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醫療價格應不應當交由市場調節?

當今醫療總得來說還是市場在調節。但這其中我們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的存在。比如說現在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醫療保險的存在也是為了解決這樣一個現象。但醫療保險畢竟是有其局限的。難免有「漏網之魚」。

我們也會是不是地看到。有人曝光醫院裡的價格連番的內幕。現如今,醫療價格還應不應當交由市場調節?各種惡意競爭的「假醫院」究竟要如何遏制?其他價格調節方式有沒有可能改善我們現如今的醫療狀況?


市場調節醫療價格在中國面臨一個難點。中國醫療資源硬缺口,在短期內,醫療價格定的貴了也能都賣光。同時,由於資源硬性缺口導致市場缺乏競爭,即便定價偏貴,消費者很難有權利選擇另一家。當然,凱恩斯指出,「從長期看,我們都死了」。


交給市場調節,只會讓普通老百姓看病更難!花錢更多!

真當優質醫療服務不是稀缺資源?!!

而且基本是壟斷和不可替代的!!

資本的本質從出生的那天就是用來賺取更大的利益而不是來做善事的。

就算是美國,也是政府保證基本醫療服務的!否則真的全部市場化,那絕大部分民眾根本看不起病!

美國如今的醫療行業產生的GDP佔全部GDP的17%左右,但很多底層民眾也是靠著「奧巴馬醫改」才享受到了基本的醫療服務。

真以為國內真沒市場化嘗試過么?!

90年代至今的教訓還不夠深刻么?!

90年代進行醫療體制改革,對醫院經費實行差額管理——換人話就是:讓醫院自負盈虧,這也是直到今天一直弊病的醫院「商業化運營」。也基本就是「看病難」「看病貴」的起點

還好有物價局和衛生局始終勒緊韁繩,這才是讓葯價和診療費用維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上。不過,即便如此,醫院也是無師自通的學會了多開藥多開檢查費的方法和手段來應對。

就算是在如今形式下,醫療行業的馬太效應也是非常明顯的——各大三甲醫院忙的要死,各地基層醫院門可羅雀。

這裡附上兩個兩則關於國內每千人醫生數/病床數的文章,雖然有一篇是網易的也就是湊合著用吧。

https://m.so.com/index.php?a=newTranscodeu=http%3A%2F%2Fchisc.net%2FCIOjulebu%2Fzyxw%2F2015-12-31%2F2886.htmlm=e83c4653b051081c8bd78ffb84e2fb78f86b74e1q=%E4%B8%AD%E5%9B%BD%E5%8D%83%E4%BA%BA%E5%8C%BB%E7%94%9F%E6%AF%94t=newssid=7061421bfe894d8dd326fbe6d40a2235

https://m.so.com/index.php?a=newTranscodeu=http%3A%2F%2Fnews.163.com%2Fspecial%2Freviews%2Fzhongguoyisheng.htmlm=ac88c689f212d2095eafc861ee88e9a9d3ba7d37q=%E4%B8%AD%E5%9B%BD%E5%8D%83%E4%BA%BA%E5%8C%BB%E7%94%9F%E6%AF%94sid=eeb8e41cc4b19120df016354984fcca2src=third_sug

如果真的任由醫療行業完全資本話,那看病的醫療費用鐵定成為第二個北廣的房價——基本的市場規律擺在那,形成醫療產業托拉斯都是很有可能的事。

最近實在太忙,就先簡單說到這裡吧。


靠著行政壓低糧價剝削農民,中國實現了低價餵飽十幾億人的壯舉。代價是打消了提升農業生產力的積極性(反正都賣不上錢,不如去打工)。現在被國際上的更低價的糧食衝擊,進口量一年高過一年。

通過行政規劃醫療價格,確實解決了大部分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如果不追求專家號大醫院的話)。但是代價也有很多:醫療行業粗放型管理,潛規則眾多,從業人員平均素質降低(和平均工資成比例),醫患矛盾嚴重(粗放管理的後果,法規形同虛設)。要看一個一般的病是很便宜,但是動真格的病照樣傾家蕩產,很少有國家救濟的機制(這部分恰恰纔是最需要救濟的)。

所以說,過去醫療行政化,是國情所限,先解決十幾億人的醫療問題。但是現在錢包跟上了,整個領域都在求變。


這就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消滅富不起來的」之醫療方案。

然而——富不起來的(包括還沒富起來)人,會安心的等著被消滅么?


現階段的醫療衛生行業還是掌握在國家手中的,並沒有像題主你所說的已經將近市場化,國家基本掌控著所有的醫療項目定價,如果放開市場化,專家號可不止這麼點錢,少說也會達到現在黃牛手上的價格。

國家在醫療這方面相對美國來說還是做得不錯的,無論是價格還是效率,都比美國更勝一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掌控的定價權,如果把這個定價權交給市場,我們可能會重蹈美國的覆轍。

當然,國內醫療衛生的投入確實是比較低,能到現如今的地步,已經觸碰到了很多人的資源如藥廠,醫療工作人員等,藥廠是自由的,虧損他可以不生產,但是絕大部分醫療工作人員是沒有這個止損的勇氣與能力的,這也是近些年醫療工作人員屢屢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原因。

私以為當前國家想在盡量節省資金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醫療滿意度可以做的,就是掌控基礎藥品的生產,將省下來的錢投入到分級診療上去,加速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並且提升基層醫療工作者待遇,但是這樣會觸碰到更多人的蛋糕,難免有政治因素,所以中國的醫改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讓小一部分人先健康起來 帶動後面的人健康 最後實現「共同健康」

好好好 題主是醫療改革的總設計師 我為你驕傲

我不知道「共同健康」能不能實現

但我知道 一旦醫療行業全面進入市場經濟 會有人「永遠健康」 有人「比較健康」

還會有更多的人「亞健康」和「不健康」

不要懷疑 你能在知乎上提出這個問題 就說明你和我都是後面兩類人

第二共和國最後對的起無產階級的事就是教育和醫療行業沒有完全進入市場經濟

不然 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只怕都亮不起來了


醫療本身是剛需,和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只是可能由於病患數量和嚴重程度,剛需的程度不一樣;

另一方面,醫療和基礎的食品類剛需還不一樣:自身成本較高,環節多,流程複雜;

和學校一個創業做餐飲的小老闆聊的很投緣,有次喝酒無意聊到:你們家外賣的餐盒質量這麼好,一塊錢能回本么?

他錯愕的看著我:成本一兩毛的東西?別鬧了。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理論,具體名稱忘了:當產品的某個工序或原材料成本提高,商家會以更高比例的增幅把這部分成本以及超額利潤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所以,如果把醫療這個「政治問題」轉化為「經濟問題」,

你確定以你的社會地位以及能力,不會是想造反的那批人中其中的一個嗎?


讓另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么?


市場調節後:醫療質量有所提高,總體醫療價格一定上升。

加入政府控制後:基本醫療總體價格少許上升,基本醫療質量基本持平(期間有波動),農民,特別是底層人民對醫療更加失望,中層考下態度同前,中層考上會覺得價格上升,高層會享受到更高質量的服務(到價格不菲)。


搞笑,現在看病難看病貴就是把醫療資源市場化的結果。因為醫療資源是毫無彈性可言的,你生了病,葯賣10塊你買,葯100塊你不買了么?怎麼可能!那些生了大病傾家蕩產的多了去啦。你現在還想市場化?商人可都是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看看莆田系的所作所為就知道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方舟子開始批整個中國醫療不可救藥?
如何看待醫院被要求停用部分耗材的事件?
如何看待泉州開展單病種結算醫療「改革」?
為什麼醫院周末不能正常營業?
為什麼現在的醫院一點小問題就讓人做各種各樣的化驗檢查?

TAG:政策 | 市場經濟 | 辯論 | 醫療改革 | 藥品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