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一定要發展動漫產業?

更新:請那些除了說一句「中國xx也不如別人,難道就放棄了嗎」之外,什麼乾貨也拿不出來的人,就不勞您大駕回答了,抖機靈的邏輯狗有我一個就夠了。

再有此類答案一律不禮貌語言伺候。

「中國軍事/石油/工業不如人家」

好吧原來不看動漫會亡國。

「中國文學/電影不如人家……」

你告訴我什麼是中國動漫界的《鬼子來了》和《讓子彈飛》?文學上,嚴肅文學就不談了,你告訴我什麼是中國動漫界的《三體》。

你什麼時候產生了中國電影和中國動漫的產業鏈一樣不完整的錯覺?

「日本動漫是中國代工的」

對啊,現階段,代工作富士康不是蠻好?你確定你看問題了?

另外,真正適應市場船小好調頭的有妖氣,得到國家補貼了嗎?拿出乾貨來吧。

至於什麼喜羊羊拉動了產業鏈……河南登封法王寺建了座世界第幾的大佛,當地人驕傲的告訴我它拉動了產業鏈,解決了就業,功德無量。聽著呵呵吧,實際上從長遠看也有點呵呵。但是再不濟,人家那位主持和少林寺不一樣,沒花國家一分錢。

發展動漫不要緊,就今天這種揠苗助長的發展法……實在是……

這原本是我在一個問題下的回答。突然覺得自己很想了解一下其中的道理。於是就提問了。手機黨不會弄那種引用的格式啊,不知道會不會違規,求教。

看見過超多人討論「中國(原創)動漫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實際上這種討論里有一個預設的立場:中國動漫應該得到發展。 我個人覺得這是頭兒們看了兩部宮崎駿以後得出的結論。 憑什麼你就應該發展? 具體說起來,日本的動漫史那就深了。我也不懂。但我知道人家是發展了幾十年了。頭兒們應該沒看過《宇宙戰艦大和》。 所以說這純粹就是一個積累問題。跟體制啊,錢啊什麼的無關。 提到中國動漫產業我就想樂。美漫,人家有《偵探漫畫》,日本?二戰一結束就開始發展了。中國人一宣傳,我們也得有歷史啊,一竿子支到豐子愷的《護生畫集》那去了。

現在網路時代,盜版不可能禁絕。你現在拿什麼抵制盜版,拿什麼跟人家競爭? 開個腦洞,我覺得人家日本的製作商不會回不過味兒來。你盜版盜版吧,隨便盜,只當出廣告費了。中國那麼大的市場,掏錢支持正版的真粉絲和氪金的土豪就夠賺了。 我不知道現在的日本ACG產品是不是這種對中國營銷策略。基礎產品隨便盜,周邊、BD、遊戲賣土豪。反正以我的外行見解這主意可行。 而且我覺得文化部和廣電總局的現行政策,就是一直在對抗這種行為。為我國對日貿易逆差的減小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還是說日本人暫時還沒想起開發中國市場來?我想多了?《艦隊collection》是文化部不讓進啊,還是當初就沒往中國推?估計是前者…… 求告知。

反正我覺得,日本動漫要是想開發中國市場,那種只存在於領導腦內的「中國創造」根本沒機會嘛。 你業內人說你有好的畫工、腳本……資本憑什麼信你啊?你是在實現自己的夢想,可是資本是要真金白銀掏錢的,難不成你說你需要配音演員,還要給你建聲優養成所? 要是想拿動漫帶動「文化產業」,那就得花錢把幾十年的人才、技術、市場的坑填上。有些東西不是花錢就填的上的。 就算填的上,國家有這個錢干點什麼不好? 放縱老百姓看盜版哪裡不好了? 當然,有人會說我開了上帝視角。沒有「國家的錢」這個概念,一切是市場行為。不好意思,開上帝視角的應該是提出央視播出動漫每分鐘財政補貼多少萬,全國建多少個動漫創意產業園的人吧? 要是開放市場,那就安心做富士康不就好了。

總之,我相當不理解中國為什麼要主動「發展」動漫。估計是哪個大頭兒一高興看了幾部動漫,開會間隔的時候說了點什麼。我覺得還是這種邏輯符合我的認知。 因為這些就是純外行瞎抖機靈,故此求大神教(da)育(lian)。


謝邀。

不要小看文化藝術的力量,搞好文化建設,和搞好經濟建設一樣重要。

不要否定國產動漫的努力,這幾年終於有希望之光了。

喜羊羊的內容不受待見很正常,但從商業的角度,它成功構成了一條產業鏈,能提供多少就業機會你知道嗎?

既然國產能夠不斷探索,重拾中華文化特色,為什麼我們不去支持呢?

不要啥事都噴文化部和廣電,他們怎麼做不用看你的臉色,他們做什麼,我們也管不了。你也知道現在是網路時代,真想看什麼會看不到?真想下載什麼會找不著?

日本不知道中國市場?做生意這麼多年了還不了解對方么?現行的教育體制這麼差,如果上面不用高壓政策,年輕一代還要出多少腦殘?日本動漫良莠不齊,產生的影響是好是壞誰能保證?

艦娘本來別人就沒想讓你玩,拜託別想太多。

放縱百姓看盜版很好?盜版不用錢好啊,地溝油也不用錢,好不好?

國家有錢,但錢用不好,不是領導的問題,是下屬的問題。從古到今,有多少由上而下的政令是能切實有效獲得執行的呢?食能果腹,衣能蔽體,有瓦遮頭,人不能太貪心。

中國的媒體是不健康也不友善的,最擅長的就是找錯誤,百姓獲取這些信息多了,心裡對政府是什麼想法?當然政府有很多工作沒做到位也是事實。

一個人的問題是小問題,13億人的問題呢?越往高處走,越要有一種大局觀,領導這麼容易做么?最辛苦的就是領導。

記住,政府不是你媽,不可能面面俱到,你可以罵它來出氣,但別忘了自己是中國人。


這裡有一個想法和執行的差距的問題。

美好的願望:

黨在文化宣傳上有著悠久的光輝歷史,當年打倒光頭靠的就是忽悠農民。今天,黨依然要牢牢把住文化宣傳陣地的位置。毛主席說過:文化宣傳陣地,我們不佔領,敵人就要佔領。那麼,對於新時期的各種文化產業,黨當然要牢牢把在自己的手裡,把它們變成自己的喉舌。動漫產業在少年和青年中有廣闊的市場,當然要佔領這一塊宣傳陣地,使用政策、大力投資都是必要手段。

殘酷的現實:

不佔天時

日本動漫可不是以前的那些戰五渣,日本動漫是往全世界輸出的強勢文化。開放的大背景又使得封鎖其流入變得十分困難,強行封鎖事倍功半。因此,實際上獲勝希望本來就渺茫,只是盡量拖延時間而已。可謂不佔天時。

不佔地利

現在的年輕人,除了那些本身沒有政治傾向的,都對現在的政府有意見。成見形成之後,靠政策可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強行向文化陣地進軍,可謂不佔地利。

不佔人和

領導的想法是好的,豬隊友把錢都貪污走了。每個人都為自己打算,政策投資根本沒啥執行力,可謂不佔人和。

這種仗,能打贏才見鬼了。

所以說這種事正所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國家主導的)動漫產業是一定要發展的,但也是一定發展不起來的。如果你沒什麼利害關係,就靜靜站一邊看就行了,神州大地上發生的滑稽曲目可遠遠不止這些呢。

本文已盡量用不帶偏向的視角描述客觀事實,請勿將答主被站隊。


挖墳

其實很簡單一個詞:賺錢

樓上好多人答了好長一大堆 說什麼發展文化產業 文化輸出 說什麼軟實力 等等

如果按這說法 國家咋不大力發展單機遊戲呢 中國連個像樣的3A大作都沒有 這也是娛樂文化產業的一部分啊 也是軟實力啊 咋不好好發展啊

很簡單 不撈錢啊

看看現在如火如荼的二次元創業亂象 多少VC鼓吹二次元千億規模大市場 多少創業者頭破血流擠進來想分一杯羹

不來錢 誰搭理咱們「高貴」的二刺螈


我們髦下皆是關羽,趙雲之輩,但領導卻是劉禪。 空有抱負理想怎奈何時運不濟,只得改行賣綠豆或投奔他國。 但又誰知那個在街角賣綠豆的曾經也在戰場殺出過一席之地。


因為如果中國沒有動漫,我們就只能接受別國動漫的文化價值觀的輸出

仍然記得佩恩的嘴炮,什麼統一了才能世界和平之類,一本正經的耍流氓,然而鳴人的反應卻是趴在地上一臉震驚表示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無言以對

還有柯南劇場絕海的偵探,借著動漫宣揚軍事是怎麼回事,真是一炮打死我對柯南深沉的愛

巨人就更不用說了,我是真不忍心跪舔那個誰來著……那位長者

就怕那些本來三觀就不正的被帶的更歪


基本上國內各種產業國家都在進行嘗試,不是一定要發展,但是值得嘗試國家就支持下。這是由中國經濟的大形勢決定的,國家產業轉型困難,難以尋求突破點,近鄰日本依靠動漫產業獲利頗豐。2013年的日本國內動畫市場產值已經達到了2428億日元,成為日本第二大支柱產業。但在這些動漫產品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中國代工生產的,天朝自然看得眼紅希望發展動漫產業,邏輯線很清晰的。還有什麼疑問么?


邏輯非常不錯,因為是弱者,所以沒有一絲戰鬥的必要,看著那些強者斗就好了。我們在一旁猥瑣地撿撿他們玩剩下的就好了,這多好,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這麼多好處。

當年造什麼原子彈啊,飯都吃不飽。。

當年抗什麼美,援什麼朝啊,自己剛打完,靠靠蘇聯老大哥不就好了嗎。

還搞什麼龍芯啊,差別人intel,amd這麼多,簡直浪費錢財。。

還踢什麼足球啊,老老實實搬磚考試不好嗎?

.......

但是——

正是因為弱得可憐,所以才要全力以赴啊!!!

難道沒人想有一部國產的《海賊王》嗎?

難道沒人想有一個國產的操作系統內核嗎?

難道沒人想有一個國產的瀏覽器內核嗎?

科技為什麼要發展,就是要給有才能的人施展他們的能力!

沒有足球這個玩意兒,梅西可能只是殘疾。

沒有計算機這個東西,林納斯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級。

沒有知乎,很多人可能永遠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一輩子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同樣,中國不發展動漫,中國的宮崎駿,虛淵玄可能永遠都只會在搬磚!


隔壁老王裝修那麼好,你家經濟條件跟他差不多甚至好一點,你看著家裡四面的大白牆什麼想法

順便一提最近不少動漫都有中國製作室參與,一些番最後ED部分都有寫。再者最近中國動漫產業發展還不錯啊,有了不少不錯的國漫,只是還沒有搬到電視上面吧

關於艦娘,真的只有日本本地才能玩,身在加拿大表示還是要找VPN


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就為了兩個最基本的目的:保護本國文化和謀求巨大的經濟利益。

中國電影不如韓國不如日本不如美國不如英國,為什麼國家還要讓大家拍電影?不也是為了這兩個目的?

從普通人的角度無非是因為喜歡所以想看到自己國家在這方面強大起來,能看到承載本國文化的優秀作品絕對是令人激動的事。中國的動漫產業不咋地這是有目共睹的,未來能不能做好也是未知數。只是對於動漫中國並沒有先天缺陷,為什麼要在還沒看到結果前就認輸?

話雖如此,但從某些政策來看前途真是荊棘遍布。


講一下艦娘吧。。。對於一個屏蔽非日本ip還限量發放賬號的頁游。。。應該是本來就沒往中國推,島國國內消化能力就很強,沒那麼饑渴天朝的錢←_←我大天朝國內也可以自產周邊,壕們才會去聖地巡禮←_←


你這問題就好像我今天出門往南走,你跑過來說:「為什麼你一定要往南走,往北走不行嗎?「

行,當然行。行你去,我去南邊看小橋流水人家,北邊有什麼?大雕西風瘦馬?

文化產品是一種精神的享受,更是需要自給自足的。根本就沒有一定要發展就一定能發展這樣的等式。之所以要做動畫,只是有這樣的需求罷了。

國家的作用只能是給文化產品做出一個更寬鬆的土壤,讓種子好好發芽,而不是三番兩次,落井下石,噴敵敵畏。


動漫產業屬於文化產業一部分,文化產業屬於第三產業-服務業。

1中國動畫簡史

首先,中國動畫的歷史不短,大致可以分為民國時期,建國前三十年與改革開放後。

按照時間劃分,大致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一)民國時期1922-1949

中國動畫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1922年,萬氏兄弟就勝利的製造出了中國第一部廣告性質的動畫短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標誌中國動畫的誕生。民國時期中國動畫最重要的成就是1941年萬氏兄弟導演的長篇黑白動畫電影《鐵扇公主》(73分鐘),是中國乃至亞洲第一部長篇動畫電影。

(二)建國十七年時期1949-1966

新中國成立後至文革前,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為中心,中國動畫電影在借鑒蘇聯 ,東歐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特色。發展出水墨動畫,剪紙動畫等民族特色動畫。這一時期動畫電影代表作有《大鬧天宮》,《驕傲的將軍》,《小蝌蚪找媽媽》等。

(三)改革開放後至世紀末 1976-1999

伴隨著計劃轉市場經濟,對外開放,美國,日本的動畫大舉進入中國市場,上美的傳統動畫電影製作模式逐漸衰落,中國商業動畫在探索。這一時期動畫電影代表作有《哪吒鬧海》,《天書奇談》,《山水情》,《寶蓮燈》等。

(四)21新世紀 2001至今

中國的商業動畫有了一定發展,電腦製作動畫興起,網路新媒體成為接受平台,中國動畫電影在美日動畫壓力下探索出路。

這時期動畫電影代表作:《風雲決》《梁祝》《喜羊羊》系列,《龍之谷 破曉奇兵》《魁拔》系列,《西遊記之大聖過來》《大魚海棠》《小門神》《大護法》等。

現在中國的商業動畫是改革開放後在受到美國,日本的商業動畫影響下發展起來的,與國外有幾十年的差距;其產業鏈完善,行業的發展發展需要一個過程。

不同於很多傳統藝術,真人電影,電視,動漫行業作為工業文明的產物,其發展是需要集體分工完成,是綜合性藝術;這就需要企業公司工作室等來完成。

2 作為企業,在發展初期肯定需要國家保護

在全球化,市場競爭的環境下,中國的本土動漫 行業現在肯定競爭不過外國同行,這就需要國家出面干預,保護本土企業。

美國,德國,日本的工業企業在早期發展也是在本國政府扶持,關稅保護的環境下成長,等有了競爭力之後再去全面競爭。

3文化產業的意義

中國在第二產業-製造業在成為世界工廠,逐步發展完善的情況下,以後會逐步加大發展第三產業,而文化產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民在滿足物質需求後,會追求精神層面的需求消費,十幾億工業化的中國人,其消費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資本會去開發這塊市場,動漫行業會在未來迎來發展。

4 文化軟實力

文化產業除了經濟,還有文化-意識形態影響,發達國家如美國利用好萊塢,迪士尼,搖滾,NBA等輸出自己的文化,價值觀;日本依靠動漫,韓國依靠韓流。印度依靠寶萊塢,都在輸出自己的文化與影響。

中國作為綜合實力第二的大國,除了製造業等硬實力,還要發展文化軟實力,擴大影響力。國家必然會重視文化產業。


不考慮郭嘉征服在這方面是怎麼打算的。因為我們想做動漫,但是不可能到日本去做。就是這麼簡單。

如果我是一個日本人(逃),或者說的政治正確一點,我出生在日本,生活環境也是日本,僅僅代入自己的知識和經歷的話:(以下均為簡化,實際過程應該更為複雜路徑也更多)

如果我想做原作或者劇本,我可以去上點小說寫作課,或者也可以不上,然後報名參加一個新人大賞,把自己的處女作交上去爭取拿個獎,然後被某文庫看上開始簽約寫作,寫到某個人氣值之後就有動畫公司找上門問要不要動畫化。或者,我可以和幾個好基友弄同人社團負責腳本(或者畢業之後去商業化GAL公司應聘當腳本),作品出名了之後就可以找幾個業界熟人弄一發原創動畫或者GAL改。

如果我想做插畫或者漫畫,從小鍛煉一下(其實長大了也不遲)繪畫技巧,到了高中或者大學加入學校的漫研,合作或者獨立出幾個本子,也可以跳過這步直接自己做,然後弄個P站號宣傳,就會慢慢有人聯繫你接單做插畫,或者卡牌遊戲的卡面之類的。也可以參加同人社團或者應聘商業化GAL社負責CG立繪之類的,畫的好了作品也有名,名氣就傳出去了。基本畫師到這步,除了出自己的畫集和負責其他輕小說的插畫、動畫遊戲宣傳海報之外,就沒啥更進一步的目標了。或者說自己的理想基本已經實現了。

如果我想做配音,參見《櫻花庄》的青山七海,在網上找成為聲優的入門步驟,認真鍛煉,參加考試進聲優學校,然後一邊努力接小單子一邊等待伯樂到來讓你一炮走紅,雖然成不了名聲優的基本都淪落到給Hgame配音的程度。

……

同樣的道理,在日本,稍加努力或者靈感特色,你就可以和老虛、新房、麻枝、香菜、河馬、深崎暮人在同一個業界的相似職位上奮鬥。

但是我們不行。

不說什麼「做出真正屬於中國人的動漫」這種大話,我特么的理想只是想寫點優秀的劇本或者畫個優秀的漫畫,然後在活著的時候看到它能被改成動畫,看著自己筆下的角色真正的活起來,在屏幕里的世界為了我給他們設定的目標奮鬥,或者過著我給他們設定的日常。

我只是想下次給角色加特技的時候,不是duang的一下,用sai或者PS做下就行,而是用AE。

我只是想把自己作品裡面想表達出來的感受,用動態的方式更加直觀、更具衝擊性的表達出來,直觀到我看的時候都為之一驚。

然而我做不到。

中國可以有夏達,可以有sayori。但是這些都只是個例。如果現在將日本每年新番從現在的狀況給刪到只剩那麼一兩部,大家是什麼感覺?

動畫能彌補其他動漫媒介的不足之處。它和輕小說比視覺效果更好,和漫畫比聽覺效果更好,和遊戲比更加流暢、一氣呵成(不再需要打怪升級這樣繁瑣的過程,不用研究boss打法怎樣無傷怎樣最速,不用為了收集品跑地圖累死累活)。沒有了動畫,大家對動漫界、對二次元的體驗、經歷和感受會大打折扣。儘管在日本的市場環境下,動畫本身只是為原作宣傳的工具,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我們的二次元,特別是追番宅補番宅,還是以動畫作為核心的。

但是國內沒有誰能做出優秀的動畫作品。即使最近看起來似乎有了一點,那也只是吃螃蟹的猛士在試水罷了。

大量擁有天賦的人,或者懷著「想看到自己的動畫」的夢想的人,如果不能在國內實現這個夢想,就只能到日本去實現。

然而這也是極為困難的。

日本的動畫製作公司,做出來的BD、周邊,必然是在日本境內賣,因此他需要的原作,不是在中國受歡迎能賺錢的優秀作品,而是在日本受歡迎能賺錢的優秀作品。你的作品,即使質量再好,不對現在日本觀眾的口味,沒人會買,自然沒有日本公司願意為你做。

然而打入日本動漫界的可能性也是很低的。缺乏對日本文化、日本社會和日本人的了解,參與的作品就競爭不過日本的同行。拚命競爭也是可以的,自然是可以贏,但是能有幾個人有這個條件?去花著在國內可能在別的行業已經能讓人達到上層精英級別的預算,讓這個人去拚命和日本一個普通底層工人競爭職位,既沒效率也浪費人生,最關鍵的是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條件的大神經過努力和燒錢能夠把自己送進日本動漫圈逐步發展實現夢想,那些沒條件的呢?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市場,需要一個平台,來給這些想做動漫的人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

此外,還有一個因素值得考慮。

中日關係本身就不穩定,雖然國內思想還沒左到那個程度,但是如果逛逛憤青多的網站,看到和動漫下面的評論就能明白,看動漫=看日本動漫=看日本人的產品=不愛國=賣國賊,或者看動漫=接受日本的文化侵略,這種奇葩邏輯自然是有的。如果哪天在最壞狀況下,中日開戰,或者陷入冷戰、相互斷交(雖然可能性都是極小的,至少日本那邊如果沒有什麼大的動蕩是不會做死到主動攻打中國的),中日的文化交往在檯面上必然是被阻斷的。到時候,幾乎完全依靠日本動漫生存的動漫宅,就是大難臨頭。在末日到來之前先搭建一個避難所保證最基礎的精神食糧,或者能做的好的話,壯大這個避難所,暫時代替日本動漫,這就是想發展動漫產業的目的之一。

以上。


其實我是贊同樓主的,即中國沒必要一定要發展動漫產業。但是如果能發展起來,從各方面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增加就業,創造GDP,增強文化軟實力等,而且從大方面來說發展第三產業本來就是趨勢。

不過我還是認為,不管是動畫還是電影,都沒有希望。文化這東西,限制的太死,是發展不起來的。


外國的奇幻文學比中國不知高哪兒去了,弱者為何要戰鬥,為何還要發展文學?


我可以在動漫產業上貢獻不少GDP。我的錢給誰我不在乎,收稅的很在乎。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有利可圖

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第一個將國漫包裝起來進行商業化的,應該是《十萬個冷笑話》。

作為原作者寒舞的練筆之作,說實在的《十冷》漫畫除了抖得還算機靈的搞笑包袱之外,畫工畫技是沒有品質可言的,但在被有妖氣製作為動畫之後,反倒收穫了極為驚人的人氣與成績,隨後被改編成電影上映之後,更成為一部被熱烈討論的現象級作品。但現在回想下當年的「十冷熱」,無論漫畫、動畫、電影,它真的有那麼優秀么?客觀的說,真的沒有,與別國的各種作品橫向對比,它有許多缺陷,各方面水平還差得很遠。

但現象之所以成為現象,是因為它本身成就了曾經沒有的事物,樹立了一種可能性。

將漫畫改編為動畫,再此基礎上進行電影化改編、並推出了手游、好像還出了真人劇,外界無法得知有妖氣在這中間掙了還是虧了、砸了多少錢掙了多少錢,但從行業發展的層面上來講,《十冷》在做一系列的嘗試,一種國漫也能向日漫那樣動畫化、電影化、出遊戲、賣周邊的嘗試,去走一條前人沒走過的道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見得能把螃蟹吃的最美味,但至少能告訴別人,這玩意能吃。

能吃就一定有人會吃,在大家突然發現動漫產業是一塊大蛋糕的時候,所有人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有觀眾說這些嘗試是失敗的,是典型的人傻錢多砸名聲,但如果站在一個產業的角度去看,對於國漫這種弱小的集群,想要有朝一日實現產業化、構建完整的產業鏈,這種早期的嘗試是必然的,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意義非凡。

雖然商業模式不穩定,市場不成熟,受眾人群窄。但在變現的道路上其實並沒有受到什麼太大的阻礙。日本的動漫產業對於日本國來說不單單是作為經濟支柱,而且還是本土文化的一種體現。而對於中國而言,國民人云亦云,互聯網的高度流通性更是讓流行趨勢和國民喜好變得非常可控。之所以國內的經濟發展的這麼快是因為各行各業都是以利益或者說金錢為導向的。所有人都是純粹以利益為動機的機會主義者。所以也沒人回去考慮到底能不能把這行做好做大甚至揚名海外,只要能盈利其他的都不構成任何問題。所以國家之所以發展動漫產業也同樣是看上了這塊蛋糕。

這就像山西剛開始煤礦產業的時候一樣,你開礦場,沒幾天開上了法拉利,誰看著不眼紅?


「不能總靠進口吧?」


艦娘遊戲是dmm自己主動封鎖了所有非日本ip,動畫是cd15傻逼精日作死事件之後被幹掉的

至於為什麼發展動漫產業?因為能賺錢啊,多簡單的邏輯?

至於為什麼管得死,因為這才是正確的方向,tg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美分,自然要向最先進的美帝學習,走小日本的歪門邪路幹啥?

先做好子供向,做好主旋律,說了多少遍了總有死宅鍵盤俠不聽。人家迪斯尼夠主旋律吧?按照鍵盤俠的邏輯,這種幼稚給小孩子看的東西才不是「凍鰻」呢!結果呢?冰雪奇緣在日本橫行無忌,吊打一眾深夜檔,十個東京食屎鬼都比不上!

深夜檔本來就是只有日本才能發展出來的小眾產物,在日本本土都是一小撮,被子供番和少年漫吊打,中國學誰不行學這個,就憑國內死宅鍵盤俠的消費能力,豈不是學得越多死得越多?

順便,我可沒聽說正經做動畫的財團A被廣電卡過,騰訊動漫旗下有的片子也挺黃暴的,啥時候被真正查過?


1.賺錢。

2.思想陣地,你不佔領,總有別人(敵人)去佔領。精神文明,你不建設,總有別人(敵人)去建設。

3.管天管地管空氣,任何一個產業,誰敢說不歸我管?


推薦閱讀:

日系動漫的人設會被窮盡嗎?
洛麗塔穿著,跟cosplay混淆的根本原因?
沉迷galgame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アニメあるある》這本書中裡都有哪些比較好的條目?
如何看待陰陽師10.11上架的周邊商城?

TAG:創新 | 二次元 | 動漫 | 文化產業 | 動漫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