地介紹基本的商業原理。詳細解析商業新發展的時新課題,如金融危機、歐債危機、金磚四國的經濟發展、社交媒體的商業運用等,為讀者開拓了新的視野。《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武器:從邏輯思考到真正解決問題》
《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武器:從邏輯思考到真正解決問題》告訴你,遇到問題時,先慢一點動手!因為有一件事比急著動手更重要——先判斷:「這個問題重要嗎?」書里介紹了一套極具邏輯性的問題解決思維模式——先找到真正的問題,想清楚目的再動手,搜集個性化信息,組建故事線,劃定答案界限,整合有用材料,最後交出完美成果。
還在欺騙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嗎?NO!交出有價值的成果才是好工作!
《你的燈亮著嗎?》
內容簡介:《你的燈亮著嗎?》全書分六個主題。每個主題都有若干生動有趣而又有警戒意義的故事作為主線,通過對故事中實際問題的解決,引申出作者對於問題解決領域的重要觀點。書中關注了像「人們如何思考」、「人們在遇到棘手的難題時會如何思考和處理」、「對於某一個特定的問題,人們會用什麼樣的角度去思考」這樣的話題;提出了像「問題其實就是你期望的東西和你體驗的東西之間的差別」、「不管看上去如何,人們很少知道他們想要什麼,直到你給了他們所要的東西」這樣的深刻見解,這為人們思考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些啟迪性的幫助。全書幽默地引導讀者在處理問題時首先應該識別真正的問題,然後確定問題的擁有。
你的燈亮著嗎
必須推薦《創造性問題求解的策略》!
推薦理由:用最短的篇幅,構建了啟發式問題解決流程框架,整合了基本的問題解決工具,提供了翔實的案例跟習題。我認為對於初學者來說,框架就是你從雜亂的線索求救的稻草。
因為大學時候曾經瘋狂一樣找問題解決的書籍來看,中大華工華師廣外的圖書館都走遍了,以個人眼光點評一下這個題目涉及到的幾本書:
《橫向思維》:如 @采銅 所說,從本質上講清楚了應該如何創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上冊寫了大腦機制、思維技巧以及革新的意義,下冊分裂舉例說明了分割反轉類比等一系列思維技巧。問題在——缺乏把這些思維技巧跟原則搭建成一個框架的努力。你看每一章的時候都會覺得說的很對,然後看完之後你會發現腦袋裡浮現很多個技巧,他們看起來很好用,但是你不知道什麼時候選擇哪種方法幫你解決問題。
《你的燈還亮著嗎?》:整本書就說了一個問題——找到問題的來源。這個你可以在啟發式第一步——認準問題的第一個小技巧找到。
《金字塔原理》: 強烈反對沒看過金字塔原理全書的人推薦這本書。這本書只講了一個問題——當問題太大的時候,分解問題,直到分成最簡單的元素,再重新組合起來。你可以在啟發式準備步驟里找到——將問題分解成子問題。《水煮三國》:管理學的書籍,看著蠻開心,跟解決問題的問題不是很契合。
《Getting Things Done》 :GTD只是一種時間管理技巧,可在啟發式找到——甘特圖、分工圖
《怎麼解題》:太過數學化,可以借鑒,適用面太窄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個應該屬於學習能力的範疇,建議另外做一個大方向學習。
《世界最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
:真的很簡單,看著很輕鬆,算是啟發式的最簡陋版本,少兒讀本。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對於解決問題來說,框架遠比單一的技巧重要
書長這個樣子不需要一本書,歸納為七個步驟就夠了。善於解決問題的能力通常是縝密而系統化思維的產物,任何一個有才之士都能獲得這種能力。有序的思維工作方式並不會扼殺靈感及創造力,反而會助長靈感及創造力的產生。
1步驟一:清晰地陳述要解決的問題
清晰地陳述問題的特點:
一個主導性的問題或堅定的假設
具體,不籠統
有內容的(而非事實的羅列或一種無可爭議的主張)
可行動的
以決策者下一步所需的行動為重點
首要之務是對問題的準確了解
2步驟二:分析問題
切勿低估團隊合作對解決問題的價值
3步驟三:去掉所有非關鍵問題!4步驟四: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工作計劃的最佳做法:
提早:不要等待數據搜集完畢才開始工作
經常:隨著反覆仔細分析數據而修改、補充或改善工作計劃
具體:具體分析,尋找具體來源
綜合:同項目小組成員一起檢測,嘗試其他假設
里程碑:有序地工作,使用80/20方法按時交付
需遵循的原則:
以假設和最終產品為導向,不要只拘泥於數字-要題問「我要回答什麼問題?」
經常反覆地進行假設和數據分析,不要繞圈子
儘可能地簡化分析,不輕言使用大的線性計劃之類的工具
仔細分析之前估算其重要性,開闊視野,不要「見樹不見林」
使用80/20及簡便的思維方法,別鑽牛角尖
從專家那裡得到數據,經常給出比「圖書館數據」更清晰的指導方向
對新數據採取靈活態度同項目小組共享良計
對困難有所準備,勇於創新
儘可能選擇簡便的問題解決方式…
…並避免複雜,間接或推論的方法
對準「夠精確」的目標即可,不需完美
尋找明顯事物
一定要充分利用其他人的經驗…
…並設法找專家來導引你的分析工作
進行檢查以保證結論同事實相符…
…隨著跡象的增多,準備重新修改你的假設
放眼未來,迎接分析方面將遇到的困難…
同項目小組共享良計
永遠尋找開創性的方法…
仔細將你的工作紀錄成文件
6步驟六:綜合分析調查結果,並建立論7步驟七:說故事(陳述來龍去脈)準備故事圖解:畫出你所持論點的完整結構,以每張圖表上方的訊息文字串連成一個合乎邏輯又具說服力的故事。
本文來源CFAer,更多內容可以關注下
http://weixin.qq.com/r/5Ejn-3HEFSxqrTWc9x32 (二維碼自動識別)
現代漢語詞典。
水煮三國,管理學的經典之作。推薦。
黃崗十年高考模擬
&<&<怎樣解題&>&>
《沉思錄》、《智慧書》、《批判性思維》……
以我的個人經歷,幫助解決過實際問題,最好的書:《機械設計手冊》。
方法論類書籍恕無以推薦解決問題的六把金鑰匙,不是書,是一種方法
Getting Things Done
Getting Things Done 這本書2002年出版以來,「GTD」 已經成了一個專有名詞,帶動了一大批基於此書的時間管理書籍,文章和專門的博客。絕大多數人對時間管理的認識還停留在傳統簡單的日程表(Calendar)和任務表(To Do List)上,而此書作者 David Allen 號召大家隨時使用多個帶有各種標籤的文件夾來科學管理自己的任務列表。從書里看,作者就是專門以培訓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為生的,他手把手地教這些人怎麼管理的東西不是別的,是時間。程序員心理學。沒看之前,我難以理解軟體工程為什麼是重要的,以及為什麼需要面向對象。感覺一道鴻溝被填平了。
《把時間當作朋友》
你是否有過對自己情緒無計可施的時候?
「心情煩躁,做什麼事情都心不在焉」
「生了一肚子氣,聽不清對方的意見。」
「焦慮萬分,不能冷靜的行動。」
……
雖然心裡明白要怎麼做,可還是被情緒牽著鼻子走。
學會與自己情緒相處,是獲得幸福感的技能之一。《整理情緒的力量》一書中,作者告訴大家如何整理情緒,讓大家成為情緒的主人。
一、本書的結構
「情緒整理法」從常見的消極情緒入手,教你如何辨識內心的污泥,逐步擺脫焦躁、孤獨、怨恨、嫉妒、不安等狀態。
全書分為六個章節,每個章節針對具體的消極情緒分析、指導、總結。你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管理法,也可以結合實際,創設新的內容幫助身邊的人。
第一章,不生氣的理由。
分析了生氣的時間成本、體能成本,告訴大家責備他人要知道的事,最後提出整理憤怒的四種方法。
第二章,整理情緒的12個關鍵點。
用12種方法來改善、轉換情緒,具體從行動、語言、思考方式入手改變。
第三章,不煩躁的理由。
指出了煩躁給人帶來的危害,給自己製造障礙,給他人留下壞印象。最後提出整理煩躁的四種方法,提醒讀者要趁煩躁微弱時,就及時處理,否則會延長恢復時間。
第四章,不被孤獨和悲傷擊垮的理由。
指出了孤獨、悲傷的根源,分析了它們的利弊,提出了整理的方法。
第五章,不被陰暗情緒新勢力。
「整理嫉妒戀愛篇」,對於大多數年輕人有啟發。
第六章,不失去內心張力的理由。
「應付負罪情緒」、「應付糾結情緒」,可供職場人士借鑒。
二、整理情緒的具體方法
Q1:如何讓自己不隨意發脾氣?
憤怒是大家經常遇到的一種情緒。家長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怒斥加以制止;球員看球賽,運動員場上失分,怒氣沖沖地關掉電視;老闆見下屬季度銷售額下降,會議上情緒激動,說起了髒話。
以上幾種場景,是大家生活里常見的案例。正確整理憤怒情緒,可以試一試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1、2、3……在心中慢慢數到10」,從而緩解怒氣。
第二,離開現場,平息怒火。出去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鮮空氣,當局者怒,旁觀者清。
第三,問問自己「生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讓自己冷靜下來,試著和自己對話,也許是你最近太累了,也許是對方某句話激怒了你。
Q2:如何讓自己擺脫煩躁不安?
上周,你在網上買了一件衣服,拿到衣服後發現顏色不一樣,仔細一查,原來是點錯了顏色。心裡想「就用這個吧,換來換去好麻煩」,口裡又在嘀咕「要是當時細心一點就好了」,於是莫名地開始煩躁。
如果這時閨密電話,你心不在焉,迅速地掛掉電話,事後想起:「她說下次要來我家,哪天來著?剛剛沒記呀!」於是回撥過去,聽到「對不起,您撥得電話無法接通」,煩躁的情緒又蒙上一層。
人一旦煩躁起來,就無法容忍關注現實,這時不妨回歸自我,從以下幾個方面正面思考:
第一,轉化心情,拋卻煩惱。可以喝喝茶,聊聊天,活動活動身體,讀讀書,有意識的轉換情緒。
第二,思考煩惱的根源。前面提到的衣服買錯了顏色,是因為自己粗心,顏色不好,可以送給比較適合這種顏色衣服的朋友。朋友電話不通,可以等會兒發過去,或者發信息告知。
第三,將「可以解決」和「無法解決」分開處理。要有一點阿Q精神,調劑一下生活。
Q3:如何走出孤獨的困境?
孤獨其實就是「想和身邊的人聯繫又聯繫不上」時產生的一種分離焦慮。嬰兒時常因為母親離開自己的視線而哭鬧,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面對新環境,激烈地反抗,產生無意識的孤獨感。
孤獨也分很多種。有的是自己覺得很孤獨;有的是異地戀,感到孤獨;有的是獨自生活,感到孤獨;職場上無人理解,感到孤獨。與其依賴他人,不如掌握一些方法來排遣孤獨,或者享受孤獨本身的美好。
第一,不要逃避孤獨,學會積極利用它。優秀的文藝作品通常在孤獨中產生。如果一味迎合他人,反而無法徹底探究內在的世界。
第二,享受獨來獨往的樂趣。年輕女性獨自用餐,有時候可以獨自細細品位食物的本身。擺脫沒有人陪伴就沒有價值感的觀念,擺脫「死都不要一個人」的執念,適當的孤獨感,可以讓人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傾聽到內心真正的聲音。
第三,做些一個人可以做的事。學點新東西,挑戰一個資格考試,專註自己的興趣,制定一個目標。充實的生活方式,可以讓你無暇顧及孤獨。
三、小結與期待
如今的職業女性面臨著各種壓力,還要處理各種人際關係,平衡事業與家庭的發展。有些時候,怒火、不安、焦躁、孤獨莫名地襲來,都可能吞噬原本平靜、美好的心情。
本書的作者也是因為「生活里遇到了不爽、不快樂、自我厭惡……」就是為了分享自己擺脫情緒困擾的經歷,才有寫這本書的動力。可以說「壞情緒」成就了好作者。
正如大家時常提及的一句話,「悲觀主義是心情決定的,樂觀主義是意志決定的」。能夠用自己的意志,克服情緒帶來的困擾,進而轉換思維模式,接受「無法改變」的既定事實,學會吐槽,有一點幽默感,就可以帶著快樂、平和的心情過每個日日夜夜。如果真的是看解決問題的書,以上所有書都可以看看;但是如果樓主真正的想去解決問題的話,建議你還是去讀哲學吧,哲學裡面闡釋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才是你需要的
《新華字典》
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一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學霸,他的工作能力一定出眾嗎?不一定。一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學霸,一定是高分低能嗎?也未必。所以說,學習成績和工作能力並不能完全划上等號,那麼在學習成績上都是學霸,為什麼能力上會出現如此大的差別呢?這是我過去的幾年間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的這些問題來源於日常的觀察:比如說有兩個學生是老鄉,以當地同樣的分數考到某重點大學的同一個專業,但是兩人在大學裡的表現卻天差地別,一個連連掛科,另一個卻成績優秀最終直接保送研究生;再比如說兩個畢業於同一所大學的大學生,成績都非常優秀,但是工作以後卻出現了兩極分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我在《思考力》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它或許並不準確,但卻是一種令人信服的解釋。
上田正仁認為,一個學生通過應試學習鍛鍊出來的能力實際上是迅速掌握知識和解題的實現力,實現力指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率地解決具有標準答案的試題的能力,或者說遵循一定的規律將某一個問題利落處理的能力。實現力在社會上施展的空間很小,因為只有在規則明確、框架嚴格的環境中,實現力強的人才會得到至高無上的評價,單純的實現力不能為社會帶來任何變革。
一旦走出應試教育的評價體系,實現力就失去了其大部分作用,因為社會之中的很多問題與考試試題的性質完全不同,而這些問題往往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在社會中對一個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思考力和創造力。思考力指的是透過現象看到問題本質的能力,創造力指的是用個人獨特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考力是在實現力的基礎上形成的,思考力又構成了創造力的基礎,二者是表裡一體的能力。在將兩者綜合起來進行研究討論時,我們習慣把它們稱為「獨立思考和創造的能力」,我們可以把獨立思考與創造的能力分解為以下三種能力,其中本文重點介紹前兩種能力。
發現問題的能力:這是指質疑他人所未質疑的問題和找到突破常識的問題點的能力。
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指面對自己發現的問題,克服所有的困難,將問題整理、分析、分解直至找到問題答案的能力。
永不言棄的精神:這是指在結果出現之前決不放棄,執著地堅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直到找到問題答案的能力。
掌握髮現問題的能力:
什麼叫問題?《你的燈亮著嗎》這本書對問題下了一個經典的定義:問題就是理想狀態和現實狀態之間的差別。所以發現問題的能力是指從茫然的「搞不明白」的狀態過渡到「已經理解了問題所在,只是還沒有找到答案」的狀態的能力。根據問題的性質和思考的階段,可以將「搞不明白」分為以下三種情況:①不了解事實→解決方法就是查詢;②不知道答案→通過不斷地思考來接近問題的本質,將疑難問題的各要素拆分開,逐個擊破;③不明白自己到底哪裡不明白→明確自己到底哪裡不明白,這種明確地意識到自己哪裡不明白的能力才是發現問題的能力的核心。
一旦弄清楚了哪裡不明白,就可以明確問題或者課題是什麼了,在這個基礎上,許多時候只要查詢資料或者詢問相關人士,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信息搜集方法。
首先,搜集信息的目的不在於尋找答案。我們要儘可能多地搜集與該問題相關的信息和事例,從而明確自己尚不清楚的部分,以及怎樣才能夠揭開問題的謎底,這種通過查詢相關信息就可以輕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屬於「已經被探知」的範疇,只不過你之前不了解相關事實而已,搜集信息的目的在於確認這些問題已經被人發現或者被人證實,了解它們不再具有獨創性,從而捨棄掉這些問題,找出迄今為止還沒有被人接觸到的新的可能性。
其次,在搜集信息時要分清事實與方法。客觀事實是最好的信息源,網路作為搜集事實的一種手段,正在不斷成為非常寶貴的信息源,但我們利用網路搜集事實的時候,千萬注意將客觀事實和不能明白真偽的方法嚴格區分開,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在自己的大腦中研究出專屬自己的經驗和方法,才是解決問題的王道。
最後,將已經消化掉的信息丟掉。解決問題的過程與讀書不同,分析整理搜集到的信息之後,應該將原始資料全部丟掉,通過丟棄已經消化掉的信息,我們便可以清空大腦,從而更加集中意識地思考等待處理的每一條信息,將「理解信息之後馬上丟棄」作為原則,不理解的部分就相應地變得非常明確,如果需要我們可以再次搜集信息,因為大量信息持續堆積造成我們無法集中精力要麻煩的多。
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將複雜的問題類型化、簡單化,若是將問題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根本無從下手,如果將複雜的問題按照要素進行分解,就有可能將可解決的要素逐個擊破。接下來我們要找到最後剩下的要素,即問題的核心,然後全力以赴、一舉攻破。通過歸納、分解要素以及各個擊破等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模型,作為非常有效的實踐方法,適用於解決絕大部分的問題和課題。
解決看不出答案問題的關鍵是從多個角度歸納處理問題。我們需要對問題進行廣角度分析、多角度處理,從而順利解決沒有統一答案的問題。將複雜的問題分類→分解要素→各個擊破→發現未能解決的要素→分析要解決該問題,哪些要素還不充足,尋找必要的補充要素。
我們應該學會嘗試用好奇心導向解決問題。目的導向型指的是一種在完全明確目標的基礎上,一心尋求距離目標最短的直線距離,並沿著該路徑解決問題的方法;好奇心導向型指的是,努力的方向與目標似乎並沒有關聯,只是單純地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前進。好奇心導向型並不是偶然的產物,而是一種面對問題積極應對的戰略。這種好奇心帶來的寬廣的視野和靈活的態度不僅可以幫助你練就一雙多角度觀察事物的火眼金睛,同時也是一項催生創造性想法的大腦訓練。
「早就知道了」和「已經了解了」可能是解決問題道路上的陷阱,它讓我們忽略了質疑,而真相往往就隱藏於被忽略的部分。我們要不斷思考我為什麼應該是這個樣子,在什麼條件下會出現這種情況,從而在研究和檢驗的過程中提高我們的知識儲備,這點事非常重要的。
在開頭的圖示中,我們可以看到最終的目的是要培養大腦的創造力,為什麼創造力如此重要呢?在上田正仁看來,在原始時代,人類為了應對意料之外的變化,如自然災害、事故等,需要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解決問題。但隨著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人類開始進入循規蹈矩時代,我們依照以往的經驗解決意料之內的問題,建立了一個安全、放心的社會,人們認為一切都在自己的經驗掌控之中。
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突飛猛進,人類將再次進入創造時代,這個時代是「先破壞再創造」的時代:我們面對新變化,既有的經驗和知識都顯得無力,需要我們尋求新的解決辦法。因此在這種形勢中,創造力將顯得極為重要。最近的阿爾法狗和李世乭之間的圍棋對戰引發了人們對機器人將替代人力的擔憂,但是在可預見的範圍之內,機器人仍然只能代替機械性的工作,具有高度創造性的工作仍然需要人類完成,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創造力的重要性。
推薦閱讀:
※在生活中常見的思考盲點或思維漏洞有那些?
※喬布斯的思考方法是怎樣的?
※讀完一本書之後一定要思考出一些很深刻的東西,才算是真正讀了書嗎?
※怎麼提高學習效率,如何才能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