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所看到的善惡,與我所以為的善惡有什麼區別?
每個人的道德標準是有差異的,同一件事或在我看來是惡的,也許在別人看來是無所謂善惡的。那麼佛所揭示的善惡標準,與每個人所以為的善惡標準,到底哪個才是標準?
例如,公交車上,大家看到小偷偷一個姑娘的錢包,看那小偷長得就很猙獰,大家都不敢聲張。 那麼這些旁觀者是善?是惡?他們這次的怯懦,是會得什麼樣的果?例如,《大宅門》里的白二奶奶,為了復興家業,給大太監送房產美女金錢。這種類似行為現實中太多了,在我眼裡是惡。但這行為在佛眼裡是善是惡?
善惡是凡夫看待世間,判斷事物的方式,不是佛的方式,佛的眼中「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是不善矣」「知其黑,守其白,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所以佛不會論斷白二奶奶是善是惡,論斷白二奶奶善惡的是凡夫,審判她的是她自己的心靈,與佛無關,這就象《聖經》里講的故事——有一幫人抓住一個賣淫的婦女來到耶穌面前,請耶穌來審判她,耶穌說:「你們中哪一個人沒有罪,就可以用這個石頭打她」,然後所有人都慢慢散去。
佛沒有道德標準,有道德標準的是人。
另外,更為重要的是佛教的基本觀念是:這個世界沒有一個外在的神佛來審判你,也沒有一個外在的神佛來創造這個世界。
如果你想說善惡因果之類的,那其實只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說法,因為他總不能說「你做這一類的事情,就會得到這一類的結果,你做那一類的事情,就會得到那一類的結果」,這樣的表達會讓眾人迷惑,不清楚所謂「這一類」是哪一類,「那一類」又是哪一類,更無法明白「這一類」的結果和「那一類」的結果有什麼區別,所以為了眾人能夠明白,才把「這一類」替換為「善」,「那一類」替換為「惡」,完全是表達方便而已。也無法用中性詞,比方說「A類得A結果,B類得B結果」,因為大眾無法明白A和B的區別。但是「善」「惡」這種大眾能夠識別的說法,就比較容易令人明白,所以善惡因果,不過是方便說而已。對於以佛眼來說,善惡是互相轉化的。
以佛教的觀念來說,一個人其實是可以根據他願意承擔的結果來選擇如何做,佛教傳統稱為「種什麼因」,如果你願意承擔惡的結果,那就可以去種惡因,沒有人會阻攔你,只是你必須得承擔自己行為的結果,比方說,如果你願意進監獄,或願意因殺人償命,那你可以去做,但結果就是你得為了行為承擔結果,你不能種了惡因,然後拒絕承擔惡果,因為這個果不是佛給你的,是你自己為自己選的。所以如果一個人不想承擔惡果,那就不要種惡因,這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絕大多數的人都說「我不想要現在的結果」,但是卻從來沒有反省過自己幹了什麼,種了什麼因,比方說,「我就想要家庭幸福,夫妻和睦」但是在夫妻相處的過程中不斷地抱怨,攻擊對方,這是非常愚蠢的,你抱怨、攻擊對方,必然就會讓對方討厭你,必然就會夫妻關係惡化,這跟你們前世、前前世,都沒有任何關係,完全是今生行為的結果。所以如果你得到的結果是夫妻反目,家庭不幸福,那麼這其實從某種程度來說,是你自己在懲罰自己,自作自受。跟任何人沒有關係,尤其跟神佛沒有任何關係。跟釋迦牟尼佛沒有任何關係。他無法干預這個結果,因為產生行為的「因」已經種下。
再說白二奶奶,給大太監送房產,美女、金錢,確實使百草廳活了過來,但是當滿清政府倒台的時候,她所種的惡因就暴露了出來,因為宮中欠了她很多錢,白草廳資金周轉出了嚴重的問題,如果不是她的兒子匯來大筆的銀子,添補這個窟窿,恐怕白草廳又得面對一次倒閉的風險。
但這件事跟佛沒關係,也不是神佛在審判,不是釋迦牟尼佛懲罰她,而是自種因自得果。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好,就班門弄斧一下。
可以說佛教並非一個勸人向「善」的宗教。這可能顛覆大家對於佛教的一貫看法。難道佛教不是一個勸人吃素放生捐款的宗教嗎?這樣想的話,圖樣,拿衣服。基督教提出善惡,就我個人理解就是說,符合上帝意識的就是善,反之就是惡。其實,大家根據生活經驗也知道,善惡不是絕對的,不變的。譬如,原始人沒有親情的概念,如果家人被殺害,非但不會憤怒,反而會逃走或者屈服。譬如,古代認為親戚結婚親上加親,而現在知道這是不好的,
再舉一個極端的例子,譬如地獄中,萬死萬生,不能解脫,在哪裡如果可以殺死一個眾生,結束他地獄的生命,那簡直是幫他解脫了。但是,在我們生活中,殺害一個人要被王法抓,而臨命終時,惡業顯示。所以,道德,善惡絕非一成不變,而變化的原因就是眾業,怎樣的眾生就有怎樣的道德。眾生在變化,善惡也在變化。佛教是個十分明白無常的宗教,因為,佛教的核心,就告訴我們無常。諸行無常被放在四法印第一條。佛教認為所有,不解脫的事都是惡。地藏菩薩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沒錯,在生死中執著的事,那有什麼對的呢?即使大家今天覺得對,明天也會棄如破履。真可謂是,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南無大願地藏菩薩南無大願地藏菩薩南無大願地藏菩薩
立基點不同,你的「善惡」觀點,和受的教育自己的認知有關。
佛所言「善惡」是建立在「正遍知」的角度,他是「觀因知果」,也就是他知道不同的心念行為「身口意業」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 哪些行為會招致「安樂」的果報?這便是「善」
- 哪些行為會招致「痛苦」的果報?這便是「惡」
利他為善,私利為惡。
雜阿含經·三〇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天、世人於色染著愛樂住,彼色若無常、變易、滅盡,彼諸天、人則生大苦;於聲、香、味、觸、法染著愛樂住,彼法變易、無常、滅盡,彼諸天、人得大苦住。
「如來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已,於色不復染著愛樂住,彼色變易、無常、滅盡,則生樂住;於聲、香、味、觸、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已,不復染著愛樂住,彼色變易、無常、滅盡,則生樂住。所以者何?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此三受集,此受滅、此受患、此受離如實知,於彼色因緣生阨礙,阨礙盡已,名無上安隱涅槃。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如實知已,彼法因緣生阨礙,阨礙盡已,名無上安隱涅槃。」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於色聲香味, 觸法六境界,
一向生喜悅, 愛染深樂著。
諸天及世人, 唯以此為樂,
變易滅盡時, 彼則生大苦。
唯有諸賢聖, 見其滅為樂,
世間之所樂, 觀察悉為怨。
賢聖見苦者, 世間以為樂,
世間之所苦, 於聖則為樂。
甚深難解法, 世間疑惑生,
大闇所昏沒, 盲冥無所見。
唯有智慧者, 發朦開大明,
如是甚深句, 非聖孰能知,
不還受身者, 深達諦明了。」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無善無惡,無是無非。只是,有因有果而已有因有果喔您之以為善,您之以為惡,不重要。甚至,佛怎麼以為的也不重要。但是,您肇因時,請思異日之果甘願做,歡喜受歡喜做,甘願受
感恩開題,祝福您!
善男子。復有十二種勝法。菩薩成就。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等十二。
一者 安隱心。為與一切眾生樂故。發菩提心。
二者 愍念心。他惡來加能忍將護不生異相故。發菩提心。
三者 大悲心。為荷眾生大重擔故。發菩提心。
四者 大慈心。為拔一切惡道苦故。發菩提心。
五者 清凈心。能於余乘不生願樂故。發菩提心。
六者 無染心。為離一切煩惱濁故。發菩提心。
七者 光明心。為求無上自性清凈光明照故。發菩提心。
八者 幻心。能知諸法究竟無物故。發菩提心。
九者 無物心。能知一切無所有故。發菩提心。
十者 堅固心。於諸法中不可動故。發菩提心。
十一者 不退心。能證諸法究竟盡故。發菩提心。
十二者 度諸眾生不生厭心。如說修行故。發菩提心。
經歷過無窮長遠的時間、累積龐大的智慧後,你認為你該得到、能讓你幸福的事物,是為「善」。
經歷過無窮長遠的時間、累積龐大的智慧後,你認為你不想要、能讓你痛苦的事物,是為「惡」。能夠讓你得到你想要的事情的做法,是為「善法」。
能夠讓你得到你不想要的事情的做法,是為「惡法」。所以就產生了戒律。這個就是你平常所讀的「善惡」、「道德觀」、「價值觀」。
未生之善法,你應該讓它生起。
已生之善法,你應該讓它增長。
未生之惡法,你應該讓它不生。已生之惡法,你應該讓它停止。這樣做,就能一步步的遠離不幸,達到幸福。
當然,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很難確知,到底哪一個做法才能給讓我們得到「好」的結果,哪一種做法才能讓我們得到「壞」的結果。有人說我們做人該無私,有人則說我們做人則該自私。
到底哪一種做法才對呢?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們只能默默的探索。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道無善惡,德分善惡。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萬民為芻狗。看到你們說了那麼多,感覺挺作孽的。
佛法,以正覺一切法為善,佛家善,可以在相上包容一切善,差異在用心的不同上;世俗,基本上局限在以利他為善
這個問題,要從本質和現象,主觀和客觀上來看: 因為佛是究竟的、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的,在他眼裡,看的問題都是本質的而非現象的,所以,才有地藏菩薩的斷言:「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造業」(地藏菩薩早已證得佛果位,只是曾為救度無量眾生而發下宏願: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也就是說,道德這個觀念,在佛菩薩看來,也是一種空相:無所謂道德不道德的,這是本質上的判斷;如果非要給所謂的「道德」下個定義的話,那麼,在他們眼中,道德就是一種規律 —— 一種人、事、物及其相關關係的規律。其中,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即為「善」,反之,則為「惡」;符合絕大多數事物存在的行為,即為「善」,反之,則為「惡」;符合絕大多數有情眾生的心、意、行的行為,則為「善」,反之,則為「惡」。如果符合這三條規律的行為,就是「大善」,反之,則為「大惡」;這是現象上的判斷。這個可以舉例說明: 比如一個人殺了人,不管出於何種理由,在文明社會裡,都是要被判刑的,而人們則認為他是在作「惡」;但是在國家動亂的年代裡,他扛槍上戰場,莫說殺敵一人,就是殺敵無數,都被人民歌頌成保家衛國的壯舉,這對他而言,又是一種「大善」;同樣的,在文明社會裡,如果殺人只僅僅是為了報父母親人大仇的話,他的行為雖要追究法律責任,但卻說不上「不道德」,也無所謂的「惡」;相反,如果父母親人大仇不報的話,有人才會認為這才是一種「大惡」呢!而這事要放在在古代社會的話,為父母報仇,即使殺人,也是一種「大孝大義」之舉,官府都有可能,以此為由,將犯人無罪釋放呢!所以,你看,即使是同樣的道德、同樣的善惡標準,放在同樣的人身上,也會有不同的結果。因此,我們應該知道,所謂的道德、善惡的觀念,應該是有時間和地域的階段性的,也就是說,道德善惡的定義即使不變,一個人的同一種行為,在不同的社會背景、歷史背景、時代風俗面前,它也會有一定程度上的「變形」的。那麼,有人就要問,既然所謂的道德、善惡遲早都會變形,那我還需要遵守道德、善惡的標準嗎?答案是肯定要的,為啥?因為道德不僅是一種限度、是一種底線,也更是一種規律。法律可以規範人的行為,但不能規範人的思想: 如果一個人鐵了心要犯法,我想,這世上還沒有哪種法可以制止他不去犯法吧?但是,道德確是可以規範人的思想,從而規範人的行為。儘管,在規範人的行為上沒有法律那樣強大,但卻比法律更持久。而且,思想是行為的源頭,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潛在行為,只是有的想法,想想就算了,有的則被慾望驅使,千方百計也要成真罷了。話說,秦始皇夠牛吧?第一個統一中國的人物,但在嚴刑峻法加於六國人民的時候,他的鐵桶江山,傳了幾代就拜拜了?被史學家評為」千古無二」的項羽夠牛吧?把漢高祖等人打的死去活來、追的魂飛魄散,武力盛極一時,但最後到底是誰,勝利的書寫了歷史的下一頁?歷史上各朝各代的末代皇帝,出生就繼任大統帝位夠牛吧?為何還是免不了「國破身死為天下笑「的結局?以上這些不就是「伐無道、誅暴秦「的必然嗎?一句話概括之,不得人心而已。既然統治者已不得人心了,他們的行為還算上是「道德」、「善」嗎?從主客觀方面看:在主觀上,凡事自私自利的行為,都是「惡」;在客觀上,凡事利他利人,都是「善」。自私自利的程度越深,則越「惡」;利他利人的行為越深,則越「善」。因而,作為人這一特殊的生命體,都是善惡的混合體,我們既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又有利他利人的一面,全看我們每個人自己如何去把握。個人認為,最好的做法就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去做符合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事情,儘可能的去維護絕大數人的利益,這樣,從而也維護了自己的利益。為啥?因為我們都是歷史、社會洪流中的一分子,維護他們,其實就是更好的維護我們自己而已。最後,樓主說: 佛所說的善惡,和一般人看到的善惡有什麼不同的話,我想,佛看到的善惡都是」三生三世」乃至」多生多世「的因果觀,而不是我們這一生一世的唯物觀。個人覺得,樓主會問這種問題,應該是對佛和佛教還不是很了解的,個人建議,樓主可以去多了解下佛教的歷史和基本教義,我覺得這對樓主來說,應該是一種幫助吧。
凡夫所行的善事也夾雜惡業,不是截然分開的。
佛家以有助於涅槃的行為為善。你說的那些行為和佛講的善沒關係。
首先,佛是什麼。
您所知道的,「佛所揭示的善惡標準」是什麼。
討論問題,要基於已知的條件上進行假設。這樣才有討論的價值。
其次,你說的不錯。
「每個人的道德標準是有差異的」。
你的,不是別人的。
別人的,也不是你的。
當然,其他人的(包括你的),也不是佛的。
「公交車上,大家看到小偷偷一個姑娘的錢包,看那小偷長得就很猙獰,大家都不敢聲張。 那麼這些旁觀者是善?是惡?」
您是要以您個人的善惡標準來衡量別人嗎?
或者是您遇到這種情況進行干預後,受到了其他人在自己的道德標準上,對您進行了「道德標準」上的批判。
亦或是您也在那些旁觀者之列,如果是這樣,那麼對於「他們這次的怯懦,是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您自身就會有體會的啊。
姑且不問你,佛是什麼,「佛所揭示的善惡標準」是什麼。
我很想知道「道」是什麼,「德」是什麼,「道德」是什麼,您理解的「道德標準」又是什麼。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世間沒有一件事會是純粹的善,善的出發點也可能會有不善的結果。世間也不可能會有一個完全沒有一絲善念的人。若非要說人有什麼區別,一定得分個好歹。一個人的良心是最好的衡量標準。每個人活著都不容易,不為難自己,不為難別人,能幫則幫。每個人處理問題方式不一樣給人感覺千差萬別,所以往往人們把一個人做一件事出發點看的重要,那是一個人的本心。無論什麼方式只是個人認為達成目的最快捷的手段而已,有時候不能太在意感覺。
從利益關係著手,發掘出發點。動機別人看不見摸不著,只有自己最清楚,但它往往很重要,重要到什麼地步呢,會決定一件事情的成敗!所謂事情變化發展,可往往變化的方向離不了本心也就是你的出發點你的動機,常說規律可以摸索的,邪不勝正也是可以這樣理解的。佛眼裡不存在善惡的,佛有的只是慈悲。
人生來帶有原罪,貪嗔痴。佛憐憫眾生慾望得不到滿足時的痛苦!憐憫家境貧寒之人飽受飢餓之苦,憐憫想愛之人得不到愛人,……佛又是滿滿慈善的!佛為了讓整個社會和諧,讓人能夠生活在和諧的環境中,讓人們感受到幸福!創造了善與惡!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美好的和諧社會,利他與利我的最高境界!人人都嚮往好的,然而佛告訴我們向善就會有好的結果,反之亦然,因果報應!一切自作自受!一切都是符合能量守恆定律的!至於道德。
什麼是道德?道,從字形上看,一個首字加一個走之底,一個人首先要走的路?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路是沒有好壞之分的。每個人思想觀念有所差異,走的路就不一樣,能不能到達羅馬,那就得看個人修為了!從字面意思想,我們有「道」這個派別,道講究無為。什麼都不做?不是!它傳遞給人們的是一種觀念。要遵循客觀規律去辦事。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變化而發展。 順應自然規律即無為,變化不可控,規律卻是可以摸索的。然而,德呢?
個人認為,德即「羅馬」。一個人的良心。一種能夠讓人感到舒服的根據規律辦事的語言或行為。世俗意義上的道德,即有利於社會和諧的利他,一種公眾默認並約定俗成的語言模式與行為標準!
所以呢,道德的差異?個人對一種語言模式及行為標準的認同感的差異!
差異來源於環境,來源於信息接收面。然而,道德感還是要的,而且非常必要!它是整個人類社會和諧文明發展的需求。 是個人發展的基石!但不要過剩,比如站在道德的至高點制裁別人!為什麼被贊有道德會讓人感覺很爽?在社會上這是稱讚 ,是認同一個人的為人處世,對一個人人品全面的肯定。然而,同善良一樣這也是一種被撥高的品質,利他的工具。實際上也是利己。因為這裡的利他是社會,然而沒有一個人可以脫離社會而生存! 因而道德從來只能約束人,捆綁不了人!善良與道德對個人也是極其重要的,他是個人長久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PS:想一百遍,不如落實一件事,既賺錢又提高修為!!!
人都是活明白的,沒有一個人是能夠想明白的!!!立場很重要,原則很重要!立場很重要,原則很重要!立場很重要,原則很重要!——致自己
——————————————
2017.3.7修改《道德經》原文是《德經》和《道經》上下兩篇,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德經》在前是謂先修自身心意,後《道經》是謂以身心精進,再體悟道之所傳。是以先修心,後悟道。為什麼會改為《道德經》??人在還未成型,只是一個受精卵的時候就開始存在這個世界上了,就在感受活著的感覺了。道,無有。無,天地之始,有,萬物之母!很神奇,人就是從無到有這樣一個過程。道無處不在!2017.3.23路要寬,才能走得更順。學習讓自己的路變得更寬。是個人,就要好好做人。主要你將善惡當作靜態的了,實際上一切因果都在流轉,是非,對錯,善惡,都是動態的,也是虛幻的,就像佛說當下,我們卻問什麼是當下?當下就是當下,你去找當下,較真什麼是當下,那必然不是當下了。
我倒是想問,假如見義勇為絕對是善行,為什麼那麼多「英雄」非死即殘;假如攀附權貴一定是惡行,為什麼這樣做的人大多數在享福,活得比別人滋潤,甚至還能弄個總統噹噹什麼的。
既然實際情況並不是絕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糾結善惡有什麼意義嗎?一件事導致另一件事而已,結果好壞(世俗角度衡量)無絕對,就這麼簡單。更何況丟錢包這些小事,老天爺都懶得跟當事人記賬了吧,要不讓冷漠的旁觀者們下次也被扒一下?無不無聊啊從修行的角度來說,增加生命能量為善,反之為惡。
聽講經裡面講到一個特別簡單的標準,為自己是惡,為他人是善。一個人從多大程度放下自己成就他人就有多大程度的善。
淺薄的回答一下佛教善惡應不離因果大多數人的善惡主要還是好壞,有利有害或者,從個人的角度出發。
推薦閱讀:
※釋迦摩尼為什麼不再去創建一個自己的美好世界讓我們過去呢?
※出售佛像是否有罪?原因是?
※可不可以說,現存佛教是對佛陀(釋迦摩尼)的一種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