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給你最大的提升/感受是什麼?
今年是進入辯論隊的第四個年頭。大四了,要畢業了,下學期校賽打完,就是說拜拜的時候了。
所以想在這裡抱著探討的心態,說說我對辯論的若干感受。有疏漏之處,還望指點迷津。1。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謊言的世界。
這個世界裡,人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總會千方百計把自己變成對的。而偏偏不幸的是,任何內容經過包裝,都可以聽起來很有道理。
- 學校為了號召同學支教,於是拚命宣傳支教的高尚道德,說支教是對的。
- 商人為了讓消費者花錢,於是拚命營造商品的高價值體驗,說消費是對的。
- 健身教練為了讓你報班,於是拚命提升正確鍛煉的重要性,說報班是對的。
- 明星為了獲得人氣,於是拚命打造「好男人」『最美校花』等形象,說關注我是對的
- 等等等等
- 有些人跟你講的所有道理,所有觀點,都可以與事實無關,只是為了達到他的目的而已。
恰逢我生在當今的教育體制下,剛上大學的我,沒有自己的三觀,習慣與服從,習慣於隨大流,習慣於人雲亦云。
是辯論教會我識別廢話、虛話、假話、大話、空話。是辯論教會了我獨立思考和否定,在這個心靈雞湯泛濫的年代,有自己的主見,不被別人的瞎話唬住太重要了。是辯論教會我關注事實,不被情緒左右,深入的了解世界,也了解自己。2。心理素質和表達能力的提升。人活於世,總是要和別人打交道的,在這個社會裡,無論走到那,會說話都是一門極為重要的能力。
因為,同樣的內容,換不同的方式說,就能取到不同的效果。總能將心比心的說別人想聽的話,你做人做事的成功幾率會高很多。剛進大學的時候自我介紹,我支支吾吾在講台上說不出話來。現在我可以萬眾矚目之下口若懸河了。說話這麼簡單的事,有嘴巴不就能做到么。現在想想,我常常為過去那個不服輸的自己自豪,如果我沒有那麼狠下心逼自己,也許我現在還是個躲在寢室成天看玄幻小說的人,人前連大聲說話的勇氣都沒有,沒有自己的目標和追求——因為不敢。——現實生活中,這種人真的很多,因為慫習慣了,越來越不敢超越自身一步。幸福是自己爭取來的,不敢爭取的人沒法得到幸福。3456……當然也有知識面的拓展,文筆的提高,以及收穫很多美好回憶,很多好朋友。但畢竟不是最主要的,就不詳細描寫了。
不知道各位有什麼樣的感悟,或者對我的看法有什麼樣的想法,歡迎留言。PS:有段時間沒寫一辯稿了,文筆生疏,見笑。
對我來說,提升最大的是認識了很多朋友,從東北到北京到浙江到上海到西安到廣東,從澳洲到新加坡到馬來西亞到英國,這些辯手後來都成為了各行各業優秀的人才,這些人對我的提高和幫助很大。並不是功利性的那種提高,而是對我的認知、性格、閱歷的提高很大,我認為這是對我來說最大的財富。
1,語言的邊界是思維,思維的邊界是閱歷。
2,語言能做的太少太少,有時候不如來一巴掌。
3,沒有傻逼的觀點,只有傻逼的人。
4,永遠不可能說服一個「對方辯友」,生活中也是
5,價值觀是有深有淺的,三觀刷多了自然看得遠
6,不要總想著怎麼駁斥,要想著怎麼包容。
7,辯論是談判的藝術,不是撕逼的對抗。
8,沒有絕對的真理,古話時常不適用於當今
9,沒有標準的比較都是耍流氓。
10,林子大了,什麼觀點都有。當時,第一個學會的辯論概念叫斷言。
斷言是指,在辯論場上,辯手說了「什麼」,卻沒有說「為什麼」。在奧瑞岡的體系里,賽場上使用沒有論證的斷言,是一件幾近於講了等於什麼都沒講的行為。我打小愛吹牛,那幾年下來,愛吹牛的習慣不僅沒有減少,每次還都能圓得很清楚,戳都戳不穿。工作後單位同事紛紛表示嘆為觀止,因為我常年在領導面前吹牛面不改色,要知道,俺的牛逼可是從來不「斷言」的。。。。。第二件記憶深刻的事情是,大一的時候,和朋友在食堂忘記帶飯卡,結果碰到剛打飯結束的大四學長,遂一起去坑對方飯卡。學長是個很坑爹的學長,在我反覆強調錶示「因為他的原故上篇一辯稿改七遍最後還輸比賽事件」後,終於將飯卡借於我們,然後我們排了很長的隊,在眾目睽睽之下打了飯付款時發現飯卡里只有6毛錢。。。尼瑪,有見過學生在食堂吃飯,把飯打了還退還回去然後灰溜溜的離開的么。。。。
對的,這是個記了十年的仇,我要算在提升里嗯。
會比常人更清楚「死刑合法化」,「安樂死合法化」,「賭博特區合法化」,「同性婚姻合法化」,「色情特區合法化」這些玩意兒。奧瑞岡辯論的玩法,當年真心是翻著論文抓著結論和數據去把比賽打下來的,雖然那時還小,也比較不學無術,玩的比較稚嫩,翻譯軟體倒是玩轉的很那陣子。。。
政策辯打多了,也許算得上是另一種模式下,更多明白一些「民主」。
反正打比賽的時候,「俺們作為一個有良心的政府。。。」,一向是風靡一時的口頭禪。。。「什麼是根屬性?」整整搞了一年(某奧瑞岡基本概念),再一年後分分鐘發現理解的還是不大對頭,可憐了我後面被我誤人子弟的學弟學妹。。。阿彌陀佛,俺教你們的概念是俺學姐教的,本身總算是對的,至於我扯淡的那些「理解」希望你們分分鐘忘掉。。。。嗯,不懂不確定的,不胡亂教導人了,也不能自己扯淡概念阿彌陀佛。。。。
西裝的事情我要提一提。我屬於那種平時各種挫,穿了西裝就人模狗樣的傢伙。所以深刻的記得穿西裝那天,去場子的路上平時嫌辨我連看都不屑看我一眼的幾個同專業妹子,圍上來嘰嘰喳喳了良久紛紛紅著臉表示哥帥爆了果然人靠衣裝云云。至此以後自信心暴增了一下,然後就厭惡了。少不更事的我,當時就覺得「尼瑪這是浮華的表面,只會阻礙哥內在的強大」,然後就各種抗拒穿西裝,繼續各種矮矬窮了,繼續沒妹子理了。。。。
辦比賽很辛苦,也很鍛煉人。
新生賽比賽遲到的都是混蛋,遲到的評委分分鐘應該拉出去騎草泥馬,遲到的辯手分分鐘應該被草泥馬騎。我負責揮鞭子。我可以一直說下去嗯。。。
最大的提升/感受?辯論對於一個畢業的人來說,不後悔、不疑惑,偶爾比有收穫、有快樂,要重要一些。
當然,有收穫、有快樂,很多時候就夠了,不是嗎。謝謝邀請。
提升很多,說不出最大。最大的感受是:一件事情是你自己選的,那麼,你投入越多,越傾向於認定,它的意義重大。
如果恰巧這項活動訓練了你的表達,鼓舞了你的表達欲,那這項活動的意義就會被說的尤為重大。其實,倒不在於究竟做了什麼事——當年若不辯論,去練演講,練談判,多讀書,多寫作,只要足夠投入,一樣會提升。很難說辯論這個活動天生就比其他很多有意義的活動形式高到哪裡去。
這不是打辯論的人的毛病,這甚至根本不是毛病,這是人性。不知道為什麼我打辯論以後說服別人的慾望越來越小……
昨天去聽了武大教練陳銘學長的辯論講座,收益頗豐。
結束鼓掌時,聽見旁邊的同學輕輕說了句"又過去一年了。"我一驚。是啊,已經一年了。
這一年我學到了什麼?收穫了什麼?
我幾乎忘了大一開學為什麼去辯論隊面試,好像是一心鄙夷學生會組織,又聽說院辯隊"幾十個錄取七八個",一個激靈就去了。
我的初衷既不是熱愛辯論,也不是鍛煉自己,我的初衷就是沒有初衷。純粹覺得好玩,接下來的都是機緣巧合,院隊,校隊,一路走了下來。
辯論是一件很費時間、精力、腦力的事。為了一場三十八分鐘的比賽幾乎會壓榨掉一整周的空餘時間,查資料、看論文、頭腦風暴、出框架、立論、打摸辯、再出框架、再立論、做總結、比賽。而系列賽都是周周比,從無空閑,腦子裡的弦一綳就是一兩個月。
真的,太累了。一次次,我開始懷疑,我做這個是為什麼?
辯論的意義在哪?
辯論可以當飯吃么?真正靠辯論吃飯的職業只有兩個,律師和政客。我學的不是法學,中國大陸不存在"政客",那我學辯論意義何在?
真理是靠辯論辯出來的么? 顯然也不是。雄辯如古希臘三傑,先秦諸子百家,這是目前人類思辨的頂峰,他們也沒辯出個所以然。而辯論比賽又是個廣度有餘深度不足的活動,邏輯鏈一長深度必然挖不下去,最後往往都是互搏技巧,觸及不到真理。
所以我做這個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我一直思考到大一上學期校院系杯結束。那時我還和朋友說,大二不想再忙辯論了,沒意思。
但在南京浦口杯和黃金聯賽打完後,再到昨天聽了陳銘的演講,我似乎又想明白了。
有意義的不是辯論,是思辨。辯論比賽只是思辨精神的具象化載體。
每當社會熱點事件發生時,辯手很少會沖在前排義憤填膺,因為我們拿到問題習慣了尋找判標,質疑論據,判斷信源,推敲論證。
辯論真正教人的不是攻辯技巧,而是一種思維模式。這種模式讓人不易被誤導,降低走錯路的幾率,學會剝開文飾探尋真相。
思辨精神的貫徹讓我們不得不更理智的思考,更堅定的做自己。
學會做自己,這是辯論予我最大的意義。哪怕我為一個完全不合我內心立場的辯題舌燦蓮花,吹的天花亂墜,我也知道我心底想的是什麼。
謊言的最後一道防線是自己,當自己欺騙不了自己時,誰也迷惑不了你。
(?-?)?
- 讓我能更有邏輯、更有條理地表達一個觀點或說明一件事情。如果說原來在這方面我只是「明顯好於絕大多數人」,在經過多年的辯論訓練之後,我有自信說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比絕大多數人高一個檔次」。反映到學習和工作中,就是當你參加各種項目答辯、彙報或者討論的時候,都能既明顯地減少用於準備的時間又能顯著提高溝通效率和展示效果。
- 讓我能更少地陷入無意義的爭論。作為一個辯手,擅於「聽」和理解是重要的基本功,而對大量辯題的反覆討論和辯論更是讓他們有了非常強的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以及梳理各種觀點的來龍去脈的能力。這樣的能力在生活中能夠幫助你非常容易地理解各種多元化的乃至是對立的觀點的產生緣由和其合理性、局限性,幫助你分清什麼樣的討論、爭論是必要的、能得出唯一結論的,什麼樣的則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根本無需也不可能求得一致的,這對提高效率和增進社交都有好處。
- 讓我心中的激情不隨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的平淡而消退。辯論賽是比賽,是戰鬥,是能夠讓人熱血澎湃的競爭和對抗。我很感謝辯論這項事業——請允許我這麼稱呼它——在我離開大學校園之後為我心裡的那一小團火焰提供著燃料,讓我沒有被枯燥乏味的實驗室生活和按部就班的工作變成一個無趣的人,讓我這個不太適合運動場恐怕也不適合戰場的男人能有機會像一個真正的男人一樣去痛哭、去嘶吼、去振臂高呼。
- 讓我有機會以非常低的社交成本認識許多聰明、有趣、勤于思考又善於交流和表達的人,與他們充分地互動甚至跟他們中的一部分成為朋友。等你離開了這些辯手走進社會,你會很快地發現要認識一個這樣的人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一
我發現語言是局限的。
因為一句話往往是包含著語境和預設,背面是隱藏著道德判斷的。舉例子吧:
假如兩個人有不同的觀點:
我覺得XXX的一生過得很失敗;我覺得XXX的一生過得很成功;雙反各自舉出支持自己觀點的事例,
你舉一個我舉一個,氣氛越發激烈;但或許只是預設的道德判斷不同罷了。他們的分歧很有可能是在人價值性應該體現於何處。
這種預設語境在歷史討論中也是屢見不鮮,所以很容易導致討論流於瑣碎。
人們似乎認為自己討論的是歷史事實,但實際上可能爭論的只是背後的價值觀罷了。再舉例子:
有人在我文章知乎專欄(《黑鏡S01E02》中的那些爛遊戲)下這樣評論:以前一直認為,產品設計有理論派、實踐派和哲學派,現在發現,我錯了,還有一種新派系,暫時就定義稱作「無厘頭玄派」。。。就是看完了這些人寫的東西後,你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去評價——因為你會發現,幾乎對你做設計沒有什麼幫助。
但是實際上這條評論中存在了不少的預設:
1.他完全以他個人的需求和智商水平/知識水平來斷定某個東西是否有幫助;-完全不考慮到"如果其他人認為是有幫助的話"那怎麼辦?2.他認為一個東西只有(對他做設計)有幫助就是好的,沒有幫助就是不好的。
-那有沒有對於其他事物比如你的生存有幫助的好東西呢?-是否存在沒有幫助但是依然好的東西呢?-這裡面的幫助要如何定義呢?3.只有有幫助的東西你才能夠評價:
-邏輯還原如下:因為對於我做設計沒有幫助,所以我根本不知道怎麼評價。-但是有趣的是:他還是做出了評價23333。做出了不知道怎麼評價的評價。4.遊戲設計完全應該是產品設計。
-恩他直接把這篇文章看作是產品設計的文章。-先不管說這篇文章只是雜談,遊戲可不一定是產品。再舉一個:在知乎專欄(寫在卸載《陰陽師》之前)評論的:然而陰陽師是商業遊戲不是獨立遊戲,目的就是快感,而不是「正統」的心流或者教育意義或者任何東西。一定要玩以載道?參見京劇的下場。
其實說的很有道理。
但是他的預設我不同意,即:1.商業遊戲和獨立遊戲的道永遠不能統一?-兩者中間沒有模糊性?-不存在有快感也有教益的東西么?2.因為某遊戲自己「定義」自己為商業遊戲,就可以免除任何批評?-這種反正我是流氓你能拿我如何的邏輯您認為非常對?二
我發現觀點在某種意義上是不存在的。
曾幾何時,
大一的時候我還屁顛屁顛地跑去和學長論述我認為「辯論是有害的」這一觀點。丟臉哈哈哈。但我現在還是得按照這個思路來闡述。辯論賽的辯題是預設的,也就是抽籤或者比賽方拋給你的。
也就是說和你既有的認為相衝突的,你也得「違心」地說。但是其實在立論準備的過程中,你會慢慢「認同」自己的觀點
——為什麼打引號呢?因為其實大多數辯論賽場的觀點,有些問題並不是哪方的資料更加充足。而分歧往往可能會出現在確立共識「預設」,或者說是討論問題的平台/角度上。雙方都能打的辯題,真正的交鋒和真理的對辯往往是少的。大多數則是像雙方各自建立一個大房子(一套邏輯鏈條),在自己大房子中自己的論是可以成立的,這一個大房子的邏輯鏈條通常是嚴密的。而雙方做的事情並不是在一房子里打架,而是不斷地將對方拉進自己的房子里。
也會有勇者會假意順從進入對方的房子,卻是在尋求房子的弱點,一擊必中,那麼或許整個房子就會瞬間倒塌。也就是俗話說的,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所以有個答案說辯論不是真理、亦非口才之辯,而是思辨之辯,邏輯之辯。在某一件事情上,其實一般人通常並沒有什麼非常穩固的觀點,大多數自發的觀點是來自於感覺、或者是文化、那是被建構的,再或只因為了解不夠沒有認真考慮過罷了。
所以觀點在某種程度上不應該是一個穩固如山的,排他的,
而是應該是開放的,圍繞事實的纏繞攀升的,是晶鑽的各個面的反光。三
揭示同樣重要。
一個學長的讀書會提到的思路。泰勒斯說,世界的本質是水。
現在我們大概會輕蔑一笑,哼我就是不讀科學我也會知道不是。
觀點很落後。但是
或許這是人類第一次意識(揭示)「世界」概念的存在。意識到「世界本質」的存在。而這點就是非常的了不起。在新史學上,新清史這種混亂的爭論通常是預設了政治的立場來捍衛/反對漢化。
但是其實歷史本來就不能是單線敘述,而是開放出一種多樣性的變動狀態,這樣或許更加接近真實。或者說歷史學家本身的終極職責就應該是作為一個國家神話建構的揭露者。他不必表明觀點,我覺得就像白彬菊那樣,舉出滿族文化中心觀的這種看問題的方式,就意義巨大了,在某種意義上,也就足夠了。羅友枝和何炳棣在漢化問題上的爭論,實際上帶著很強的政治色彩,何炳棣在反駁的時候,往往針對的或許是羅友枝論證中所據材料的問題或是某些對於中國文化不熟悉導致的基本錯誤和誤解,但是這些東西的削弱是否真的可以完全否定羅友枝滿族視角的提出?是否就可以斷定這樣的視角是胡說八道?歷史的主觀性和杜贊奇「複線歷史」所揭露的就正是這一單一視角的局限。實際上這一些觀點真的是邏輯上的非黑即白,非左即右么?
不好說。
所以其實觀點或許並不衝突,我們常常不需要為了自己預設的價值所作出的判斷,或者是支持這一判斷的材料來爭辯,因為這些通常是第二位的,是次生的。
可能或許揭示出價值的多樣性,觀點視角的多樣性更為重要。在這個意義上,
網上太多的爭論都是浮於表面,毫無價值,毫無意義的。因為他們擅長捉住對方論述中不夠嚴密,材料來源的各種「次生品」,或者進行人身攻擊,而並不能真正地發現到他們觀點的分歧在哪,或者說:這兩者的關係是非此即彼的么?再或者說:即使是非此即彼,有爭論的必要和說服的可能么?四
恩,
所以大概我對於評論是兩種處理的:對於提供了新思路,或者有新啟發新補充的,友善而主要在於表達感受的我會點個贊。對於充滿了惡意和鄙夷的,我也不想撕逼,我會指出它評論中的邏輯錯誤或者不贊同的預設,就算鍛煉閱讀能力。
其實這些大部分可能並不是辯論本身帶來的,我其實辯論打得很少,也打得不好。
但這些的思考部分是辯論所引起的,然後在與人交往看書中慢慢感受到的。作為一個辯論菜鳥寫這個問題的原因嘛:大概是最近總是發現文章下面有時候有惡意的評論,但是似乎我回復了之後就都不回我了,有點煩...
於是就想隨便找個題目寫點東西。寫得也並不是給別人看的,因為大概不好看明白,只當是對現階段自己思維的一次記錄;恰好也紀念下今年本院拿到的新生杯冠軍。
2016.12.6在於後來懂得,世上很多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只有立場不同。 所以辯論的人不該是理直氣壯,而更應該懂得諒解與寬容,黃執中說辯論無處不在,因為問題無處不在,比較無處不在,人苦不知足而在比較中站上了種種的立場。人吶,太不堅定,容易遺忘自己的立場,容易隨波逐流。世上的問題,總是有很多很多,甚至於幾乎全部都是因為立場不同。父母跟孩子們的爭吵,立場不同同齡人之間的爭執乃至最後的背道而馳,還是因為立場不同至於那麼多的革命,那麼多的階層碰撞,無一不是因為立場不同或許哪一天,你自己跟自己也都立場不同,於是就鬧大了準備一場比賽的時候,經常會有兩個東西被提到。一個,是說要提出一個標準;另一個則是吐槽,談到一個問題的時候,經常會突然忍不住吐槽,我們拋開這個辯題去看……可是生活之中,標準往往更難制定,特么的打一個辯題都很難弄出一個標準,何況生活如網然後第二句更坑……我們拋開辯題去看,我們拋開辯題去看……我現在終於明白了黃執中為什麼會說,生活中很多問題,其實想的夠清楚就可以了因為那個時候,你可以拋開辯題去看,你可以拋開辯題去看……可是拋開辯題,是有一個辯題的,人生的辯題,打上一輩子,或許連自己的立場是什麼都不知道,莫名其妙的就同意了很多很多的對方辯友的觀點很多時候,自以為自己是退讓了一步,顯得很是能夠從容淡定,可是退的越來越多,突然就發現了啊丫的完蛋了,玩砸了,打不過了,讓步讓太多了……好吧,反正不是比賽,那我們就直接進入對方的立場,再繼續打著這場辯論好了所以說……拋開辯題很難,拋開立場很容易黃執中說你想的夠清楚就可以,不是說拋開立場很容易的而是要有立場,有標準,理解對方的立場和觀點,憑著你的標準,確定它是不是你能接受或者反抗的然後,這場辯論你才能不戰而勝
公考裸考的能力。
前不久正在找工作,試著報名了上海的事業單位考試。
淘寶了三十幾套卷子,想著花兩個月刷題,到考試應該能準備得很充分了。
然而那段時間白天在單位實習,到了晚上又要看太陽的後裔,所以你們懂的(′?_?`),試卷怎麼能敵得過喬妹的魅力呢!邊看韓劇邊刷題的我的效率可想而知,到考試前三天才將將做完一套題。此時的我心裡其實也沒有把這場考試多麼放在心上,本身就是試水性質的考試而已。
那一天上海下著瓢潑大雨。
考試的時間有點緊,100道題只做了98道就收卷了,爸爸又坐在第一排,只能把最後2道題胡亂
塗了B之後交卷。啊,考完試真輕鬆啊,可以拿包回家啦。咦?為什麼大家都留在座位上沒動?
( ?д?)
(;?Д?)
((((;?Д?)))))))
原來考完了公共基礎知識還有一個申論考試啊!!!
啊怎麼辦,是棄考呢還是裸考呢。
在兩場考試之間的休息時間出去吃了個餃子冷靜一下之後,我想,
爸爸打了四年的一辯,寫了多少立論,一個申論考試怕個毛線。
反正前半場公共基礎也相當於半裸。慌甚。我就裸了個考。
過了不久成績出來,爸爸成績合格!
哈哈哈哈哈哈哈!雖然說打辯論的初衷只是享受比賽的過程而已,但是能夠因此收穫意外的驚喜,也是個不錯的體驗呢。看事物的視角和剖析的方式
這道題我還可以等一等再回答,是的,我還可以等一等...
其實,這也許就是答案了吧...謝邀
在辯論隊打了很多年醬油,認識了很多要好的朋友的和有意思的人。當年和班上女神拍桌子對吼神馬的我會亂說?想了想,還是決定爆出來。我們是哈爾濱工業大學辯論隊。圈內各路大神都不熟,只混跡於東三省(幾乎就是省內),年初和香港某高校有一次交流。
歡迎各大高校辯論隊、野團來交流。不報銷路費。歡迎各位辯論大神來講座,不出意外,可以報銷路費。就醬。——以上為6.25更新——昨天晚上,臨出門的時候,朋友問我幹嘛去,我說去看校賽的決賽。 朋友說,從大三下你就說不管辯論了,那時候說最後一場,你看這一年又因為辯論耽誤多少時間。
耽誤么?耽誤,確實耽誤,開學時有一個半月閉關做畢業設計和學英語,出關時,翻開上千條辯論群里的聊天記錄,大家歡聲笑語,那一瞬間覺得是不是有我沒我都一樣呢,我自己總是有辯論必到……
這個問題是朋友年前邀請我回答的,半年裡一是懶,二是不知道怎麼回答。昨天晚上校賽決賽,並沒有我的學院,但主持人公布結果的瞬間,我激動的快要哭出來。 一個連著拿了兩屆校賽亞軍的辯論隊再次進入決賽並第一次捧到冠軍獎盃。
「我等了三年就是想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有什麼了不起,我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
我想,沒有什麼比這句對白更能形容他們的心情了吧。三年時間,前兩年的辯手已經做了這一屆辯手的教練,一個辯論隊為了這樣一個可能辯論juan里沒什麼分量的比賽日夜準備,每次備賽的資料列印費都有數十元,用來開房討論的七天會員卡都升級成了金卡,查法律法規、哲學倫理、文獻專著,更別說什麼模辯(yuemeizi)了……
這樣的辯論隊有什麼理由不拿冠軍呢?這樣的訓(gao)練(ji)累么? 痛並快樂著吧。或者說,一定是有樂趣的,尤其是在今天這個社會,大學生參加社團、活動,很多已經脫離了興趣而注重實際利益的時候,有一群人,甚至為此暫時放下了學業(比如說我)。
因為這個組織,這個活動,我知道了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涉及的知識。應不應該取消強制性動物化妝品實驗,讓我知道了化妝品的分類、動物倫理學。為了比較搖號和拍賣車牌,讓我知道了某國務院關於地方財政的文件……
因為這個組織,這個活動,我認識了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交集的朋友。這裡有兩位可以稱為學長沒有代溝的老師,還有……土木搬磚包工頭、軟體碼農程序媛、人文國貿小百科、化工胡建萌萌噠、夜空中最亮的興、當代圖書管理員、大工交換機械男、辯論理論紅茶帝……一群你可以卸下偽裝和他們講群口相聲互黑互損相愛相殺的最可愛的人。
快要畢業了,才開始矯情,甚至同窗未必會讓我如此留念,但這些人和這段經歷就是我辯論,或者說大學裡,最大的收穫和提升。
知乎讓我發現了更大的世界,辯論同樣也讓我見到了更大的世界,而且這條路上我並不孤單。提高了對辯證法的認識?反正我後來脫坑了。 辯論比賽經常是雙方定義都不同,各方都支持對己方有利的定義,辯論首先就是定義的撕逼和拉鋸戰。 越好的辯題,越是撕裂現實的:現實的問題解決需要條件,現實的問題是矛盾的對立統一,辯題恰恰相反。 辯論比賽不是實際的辯論,而是玄學的清談,辯手在清談的規則、框架下強行舉例。哲學家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總之,了解形而上學邏輯,有助於對辯證法邏輯產生更深刻的認識。
看清自己在做什麼 想要什麼 並且不以此為恥,這就是辯論帶給我的最大的收穫。
謝邀。辯論能帶給我最大的,不是學長學姐說的「收集整理資料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能力、心理素質」這類能通過本專業學習到的,而是聽的意識。從愛說,到愛聽,從會說,到會聽,從敢說,到敢聽,從說明白,到聽懂話。你真的明白對方在說什麼嗎?
先動腦,後說話。動完腦,也可以不說話。多動腦,多傾聽,少說話或者不說話。——當然以上都抵不過,可以冷靜、理智的看待自己是一隻狗。
理解 發現 逃離 獨立
對於言語 言論的警惕
對於荒謬醜惡的理解對於好壞美醜的發現對於禁錮的逃離對於歷史鏈條的獨立當然 這一切都是相對的
其實 這世上沒有對錯 不分好壞認真聽別人 仔細做自己。推薦閱讀:
※國辯還有無再舉行的可能?
※包括那些畢業已久的辯手,大家認為有哪些顏值高的辯手?並簡單介紹一下他們顏值高的表現?
※如何可以給辯手一個較為完善的訓練體系?
※辯論隊是不是邪教?
※如何評價武大的金秋辯論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