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語使用者如何區分送氣清輔音、不送氣清輔音和濁輔音?
我知道漢語普通話是不存在清濁對立的,只有送氣和不送氣的區別。雖然我的母語——吳語中有全濁聲母,可是我仍然分不清/p?/、/p/、/b/。
P.S.:VOT(Voice-onset time)能區分/p/和/b/。那麼我們能感受到VOT嗎?
只懂北吳,以上海市區話,蘇州話為例:所謂的清濁+送氣對立,導致塞音三分,其本質是塞音兩分(送氣不送氣)加上母音兩分(常態modal voice和氣聲態breathy voice)。
例如:
「邊」為不送氣輔音[p]+常態母音[i],合成[pi]「偏」為送氣輔音[p?]+常態母音[i],合成[p?i]
「皮」為不送氣輔音[p]+氣聲母音[i?],合成 [pi?],但如果「皮」的位置處於一個單詞的非詞首位置,則有自由變體[bi?]或[bi]。在音系分析的時候,如欲簡化對母音的處理,那麼可以認為不送氣輔音+氣聲母音的底層結構是/bi/。如欲簡化對輔音的處理,那麼需要設置兩套母音,一套為常態modal voice母音,一套為氣聲母音,國際音標記為[a?]。
VOT是指從爆破到聲帶振動的時間差,真濁音的VOT為負值,因為在爆破前聲帶已經震動。北部吳語所謂的「濁塞音」位於詞首時VOT一般為正值(接近0)。(也就是說無法用VOT來有效區分「邊」和「皮」)即使為負值,也要靠母音是否為氣聲來辨別。
而吳語中氣聲又往往伴隨低調,因此低調和氣聲都可以用來區別「邊」和「皮」。在音系處理時,如欲使母音系統和輔音系統均得到最大限度的簡化,可以使用高/低調的區別來辨別這些字。吳語更多的是靠陰陽調而非聲母音值本身來區分清濁的,對於經典的北部吳語而言,陽調幾乎嚴格帶濁流,陰調嚴格讀清音,即使鼻音聲母有讀陰平的白讀(明母為甚),也會變為相對應的清化鼻音,從這點看,北部吳語的濁音更像是調類的附屬物,也正因為如此,丹陽、靖江、上海這些與官話接觸前沿地帶的吳語濁音很容易清化為對應位置的不送氣清音,因為「陽調帶濁流」並不影響辨義性,所以在接觸中很容易被當作冗餘物被剔除出音系。南部吳語情況比較複雜,總體上陰陽調對清濁的制約並不嚴格,或許南部吳語濁音清化後有送氣和不送氣兩種可能也與這個會有些聯繫。
謝邀請,說來慚愧,我只會分辨t,d,th,p和b我也只是努力發成拼音mb的感覺
母語者在習得母語時自然能分辨送氣清音,不送氣清音和濁音。位於單獨讀或位於前字位置時,清濁聲調不同。依據聲調可以判斷清濁。不過在單字或前字里,濁音字的VOT不是負的,VOT接近不送氣清音,但有濁氣流。在詞中,由於連讀變調,濁音字可能和清音字聲調一樣。《北侖方言》里的例子是「海島」與「海盜」,兩個詞聲調相同,僅僅是清濁區別,「島」是清音[t?]「盜」是濁音[d?]。實驗發現,[t]的VOT是3.8毫秒,[d]的VOT是-40毫秒。也就是說,母語者在說話時可以不靠聲調分辨清濁。同樣你把這兩個詞的音頻錄下來讓母語者分辨,母語者也是可以分辨開的。如果不能分辨,那可能是母語能力退化了,也可能不是真正的母語者。
當然,沒有學過語言學的母語者不可能告訴你要「先振動聲帶幾十毫秒再除阻」,母語者注意到的只可能是VOT不同所帶來的音色差別。普通話里[p?]和[p]的VOT也不過差了幾十毫秒,也不見有人問這兩個怎麼分。母語者在習得母語時自然能分辨。後天學習者即使不清楚原理多聽多說也能掌握。
就舉上海為例。上海話的清音和濁音字的聲調是完全不同的,也就不需要在聲母上特別區分。所以實際上大部分上海人都不知道清濁音這回事,而且很多人認為「對」和「隊」的聲母沒有區別,只是聲調的區別。
如何使一個北方人發出gh這個音?
怎麼可能呢?難道分不清「幫」、「胖」、「朋」嗎?
多聽多練。把詞典上bdg開頭的單詞讀一讀。找不到感覺從濁擦音開始。我沒有濁音的方言,但現在也能分的清了。
感覺吳語里的這三個音素和法語里的很像,法語里也有送氣和不送氣的p和b。 送氣的p和漢語拼音里的p發音差不多,發音時,上下唇緊閉,氣流受阻後,突然衝出口腔,比如"拼"這個字的p的發音就是送氣的,是清輔音。 而b這個音,和p的發音方法類似,但是聲帶震動,也就是濁輔音。 不送氣的p有點類似漢語拼音里的b,但是聲帶震動程度比之前那個b小一點。介於送氣的p和b之間。
謝邀,你不可能分不出/p?/,能令你混淆的只有/p/和/b/。
遺憾的是,粵語也濁音清化,無法告訴你更多。推薦閱讀:
※如果用中國方言給權利的遊戲七大王國配音,哪個方言配哪個王國?
※南京方言詞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或歷史淵源?
※你有哪些關於南京話的有趣記憶?
※為什麼有些南京人會覺得南京話不好聽?
※為什麼杭州一帶會管「睡著了」或者「已經做夢了」叫做「去了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