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書的序言讓你耳目一新或者會心一笑?

比如說像是《你的燈亮著嗎?》那樣的序言:

———————————————————————

序言

問題:沒有人會讀序言。

解決方法:把序言作為第1章。

解決方法帶來的新問題:第1章很無聊。

新的解決方法:刪了第1章,把第2章作為第1章。

———————————————————————

讀這樣的序言讓人感覺很舒服,作者用序言很好的表達了主題,同時也沒有讓人覺得枯燥乏味。

有哪些書的序言讓你覺得很精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映像,或者給予了你某種啟迪呢?



張岱的《夜航船》序文,寫得靈動有趣,字裡行間見作者真性情。

天下學問,惟夜航船中最難對付。

蓋村夫俗子,其學問皆預先備辦,如瀛洲十八學士,雲台二十八將之類,稍差其姓名,輒掩口笑之。彼蓋不知十八學士、二十八將,雖失記其姓名,實無害於學問文理,而反謂錯落一人,則可恥孰甚。故道聽途說,只辨口頭數十個名氏,便為博學才子矣。

余因想吾八越,惟餘姚風俗,後生小子,無不讀書,及至二十無成,然後習為手藝。故凡百工賤業,其《性理》、《綱鑒》,皆全部爛熟,偶問及一事,則人名、官爵、年號、地方枚舉之,未嘗少錯。學問之富,真是兩腳書廚,而其無益於文理考校,與彼目不識丁之人無以異也。

或曰:「信如此言,則古人姓名總不必記憶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關於文理,不記不妨,如八元、八愷、廚、俊、顧、及之類是也。有關於文理者,不可不記,如四岳、三老、臧穀、徐夫人之類是也。」

昔有一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拳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 一個人,是兩個人?」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這等堯舜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僧人乃笑曰:「這等,說起來,且待小僧伸伸 腳。」

余所記載,皆眼前極膚淺之事,吾輩聊且記取,但勿使僧人伸腳則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古劍陶庵老人張岱書。

附譯文:

天下的學問,只有夜航船時最難應對。一般粗野鄙俗之人,他們的學問都是提前準備好的,比如說瀛州的十八位學士,雲台的二十八位武將這樣的問題,(如果有人)將這些人的姓名說錯一點兒,(那麼眾人)就都會掩嘴偷笑。不知道十八位學士和二十八位武將,即使忘記了他們的姓名,對於學問和文章詞句、內容的條理也實在是沒有什麼妨礙呀。但(人們)反倒說說錯漏掉一個人的名姓,就沒有比這更可恥的事情了。所以說在道路上傳說的事情,只要在口頭上能分辨出數十個名姓,就可稱為是博學的才子了。

我由此想到我們浙江紹興,餘姚縣有這樣的風俗,年輕人沒有不讀書的,待到二十歲尚且還沒有取得成就的人,就改學手藝。所以所有的工藝製造這樣低賤的行業中的人,全部熟透了《性理》《綱鑒》。偶然問到其中的一件事,那麼人名、官爵、年號、地點,(他們)都會一一列舉出來,並且未曾出現一點差錯。(他們)的學問真富有啊,簡直可以算是兩隻腳的書櫥,然而知道這些對文章的詞句、內容的條理和校正並沒有益處,(這樣便)和那些不識字的人沒有任何區別了。

有人說:「真像你說的那樣,那麼古人的姓名全都不用記憶了吧。」我說:「不是這樣的。不關乎文章條理的姓名,不記沒有什麼妨礙,比如說八元、八愷、八廚、八俊、八顧、八及這類姓名就是這樣的。有關於文章條理的姓名,不能不記,如四岳、三老、奴隸和小孩、徐夫人這樣的。」

過去,有一個僧人,和一個讀書人一同住宿在夜航船上。讀書人的高談闊論,(使)僧人既敬畏又害怕,縮著腳睡了。僧人聽他的話中有疏漏的地方,於是就說:「請問你,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讀書人說:「是兩個人。」僧人又問:「這樣的話,堯舜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讀書人答:「當然是一個人了。」僧人笑了笑說道:「這樣說起來的話,還是讓小僧伸伸腳吧。」

我所記載的,都是眼前非常膚淺的事情,我們姑且把它記下,只是不要讓僧人伸腳罷了。於是便把這本書命名為《夜航船》。


《小王子》的序,雖然並沒有點到什麼主題,也沒有很耳目一新,但是短短的一段文字,就讓人感受到了孤獨和溫暖,此中還略帶一絲的悲傷。看完過後發現,果然這正是本書的基調。序定了基調好像也不錯,感覺童話從序言就開始了呢!簡單樸實,自然和諧,讓人從序就入了戲。

中文版:

前言

獻給列翁.維爾特

請孩子們原諒我把這本書獻給了一個大人。

我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這個大人是我在世上最好的朋友。

我還有另一個理由:這個大人他什麼都能懂,甚至是那些寫給孩子們的書。

我的第三個理由是:這個大人住在法國,他在那裡挨餓、受凍。他很需要安慰。

如果這些理由都還不夠的話,那麼我願意把這本書獻給小時候的他。

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可惜大人們很少記得這一點。)

因此,

我就把題詞改為:

獻給還是小男孩時的

列翁.維爾特

英文版:

Preface

To Leon Werth

Ask the indulgence of the children who may read this book for dedicating it to a grown-up.

I have a serious reason: he is the best friend I have in the world.I have another reason: this grown-up understands everything, even books about children. I have a third reason: he lives in France where he is hungry and cold. He needs cheering up. If all these reasons are not enough, I will dedicate the book to the child from whom this grown-up grew. All grown-ups were once children-- although few of them remember it. And so I correct my dedication:

To Leon Werth

when he was a little boy

其實原版是法文的,但是看不懂,還是算了嚕~


貼一個伍鴻熙《黎曼幾何初步》的 「致讀者的話」,這篇文章清楚地表達了自己要說的話,還文采斐然。由於談及學術,有些艱深的段落,這篇文章藏匿於一本學術著作的前面,猶如深山璞玉,不為人知,所以放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文章寫於一九八五年,但是放在今天仍然金光閃閃,對很多事情有指導意義。我們一般給八十年代打上一個 「理想主義」 的標籤,但文章卻在八十年代批判功利主義,如果這篇文章是個藥方的話,裡面的葯抓來今天再吃,也是大有裨益的。不想說太多,只希望讀罷此文能各自努力,不至厚古薄今,妄自菲薄。共勉。

以下是原文:

致讀者的話

你們的事業的成長,應該像一棵樹的成長一樣。應該是順其自然,無間斷和全面的。我希望你們的根能夠在這個學院的肥沃土地下面盡量深入,以使你們的樹榦長的既粗且壯。這樣,將來無論樹葉無論多麼茂盛豐滿,也永遠不會有水分供應不暇的毛病。在上空將不時有狂風大雨,也會有行雷閃電。所以切勿長得太快太高。

以上的一段話,是當代英國演員羅倫士奧利維亞在1947年 Old Vic 戲劇學院開幕典禮中,向學生致詞的一部分。這幾句話對你們是有特殊意義的。因為這本書是一本很初步的書。如果你們有意細讀這本書的話,則最少要弄清楚從這本書中你們能夠得到什麼。目前一般研究生心目中,最迫切的問題似乎是:有沒有一個可以寫一篇文章的小題目?因此我要先此聲明:這本書不討論這一類的小題目。我寫這本書的原意,只是希望能使 「你們的根盡量向下深入」。以後是否開枝發葉,就只能看你們自己的努力和天賦。書內所討論的題目,都是一般性的和基礎性的,而且也是任何一個幾何學家所熟悉的。要是你們能夠好好掌握著幾個基本性的概念,並且在將來能對幾何學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理解則日後自然能夠挑一些有意義的大題目來做。急功好利,只顧眼前的收穫,和只找易做的小題目來寫文章,這都不是一個數學工作者應有的態度。這本書應該是你們向前邁進的踏腳石之一。我希望你們能夠很快就能超過這本書的範圍。

每一本書的作者都有一點和一個魔術師相同的地方,就是希望觀眾或讀者所看見的一切,剛好也是他希望他的讀者或觀眾所看到的一切。那麼在我心目中,幻想你們能夠從這本書中看到的是什麼呢?

第一,你們會了解書內的定義和定理既都是人為的,又同時是合理的。也許你們認為一本書要寫得高深莫測,才能顯出作者的學問淵博,但是我卻希望你們會覺得書中的一切,不但是理所當然的,而且是容易得只要肯花一點功夫就可以自己做出來的。要做到這一點,除了一般的 「定義→定理→證明」 基本形式以外,我設法多加一些按語來說清楚每個主要定義和主要定理的來龍去脈和直觀意義。另一方面我也要指出,書中的概念和結果所以被認為是基本性的,並不是因為某某權威說過是如此如此,而是因為經過時間的考驗後,發現確切是如此的。就是說,從經驗的總結,我們現在知道這些概念和定理是有用和必需的。所以一個初學者應該致力於探求所學的為什麼是有用的和必需的,否則不能對所學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種治學態度,其實不單是適用於數學上,而且是適用於一切學問的領域上的,包括社會科學在內。

其次,我希望你們能夠把握全書的要點,同時也能把握每個定理,每個證明,和每個概念的要點。一個好的數學書應該不同於一本字典。在後者當中每一個字都佔有同等地位。但是如果說這本書內無數定義,定理和證明都是同樣重要的,就未免荒謬無稽了。比方說,弧長的二次變分公式只是一個一般性的技巧的結果,要點在於弄清楚如何把它應用於具體的情況,而不在於探討這個公式本身的深度或者研究這個公式的推導。所以不應該只算出這個公式而不給應用,更不應該把這個公式當作主要定理之一。又比如說,Synge 定理的證明看來是相當累贅的。但是從一個很直觀的的事實作出發點,就是 「任何一個非單連通的緊緻黎曼流形上必存在一個非同倫於零的最短閉曲線」,則其他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了。所以我希望你們養成一個習慣,總要問:這本書的要點何在?這一章的要點何在?這個證明的要點何在?能找到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才能說有真正的了解。

最後,我希望你們能夠完全以直觀的眼光去了解這本書的內容。所有數學書都是充滿了技術性的術語的,因為為了要表達清楚,作者毫無選擇的餘地。但是一個數學工作者的思考,大部分時間是靠直觀(甚至是過分簡化的直觀)的想法來向前推進的。在幾何學上這一點尤其是重要。所以書內這一類直觀的討論,比其他的數學課本會多一些。也許你們還迷信所謂的「數學嚴格性」,以為數學上最重要的事是每一步推論的正確性。這個論點,相當於說魯迅文章的好處,主要是每句話都寫得很通順。我希望你們不會犯這個 「見小不見大」 的毛病。

當然以上三點只是我個人的幻想。現實和幻想的距離可能很大。但是當知道我的意圖之後,希望你們能夠用自己的想像力來填補這本書的不足之處。

我講這個課的時候,剛好和奧運會重合。由於祖國在奧運會上的豐收,自然引起了 「為什麼中國數學家不能拿數學界的金牌」 的問題。於是 「拿金牌」 這個口號不脛而走,暑期中心的同志們人人面上都掛了同一個問號:「中國什麼時候才能拿數學界的第一塊金牌?」這個問題甚至在雜誌,報章上也被提出來了。這個想法實在很具刺激性。若真是能把一門嚴肅的學問當作一種體育比賽,以後可以玩的花樣不可想像。比方說,人民日報第一頁可能有如下標題:「Poincaré 與高斯在拓撲場上激戰,Poincaré 大勝,五比零。」又或:「群論決賽,Abel 苦戰 Galois,不幸以二比三敗北」等等。不過我猜想提倡在數學上 「拿金牌」,主要的用意不過是一種鼓勵罷了。這個用意自然是很好的,但是,這個口號卻不幸被人誤解,以為學數學的最終目的,不外是拿一個什麼獎之類。這就和古代 「十載寒窗,一舉成名」 的封建思想,有太多重合之處了。你們一定很清楚認識到,在你們自己這一代當中,這種功利主義的想法已是與日俱增,犯不著再用 「金牌」 作為鼓勵了。我覺得比較值得做的事,倒是鼓勵你們去培養一種 「實事求是,為這門有悠久歷史的學問盡一己之力」 的學者風度。但是這件事一說開來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而且恐怕也有一些說教的味道,所以我還是回過頭來和你們討論數學罷。

「拿金牌」 的另一個用意,就是舉出一個目標,希望大家朝這個方向走,從一個數學工作者的立場來看,這個做法似乎不夠徹底。如果真要堅持這個觀點,就索性舉出最偉大的數學家作青年人的榜樣。古語云:「取法乎上,得法乎中。」根據學問遠勝於我的人的看法,數學史上登峰造極的數位,還要數十九世紀的高斯,黎曼,Abel, Poincaré 等等。Hermann Weyl 在1944年寫 Hilbert 的悼文時就說過,偉大如 Hilbert, 他的學術成就還不及高斯和黎曼。但也是 Weyl, 毫不含糊的加上一句話: 「在我們(即 Weyl 本人)這一代當中,並沒有一個能夠和 Hilbert 相比的數學家。」 Weyl 被公認為本世紀數一數二的數學家,同時些許是數學史上最後一個全才。可是從他這個評價,就可以了解為什麼要是想攀登數學的高峰,就非要拿這些十九世紀的大師們做榜樣不可。要認識他們的成就,就得念他們的全集。如果只談「拿金牌」而不談這個明顯的事實,則無形中變成鼓勵年輕人「取法乎中」,結果自然「得法乎下」。這就和提倡這個口號的原意脫節了。

你們一定以為「向大師學習」,只是一句說來動聽而不切實際的話。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年輕人愛時髦,看的文章總要越新越好。所以一二十年前的文章便已有過時之嫌,更遑論十九世紀的文章?可是這個提法是無需我來辯護的,因為有才學遠超過我的人來代替我做。在我做研究生的時候,有一次去聽 André Weil 演講。他一開頭就說年輕人一定要找高斯,Euler 等第一流的數學家的全集來讀。在這方面,Weil 是一個言行十分一致的人。1947年有一段時間他的情緒低落,但從翻閱高斯的文集中得到啟發,因而作了一連串的猜想。這就是支配了過去三十年來代數幾何發展的 「Weil 猜想」。其實相像的例子是太多了。與其多舉,還不如推薦下列數篇文章,讓你們自己親身體會罷:

一 高斯創造近代曲面幾何學的文章:Disquisitiones generales circa superficies curves.這篇文章最近剛有新的英文翻譯和注釋。請閱 P.Dombrowski, 150 Years after Gauss": Disquisitiones Generales circa Superficies Curvas, Asterisque, Vol.62, Soc. Math. France.1979

二 黎曼創造「黎曼幾何」的短文:über die Hypothesen, welche der Geometrie zu Grunde liegen. 這篇文章的英文翻譯和詳細解釋可在本書參考文獻 [S8,II] 中找到。

三 Poincaré 創造代數拓撲的一系列文章:

Analysis situs, J. Ecole Polytechnique (2) 1(1895), 1-121;

1r Complement, Rend. circ. mat. Palermo 13(1899), 285-343;

2d Complement, Proc. London. Math. Soc. 32(1900), 277-308;

3e Complement, Bull. Soc. Math. France 30(1902), 49-70;

4e Complement, J. Math. Pure. Appl. (5) 8(1902), 169-214;

5e Complement, Rend. circ. mat. Palermo 18(1904), 45-110.

這些文章都是你們基本上能夠看懂的。同時我也可以保證,他們會使你們感覺無限鼓舞的。

最後我們再回到 「拿金牌」 這個問題罷。一般人以為參加奧運會的唯一目的就是拿金牌。去年李寧拿了三塊金牌,舉國稱慶,而童非一面也拿不到。所以用 「拿金牌」 的尺度來看衡量,成功和失敗的分野,真是一目了然。但是 「金牌得主」 的李寧,他個人的想法又是怎麼樣呢?你們可以去圖書館翻看他在1984年底發表在報章上,以 「童非是真正的英雄」 為題的文章,就可以看到另一個觀點。其實參加體育競賽,或者是鑽研數學,也只不過是人生的一部份而已。探求人生的意義,是我們致死的一天都學不完的大學問。下面錄出的兩段話,也許足以提供一些與眾不同的看法給大家作參考。第一段是近代奧運會的創始人 Pierre de Coubertin 說的:

運動的目的不在勝利而在競爭

人生的意義不在克服而在奮鬥

另一段則是古代希臘奧運會的格言之一:

切勿要求勝利,只應要求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因為從堅韌不拔的奮鬥中,你將為自己迎來榮譽。但更重要的,你將為全人類迎來光榮。

伍鴻熙

1985年6月於北京大學

======================

附上一個人名表,幫助閱讀:

Poincaré 龐加萊

Abel 阿貝爾

Galois 伽羅瓦

Hermann Weyl 赫爾曼·外爾

Hilbert 希爾伯特

André Weil 安德烈·韋依

Euler 歐拉

Pierre de Coubertin 皮埃爾·德·顧拜旦

======================

P.S. 這段話的電子版原文是在百度貼吧找來的,已經盡量排版好讓大家讀。諸位有排版方面的建議,儘管在評論里提,我不會嫌挑刺的。


盜版者為PDF版盜版書寫的一篇序。

盜 版 自 供 狀

作者:瀟湘夜語

作為一個盜版者,我原該匿跡隱聲,埋名於草野,安心看自己的偷竊成果在世間流播。但我卻決意要從暗處跳出來,堂而皇之說幾句話。

成長即學習謊言的過程,什麼話可以說,什麼話三思後言,什麼話要爛在腹內,永不見天日。「盜亦有道」,盜了別人的東西,本該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踏雪無痕,連鴻爪也一併掃除,不使其顯形於天下。但做過的事情總要留下蛛絲馬跡,真理部能抹掉歷史記錄,卻抹不掉記憶。總會有一天,有人要站出來,舉手,作證。我比不得野夫,做過警察,深諳公檢法的精髓秘笈。我只是太平盛世仰盼天恩的草芥,不敢藏匿不報。雖然我國監獄中有「坦白從寬,牢底坐穿;抗拒從嚴,回家過年」的俗諺,我輩安善良民卻萬萬不敢以身試法,因而我決意自首,伏惟天恩浩蕩,寬宥小民戴罪之身。

首先坦誠作案動機:既然口口聲聲,自稱良民,何以僭越雷池呢?殊不知,天威難測,法理多變。有人氣勢洶洶拆你的房子,你在自己的房子里用汽油把自己點著,孰料犯了擾亂公共秩序罪。我一時糊塗,意氣用事,讀野夫之作,沉痛蒼涼,雄勁冷峻,覽畢,不免浩嘆。欲薦之同好,奈何河蟹社會,出版業嚴謹科學,不令歪理邪說戕害世間。一時興起,憶起外交部發言人所說:「中國互聯網是開放的,中國也是互聯網發展最活躍的國家」,遂決心以開放為契機,活躍一把,以PDF電子書方式將野夫所著《塵世輓歌》公諸於世。不曾想,借「掃黃」之東風,以保護青少年為任,信息產業部一舉端掉無數個人網站,欲仿效金正日同志之區域網,築我國一世而至萬世不敗之網路長城。按吾土一貫邏輯,此電子書也必納入「非法」之列。年少躁進,悔之晚矣。

盜版之術,我國曆來風行,雖立法禁止,卻不滅轉熾。細究緣由,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偷天換日,巧取豪奪,非盜版商首創,乃歷史淵源,上行下效。看野夫的作品就知曉,將別人辛苦勞作的成果輕鬆攬入自己懷中,古已有之,不足為奇。盜版也是為了文化的傳播,新世界的建立,新生活的幸福。作者應將個人之命運與偉大事業聯繫在一起,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何必在意蠅頭小利。但我卻忽略了天心難測,「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盜版書遍布四鄉不足為意,惟獨盜「禁書」卻犯了天下之大不韙,十惡難赦。

更不可赦者,本人所為,非為錢財。盜版商逐利,我盜版謀心。人為利,則五斗米可折腰,一擔銀可跪拜,正是國之所需。物質世界,盛朝發財,不擇手段趨炎附勢是棟樑,妄談精神狂論自由是妖孽。棟樑之才,上書房內行走,凌雲閣內留影;妖孽之人,寧古塔流放,五行山囚禁。同樣殺人,血流漂杵,別人是弔民伐罪,替天行道,你只能負隅頑抗,與人民為敵。做何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站錯隊,否則萬劫不復。

野夫站錯了隊,難怪被抓入獄,失怙失恃,半生蹭蹬。殷鑒在前,不能不悚然而惕。惟自供於此,以示幡然悔過之意。

然而,木已成舟,做過的事情,終究無法抵賴的。無論二十年、三十年,歷史總會廓清陰霾,還人間以真相。我只有祈望那一天早日到來,屆時能有機會向野夫先生致意:「抱歉,我盜版了你的書。」當野夫的書可以行銷天下,我願意第一個買一本,作為對盜版之罪的一點小小救贖。

201024日星期四於北京


這本書是 Linux Torvalds 的自傳,前言如下:

背景:這本書開始寫於一輛黑色的福特牌汽車上。

這輛車沿著州際五號公路朝南開去,行駛在加利福尼亞中部山谷的某個地方。李納斯?托沃茲、他的妻子塔芙?托沃茲、他們的兩個小女兒帕特里夏和丹妮亞拉,在一個外人的陪同下,旅行351 英里去洛杉磯參觀那裡的動物園和一家宜家家居商店的分店。

大衛:我現在正在思索一個最基本的問題,而且非常重要。你在這部書里想表達什麼?

李納斯:我想解釋生命的意義。

塔芙:李納斯,你沒有忘記給車子加油吧?

李納斯:我對生命的意義有種理論。我們可以在第一章里對人們解釋生命的意義何在。這樣可以吸引住他們。一旦他們被吸引住,並且付錢買了書,剩下的章節里我們就可以胡扯了。

大衛:哦,是的。這倒像個計劃。有人對我說,人類自從誕生起就一直有兩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第一個是:「生命的意義何在?」第二個是:「在一天結束時,我攢下的所有零花錢能幹些什麼?」

李納斯:我有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

大衛:答案是什麼?

李納斯:這個答案基本上簡單而漂亮。它不會給你的生活以任何意義,但可以告訴你將發生什麼。有三件事具有生命的意義。它們是你生活當中所有事情的動機,包括你所做的任何事情和一個生命體該做的所有事情。 第一是生存 ,第二是社會秩序 ,第三是娛樂。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按這個順序發展的。娛樂之後便一無所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意味著生活的意義就是要達到第三個階段。你一旦達到了第三個階段,就算成功了。但首先要越過前兩個階段。

大衛:你需要詳細解釋一下。

帕特里夏:爸爸,我們能不能停車買個巧克力冰淇淋?我現在想吃冰淇淋。

塔芙:小寶貝,不行。你得等一等,等我們停下來去上廁所時你才可以吃冰淇淋。

李納斯:我給你舉幾個例子來說明這一觀點。最明顯的是性,它開始只是一種延續生命的手段,後來變成了一種社會性的行為,比如你要結婚才能得到性。再後來,它成了一種娛樂。

帕特里夏:這麼說我得上廁所了?

大衛:性為什麼是娛樂?

李納斯:好吧,我是在對牛彈琴。我舉一個別的例子。

大衛:不必,還是說說性。

李納斯:它是在另一個層次上的……

大衛(自言自語):哦,參與就是娛樂,而不是在一旁觀看。好,我明白了。

李納斯:……假如你從生物學的角度觀察性行為,就是在另一個層次上。性一開始是怎麼來的?是生存。最初它不是娛樂,後來兩者融合在一起了。好,我們先把性放下。

大衛:別,我想這可以寫整整一個章節。

李納斯:我們還是來談談戰爭吧。很明顯,它最初起源於生存,因為在你和水源之間有一個高個子傢伙擋道。再後來,你必須和那個傢伙為爭奪一個妻子而搏鬥。之後,就成了一種社會秩序。中世紀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戰爭就是這個樣子。

大衛:戰爭是建立社會秩序的手段。

李納斯:沒錯。但它也是把人自己塑造成社會秩序中一部分的手段

大衛:如今戰爭已成為娛樂?

李納斯:對。

大衛:也許那些在電視上觀看戰爭節目的人,會覺得戰爭非常有意思。

李納斯:電腦遊戲。戰爭遊戲。有線電視新聞網。戰爭的原因也常常很有意思。對戰爭的看法也是娛樂。對性的需求其原因也常常是娛樂。當然,生存的功能沒有泯滅,尤其是當你是一個天主教徒的時候,對不對?但即使你是一個天主教徒,有時你想到性的時候也包含享樂的需要。所以這並非只是純粹的娛樂。在所有的事物中,一部分動機可能是生存,另一部分

可能是社會秩序,剩下的就是娛樂。好,我說說技術。技術最初也是生存。生存的意思並非只是生存而已,而是為了生存得更好。為了從井裡打水人類才發明了風車……

大衛:火的發明也是這樣。

李納斯:對。這仍是為了生存,還沒有達到社會秩序和娛樂的階段。

大衛:技術是怎樣進入社會秩序階段的?

李納斯:其實工業化的目的主要是生存需要,或者為了生存得更好。比如生產汽車,它便意味著製造出更快更漂亮的汽車。然後技術便達到了社會層面的階段。這時我們有了電話。在某種程度上,也有了電視。早期許多電視節目主要是為了給大眾洗腦。電台也是如此,許多國家常常投資電台,為的就是社會秩序的原因。

大衛:建立和維持社會秩序……

李納斯:沒錯,然後又超越了那個階段。今天,電視顯然主要是為了娛樂。如今你才可以到處看到手機,手機現在大體上還處於社會的層面,但也正在朝娛樂的階段發展。

大衛:那麼技術的未來將會怎樣?我們已經超越了生存階段,現在處於社會階段,是這樣嗎?

李納斯:對。過去所有技術都是為了使生活更容易一些。是為了快點達到一個地點,貨品更便宜一些,住進更好的房子等等。那麼信息技術與過去的技術有何區別呢?人人都建立起聯繫後又會怎樣呢,還有什麼可做的?當然人們之間的聯繫可以建立得很好,但從根本上說與過去沒什麼區別。因此技術將把我們引向何處?依我看,下一個巨大的步伐就是邁向娛樂。

大衛:你的意思是,一切的一切最終都將演變成娛樂……

李納斯:這就是為什麼Linux 在某種程度上如此成功的原因。想一下那三個動機。第一個是生存,擁有計算機的人把這個視為理所當然。坦白地說,假如你有一台電腦,就意味著你已經不會再為基本的生計問題發愁了。第二個是社會秩序,建立社會秩序的動機顯然是為了使各種各樣的人能夠各安其位。

大衛:你在 Comdex 電腦業會議上說的話非常不錯,當時你說 Linux 的開發是一個全球性團隊的體育項目。這一點基本上是由你創立的,夥計。

李納斯:Linux 表明了人們為什麼喜歡團隊體育項目,尤其是想成為團隊中的一員。

大衛:是的,每天坐在電腦前,你大概希望覺得你是一個大團體中的一分子,任何事情中的一分子。

李納斯:這就是社會層面,和其他團隊體育項目一樣。想像一下一支足球隊裡面的人,特別是高中的足球隊。Linux 的社會層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 Linux 也是娛樂,這種娛樂是金錢很難買到的。當你處在生存階段時,金錢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動機,因為用金錢換取生存是件容易的事情。換取生存之類的東西是很容易的,但突然之間你進入了娛樂階段,金錢就……

大衛:金錢就沒用了?

李納斯:不是,並不是沒用,因為顯然你可以用錢買電影影碟、速度更快的汽車、更豪華的假期。還有許多東西你也可以買,從而改善你的處境。

塔芙:李納斯,我們該給丹妮亞拉換尿布了。帕特里夏也得去上廁所。我想喝一杯卡普契諾

咖啡。我們在這兒能找到一家星巴克(Starbucks)咖啡館嗎?我們現在在哪兒?

大衛(抬起頭):根據空中的味道,我想我們已經快到國王城了。

李納斯:我們所說的都非常宏觀,但我們指的不光是人,而且是生活。和熵的定律相似。根據「生活的熵定律」, 一切事物都將從生存走向娛樂,但這並不意味著在某個局部地區沒有倒退的現象,而且毫無疑問許多地方都有這種情況。有時事物往往會分裂開來。

大衛:但作為一個體系,一切事物都朝著一個方向發展……

李納斯:一切事物都朝著一個方向發展,但並不是同步的。所以從根本上說,性已經達到了娛樂階段,戰爭已經快接近娛樂階段了,技術也已經達到了這一階段。新生的事物開始是為了生存,比如太空旅行,它在某個階段是為了生存,然後成為一種社會秩序,最後達到娛樂的目的。可以用膜拜的角度看一下文明。我是說,文明也是以同樣的格局出現的。文明最早是為了生存,比如大家聚在一起就會生存得更好,於是建立起了社會結構。最後,文明的存在是為了純粹的娛樂,當然也並非完全純粹,而且這種娛樂也並非有什麼不好。古希臘人是以強大的社會秩序而著稱的,他們也有不少娛樂。人人都知道那個時代產生了不少一流的哲學家。

大衛:那麼這些和生活的意義有什麼聯繫呢?

李納斯:並非有何聯繫……只是說……存在著這類問題。

大衛:這其間的小小聯繫你還得想一想。

帕特里夏:媽媽,瞧那些牛。

李納斯:所以,要是你知道生活的走向是這樣的,那麼毫無疑問,你的生活目標就中促成

這一走向。而且這種走向並非是一個單一的行程。你做的一切都是許多走向中的一部分。你也

可以問自己:「我做些什麼才能使社會變得更好?」你知道你是這個社會的一部分。你知道

社會正在朝這個方向發展,你也能幫助它朝這個方向走。

塔芙(揚起鼻子):什麼味?真難聞。

李納斯:所以歸根結底,我們都是為了開心。我們也可以坐在這裡,完全放鬆,享受著汽車

旅行。

大衛:僅僅為了開心?

Just for Fun


菲利普·迪克《高城堡里的人》的獻詞:

獻給我的妻子安妮

沒有她閉緊嘴巴,就沒有此書。

安妮是菲利普·迪克的第三任妻子,迪克一共結了五次婚,巧的是他還有另一本書的獻詞也是給他的妻子的。

《流吧!我的眼淚》

書中的愛,以及我的愛,獻給泰莎。

她是我的一曲輕歌。

泰莎是迪克的第五任妻子。感覺這兩本書的獻詞就足以寫一個故事了。


《Parsing Techniques》。我就是看了這一段才決定把它看完的,沒有公式也沒有代碼的編程書最容易看懂了。


羅仲鼎蔡乃中 注《二十四詩品》

此書草成於20世紀60年代初,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積壓」了二十年。80年代初,在徐慧徵同志的幫助下,得以正式出版。現在又三十年過去了,此書「竟然」獲得了重版的機會。——摘自浙古版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重版後記」

章培恆駱玉明《中國文學史新著·原序》


CLR via C# 3rd Edition 摘自CLR via C#(第3版)序言賞讀 (評論: CLR via C#)

剛開始,當Jeff要我給他的新書作序時,我還覺得挺高興!我想,他肯定是尊重我。但我錯了。女士們,這是我們因為想當然而常犯的錯誤之一——相信我,他並不是尊重你。在他的候選序言作者列表中,我排在大概是第14位吧。他最後找上我,完全是迫不得已。顯然,其他候選人(比爾·蓋茨、史蒂夫·鮑爾默、凱瑟琳·澤塔瓊斯……)對他都不是特別感冒。不過還好,他至少帶我出去吃了一頓大餐。

  但是,關於這本書,沒人知道得比我更多了。我是說,澤塔瓊斯也許會教你如何補妝,但我知道關於反射和異常的所有事情,我還知道C#語言的更新,因為他這幾年說得最多的就是它。這是我們家餐桌上的標準對話!其他人會談論天氣或者他們在飲水機旁邊聽到其他事兒,但我們談論的是.NET。甚至我們6歲的兒子Aidan,也會問Jeff關於書的事情。大多數時候,他是問爸爸什麼時候寫完了能和他玩一些「cool」的遊戲。Grant(2歲)還不會說話,但他說的第一個詞可能是「Sequential」。

  事實上,如果你想知道這一切是如何開始的,那麼我可以大概地告訴你。大約10年前,
Jeff去微軟參加了一次「秘密會議」。微軟向一幫行業專家(是真正的專家喔,要不然怎麼會有這本書呢?相信我,這本書體現的絕不是Jeff大學時候的水平)揭示了COM的下一代,即.NET。那天晚上在床上(咳,我們倆在床上討論的就是這種話題),他給我講了COM之死。此後他就著迷了。是真的神魂顛倒。那段時間,他成天泡在微軟雷蒙德園區42號樓,希望深入了解這個令人著迷的.NET。他和.NET的熱戀至今還沒有結束,這本書便是鐵證!

  Jeff跟我講了好多年的線程處理。他真的很喜歡這個主題。有一次,在新奧爾良,我們倆手牽著手散了兩個小時的步。一路上,他一直在說他有好多內容可以寫一本有關線程處理的書,甚至連名字都想好了,叫什麼《線程處理的藝術》。人們對Windows線程處理的誤解是多麼地深。所思、所想、所說,全部都是線程。它們都去了哪裡?既然都沒有計劃,為何還要創建呢?這些問題在Jeff腦海中盤旋,佔據著Jeff的全部身心,成了他更深層次的生存意義。最後,他將自己的思考所得全都寫入這本書中。是的,沒有絲毫保留!相信我,朋友,如果你想知道線程處理,Jeff絕對是最佳人選,沒有人比他了解得更多,沒有人有他研究得更多。耗費了他生命中很多寶貴時間(這些時間是他撿不回來的)的那些成果就擺在你的面前,任你任意使用。請讀一讀這本書吧!然後給他寫封電子郵件,談談書中這些知識是如何改變您的一生的。否則,他將不過是一個可悲的作家,沒有任何價值或成就地結束生命。一杯接一杯地喝著低糖汽水了卻殘生。

  本書的這一版甚至包括了關於運行時序列化器的全新的一章。實踐證明,這不是給孩子們的一款新的早餐食品。當我發現它更像是和計算機有關,而不是我食品清單上的東東時,我立即非常氣憤地把它趕出我的清單了。所以我不知道這一章講的是什麼,但它的確包含在這一版中,而你應該讀一讀它(嗯,就著一杯牛奶)。[1]

  我希望他已經在理論上討論好了垃圾收集,可以實際著手我們家的垃圾收集,然後把它們帶去馬路邊了。對於一個如此認真的人,這件事情怎麼就如此之難?

  朋友們,這是Jeffrey
Richter的鴻篇巨製。到此為止。以後不會再寫書了。當然,每次他寫完一本書,我們都這樣說,但這一次,我們是認真的。所以,在寫過大約13本書之後,這將是Jeff的收官之作,也是他的巔峰之作。大家請注意了,數量有限,欲購從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喔。(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兒像奸商們的吆喝?)

  終於可以回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了,我們可以討論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孩子們今天又弄壞了什麼,該誰給孩子換尿片了,諸如此類的東西。

CLR via C# 4th Edition

Well, here we are again. Who would』ve thought? Oh, I know—I would』ve thought!

When you sign up for marriage, you really are living Groundhog Day. If you

haven』t seen that movie, watch it, because you will suddenly see why you have to make

the same mistakes over and over again. In this case, when Jeff said he wouldn』t write

another book, I knew it was the empty promise of an addict. Jeff cannot not write

another book. Just today, we were discussing another book he is absolutely not going

to write (except that there is already a chapter in progress). It is coded in his DNA. A

thoroughbred is born to run and Jeff is born to write.

Jeff is as predictable as the seasons. He cannot stay away from the little 0s and 1s

locked inside his hard drive. They cannot be ignored. And while the rest of you are all

snug in your beds, Jeff』s internal alarm starts ringing around 3:00 a.m. (coincidently,

when our four-year-old climbs into bed with us, another pattern I seem to have no

control over) some mysterious force compels Jeff』s brain to unlock little solutions, big

brainstorms, and frightening bugs that control him. It forces him into his office to work

them out of his head. The rest of us can roll over and go back to sleep, safe, knowing

that Jeff is out there somewhere solving these problems for us—like a cyber-super

hero, saving the thread from becoming just another loose end.

But accruing this knowledge just for himself is not enough for Jeff. He feels selfish

hoarding his insights in his little space in the universe. So he must broadcast them; he

must write them down. They"re like radio waves hurling outward wondering if a listener

will pick them up. This he does for you, dear reader; a testament to his passion for

Microsoft technologies.

This book is actually adding a new layer of wisdom. Jeff is getting older each time

he flies around the sun, and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years, he is starting to look back.

Thinking about things in a more mature manner, he has rewritten the chapter covering

Reflection. Maybe you too will join him as he waxes poetic on this subject. This is a

place where we can learn how to have the code ask about the code and really encouraging

some deeper insights as to why Reflection works the way it does. Put on your

smoking jackets, sink into a leather chair, and spend some time thinking about your

own code and its greater purpose in life.

On a more lively note, there is stuff about async/await in here. Apparently, this is the

progression of the AsyncEnumerator my love has been going on about for some time.

Whew, I didn』t think we would ever move on from that! The thing is, as many times as

he has talked about his AsyncEnumerator, it hasn』t stuck in my mind at all. I decided ifI knew what enumerator meant, maybe this would help me. According to Wikipedia, it is a census taker. Is this chapter about census takers working out of synchronicity? That

seems like a waste of taxpayer dollars. Whatever it means in the computer world must

be better than that. Jeff worked with the team at The Big M to perfect async/await,

and now it is here in this book laid out for your reading pleasure; I suggest you read it

sequentially.

Another major addition to the book is the one I』m most excited about. It is my

expectation of you all to read and internalize this WinRT stuff. This is a nerd word that

somehow means: 「Make Me Really Cool Apps for Some Awesome Slate Device NOW!」

That』s right; the new Windows Runtime is all about awesome touch screens. My kids

would like some birds that fly into pigs. I would like maybe something with flowers,

and definitely you could use it for some educational stuff. Just let your imagination go!

Come up with Wonderful Innovative Nifty Really Touchy stuff. Use this chapter for my

benefit, please. Otherwise, I may run out of patience with Jeff and his continuous book

writing and lock him in a room with knitting needles and no electricity. You programmers

decide: write cool apps with WinRT or no new books from Jeff!

In summary, with your continued patronage, Jeff has delivered yet another masterpiece.

Our family can return to a more normal state. Which is what, really? I think

maybe normal is the book writing state.

Ever patiently awaiting the siren call of yet another book,

Kristin Trace (Jeff』s wife)

October 2012 


張岱《夜航船》的序中有一段。

昔有一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拳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兩個人?」 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這等堯舜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自然是一個人!」僧乃笑曰:「這等說起來,且待小僧伸伸腳。


《統計力學論題》序言

路德維希·玻爾茲曼1906年自殺身亡,他畢生的大部分時光都在從事統計力學的研究工作。繼續這項工作的保羅』厄侖菲斯同樣於1933年自殺身亡。現在輪到我們來研究統計力學了。  

也許小心謹慎地接近這一學科才是明智的。

寫於States of Matter,1975,紐約

Dover


麥克尤恩《只愛陌生人》:旅行可真是野蠻。它強迫你信任陌生人,失去所有家庭和朋友所帶給你的那種習以為常的安逸。你不斷地處於失衡狀態。除了空氣、睡眠、做夢以及大海、天空這些基本的東西以外,什麼都不屬於你,所有的一切都像要天長地久下去,要麼就只能任由我們的想像。


How random wrongs,

make the average right?

If time be long,

and error slight.

好像是fuzzy logic的哪本教科書。居然沒記住書名啊摔( ????? )


沒有人提《寬容》序言?

在寧靜的無知山谷里,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永恆的山脈向東西南北各個方向蜿蜒綿亘。

知識的小溪沿著深邃破敗的溪谷緩緩地流著。

它發源於昔日的荒山。

它消失在未來的沼澤。

這條小溪並不象江河那樣波瀾滾滾,但對於需求淺薄的村民來說,已經綽有餘裕。

晚上,村民們飲畢牲口,灌滿木桶,便心滿意足地坐下來,盡享天倫之樂。

守舊的老人們被攙扶出來,他們在蔭涼角落裡度過了整個白天。對著一本神秘莫測的古書苦思冥想。

他們向兒孫們叨嘮著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們卻惦記著玩耍從遠方捎來的漂亮石子。

這些字眼的含意往往模糊不清。

不過,它們是一千年前由一個已不為人所知的部族寫下的,因此神聖而不可褻瀆。

在無知山谷里,古老的東西總是受到尊敬。

誰否認祖先的智慧,誰就會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所以,大家都和睦相處。

恐懼總是陪伴著人們。誰要是得不到園中果實中應得的份額,又該怎麼辦呢?

深夜,在小鎮的狹窄街巷裡,人們低聲講述著情節模糊的往事,講述那些敢於提出問題的男男女女。

這些男男女女後來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另一些人曾試圖攀登擋住太陽的岩石高牆。

但他們陳屍石崖腳下,白骨累累。

日月流逝,年復一年。

在寧靜的無知山谷里,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外面是一片漆黑,一個人正在爬行。

他手上的指甲已經磨破。

他的腳上纏著破布,布上浸透著長途跋涉留下的鮮血。

他跌跌撞撞來到附近一間草房,敲了敲門。

接著他昏了過去。借著顫動的燭光,他被抬上一張吊床。

到了早晨,全村都已知道:「他回來了。」

鄰居們站在他的周圍,搖著頭。他們明白,這樣的結局是註定的。

對於敢於離開山腳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敗。

在村子的一角,守舊老人們搖著頭,低聲傾吐著惡狠狠的詞句。

他們並不是天性殘忍,但律法畢竟是律法。他違背了守舊老人的意願,犯了彌天大罪。

他的傷一旦治癒,就必須接受審判。

守舊老人本想寬大為懷。

他們沒有忘記他母親的那雙奇異閃亮的眸子,也回憶起他父親三十年前在沙漠里失蹤的悲劇.

不過,律法畢竟是律法,必須遵守。

守舊老人是它的執行者。

守舊老人把漫遊者抬到集市區,人們畢恭畢敬地站在周圍,鴉雀無聲。

漫遊者由於饑渴,身體還很衰弱,老者讓他坐下。

他拒絕了

他們命令他閉嘴。

但他偏要說話。

他把脊背轉向老者,兩眼搜尋著不久以前還與他志同道合的人。

「聽我說吧,」他懇求道,「聽我說,大家都高興起來吧!我剛從山的那邊來,我的腳踏上了新鮮的土地,我的手感覺到了其他民族的撫摸,我的眼睛看到了奇妙的景象。

「小時候,我的世界只是父親的花園。

「早在創世的時候,花園東面、南面、西面和北面的疆界就定下來了。

「只要我問疆界那邊藏著什麼,大家就不住地搖頭,一片噓聲。可我偏要刨根問底,於是他們把我帶到這塊岩石上,讓我看那些敢於蔑視上帝的人的嶙嶙白骨。

「『騙人!上帝喜歡勇敢的人!』我喊道。於是,守舊老人走過來,對我讀起他們的聖書。他們說,上帝的旨意已經決定了天上人間萬物的命運。山谷是我們的,由我們掌管,野獸和花朵,果實和魚蝦,都是我們的,按我們的旨意行事。但山是上帝的,對山那邊的事物我們應該一無所知,直到世界的末日。

「他們是在撒謊。他們欺騙了我,就象欺騙了你們一樣。

「那邊的山上有牧場,牧草同樣肥沃,男男女女有同樣的血肉,城市是經過一千年能工巧匠細心雕琢的,光采奪目。

「我已經找到一條通往更美好的家園的大道,我已經看到幸福生活的曙光。跟我來吧,我帶領你們奔向那裡。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這兒,也在其它地方。」

他停住了,人群里發出一聲恐怖的吼叫。

「褻瀆,這是對神聖的褻瀆。」守舊老人叫喊著。「給他的罪行以應有的懲罰吧!他已經喪失理智,膽敢嘲弄一千年前定下的律法。他死有餘辜!」

人們舉起了沉重的石塊。

人們殺死了這個漫遊者。

人們把他的屍體扔到山崖腳下,藉以警告敢於懷疑祖先智慧的人,殺一儆百。

沒過多久,爆發了一場特大幹旱。潺潺的知識小溪枯竭了,牲畜因乾渴而死去,糧食在田野里枯萎,無知山谷里飢聲遍野。

不過,守舊老人們並沒有灰心。他們預言說,一切都會轉危為安,至少那些最神聖的篇章是這樣寫的。

況且,他們已經很老了,只要一點食物就足夠了。

冬天降臨了。

村莊里空蕩蕩的,人稀煙少。

半數以上的人由於饑寒交迫已經離開人世。活著的人把唯一希望寄托在山脈那邊。

但是律法卻說,「不行!」

律法必須遵守。

一天夜裡爆發了叛亂。

失望把勇氣賦予那些由於恐懼而逆來順受的人們。

守舊老人們無力地抗爭著。

他們被推到一旁,嘴裡還抱怨自己的命運不濟,詛咒孩子們忘恩負義。不過,最後一輛馬車駛出村子時,他們叫住了車夫,強迫他把他們帶走。

這樣,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開始了。

離那個漫遊者回來的時間,已經過了很多年,所以要找到他開闢的道路並非易事。

成千上萬人死了,人們踏著他們的屍骨,才找到第一座用石子堆起的路標。

此後,旅程中的磨難少了一些。

那個細心的先驅者已經在叢林和無際的荒野亂石中用火燒出了一條寬敞大道。

它一步一步把人們引到新世界的綠色牧場。

大家相視無言。

「歸根結底他是對了,」人們說道。「他對了,守舊老人錯了。」

「他講的是實話,守舊老人撒了謊……

「他的屍首還在山崖下腐爛,可是守舊老人卻坐在我們的車裡,唱那些老掉牙的歌子。

「他救了我們,我們反倒殺死了他。」

「對這件事我們的確很內疚,不過,假如當時我們知道的話,當然就……」

隨後,人們解下馬和牛的套具,把牛羊趕進牧場,建造起自己的房屋,規劃自己的土地。從這以後很長時間,人們又過著幸福的生活。

幾年以後,人們建起了一座新大廈,作為智慧老人的住宅,並準備把勇敢先驅者的遺骨埋在裡面。

一支肅穆的隊伍回到了早已荒無人煙的山谷。但是,山腳下空空如也,先驅者的屍首蕩然無存。

一隻飢餓的豺狗早己把屍首拖入自己的洞穴。

人們把一塊小石頭放在先驅者足跡的盡頭(現在那已是一條大道),石頭上刻著先驅者的名字,一個首先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挑戰的人的名字,他把人們引向了新的自由。

石上還寫明,它是由前來感恩朝禮的後代所建。

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過去,也發生在現在,不過將來(我們希望)這樣的事不再發生了。

-------------------------------------------------------------------------------------------

感覺最大的亮點在結尾,看似進入了新世界,實際上不妨說是又一輪輪迴。


錢穆老爺子的《國史新論》的序言,私以為道出了一個有願學習、了解歷史的人應該有的態度。

挖個坑先。。。吃完小龍蝦回去就更。。。

以下為內容:

一國家當動蕩變進之時,其已往歷史,在冥冥中必會發生無限力量,誘導著它的前程,規範著它的旁趨,此乃人類歷史本身無可避免之大例。否則歷史將不成為一種學問,而人類亦根本不會有歷史性之演進。中國近百年來,可謂走上前古未有最富動蕩變進性的階段,但不幸在此期間,國人對已往歷史之認識,特別貧乏,特別模糊。作者竊不自揆,常望能就新時代之需要,探討舊歷史之真相,期能對當前國內一切問題,有一本源的追溯,與較切情實之考查。寢饋史籍,數十寒暑,發意著新史三部:一通史,就一般政治社會史實作大體之敘述。一文化史,推廣及於歷史人生之多方面作綜合性之觀察。一思想史,此乃指導歷史前進最後最主要的動力。第一部分先成《國史大綱》一種(商務出版),第二部分續成《中國文化史導論》一種(正中出版),第三部分於四五年前,曾在昆明繼續公開作四十次之講演,而未整理成稿。其他尚有《政學私言》一種(商務出版),亦於第一第二兩部分有所發揮。積年所有雜文及專書,亦均就此三部分集中心力,就題闡述。要之,根據已往史實,平心作客觀之尋求,決不願為一時某一運動某一勢力之方便而歪曲事實,遷就當前。如是學術始可以獨立,而知識始有真實之價值與效用。 頃來蒿目時艱,受友好敦促,擬繼續撰寫《國史新論》一種,大體所見,仍與前成各種無多違異。惟旨求通俗,義取綜合,限於篇幅,語焉不詳。其為前數種所已經闡發者,能避則避,能略則略。讀者儻能就此新撰,進窺前構,庶可益明其立論之根據。總之,求在發明古史真相,其於國人現代思潮有合有離,非所計及。 診病必須查詢病源,建屋必先踏看基地。中國以往四千年歷史,必為判斷近百年中國病態之最要資料,與建設將來新中國惟一不可背棄之最實基礎。此層必先求國人之首肯,然後可以進讀吾書,而無不著痛癢之責難,與別具用心之猜測。至於語語有本,事事著實,以史籍浩瀚,囊括匪易,尚祈讀者恕其疏失,匡其未逮。循此而往,中國歷史必有重見光明之一日,而國運重新,亦將於此乎賴。特於刊布之先,再揭其宗旨綱要如此。 本書暫收論文五篇,第一篇《中國社會演變》,第二篇《中國傳統政治》,成於一九五O年。第三篇《中國知識分子》成於一九五一年。第四篇《中國歷史上之考試製度》,乃是年冬在台北之講演稿。第五篇《中國文化之演進》乃一九四一年冬在戰時陪都重慶之講演稿,為拙著《中國文化史導論》之總提綱,一併附綴於此。前三篇曾刊載《民主評論》,並單印為《中國問題叢刊》,第四篇曾刊載於《考詮月刊》之創刊號。茲彙編單行,特向民評社志謝。讀此書者,如能參讀作者舊著《中國文化史導論》及《政學私言》,及隨後所成之《中國歷史精神》及《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諸書,當尤可明了作者之理論根據,及作意所在。

錢 穆 於一九五0年十月志於九龍新亞書院


大家忘記這個經典了嗎

晉太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洋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 《桃花源記》陶淵明


《純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序和第二版序,風格宏大,令人震撼。


卡爾維諾的《寒冬夜行人》:你即將開始閱讀伊塔洛·卡爾維諾的新小說《寒冬夜行人》了。請你先放鬆一下,然後再集中注意力……


1.吳念真《這些人,那些事》

自序的標題就讓我很是難忘,「你們還記得我嗎?」,像是突然打開了故友的一封來信。後面的句句在我看來都直戳內心,尤是這句「到了一個年紀,某些人的生命似乎只剩下回憶。」我正值年輕,根本不能算是到了吳念真所謂那種閱盡滄桑體會生命重量的某一個年紀。但是回想我走過的這20多年,也算是到了一個有些經歷而有些人生體驗的年紀了, 回憶,重溫,審視,繼續。有時候,回憶也很有力量。

2.《民國小學生作文》

2014的時候逛南京圖書館對面的家樂福,無意看到這樣一本書,看到序言里的這篇作文,頓時對從小到大寫的作文產生了新的認識。其實這樣的作文真的讓人感覺很普通,但是在經過了應試教育十幾年的折磨後看到這樣純真原始的作文,我還是不禁顫抖了。後面的內容更精彩,遊記,散文,說明文,議論文等等,真真是讓我看到了新世界。 ps:等考完試有空繼續答(? ??_??)?


推薦閱讀:

英語專業的學生應該看哪些書?
優秀書籍應該慢慢仔細閱讀,還是快速的看上很多遍?
合法地免費下載英文書籍的網站有哪些?
如何寫出好的書評?

TAG:書籍推薦 | 閱讀分享 | 書籍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