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人交往中,對不太熟的人很周到,但往往要做出傷害一些關係比較近人的事情或者話,怎樣克服?

年後基本方向穩定,準備和幾個人從線上的交往發展到線下,由於比較重視這幾個人,不想發生以前和其他人交往過程中的不愉快,還偷偷摸摸找了心理醫生問過,給出的答案和解決方法不太滿意,所以想特別來問問。

本人有個很爛的習慣,對不怎麼熟的人,和工作有利害關係的人通常考慮十分周到,交往很愉快。但在和人交往到一般熟到比較熟的時候就習慣性懈怠別人,從比較熟到很熟的時候就開始習慣性的,故意做一些不顧別人感受的事情,或者傷害別人的事情,很像在不停試探對方底線(彷彿自己能大概摸清對方的底線,不能提的痛處之類的,但自己偏偏就會不停的圍繞,但不觸及)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到了非常熟我又會全心全意的對待朋友。

所以想請教諸位怎麼克服我在社交中對朋友一般熟到比較熟到很熟這個階段的不良情緒或者負面行為


抱歉來晚了。

題主特意私信我希望我能回答這個問題,但我還是拖了半個月才來回答,原因好簡單,因為我收到私信的時候很忙,等到閑的時候卻把這件事忘記了——瞧,我犯了和題主同樣的毛病,並非有意,只是習慣性的懈怠。

這個問題的成因,其實比較簡單,不必掰扯到什麼高深的心理學原理,那就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需要大腦的決策中樞來分配。

在任何時候,我們的大腦都會給需要處理的事情排序,這是大腦天生具有的決策能力。什麼事優先處理,取決於:1. 重要程度/痛苦值;2. 愉悅程度。如果一件事重要程度與痛苦值的比值很高,大腦通常都會提升其優先程度(比如工作應酬);而一件事如果愉悅程度很高,大腦也會自動將其優先程度排到很前(比如約會、老朋友聚會……)。

於是「和人交往到一般熟到比較熟的時候就習慣性懈怠別人」的原因就一目了然了——因為此類社交的重要程度不夠高,愉悅程度也不夠高,它的優先程度自然會往後排。其實不只題主是這樣,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

如果題主想人為地改善這一狀況,我的建議是:提醒自己,刻意減少花在「老朋友」身上的時間,多分些時間(精力)給一般熟到比較熟的朋友——這件事是需要花費時間精力去經營的。

BTW,從比較熟到很熟的時候就開始習慣性的、無意識的嘴賤,或者做一些不顧別人感受的事情,或者傷害別人的事情——這是放鬆心理防禦的表現(對完全不熟的人很周到則恰好相反,是建立起心理防禦的行為),也很正常,不必太過介懷了。


原本想發私信給大人,結果偏對我說「在題目下面回答一下哈」,那我真的就不客氣了。。說錯了話,不要拉黑我。。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挺私人的諮詢,那些說答主情商不夠的,麻煩看下答主的幾個回答,那是怎生的長袖善舞八面玲瓏心細如髮……啊 ?? (誇完了,準備打臉了→_→

這問題當然有共性,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有這個問題,譬如到了一個新的班級:一開始都是點頭之交,你講禮貌我講道理,其樂融融的;到了略熟一些,就開始沒輕沒重,在此時往往也容易形成各種小團體,紛紛擾擾的;到了畢業的時候,有感情好到親兄弟一般的,也有仿似不共戴天連畢業宴上敬杯酒都不肯的。

大部分人包括我可能都沒把這個太當回事,縱然能夠一路上走到黑的朋友不多,但奈何分母大啊,總能剩下幾個。過了幾年一看,我發現自己計較小氣八卦沒品的一面被他們看到了,瘋癲抽風弱智腦殘的樣子也被他們看到了,他們竟然還在我身邊,遂萌生感動,想著以後定然一心一意,回報這份難得。

可是大人的問題不一樣就在於,你太在乎他們了。這當然不是誇你,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或許是職業使然,或許是慣性使然,總之,你太在乎一個人的利用價值了。這是中性詞。你重視那些朋友,是因為你覺得他們太有用了。他們可以事業困境中幫助你,在生活困惑中點撥你,在精神情感上滿足你,凡此總總,不然,你也不會重視他們。

這不是壞事。我們尋找朋友,都在尋找對我們有用的,地位相當的,實力匹配的,棋逢對手的,不然,都坐不在一起,怎麼成朋友?誰不是這樣子?

其實在心裏面坦率承認這一點,日子就會好過很多。偏偏傳統文化熏染下對友道的解釋常常令人心馳神往,編出那麼多的比如高山流水之類的故事來迷惑我們,尤其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們,都想要那些超然世俗的友情,這種友情里沒有借錢沒有比誰的老婆更漂亮沒有比誰的事業更輝煌,最好兩個人坐在一起,喝喝茶彈彈琴聊聊天,心有靈犀惺惺相惜。

怎麼可能,既是世中人,何羨方外物?

我還是學生,不會想這麼多。可是我也見多了那些在學生會團委里汲汲營營努力結交好友的人,說實在的,真是厭煩,可是也不得不偶爾虛虛應付過去。一想到以後畢業,要面對那麼多熟的不熟的關係,真是頭痛。大人官場縱橫多年,怎麼會不懂這個道理。到了大人這個位置,別人想和你結交,大多是看中你的利用價值,你想和別人結交,也差不了八九。

壞就壞在,偏偏你骨子裡,不多不少,剛好剩下些對那些美好感情的天真執拗的渴望追求。多了,那就會壞事,不利於你的職業生涯發展;少了,你也不會這麼糾結地想要維持幾段在乎的感情。縱然這幾段感情的初始,可能也是起於互相利用,但你終歸覺得,這樣不好,更簡單一些,更純粹一些,可能會更快樂一些。

而且越是高手過招,彼此越是心知肚明。你耍點心眼用點心機,人家嘴上不說,心裡亮堂。對不太熟的人周到是修養,照大人這般修為,其實和一般熟或者比較親近的人保持周到也是容易做到的,可是人生百年步步謹慎的活兒,除了曾國藩那種變態的老頭,其他人就算有能力做到也不想去做到。如果一世枯榮,連個可以敞開心扉肆意妄為的朋友都沒有,多麼地沒有樂趣啊。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覺得大人的性格有些扭曲,啊,這個也是中性詞。如果想要改善一二,最好的辦法大概只有學孔子「從心所欲不逾矩」了。

盡量少想些職業習慣上的事,不去管有用沒用,坐下來聊天聊得來就聚,聊不來就散,苦心經營之下雖然也可以維持不錯的關係,但對於你特別重視的幾個人沒準會有反效果,表現自己的真心就可以了。人都特別有原則,對於真心喜歡自己又聊得來的人,怎麼會不願意交朋友呢。真心喜歡真心欣賞真心結交,以心換心,這大概是我覺得做起來做不費事的方法了。

千萬別假,說錯話做錯事發完脾氣之後即時道歉自我反省應該就行吧,我看你描述里就說挺好,什麼「我這人就是嘴賤你千萬別往心裡去,我老婆老說我這點,就是改不了,以後有什麼說錯的地方你就儘管罵回來」之類的,是不是聽上去很真誠呢。。。

我說完了。說好了不拉黑我的。。。


-

道理說再多也沒用,相信題主也懂,假若懂得了道理後就能做出改變的話,題主也不會有此一問了。

我們對陌生人的行為源於我們的修養,一旦與對方相熟後,慢慢的我們就會卸下「修養」這個社交禮儀,越來越放鬆地用自己的本性來對待對方,本性的行為很多時候是從潛意識發出的,是不受控制的,嘴賤或者發脾氣的那一刻,你根本意識不到自己需要停下來冷靜一下,只有在傷害造成之後,人往往才會靜下來反思自己的過錯。所以對相熟人說出傷害的話,做出傷害的事的那一瞬間你是無意識的,不受理智的控制再多的道理也無濟於事因為那一瞬間你根本沒想過閉嘴或者收手。你一定很希望有一個人在那一瞬間拉住你,讓你閉嘴,或許結果就不一樣。很可惜,這個人不是別人,只能是你。

如果這個問題真的對你的生活造成影響或者困擾,或許你應該狠下決心試試下面的方法,這個問題沒有靈丹妙藥,但若你真想有所改變,就務必持之以恆,有所嘗試。(此方法親測有效)

一:訓練自己的潛意識,讓其在關鍵時刻拉住你。

這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恆的練習,每天花費不足一分鐘,但長久下來,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首先,你需要一張日曆或每日記錄軟體,將其命名為「不對XX發火表」,「不對朋友嘴賤表」,「從此不嘴賤表」

像這樣的表,我有12張,每個月都有一張,每天對自己的行為做記錄,即使今天根本不會約人或者自己不常見到對方,這樣的每日記錄也顯得很有意義,不會小題大做。一方面,當你每日打開這張表做記錄的時候,」做記錄「這個行為本身就在提醒你不要嘴賤,不要發火這件事,這個指令每日在你的潛意識裡重複,會得到不斷地強化當你有一天遇到自己嘴賤的時候,或想要發火的時候,你會發現,和以前不同,在你想要將傷害脫口而出的剎那或前幾秒,會有一個念頭,一個念頭跳出來告訴你不能這麼做,你的大腦會因此停頓一下,讓你意識到你不能做出傷害這件事,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你拖延了時間,讓理智跟上來。同時,這樣的記錄也是一種正面激勵,當看著滿滿的表上都是良好的記錄,大腦會快樂,會加強這種良好的反饋,同樣,當你不小心嘴賤的時候,這個不良記錄是一種負面懲罰,你會失落於自己又犯錯了,大腦會對這種難過做出反饋,減弱這種不良行為的衝動。

二:離開對方所在的空間或者放下手機和鍵盤,並且進行深呼吸。

這個技巧是在第一步的基礎上才能發揮作用的,很多人在憤怒或者頑固的時候根本記不起來要深呼吸這件事,就是因為那個時候大腦已經失去理智了,所以有了第一步的鋪墊,當你意識到嘴賤或爭吵馬上就要爆發的時候,你需要選擇馬上放下手中的鍵盤或者離開對方所在的空間,這個空間指的是不同情境的空間,例如離開對方在房間,不要躲到隔壁房間去,你應該下樓或者到門口走走,如果你是在微信上與對方對話,應該放下手機或者鍵盤,去倒杯水,喝幾口再回來。換一個空間的意義在於,一方面,如果待在隔壁,你的怨念還沒有解除,說不定一個想不通又返回到對方房間去理論,拿著手機,一個念頭之差一手賤,點了發送,那就做了無用功,人是一種情境動物,換一個環境,思維自然而然的會馬上發生轉變,如果靜不下來,這個時候嘗試著做一到兩個深呼吸,感覺好點了以後,再緩慢做十五到二十個深呼吸,這個時候,基本上你就已經恢復理智了,做出的行為也會恢復正常和理性。如果不方便離開,適當的深呼吸甚至只是閉嘴,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有的人覺得一時嘴賤或者一時發火都是剎那的事情,只不過是自己沒控制好而已,下次控制好了,就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哪知道,一次又一次的背棄自己的初衷,讓自己陷入困擾。殊不知這個行為背後隱藏的是紮根於本性中的無意識,並非簡單的自己不知道不小心,道理你當然知道,但是你無法自控,要想改變,別怕麻煩,這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外在修養好習得,內在修為一生事,我們都需要好好的修鍊。

以上。

-


想到一句話:其實你對誰都不好,對陌生人好都是裝出來的。

怎麼克服?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唄


我覺得是因為我們對誰都不好。

對不熟悉的人客氣那是裝的;對有利害關係的人好那那是情勢所迫。


謝謝 @劉柯的邀請

題主的困擾,大概是交往中「遠則謙遜、近則不遜」的煩惱。其實,我們交往中都或多或少有這種困擾。我們能夠理性地對待關係中不夠親密的個人,卻無法對關係足夠親密的人口中留情。這是因

為隨著關係的由遠及近,我們的情感模式越來越佔主導地位,而理智模式則逐漸退到邊緣地帶。這使得我們越來越傾向於卸下「禮節」的偽裝,越來越容易向別人暴露自己的真實內心。但是這個時候,對雙方關係邊界的把握不準,也容易引起相互的猜疑和傷害。很多人可以和多數人笑呵呵的,但是和女友或老媽總是會吵架,這或許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看到贊同最多的回答,推薦《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雖說是一種調侃和吐槽。但也反映某種值得思考的東西。很多時候卸下自己的社交「偽裝」,我們會感到矛盾、困惑和不適應。這個時候,暴露自己是對還是不對呢?從不太熟時的周到,到關係較近時的懈怠,題主的內心也經歷了從緊繃到放鬆的過程。我能感覺到題主在和別人關係走近時,有一種隱隱地擔憂和不信任。這個時候表現出來的懈怠,可以看成是內心情緒的不自主流露,也可以看成是別人接近時的擔憂和試探。很多時候人與人關係的接近,就卡在這種渴望表露和擔憂試探的矛盾上。

能夠感受到題主尋求問題答案的誠意,也了解到題主求助過心理醫生但不滿意。必須要澄清的是,心理諮詢不是專家門診,問幾個癥狀,開個藥方就OK了。來訪原有人際和心理模式,是在諮詢中一點點展露給諮詢師。諮詢師也一步步地將自己的感悟和理解,通過交流互動有技巧地傳達給來訪者,讓其能夠逐步接受並主動嘗試改變。因此,題主在人際接近時的困擾和衝突,在心理諮詢室是要通過重演的方式,讓諮詢師能夠親身感受其人際模式的,並在此基礎上介入互動從而協助改變。所以僅僅泛泛問問心理醫生,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也是愛莫能助。

--------------------------------------------

以上是對題主問題的泛泛而談。心理諮詢是很有針對性和具體化的技術。實話實說,心理諮詢中所需要的具體信息,光看題主的問題描述是遠遠不夠的。題主的心理動機究竟是什麼樣的,從問題描述中也不可能完全表露出來。受到底下一個回答的啟發,八卦的我去看了題主的很多回答,確實對題主有了更多的理解。

從題主的回答中可以了解,題主應在黨政系統(好象國務院?)工作過,可能進過寫作班子,做過辦公室成員,也經歷過宦海沉浮,心情曾經抑鬱過。視野寬,眼界高,說起政壇幕後如數家珍,回答問題時略帶吐槽,也提及自己從政雄心。可以體會到題主對未來抱有很大期望,也能感覺到平時工作比較壓抑。這根據國情可以理解,作為秘書只能唯上慎言,努力做到「善於處理各方面的人際關係、善於領會上級意圖、善於總結和歸納」三大要求。只是努力做到這三大要求的同時,某種程度上也在放棄真實的自己。沒辦法,中國的官場就這麼壓抑人。

說起體制內前進的動力,題主有時充滿期望,提到官員掌握龐大的公共資源,嚮往秘書仕途的坦蕩順暢;有時自我解嘲,當年進金融或諮詢行業的想法,被為國家干到70歲的壯志取代;但更多似乎是矛盾徘徊,一直想摸清體制這個黑箱子,但因摸不到距離而困惑。體制內的很多差距,往往是莫名的可笑。2歲的差距,就能決定廳級還是部級的命運。這種命運無常帶來的壓抑,很容易讓人產生無助感。題主也提到,有時候睡不著覺,有時候會感到絕望,還會擔心自己身體。體制內的攀登,究竟為了什麼,想成就什麼,也許這是題主一直想解決的問題。

根據這些看題主的問題,或許有種更好地理解。題主試圖尋找知心朋友的願望,其實也是針對體制內孤獨壓抑的求助,渴望一種相忘江湖會心一笑的相知。這種關係是要超脫政治利害和利益糾紛的,追求一種純粹、自然而然又溫馨的交往過程。不過題主既然決定在體制內攀登,又如何能夠擺脫政治利害的煩擾,讓自己的心靈達到平靜自若的狀態?理性動機(職業生涯層面)和情感動機(個人生活層面)的困擾,或許也正是題主人際困惑的的某種根源吧。壓抑和宣洩,接近和暴露,親密和傷害,這些內心的種種矛盾,才是是諮詢師需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如何讓人際交往更加順暢真誠,平衡理性動機和情感動機是關鍵。具體的做法,拋去心理諮詢這個標準但平淡的答案(其實諮詢師還是更希望在諮詢室解決問題的),本人覺得有兩種路徑:

一種是東方的路徑,看看佛經放空自己。這也是傳統士大夫的治心方法。最近在翻趙烈文的《能靜居日記》,看這個做過曾國藩機要秘書的能人,在戰亂流離之時,一面讀經史以應世,一面讀佛典以靜心,內外兼修,中西俱通,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脫穎而出,為曾氏兄弟所器重。對曾國藩談及佛典的含義,趙烈文稱「不許絲毫著象,推究窮極至一真本原之處至矣,而此一真本原之見,尚須遣去。故凡立一義諦,開一法門,皆隨贊隨訶,隨表隨遮」。其讀佛典的心路歷程,大概對題主有啟發吧。

一種是西方的路徑,寫寫自傳梳理自己。這個作為政治大人物,是通過記者採訪完成的。我很好奇毛澤東和斯諾異乎尋常的友誼,或許這來自歐美採訪時的獨特體驗吧。特別是在斯諾的堅持下,毛澤東平生唯一一次口述自傳。看過《毛澤東的心理分析》,我發現這個自傳里含有毛多麼豐富的內心世界,這個內心世界連身邊的親人也不得而知。也正是通過口述自傳的形式,毛澤東也梳理了自己政治活動的根本動機。其實這也是自傳的根本功能,「作為精神的自我形成史」具有自我省察精神。

這是我的一點觀點,希望對群主有啟發,也歡迎認同的朋友點贊:)


不是有句話叫人愈疏而禮愈至嗎?

從小就知道這句話的我也不免對親近的人發火,小時候一直給自己找借口說那是他們智商不夠所以替他們著急,但是始終都對這樣的情況感到抱歉。

長大之後就會開始想他們能夠容忍性格像我這麼惡劣的人,單憑這一點便足夠讓我感恩。

至於解決,這件事情可以慢慢來,不妨分為兩步。

當務之急是第一步,不由分說,必須馬上改正。那就是,打人不打臉,和尚面前不說禿。在極盡修辭之能事的時候,基本做到對事不對人。毒舌並不一定就是令人髮指的。

第二步,控制情緒,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控制不是最終目的,最終是要讓自己變得平和。這個不造題主是漢子還是妹子…我控制情緒的方法漢子用起來可能有點娘…

我是這樣做的…每次被挑得想要抓著對方弱點或者痛腳踩踩踩的時候,用 委 屈 的語氣說「你怎麼這樣呢!」或者「哎呀不要這樣」。經過這一句話和之後略微停頓的時間稍加調整自己的心情,就能避免在接下來的己方陳述時間一味踩對方痛腳了。

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做法,為毛覺得恥度爆表…捂臉匿了…


究其根源是你比較自私。因為不熟悉的人會對你產生不可控的有利或有害影響,所以你出於安全和利益最大化(有棗沒棗打兩桿)自然地重視,而熟悉的人你不擔心利益影響不可控,特別是熟悉的人里的至親,好不好都不影響關係,就不尊重他們。

自私不過度是完全必要的,但過分的話可能會產生不能尊重自我的情況。這也是你想糾正的原因吧。

首先我個人覺得人一般成長到接觸社會時的第一步就會是你這種狀態,等到消除一些妄念,對人生中真實的、珍貴的東西有認知的時候,就能夠過這一階段了。

以我的方法供你參考:對任何人都要彬彬有禮,但是對越親近的人,保持禮節中感情因素多,反之不熟悉的人則漸淡至無感情,僅僅出於禮貌。對於可能對你有幫助但不熟悉的人,個人感覺也不適合施以任何感情因素,可以更加謙虛禮貌一點就好。

總之不要太自私,特別是總結經驗消除妄念。


時刻記住以下兩點∶

1.對你好的人,是本可以不這麼做的。

2.不論是何種關係的人,都終將面對離別,無論如何,都該珍惜。


上來直奔主題,巨蟹座的吧?AB血型的吧?呃,我在嘗試緩和一下尷尬的氣氛……

現有回答中有個匿名的說得很對,情商低的表現(會不會被拉黑)!如果你能顛倒過來,對熟悉的人考慮周全愉快交往,對不太熟悉的人無所謂,對完全不熟的人完全不慣菜,這才是性格,是脾氣。

30多了,真的是個可以意識到什麼是朋友的年紀,這個時候有反思還為時不晚的,主要問題是願不願意走出第一步。

說說我自己吧,有幾個死黨,平時很少聚,各種節日連一毛錢簡訊錢都不花,但是不開心了,想找人說說話聊聊天喝點酒,幾乎是隨叫隨到的,哪天饞了,打個電話中午約一頓麵條,對,最普通的街邊小店,吃完各自忙各自的。

跟死黨相處的時候,很珍惜很直接,不會有攀比不會有譏諷,對於處事你不問我不說,你問了我怎麼看就怎麼說,年前關於老公跳槽之後老婆是否應該第一時間跟隨,我們還隆重的討論一番,我完敗,討論完去吃的烤肉。

相處久了,誰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彼此都知道,誰也不會觸及別人的底線,嗯,理解成尊重吧,尊重每個人對每件事的選擇。

繼續說我自己,我這個人比較單調,跟不熟悉的人不會主動套近乎,只有在某個事情或者某個領域有共同的愛好才會有交流,除了交流之外很少閑聊,因為我不知道該聊什麼。我只跟覺得熟悉的人開玩笑的,但是不會開過格的玩笑,這件事不知道是對是錯,反正我被知乎好友拉黑過。

如果彼此不對脾氣,要麼是還沒到那麼熟悉的程度,要麼根本就是兩類人,不去打擾走自己的路就好。

死黨也好,好友也罷,相處的時候交流的時候,有些話我在說出之前,最常考慮的就是這句話會不會有歧義,會不會言辭不適當,我自認是個傳統的人,傳統的有點古板,如果我的三觀沒錯,那麼交流時還不能接受的,那就不是一類人,這樣的朋友不交也好,免得將來麻煩。

我最在意的,按照從重到輕劃分:家人,死黨,朋友,其他,而且我是一個老婆比死黨重要的人,死黨聚會,只要不是失戀、不開心一類負面情緒,老婆想我陪陪她,肯定陪老婆不陪死黨;死黨的妹妹在街上被人欺負,我也會管。

到此,我的建議是:有些問題你自己也意識到了,考慮要不要把重要程度調整一下,然後決定怎麼做,改還是不改決定權在你不在別人,人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群對脾氣的朋友!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任何人在生活中都有看不慣的人,各種看不慣那種,可是你最最看不慣的人有沒有朋友有沒有死黨?肯定有,甚至你們兩人還會有共同的朋友……

再好的人也有人看不慣,再壞的人也有死黨,都是處事風格的問題,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之分,說句難聽的,那些結伴團伙作案為非作歹的人,不也是一拍即合的嗎?街頭的小痞子之間,不罵娘不說話,不也稱兄道弟一起玩嗎?是,一言不合打起來的也是他們,打完人家還能一起玩啊……

反思是對的,但是太多自責和糾結也會形成負面情緒,拿一張紙,兩行,上面一行是改正以後的利與弊,下面一行是依然我行我素的利與弊,怎麼選擇自己定。

讓別人幫你做選擇,早晚都會有覺得委屈覺得不甘心的時候!與其壓抑自己,不如讓自己活得瀟洒自在,說話嘴邊沒把門的不想改,那就找一群喜歡這樣的朋友嘍;決定了要改,那就重新開始從頭開始,做個更好的自己,永遠不晚!

世間的很多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的,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停了很久沒有更新,旅遊回來繼續寫完吧。

題主問的是,怎麼克服這個不良情緒和負面行為。

有辦法啊,我說過,

一段關係往往有以下兩組六個人參與:你,你以為的你自己,對方以為的你;對方,對方以為的自己,你以為的對方。這兩組之間,同一組的三個人相差越大,越不易建立良好的關係。

我還說過,

7以上,你們可能認識超過十年……你們彼此參與人生觀,共建世界觀,分享愛情觀,價值觀?你和他根本是用同一套盔甲,有時候他穿你的,有時候你穿他的,不必害怕你仍有他沒有知曉的陰暗面被他唾棄,也不必覺得他會因此離開你。

這些人彼此內心都說過的一句話:你永遠不用擔心我的看法,我怎麼會評價你。

虛偽的你如同虛偽的我一樣,我們都在自欺欺人中度過一生。我們以為這樣過活會讓自己好一點,其實都一樣啊都一樣。

吶,如果要真的消除不良情緒,解凍負面行為,得做到一個詞叫做:知行合一。

解放你的內心,面對內在的自己,完全達到彼岸。總之就是包~治~百~病~

不過,暗夜掌燈,良於行,但也會讓人看見你、暴露你。

但,如果你有剝離盔甲暴露蜷在蚌殼下的豐滿柔軟自己的勇氣,可能你會發現一件事:

你的盔甲不再是盔甲,變成了牛角、象牙、喙、爪,永遠不需要卸下。

我的故事講完了。

———————————————————————————————————————

以下是之前答的:

題主,這個問題我很專業啊,專注做小刺蝟二十年。

孔子曰,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則怨。他說的小人是小孩子,這個大家都知道哈,但是我比較囉嗦(你看——我對可能看到我答案的人「陌生人」語氣真的很nice)而且我被迫賴床,所以多寫一點兒。。

女人和小孩子為甚麼就要特別近之不遜遠則怨?其實首位答案已經說了,因為他們都不愛好好鍛鍊自己「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男性出於社會化需求,一般這個問題暴露得少一些,但也有任性的、不愛用符合社會化標準方式處世的人,最終他們要麼被改造(主動或被動),要麼生活得較邊緣化(不popular),特別極端的個體可能是,基因都沒有被留下(情商不高真可怕?)。

人都說戀愛不是兩個人談的,其實普通人際交往也是一樣。一段關係往往有以下兩組六個人參與:你,你以為的你自己,對方以為的你;對方,對方以為的自己,你以為的對方。這兩組之間,同一組的三個人相差越大,越不易建立良好的關係。

早在我還是個小少女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和瞭解我的人討論過這個話題:如果人和人之間的相熟程度是1-10,在我這裡,相熟程度從1-3的人群很多,我也會用最nice的方式對待他們。

這是下意識的反應,是修養是素質是家教,again,如同首位回答說的,是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但其實也是防備。在這一階段我們之所以會對人特別好,是因為我們互相不了解,我們希望人家知道的我們是盡可能符合我們內心對自己要求的那個自己。我們希望人家至少對我們有「那人真挺不錯的」之類的評價。因為我們是會反省、自斟、完善自己的有思維的生物(btw此處並沒有價值判斷,有思維不代表就高尚、高級、高等)。

相熟程度3-5的人群,可以稱之為熟人了,一起吃飯唱歌手拉手逛街,我們會暴露出相對真性情的一面,這時候會聽到「原來你還滿逗比/細心/會照顧人」這樣的評價。我們很高興和對方交換了演員角色之外的一點帶有個性的東西,同時也相互釋放鬆懈了防備。「靠近一點,我允許你看到盔甲之下一部分的我」。

到了5-7階段我們可能就漸漸不遜了。因為什麼呢,原因很多,我有限的腦瓜子窮盡不了無限的可能性,就列舉幾點:

1.「這個人看過盔甲下大部份的我,他會因此看不起我嗎,會離開嗎,他也看過那個人盔甲下面的模樣,他會撇下我去那邊吧」

原生家庭裡的各種引子,導致缺乏自信有些人這麼想,「不如我再壞一點,如果他還沒有走,那我就再給他看另外一部分盔甲下的我吧」

據網路消息,夢露說的:不能接受我最差一面,就不能擁有我最好一面。很多人意識、潛意識都是這麼想的。其實無時不刻地,潛意識為了保護自己,我們都在博弈、考驗、妥協,只是那是已經內化了的邏輯,不需要前意識再推導、指揮了。

2.「這個人看過盔甲下大部份的我,他已經比其他人瞭解更多的我了,我不需要再對他帶著盔甲,畢竟帶著盔甲是很累的,那麼,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到這裡,盔甲是卸下了,也任性了,但是,關係,你,他,也止於此了。終此一生,你們也只是互相照看彼此盔甲下的自己,你也就是一個必須時而穿盔甲時而脫盔甲的人?對,盔甲冰冷堅硬,但保護人,盔甲下的身體溫熱柔韌,但很脆弱。

這種「互相照看過盔甲」「不同於旁人」的感覺是你們關係特殊之所在,為此,不遜,因為此時你們都覺得,盔甲是「給外人看的」「我們之間沒必要」。

大部份的親人,伴侶,一般意義上的好哥們好姐們,父母和孩子,都在這裡。

7以上的人呢?

7以上,你們可能認識超過十年,可能一起同過窗,扛過槍,*過*,分過臟?對不起,哈哈,用這句話我是想說,你們彼此參與人生觀,共建世界觀,分享愛情觀,價值觀?你和他根本是用同一套盔甲,有時候他穿你的,有時候你穿他的,不必害怕你仍有他沒有知曉的陰暗面被他唾棄,也不必覺得他會因此離開你。

這些人彼此內心都說過的一句話:你永遠不用擔心我的看法,我怎麼會評價你。

對啊,我怎麼會評價你,你就是我自己一樣的存在啊。你的痛就是我的痛,你的愁讓我也難受。擁有這樣交情的人,誰也不會隨便傷害對方?

ok,手機黨先到這裡。


交往是平衡的!

你對陌生人好,是希望陌生人也對你好。

你對熟人不好,是不怕熟人對你不好!


慢慢轉變吧,自己以前也是這個樣子,對待越親近的人越容易發脾氣或者說關注度不夠。

後來仔細想了想,這不是欺負人呢?

欺負對我好的人、不願意付出,而對一般的人去付出。

後來慢慢的改了,從個人修養上去改,待人和善,不易怒,多關心、關注親近的人的事情;不熟悉的,和我關係不大的,基本也不怎麼在意他們。

工作上,該怎麼做,自有一套工作待人接物的方法。


朋友,請先原諒我的無禮,我覺得問題產生的原因可能是:你的修養不夠。你本質上仍是一個自私且不顧他人感受的人。

就像@Joy Lau說的那樣,其實你對誰都不好,交往熟稔之後的怠惰和刻薄才是你內心的真實寫照。你可能是一個懶惰的人,不願費勁去經營友誼,一切的付出可能都源自於彼此的利益交換;你可能是一個不自信的人,出口刻薄是你下意識掩飾內心慌亂和嘩眾取寵的行為;你可能是一個自私的人,你根本不想考慮別人的感受。。。

我在另一個問題里談過相關的看法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059796/answer/39294641其實人都是自私和懶惰的,我們所有的人都是這樣。我在生活中也有跟題主一模一樣的感受和經歷。然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放棄努力向人性的弱點妥協,更不是堂而皇之地宣布它們的理所當然,而是不斷地鍛煉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強大。我一直認為,愛和善良是沒辦法裝出來的。內心弱小時的委曲求全,總會有露出馬腳的時候。

那麼怎麼鍛煉自己的內心?我有一些心得跟題主分享一下。

一方面,別放棄自身的學習,多看多聽多想。從書裡面,影視作品裡面,去學習,去揣摩,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糾正自己的談吐,如何變成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另一方面,多換位思考。每當你下意識要挖苦別人時,想想如果別人對自己說同樣的話自己是什麼感受。每當你不想為關係付出努力時,想想如果自己被人冷落的話自己會是什麼感受。形成習慣後,壞毛病會改正的比較明顯。

其實想了想,大早上躺在被窩裡爪機碼了一堆不知所云的文字,只是因為在評論里看到,不少人說「對母親大喊大叫」,似乎被戳到了痛處。

朋友,如果以上的努力做不到,請至少對身邊的至親至愛用些心,努些力。我們一起加油

就醬。


問自己兩個問題:1.你真正了解你親近的人嗎?

2.你尊重他們嗎?

對親近的人,我們接觸得多,會認為很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缺點和優點,這時候,容易「為了他們好」而對他們進行教育批評。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他們為自己負責,作為旁人,你能提醒建議,但是不能強制對方,你只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就行,至於別人是否完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過著自己的生活。

另外,你認為的好,不一定是真的好,你總以自己的標準評價別人,當別人不符時,就取笑,這是迂腐、教條。人生百態,百態才是真諦。

相信別人能過好他們的生活,不需要你指點,學會欣賞別人。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有讓人欣賞的地方,你可能因關注於他讓你不滿的地方而看不到他的優點。又或許,你的境界還沒達到可以欣賞他人人生哲學的程度。

鑒於你對自己的現狀不滿,給出兩個簡單易行的方法:1.克制。剋制自己出口傷人的習慣,寧願 不說話,也不要條件反射地開口,也就是開口之前先忍耐幾分鐘。2.耐心。耐心地聽別人說完他要說的話,先了解他,而不是先評價他,當你了解的他有你不能容忍的缺點時,如果不能包容,也不要干涉,你可以少跟他接觸。


這種比「對親密的人很體貼,對陌生人和旁人很不客氣」還要糟糕,真的,至少人家那是正常人際交流方式,要「對親密的人苛刻,對不太熟的很客氣周到」說白了是內心太脆弱不懂愛,旁人你不敢得罪,只有親近的人你敢釋放本性,因為你知道他們會包容你。不過很多人都這樣,哈哈,要造成困擾就慢慢改吧,珍惜跟你有親密關係的人,他們才是支撐你情感體系的人。


大多數人都有一個通病,不懂得珍惜,而你很好的舉了自己的一個例子

不過如果真的如你所說,你在和他很熟之後又會全心全意對他,那麼我覺得你還是挺不錯的,但你和他一般熟或比較熟的時候容易傷害別人,我不知道會有幾個人願意和你深交下去,那麼到現在又有幾個人和你很熟呢?或者這樣說又有幾個人可以榮幸的得到你的全心全意,答案應該是少之又少。

當你擁有的時候你也許不覺得會是怎麼樣的,但當你失去了他就會知道什麼叫做心痛了。為什麼不珍惜?僅僅是因為你沒有失去他,沒有嘗試過失去他的滋味,你以為你和他已經很熟了,關係很好了,可以毫不掩飾的放縱自己的言辭,行為,對別人進行無意識的傷害,但你卻發現他在試圖離開你,他受不了過於放縱的你,所以你又開始珍惜,又開始後悔,所以當你失去的他的時候就會想到他是有價值的,當初若是珍惜他,現在他也不會離開你,而能得到你珍惜僅僅就是和你很熟的人,所以你能全心全意也很好理解了。

好像是這麼簡單,好像又不僅僅是如此,你對陌生的人可以保持自己周到完美的形象,那是因為你在刻意偽裝自己,因為你本質還是一位不怎麼會對別人好的人,你覺得對他付出了,你們之間關係增進了,他就得忍受你的刺,因為你們已經關係親近了,但對方忍受不了在即將離開的時候,你又戴上面具繼續偽裝,但那個人已經離開了,你只能珍惜身邊還留著的人,所以造就了現在你這樣複雜的情緒。

我的意思你可能已經明白了,那好吧,我們都是男人,我就直說了原諒我也傷害你一次,你是一個並不懂得珍惜別人的人,你珍惜不熟的人和特別熟悉的人,前者是因為你想要和別人很快成為朋友的可以討好和偽裝,後者是因為因為你的後悔和自責,因為離開的人讓你覺醒心痛。

真的想改變的話,我還是希望你能脫下偽裝的自己,學會真心對別人好,真心的去為別人全心全意考慮周到,慢慢的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學會了珍惜。

請學會用心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不要等到一切都離你也去時,自己只剩下的是後悔和自責。

這裡送你個故事把.

曾經你是一隻蠍子,但你很孤獨,所以你想要交幾個朋友,你收斂起自己有毒的刺,開始去交了很多朋友,當朋友們都在你身邊時,你感覺很愉快,忘記了自己帶刺的尾巴,你將它展露出來,而你又天生喜歡蜇人,所以你傷害了很多人,於是朋友們都離開了,你才幡然覺醒,又收斂起自己的毒刺,開始對別人好,如果身邊還有人你會加倍的對他好,但朋友又多起來,你又忘記自己的毒刺,而你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循環,結局留給你自己寫吧,希望你能將自己帶刺的尾巴藏好,並且改變自己喜歡蜇人的天性,那時的你也就懂得了珍惜,你自然就會完美起來,身邊的朋友也不會再受到你的傷害,你會擁有更好的自己和惺惺相惜的朋友


這是情商低的表現,可以參考以下這個問題的答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070036/answer/39676252

我以前也是你這樣的。後來在做銷售工作時,發現自己對客戶總是很耐心,即使客戶耍脾氣擺臉子不接電話不回qq,我依然鍥而不捨的想跟客戶搞好關係,真是客戶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戶如初戀。直到有一天,我跟我媽電話里吵了一架以後,撂下電話我突然想「這要是某個客戶這麼跟我說話,我會怎樣?」然後人就在這一刻頓悟:「跟自己非親非故的陌生人,甚至對我態度那麼惡劣,我都能笑臉相迎。而對我自己至親的人,我居然都沒這個耐心和好態度,我這不是傻逼么?」

自那以後,我在跟家人和好朋友在一起時,一旦覺得自己情緒比較激動時,我就想到我自己是不是傻逼,然後有意識的把對方當成客戶來對待,潛意識裡面的態度和耐心都會改善很多。時間長了,對自己親近人的態度自然就好了很多。

除此之外,還有別的方式,有需要得話再補充吧。


多想一想如果自己被很看重的人這樣對待的時候會有什麼感受,反覆想,讓自己難受到想在地上打滾,次數多了,就會對自己要做的傷人的事很敏感,自然會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

我當初就是這麼過來的,倒沒有刻意這樣自虐,當時不自覺就這樣做了,感覺挺有用的。

其實我覺得題主能感覺到自己這樣不好本身是很好的事哦,太多的人傷人而不自知,反而認為是對方小題大做之類,能夠感受到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並試圖改正,本身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了,給你點贊~加油!

另外補充,如果事後想到剛在做了不妥的事,可以勇於道歉啊~當面說可能太正式自己也張不開嘴,但是在網上說一句,「我剛才那樣不太好,抱歉啊。」也是很有效果的~


日久見人心么。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我很毒舌,人熟了就愛逞機靈。其實還是心的問題,自己刻薄,不顧別人感受逞一時之快。慢慢修正心念,話將出時停下想一想。

加倆句偈:知幻即離,離幻即覺。狂心即歇,歇即菩提。


推薦閱讀:

不喜歡和不熟的人聊天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嗎?
以人是自私自利為假設的理論,如何解釋有些人或是團體犧牲自己的利益維護他人利益呢?
你有哪些「一般人我不告訴他」的吵架技巧,能夠巧妙地幫助你在每一場爭吵中立於不敗之地?
如何改變自己的勢利眼心態?
在眾多心理學研究中,有哪些「政治不正確」的研究主題?為什麼?

TAG:心理學 | 社會學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