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遇到巨大挫折時,都是通過怎樣的心理暗示等等幫助自己度過的?


首先說一個創傷心理學裡的一個概念 Rumination。這個概念指的是人時常回憶起過去不好的經歷和感受,這些回憶給個體帶來循環式的困擾,比如失眠,焦慮,身體出狀況等等。

首先,我要說的是,戰勝即時的挫折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挫折之後的療傷。一件事情,看似我們走出去了,比如車禍,比如戰爭,比如身體疾病,比如失戀。但是它真的走出去了嗎?也許在之後相當長的時間裡,你還會經常回憶起來,並且身心形成了一個固定的迴路,讓你偶爾心情感冒。所謂痛定思痛,痛更痛。

我這篇文章會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思考,來說說我是怎麼面對這樣子的事情的。我總覺得挫折並不會給人帶來成長,但是對挫折的思考會增加人的厚度,會讓人變的更加有韌性。這樣子才能走的更遠,希望我這篇總結能夠印證自己的一些成長,也能幫助一些其他的人。

我的理解是挫折可以分三種。

第一種是自己不負大部分責任的挫折。比如一個學期沒有好好學,成績遭遇滑鐵盧,但是可能原因是因為家人病重,沒時間學習。比如不會識人,被渣男騙,但是涉世未深這個也不能全怪自己。我為什麼說是有小部分責任呢?因為我覺得很多挫折的發生,個人的責任很難說是全部。如果那樣,挫折就更應該叫錯誤了。挫折中更多的部分也許是一些不好的運氣,或者說一些知識的見解的局限。比如上了大學選專業選錯了,我覺得個人要負一部分責任,但是覺得不是全責。誰也不是全知全能,能預測到明天的天氣如何。這類挫折,可以這樣子定義,就是時間倒流,再讓當時心智的你去走一遍,你還是會悲劇。拿我自己做個例子,我16歲開始很嚴重的痤瘡,當然了,我現在積累了很豐富的祛痘知識,如果我現在回去,我當然知道怎麼去對付這個病。但是如果我還是當時的我,再走一遍,會有另一種人生可能嗎?我的答案是基本不會,還是會被痤瘡困擾,然後衍生出一系列挫折。

第二種就是自己負大部分責任的挫折,這個就是比如我喝酒駕車結果撞了。比如我勾搭婚外情,悲劇了,等等。當然,責任的劃分不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人們看待自己的挫折的時候有個普遍的心態就是:這不是我的問題。這是因為,為自己的一些錯誤承擔責任,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痛苦的地方在於它真的已經發生了,而我無法再改變了,我就是學到了很多教訓,又有啥用呢?趨利避害,逃避責任,這是人的天性。於是人們更願意把一些事情歸結於水逆,運氣不好。誠然,我自己是個神棍,我信這些。但是我個人覺得無論是運氣不好還是怎樣都應該多想想挫折發生的時候自己能改變些什麼來阻止挫折的發生,這就是多承擔一些自己的責任。推卸責任會讓人覺得舒服和痛快,但是心智卻無法成熟,最後讓自己變成別人的負擔。面對很多自己的問題,要挺身而出,要不然它永遠存在。

第三種就是天生的殘疾。這個應該算在第一種類里,但是我覺得我說的看待第一類挫折的方法里又不包括這一類。所以單拿出來。

這篇文章我只談第一類挫折。因為這類挫折我感同身受最真切,其他兩類的目前還沒體驗,就不胡謅了。

第一類,這類挫折往往是最常見也最難對付的。因為就像前面說的,這類挫折給人一種感覺就是--自己不能夠控制自己的命運。想想也是如此呀,我如果回去到16歲,我依然會遭遇這樣子的挫折,嚴重的挫折會打擊自己的自信心,最終衍生出一些列問題,比如情緒低落,焦慮等等。這樣子就會產生自我懷疑,產生乏力和無助感。再比如,我高中時候父母對我的窮養讓我出現了很多身體問題,我想我就是回去,我能解決嗎?解決不了。

好啦,我算是走出來的人。我來說說我是怎麼走出來的。

我個人的體會告訴我,生活的乏力和無趣來自於人放棄了自己的力量。他們往往表面上還在努力,但是已經不再追求卓越了。這是一件哀傷的事,所謂習得性無助。人覺得自己改變不了了,就放棄了,就信命運了,雖然表面上還在努力,可是心裡的潛意識已經悄悄改變。但是,事實並非改變不了,每個人都明白,我們的選擇最終成就了我們的現在。人生是一個到處充滿選擇的決定和機會的,就像一條路,其實一路上的分叉很多的。但是曾經的經歷告訴我,習得性無助的人並不是不能或者不願意變自己。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看不到自己以前走錯的路的意義。舉個普通的例子,你發現柯南的劇情里,一般兇手最後被找到了,它一般還要陳述一下他和被害人恩怨的來龍去脈,然後一跪,結束。為什麼呢兇手一定要說半天呢?一方面是因為動畫片劇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很真實的反映出兇手內心的不平衡,它想讓自己曾經受的傷害找個意義!這個意義最後就變成了別人付出的代價!舉另外一個自己的例子,我以前就總是回憶起我以前滿臉青春痘時情緒低落,哎,這喪失了多少接觸女孩子的機會啊,因為學習的分心,斷掉了自己的幾條未來的路。很難過的,但是更難過的是,以前發生的一切真的是無意義的。起碼那個時候的我,覺得是無意義的。

那麼,我是如何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呢?

首先看幾個啟發我的回答吧,這些回答啟迪我很多。我時常拿出來去體會答題者的良苦用心,它真的幫助我很多。

第一個問題是12年知乎上的一個很火的問題,答主問的是說小時候二舅不小心把自己的生殖器燙傷了,後來造成了嚴重的身體殘疾。二舅這些年對我一直很好,但是我無法釋懷,我該怎麼辦?

當時有個大V叫插門胡的小背心答過,讓我記憶深刻。這個答案已經刪掉了,找不到了,但是我還是記得很清楚。她首先善解人意的說,她真的很能理解答主的心情,換做是她她也不知道怎麼辦?事情已經發生了,也沒辦法怨恨誰。但是作為旁人,她感覺很遺憾,為什麼呢?因為她覺得答主因為這樣子一件事情,讓自己的人生困住了。一個燙傷就左右了答主的人生軌跡。

我當時看到答案,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對啊!如果俯瞰人生的話,我真的願意讓那一些對我來講帶著羞恥感的人生挫折去左右我的人生嗎?那樣子也太遺憾了吧!這是我的一個感悟。

然後就是第二個問題:

你有為把時間給了魔獸世界後悔嗎? - 李越越的回答 - 知乎

看看別人的回答,是不是都是帶著一些悔恨,承認挺浪費的,就是那些說不浪費的回答,我覺得也是真的很缺少說服力。但是這篇李越的回答打動了我。打動我的不是他回答的內容,而是他在回答背後展現出來的品質。這個品質是什麼?對自己走過的路的自信。俗稱,道路自信。這個真的很難得,我當時看答案的時候就驚呼覺得答題者是一個可以鼓舞人心的人,是一個可以找到意義的人,也是活的精彩的人。

而道路自信的人是真的擁有了內化的自信。這種自信是無所謂他擁有資源的多少。

我曾經在一個問題中答過自信。

說的是自信分兩種:

1,外物自信,就是自己擁有資源的強大帶來的。

2,內化自信,就是因為相信自己走過的路會給世界帶來一個完全獨一無二的我的自信。這個自信的著腳點在與自己和世界相處中所獲得的意義,不同於外物,這個意義是不會輕易消逝。

我們很多時候面對人生,我們的腦海中都有一個地圖,這個地圖是關於我們應該怎樣活,為什麼而活等一些原動力的問題。但是很多人意識不到,這個地圖是不斷變化的,就像現在的世界一樣,也許過幾年,台灣就變成祖國的一部分了。有時候因為世界的變化,我們必須要大幅度的修改自己的地圖。比如本來我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好家境的少年,突然家庭變故,一貧如洗。那就得徹底改變自己人生觀的世界觀的地圖,這個工作是很痛苦的。於是有人就對新的境況表現出抗拒,而不是接受現實。那道路自信的人會如何想呢,他會難過,但是他會覺得早年的富裕的經歷讓自己擁有了很多素質,這些素質能幫助自己去成功,於是他更加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想法。而沒有道路自信的人,往往會問為啥就我這麼悲劇,我如何能忍受現在的生活,就變的怨天尤人,把自己當作一個犧牲品一樣的活著。

第三個問題。

男生需要很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嗎? - 李越越的回答 - 知乎

這個回答的境界真是太厲害了。能看到答主面對自己人生的真誠。更重要的,是他在帶領別人!答主會因為過去的悲劇的外表而暗自悲傷嗎?我覺得不會,我們感受到的是他現在的努力和他對未來的決心和希望。

好了,說了這麼多。我就是想說。

人,不應該讓一些自己過去的挫折困住,要蔑視挫折。

人,也應該相信自己走過的路會給世界帶來一個完全獨一無二的我。

最重要的,人,要保持希望,要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到那個時候,過去有多窘迫,現實成功的的對比就會讓你的人生顯得多麼輝煌。

這就是我的感悟,這一切的想法最終的目的是給自己過去的經歷找一個意義。當我們覺得我過去的路走的不冤,當你覺得所有過去的路都是必經之路的時候,你就不會經常反芻過去的挫折,而是直面未來的挑戰。到那個時候,人生會不一樣的,身邊的人都會被你感染。

這裡說另外兩條邪路。

第一條:

泰戈爾的詩句:如果你錯過了太陽,你流了眼淚,那你也將錯過月亮和星辰。

這句話太有道理了,於是很多人把它當作一句至理名言。但是我個人的體會上是它不適合自我心理暗示,處理挫折。因為它給人一種對過去的後悔和對未來的焦慮,真的不適合。

第二條: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這個好一點,但是過分強調過去的壞的影響無法改變。說白了,還是一種潛意識是悲觀的心態。我不喜歡。

Q.E.D.


嗯,謝謝邀請!

先來看看人面對危險時的自然反應:一個兩歲的孩子在路上走著,媽媽在他旁邊跟著,此時出現了一個陌生人,伸手過來想要抱這個孩子,孩子本能地躲到媽媽身邊以尋求保護。因此,面對危險時希望得到他人的保護,是人的天然反應。實踐表明,一個有支持系統且能充分利用這個系統的人更能抵抗挫折與壓力,相反,一個缺乏支持的人則是脆弱的與經不起打擊的。馬加爵、葯加鑫,均是內心脆弱且缺乏支持的人;而那些政治家或企業家,決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均會有一個智囊團隊的支持。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遇到挫折時不是尋求支持與幫助,而是想靠自我的力量來堅強應對呢?當一個幼兒危險時發出了求助的呼聲,但周圍卻沒有人回應,或者反而會被斥責為太軟弱了,久而久之,他便逐漸的發展出一種願望:總有一天我可以自己搞定自己。這種願望驅使著他去奮鬥,以至於他們會為了變得強大,寧願犧牲掉諸多的生活樂趣。工作狂、賺錢狂、學習狂等,均是內心弱小的人,希望通過外在的成就來產生幻想中的內心強大,以補償內心的弱小。

相反,一個幼時遇到危險時經常能夠得到支持與鼓勵的人,逐漸地,這種支持與鼓勵的對象會被他所內化,成為了內在的支持力量。這種內在支持力量的存在,使得他們更有力量去應對挫折。在挫折來臨時,他們會自動地尋求幫助,因為他們對於得到別人的幫助有強烈的信任感。而一個特別渴望通過自我力量來應對挫折的人,反映了對是否能夠得到幫助的強烈懷疑。所以,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去逐漸的建立有助益的人際支持系統,比如友情、愛情、親情等。慢慢地,這些有助益的關係,會逐漸地被內化,成為內在的支持力量。這是更加根本性的應對挫折的力量。

另外想要補充的是:遇到挫折時,人必然會有痛苦的反應,比如失去了親人必然會有哀傷反應,或者考試失敗時必須會有受挫感。你所要做僅僅是,允許這些情感反應的呈現,體驗這些情感,而不是通過自我暗示壓制這些情感。那些能夠體驗與表達脆弱情感的人,恰恰能夠讓自己自然的從挫折中康復,而那些強壓著負面情感不表達的人,反而長久走不出痛苦。


這個想答下,

大學畢業那幾年我很不順,學習工作生活都不順利,愛情看不到,父親辭了南方的工作回老家照顧奶奶,母親還得了莫名其妙的病,打電話過來,是一副準備料理後事的意思。

當時的我,路邊的燒烤攤,要了幾串羊肉,一瓶啤酒,一個人,想來想去想不通。

後來看到街邊嬉戲的小孩,突然就明白了,人生啊,當你覺得自己敗無可敗的時候,那不過就是你的谷底而已,還有什麼可怕可愁的,再不濟你總還有爛命一條。後面的日子,怎麼還差的過今天?人生的這條拋物線上,以後的時光,只有上坡,每一刻都定會好過現在的谷底!

想通之後,再無畏懼。

所有的存款寄回家裡,找認識的同學聯繫能找到的最好的醫院。

後來查出來媽媽的病雖然沒有特效藥,但也不致命,耐心靜養小心防護不會嚴重;

幾年之後,自己進了想進的公司,去了想去的地方,算是走上了實現理想的路;

雖然愛情還沒找到,但是卻對未來充滿希望,因為我始終記得:

現在此刻,你在谷底,以後的時光,都是上坡。

希望能有幫助,

以上。


受邀題。

挫折會使人沮喪,巨大挫折會使人非常沮喪。挫折是一種遭遇,過了就過了,而沮喪卻會在心裡停留,但也會過去。

別關在房間里,盯住想。心理學上,好像有一個現象,當人擺脫不了痛苦的時候,會把痛苦當作一種享受。如是這樣,這就是自虐了,會成為一種病態。要防止這種心理習慣的形成。

據說深呼吸幾次,或者增加點戶外活動,都會有助於放鬆。

如果你能保持一種信念:明天總會比今天好,也會管用。這不是阿Q,而是明智,否則是進一步給自己製造痛苦,是錯上加錯。

至於什麼心理暗示,我沒有過這種體驗,給自己製造心理暗示,無異於自欺欺人,就有點阿Q了,恐怕沒什麼用處。

當然,人是有區別的,有的人容易做到,有的人不容易。

一個深深的山洞,岔洞縱橫交錯,五個小孩鑽進去玩,結果照明的東西壞了,左鑽右鑽,都鑽不出來,黑暗之中,人人頭上都被鐘乳石撞傷了。一個小孩哭了起來,然後有三個小孩也逐漸哭了起來,只有一個小孩沒哭,他沒去想出不去的問題,於是,他組織大家一起喊「救命」,喊了很長時間,最後在幾乎喊不出來聲音來時,終於被後來進洞的人聽見,被救了出去。此時,他們被困在洞里已長達5個小時。

這五個小孩的表現,反映了悲觀情緒出現的先後及程度,是有區別的。這是我親身經歷的故事,那個組織喊「救命」的小孩,就是我。在這裡,悲觀是完全無用的。如果,最後沒人進洞,悲觀和樂觀的結果,當然都是一樣的。但努力爭取的結果,終於使奇蹟在最後時刻出現了。這表明,積極想辦法,可能帶來好結果,總比悲觀好。

另外,英國人研究發現,容易樂觀或悲觀,與基因有關。見http://www.gcpnews.com/articles/2009-02-25/C1036_34748.html。這是一條2009年的消息,但我幾天前,不知是在央視,還是在參考消息上,見過一條來自英國的消息,也是講這個道理的。但在網上沒調出來。你可以再搜搜看。

上述意見,供參考。


最近在鑽研哈佛的《積極心理學》(俗稱幸福課),回答你這題作為一篇課後作業吧。

首先要說明的是:挫折和磨難帶給人的痛苦感是客觀存在的,任何企圖欺騙自己或消極應對的舉動最後都會加深這一痛苦。

所以面對挫折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認自己是一個普通的人類(give yourself 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

該哭哭,該笑笑,千萬別壓抑自己,找幾個真正的知心朋友聊聊天,把負面情緒都釋放出來,多看點開心的東西和事物,當然這個過程時間不定,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而長短不同,不過,根據課上講的心理學理論,人們在接受到新的刺激(無論好壞),幸福指數總是會波動一陣,然後回到自己的正常水平,這是由人的適應性決定的,要堅定不移的相信這點。

接下來,從你的挫折中找出正面的收穫,專註在這些收穫上並放大他們,直到這些正面收穫讓你變得完全好過來(我不認為這是心理暗示,這是一種客觀的分析方法)

例如,我給你講講關於我的挫折

1.我從小被人叫「神童」,16歲考上重點大學,但在學校里不學無術,最後靠著補考才拿到兩證,也因此錯過了畢業典禮,沒親眼見到X叔的演講,多麼的丟人!

2.跟女神在一起一段時間後被拋棄,理由不是各種狗血,只是因為我「太幼稚、沒前景、沒出息」,我拚命的想證明她的錯誤,卻在若干年後發現當時的我確實是這種狀態,好長時間沉浸在我是個「沒出息的男人」的陰影中無法自拔。

3.考研接連失敗,創業也以失敗告終,如今的我又跑回來考研,從一個擁有年輕資本的年輕人,變成了即將出現的大叔同學(還是在考上的前提下)。

4.畢業幾年,掙錢很少,跟同學們都沒法比,失去最後的尊嚴,成為草根一枚(對,我很不喜歡X絲這個詞)。

慘吧,不過接下來,我還是跟你講幾件我的開心的事情吧:

1.我很年輕就上了重點大學,但因為不愛學習,最後差點沒拿到兩證,又錯過了畢業典禮,這讓我真切的認識到了「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的道理,並從此收起了恃才傲物的性格,變成了一個踏實低調的人,走上了男人蛻變的道路。

2.追到了一個喜歡的姑娘,她讓我變得成熟,我人生的第一支洗面奶、第一把刮鬍刀、第一條優質的內褲都是她給我買的,而她的決然離去也讓我下決心改掉了生活邋遢的壞習慣、並且學會為未來生活做規劃,後來我給她發了一條感謝的簡訊,謝謝她讓我變得更成熟,我們有了一段開心的聊天,我也放下了這個心結。

3.考了好幾次研,讓我的英語水平急速提高,對自己的專業也有了全新的了解,發現其實原來那些認為很難的科目也沒有那麼難,重新拾回了自己的信心,而失敗的創業過程,也讓我對這個社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且開始更深刻的理解「產品」的概念,後來,我在網上推出了幾個作品,反響都不錯。

4.我的收入很少,這讓我迫使自己去思考「什麼是我真正需要的」,我把有限的金錢全部用於購買真正於我有用的東西(比如好書、好鞋、旅遊以及提升生活品質的東西),很少有機會去進行那些「刺激、有消費快感」的活動,反過來提升了不少幸福感。

當然,尋找正面的點並擴大,並不代表你要忽視這些挫折出現的原因,危機之所以是機會,就是他們總是伴隨著你真正的漏洞,找到漏洞並努力解決,也是從挫折中走出的方法,例如錢少確實是問題,那我也必須想辦法去掙錢,這才是雙管齊下

希望能幫到你。


不知道這個算不算自欺欺人,我會想,20年後回來看現在的自己,會不會覺得此時的自己很傻逼,在瞎折騰。

這個體驗是從我看自己以前寫的日記學來的,發覺以前覺得天大痛苦的事現在都看起來都微不足道。自己的世界太局限所以會覺得自己遇到的那點挫折那麼折磨人。

現在一用這個方法,我的心都會突然安靜下來,然後有精力開始認真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與其花時間注意悲痛的情緒,不如多思考怎麼解決問題。


對於愛寫字的人來說,任何一筆苦難,都是筆下源源不斷的靈感的寶庫。我會慢慢的寫下那些悲傷,沮喪,矯情的字眼,寫著寫著,就痊癒了。彷彿一切的經歷,都是上天送給我的素材,感激上蒼,讓我可以吹更多的牛逼。


見「心理防衛機制」。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7152.htm


看看&<鄧小平的文革歲月&>,你就走出來了,你的挫折恐怕比不上他從一個國家副總理給搞成江西一個工廠的工人,兒子致殘,全國10億人都在批鄧,完全沒有了政治前途,最後照樣上演了王者歸來。

遇到挫折,都是在當時感覺暗無天日,過後發現其實沒什麼,能走出來,就成了精神財富。


比如聽郭德綱:人生在世,誰都會吃屎,但是你別嚼。

比如信命:總有那麼一陣命不好,別多想,該幹嘛幹嘛,熬過去。


我28歲那年,公司組織去海島露營和爬山,我是組織者和領隊。

在重申過海域風浪雖平但水流奇特,不適合游泳的情況下,幾個同事還是偷偷下水,結果2人溺水,只救上了1個。

內心又生氣又自責。雖說從法律角度,我沒有責任,但感情上還是很無法接受,人是跟我出來的,突然就沒有了,茫茫大海,遺體也不一定能找到。你說心裡什麼滋味?

當晚死者父母趕到,電影里《信使》看過嗎?我這次演了主角。

他們質問我,為什麼你回來了,我兒子卻沒有?

家屬情緒崩潰,但我還得回去留守海島,遺體還沒有找到。一般海上溺水3天內是唯一飄回的機會。

我在自責的壓力下,等了兩天。

就在快要絕望的時候,早上島上巡邏隊發現遺體,幾個二十齣頭的小夥子不敢動,只有一個年紀大的願意配合我。

我親手抬上來,擔心其父母看到慘狀過於悲痛,在法醫驗屍後,親手幫其簡單沖洗。

你們知道帶著泳鏡在海里溺水,遺體泡兩天之後什麼樣嗎?特別是眼睛?下體?還有全身的血管?

「帶人家來了,我得把人帶回去」的信念,讓我暫時忘記了害怕。

於是,我又主演了《護送錢斯》,而且是大部分主角和配角的經典戲份。

第三天回到公司還想著要給同去的同事做心理安撫,怕有脆弱的留下陰影。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在公司的支持下,跟家屬談賠償。

因為島嶼管理方很有勢力,且的確是因為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個人行為莽撞,家屬不敢得罪。於是抓著聽從我提議的一直採取正面積極配合處理方案,頂多只有20%責任的公司開始拉鋸。

看著緩過神的死者父母和他們請來的同鄉會還有親戚,每天要吃要喝要煙要酒,要求的賠償金超過法律規定金額的數十倍。最後發展到甚至嫌棄公司招待的餐廳不好,點名要求本地頂級的幾家餐廳。

知道我心裡什麼滋味嗎?

挫折夠大嗎?

那段時間,我腦海時不時浮現恐怖場景,連續一個多星期,晚上每小時醒一次。

怎麼過來的?我真的不記得了。好像就這麼艱難而自然。

我想,心理建設不是遇見事情之後的調整,而是之前的人生經歷的積累。

什麼坎能不能過去真的早就定下了。外力只是輕微的輔助。


有人說:風雪彌途,舉步維艱,欲退已無路,欲進難上難。風愈烈,砭身砭骨,雪愈冷,涼心涼意。

智者雲;碎瓊亂玉,冰凌之美幾人知?雪非冷,乃心冷,砭身心宜堅,砭骨目宜明,尋機而出,雲散雪晴!

有人說:春花秋月賞遍,世間百態看透。生活不過屢沸之水,淡而無味。

智者云:事欲達,志先達,有意尋味,白水若醴。

有人說,我欲登天極,又苦無路可行,欲至地極,常恐山窮水盡。

智者云:尋路方有路,敢行敢走,路便是路,天極非不可登,無路便是有路,地極非不可至,山窮水盡,方見柳暗花明。


每當我的生活不如意時,或者我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時,我就會告訴自己,本來命運之神是安排我明天就要出現意外死亡的,但是上蒼給了我這次挫折,讓我失去了一些東西,讓我得不到一些東西,所以明天我還會好好活著。

每次這樣一想我就會釋然很多,感覺多活一天都是賺的。畢竟那些不如意和死亡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

有時候當我傷心難過之際我就會想起我高中一位很智慧的語文老師的話,他說:「人生啊,只要沒有很大的疾病也沒有遭遇車禍,平平安安活到老,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生活還得繼續。接受現實,立刻調整。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再難過的日子也有盡頭


總是默默的翻看自己曾經寫過的空間說說。那麼多牛逼的誓言和壯語,,,,頓時老淚縱橫,絕對不能把這個世界留給那幫笨蛋啊啊啊啊啊啊--我要奮起!!!



人生的機會很多,下一個不要錯過。


瀉藥。2012年高考失利,考文綜的時候中性筆露色,試卷上點點滴滴都是惶恐。很匆忙的找老師換備用試卷,然後擦手擦桌子擦汗,在15分鐘後備用卷拿過來,老師在講台上小心翼翼的用小刀把陣亡卷的准考證刮下來,貼了上去。…大概用了20分鐘,我卻真是感覺半個世紀,交卷後還在想會不會有污點被判作弊。「能有成績就很好了」…大概是天意,以前多少次考試都沒有出現過的情況,是我的好運氣用盡了嗎。晚上回家心裡依舊堵。碰巧當晚大雨,夏季那種特別震撼的雷電。我在庭院里,看雷淋雨。「與大自然的雷霆萬鈞相處,真是什麼都是渺小的。…」心情瞬間由雨轉晴。 最後想起來,那隻筆是晨光的。


推薦閱讀:

被搶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除了糊口,你為何要繼續做軟體工程師?
為什麼南京話都是「啊」字開頭?
你所經歷最窮的時候是怎樣的?
你在什麼時刻覺得自己特別美好?

TAG:生活經歷 | 挫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