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何時門檻變得這麼低了?如何看待目前是個人都來拍部電影這種現象?它對中國電影發展又會產生哪些影響?

我所理解的導演應該是很專業的事情,不僅需要好的藝術感覺,更需要經驗和時間磨練出來的技術,為什麼現在人人都跑來當導演,而且很多人還都掙到了錢。通不通俗且不說,很多電影甚至沒達到作為電影的最低限度要求,但依然圈了錢。我不太懂這方面,但這究竟是怎麼了呢?

我再說兩句吧。大家說的對,要允許自由。那麼就人人都可以拍好了。為什麼爛片大賣,因為觀眾喜歡,那就讓他喜歡下去好了。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該圈錢的圈錢,該看電影的看電影,該閑操心的閑操心。

我隱約還是有一種想法,這也他媽的太爛了吧。但是沒有最爛,只有更爛。又關誰的事呢。

只是讓人惋惜,我想起有個姜文的訪談,讓子彈飛的工作人員說,讓子彈飛不好,哪裡好了,我跟你說就是其他的電影太爛了,襯托的。說的時候那個咬牙切齒啊。

是的,也許它就是個遊戲,也許門檻非常低,我也不贊同電影一定要傳達什麼,拯救什麼,且不管題材是什麼,拍的怎麼樣,如果你的東西是要面向公眾的,你起碼把燈光給打好了吧,剪輯不要老穿幫行嗎,演員差一點就差一點,也不要內心戲了,你起碼多幾個表情吧。

是,它是一個玩的東西,藝術就是玩,但如果你以此為職業,或者以此掙錢,也許你並不能拍出世界名片,但你最起碼不能侮辱這個行業吧,你不能亂搞吧?服務員還要背幾條職業用語什麼的,你一明顯100部電影都沒看夠的人要來拍發行的電影,還叫囂著史詩之作還不許人罵了?你不能拿著張白紙潑點水彩就說這是抽象藝術吧?


如果你到攝影圈說攝影是個很專業的事情,手機自拍要先去進修攝影理論,會被笑吧。

導演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很專業的事情。電影原本就只是純粹的玩具。

導演的專業化是因為投入的人力物力越來越多,需要專家來掌控,根本原因就是商業化。

西方國家自己拍電影的多了去了,人家自娛自樂,根本就沒打算髮行。哪個大導演不是小時候開始玩攝像機的?只不過以前中國人太窮,普通人接觸不到攝像機,所以覺得電影都是專家的事。現在是正本清源的時候了

與之對應的是電子遊戲,遊戲玩家這個概念在最開始是不存在的,家用電腦普及之初,大家都是自己做遊戲自己玩。由於計算機的低門檻,這個傳統一直保留到現在,就是獨立製作人。

至於商業電影渣渣也能掙到錢,那是市場本身的扭曲。就跟很多歌迷去演唱會不是去聽歌而是去追星一樣,現在中國大部分觀眾去看電影也不是為了電影,而是追潮流消磨時間而已。男女在一起就要上街,上街只有兩個選項:1 在服裝店外徘徊如喪家之犬。 2 看個傻逼電影


可以參考前卡車司機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生平。

7月27日更新。我把我回復的一條評論作為補充貼進來了:一個被保護月和審查所控制的電影市場是不可能「健康」的。它們是一種不可抗病毒,絲毫不存在治療的可能,相信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也不可能出現轉機。但是,如果連我們自己能夠做到的那部分——允許人人都能拍電影並且人人都有機會因此獲利這一市場經濟最基本前提——都做不到的話,那麼就算哪天那個病毒自己消失了,我們也無法習慣一個真正自由的市場,最後就會像一群瘋狗一樣互咬「TMD你有什麼資格拍電影?」、「你那水平玷污了電影這一神聖的存在!」……誰讓我們不懂得自由的含義呢?活該。


導演的門檻何時真的變低了,難道普通人現在可以隨意地拍出一部電影來?對,如今每個人都有拍攝器材,都可以拿著手機拍攝視頻,但這不是電影

確實,我們在經歷一個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一部用iPhone拍攝的電影要到某個電影節參加展映,這是一個信號,這是對創作故事權力下放的一個信號。但這也是信號,還不是事實。

題主所說的導演們,他們的門檻是極高的。他們都是某個領域極其成功的人士,這點又有幾人能夠做到?這是資本和商業的遊戲,不是導演們的。

至於真正的導演,有多難?在我們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國內有成千上萬的青年在寫劇本,在想分鏡,學理論,看電影,他們有電影夢,他們想拍電影。

但有幾人能成為電影導演?不成為賈樟柯、王小帥,成為陸川、烏爾善、王競,行嗎?

或許大部分人,最後去拍MV,去拍廣告,或者,我不知道。

或許拍電影的人的門檻並不高,卡梅隆是卡車司機,庫布里克是從拍照起家,希區柯克從製片廠底層干起,諾蘭主修文學

但不要忘了,還有一個人叫艾德伍德,還有無數個被遺忘的艾德伍德。


導演這事,是沒有門檻的,畢竟只是個職位,也不需要什麼單位授予(國家x級導演除外),你說你是,你便是了。

在這行呆了幾年,什麼人都見過,有的人景別都沒搞懂他也能說自己是導演,就算這個有攝像師,那敘事手法你得會吧?也是一團糟。

這一行的底層非常混亂,編劇,製片,導演,攝像什麼的全是亂的,有時候一人身兼數職,有時候這個片子他是攝像,下個片子他是燈光。

影視業其實跟街上推小車買煎餅的差不多,沒門檻,誰都能做,但誰做的好吃,大家就更願意買誰的。


題主的問題提的這麼具體,那麼我就按條目回答一下吧。

1.導演何時門檻變得這麼低了?

時間大約是2000年前後,數碼DV在大陸的興起和普及,當時賈樟柯好像還在南方周末寫了一篇名叫《業餘電影時代即將到來》的長文,大體意思就是數碼DV會改變電影的製作以及門檻。

而在此之前的「膠片時代」,一個非科班出身且沒有關係的普通人,是很難去製作一部屬於自己的電影的,因為膠片這玩意兒貴的要死,拍一部電影要用的量又很大,除非你跟香港導演陳果似的,整天在片場偷偷攢人家拍剩下的膠片。

OK,好不容易搞到攝影機、膠片什麼的,終於把電影給拍出來了,後期又出了問題,您得去電影洗印廠,要不也是白拍了。在九十年代,洗印廠也是個壟斷機構,不是你想洗就能洗的,記得以前看過吳文光的一部名叫《Fuck 電影》的紀錄片,裡面就有個傢伙,自費搞了部所謂的地下電影,拍完後拿到洗印廠,不僅不給洗,還給扣下了,說沒有相關部門的許可證等等。

進入了數碼DV時代,一切就沒問題了,從拍攝到後期,一台DV和一台電腦就能完成,「導演」的門檻不是降低了,而是沒門檻了,只要你想當「導演」,你就能自封「導演」——為什麼我在『導演』兩邊加了引號,在第二個問題里再慢慢講。

2.如何看待目前是個人都來拍部電影這種現象?

我大學讀的是一個二本藝術類院校,大三那年,需要拍攝畢業作品,於是一時間,學校各處突然蹦出來好多的「導演」在煞有介事的招募演員,認為自己有了一腔電影理想和一台帶著三腳架的機器就成為導演了。幾十個「導演」,折騰了小半年,最後還在各班級搞了一場放映,毫無例外的都是屎,不光故事屎,連基本的電影語言都錯漏百出。

其實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就跟當年我所在的大學情況差不多。首先,自我感覺良好,覺得看過幾部王家衛、岩井俊二就懂電影了,抒情的時候就音樂加慢鏡頭,故事講不通的時候就黑屏出神神叨叨的字幕或者畫外音念一首詩;其次,沒見過什麼大世面,包括「導演」在內的製作團隊沒見過大世面,觀眾同樣也沒見過大世面,分不清好壞,很容易被忽悠,尤其是面對一些生硬堆砌的所謂「情懷」元素時。難道一部電影,一個好故事不應該是最基本的東西么?情懷啊什麼的,都應該是自然而然的衍生物,而非主體(參見後會無期和近期各種青春電影);最後,就是錢多蛋疼,拍電影的找錢比以前容易,賠了無所謂,萬一賺了呢?看電影的都很蛋疼,物質生活水平高了,迫切需要精神生活,但現實能提供的精神生活很單一,找來找去,似乎就剩電影了,二三十塊錢就能買一個高興、買一個槽吐。

再說一下我對『導演』這個名詞的理解。第一個問題里,我給這個詞打上引號,是因為不想承認好多人是導演,也不是說導演這個職業多神聖,但起碼代表著一種專業性。不是有一台DV,找仨倆朋友,拍幾個鏡頭,在電腦上接起來就是電影了。舉個例子,你會西紅柿炒蛋,你就能叫廚師了嗎?真正意義上的導演,什麼都得搞明白,否則只能稱其為玩票或者瞎鼓搗。目前我國繁榮無限的電影市場上,好多導演都是瞎鼓搗,有些根本就是攪屎棍,稱其為導演就是在侮辱這個行當。

3.它對中國電影發展又會產生哪些影響?

我覺得題主的意思就是,丫們再這麼折騰下去,中國電影會不會完蛋,觀眾會不會變成白痴啊?我對此還是樂觀的,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小時代4被大聖歸來這部動畫電影碾壓,就是一種進步。沒有什麼信譽度是永遠滿格的,小眾佳片也不會永遠小眾。我對中國電影充滿希望,越來越好是必然的。


是好事。看了壞的才知道什麼是好。電影質量的平均水平也反映當代審美水平。客觀地說,這樣很好。


我就假設一下。

假設:一個家境普通,毫無名氣,但從小懷有電影夢想的普通人,長大後不曾放棄夢想終於還是克服多方困難製作出一部電影。受媒體報道後被廣泛了解,很多人深受感動前去觀看。

假設二:一個成功的作家/主持人,一直希望能有一部自己的電影。雖然已經功成名就,還是選擇了拍一部電影來圓一個夢。克服多方困難後終於成功上映,受媒體報道後,很多粉絲和路人前去觀看。

前一個假設,很多人可能非常受觸動,為他的勇氣而感動。而後一個,可能很多人就會說:呵呵,今天真是什麼人都能拍電影了。

但問題是,這兩個假設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非專業人士」對電影的一次嘗試。

你看,我們不是不能接受那些「非專業人士」拍電影,我們針對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區別而已。


數碼設備的誕生,拍攝成本的降低,使得個人拍電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多,機器也越來越方便。現在為何網路電影這麼火爆,也歸根於設備成本低降低這一重要因素。同時網路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渠道播放比以前容易的很多,並且,只有你能組成一個製作team,拍電影就不成問題了。

當然這種導演泛濫的情況出現後,對中國電影製作無疑也是一種衝擊,這種衝擊有好有壞,網路電影製作周期短則10天,長則半個月,這種速度出來的片子美工上肯定會比較隨意,燈光也不會花很多時間去做,一些費時費力的工序能免則免,攝影鏡頭能過則過,前期的一切工作都會被壓縮,加之工錢也不會給太多,所以所有的工作人員,只要不是說都是哥們一起做個好片子這樣的出發點的話,整體製作檔次都不會太高,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問題。

網路電影想要拍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也不是不能完成,這需要導演深厚的功力,前期編劇的時候作為導演就能馬上考慮到分鏡,拍出來的是什麼樣子的,需要哪些機位,美工需要哪些場景,道具,燈光的運用等等,通過畫分鏡標註的相識全部碼好在紙上,所有的工作人員拿到這份分鏡後,接下來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地往裡面填,各自做好各自的工作,這樣省時省力,也是能出好作品的。

網路電影不能像王家衛,峰哥那樣拍,現場才去想劇本,現場才去想鏡頭調度問題,演員走位,美工等問題,這樣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的 。

網路電影從某種方面來說,讓整個中國電影市場,從原來的大家壟斷到個人小團隊製作的轉變,競爭力增加了,大家也會審視自己的片子質量,網路電影製作,院線電影都會存在魚龍混雜,但最終日久見人心,好的製作團隊終歸會留下的。誰不想拍出好片子呢?


現在是個人都能自學一個月就說自己是設計師了。。。。是個人能拍電影有什麼好說的。。


首先吧,從來沒有門,也沒有門檻

只要這個人能搞到資金設備團隊,拍出來能過審並且有院線接,有觀眾看,那就是合理的

只是面向受眾不同,消費者觀眾接不接受罷了

電影這東西從一開始也不是陽春白雪,它只是個技術產物,有了這個技術,以後由於不同的驅動力,演化出了不同類別的電影

————————————————————————————————————

當然啦我也知道題主的意思

孟德爾說的是草根個人拍電影的情況,感覺題主質疑的主要哦還是這幾年那幾部《小時代》《後會無期》《梔子花開》《致青春》之類的吧……

首先,這些導演也不能說完全是圈外人,記得郭敬明接受採訪時也提到自己為拍電影還要專門學習導演相關的知識,到不到位我不評價,至少說明這些東西也不是外行操起導筒就能幹的

當然,這裡面也有個態度和專業性問題,比起演而優則唱,唱而優則演這些,轉行導演這一步怎麼都跨得略大,比起好萊塢里浸淫多年的演員們轉行導演後拿出來的作品,國內這些除了票房外還真沒有什麼可說的

他們的動機不能揣測,但是商業化的目的是肯定有的,這也是中國的電影市場吃了激素一般發展的一個不知道甜果還是苦果,加上投資領域種種熱錢湧入,電影市場是有些泡沫,我的建議是,靜靜地看著觀眾用腳投票就好了

不要太質疑人民群眾的審美水平,近期《大聖》逆襲《小時代》和《花開》,希望是個好的開始,這幾年那些越爛越火的片子就當乘著風飛上天的幸運的豬吧

希望大風的日子結束了,以後想飛還是要靠自己努力揮舞翅膀


大家忽略了一個人,她對無限降低國內導演的門檻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貢獻,她就是:徐靜蕾。

是她,讓許多女明星發現:原來只要拍出個片就能冠上「才女」頭銜,就能與眾不同;是她,讓無數人覺得:哎我去,她都能拍電影,我憑什麼不行!就拍成這樣大家就都叫好了,這我也可以啊!

於是,一個又一個女明星、男明星都緊隨其後成為了導演,於是,堅信自己比男女明星更有文化的主持人、作家們也紛紛想展現自己的才華。

於是,電影市場就變成了現在這樣。


天才不論出身,科班出來的都可能稟賦平庸,無所作為。

現在這樣才好,新平台給了更多人機會;何況放低的終究只是門檻,入了門,能走多遠最後還是要靠自己。

這麼說好了,導演就是個職位,人人做得;但好導演可是個物種,還是極其珍稀的。

當然有些新人搗鼓出來的簡直不能算個電影,這就扯得遠了,時間會檢驗價值。


看到無數次這種話了,好煩啊……你覺得沒資格當導演的人拍的電影,你不去看不就行了嗎,至於票房問題,那是觀眾的選擇。


現在是個人就想拍電影,以前是個閑人就想做動畫,一直以來是個想賺錢的商人就想做遊戲。垃圾都能賺錢的地方肯定不缺垃圾的。


幕客,那簡直就是一股泥石流, 選的投資的片就沒掙過錢的, 部部大虧啊,無一倖免


拍這個行為,本身就沒有什麼專業不專業。手機可以拍照了,攝影師有變多嗎?我覺得倒是投資電影這件事,現有變得平民化了,有了很多投資渠道,比方說有個叫什麼幕客的影視投資app


電影界(其實是許多行業)沒有內行與外行,只有懂與不懂,會或不會,學或不學。最終的體現,就是電影本身的好與不好。


社會在發展,只要願意做,有人樂意買單,那就可以了!


因為現今觀眾欣賞水平逐漸下降了…


導演的門檻一直很低,任何人都能拍。演員能拍作家能拍商人也能拍,拍出來的效果不同罷了


推薦閱讀:

通俗地解釋資本主義為什麼終將滅亡?
因無知而導致的不道德行為值得被原諒嗎?為什麼?
為了多數人的利益而犧牲少數人的利益是否合理?為什麼?
為什麼有些仙遊人不願意承認自己是莆田的?
這個時代需要憤青么?

TAG:電影 | 藝術 | 文化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