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某個職業有沒有前途?

請問這個前途在大家心中怎麼個標準如何量化的?是指終生飯票?還是指能成為中高管?還是指能將來成為企業家?還是指能年賺幾百萬?還是說能獲得人脈?還是說能學到東西?


成長性行業,擴張型公司,核心部門,三個要素,起碼具備兩個

成長性行業的意思是,行業總盤子兩倍於GDP增速(如當年的地產、互聯網);擴張型公司的意思是,公司盈收/利潤兩倍於行業平均增速

核心部門的意思是,看是否該行業企業成功關鍵要素,如俗話說200客單價內看市場,200到2000看渠道,2000以上看銷售,所以寶潔的市場,華為的銷售,都是核心。互聯網企業技術產品運營都是核心,營銷未必,看階段,人事行政財務法務,基本都是支持部門。

總結下,三要素有一個,就值得去,有兩個,是不錯的工作,一個都沒有也不代表不能去。畢竟選擇職業的因素很多,上到情懷理想、社會公益,下到加班時長、通勤遠近都是考慮因素。

最後,這個標準主要用來判斷商業組織工作機會,事業單位如醫生有更多社會價值,也有同學在國際組織如海牙法庭、聯合國辦事處,雖然收入很一般,但同樣有他們的精彩。

選擇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就好,如果不知道熱愛什麼,先選一個不會錯的。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要判斷一個職業的前途,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主要結合我在基金學習的關於行業研究的分析):

1. 首先來看整個行業的前景,拿國內的製造業來舉例,目前很多處於產品供大於求的狀態,大企業勉強維持,小企業逐漸消亡,從行業方面考慮,對個人發展就不是很有利。這裡有一個比較簡單的依據,來判斷一個行業是否火熱:看該行業的近況和未來趨勢,是棄之而去的人多,還是別的行業跳進來的人多。

此外,看整個社會結構的發展(比如人均收入提高、人口湧入城市、消費升級、教育升級、認知提高等),是否能在5-10年甚至20年的時間段內促進這個行業的發展。在《outlier》這本書里反覆提過timing和cycle的重要性(比如中國互聯網10年前的門戶、後來搜索、再後來電商、再到後來則是移動互聯網、O2O一波,這都是一波一波的浪潮),而很多時候,創業或者成功者是矛盾統一的,一方面他們要篤定自己的vision,堅定不移地執行;另外一方面又要能隨機應變,時刻準備著進行轉型。

2. 通過收入水平來判斷:我們可以先看看這個職業的整體收入情況。具體的操作辦法就是,看上級的收入,看同事的收入,再了解一些同行業的收入,最高能達到多少,做到心中基本有數。如果你發現有一群人,幹了10年的中層,收入也僅夠養家糊口,或者這些「前輩」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態並不是你希望得到的生活,那麼很可能這並不是你中意的職業。

3. 年齡結構(這點來自同事的總結):看上級的平均年齡,再看看公司的平均年齡。如果你到的這個公司,哪怕它再大,千億資產的國企。如若中層一個30歲以下的都沒有,那麼可能這個行業就比較危險。如果初期待遇還不錯,可以花幾年時間,把該學的東西學到手,然後再邊走邊摸索下一步的出路。

這裡再啰嗦一句,要快速而努力地去學習,什麼時候離開跟工作年限無關,而跟你掌握了多少技能有關。不要和身邊比你差的人比,時刻告訴自己;「我不會待在這裡太久,我要儘快跳出去。」

4. 績效評估的方案,能直接跟員工的積極性掛鉤。確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夠精確地量化,但能否制定出一個合理的、可量化指標,能考驗一家公司管理層的實力。如果大家一直吃大鍋飯,讓混吃等死之人與累死累活之人收入一樣。這樣的公司和職業,基本上也差不多可以轉身走人。

5. 一個職業,或者更具體一份工作有沒有前途,不是完全由以上客觀條件決定的,你對這個工作的熱愛,將會大於一切的負面因素之和,當然你得愛得深成。

最後一點,我們需要一顆平常心,才能把事做好,身邊肯定會有「一夜暴富」的人,但其根本卻是,他付出了你看不到的努力。這裡非常想強調一個概念:compound interest(中文我覺得最佳翻譯是死磕):認準一個感興趣的方向,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另外時刻保持警惕,要警惕一時的「成功和安逸",形成的糖衣炮彈,之後「前途」,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在你腳下。借用 Peter Thiel 在演講里說過的一句話(原出處來自於愛因斯坦):「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most powerful force in the universe.」:


哪有那麼複雜。

其實他們問的是,在這個職業上無腦混,能不能混個超過社會平均水平。

注意,是無腦混。

就好比我那些學土木的同學,一畢業進了規劃院就拿二十萬的。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幹了什麼,和為什麼拿那麼多錢。


最新更新:總結其他人結論,結合自己觀點整理一下判斷職業前途的幾條建議吧

1.感興趣或者至少不排斥的事情 保證自己投入工作時不會過快耗盡精力

2.看自己的上級混的如何 了解上級是什麼學校什麼學歷 做了幾年到現在位置 待遇如何 與自己做個對比

3.看同級別職位的升職速度及概率 還有人員流動率

即使你的行業號稱新世紀的朝陽、億萬富翁的搖籃 一百個同行死九十九個 相信你也不會認為自己就是天命所歸的那個主角吧

————————————分割線————————————

原答案:

一般問出這種問題的同學,本身的閱歷可能不太豐富,這句沒有貶低他人的意思。

因為多數人在入坑幾年之後,都會對職業有自己的理解呀,這個理解可能不是平均意義上最正確的,但一定是最合適自己的。

正如喬幫主對產品經理的定義可能是改變世界,但我們很難拿這個作為職業目標。

所以從實事求是的角度出發,所謂的前途一般是指:

1.入門門檻低,成長空間大,即一個正常人零基礎入門,只要肯努力也能有較通暢的上升空間。

2.人際關係簡單,不強調後台背景,遵守和服從規則即可獲得穩定提升。某些專業或者行業,保持單一學生思維一門心思幹下去的話,很容易遭遇結構性失業,或者出現干到30歲發現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這種肯定也不算有前途的職業。

其實目前有很多行業,沒有強大的內心以及一定程度的資源,再加上相當的運氣是很難轉行成功的。所以大多數普通人一旦入坑,往往沒有回頭的機會。

實話總是不好聽的,但這幾年大家雞湯也喝的差不多了,不能老是相信人家不行是不努力、只有我努力就一定可以脫穎而出這種事吧?


握草房價又漲了,更加買不起了!

同學帶妹子去歐洲十日遊了,好羨慕!可是我既沒有妹子也沒有錢,甚至沒有假期,哭哭臉

好想買個iphone7啊,可是好貴,至少得攢半年吧,真攢夠了也不一定真捨得,還是去看看能不能搶個紅米榮耀樂視魅藍360鎚子啥的吧,現在安卓也很不錯嘛。

……

以上種種,慾望得不到滿足,就開始思考人生,迷茫職業。邏輯內核都是只要職業有前途,將來房子車子妹子等等就都有了盼頭,就好像從前大家憧憬共產主義一樣。

對現狀不滿和失望,對未來的迷茫,對改變自身命運的無力感,合起來就導致到處問人什麼職業有前途。


事少錢多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


有前途的工作,主要是這兩個:

1、你喜歡。喜歡不在於向組織表忠心,而在於工作時間以外,你還可以自願的做更多事情,思考工作內容和學習相關的技能。下班時間可以投入工作或者可以不投入工作的這些時間裡,能讓你自願去投身工作的,會比較有前途。經年累月,你會比同等年限的人成長更快;

2、漲本領。不是漲在這份工作上的本領,而是漲可以幫助你找下一份工作的本領。以現在的大環境來看,不管做什麼工作,必須時刻想著如果過一年要找其他僱主的話,我的簡歷好不好看,怎麼樣能更好看一點。40歲以後還要想著如果我找不到下一份工作,有什麼本領可以拿出來單幹或者創業的。


本來不想回答。

因為在這方面,我的經驗也不多。

但是看到回答里這麼多嘲諷題主的,我感覺很不爽,很不舒服。

人家不就是問個問題嗎??就幼稚啦?就沒有主見了?敢問你是生下來就會英語六級就會高等數學么?

所以,我說下我的想法。

前途這個東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義,認識。你自己心中應該有個尺子。

很多職業,現在不賺錢,將來可能會賺錢。

很多職業,現在賺錢,將來可能不會賺錢。

所以,我個人覺得,賺錢不賺錢並不是最重要的。

你應該問問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尤其是擅長什麼。

因為喜歡的不一定是擅長的,喜歡的有可能日積月累變成擅長的,但也有可能不會。

比如我喜歡玩LOL,但是我永遠知道我的技術不可能達到miss、若風、廠長那種水平。

所以我不可能選擇遊戲作為職業。

我覺得,擇業第一是你能去做某事。具備做這個工作的能力。

然後最好這個工作是你喜歡的、擅長的。

接下來,好好乾吧!

能賺多少錢真的不是那麼重要,雖然錢真的很重要。

但是,如果你把一件你能做、擅長做、喜歡做的工作做好了,做到極致,做到你們那個地方的前十,甚至第一,甚至是全國第一的時候。

你說你沒錢??鬼才信!!


在二十到三十幾的時候僅能混個月光,四十不到就被新人替換找不到工作。

一眼望過去,沒前途。

看準一個行業,投入以後能大概率翻倍賺錢。

有前途。

不能讓你的投入倍增的行業,於你是沒前途的。


有些人連別人問的權利也要剝奪嗎。這個社會總在變,有些工作會變成朝陽,有些工作會變成夕陽。一個人在不斷地問哪個行業前途,起碼說明這個人不安於現狀,在積極地思考,擁抱變化,這是好事。

總比守著老舊行業直到「被下崗」,然後怨命不好怨zf的人好得多。

不過有些東西不堅持得久是看不見效果,一直」換」有前途的工作也不好,這是個度的問題。


啊,每次家裡有比我小的親戚填志願他們爹媽都會讓我推薦個有前途的專業。現在大學畢業了家裡都勸我考個公務員有前途。媽個雞很多公務員崗位報考的時候是沒有什麼專業限制的好嗎!每個專業基本都能找到可以報考的公務員崗位好嗎!如果公務員就是有前途的工作為什麼考大學要挑專業啦!

根據這麼多年的對話經驗,家長認為的有前途是根據自家孩子的學歷來區別的,小孩學校好的覺得高門檻的工作有前途,小孩學校不好的覺得沒門檻的工作有前途。但是有一個宗旨是不變的:給家裡的錢要多!


不可替代性有多大。

被替代成本有多大。


有前途的意思就是有錢途。

沒有其它。

你當高管,混政界,粉絲遍地,到最後不還是為了撈錢?


找工作,同樣是招助理,那個給的底薪高就是朝陽行業。


想必提問的題主是個還在上學或者沒畢業多久的小孩子吧。

多看看書吧,比如金庸的《天龍八部》

不開玩笑。

可能金庸先生寫作原意並不是這個,卻給了我們一個很殘酷的事實。

沒有一個是為了追求武功卓絕而武功達到最高的。他們之中有很多人追求武功最高當然有其他目的:復國,復仇,追尋愛人,稱霸天下(人、國家)

跟成為什麼老闆高管以後得到權力財富美人有什麼區別?

武藝的卓絕是需要幾樣東西:

  • 運氣(虛竹小和尚,庄聚賢)
  • 背景(段公子)
  • 自己的天賦加努力(峰哥,掃地僧)

而他們之中又有誰是真的一開始就想成為大英雄大豪傑的呢?

就如國內的大佬們比如「二馬」「王首富」

馬化騰可是準備賣了QQ的,大家都知道;馬雲堅持了多久大家都熟悉爛了;至於王首富可是離開鐵飯碗的時候,沒有分辨那麼細的。

過分追求某個職業的前途,本身並沒什麼過錯。但是忘記了職業的根本在於執行人。

而執行人是否有運氣,背景,努力與天賦等等要素的積累才是最重要的。

俗語說的:360行,行行出狀元。也是勸藉堅持的重要。

再套用一句用爛的話,你只需負責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切忌在眾多選擇中迷失,丟了最重要的東西。比如愛自己的人——王姑娘

謝謝


醒掌天下權,醉卧美人膝………


前途 大概就是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完這一生的一種模式。


經常遇到年輕人問類似的問題,確實很難回答。獵物多的地方,獵人也多,誰知道你去了獵場,到底是獵人呢,還是獵物?前途是個帶有明確主體的詞,但這個主體的確立並非由自己的意願而改變。過四十的人一般不問類似的問題(曰不惑)。不過這並不妨礙與提出此問題的主體展開討論。但須有針對性的討論。比如,一個沒有雙腿的人,你跟他說跑100米的運動員最有前途,這不大靠譜。人與人之間在前途方面沒有內在同質性,由於「前途」本是必須有主體,這個問題不大可能脫離了具體主體而作普適性的討論,但是可以作為案例展現,比如戲劇,電影,文學等等,有很多就是展現人的前途命運的。


前途都是扯犢子,360行行行出狀元。任何行業頂尖都是土豪,任何行業底層都是民工,對於我這種普通人來講

其實就四種職業,兩種標準

掙得多,做得開心的屬於做夢

掙得多,做得不開心的屬於次之

掙得不多,做得開心的屬於可以接受

掙得不多,做得不開心的屬於滾粗

任何公司,任何行業,拋開這兩點談前途,理想,上升空間,公司氛圍都是扯犢子。。。


看看你的Leader,大概就知道這個職業前途如何了。


推薦閱讀:

已在北京有若干套房,怎麼規劃自己的人生和職業發展?
有MBA,CFA,當下該不該回國工作?
生物材料學碩士,很迷茫,如果讀博應該怎麼發展?
知乎是否會導致一大部分人轉行到互聯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如何確定自己是不是讀口譯的料?

TAG:職業發展 | 職業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