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 V 們好像什麼都懂?
從比特幣到冰火到金融,無論什麼熱門話題都信手拈來侃侃而談指點江山?
來來來,我教一下怎麼變得什麼「都懂」。
第一種,真誠實幹派。這類人一般要麼是博士,要麼可以變成博士。他們很擅長「搜索」,「閱讀」,「歸納」和「總結」。 假設小白問了一個問題,大 v也許並不知道,他也可以在半天到一天內完成對應問題的「搜索」,「閱讀」,「歸納」和「總結」,然後寫出一篇有理有據的回答。 有一說一,大部分知乎er問的問題都是「人類已知」範圍內的,已經被用論文等方式完整回答過,或者已經被研究得差不多的。原則上,只要你會搜索、歸納和總結,那麼這類問題是不難回答的,如果你是這方面的人,那麼你的搜索是更加更加有效率。這類大v還是值得關注的,他們的回答起碼是對的。
第二種,小無相功派。 這類人回答問題的方法就是萬法歸宗,什麼問題都是階級矛盾,什麼問題都是信仰問題,什麼問題都是工業能力不夠,什麼問題都是民主問題,什麼問題都是體制問題。總之,你先學一門「小無相功」,然後什麼問題都可以歸於一種回答。推薦學習各種神族和半神創立的理論,對,要的就是那種無法證偽的理論,各種哲學是最好的了。高級的小無相功需要向實幹派學習,多積攢一些支撐自己的數據。這類大V就看你喜好了,如果你也正好要練小無相功,你可以觀摩觀摩。
第三種,仰望星空派。這個就有點無恥了,碰到什麼問題,上來就得說這個非常簡單,語氣要堅定無比,讓有疑問的人不敢質疑,然後念出一堆術語和名詞,寫得又臭又長,越難越好,爭取把別人繞暈,最好保證知乎er裡面沒幾個人能聽懂你在說什麼。真正懂的人往往比較謙虛和謹慎,抓住這個弱點,咬死說自己是對的。或者直接不懂裝懂,那你就天下無敵了。對於這類大V就直接拉黑好了。
我一直回答航天和啤酒類話題,雖然粉絲數並不多,但篇均過千贊,航天問題回答的五花八門,也算是個標準的輸出乾貨的小V了吧。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好像什麼都懂?
說實話,這個世界知道東西最多的就是谷歌和百度了,維基上的知識更是汗牛充棟。我回答的內容,基本來源於維基百科、NASA、歐空局、eoportal這些信息,有時候為了搞清細節還會看看學術論文,所以基本上就是知識的搬運工。
因為知識就在那裡,就像很多這個問題下冷嘲熱諷的觀點一樣,我只不過比較會抄而已。
但想一想,食材就在大家身邊的超市和菜市場里,為啥有的人能把它搬成星級美食,也為啥有的人只能做黑暗料理,還恨不得罵大廚是裝X呢?
不想撕逼,但我也按照自己的想法詳細回答下,為什麼願意認真搬這些知識給大家看吧。
本質上,很享受獲取知識的快樂
這套《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是我對知識興趣的最好啟蒙。1998年剛出來的時候定價168元,有次到新華書店借書的時候看到了這本書,隨便翻一翻感覺真的好神奇啊。
但這書也確實忒貴了,根本買不起。
小時候家境不好,這筆錢也基本是一年學費太誇張了,於是我就開始攢錢,是真心那種一毛兩毛的攢,還賣家裡破爛和瓶子之類的,有點零花錢從來都不花,中間有空就去新華書店翻著看這四本書。
我大概攢了快兩年才攢夠了90塊錢,距離168還很遠,說實話都快絕望了。但慶幸的是問了店員能不能分開買,竟然是可以的!
我毫不猶豫地買了「自然·環境」和「科學·技術」兩本(買之前基本就已經在書店看過幾遍了),可能那個時候就註定了這輩子學理了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買了之後那天晚上,是我這輩子唯一一次因為讀書而通宵,而且第二天不僅課上精神很好還一直盼著放學,第二天晚上基本也熬到後半夜。
雖然書的內容在買不起時就翻過了,但那天在知識海洋里再一次自由游泳的感覺,終生難忘。
當時印象最深的就是「科學·技術」里關於天文和航天的介紹,覺得人類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對我影響極大。到了初中畢業時,我就已經把新華書店所有跟航天和天文的書全都看一遍,到了高中畢業時也自然而然學了航天,一直到今天都走到博士論文收尾階段了。
別的不敢說,對知識的好奇貌似從來沒有淡過。現在就算搬知識寫帖子,依然對很多事情充滿了好奇心,看到一點知識就想一直查下去,後面到底是什麼?非常享受這個過程。
於是寫的帖子也是所謂的乾貨滿滿(當然也有低級失誤),大家看得不亦樂乎所以有很多點贊,也會覺得我好像什麼都懂吧?儘管實際上真心是搬運而來的。。。
那麼,為什麼願意分享,或者「炫耀」呢?
在出國之前,我曾經在北京天文館做航天講解志願者,也在青少年基金會做過兩年教育相關的志願者,自己也投稿過科幻小說之類的,但真正影響我開始大規模寫科普的還是讀博以後。
組裡有個大教授很有意思,他有非常多天文學的項目,忙得都是飄逸的長髮(男性)、終生未婚,但他有個愛好就是做科普,經常受邀給小學孩子們「搬運」天文知識,也給科普雜誌「抄」衛星項目介紹。
讓我震撼的一次,在跟他聊天時他提到給木星探測器Juno做科普視頻時,為了講解木星大氣的特點而連續晃了20多杯卡布奇諾去展示這麼一個普通的知識點(下面借了一個圖)。
當時我都驚呆了啊,原來科學家們可以這麼酷!!!!
而且這個教授這麼多年了一直如此,前天還給我們發了他寫的卡西尼謝幕演出的科普文章(雖然是荷蘭語)。甚至他寫的很多學術論文,他一般也喜歡把它做成科普版本投稿到雜誌和網站上,這些都影響了我不少。
在2015年的時候,我也開始嘗試寫科普文章,的確發現把複雜的知識寫成簡單易讀的東西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不能失去科學性但也不能太晦澀難懂,需要有教育意義但又不能讓人反感。就好比大廚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把一碗蛋炒飯做好吃,需要下很多功夫的。
跟我自己教授交流後,他也比較支持,因為大家比較在乎如何「銷售」出自己的科研成果。我就專門上了一個課程《Popular Scientific Writing》,是一個專門做科普的公司給我們大學開的,就將該如何做科普寫作,真心收穫滿滿。
於是自己再寫就發現有一定思路,經過大量訓練後就越來越得心應手,以前兩個小時寫一篇現在快的話半個小時就夠了,內容也越來越充實。更多的是中間查到的各種知識滿足了內心的好奇,越看覺得自己越無知,越想看到更多而良性循環,可謂是一種享受。
而且輸出的過程,也是最好的學習強化過程,能讓本是漂浮而過的知識在腦中慢慢沉澱下來,時間一長就能形成一個系統化的東西。這就好比是在家裡存滿了美食,隨時拿出來嘗上一口就是幸福滿滿的感覺。
現在每天吃晚飯時跟老婆都會聊各種各樣的話題,我基本都能給她帶來耳目一新、原來如此的感覺,也讓人感覺非常滿足。而未來,有個小寶寶盯著你眨巴眼看的時候,也會很幸福吧。
科普與科研貌似也並不衝突,科普玩得不亦樂乎,科研也穩步前進。博士雖然進入收尾階段壓力巨大,過得卻越來越開心,這很大程度上來自科普寫作,有些放在知乎,有些供給雜誌和媒體,也在應邀在寫兩本科普相關的書,不斷收穫的成就感更堅定了自己努力科研的信心。
希望自己一方面享受知識獲取的樂趣,一方面享受分享知識的成就感,最後再收穫一定的自我成長吧。
若干年後,依然記得那天徹夜讀書時的快樂,讓人流連忘返。
我就直說了吧。
其實大多數知乎上的知識,上谷歌點點滑鼠就出來了。
大v們做的,是把這些信息整理,改編,使其對讀者更加友好。
如果說實驗報告,政府通文等一手信息是信息食物鏈的上層;那麼大v就是把這些信息轉化為面向大眾的下層信息的人。
除了專業性的門檻,還有語言的門檻。只要會英語,逛外國論壇,那隻要翻譯國外火的文章就可以成大v了。
所以我覺得,本質上,大v是信息的二道販子。
當然這種行為是有價值的,因為他們加強了信息的流通性和友好性。這也是知乎作為互聯網社交媒體最大的作用。我的所有答案,只要你願意搜索,我估計百分之九十可以在下面網站找到相應的來源
(但肯定不是全文,收集整理信息是一種能力,一篇文章也不可能只參考一個文獻)。
我們叫做reference。
畢竟把一篇科學論文解讀成大眾可以理解的,還是需要時間和經驗的。
更別提,我只是做長壽的,哪懂得那麼多兩棲啊。
說一個有趣的事實。
我上大學後,一次寢室卧談發現,大家小學時都讀過《少年兒童百科全書》。不是那些後來出版的,而都是這一套:
這一套讀完,真的是能表現得「好像什麼都懂」的樣子。至於到底懂得多少,那就得你深入與他交流才能發現。光憑人家在知乎上寫的回答,還是比較難看出對方的深淺的(當然太淺的忽悠人的另當別論)。
年輕人會把自己的表達欲當作才華。更可怕的是,識別真正才華的門檻很高,所以看客們也把表達欲當成了才華。
我啥也不懂,這個知乎賬號是我買的,我又花錢找了個團隊給我運營,這個團隊里有十一個人。
小張是保險公司的,他經常在知乎上寫一些保險公司的內幕,以及如何才能把保險產品賣出去的回答。
小王是開駕校的,他經常在知乎上寫一些駕校如何經營,駕培行業的黑幕以及發展前景的回答。
小李是開主題餐廳的,他經常在知乎上寫一些主題餐廳如何盈利,主題餐廳如何辦手續的回答。
小趙是做APP開發的,他經常在知乎上寫一些APP模塊分析,APP如何讓用戶註冊的回答。
小孫是開會所的,他經常在知乎上寫一些會所的經營範圍,運營黑幕,會所如何定位的回答。
小周是開人力資源公司的,他經常在知乎上透露一些關於灰產的生意,打擦邊球的回答。
小於是開商貿公司的,他經常在知乎上寫一些與國企之間如何進行合作,如何降低風險的回答。
小吳是開房地產代理公司的,他經常在知乎上寫一些房地產行業的內幕,基建方面的回答。
小韓是做心理方面諮詢的,他經常在知乎上寫一些關於人性的掌控,人與人之間交際的回答。
小陳是做投資的,他經常在知乎上寫一些投資案例,融資標準,如何最大程度獲得投資的回答。
小黑是混社會的,他經常在知乎上寫一些如何背地裡捅別人一刀,如何最大化獲得利潤的回答。
我又覺得光僱人寫回答沒效果,於是又在網上花錢買了十幾萬個贊同,又花錢買了五萬多個粉絲,還是那種可以每天和我互動的活躍粉。
我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香,我每天的生活就是睡到自然起,經常飢一頓飽一頓,既沒有學霸用戶信手拈來的淵博學識,也沒有勤勞用戶從百度和谷歌複製粘貼的精力。
總的來講,我就是個廢人。講真…會覺得別人「好像什麼都懂」的,往往是因為你在那些方面幾乎什麼都不懂…
而你一旦對這些方面有一些基本知識儲備之後,再看那些回答頂多只會覺得「寫的真好」而不是「哇怎麼什麼都懂」。(當然也有可能會覺得「寫的不好/完全瞎說」)
你體會一下兩者的差別…
可以說,絕大多數大V的長處在於「寫的好」而不是「懂得多」。
知乎大部分非感情生活類問題,確實是靠搜索引擎就能解決的。
不能解決的那一小部分,通常是內行之間的小圈子討論。這個必須邀請專業的來。只不過大部分人並不會用搜索引擎,不知道搜索引擎有多好用。
很多大V都坦然承認自己是用搜索引擎混知乎的,因為會用搜索引擎也是一種能力。比如 @陳章魚 :
而 @馬前卒 說得更有意思:不是V的來說一個。
我司最近要搞期權方面的業務。股東們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步,認為此業務需要比較優秀的數學知識和金融知識。見我這一年多來做股票量化也馬馬虎虎,就叫我領頭開搞。
但也不是我謙虛,我還就真不懂期權。看了幾天公式,因為自己數學基礎太差,也就知道了幾個名詞,好,放棄!
馬上就要跟大股東開會了,怎麼整?
會上我想一出是一出,各種我不懂股東也不懂的專業名詞我就噼里啪啦一直說。
其實我都不知道我說的是什麼鬼,但參會的那幫傻逼股東們一直點頭,蜜汁微笑……會後,他們跟我講,我們覺得剛才你的介紹非常完美,你很專業,你就放心做……
專你個頭啊……所以啊,不是答題的人什麼都懂,而是聽的人,很有可能啥都不懂……很簡單,因為世界上絕大部分人,都不是全才,對很多行業的內情都不懂。
這就給一些嘩眾取寵的大V,不懂裝懂,在知乎上扯犢子,提供了機會。尤其就象題主的問題,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看上去什麼都懂,在許多跨行業的問題上,發表大段大段個人見解的大V、神人、無所不知的超級博物學家。
問題就隨之而來:這些看上去「什麼都懂」的大V,他們寫的答案,一定就是正確的嗎?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對阮蛋白與瘋牛病、海底可燃冰、熱氣球等這幾個科技領域,雖然有一定興趣,但完全不了解。這種情況下,我在知乎搜索相關關鍵詞,看到了幾個答案,然後我點進去,肯定要優先關注那些高票高贊的答案。
因為我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度基本是0,所以這種高票高贊答案是對還是錯,是告訴大家真相,還是對大家造成誤導,我完全沒有分辨能力。只能他說什麼,我就看什麼。
這樣的例子,在微博和知乎上,都有很多。
1、
比如說我們敬愛的CCTV和人民日報。就在今年夏天,CCTV在報道可燃冰時,就鬧出了一個笑話,想必各位還有印象
科學家說1L可燃冰相當於164L天然氣,前提是在常溫常壓狀態下;而汽車裡的天然氣,是在高壓容器內的液化天然氣。央視的編導沒有這個概念,他直接用164*300KM,得出100L可燃冰能跑大約5萬公里的錯誤結論,誤導了廣大電視觀眾。
象我這種對可燃冰完全沒接觸過的門外漢,看到CCTV這條報道,就看不出有什麼錯誤。
CCTV是大V嗎?
CCTV不是大V,但他的傳媒實力、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力,比N個大V的總合還要大。
萬幸,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不是一言堂,總有一些真正的高人和專家,能站出來指出這些「大V」嘩眾取寵的言論,及時把真正的科學真相告訴大眾。CCTV報道後不久,微博上就有相關專家闢謠,指出其中的錯誤,雖然CCTV至今沒對公眾正式道歉,但了解這件事的人,總算知道正確的科學解釋了。
2、
類似,人民日報也多次犯過相同的錯誤。
本月15日,微博上一位叫「o阿蒙o(Sina Visitor System)」的博主,發了一條微博,指出人民日報官微一條相關植物學微博內容中的錯誤。
他的原話是這麼說的:
這些圖原本是十九世紀非常著名的科學插畫,但是拿著這些圖做書和做微博的人,你們為什麼睜著眼睛抹掉原本的學名然後信口胡說,一大堆歐洲植物就這樣堂而皇之的成為「中醫藥」更不用說謬誤千里之人與死地有毒植物
原來,人民日報這條微博,把多年前歐洲的植物學插畫,轉帖過來,同時還錯誤解釋這些植物是「中藥材」,而且連中文學名都錯漏百出。截圖如下:
就我個人來說,我對歐洲植物學更是一個徹底的門外漢,啥都不懂。如果沒有這位阿蒙先生及時站出來闢謠,我根本看不出人民日報這條微博的內容,是對還是錯。
人民日報是大V嗎?
人民日報也不是大V,但他的傳媒實力、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力,也比N個大V的總合還要大。
現在,針對大V的核心矛盾就體現出來了:當這些看上去無所不知、全能全懂的大V,在微博和知乎上口若懸河的發表各類問題和觀點時,他們說的就是正確的嗎?
尤其是在哪些我們不了解、從沒接觸過、缺乏相關知識儲備的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學科領域,誰知道哪些大V的給出解釋與闡釋的觀點,是在真正有乾貨的科普,還是在一本正經的扯犢子?
3、
最後,不厚道的舉一個知乎上這種「一本正經的扯犢子」例子,就是我親愛的好冤家: @經略幽燕我童貫 。
眾所周知,這位工地流野路子歷史學家,在他號稱「最擅長」的宋史領域,也不過就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的水準。但是他在知乎上,卻經常還充當全知全懂的專業歷史大牛。
以下幾個問題,就是我在明末薩爾滸之戰、蘇聯斯大林時代計劃經濟、戰國長平之戰、以及2012年班加西事件等問題中,針對他錯誤百出的答案,給予的闢謠,俗稱「打臉」:
秋原:如何評價知乎用戶「經略幽燕我童貫」的歷史水平?
秋原:同樣是計劃經濟,蘇聯和中國是各自什麼原因導致了斯大林時期蘇聯的強盛與中國的相對落後?
秋原:如何看待知乎用戶經略幽燕我童貫提出長平之戰運輸量計算的問題?
知乎上有哪些很多人都支持的謠言或者謬論?;秋原:裝逼時遇到試圖打臉的人,而你成功防禦並反打對方的臉,然後繼續裝逼是怎樣一番體驗?
包工頭敢於這麼扯犢子,主要原因,就是在這幾個相關問題上,知道相關知識的人不多。這種情況下,哪怕他犯過的都是低級錯誤,大部分人都看不出來。
比如說蘇聯斯大林時代的計劃經濟,包工頭一張嘴就是「看鋼產量,以鋼為綱」。不知道的人,看不出他這話是對是錯。
正好我手頭有相關資料,我一查,發現不對。在斯大林時代,無論斯大林本人,還是蘇聯計劃總設計師古比雪夫,都沒提出過「以鋼為綱」的政策口號,這是錯誤的。
在斯大林時代,蘇聯計劃經濟的正確說法,是「ВКВ」統籌原則——指標Виндекс、協調Координация、互助Взаимопо?мощи。
包工頭在這個問題下的回答,就是筆者在本答案中前面提到的詞:一本正經的扯犢子。
女性有三點GC,G點,陰蒂,陰道,基本上都會有偏好某一種。
雙腿夾被子是很多妹子喜歡做的,這個行為對於她們來說很舒服。
有不少女孩子第一次是不會流血的,不能用這個來判斷。
女性是一種很慢熱的動物,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姿勢有很多種,可以嘗試但不適合的話嘗嘗鮮就好,因為那並不舒服。
有不少的妹子,在到達巔峰的時候,胸口會泛紅。
大部分女性是不會有視頻上那種失禁現象的,一般做法是多喝水,少折磨妹子了。
當然,也是有這樣的妹子,但你得保證技術過關,找到恰當的點出來,並且讓妹子不覺得羞恥。
嚴重過度的挊才會導致疾病,正常的挊只要你心態放寬,對身體有益。
男性重要的是腰臀肌肉和硬度,長的蘑菇不比粗的蘑菇好使。
提肛運動可以預防甚至治療過早的吐白沫。
腰腹的鍛煉方法有很多,跑步也可以。但要注意跑姿防止傷膝蓋,高手跑步喜歡用前腳掌點一下。
基本上球類都會用上腰腹肌,因為腰腹肌力量比臂力大得多。如果你沒用上,證明你姿勢不對。
因為我不知道真假,只是聽過,也不敢說懂。我也怕說錯打臉啊。
所以我還是喜歡寫雨後小故事。
可別這麼說。不是大V這個也懂那個也懂,而是大部分人這也不懂那也不懂。
懂一個問題才能去回答,本質上就是在樹立權威。而權威就會面臨到底誰來鑒定的問題,這就會滋生權力,緊接著就是腐敗。既然你們這麼討厭獨裁,那當然也應該同時鼓勵不懂的人來回答問題,因為這兩個事情本質上是一樣的。
如果你們一定要支持權力的話,那我推薦由我來頒發權威證明(逃
這個事情還有另一個做法。如果由大家民主地投票(點贊)來鑒定權威的話,那就會變成娛樂活動。which is 現在知乎的樣子。道理很簡單,讓一群不懂的人去決定誰更懂,不可能的。
所以其實大家就是在娛樂和獨裁之間做選擇,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結論:你們並沒有隻讓懂的人來答題的同時,還不被系統性地傷害的權利。一開始的知乎就有點像是這個樣子,不懂的人連問的資格都沒有,因為是邀請制的。
絕大多數大v的話,如果你能耐著性子,按照關鍵詞去搜……都能找到各種破綻,輕而易舉就能看穿他們的底子。
好多微博吹牛的大v,自詡專業,可連我這種外行都能找到他們撒謊的bug,但就是有傻瓜去信……我始終不能明白,為什麼很多簡陋到一拆就穿的話會有無數人去相信?
就如很多答主說,大v不過是會用搜索罷了。我想反問一句,網路搜索這麼簡單,為什麼還有無數人不會用,懶得用,讓自己看起來像個白痴一樣,隨便亂信某些大v吹牛逼?
扣題最後一句,這世上啥也不懂的人也太多了吧?
知乎上原來有個維恩圖,我找不到了,說的是如果一個大V高產又高質,那必然領域狹窄;如果領域廣泛又高質,那必然低產;如果高產又領域廣泛,那必然質量不能保證;如果高產,高質同時又領域廣泛,那這個大V必然是假的。
我從小就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喜歡看各種課外書,平時喜歡上網看各種科技進展之類的。我在同學當中也一直是那種「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不過我在知乎上回答的問題主要還是集中在醫學,半導體,天體物理,高能物理這些,其他的如激光,航空航天,核能,地質學,古生物學也略有涉及。所以總的來說我關注的領域並不多,醫學是因為我看的文獻比較多,半導體是因為我本科就學的這個,高能物理則是我現在學的。我看生物文獻是因為我最初為了鍛煉我的英語水平,在手機里下載了一大堆文獻,比如天體物理,凝聚態物理,理論物理之類的,結果發現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只有生物的能看得懂。所以這其實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所謂的大V也就這麼一回事(對了我還不是大V)。
謝邀!
曾經有人把(人文社科)知識分子分為兩類————狐狸型與刺蝟型。狐狸知道很多事。刺蝟只知道一件事,不過刺蝟知道的這一件事是大事。
分兩種情況:
一、學習能力很強的人可以在若干個人文社科領域同時達到一定的水平,譬如說同時在歷史學、文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多個領域達到該專業普通水平本科生的水平。也就是說,他真的可以在多個領域寫出在非重點大學混畢業的本科論文。(還有人可以在不止一個領域同時達到碩士水平呢!)
二、這個人經過熏陶,形成了一套看世界的獨特的視角,他看待萬事萬物都用自己的那一套去切入。譬如說,有人經濟學思維很好,你問婚戀問題他用經濟學視角切入,你問法律問題他還是從經濟學視角切入,你問教育問題他還是從經濟學時間切入。。。居然都可以回答得像模像樣!(有一個詞叫做「經濟學帝國主義」,大家可以搜索一下)
也就是說,有的大V「什麼都懂」靠的是知識面真的很寬,有的大V「什麼都懂」靠的是以不變應萬變的眼光與視角。當然,有的是兩者皆有。
——————————————
有一點是我要指出的,沒有哪個人同時在多個領域做到博大、精深、理智、客觀、公正的。如果你特地去找哈佛耶魯的人在知乎的淺薄、錯誤的言論,那也是找得出來的。但是,人家能上哈佛耶魯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不必為一個人跨界發言說錯了話感到太失望。
想起一位絕對有資格稱大V的人物。
此人生於100多年前,如果生活在現代的話,絕對有資格稱得大V。
此人小時便有叛逆的性格,上課不聽講,偷偷看《水滸》。
辛亥革命,當了半年兵。然後,四處求學,勇闖天涯。辦過報紙,當過北漂,旁聽過北大的課程,大量瀏覽北大圖書館的書籍。大量結交各類志同道合的朋友。籌辦過各類社團組織。後來當過宣傳部長,給高級領導人當過秘書。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從事各行各業,會各色人等。
向書本學,向各色人等學,向社會學。
34歲自己開創了一片天地。
經常和學者交談,也經常深入一線調查研究,反對本本主義、經驗主義、教條主義。
直到晚年手不釋卷。
**********************************************************************
不敢稱V,說點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我不懂的東西很多。
比如,薛之謙是誰?王者榮耀怎麼玩?怎麼給女生拍照?
專業領域也一樣,金融創新以後,一些新生的業務,我沒有實操過,也不是很懂。雖然原理萬變不離其宗,但是具體細節,我不了解。
我們每天的時間,就那麼多。工作之餘,學習一些東西。不可能什麼都知道,何況知道得越多,不知道的越多。
興趣和時間安排很關鍵,讓我學織毛衣、織襪子,我肯定學不好,因為我不感興趣。
僅僅有興趣和時間還不夠,還需要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法。
用街頭格鬥的知識舉個例子。
練過若干年柔道,業餘愛好,業餘訓練,業餘水平。後來,練過散打,學過合氣道、八極拳。也是業餘愛好,業餘水平。
我的大多數街頭格鬥知識,除了柔道隊師兄們打架的經歷,絕大多數來自克里斯。就是我當年的合氣道教練。
neo anderson:真實的中國功夫高手到底有多厲害?
法治社會,我肯定不會有那麼豐富的街頭經驗,克里斯把經驗傳授給我,我也有了這方面的經驗,比如絕不空手,比如速戰速決,比如能跑就跑。
還有一位朋友也是健身房認識的,他經常給我保護動作。大家彼此很熟,但是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這位朋友是退伍的特種兵。我顯然不可能有當特種兵的經歷,我對特種兵的知識,來自於和他的交流。
neo anderson:特種兵,能一腳踹死一個人嗎?
當然,我並不是照單全收對方的口授經驗。我也是參照自己的經驗,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neo anderson:你會推薦給朋友哪種中國傳統武術,為什麼?
所以,我不推薦沒經驗的人,或者說沒有分辨能力的人,上來直接學傳統武術。
勤學、勤業、勤交友。
勤學、勤業,是實事求是,從理論到實踐。
交友是擴展自己的眼界,打開新的認知空間。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克里斯在酒吧經常打架,我不可能學他這一點。
再說說學習的態度:
知乎上,也有街頭高手,比如這位 @人渣嘯西風 。他的回答,我經常看。他對器械的心得,遠超知乎上絕大多數人。
人要知道自己自己的不足,雖然合氣道有刀術和杖術,但是我水平有限,對器械基本是門外漢,所以我對 @人渣嘯西風 的文章,都是虛心學習的心態。
有多少鍵盤俠,一上來就噴?有些時候,抬杠漲學問,更多的時候,對方把你直接拉黑就算了。
許多知識,原理都懂,實踐則是一層窗戶紙,點穿不點穿的問題。如果自己能悟出來,自然好。如果自己不能悟出來,就需要有人幫你點穿。
格鬥類運動的很多東西都是前輩積累的心得,標準動作在那裡,然而僅僅有標準動作是不夠的。
柔道大外刈,標準動作誰都會。裡面有多少變化呢?有多少技巧?我不敢說我吃透了。虛心求教,教練傳授一些,師兄們傳授一些,有一些還需要自己去悟。
一二三四五教,四方投、小手反、入身投、迴轉摔、腰投等等。如果不虛心,克里斯完全沒有必要教授我合氣道以外的格鬥經驗。這些經驗本身也不屬於合氣道。道場教練,沒有必要傳授這些東西。
我去道場的第一天,教練就強調過師兄弟之間的關係,後來者要尊敬前輩,共同的事情,大家共同做,不許偷懶耍滑。
知道自己不足,多虛心有好處。
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局限於一個很小的空間,那就是井底之蛙了。
這樣的人,永遠也不會有什麼長進的。
我始終相信一點,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所以在研究生時代,我覺得如果一個人學術做的不好,那麼他就肯定是遊戲打的好、運動做的好、浪的好或者睡的好其中的一樣,你時間所投入的領域,你一定專業。
大V也是人,不可能全能,為啥他懂,還啥都懂?
①他懂,是因為他選擇性回答他專業,他擅長的問題;
②他啥都懂,是因為他把技能點加在了搜索、歸納、整理技能上。
只要一個知識體系完備、邏輯正常的人,高中畢業的那種,會用google、baidu、wiki、知網,那他在網上一定可以做一個看起來非常專業的大V,只要他想...
有句話我不知道當將不當講:真的專業的人在拼發專業文章呢、研究文章也好,綜述文章也好,而不是在知乎上又是引這又是引那,搞得很專業的樣子...
知乎上,不需要專業,很久以前,我看到
『如何區分大閘蟹、毛蟹、青蟹、梭子蟹、河蟹、紅蟳、螃蜞、帝王蟹、松葉蟹等蟹類物種?』
『如何區分羅氏蝦、基圍蝦、大頭蝦、青蝦、九節蝦、花蝦、竹節蝦、對蝦、沙蝦、虎蝦等蝦類物種?』
『花蛤、蟶子、蜆子、蚶子、蛤蜊、海瓜子、貝殼都有什麼區別?』
這樣的文章,我就很喜歡,整理整理照片資料,通俗的自己講一講,此乃極品,你跟我去扯什麼學術引什麼鏈接的,我是很煩的,要不大家比發個SCI來看誰更專業啊?
不要整些鏈接引用來證明自己和民科有區別,你以為民科不會給你假鏈接?自己加戲了~
我前些天看到幾句話,很有道理 @徐克
剛剛被錄取不久,就把自己「如何考上XX大學」「如何申請某國博士」拿出來變現的少男少女們,多多少少忽略了這一行為對於個人日後在新圈子內聲譽的影響。且不論你們的境遇里幾分在人幾分在天——單說人言可畏,你覺得高調賺錢又不犯法無可厚非,卻未必擋得住成就相似的小圈子裡無數句「誰比你差啊你裝個什麼X呢」。
以及我說的:
以前我看大家在網上噴的歡,但是考慮到影響,我就想等博士畢業再註冊賬號噴;
等我博士畢業了,覺得又不太合適,等我當上正高吧;等我當上正高,我又覺得上面還有人,得到傑青;到傑青了還得夾著尾巴啊,怎麼得當了院士;到了院士可以噴了,但是院士的社會形象負擔太重了,不能說話。後來,我發現可以匿名噴,嗯,賤賤誕生了
所以我一直是懷有敬畏之心的,專業的人沒有來,不是因為他們不行,而是因為他們不屑,或者是不喜歡玩這些玩意;絕對不要以為大V就專業了...
我既算不上最專業,也算不上啥都懂,但是我想,我的魅力應該在於騷浪賤吧,哈哈哈~
文章『有理』、『有貨』或『有趣』只要佔一條我真心佩服,不論大小;
無感的那些,你不就是來的早、裝女號、蹭熱點、收智稅么(可腦補若干條,我也沒太想這些,畢竟我只是閑玩,不是職業店)
目錄&>&> 賤賤『分類』合集
專欄&>&>『研』『組』『文』
推薦閱讀:
※知乎的大 V 們是否應該謹慎點贊?
※如何避免玄老師答滿1000題後離開?
※程序員並不是每天都很忙~?
※你為什麼會成為知乎的大V?
※成為知乎大V是種什麼體驗?大v一般具有哪些特質?
TAG:大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