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關於俄羅斯的趣事?

刷新聞的時候經常看到關於戰鬥民族的文章,看看真是讓人忍俊不禁,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知道的關於俄羅斯的知識,來一起了解了解強大的戰鬥民族!


1997年,有一次做國際列北京莫斯科(經過滿洲里)。票很緊張,被迫買了「高包----2個人一個包廂」的那種票,比平常票貴了一倍還多些。怨氣值迅速滿格··········

進入包廂以後,乾淨整潔,床單什麼的已經鋪好,最主要的是,茶几上已經備好了巧克力,餅乾,瓦夫餅,茶葉等等。「啊,居然還有免費點心,俄鐵還算有良心!」於是開吃。吃完了,列車員馬上就給補貨。這些點心實際上都是俄羅斯產的,完美繼承了蘇聯的傳統:貨真價實,非常難吃。平常是絕對不碰的,但是,現在免費啊,吃!不過實在太難吃了,還是沒吃多少。列車將要進入後貝加爾,列車員,一位極為慈祥的大媽,拿著賬單進來了:「小夥子啊,結帳吧。」「結什麼帳啊?」「點心帳啊」「點心?這些點心不是免費的么?」列車員大媽說了一句震聾發聵的名言:『在俄國哪有免費的東西啊!』

這句話我今天也還記得。免費的東西,只會讓你付出的更多。


瀉藥!

說一點蘇聯紅軍解放東北的趣事。

我是在七十年東北出生的。小時候就聽爺爺給我講這方面事情。

蘇聯紅軍剛一到東北時候,可真不老實。聽蘇聯紅軍一來,村裡的女人趕緊把頭髮剪短,臉上抹上爐灰,很多人擠在一間屋子裡面,當單個老毛子(當時百姓叫法),一進來時候,大家一起敲一切可以敲響的東西,老毛子一看,人多勢眾,趕緊灰溜溜跑了。

我媽那時候已經七歲了,清楚記著一件事情,當時一個老毛子跑到我家,見屋裡人多,就沒有進來,然後就在廚房找東西,見到小罐子裡面裝著白花花的用豬肥肉熬出的凝固豬油,然後就用手去抓,然後裝到大衣兜里。我大舅那時還很年輕,膽子真大,就和他比劃,教他在大鍋融化一些豬油,把玉米高粱米磨成的面蒸成的餅(吃不起白面)用油一煎,老毛子一吃,特高興,給我大舅一個擁抱。然後我大舅就指了指他的騎的戰馬,老毛子不同意交換。然後我大舅到領居家又借來一罐豬油,把兩罐豬油全給了他,老毛子,二話不說,居然就把高大戰馬送給我大舅。然後抱著兩罐豬油樂呵呵走了。從此我家就在村子裡面傳開了,好多人羨慕呀這一交換。只可惜後來這匹戰馬在打四平時候,被部隊徵用了。我家也得不少錢,也算村裡的富戶了。以後,大舅就跑到了哈爾濱那裡,專門喜歡和俄羅斯打交道。我們村裡人認為老毛子頭腦一根筋,轉不過來,特好糊弄。

後來我問過爺爺,老毛子干過搶和強(奸),日本鬼子干過沒有。爺爺說,只有進縣城才能見到日本人,日本人怎麼能到我們偏遠的農村來。我父母小時候居然沒見日本人,但是見到了老毛子。

我老家在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


最愛喝酒的戰鬥民族

「 在美國,你喝伏特加.。

但是在蘇維埃俄國…伏特加喝你.」

—Yakov Smirnoff, 喜劇大師

俄羅斯人作為一個物種從我們的地球上消失的速度比智利海鱸魚(Chilean sea bass)還快. 俄國人的死亡率只有非洲那些艾滋病廣為流行的國家可以比擬, 他們卻沒有第三世界那種出生率來補足缺口, 結果就是俄國人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人口降低到了不足一億四千三百萬,從蘇聯解體算起的話,已經減少了百分之七. 最近的一份世界銀行報告稱,俄國的男人過著 「短暫而殘酷的人生.」 他們的預期壽命從68歲掉到了僅僅58歲, 這意味著他們比西方的男人至少要少活15年. 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的話,到2050年,俄羅斯的人口就要降低到一億一下了。

這主要要歸功於酒. 酗酒是俄羅斯人走向滅絕的主要原因. 在過去十年間,俄羅斯的七百萬起死亡案例中,百分之三十四都是因為酒的緣故。

酒怎麼會殺人呢? 部分來說,只要讓俄國人喝得足夠醉,他們就會自己把殺人見血的臟活幹了。 俄羅斯的謀殺率高居世界前列, 與牙買加不分伯仲. 百分之八十三的兇手,以及超過百分之六十的被害人,在命案發生時,都處於爛醉如泥的狀態. 一起典型的醉酒謀殺案大概是這個樣子: 兩位中年老友見了面, 一起去了甲的家裡, 在一場持續兩天的飲酒作樂中,灌下去了四到五瓶廉價的伏特加. 甲爛醉不省人; 乙喝得步履蹣跚,酒後性亂強姦後掐死了甲的蘿莉女兒, 偷走了甲的微波爐, 然後點燃了甲的家來掩蓋罪行,結果在點火的時候醉倒了, 最後和甲一起被煙霧嗆死. (你們可別不信, 這事就發生在我的前女友的鄰居身上.)

排在這後面的就是老朋友酒精中毒了. 去年,有四萬名俄國人死於酒精中毒. 而在美國,雖然有俄羅斯兩倍的人口,一年卻只有少數幾百人因酒精中毒而死。

但是這還不算完,俄國人非常熱愛極其反傳統的酒品. 通過不斷的嘗試 (以及大量致盲甚至致死的結果), 他們發明了一些當代歷史上最給力, 能讓人爽得胸毛也立起來的雞尾酒。 這些酒品大部分都是在1980年代晚期米哈伊爾 戈爾巴喬夫那次不成功的禁酒運動中發展完善的. 他嚴厲限制酒類生產,試圖讓整個國家清醒過來, 結果馬上就造成了俄國男性預期壽命的增長—然後馬上是社會反彈,結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之後,俄國可愛的國民吉祥物,伏特加,又回來了。

但是即使是在伏特加極大豐富的今天, 俄羅斯人也沒有忘了他們鍾愛的土製烈酒, 那四萬名中毒而死的人就證明了這一切.

作者:天下無雷

鏈接:為什麼說俄羅斯是戰鬥民族? - 天下無雷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俄羅斯有一種餐飲連鎖小飯店,店名發音叫「挖逼傻逼」,這個名字實在制約了在中國加盟開分店。所以我們國內對它幾乎沒有了解。

裡面俄餐、披薩、壽司、咖啡,啥都賣。可以滿足從戀人約會或全家下館子或充饑等一切需求。

有很多種類的咖啡,裡面是摻有伏特加的。

你可以試試自己沏一杯速溶咖啡,兌一兩紅星二鍋頭,就是那個味。

反正那一杯我整整喝了兩小時,實在難以下咽。


真實故事,闖關東奶奶口述,蘇聯紅軍來解放時全家住龍江縣。

紅軍閃電般結束了在偽滿洲國與日軍的戰鬥,此後便是駐紮在當地。戰鬥民族不戰鬥,有小情緒了!

「毛子軍紀大大地壞了,三五成群見著大姑娘就調戲」奶奶說。「我大姐那時候正是待嫁的年紀,眼睛大又水靈,梳著大黑辮兒,村裡人都說大姐漂亮」嘆了一口氣。「有一天聽人說毛子開始搶女人,大傢伙兒一合計,讓大姐拿了燈,白天住在窖里躲毛子」

「一直躲毛子啊,躲啊躲啊,躲出濕病了,婦女病」

奶奶頓了頓,「大姐說話是山東味的,家裡都說我說話聽起來跟大姐最像,『小丫yá,去給gēi我拿點水shùi來』」奶奶模仿著大姐跟我說。不知為何,這句穿越的病榻之語,讓我後腦和背後發涼。

「大夫說好不了了,那時候不像後來(建國後),沒啥(西)葯,抓中藥」 奶奶擠了擠眼睛「毛子剛走,大姐就走了(去世),都還沒嫁人吶!」我此時緘默,不知道說什麼好。「村裡有家人,兒子也沒說過媒就死了,癆病死的,來找我爹,兩家一撮合,把大姐和小伙兒的墳頭合著一起,在墳頭上辦了場喜事,讓他倆在底下有個伴」

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毛子故事,承題主的意,「大家一起了解了解真正的戰鬥民族」

日本人的「耗子部隊」(731)就在幾十里外,可是「花姑娘」大姐和奶奶全家安然無恙活過了十四年偽滿和關東軍統治,卻死在了對蘇聯紅軍的恐懼之下。

這樣的反動故事我不說,也永遠不會有人知道。

------------後續--------------

奶奶的大哥跟著林彪打到南方,以師長銜乞骸骨於楚,獨子不受餘蔭,娶妻後到紐約自己打拚。


謝邀。人家毛子是戰鬥民族嘛,所以過去沙俄時代俄羅斯人服兵役比較長,有的長達一二十年。男人長期不在家,女人自個咋傳宗接代呢?這就得老公公出力幫忙了。用馬克思的話說,大部分俄國農民都半公開的將自個的兒媳當成妾室。所以等你在外征戰幾十年,風塵僕僕的回來的時候,你老婆在家已經給你生了一大堆大胖兒子,不對,是大胖弟弟在家裡了。不過你也不用氣餒,等過幾年你兒子(弟弟)長大要去服兵役了,你也就可以多年的兒子熬成爹,換你和你兒媳(弟媳)一起繁衍後代了。


 正本清源:

  俄羅斯人原本喝熱蜜水

  眾所周知,公元988年,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率領全民皈依東正教,東正教對酒精飲料有較嚴格的限制。根據歷史文獻記錄,至今尚未發現俄羅斯歷史上發生過大規模酗酒現象,或發現民眾醉酒成風的記錄。應該說,俄羅斯民族從誕生之日起,就沒有與飲酒相關的禮儀。但是,不可否認,俄羅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為國泰民安而舉杯的習俗。有趣的是,俄羅斯人那時候喝的是啥?

  他們喝的當然不是酒,而是俄羅斯著名的蜂蜜飲品——熱蜜水。冬季來臨之際,大雪皚皚,天寒地凍,街頭行人在這種境況下,很難長時間步行到達目的地。因此,街頭就出現了背著大茶炊或者棉被緊裹的大桶,裡面裝著滾熱的熱蜜水的賣水人,他們走街串巷,向頂風冒雪的行者兜售熱蜜水,生意甚是紅火。當時俄羅斯的集市和商鋪區,最佳地段和最紅火的生意,就是賣熱蜜水的。俄羅斯熱蜜水的配方很有趣,先在開水中倒入150克蜂蜜,再加入150克白糖,均勻攪拌之後放入2克月桂葉,以及生薑、豆蔻、石竹和桂皮共5克,使水再沸騰。

  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出現了另一種蜂蜜飲品,叫蜂蜜酒。它的做法也頗有趣,置100克蜂蜜於溫水中,均勻攪拌和過濾,再將啤酒花添加進去,煮沸,水蒸發了一半即滅火,就是蜂蜜酒半成品,將其倒入蜂蜜罐中,再加入黑麥粉、發酵粉及糖漿,待其發酵後,即成了蜂蜜酒。其酒精含量的高低,人們可以根據喜好程度進行調節。最後,再將做好的蜂蜜酒倒入特質木桶,並放入涼爽的地窖保存。蜂蜜酒的出現,雖遠比歐洲人向俄羅斯出口烈性酒晚,但不能不說與俄羅斯伏特加的出現有關。

  14世紀末15世紀初,歐洲產的烈性酒由義大利傳入俄羅斯。這種名為阿凱維特的燒酒酒精含量約在37.5%至50%之間,引入俄羅斯後最早為醫用,因為俄羅斯人認為度數過高不宜飲用。這就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俄羅斯最早出現烈性酒的史實。另有記載說,俄羅斯伏特加的配方,是修士丘多夫於1430年發明的。所以,人們就將1430年定為俄羅斯伏特加起始年。俄羅斯最早釀製的很多酒精產品都叫伏特加,比如說自釀酒、露酒和稀釋了的酒精溶液等。

  進退兩難:

  伏特加一度被壟斷

  「伏特加」稱呼的來歷極為有趣。俄語「伏特加」一詞的詞根,是從「水」一詞演繹而來。在斯拉夫國家,水可不是簡單的液體,斯拉夫人強調非活水而不飲。何為活水?即淙淙流淌的泉水,奔流不息的河水,總之,就是流動的水。俄羅斯直到今天依舊強調喝「活水」。我就親眼看見,莫斯科郊外50公里的茲維尼格勒小城的泉眼終日流淌著活水,每天都有人不辭路遠前來,手提水桶排著隊接泉水喝,有人甚至用飲料瓶灌水,只為能喝上一口生命的「活水」。同樣,俄羅斯人也懷著聖潔的情感,稱呼他們用純凈的「活水」釀造的伏特加。

  隨著伏特加產量的增加,俄羅斯人逐漸開始喝烈性酒,且酒精依賴越來越大。在15世紀,俄羅斯的蜂蜜釀酒業逐漸衰落,那是因為蜂蜜釀酒時間漫長,耗費原料;再有,西歐蜂蜜飲品在技術和產量上優於俄羅斯,產品大量出口俄國,進口蜂蜜飲品逐漸取代了俄羅斯本地蜂蜜飲料。與此同時,俄國的伏特加釀造業走向紅火。最原始的伏特加酒精含量最高只是16%,後來俄國人從釀造低度酒逐步走向度數偏高的伏特加生產。到15世紀末,伏特加不僅供給俄國市場,而且還出口歐洲。

  從15世紀開始,俄羅斯編年史上正式使用「伏特加」一詞,但並未成為俄羅斯酒的專用名稱。官方記載以及文學作品中,該詞的使用頻率逐漸頻繁。這是因為當時俄羅斯有了大規模的釀酒運動,而且伏特加的銷售在第一時間就受到國家管控,成為壟斷商品。史料記載,伏特加釀造最紅火之地為庫爾斯克省、奧爾洛夫省、坦波夫省、哈里科夫地區和蘇姆斯基等地區,原因是這些地區盛產糧食,而糧食是釀製伏特加的最好原料。

  1505年,俄羅斯伏特加出口至瑞士和愛沙尼亞等國。1533年伏特加列入國家壟斷商品,對酒商課稅,違者判刑。沙皇管理上的這一招,使伏特加給國家帶來巨額收入。俄羅斯同時還為伏特加確立了國標,伏特加有了等級之分,使價格與品質相對應。但是,隨著伏特加的普及,私釀和黑市、酗酒等逐漸成為社會問題。沙皇又降旨嚴控伏特加質量,打擊假冒偽劣的廉價酒,取締非法生產與黑市。16世紀末,沙皇再次頒布法令,明文規定除皇家專賣店外,其餘店家均不得銷售伏特加,足見俄國伏特加勃興的同時也為社會帶來亂象。17世紀初,假冒偽劣伏特加更多地充斥於市,伏特加質量一度令人堪憂,沙皇阿列克謝召集國家高層部門和宗教人士會議,商討伏特加的改革策略,他堅持國家壟斷專賣的原則。結果,沙皇阿列克謝的改革,除了確定剔除雜醇方法和增添了若干新品種外,伏特加改革乏善可陳。

  彼得大帝在18世紀初繼續推動伏特加改革,他首先打破了國家對伏特加的壟斷,提出無論貧富貴賤,家有糧食和釀酒設備者,均可釀造伏特加的改革方案。俄羅斯很快出現了全民釀酒和戶戶推銷的局面。由於俄羅斯黑麥種植普及,彼得大帝便下令,釀造伏特加的原材料選為黑麥。但是,全民釀酒也有負面,由於監管不力,伏特加質量下降。再有,彼得大帝的改革,摧毀了俄國長期形成的節制性飲酒傳統,助長了國民大規模的酗酒惡習。


位於俄羅斯西北的國家愛沙尼亞原來是蘇聯的一部分,愛沙尼亞是個愛唱歌的民族,每年7月4日是愛沙尼亞合唱節,自從蘇聯1940年非法吞併愛沙尼亞共和國後,合唱節變成每個愛沙尼亞人民族主義和反蘇主義宣洩的場所。1987年,在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改革推動下,波羅的海三國人民反蘇情緒持續高漲,要求重新揭秘被非法吞併的歷史的呼聲越來越高。就在當年的合唱節,出現了感人至深的一幕。在合唱節唱完了歌頌無產階級的官方的指定歌曲以後,參與合唱節的2萬愛沙尼亞人遲遲不退場,就在原地站著,就在不少蘇聯官員愣神的時候,忽然在場地中發出愛沙尼亞語的優美的旋律:

這是我們父輩的土地……我們自豪我們是愛沙尼亞人,這是命中注定的……

蘇聯官員和克格勃的間諜驚呆了,原來這是愛沙尼亞共和國1940年前的國歌《我的土地,我的歡愉》,這時蘇聯官員開始反應過來開始用廣播大聲播放蘇聯國歌來試圖擾亂愛沙尼亞人民的歌唱,但也無濟於事,現場的愛沙尼亞人越來越多,聲音越來越大,此時蘇聯官員想要阻止他們已經不可能了。不少有穿戴著民族服飾的愛沙尼亞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就為了一個目的:歌唱自己的真正祖國愛沙尼亞。從白天到夜晚,以前總是被蘇聯官方安排死死的歌唱節變成了愛沙尼亞人的狂歡盛宴,人們一起手牽著手,一遍一遍唱著愛國的,嚮往自由的歌曲。就在晚上一位愛沙尼亞大學生騎著摩托車打著藍黑白組成的愛沙尼亞共和國國旗(愛沙尼亞在1940年被吞併以後公開展示原來共和國國旗是非法行為)衝進歌唱現場,這時在現在人們爆發出更熱烈的歌聲,同時一面面被愛沙尼亞人珍藏了半個世紀的愛沙尼亞國旗都展示了出來,原來人們是有備而來的。他們知道被克格勃看到這種旗幟會被抓進監獄,所以他們每個人都傳動著愛沙尼亞國旗,當時現場已經有超過10萬人,幾乎所有人都揮動過愛沙尼亞國旗,相當於告訴克格勃要抓把我們都抓進去吧,同時也向莫斯科傳達著一個消息:「請侵略者快滾蛋吧,為了民族獨立我們什麼都不怕。」

正是波羅的海三國為民族獨立的反抗,最終成為摧毀蘇聯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導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回想當年蘇軍在佔領波羅的海三國後把波羅的海三國國旗扯下當成裹腳布的場景,我只想說:「蘇聯,你也有今天。」


最大的樂趣就是在b戰找俄羅斯車禍集錦_(:з」∠)_


當段子看吧

我某軍工單位,有一天接到一個海外的電話,那英語的咖喱味兒都快從話筒冒出來了,好在接聽的哥們能聽懂。對方挺客氣,說的大概意思就是俺們用了您廠的貨,可是現在東西出了毛病,您這保修嗎?

什麼貨啊?

AK呀。

在領導知道這事之後,很快同志們都毛了,大夥把公司的銷售記錄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找到那人在電話里念的號碼。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批貨的記錄找到了,買家卻是一個俄羅斯公司。

事情的原委就是,一幫子俄羅斯倒爺裝了一船的56沖,轉手就賣給了印度人,穩賺不賠。然而後來有的槍打不響了,用戶就打了包裝上面的廠家電話……

誰說俄國人好忽悠啊。


看前面火車免費零食的答案有感:2004年俄羅斯說白送一艘舊航母給印度,只需付改裝費和艦載機費用。起初簽訂合同的時候16億美元,分為改裝費(9.7億美元)和艦載機(7.3億美元),此後改裝費用經過逐年的增加,最終漲到了23.5億美元。而該艦原計劃耗費52個月完成改裝工作,即在2008年交付,但因俄方工期拖延,直至2013年年底才最終交付完畢,晚了整整5年。而 印度支付的總費用為:航母(23.5億美元)+全套45架米格-29K艦載機(22.3億美元),也就是45.8億美元。


講個小插曲,真事。多年前,在俄的一個旅遊景點晃悠,夏天時節,大概中午的樣子,內急,得找個地兒解決了,儘管周圍是灌木叢,咱還想做個文明人啊,問了下當地人,一指,廁所在那,遠處小紅房子,走近一看,幾十號人在那排隊呢,排了半天,也不見挪動,再一問,說裡面看廁所的,人家午飯時間,在裡面休息呢,開門納客?半小時以後吧。我嘞個去!


還是說個喝酒的吧。。。

給俄羅斯那邊做礦產勘查,做完了尾款沒錢結。一起的還有搞建材的啊,打樁的啊各種公司,都沒結。

就叫上那邊負責人各種人一起吃飯,人家也算是實在,意思是來了一筆錢,但是不夠給所有公司結,你說咋整呢?

然後就開喝,領導和我說,咱們這兒你最能整,你把那邊給我拿下。

反正就開始對剛吧,具體過程不表,喝到最後,基本上就我一個人還能站著和那邊吐嚕,當然已經大舌頭啥也不記得了,估計就是瞎比比。然後散,我也栽倒,司機大哥拉回去的。

三天後,錢到賬,然後收拾回國了。

據說那幾家還沒到。。。不知真假

純屬段子,如有雷同,我是假的。


在俄國四個城市(西、北、南)體驗回來的小知識。

除了俄國遍地博物館之外說說別的。

地點,羅斯托夫:Tim和我坐在公園長椅上,然後他若無其事地把手機放在了襪子裡。

#我以為是個笑話。結果他對我的愚昧感到很震驚,一臉認真告訴我全民都這麼做,因為方便。

#然而真的很實用?把手機夾在襪子裡,翹著二郎腿?又是陽光燦爛的一天。

地點,羅斯托夫:我買了一三文魚罐頭去朋友家,發現沒開瓶器,Tim拿起砍刀默默幫我砍起了罐頭?然後咆哮了一句「啊我手指砍斷了」又繼續若無其事繼續砍罐頭(當然後來他仔細看了一下原來並沒有砍到)剩下驚呆的我在想剩下的牛肉罐頭要怎麼煮,因為找不到鍋鏟,Evgene拿起扳手就開始攪動煎Pan裡頭的牛肉碎?我忍不住大喊:你們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

#用砍刀開罐頭是一件很男人的事兒。

#用扳手做飯才是漢子,那鍋鏟的都是基佬。

地點,羅斯托夫:Evgene一臉頹喪出現,我問他怎麼了,他說今兒出門開開心心沒想到被車撞了。

通常這種情況不是要往死裡打才是戰鬥民族的正確態度嗎?我看他身上完全沒傷痕,陷入了沈思。

他很認真地告訴我:俄羅斯人是不打有理由的架的,如果一旦有個理由在那裏,我們就不打了。

#We don"t fight for reasons, we fight for no reasons.

#瞅啥?瞅你咋跌?

??分割線??羅斯托夫人民歡迎你??

Rostov on Don是一個沒什麼旅客的南方城市,我在那裏被曬成了個非洲人。因為不太潮濕所以沒怎麼出汗,36度日頭轟轟烈烈我就在街上浪。在網上查的時候並沒有太多資訊去描述這個城市,去到發現不得了!這可是一個因為窮而誕生了不少藝術家的城市啊!街上的塗鴉和零散的小酒館裡坐著的Rapper,隨便抓著點什麼都是藝術啊!還有在集裝箱裡的路邊咖啡店簡直就是情懷中的風景啊!我一下機就問Host會怎麼介紹Rostov的時候他居然說了句只不過是Shithole,Host你真的太謙虛了啦!

不過如果當地不認識人的話不建議去,在那裏基本沒人說英語,遇上什麼麻煩立馬就是悲劇。

??分隔線??加里寧格勒來了??

地點,加里寧格勒:一個曾經屬於德國的西邊城市,美好得我回來都不捨得安利給同胞。舊名是K?nigberg現稱Kaliningrad,在街上看到一家漢堡店叫K?nigburger差點沒噴血(簡直不要太amusing)

這個城市聞名於盛產瑪瑙和石頭,你會看到德國人沒事就來這個城市竄門,在石頭博物館一群德國旅客在看石頭,聽石頭們的歷史。小知識是不要在博物館買瑪瑙會被當地人恥笑的?我被Anatoly和另外一個Evgene恥笑我是有錢沒處花的傻孩子。不過450塊人民幣還配耳環,管他呢本寶寶就是那麼有情懷。

#沒情懷的請找當地朋友瞭解過再血拚。

#別找那些在其他國家到處亂跑的當地朋友,找些沒出過國的當地朋友。

地點,加里寧格勒:說說這裡的食物,不少餐廳還是很德國風情的。德俄英三語菜單看得我覺得自己特別有文化。如果去Local一些的小酒館會發現這裡的紅彩湯Borsch和別處不太一樣,配的居然是豬肉,像過橋米線一樣配料生的、放一旁給你自己倒湯裡。

地點,加里寧格勒:說說這裡的人民,會說英語的人如果不是在國外跑過就是讀書特別用功(或者語言天賦相對好一些吧)所以沒出過國的當地人對會說流利英語但不會俄語的外國人簡直神級好奇,跟看到獨角獸在街上吃著甜甜圈一樣好奇。雖然是個小城市,但所有人都特別有禮貌(與Moscow那幫knob head簡直形成巨大反差)對外國人也特別熱情。這個城市的娃都單純又可愛,有錢的趕緊去領養一個來中國。等我有錢了我也娶倆回來。一個負責帥另一個負責更加帥。

地點,加里寧格勒:說說地理。我在農村和市中心都待過,以為自己圓滿了。其實並不。最值得去的是面向波蘭在地圖俯視中加里寧格勒的一條線,那條線是另一條農村。建築更加北歐,沒有高樓,只有houses。空氣宜人,大夏天都只有13度。冬天去也不怕,這青山藍海被冷死也值。還有那條線裡的農村人跟我們概念中的農村人不一樣,他們可能學歷還比城市人高,會英語的也多一些。有波蘭血統和德國血統的也不少,他們通常也會點德語。

#祖傳的綠眼睛真美。

#祖傳的日耳曼血統更美。

狼們可以歇會兒,小城市沒有美女的。

剩下的有心情再更,睡覺去了。


我覺得,今後還是慎提戰鬥民族這個說法,俄羅斯從歷史上來看是對我國最大的威脅,今後也不可避免的會與其展開各方面的對峙。老是宣傳他們是戰鬥民族,難免長別人志氣,滅自家威風。


伴隨了我整個童年的遊戲,據說他們90後玩這個的不多


俄國飛機失事嚴重,飛行員開飛機前搞瓶伏特加,不出事都難,每次俄羅斯飛機降落時全體乘客起身鼓掌


喝火箭燃料?


我外婆說的這是。

老毛子軍紀渙散,見到大姑娘就要那個。這是常事。

就有一個老毛子,騎馬的,看著個大姑娘,就薅著不讓走,這邊薅著,那邊就開始褪褲子。馬沒地方拴,這老毛子就把馬韁繩系腿上了。大姑娘也跑不了啊,那肯定是怕毀名聲,穿的二大布衫子,就把頭蒙上了。這馬一看就驚了,就撩了,停不下來,活活的就把這個老毛子給拖死了。

這個故事發生在吉林附近,應該。


普京啊,很幽默[圖片]


推薦閱讀:

現在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強,如果發展到多極化你覺得是和平演變,還是戰爭影響?
我們總感覺世界對中國有深深地誤解,我們對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是否也有誤解?
萬物的本質是數學的還是物理的?抑或是哲學的?
生活在全民兵役制的國家或地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個世界有鬼么?

TAG:歷史 | 世界 | 俄羅斯 | 普京 | 戰鬥民族網路用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