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人聲和背景音樂更好的融合?

平時在做些視頻的時候總覺得背景音樂和人聲在打架,看別人的視頻的時候覺得他們的位置不太一樣。是不是需要做什麼處理而不是簡單的調整音量大小。如何用AU做出來?


善用limit和automation,必要的時候可以用eq做一點部分頻段的避讓,再麻煩的可以用側鏈壓縮並區域選擇性應用和旁通。

如果要求高就讓專業負責音頻的人做,不高就粗暴的平衡音量並limit一下,再簡單就是整體平衡後局部音量automation就好。至於上段說的細做的話,要根據不同情況不同選擇。光說的話考慮不到問題特殊性,如果沒有特殊性以上完全夠了。

另外推薦用Pro Tools來做,個人是偏執PT用戶,我的話音頻處理一定要走PT。AU…… 我看到的時候心就很累了。


謝邀。

首先,AU就不是個專業的音視頻工作站,它可以完成簡單的音視頻編輯工作,是個簡單易用的小工具,但很難談及「專業」,功能性、兼容性、聲音品質上都差很遠。如果想在聲音上大施拳腳的話,我推薦你使用Pro Tools、Logic Pro X(只適用於Mac系統)、Cubase等專業音頻工作站,且都能完成音視頻對接、剪輯等工作。

其次要說的是,你在視頻中所用的音樂如果不是分軌工程的話,就應該是母帶處理之後的成品,這種音頻和人聲理論上是不可能達到非常好的融合度的,和貼唱是一個道理,只能說盡量去做。

最後,我們來具體談談聲音融合度上的問題。

我們在談到聲音融合度的時候常常會談到以下幾個層面的問題:

1. 頻率融合

試想一下,一個只有100Hz以下頻段的聲音突然插入一個只有5000Hz以上頻段的聲音是什麼感覺?沒錯,完全的分離感。所以,我們要考慮融合度時,首先要考慮頻率方面是否匹配。一邊聽,一邊看(頻譜分析插件),一邊修整(減法避讓、高低切)。

2. 聲場融合

兩個融合度好的聲音在聲場上一定是彼此兼容的。人聲方面有太多因素會對聲場有影響了,比如:EQ、壓縮、混響、延遲、合唱、flanger、濾波等等,我們當然也可以用以上的一些效果器去改變聲場或創造聲場。還有,立體聲擴展器有時也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妨一試。

3. 響度融合

若是兩個聲音在響度上沒有很好的匹配和呼應,也是會對聲音的融合度不利的。在兩軌或多軌聲音的響度安排上大多還是依靠聽覺的,要找到響度比例的「甜點」,保證master在大小響度下,每個元素都清晰可聞且有很好整體感和舒適感。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用到cross fader(淡入淡出)、automation(自動化)、side chain compressor(側鏈壓縮)等工具和手法,來實現應對很多需要有變化性和設計性的情景,這需要很多的實踐積累才能很好的完成。

4. 質量融合

這也是至關重要且很難通過後期來搞定的一個問題。一個在卧室里用手機錄製的音頻素材和一個在「Electronic Lady」(全球最著名的record studio之一)里用上百萬頂級設備錄出來的聲音本身就是來自兩個世界的聲音,它們在聲音的素質與質量上本來就是有極大差異大,這是很多時候通過後期製作無法逾越的鴻溝,只能盡量去接近低質量的那個聲音,就像木桶效應。很多實際場景中也是如此,一些從網路下載的音頻往往質量參差不齊,這在後期製作時就成了極大的障礙,再怎樣做也只能是「盡量」,聲音的先天殘疾是致命的。

ps:推薦一些此類混音中比較實用且簡易的插件——Celemony Capstan聲音修復插件、McDSP SA-2、Waves CLA Vocal、Waves S1-Imager、Space Designer、Altiverb卷積混響、Waves L1、Waves OneKnob系列。

Have fun.


謝邀,AU是什麼我不懂,音樂是有專業的軟體的,就好像你們搞視頻的一樣,我不可能用QQ影音剪輯視頻吧(笑),請交給專業的人士進行處理,水太深,非禮勿踩。


謝謝邀請!

第一次被邀請回答音頻處理方面的問題,內心是又激動又惶恐的。由於我不是專業選手,也就只能根據自己以前做音頻處理的經驗來試著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視頻或者微電影里聲音衝突問題,我覺得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

第一,儘可能提高錄音質量。這裡指的錄音包括同期錄音和後期錄音,對於微電影這種人物對白比較多的視頻來說,同期錄音尤為重要。提高同期錄音的質量有兩個注意點:一是選擇指向性好的錄音器材,一般以心型指向或超心型指向為宜。指向性好的話筒可以減少對周圍噪音的收錄,很大程度上提高音頻的信噪比;二是現場收聲時儘可能使用挑桿,讓話筒靠近聲源,這樣可在提高錄音信噪比的同時提高幹濕比,使聲音經過後期處理之後更加乾淨。

第二,後期處理時慎用混響(reverb)。適當降低音頻乾濕比可以讓聲音聽起來更好聽,但是如果混響加得太重,會導致聲音聽起來很「臟」,也會出現題主說的聲音「打架」的情況。由於後期處理是沒法消除混響的,在前期錄音時要特別注意儘可能錄干聲。

第三,音效可按實際情況調整聲像(pan)。電影音頻一般分為三種:人聲、音樂和音效。其中的音效可按照畫面上發生物體的位置調整聲像,即讓聲音聽起來「偏左」或者「偏右」,或者左右聲道間動態變化。這樣可以提高聽者聽覺體驗的同時,避免了所有的音頻全都集中在正中聲道,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聲音「打架」的問題。

第四,有人聲的時候配樂盡量使用純器樂。音樂的人聲和對白的人聲是可能出現「打架」的情況的,所以在對視頻選擇配樂的時候應該注意,有人聲的地方配樂盡量不要有人聲,如果一定要有,應該適當調小音量。

第五,多條音頻同時播放時可使用側鏈壓縮效果器來製作閃避效果。不知道題主有沒有注意過,廣播電台的DJ在講話的時候,BGM的音量就會變小,DJ不講話的時候,BGM的音量就會變大。這有可能是手動調節的,也有可能就是用了閃避效果自動完成的。這需要我們在被壓縮的軌道上添加帶有chain的compressor效果器,將主體音軌添加發送效果至被壓縮的軌道,再進行比例調節,即可製作出上述電台DJ的效果。音頻音量輕重分明,不會打架。

最後說一下軟體的問題。如果你想做出比較高質量的微電影音頻,建議不要使用AU。AU的多軌操作界面非常不方便,效果器添加也不直觀。之前也有專業的朋友回答說用PT,也就是Protools。我沒有用過PT,所以沒法告訴你我的體驗,但是PT絕對是專業音頻處理領悟的業界標準。現在市面上大多數的流行音樂混音處理和電影聲音製作都是用PT製作出來的,所以PT的專業性是毋庸置疑的。我用過Windows系統上的cubase和Mac系統上的logic Pro x,這兩個軟體都比較適合多軌音頻處理以及效果器插件的使用,建議題主配合waves、ozone等插件效果器套裝一起使用。

最最後裝個逼:不注重聲音的電影導演不是好導演。我今年也要拍一部微電影,希望能和題主相互學習,一起成為自己心目中合格的導演~


真正老司機帶你走過這個坑

作為一個自媒體愛好者,經常做一些遊記、VLOG、微電影短片等,跟很多同行業者也有不少的交流,曾經也遇到過題主同樣的問題,看了一下各位音頻後期大神的回答,其實都沒什麼錯,但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其實偏題了。

開始的時候,我做視頻,配音和畫面的結合,包括背景音樂全都用Pr或者FC一步到位,全部解決,但是隨著實戰經驗的積累以及對各種音頻特效的需求,我開始接觸同是Adobe旗下的AU。

隨後,我也遇到了題主同樣的問題,發現人聲和音樂的配合出現了問題,經過了無數的彎路和嘗試,終於解決了問題,不用那些大神說的那些高大上的音頻處理軟體,畢竟不是專業的音頻後期,而且其實有一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

核心:距離感的處理

我們耳朵聽到的距離感,通常來說,通過音量的調節就能完成,近大遠小,這是最簡單的情況。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發現背景音樂大多能符合這個規律,但是人聲不行。於是經過我多次的嘗試,解決了這個問題。

首先,是背景音樂的選擇

當你選擇重低音比較重的音樂時,你想調整音樂的空間感不僅僅需要調整音量大小,即使把音量調小,但是因為重低音的存在,你只會感覺聲音變小了,卻沒有體現距離,這時候,你用AU自帶的「效果-&>濾波與均衡-&>圖示均衡器」將重低音效果降低,然後伴著音量的調節,空間感就出來了,雖然音樂會有一點點失真,但是作為背景音樂,實際效果影響不大。

其次,是人聲的收入問題

新手做視頻人聲錄音的時候,都會遇到幾個問題

1)不專業的錄音設備

如果你的錄音設備是相機自帶的mic或者幾十塊買的電容麥,那麼這個問題就比較難解決了,不知道題主的預算如何。

低成本選擇:靚韻 C2攝像機DV單反麥克風 ¥108

充足成本選擇:RODE NTG2

錄音筆推薦:sony D100(或者二手D50)

2)錄音時的距離

不論你是Vlog實時配音,還是後期配音加進去,一定要注意錄音時的距離(當然還有話筒的模式,這個自己買了話筒自己研究),很多新手喜歡離自己的配音麥克靠的很近去錄音,來讓自己的聲場更飽滿,更有磁性,但是這種飽滿的聲場讓人一聽就會覺得是貼著耳朵在說話,後期處理時,你想把這種人聲處理出距離感很麻煩,與其後期去花大精力調整,不如,在錄音時,選擇正確的話筒模式,保持應有的距離(通常20cm左右,槍式需要30cm以上),這樣你得到的人聲,在配入視頻中時,就會更自然,當然如果是解說類的,極低背景音樂的類型,相信題主也不會問這個問題。

3)錄音時的場地

做視頻中的配音,我們常用的都是電容麥,電容麥的特性是捕捉細節,同時對回聲的捕捉也是無法避免的。如果你的配音回聲、混響很重,那麼你配什麼音樂都會有格格不入的感覺,盡量保證自己在一個安靜,回聲較小的環境下去後期配音吧;如果槍式實時錄音,那就盡量避開環境噪音就好了。

解決這些問題,那麼後期其實需要做的很少了,AU完全能勝任,那些專業的後期處理軟體,相信你如果把精力主要放在視頻上的話,是不會去深入研究的了。

以上一點拙見,相信題主看完這些後,對自己遇到的問題應該有個基本的處理方案了,有後續問題或者視頻製作上的別的問題的話,也可以私信或評論留言,我都會盡量解答。

最後給我自己錄的小說做個廣告:喜馬拉雅FM搜索「神魔養殖場」加菲播講


其實很多答案在噴audition。我很想問這樣會顯得你們專業么?

回到正題

首先,logic的,但是對於題主的需求,或者普通的貼唱auditon完全沒問題。

但是這個問題我覺得其實是在問怎麼混音從頭到尾那種,因為每個環節結合在一起 才有最終的融合度 響度的體現。


如果你執意要用au這樣初級的軟體來做到,我只能建議你兩點。

1,均衡,人聲要做高低切,同時提升1.2k左右的頻段,背景音衰減這個頻段,都要少量,車多了。

2,音量,背景音能聽到一點就成,突出人聲。


推薦閱讀:

中文歌和英文歌的錄音混音有什麼區別?
如何學習混音?
如何在製作環節實現類似周董《牛仔很忙》《稻香》《夜曲》副歌中,人聲「doubling」的效果?
混音師如何拯救質量感人的分軌?
平時用的耳機比較對音染,所以製作過程中會欺騙自己的耳朵,是否最好用監聽耳機製作?

TAG:錄音 | 混音 | 微電影 | 視頻製作視頻後期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