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道德經03章傳達的價值觀?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也,則無不治矣。」 用最近流行的詞來說,讓人細思極恐,赤裸裸地傳遞出「愚民而治」的觀點。不太了解道德經,總覺得有這種價值觀怎麼能成為經典?
虛室生明,佛家說空塵不染。並不是你說的「愚民政策」。人之所以無法解脫,是因為人的慾望「無窮無盡」,成語說「慾壑難填」,滿足了一個念頭,又興起了新的慾望,如此以往,無法停息。這都是心裡的慾望在作怪,如果心裡被各種慾望充斥,就無法清明,無法清明,就會沉溺其中,從而以欲亡身,亡國。因此箕子看到紂王喜歡象牙筷子就勸諫說喜歡象牙的筷子就要配合用美玉製作的酒杯,製作玉杯,就一定想把遠方的稀世珍寶佔為已有。車馬宮室的奢侈豪華也必將從此開始,看來國家肯定無法振興了。
偉大的人能看到事情的端倪就推斷將來的發展,易經說坤初六 」履霜,堅冰至。「,表達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虛心實腹,是少欲而多根本,虛心則能守一,實腹則足以強身;弱志強骨,弱志則精神自守,強骨則形骸不衰。這是大道的要旨啊。知不敢則不亂為,居君位,則以天下為公,不以私心害政,天生萬物,豈有為哉。不尚賢 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貨 使民不爲盜 不見可欲 使民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也 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恆使民無知 無欲也使夫知不敢 弗爲而已 則無不治矣
不要脫離了前三句好么!
老子這是想讓全社會清心寡欲,而不是只讓老百姓當傻逼。。
不尚賢,消滅階級。大家都不想去爭當上位者。
不貴難得之貨,不奇貨可居,大家就不會想去偷盜。
少了這些慾望,大家才不會亂。
然後才是你說的那些。
所以老子這個要求是自上而下的。
不要不看上下文斷章取義啊!結合老子生活的年代。春秋之末,戰國之初,禮崩樂壞。標誌性的事件就是宋楚泗水之戰的失敗,奉行契約精神而興仁義之師的宋襄公卻被冠以迂腐之名。於是,周禮不復,取而代之的是詭計與權謀,背信棄義之輩洶洶當朝,不擇手段之徒紛紛秉政。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人們崇尚「巧智」而失去了淳樸,社會陷入了混亂。
一位心懷天下的老人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世界,於是產生了一種的思想:讓人們都處於無知無欲的狀態,也許世界就會變得有序而美好。萬萬沒想到的是,理想主義者的樸素想法,卻被統治者作為愚民政策而屢試不爽。
這是我n年前發的網文,或許可以解開題主的疑惑。
老子思維是怪異的,我們感覺他是沒有任何邏輯性可言的,他的有些觀點似乎還有些悲觀或者說反動(歷史教科書言)。他的話讓我們時常摸不著頭腦,然而細細體味我們卻能發現,他簡單的言語中概括了我們一生之所學所思。正所謂「大道至簡」。筆者經多年體悟,甚覺這精簡的只言片背後是何等複雜而周詳的思考,那看似愚者狂言的深處是何等嚴密的邏輯啊! 大智若愚!筆者不才,願將部分所思所感與看官分享,將老子高度概括的智慧剖析成章,希望能得高人指點,不喜勿噴。如題所述,老子心中的理想社會,在我們看來是讓歷史倒退之後得到的原始社會,這很讓人費解,為何他要跟不斷進步的歷史大潮唱上反調?這裡我因該先強調一點,縱觀《道德經》一書,老子的思維始終是理性而非感性的,他寫下的每一句都是思考後得出的結論,都是高度概括的道理,因此「小國寡民」一句絕對不是他個人的主觀臆想,而應該是個論斷。換句話說他不是像柏拉圖一樣在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國」,而是像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一樣,在敘說一個真理。這很容易證明:「道為體,徳為用」《道德經》就是講真理和如何運用真理的書,上面的內容覺對不會寫上個人的主觀想像。
既然這是一個結論,那麼這句話就應該這樣翻譯過來:「人類(不僅僅是我)所追求的社會是小國寡民......的社會啊!」或者「小國寡民.....的社會才是人類真正追求的社會啊!」言下之意是,人類必將朝這一社會發展下去。
然而這一憑空而出的真理實在另人難以理解啊!就比如愛因斯坦不和你講《相對論》直接寫了一個質能方程在上面一樣使你雲里霧裡。
這一結論從何而來?我們想到,既然是道理,是真理,那麼他必然是由邏輯推導出來的,而邏輯只能是順著去推(我們說的反向思維其實也是順邏輯的,他是由結果推原因,前提是結果已得出了,假如結果還未知,那麼只能由原因順推)。那麼,老子在得出這一社會學結論之前肯定是沿著社會發展的軌跡來推演的,那麼我們也不防順著歷史演變的進程來思考。
(以下將是長篇的論述,看官需記住,所有的議論,都是在圍繞題目中心而展開的,並沒有跑題,請耐心閱讀,並聯繫標題思考)社會是順著人類的慾望來向前發展的,我們所希望的事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將實現。這很好理解:為滿足食慾,我們追求食物的充足,我們就會想方設法去弄來食物,於是我們發展自己的打獵技巧,發展出農業,培育出雜交水稻,培育出轉基因食品.....為滿足xing欲製造出安全套,偉哥、se情產業......為滿足群體歸屬感,認同感,發展出網路社交.....為滿足天生的惰性,發明出各種便捷工具:為保自己的尊嚴,得到他人的尊敬,分出社會等級,分出貧富與強弱;為滿足安全感,我們積累財富,積累資源,進而爭搶財富,爭奪發展空間,引發戰爭,又進而發展出各種武器......(可參考馬斯洛人類的5個需求層次,進而聯繫歷史實際與之對應)慾望之所指,即是社會發展之方向。
追求社會的和諧,追求國家的富強,其根本的目的,實則就是使人民幸福,幸福就是慾望得到滿足(郭德綱春晚台詞)。而財富,是滿足慾望的手段,武力,是滿足安全感的手段。然而馬斯洛指出,一個慾望滿足之後,人只是能得到一時的幸福感,緊接著一個新的慾望將取而代之,人就會再次被這一慾望驅動起來,這便是人類生存動機的本質,失去了對慾望追求的人,將失去生活的動力,進而引發抑鬱、自殺的傾向。這將是一個無休止的循環,慾望的追求、滿足、追求、滿足將不停地進行下去,佛家言跳出輪迴,道家莊子曰清心寡欲都說明他們看出了這一玄機,並試圖改變它。然而老子並沒有就此打住,而是繼續推演,推及社會發展,推及人心人性之演化,進而推出了這句至簡的大道。
前面說到,社會發展的本質就是不斷滿足人的慾望,治國者的目標就是讓人民常有幸福感。(這裡我用了一個「常」字,因為幸福感不會是恆久的,不像童話里說的「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幸福片刻過後將會有新的煩惱出現,原因就是慾望永無止境。因此不可能實現人民永遠幸福快樂的社會。)故而對於治國者來說,要做的就是儘力去滿足一國人民的慾望與需求,縮短人民實現慾望的時間,盡量讓人民少些煩惱。這裡明確一下煩惱的定義,這裡所謂的煩惱,就是一時間預期的慾望還沒有得到滿足而產生的焦慮感。悲傷與煩惱不同之處在於,悲傷是指本來已有的,已滿足的,現已失去,回到了未滿足的狀態(聯想到魯迅:悲劇就是將美好的事物在你眼前破壞掉)。悲,經過我們的努力是可一消除的,而煩惱,是剪不斷,理還亂!
反過來說,煩惱越多的國家或社會,人民的幸福指數就越低。也就說這樣的社會越不符合人理想狀態。你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超級大國美國的國民幸福指數遠低於尼泊爾的國民幸福指數。然而細想來,卻也合情合理。號稱慾望都市的紐約,到處充滿著追求慾望的人在掙扎,在煩惱。而寧靜的尼泊爾小山村,生活本就簡樸,信息閉塞也就看不到外面的花花世界,我們所謂的煩惱經常就是與他人對比而來的,我們因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看到了更好的,才產生了渴求,也就產生了慾望。在曼哈頓,永遠存在著比你有錢的人,永遠存在生活質量(無論是物質的、精神的)比你好的人。你的慾望將在這些對比中一次又一次地膨脹起來,最後大到你一輩子都已無法實現的地步,你就可能一輩子陷入煩惱。
由此你可以看出,隨著慾望的層層滿足,其再次實現的難度將不斷增大,也就說追求慾望的周期拉長了,你陷入煩惱的頻率增加了。縱觀歷史,那些王朝的興衰更迭無不遵循這個規律,越是在太平盛世,王朝內部的鬥爭也就越激烈,社會矛盾也就越多,那個人人都能實現溫飽的年代,人民普遍的慾望都是指向富餘的財富,以及更高的社會地位。故而慾望掙扎最激烈的地方就是最高統治者身邊,漢武興,大漢亡於外戚與閹宦爭鬥。大唐開元盛世,寵臣安祿山兵變。鼎盛王朝的衰敗,皆始於其權力核心的腐化。
在已知實際情況之後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因此在已知這一事實後,我們當然會想辦法避免這一看似悲觀的事實,對於個人而言,我們滿足慾望的方式一直是外求,既然外求是越來越難的,且最終必將達到難以實現(秦始皇,在實現至高無上的尊嚴、自我價值的實現後並未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而是轉而求長生不老,至死未果),也就說隨著一個個慾望的滿足,煩惱將越來越多。那麼我們只能是試著改變內心,改變內求。
這裡就出來問題了,佛家認為永遠擺脫煩惱是可以的,即通過修行、頓悟等可以使人無欲無求,達到忘我。道家莊子則提出了逍遙的概念,強調物我兩忘。這裡斗膽說說愚見:本人一直是達爾文主義者,因此總感覺追求慾望這一生物之本能,是難以強行改變的,改變本能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即便能行,就目前來說,只能是極少數人,不可能人人得果人人得道。而且這裡還有一個死循環:你的目的是無欲無求的境界,而你又去追求無欲無求的境界,那麼你現在就是有求了?如果說你無求,那麼你還用去追求無欲無求?既然想求,確又不如不求?本人參禪悟道不深,實在解不開這一死結,也實在不知此路是否真能行得通。暫時持懷疑態度。
既然消滅不了煩惱(至少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那麼就不如盡量減少煩惱,老子在這方面的態度和莊子是稍有不同的,老子是說清心寡欲,不是說無欲,寡慾,就是少些慾望嘛!我們說這就是做到知足,知足常樂啊!西方人的說法跟這個有異曲同工之妙:常懷感恩之心。感恩了,知足了,慾望也就少了,再平凡的生活也將奇妙無比,再艱苦的生活也充滿幸福。比如吃了頓飽飯,我便感謝恩賜,我便心滿意足,抬頭看天上雲捲雲舒我又自覺美妙無比,幸福無比。無論大事小事,我都能發覺其中的趣味,都能感受到幸福與滿足。
隨著社會的發展(如前文:朝滿足人的慾望方向發展),越來越多人的基本需求將得到滿足,甚至不少人都能在一生中達到實現個人的價值。在價值實現,財富地位名譽皆有之後,接踵而來的將是空虛,失去生活的動力,有人將會像秦始皇求長生不老一樣,去追求不著邊際的空想,或許他們能成功(不少科學探索的動力即在此)但大多數,都成為泡影(科學奧秘的發現是需要機遇的),因此他們中很多人都會陷入無盡的煩惱,煩惱之後是對此的反思,反思的結果就是認識到這個問題。因此將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倡感恩的生活,知足的生活,從平凡中發現美和幸福的生活。而社會也就會進行調整,我們相信未來的社會是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社會,因此保證每個人的基本需求是輕而易舉的。
保證基本需求過後,社會如果繼續滿足人的慾望,所費的精力成本也就將越來越大,最終只能是社會國家的向外擴張,即國家的兼并、征服、或統合。進而是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資源,倘若能向宇宙太空挺進,地球將難以倖免,倘若科技進步沒有趕上人類的擴張速度(這有極大的可能),那麼人類社會將達到無法再擴張的飽和地步(古代中國社會就是擴張提前飽和了,社會趨於穩定太平,內部鬥爭加劇,王朝興衰周而復始。而西方世界是在社會飽和之前,發現了新大陸,進而文藝復興,提前在飽和之前改革和發展了生產力)。但即便人類能在自我飽和之前挺進太空,以後也必將遇到又一輪的飽和。而社會一旦飽和,如前文所說,慾望還在增長,只能相互傾軋,引發內鬥,社會又進入新一輪的興衰循環。而要想擺脫這一切,就是社會結構相應調整——建設一個人人知足,幸福常在的社會。
於是,老子得到結論了。
小國——社會停止向外擴張。 寡民——內部競爭不會激烈。
雞犬相聞不新的相望,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信息閉塞,與外界沒有對比,不會引發新的慾望,新的煩惱,因此容易知足。這似乎是歷史倒退了,然而這其實是最容易得到幸福的理想社會,而且這個社會是我們主動建立的,我們將會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他和原始部族社會的不同在於,他的生產力是強大的,人人的基本需求是能得到滿足的,人們從事的職業應該不是生產建設性的(生活必需品因該全由機器自動生產)而應該是創造性的藝術,科學等等。而且由於人人懂得清心寡欲,懂得知足,相互之間的關係是充滿善意與關愛的。這是社會的老年期,在經過了歷史的洗禮後,平靜地等待終結。中國多少的經典都被這樣的斷章取義給禍害了?
看文章不聯繫上下文,只截取其中一段?「子不語怪力亂神」之類的,簡直讓人呵呵了!!我來談談老學特有用詞。
- 「虛、弱、愚、頑、鄙.....」這些詞在《老子》一書中屬於特有用詞,都是正面積極的意義,與其他大部分古書是不同的。
所謂」至虛極,守靜篤「,「虛」其心是指讓人民心境開闊,「弱」其志是指讓人民心志柔韌。
老子自稱「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愚人之心也哉!」是一個混混沌沌的愚人,猶如柔弱的嬰孩。按照尼采著名的精神三變,老子不是能載的駱駝,不是威武的獅子,而是一個柔弱的嬰孩。
- 「知、欲、余、察、昭.....」這些詞在《老子》一書中屬於特有用詞,是反面消極的意義。
「使民無知無欲」,無知是指消解巧偽的心智,無欲是指消解貪慾的擴張。
老子為什麼把大家認為的好詞壞用,壞詞好用呢?因為他看到的是事物的本質,他了解萬物的轉化。老子認為萬物都是朝其對立面轉化的,福會變成禍,少的會多,弱的會強....反之亦然。
強的終究會弱,春秋多少強國稱霸一時最終煙消雲散?所以與其鼓吹強,不如安於柔弱。
耶穌在山上為什麼會說「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
哀痛、貧窮、被侮辱的人們為什麼會有福了呢?因為這些反面一定會朝正面轉化。
魯智深離開相國寺的時候,僧人們歡喜非常,魯智深來了又走,僧人們為何憂愁、為何歡喜?假如魯智深從來沒有來過,又會怎樣呢?
我們的無知、中二也會向智慧、成熟轉化。所以在沒有轉化之前,保持謙遜。不要認為自己的高中文言文水平看懂《老子》《論語》一類的經書。一定要結合名家的注釋一起看。
「官兵至,眾賊走。」一個初中生會認為眾賊十分愚蠢,官兵都來了,還不跑只是走。我們要告訴他古代的「走」就有「跑路」的意思,如果他聽了,這就是知識量的限制。如果他不聽,這就是中二了。題主看了這麼多回答,是否還固執己見呢?
P:推薦陳鼓應的《老子今注今譯》來入門。老子說:「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民之所以為盜,是想竊取珍貴的東西,難得的貨物。「聖人」的名號,又何嘗不是珍貴呢!
借著聖人的名號行事,就能無往而不利,所以「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只要國家仍然尚賢,仍然崇聖,那麼大的盜賊就不會斷絕。所以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莊子說:「絕聖棄智,大盜乃止;擿玉毀珠,小盜不起。」
然而我們所推崇的是什麼呢?「殺一人為罪,殺萬人為雄」,能大爭者方顯本事;「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能大竊者方為能力。在這樣的流行觀念之下,不傷人的良善之民往往會被欺壓,還被人嘲笑軟弱;守規矩的人往往難以成事,還被人嘲笑愚蠢。生產者則處於社會最底層,被人輕賤;會偷會盜會走捷徑的人卻高高在上,被人尊重。
這就正如老子所描述的「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是一個以盜為尊的社會。以搶劫和剝奪為能而蔑視生產,如此本末倒置,又怎麼可能長治久安呢?
一塊木頭,我們不會拿它去製作刀具,因為它的性質不適合用於切割;一塊石頭,我們不會拿它去製作船隻,因為它的性質不適合漂浮在水面上。我們都是順應事物本身,根據事物的性質來決定它的用途,那麼對於人呢?我們並不能很容易就了解一個人的性質,那又何必因為自己的主觀意願,而輕易去決定他的用途呢?
我們現在什麼都提倡從小孩子抓起,而不管他喜歡做什麼,適合做什麼。父母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培養他、打造他,甚至把他的一生都早早就給規劃好了。這樣做的話,難免就會出現用木頭做刀具,用石頭做船隻的情況,事倍功半不說,對孩子也是一種折磨。
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國君為了引導社會風向,為了驅動人民,而去崇尚賢者,讚揚美者,對各種人才排座次、論高下。但這樣一來,只會引導大家去追求排名高的、榮譽性強的、獲利多的,而不管是不是自己合適的,這不也正是引導整個社會出現用木頭做刀具的情況嗎?
有一次在公交車上聽到兩位婦女談話,一位說她家小孩一直修改成績單騙了她三年,另一位笑道:「呦,那你家小孩挺聰明的啊!」我聽了之後不禁在想:小小年紀就懂得用這種欺詐手段對付父母,竟然還有人稱讚其聰明。聰明這個詞,在我們這個社會中,不知何時已經變成這樣的涵義了。
小孩子修改成績單,我想也並非因為他天性就喜歡欺騙,而是被逼迫造成。因為父母太過於看重成績排名,因為有了這個成績排名。滿分一百,有了成績排名也並不能讓所有人都得一百分。賢者之所以難得,也正是因為稀少,既然少,就註定有大多數的人得不到。正常途徑得不到,也就只能去偷,去搶,去騙,去使用陰謀詭計。
所以拿賢者之名去誘惑大眾,不正是逼著他們去作偽使詐么?國家崇尚賢者,真正的賢者也並不會因此而多起來;以難得之貨為貴,難得之貨也同樣不會因此而多起來。因為物稀,才會顯得它珍貴。
據新聞報道:西安市某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大部分孩子戴著鮮艷的紅領巾,而另一部分則戴著綠領巾。一名學生說,調皮、學習不好的學生就得戴綠領巾,老師要求上學、放學都不能解開,不然就在班上點名批評。
用「紅」、「綠」兩種顏色,區分好學生與壞學生,儘管校方以「激勵教育」為由進行開脫,但人們對於這種「區別對待」的教育方式的憤怒卻有增無減。
既然三好生和非三好生都同樣是你需要教育的學生,賢者和非賢者都是你不能拋棄的民眾,又何必要把他們劃分出來區別對待呢?又何必一定要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去改造他們,去踐踏他們的天性呢?
老子說:「常使民無知無欲」,正是告誡君主不要人為破壞民眾渾沌自然的世界觀,擾亂民眾渾沌自然的生活。更不要主動分化賢愚貴賤,引人追求和爭鬥。相反,在民眾自己想要突破這渾沌的時候,要立刻「鎮之以無名之朴」,也就是「虛其心」「弱其志」。
這就是老子的「愚民」。「愚」的只是民眾的分化之心、爭鬥之心,讓他們心中沒有貴賤之分,沒有高下之別。無分化之心,自然就不會貪圖他人之所得,自然就能復歸於真實的自我,自然就能「自適其適」而不「適人之適」,自然就能自然而然地生活,自然就不會彼此爭鬥,天下自然就不會亂。
得「愚」,則能「返樸」。「朴」,是指沒有經過加工的木料。老子說「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又說「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天下任何木器,都來源於沒有加工過的木料;任何人,都成長自嬰兒。這本源的木料和嬰兒,就是「朴」,它是萬器之祖,源始於上天,並不臣服於人的意志。故而聖人掌握了它,就能成為天下所有器、所有人的官長。
「返樸」,也作「返璞」。璞,是指包有石皮,尚未加工的玉石。木料初砍伐下來時,上麵包有樹皮,需要進一步細加工,去皮、矯正、塑形,最終成為木器——「朴散則為器」。「返樸」,是指重新回復到沒有被加工處理過的自己,重新做回完整狀態的自己。返樸,則歸真。
何為「歸真」?璞玉被鑿掉石皮,雕琢出精美的花紋,但這並不是它真正的樣子。洗掉被精心粉飾的鉛華,去掉被精心修飾的紋路,穿上原本就屬於自己的破舊衣服(石皮),展現出最真實的自我——「被褐懷玉」,則「歸真」。
「返樸歸真」,實為復歸於渾沌。渾水分清濁,木料分貴賤,玉石分肉皮,人才分高下;棄濁而取清,棄賤而取貴,棄皮而取肉,棄下而取高,非道哉!道無棄人,道無棄材,而統歸之於朴。
返樸歸真,則能擁有一顆渾沌之心,老子把這渾沌之心稱為「愚人之心」。高下不分者,貴賤不別者,賢愚不論者,這不正是「愚人」么?
擁有渾沌之心,則能視萬物如一,則能如天道一般,「無親」。對於道來說,萬物並沒有高下貴賤的區別,因為同樣都是道的載體,承載著道。就好像四肢五臟六腑共同構成人體,承載著人的意志一樣。對人來說,手也並不比腳高貴,心也並不比肝低賤。於是站在道的角度上,莊子發出了「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感慨。
正是因為有這種細思恐極的價值觀,它才能成為經典而經久不衰
不然你以為什麼才是經典?整天高喊自由民主博愛的心靈雞湯?練氣功修身養性的朋友圈保健文?
諸子百家這些學問,自古就是官學;什麼叫官學?簡單說就是給領導看的,不是給普通人看的,你覺得領導適合看什麼書?《開民智說》還是《民貴君輕決定論》?(書名是我瞎編的)
吐槽完畢,下面說正文
原文:「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也,則無不治矣。」這就是道德經的治國總原則,有人說這是愚民政策;bingo 答對了,就是赤裸裸的愚民;不用洗地也不用強解
而用這種愚民政策治國的國家都稱霸了,for example 美利堅合眾國
道德經這一章其實就是美國「民主」政治赤果果的寫照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讓我來給你庸俗地逐條解釋這段話
美國精英總是給民眾製造一種民主的假象,讓民眾積极參与各種話題性強實則並非命脈的政治議題,比如同性戀問題,婦女問題,少數族裔問題,讓民眾參與到這些話題中產生一種「我參政了」「我做主人了」的幻覺---這就「虛其心」
重視資本主義,創造大量中產階級順民---這就是「實其腹」
大肆炒作各種體育娛樂活動如NBA、橄欖球超級碗讓民眾整天沉迷在這些運動中不能自拔,要麼拚命追橄欖球,要麼拚命泡健身房把自己練的和牛一樣壯;毫不關心財政開支,國防預算,稅制這些真正重要的政治議題(其中男性選民投票率已經跌至50%)-----這就是「弱其志,強其骨」
這就是道德經這一治國原則的體現
結局就是美國稱霸了
老子是不是很牛逼?(是老子不是我,不要誤會)這第三章是被人誤解最多,也是讓人深感困惑一章。它的表述受到很多人的指責。最典型的解釋就是統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採用愚民政策,以鞏固其統治地位。因而,有人就會認為這章的內容是典型的封建糟粕,應該加以揚棄。
然而當你應用這樣的解釋時,就會發現它與《道德經》前後內容的矛盾和帶來邏輯上的混亂。但是,如果不是這樣解釋,又是怎樣的解釋,才能在邏輯上保持一致,思想上保持統一呢?
解鈴還須繫鈴人。我們解讀老子的文章,當然要應用老子自己的思想和方法論。
從邏輯上看,老子在前面兩章先後講了「一」、「二」,這第三章想來應該是講「三」了。果然,我們看到這章的主題是「民」,講的是「眾人」。三人為眾,就是講「三」了。有人會說「三人」與「民」還數量上差得很遠呢。須知,在原始古代社會,對數的認識,一般來說當時最大數就是「三」了。「三」本身就是很多的意思了。超過三的數,與三一樣都是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所以《道德經》中有「三生萬物」之說。
在老子的時代,中國大地上有著大小諸候國。一國的百姓可以稱作「一國之民」,那麼「民」就是特指某個諸侯國民(眾人),與之相對的當然是某個諸侯國的「王」(聖人)。
老子在第三章明確地把《道德經》的讀者群確定了下來,那就是某一諸侯國的「民」和「王」。當然,我們現代的社會中沒有這樣的讀者群了。我們從中能夠受益的是老子文章中表達的思想和方法論。
先看爭議最大的那一句:「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這句話被貼上了愚民的標籤,也常常使得贊同老子思想的人不知道如何反駁。
讓我們想一下,與「無知無欲」相對的就是「有知有欲」。
一個人什麼時候是「有知」的呢?那就是感受到痛苦,以及得不到想要的東西的時候。試想,只有當你牙疼要命的時候,才知道自己原來有那麼重要的牙齒沒有照顧好;當自己胃疼打滾的時候,才會知道胃對自己有多麼重要;當漫天霧霾的時候,才會知道原來人是需要呼吸新鮮乾淨的空氣的。人若是平常沒有任何毛病和痛苦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會去感知到這些東西了。
還有什麼時候會讓人痛苦?那就是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候(有欲)。想買一個房子,首付還沒湊夠,卻看著房價蹭蹭向上漲,別人的房子在不斷的增值,自己卻是無論如何努力工作,卻只能離買房的目標越來越遠的時候。這個時候人就會感受到痛苦。(這裡要澄清一個概念,人們心中的願望並不是「有欲」。可以實現的願望就不是「有欲」,例如我想吃晚飯,肯定能吃到,這就不是有欲。但如果想吃卻吃不到,那就是「有欲」了。)
而老子說的聖人之治,就是要讓百姓遠離這些痛苦。這既是聖人治國的目標,也是聖人應該盡到的責任。
所以,老子在這裡諄諄教誨那些在各諸侯國為「王」的人,應該做到什麼。「王」與「民」應該建立起什麼樣的關係。如果「王」做不到這些,那這「王」也當然就不是聖人之治了。要知道,那些感受到痛苦、得不到想要的東西的「有知有欲」的「民」可並不是那麼好「治」的啊。
那麼,應該怎樣做呢?
老子有非常明確的建議,那就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疆其骨。」這樣就可以使民達到「無知無欲」的境界。換句話說就是使「民」做到「虛心弱志,實腹強骨。」「心」、「志」為虛;「腹」、「骨」為實。如此一來就會虛者得虛,實者得實,各歸其位。讓百姓感受不到痛苦並且得到慾望的滿足,就會「無知無欲」。
老子甚至給出具體的操作方法,那就是: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具體翻譯來就是:不要讓大家成天相互之間比來比去,爭來爭去的(老子肯定反對搞什麼奧數競賽!);那些比較難得的,人人都需要的貨物就不要弄得那麼貴了,讓人人都有得到它們的可能(老子那時沒有房價問題,但是那時的老百姓一定也有衣食住行的問題要解決。);也不要弄一些讓老百姓一見就想得到的東西,整天在他們眼前晃來晃去地勾引他們,卻又讓他們得不到。
如果「王」能做到這些的話,民就會「不爭」、「不盜」、「心不亂」。那是什麼狀態呢?讓我們想像一下,那就是社會團結互助、人民祥和安定、精神健康文明的國家了。
這裡還有一句「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當然,在絕大多數人民都「無知無欲」的情況下,也一定會有極少數的「知者」(感受到痛苦和欲求不滿的人),這是任何社會都免不了要有的。但是這些「知者」在這種大環境下卻是「不敢為」的,他們有想法但不敢做,當然等於沒想沒做。所以也不用搞那麼多官吏來以法令強行治理了。
老子給「王」的建議,「王」如果都聽進去了,深以為是。一定會問老子:「你說了那麼多,我都點贊,可是你到底能不能簡單一句話告訴我,我到底該如何做呢?」
於是,老子面帶微笑地講了本章的最後一句:「為無為,則無不治。」
意思就是:只要你「王」能做到無為,那些你要做的事就都能自動搞得妥妥的了,而且到底什麼是「無為」,我在上一章已經給你講的清清楚楚了!
老百姓都是臭傻逼別看,說的就是你,當然,還有我知乎各位應該深有體會,我們每天看各位大牛的吐槽和乾貨,似乎對這些行業都會有一些了解。事實是,我們並不能做好他們的工作。治理國家這種事,並不比任何一個行業簡單,專業的事情就應該交給專業的人。可是捏,有些臭傻逼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傻逼,整天就瞎逼逼。搞得大家田也不好好種,工也不好好做。於是老子提出,要虛其心,弱其志。實其腹,壯其骨。也就是說,大家都別瞎j8想了,沒毛用,你的腦袋裡左邊是面,右邊是水,不動還好,一動全漿糊。吃飽喝足滾邊嗨去呀!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論語·八佾
因為老子的輩分在先秦諸子中是最早一批,老子之前的「賢」基本就是以管仲為代表了。。孔子與之前的先賢最大的區別是把「仁」提到了百德之首。而後來的釋家更是把仁字簡化為慈悲普及到了識字率低下的百姓中。所以老子是破,孔子是立。
老子師法天地。提出天地不仁,聖人不仁。。老子的理想是消除戰爭,但是在解決方式上牽涉到一個虛空與圓滿的問題。因為天可以無爭,因為天是不自生的,人只要生子就一定有欲那是一定要爭的,除非出家。只有不自生的東西才適合虛空。既然人非虛空又何必師法虛空呢。。可是圓滿的代價實在是太高了。易經的觀點還是近滿者當持盈保泰,而虛空者應自強不息。
道德經是分為道經和德經的。上論天行不言為無為,下評人損不足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道德經》·第七十五章
民所以輕死,是因為肉食者厚己薄人橫徵暴斂。只有做事情不以讓自己活的更爽為目標的人,這種為才叫無為而為。。是所謂甚愛大費,多藏厚亡。
感覺和哈利波特1中只有想得到魔法師又不會拿它做壞事的人才能得到魔法石一碼事。。老子不尚賢,孔子尚德,實際上直到劉伯溫《郁離子·假仁義》一篇才提到這個事。老子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楚莊王(?—公元前591年)楚昭王(約公元前523年―前489年)被鞭屍那位。也就是說老子應該是經歷了楚國被滅伍子胥鞭屍,和問鼎中原飲馬黃河的楚莊王相隔和我們這代人與毛澤東差不多。他的思想受楚莊王「止戈為武」的影響應該很大。。另一個對他影響比較大的應該就是管仲。作為圖書管理員對於管仲官山海、買鹿制楚、買狐降代。易牙烹子,刁豎自宮,開方棄貴而齊桓公離開這三個人就「食不甘味,夜不酣寢,口無謔語,面無笑容」的事情清清楚楚。所以老子的思想是尊楚莊王,貶齊桓公的。人言五伯之假仁義也,或曰:「是何足道哉?」郁離子曰:「是非仁人之言與。五伯之時,天下之亂極矣,稱諸侯之德無以加焉,雖假而愈於不能。故聖人有取也。故曰誠勝假,假勝無。天下之至誠,吾不得見矣,得見假之者,亦可矣。」
郁離子曰:「甚矣,仁義之莫強於天下也。五伯假之,而猶足以維天下而獲天下之顯名,而況於出之以忠,行之以信者哉!今人談仁義以口,間取其一二無拂於其欲者,時行焉,將以賈譽也。及其弗獲,則舉仁義以為迂而舍之,至於死弗悟,哀哉!」
有疑問,為何不看看書?
你說書多,總有那麼幾本最重要書!看不了繁體字,有大量的簡體字版本,也有大量的通俗版本!不想看書,找找專門解釋的網站啊,論壇什麼的,還可以去什麼中知網看看專業學著怎麼講的!最不濟還有百度呢。吐槽這麼多~我覺得可吐槽大部分關於道德經的問題了。
——————————————我看的書涵蓋以上各個水平,但是以陳鼓應先生的《老子注釋及評介》為主。我覺得每種都有幫助,因為任何版本都有偏重,不可能達到全面解釋的境界。——————————————以下是答題:理解第三章,最重要的是理解老子所說的尚賢,虛心,弱志和無知無欲。《老子注釋及評介》注釋:尚賢:標榜賢才虛心:使心境開闊弱志:使意志柔韌實腹:生活安飽無知無欲:沒有偉詐的心智,沒有爭盜的慾念。不吐槽了,貼張圖,自己看。我一直覺得道德經可以算做屠龍術的一種,可能這就是老子的意思。對於統治者來說「愚民」確實是個好政策,實話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弱其骨。恆使民無限知無限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也,則無不治矣。
沒有和無限有的慾望所產生的結果是一樣的。而今即是所謂「聖人之治」無不治矣的另一種表現。
解釋現象,有什麼對錯。現象本身可能有對錯,但解釋的僅僅只是解釋罷了。題主我建議你去了解一點中哲知識吧,好么,看看陳鼓應的書和勞思光的哲學史,咱別在這思而不學了,成嗎
結合上下之,根本不是愚民的意思,這裡說的是,讓人民吃飽肚子最重要,別折騰這個思潮那個主義。讓人民強壯就好,別宣揚什麼志向最好的。比如大家應該有犧牲精神等。應該讓人民發展自我天性,自由發展。注意道德經是從當政者角度寫的,要結合上下文理解。如果這段寫愚民,明顯和上下文意思相悖。
。
私以為:題主的推演細思才叫恐怖!
我這不愛讀書的人都聽說古代只有「士農工商」的說法,但不知「民」是屬於何分類?
另:聽說讀古文所用字、詞典一般不用《新華字典》啊!親~私認為像題主這樣喜歡推廣華夏古文化的,身邊應該是不會缺少一本《文言文詞典》這樣半專業的字、詞典的書當身份證加持的吧?
我是個「不曉代志的人」,想畢題主是不會見怪的吧!
哈哈哈~
P.s.不太了解就不要討論嘛!學學偶,偶不懂就曉得閉嘴!窩邊上靜靜看高手出招!實在忍不住就「聽說…」唄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也,則無不治矣。
虛其心:多學習
實其腹:吃飽飯
弱其志:不搗亂
強其骨:身體壯
關鍵的關鍵在第二和第四啊!
生活好了誰還造反?
愚民政策?
這可是高級愚民
讓你吃飽穿暖身體好,多受教育素質高,人人都愛小錢錢,家家都有小金庫
什麼階級是最不堅定的革命者?
資產階級啊!包括了資本家、小手工業者、商人等。這些人是不會革命的啦
當然不是原始的封鎖思想信息不對等那種啦
大概這世上百分之九十的愚蠢來自斷章取義
亂說,你才不能成為經典?_? 最喜歡《老子》了。題主舉的那段話前面還有一段「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意思是說:在上者不崇尚賢能之人,使百姓不爭奪;不珍貴難得的財貨,使百姓不為強盜;不炫耀貪慾的事物,使百姓思想不禍亂。 所以題主舉的那一段話中的「空虛百姓的心靈」「削弱百姓的意志」是有前提的,是為削弱百姓爭奪的意志,空虛百姓貪婪的心靈。「為無為,則無不治」———恰恰是老子對於治國的看法。誠然,老子的這種思想確實於現在有弊端,我們不可能拋棄現實生活中的一切文明成果回復到原始狀態,但他的思想的利處遠遠遠大於弊處。出於時代,任何一個偉人的思想都有不足之處,但絲毫不妨礙它成為經典,成為世代學習的榜樣。
推薦閱讀:
※人天生就知道1+1=2嗎?
※為什麼說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呢?
※「認真你就輸了」這句話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既然人所做的一切都為了利益,為什麼不從小就這樣教育,反而要教育真善美?
※如何評價馮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