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適合醫學生的學習資源?


重大更新,重大更新,重大更新。

表示這個帖子推薦的app太多了,圖也很亂,在下覺得別人看起來很費力。

因此決定把一部分新的app推薦放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里推送,這樣一來可以方便閱讀,二來我也不用每次編輯這個答案瀏覽器就死機十分鐘!

另外我安利的公眾號還會寫一些醫學吐槽,醫學英語還有個人生活隨筆的東西,有興趣的歡迎掃描二維碼~

http://weixin.qq.com/r/snVQSErEfhcBrQ4r9yCg (二維碼自動識別)

----------------------------------------------------------------------------------------------------------------------------------

最近答主在美國這邊輪轉,發現推薦的很多app其實臨床上不太用啊,決定更新一下這邊臨床上很實用的app,畢竟醫學生,最後遲早要出來混的。

---------------------------------------------------6/8/2015馬上要填坑的分割線----------------------------------------

國內的話,我覺得做的最好的是丁香園的用藥助手,據說臨床上還是很實用的。

我這個話題還是比較有心得的,不過因為我在準備USMLE,所以推薦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英文的。醫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學科,也是現代科技含量很高的學科,凡是這種特點的學科,好的東西都是從英語國家發明的,所以希望可以通過推薦的這些東西,讓你提起一些興趣,找到一些理由把醫學英語搞好,然後再去發掘更多的好資源,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打算挖一個大坑慢慢地埋,我第一部分先推薦醫學的app,主要是我以前在人人寫的日誌。剩下的還打算推薦一些網站,資料庫,youtube的幾個視頻清單,以及最後一部分如何去尋找這部分資源的心得,看的人多久更新的快一點,人少就慢慢來嘍。

Part 1 醫學app

Android 的平板的話大家完全可以參考手機的內容(但是內容真的很少!和 IOS 沒法比的!!!)

iphone 手機的話,其實好用的 app 比 iPad 更多,但是因為我沒有,所以大家也參考 iPad 的內容就好,一般都有對應的版本。如果大家一定要相關的內容的話,請給我寄來一個 iPhone,我的地址是。。。。。。。。。。(夠了!)

一 iPad

  • 新聞,教育,資訊,參考

Medscape

這個類別的軟體實在是很多,我曾經也一下子下了十幾個在 iPad 裡面,可是有一天,我突然問我自己(其實是提示空間不足了。。),我真的需要這些嗎?所以類似的軟體我只推薦一個。最好用的,我在無數大神的手機或者平板里都看到過這個軟體。一開始需要註冊,會讓你選擇自己的專業,因為我還是醫學生,所以選擇的就是 Medical student。軟體主要分為三個板塊,第一個 News 裡面是各種最新的 Medical news,很多都是很時髦的信息,比如前一陣 boston 發生爆炸案以後,裡面就有很多關於相關急診和制度的新聞。第二個模塊是 reference,裡面就是一個資料庫,有各種疾病,術式,相互作用,計算器。最關鍵的一點,可以離線試用,吊吧。第三個是我最喜歡的模塊,education,裡面有很多醫學教育的條目,比如下面第二章圖片,就有關於急性冠脈綜合症的相關教育視頻,都是領域裡知名人士來分享經驗,視頻結束之後還有相關的選擇題來檢驗你。如果結果理想的話。。還給學分哦!(不過沒仔細研究過,希望懂的人來教教我是怎麼回事)

  • 病例類

Case Files 系列

顧名思義,這一個系列的軟體都是各種 case,有 Pathology,Anatomy, Microbiology.................. 等等等等一大堆,每個軟體都差不多(我說界面),51 個 case,其中好像第一個 case 是免費的,剩下 50 個需要付費來解鎖。勝在幾乎每個領域都有一個 case file 軟體,而且每個 case 裡面都基於病例,圖文並茂的,有解析的模塊,也有後續的選擇題。

  • 影像類

iRadiology

大家看到右下角的 1x 就懂了,這個是 iPhone 的 app。為什麼推薦這個呢?因為真的好用!下過無數個影像學的 app,可是我根本就看不懂,這個就不一樣,我們可以再 Serch 類別里直接搜索我們想看的疾病片子,也可以在 Topics 裡面看分好類的。而且最贊的一點是,他的影響片子都有那種批註式的講解,先給你一張正常的片子,然後點擊 Label 就可以看見標註的病變位置,最為一個想學習影響特點的人來說,簡直太棒了。然後想看細節?沒問題,點擊 Findings,裡面有詳細的教科書一樣的討論。

  • 音頻類

1 Sound Builder

很好的理解雜音和疾病的軟體,同樣,不止一次在高手的 ipad 見到了。可以自己排列組合雜音的各種特性,然後親自去聽一下。最棒的是點擊 Dx 選項還可以看到 Differential Diagnosis。

2 Murmur Pro

非常好的 app,歸納了各種雜音,有聲紋,還可以對比,勝在全。呂叔崢大神給我們上課的時候我給他聽,我問他這個 app 準不準,他說准。相信大神,相信 peer review。

3Auscultate

別的不多說,界面一般,體驗一般,勝在?勝在有肺部雜音和腸雜音。而且免費!

  • 發音類

會認得醫學單詞但是不會讀?那有什麼用!認得醫學單詞聽不懂?那有什麼用。所以我們就要熟悉各種單詞的發音,解剖學裡面有 anatomy pro,藥物名字有 Drugs pro,微生物有 Microbio pro,比較綜合的有SayMedicine(什麼都有點)。勝在都是離線的音頻,可以檢索。

  • Medical Terminology

MedWord

醫學術語重要不重要?重要!記不記得住?不好說,太複雜了,往往複雜到我們覺得這是另外一門語言,所以懂得各種詞根詞綴來學會構詞就格外的重要。這個 app 不失為一種選擇,可以在 category 選擇各種系統,在 Group 里選擇 Function,Appearance,Location,都選好了就開始了相關的測試,app 會給你讀一遍發音,然後底下是描述,我們填入單詞拼寫就好了,錯了的話會有糾正界面,裡面會分析這個詞的詞根詞綴,還有相關詞根詞綴的還有什麼詞。還有一個玩法就是點擊 meaning,裡面會有相關的描述,不過是選擇題。

Microbiology for USMLE

這是一個很好玩的記憶微生物相關性質的 app,裡面按系統的感染分為九個模塊,然後有兩種玩法,Keywords 和 Who am I,前者就是給你一組相關的 lab value 或者癥狀描述,讓你來選是哪個微生物。後者是給一個病例讓你來猜。圖文並茂,很有點擊的慾望。

Eponyms

我想每個人都有被各種人名命名的疾病虐的死去活來的經歷,現在好了,有了 eponyms 以後,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被虐的死去活來了。直接可以虐死了!開玩笑的,內容很全,左邊是檢索,右邊是相關的描述。亮點還有給各種求虐人士提供了 random Eponym 和 Random Title 的功能,茶餘飯後來猜一猜這是什麼病吧!

Mnemonics

這個單詞中文的意思就是各種助記術,裡面提供各種口訣。優點?優點就是調理清楚(可以按學科,疾病,系統檢索)可以編輯,可以加收藏。很全!缺點?就是有的口訣本身就很長,有的倒是很好,良莠不齊的,只能當做碰運氣,還是不能每次指望救急。

-----------------------2014.12.19 更新-------------------------------------------------------------------------------------

  • 解剖篇

解剖類的軟體可謂是我最早試圖下載的 app,一個原因是大學剛入學最早接觸的就是解剖,另一個原因則更具有代表性,那就是,解剖有時候太抽象了。我記得我在上局部解剖學的時候自己動完手也記不住,後期更是逃了好幾節課,直接導致我對於解剖整體的概念沒有建立起來 (不過經過我的觀察,我身邊的同學也沒幾個建立起來的,那個教育方式就有問題)。一個好的 anatomy app 在我眼裡一定要達到以下的要求。1 可以自由放大縮小,任意角度瀏覽(要不然不是和書本一樣了嗎?)。2 有相關的定義和解釋。3 可以明確表達出附近相關的結構。4 檢索一定要方便!!!!其實總結起來就一句話,要能用。那麼現在的 anatomy 軟體可以做到這些功能嗎?我將我曾經愛過的幾個 app 分了一下等級,大家姑且一看。

e-anatomy

這個 app 其實是不錯的一個軟體,一開始的界面就十分 user-friendly, 五顏六色的十分討巧。按系統部分分成了若干了小模塊,然後還可以切換成按 CT 模式圖 MRi 分類的另幾個模塊。每個圖片的細節都很高,可以放大到整個屏幕。在 CT 和 MRI 的圖片下,還可以用手指在側邊上下滑動,模擬一層層的切片,看到不同層面的影像解剖構造,兩邊是釋義區,每一個結構由一根線伸引出自己的意思。可以顯示英文意思,拉丁意思和日語的意思(其他的沒用過)。豎屏使用的話這些意思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像上面這個圖片一樣的小針,顯而易見,是可以用來自測用的。優點,不光有的結構標註的五顏六色,連附帶的字體也是五顏六色。放大的時候整個屏幕顯示的結構變少,附帶釋義也隨著變化,總是能夠保證屏幕上你能看到的結構,釋義就在旁邊,絕對不是用一張高解析度的 JPEG 糊弄人(比如那個 Grey"s anatomy)

缺點?很簡單,用不上。每次去查找一個結構的時候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找到那個小線(因為有的圖是在是太詳細了),你會發現那個結構根本沒有高亮出來,或者高亮的面積太小。完全失去了參考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到底是平面圖片,解剖底子不好,或者說看不懂切片的人,到時候還是看不懂內在結構邏輯。所以我的評級是,下品。用來把妹炫耀還可以,實用性忒差。果斷刪了。

NOVA 系列

這個系列有好幾個軟體,比如 heart,brain,bone,muscle 等等,特點 3D 模型。而且是真的真的做的很精細很漂亮,不過你上手操作一下就發現,這個 3d 模型有點偽 3d 的感覺,能選擇停止然後細細端詳的角度還是那麼幾個,正面觀側面觀的,至於檢索結構什麼的也做得不是特別好,選擇了相關的詞條居然沒有把位置高亮出來,依然是一條線引過去,心臟還好,大腦那個每個切面密密麻麻那麼多結構,誰認得出來呢?作為學渣,果斷捨棄。不過優點呢?有,那就是配套的 chalk 畫筆功能(可以在圖上 annotate)和一些疾病的動畫演示,這裡我說的動畫演示可不是給人一種不過是調用了幾個自帶的視頻播放一下,而是有那麼一個從 3d 模型飛入內部,然後看致病或者手術過程的效果。十分玄。我們老師講心絞痛的時候播放了一下,投影效果更棒。我給出的等級是,中品。需要的時候用不上,一切就沒了意義。而且,太 tm 大了,我 ipad2 就 16g,碰到這種如狼似虎的 app 力不從心啊。

不過!這個系列有一個軟體卻留在了我的 iPad 里,因為他提供了一個無與倫比的特性。肌肉的功能!

iMuscle2

其實這並不是一個為了 medical practitionor 開發的 app,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款健身的 app,主要就是通過 3d 模型講解各個肌肉的功能(做什麼運動)每個運動都能鍛煉到什麼肌肉(主要的刺激還有次要刺激)最棒的是還附帶了相關肌肉的拉伸方法。而且相關的圖片全是動態的 gif,雙指放大可全屏顯示。

其中還有 workour 模塊來設計管理自己的健身計劃,對於像我這種偶爾去健身房轉轉的人,十分之實用。另外,它還內置了很多健身計劃。

學習累了?挑一塊肌肉來鍛煉吧!評級,中品,勝在不可替代

Virtual Human Body

這個軟體是說話我一開始是不看好的,為什麼呢,因為長得太普通了,沒有 3d 模型,沒有酷炫的顏色和動畫。但是勝在好用,以上軟體的軟肋就是,我檢索到一個結構以後能不能迅速的找出來,並被我們識別出來。這個軟體做到了。我們仔細看下圖,radial collateral artery 被清晰的標註出來,周圍相關關係一目了然,細節不多不少,大方得體。可謂此類解剖 app 的大家閨秀。

而且還會一些房中術 ---- 用類似胸透的視角來看一個位置不同系統的關係,可以調節透明度!比如,肌肉與呼吸系統的關係。異常的清晰。這個胸透方框可大可小,可以任意位置。

評級,上品,勝在用的舒服

Orca 系列

這個系列的 app 軟體質量異乎尋常的高,不止一個人曾經在網上推薦過,而且最好的消息是,該系列的所有 app 均可以免費下載。我把它歸類到解剖學軟體其實不是特別準確,因為它隸屬於一個更加確切的分類 --patient education app。國外一些醫生在為面對病人提問的時候,拿出這種 app 就提升了不止一倍的溝通效率,最關鍵的?每個 app 裡面的 3d 模型都是可以動的! 其中做得最好的就是其中的 Heart decide.

d 第一次打開 app 的時候被那顆跳動的心臟驚艷到了,第一次在 iPad 上可以操作一個運動著的心臟,360° 的觀察運動的時候心房心室如何運動。更好的?那就是可以實時的切開,看看運動的時候二三主肺尖瓣如何開關。十分形象。

還有一個模塊專門是各種心臟疾病的動畫 + 描述

還有模塊是演示心臟手術(介入)的動畫 + 講解。媽媽以後再也不用擔心我把搭橋和支架記反了 ~

類似的,還有 ENT decide, Knee decide,Spine decide 可以隨著手指操作而運動,十分生動

那個搖桿一樣的按鈕就是控制脊柱運動的按鈕,說實話我還是第一次看見活的脊柱在運動呢。。。Eye decide 做的同樣很出色,哪個方向運動 參與的肌肉不會點哪裡 ~

評價,極品,很少在網上看到這麼有用的 app,還是免費的。相關的病理動畫手術動畫更是不可多得。

插一句話,我們進行眼睛查體的時候,會用手電筒畫米字型來觀察患者眼球運動情況,照患者眼球看對光反射情況。有相關模擬這些查體的 app 嗎?答案是,我沒找到。不過我找到了一個網頁,可以在線模擬這些查體,然後還能 quiz 自己到底患者的癥狀代表了 X 損壞?X syndrome?之類的,雖然年代久遠,但是十分好用。我截圖放在了一個相冊里,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看一下。傳送門

類似的眼科app,我還推薦3d4medical做的eye-practical

Visible Body--Human anatomy atlas

如果你錯過了以上所有軟體,沒關係!但是一定不要錯過這一款。這一款真的足夠優秀。每當我運行起來的時候,心裡都是暖暖的,好久了!好久沒有這麼感動的感覺了!曾經何時我以為電腦上用的那種 Biodigital human ,3d body 之類的軟體在 ipad 上是碰不到了,可是當我遇到這一款的時候,我知道我錯了。360° 旋轉的 3d 模型 + 分系統性別做成模塊目錄 +quiz mode + 幾乎每一個平台上都有(ip ipad android),一開始就註定這個軟體不同尋常。

大家不要被著一幅幅小圖誤導了,認為這不過是另一種高清圖片式 app。其實不是的,整個軟體就是一個 3d 的人體模型,細節之處做的不錯,幾乎所有解剖要學習的結構都有。我們可以選擇一開始讓界面顯示一個完整的人然後一層層的剖開找到自己心儀的結構。我們也可以像上圖這樣直接從軟體預設好的 view 里進入,從信息檢索的方式來看,我覺得更勝其他 app 一籌。

進入之後,常規的 show fade(變透明) hide 和多選按鈕我就不說了,每當你點擊一個結構,上面的一行會把一級一級的機構都羅列出來,從屬與那個系統,從哪裡分支而來。比如說我突然想看上消化道,我就點一下 upper,所有上消化道就高亮了出來,十分方便。底下還有 definition 選項,可以查看相關的文字定義。最有意義的就是每一個結構(最上面一行)左邊都有一個發音按鈕,沒錯,我們可以點擊收聽結構的發音。可謂是獨樹一幟的功能。

以及批註功能,我們能在圖上直接 chalk talk

l 另外一個亮點就是逆天功能 save view。 雖然內置了很多的 view,可是很可能跟你想演示的不著邊,於是你決定自己加加減減調整透明度來找到滿意的 view 和別人分享。可是總不能下次見面的時候在大汗淋漓的從頭找吧,這下好了。只要 save view 一下,下次打開軟體直接就跳到這個我們精心調整過的視角。節省的是時間。

評價,頂級,各項功能都很完善,很多功能不可或缺,美中不足的是,腦血管的相關精度明顯不夠,希望以後版本會有所改觀吧!

------------------------------------2014.12.20更新-------------------------

下面要推薦的一個解剖app堪稱我用過最驚艷的,是今年新出的,開發者就是之前大名鼎鼎的NOVA系列的開發者--3d4medical。之前一直覺得visible body 這麼好的app為何只此一家,3d4medical為什麼只開發單個器官的而不開發這種整體的解剖app。直到看到它以後我才明白,原來這個公司一直暗地裡開發著更好的app,絕對可以震撼住visible body。

Essential Anatomy

首先基本的功能visible body有的,這個全都有。包括檢索,透明,發音,解釋,分系統等等等等。我著重說一下讓我驚艷的幾個方面。

第一,就是模型質量特別高,非常逼真,和visible body那種動畫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下圖的心臟無論是紋理還是細節,都和真實的心臟無二。肝臟放大了以後的紋理也十分漂亮。把玩起來就賞心悅目的,自然更可能帶著好心情學習。

第二個亮點,就是相關的外展知識,這一點上,Essential Anatomy 應該更勝一籌。我們點選一塊肌肉以後,還可以根據需要顯示支配他的血管和神經,這對我們理解血管走形和神經損傷等等都跟上一層樓。最左上角的兩個分菜單還可以顯示肌肉的起止點(對於學解剖的人來說簡直是神器了)

而且絕大部分肌肉,是帶他的運動動畫的。我們可以按圖索驥,直觀的看到肌肉到底是怎麼運動的(而不是教科書上乾巴巴的文字)。

第三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功能,是一般只有高級專科app才提供的,深層次的解剖名詞。這些東西對於初學者來說十分重要,因為一般只能在買來的大圖譜前幾頁能看到,平時的解剖app都不會涉及。比如肱骨柄,肱骨頭,大轉子什麼之類的,而Essential Anatomy不光可以進入專門的模式,還提供不同的顏色高亮,有點像解剖總論的彩色模型一樣,看起來很順眼。

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挖深細節,比如骨的XX面(肌肉附著點)之類的,一般app直接就放根骨頭就結束了,這個app顯然野心更大。

接下來的一個優點,就是此app最逆天的王牌。

切斷層!

一般斷層解剖我們只會在解剖展室或者CT上可以看到,Essential Anatomy卻可以3d模擬出解剖切片,我們對局部解剖的理解自然可以更上一層樓,血管神經肌肉之間相互的關係,為什麼這幾個肌肉的間隙容易出現骨筋膜室綜合征?為什麼腕管綜合症會壓迫正中神經等等問題的解剖基礎一目了然。不光可以橫斷切片,還可以冠狀切,矢狀切。

此app製作精良,內容豐富,真可謂學醫必備!

-------------------------------------以下2015.1.7 更新-------------------------------------

診斷篇

diagnose

這個app不光有android版也有IOS版,界面一樣,iphone和pad也有分別的版本。學習統計的時候總說什麼pretest probability之類的概念,其實也沒太懂怎麼用。自從用了這個app以後才算有點直觀的感受。

裡面有很多疾病的診斷,本文以COPD為例子,首先要設定好pre test 概率,也就是根據流行病學研究,in general 人群的患病率是多少,(讓你調是因為這個數據是世界範圍內的,有的地區可能不太一樣。所以最好調成本地區的患病率),然後底下就有很多的關於病史和體檢結果的選項,後面的數值就是統計里講的likelihood ratio,陽性就點+。陰性就點-。如果沒有做就不要點。最後他會相乘,得到一個最終得病的概率。有點兒機器診斷的意思吧~

其實這個app就是逆向的解構了一下我們通過問診查體的思考過程,對臨床工作一定大有裨益。而且不同於其他粗製濫造,本app的所有條目都有參考文獻供查詢。

Quick LabRef

像這種化驗指標參考範圍的app有很多,這個是安卓的。國內有個檢驗助手做的還不錯,每種不足的就是廢話太多,檢索太慢。這個app把檢驗分成了幾大塊,也使用了很多圖標和顏色,總體來講,看起來比別的舒服的多。

個別的還會在底下提示超出正常範圍可能是什麼疾病等。不過,因為沒有參考文獻,也沒有其他信息,只能看看就好嘍。

Pocket PEx

安卓。還記得原來學習診斷學的時候,最後會考一個大查體,然後考前就會拿著好幾張紙在那裡背。這個app就像一個checklist一樣,告訴你應該先查哪個後查哪個,哪個出問題了怎麼回事。十分出眾的是,這裡面也沒有忘記提醒你洗手,跟患者怎麼說等等。十分體貼的設計。很像USMLE CS最後的考察方式,另一個側面可以看出美式醫學醫患之間的關係。

app本身足夠簡便實用。而且每一個模塊下面都有「more on...」,如果對於細節有遺忘的人,還可以點開查看。

Standford 25

大名鼎鼎的斯坦福醫學院出的診斷學app,IOS可用。一進入界面,作者將內容按解剖系統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很系統的講解如何去查體,會碰到什麼樣的特異體征等等。跟診斷教科書的排版思路類似,不過言簡意賅,沒什麼廢話,而且,涉及機制的討論來幫助記憶。

主編這個app的大神十分之有個性,有興趣的可以搜搜他的資料,他年輕的時候在非洲完成的醫學教育,後期才去的美國。每個環節底下還有他自己錄的視頻,包括細節和一些體征的演示。(需要翻牆)

Hematology outlines

IOS

像是血液科的小百科,專門講解血液相關的名詞病理,還有各種異常血細胞的形態。

app做的很用心,不光有高清大圖,還有細胞形態細節的文字描述(有的時候做題需要用到),拉到條目的結尾還有模式圖,講解此類細胞的general pattern。

最厲害的一點是,它可以同步的對比兩個細胞的形態,差別在哪兒,一目了然,對我這種眼盲+短期記憶為0的人來說,十分實用。


水了這麼多年知乎,醫學院也讀到快一半了(/(ㄒoㄒ)/~~)這幾年在不斷地搜集資源不斷地嘗試,終於找到了一些學習利器和很好的資源,窮盡自己所學供大家參考( ?? ω ?? )y

  1. 網站類

通常來說醫學資源比較豐富的就是YouTube,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我覺得不錯的channel

①TheStriveToFit

po主是個在美國讀醫學院的妹子,經常會上傳自己在學醫過程中的心得和tips,也會介紹她在醫學院的生活,我自己很多學習方法也是跟po主學的。而且每次看完妹子的視頻都跟打了雞血似的,下決心好好學習,嗯嗯,非常勵志T_T

②Dr. Najeeb Lectures

Dr. Najeeb的口音確實很重啊,對於英語不是母語的的我來說聽起來很費力,但他的講解特別是畫圖絕對是一流的,深入淺出。但由於口音的問題我聽他的講解相對來說要少一些。可能已經有很多答主介紹過了此人,我就不贅述了

③Stanford 25

查體教程,優點就是清晰明了,非常實用,但視頻感覺太少更新也比較慢。

④Med School 101

也是一個查體教程,視頻相對來說要比Stanford 25多一點

⑤UBC medicine

這個channel中有一個神經系統實物解剖專輯,感覺拍得跟電影一樣很講究配樂。喜歡看神經解剖的醫學生們絕對不要錯過!!!

⑥Armando Husudungan

這個真的是太棒了!!!強烈推薦!!絕對不要錯過!!以手繪的形式講解醫學知識,生動有趣直觀。把我多年都記不住的膽紅素代謝,鐵代謝,凝血機制都講明白了

⑦khanacademymedcine

主要是學習一些比較零碎的知識點,節省時間,高效,某個病不懂就看^o^

⑧Osmosis

和Armando Husudungan一樣,強烈推薦!!!!我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osmosis了,實在是太生動!太通俗易懂了!把很複雜的病講解得非常清晰,一下就能明白!!

⑨說了這麼多YouTube上的學習資源那麼再來說說國內的吧。國內的話確實乏善可陳,但是我覺得分人衛慕課確實還可以,基本上涵蓋了很多基礎醫學階段的課程,臨床課程也有一些。缺點就是播放器不能加速播放,導致覺得老師講得特別慢!

另外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上的醫學課程也比較多,但愛課程的資源都比較老還不能加速播放,緩衝也慢,基本沒怎麼用( ′ 3`) sigh~

2. 書籍類

①病理類

Pathoma和Goljan非常不錯!!

另外幾本平時只是拿來參考的,內容太多了基本不怎麼碰

②解剖類

Gray『s anatomy for students和Netter都是五星推薦!!

基本上解剖就靠了這兩本,當然想看實物圖可以用color atlas of anatomy,想搞清楚解剖屍體的操作流程可以看Grant』s dissector

③各種經典的教科書/(ㄒoㄒ)/~~

內科的Harrison和Cecil

外科的克氏外科學

④考U的參考書目錄(可見百歌的書評~)

⑤中文的醫學書(逃。。。。

我平常中文書用的真的比較少,除了人衛的綠皮書23333ε=ε=ε=┏(゜ロ゜;)┛

3. APP類

我相信最高票的楊岩大神講得已經差不多了,我曾經也是看了他的回答跑到app store里下載,下圖是我比較常用的一些APP,我在簡要補充一下

①NEJM

NEJM有專門的APP,到某寶上買一個賬戶就能期期跟進了,而且無論是APP還是NEJM的網站都可以登錄下載。

NEJM中最推薦的就是每周的case report!!真的很鍛煉臨床思維,而且讀起來感覺自己像在讀偵探小說一樣,根據患者的表現去推斷他的疾病並給出解決方案,搭配liquidtext或是goodreader讀起來簡直不能更爽!!

②印象筆記

印象筆記對於知識的整理和搜索不能更贊!!平常喜歡用電腦做筆記而且可以隨時同步到自己的任何一個設備上,還可以將網站微信中的好文章保存起來。印像筆記對於我來說就是我的知識存儲庫!

③Uptodate

重要性不用多說,需要權威的解釋和治療的時候我第一時間都是使用uptodate

關於某些疾病很多時候我都不翻教科書,uptodate才是王道啊!!

④其他APP

下圖是我經常用來學習和參考的一些APP

上面提到的NEJM如果不想看英文的話可以使用NEJM醫學前沿,裡面有專業人士翻譯的NEJM的文章。但是缺點就是更新慢,文章數量少

另外visible body 2017版好像是有降價,我當時6塊錢買的ε=ε=ε=┏(゜ロ゜;)┛而且比原來版本的功能更加強大和完善

嗯,你可以發現我介紹的差不多都是英文的資源(尷尬

對於醫學來說學好英語才能發現更大的世界呀!!對各種優秀資源的使用才能得心應手呀~

好吧,差不多就這些了,想到什麼我再補充啊~


已更新,多圖預警

謝不邀,病史敬悉:

@楊石頭童靴說的考U的資料十分詳盡,在下曾抱著瞻仰大牛們的心態上了一段時間SHUG的考U班,領略了比如現在在急診科的resident高山學姐,在新加坡行醫的高學長@Gao Zheng的備考經歷,的確很佩服他們的經歷與堅持,以及SHUG小組互相督促進步的認真態度。在此敬禮。雖然後面沒有堅持下來,但是其中的經歷受益匪淺。

準備U的點滴心得會在進階篇統一整理,在此班門弄斧獻醜了。

答案中推薦了很多醫脈通,丁香園,用藥助手,NEJM,NCBI,Google,考U神書Kaplan等等,在此不一一贅述。

本人不太喜歡使用電子設備學習,因此大部分都是實體書的推薦,除了一些微信平台以及evernote的資料,其餘都是實體書籍,謹供大家參考。

----------------------------------------歪樓了,扶正扶正--------------------------------------

基礎篇:

在我看來,學醫的最大資料就是:

1.先看書,後聽課。不是聽課,看書。

親,你是在上學哦,最大的醫學資料來源應為課堂~However,鄙人是考前突擊黨,每次考前複習時候特別在複習後期會有一種七經八絡打通之感,其實這時才能理會當時上課所講內容的真諦,我問過很多其他同學,都是有過類似這種感覺。但是這種感覺只能說明--哥,你明白的太晚了~~不看書的聽課的後果就是被老師領著走,比如在後期的臨床課,第一節課老師先會把相關解剖大致講一下,以後就會延伸至相關的疾病,拿眼科學舉例,老師在上青光眼之前,重點肯定會把房水引流途徑以及前房角的解剖拿出來,但是眼科學解剖一節課一帶而過,這個相關知識點的時間可能老師說到還不足2分鐘,對於你理解整個過程遠遠不夠。後面涉及到急性閉角性或者開角性青光眼的課程後一定一頭霧水,課程時間大大浪費,因此,我建議在課程開始或者課程剛開始時候就保持一種良好的節奏。在大四選定亞專業後,在自己的專科一定是「先學,後聽,課後問」。

2.一切從基礎醫學出發。

(1).解剖學

在我買的所有可以用來裝X的醫學參考書里,唯有解剖學的書本我是覺得性價比最高的,我建議所有的醫學生去買一本好的解剖圖譜
,eg:奈特解剖學(這是按照部位,系統都有相關亞卷,請酌情閱讀)電子版奈特圖譜十四冊全請自行度娘下載。

還有Grey"s anatomy(本人曾下過電子版覺得學習方便尚不如奈特清晰),其餘的各專科都有相應的「泰斗「級的解剖書籍在此就不一一安利了。當時我在微創外科實習輪轉時候帶教老師 @Fei Yue 給我們小講課,重點是腹部CT的讀片,老師可以說所有的讀片技巧都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上——解剖過硬過硬過硬。我沒想到當時學系統解剖學當時背誦的腹腔乾的分支原來在這裡完完全全可以應用得上,腹膜間位、內位器官原來在影像上是如此表現。排名最高的答案里推薦了iRadiology,我也向大家推薦,在此不贅述。

(2).生理,病理,病生,組胚,etc

所有後期的臨床課程其實都是對前期的課程的另外一次重組,在內科實習的時候最大的感覺就是疾病的發生往往就是那個別受體或者分子的異常導致的級聯放大反應,因此,在後期的學習中,建議大家沒事多翻翻前面學的基礎,前期的基礎醫學院學的資料是你後期臨床實習極好的資料,我實習小組中另外一個同學就是個病理、病生學習的非常好同學(沒錯就是那個又黑又胖有倒霉的那位)我覺得他對疾病的整體把握真的很到位,我經常看到他拿一本病理學、藥理學帶到科室里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白血病的臨床表現為「貧血,感染,出血」,如果單背的話可能不太容易,但是這三條其實分別對應血液中紅系RBC-貧血,白系WBC-感染,巨系PLT-出血,那麼就比較容易理解背誦了。如果你是個低年級醫學生(大一、大二)的話,那麼我覺得對於生命的整體認識或許會比較重要。推薦一本《Human Body》 Steve Parker著:

此書裝幀精美,圖片精良,非常適合建立感性認識,但專業性不強,圖片篇幅很多,建議大家考慮。

3.想做資料,其實沒那麼難

我自己的印象筆記中同步了我們年級另一班大學霸們整理的所有的資料,注意,我們其實往往忽視了,自己做出來的資料其實往往是最符合自己的理解程度和能力的。我們國內的課本的確有很多問題,如語句過多,定義不夠嚴謹等等,這裡我覺得我們完全有能力把這些知識總結成知識點。推薦大家可以一起共用比如evernote或者便宜點用有道雲筆記啊等等都一樣~

在此截圖若干:

前前後後可能有好幾百條,特別感謝一起創作共享這些的上海六院實習的大學霸們 @YW Zhu ~~~

再鞠躬!!

4.雜項

(1)我想補充一下微信平台-協和八,這是我所有見過的中文的醫學平台中醫學素養水平最高的,沒有之一。同時協和大神舒大才子手繪的手冊我還專門買了一本,果然是善於思考善於總結的協和人啊~

協和八年制的大神確實給力,放圖

進階篇:

對於一個實習醫生來說,大部分科室都是老師手把手帶著的,在我們瑞金醫院的實習過程中,除了外科和部分要求較高的內科(eg:內分泌)會要大學生管病人以外,其餘能參與臨床的有限:

其中這兩本書是必備:

(1).《協和內科住院醫師手冊》,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以及《臨床用藥速查手冊》

記得我內科實習時候白大褂一個口袋放一本,主任查房時候還真有點幫助。

(2).想學習外科同學五星推薦:《佐林格外科手術圖譜》

從第一刀到最後一線均有詳細解說。

買買買。

(3).《臨床實習醫師手冊》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內容較多,涵蓋了內外婦兒神經精神口腔影像各個方面,建議實習狗入手。

(4).考U

前面答案有很多寫到考U的,在此不再獻醜,具體的也請移步專業的考U小組。鄙人曾買了一套考U的書,如果從學習層面上來說,這段經歷讓我豐富了不少。舉個栗子:在high-yield的Gross Anatomy中,每個解剖學的知識都跟相關的影像表現聯繫起來,十分受益。

kaplan的immunology and microbiology對於實驗十分有用!裡面有許多流式細胞學、免疫熒光等等圖譜,對於理解分子生物學很有幫助。重磅推薦。學長跟我說biochemistry and Medical Genetics更有用,本人暫沒看過這本書,不妄加評論。。

下面這本書口訣很多,十分生動。封面就沒啥節操可言(可惜我還是沒搞懂U里的microbiology,罪過罪過)

(5)本人選的眼科,尖峰眼科平台很不錯,安利一下:

(6)文獻管理軟體noteExpress很好用,跟Endnote各有千秋吧~

關鍵是!很多高校都買了該軟體的企業版,因此正版免費哦~

(7)最後我想說,最重要的就是老闆的寫的/主編的書啦!!!

A bient?t~

------再次更新-----2015/7/5

@未藍你私信問我的圖譜我想到一本,可惜私信沒發發送圖片,是一本類似《秘密花園》那本一樣的塗色書,但是它是!解剖書!


推薦個冷門但不錯的資源

Osmosis醫學視頻。 B站上有別人搬運並聽譯的,有梯子的話也可以直接上Youtube上找。

- 搜索結果 - 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 ( ゜- ゜)つロ 乾杯~ - bilibili

15分鐘左右的醫學短視頻,每個視頻圍繞一個疾病,從生理機制、病理病生,再到內科的臨床表現、診斷治療等等一起串起來講,非常系統和條理清晰,有時還有那麼些幽默。

很適合醫學僧們學習內外科前後利用一局王者的時間看看,不僅對疾病有了更加系統的感性的認識還能練習聽力,可以說是很完美了。後悔以前沒早發現這個!

視頻風格還是卡 通 手 繪 的!好吧我承認這是最吸引我的一個點

這麼好的視頻B站上竟然只有這麼點播放量...


2015/12/16 重大更新(這次基本都是乾貨)

進了醫院之後,很多東西和學基礎課的時候不一樣啦~

更新幾塊我現在經常會用到的資源:

1.心臟聽診軟體

鏈接:http://pan.baidu.com/s/1sjXKF1N 密碼:td7i

說明:包括心臟的解剖、心音聽診、鑒別診斷,有講解,能快放慢放,總之是個超贊的軟體!正常心音、生理雜音、病理雜音等等通通涵蓋!具體功能大家自己發掘吧(雖然我並沒學會(┬_┬)

2.值得關注的微信公眾平台(隨機排序的,我就從我自己的微信號里從上往下找……然後到後面我就不想寫介紹了(/ □ )看帳號名也差不多能猜到了)

(1)果果醬的醫學圖文們 ID:enjoyideeer

經常會推送一些醫學資料、總結、口訣、答疑、筆記等等,執醫、考研等考試信息。

(2)丁香園 ID:dingxiangwang 丁香醫生 ID:DingXiangYiSheng

丁香園官方號和丁香園旗下的科普資訊平台。把這些內容轉給爹媽,取代朋友圈那些謠言吧~

(3)ThoracicSurgery ID:Thoracic-Surgery

胸外科的前沿資訊。

(4)醫學影像服務中心 ID:liuz164328436

東西略雜,可以挑著看看

(5)病理聯盟 ID:binglilianmeng

(6)愛思唯爾醫學苑 ID:Elsevier-HS

(7)杏仁醫生 ID:kcfdoctor

(8)感染時間 ID:dxyinfecttoday

(9)轉化醫學網 ID:zhuanhuayixue

3.手機APP:

【輕盈醫學】

提供全身醫學影像圖譜、疾病影像百科及醫學圖片分享與討論社區服務,中英文對照,解剖知識和圖譜、各種疾病的基礎知識、病例,專業性極強。

【掌上題庫】

丁香園的一款APP,分基礎和臨床,各科各系統的題目,大部分是往年執業醫師考試的題目,缺點是只能免費試用10天,如果做不完可以把題目都點收藏,就是麻煩了點

4.查資料的方法

說一些我個人查文獻、閱讀文獻的方法(感覺自己在誤人知友,學霸請忽略我)。

PubMed和ScienceDirect基本足夠了,在這裡找不到的文獻可能在國內真的不太好找了…(我們醫院的內網可以上UpToDate但是只有我們醫院可以上,所有我說這句話有什麼*用)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傳圖傳不上…以後有空再補圖好了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讀文獻—看摘要,看圖,看錶格。

中文文獻主要是在知網中國知網,其他網站我進院之後很少用了

5.電子書下載:因為我從別人那裡拷了超齊全的電子書…各種中英文、八年制教材都有,基本沒有再自己下載了。

下載電子書的網站:可以先去百度網盤搜一下。

http://www.ebsco.com 點進去,第4行EBSCO ebook點進去,搜索、下載就可以了

http://www.nap.edu 美國國家學術出版社的所有PDF版圖書免費下載

實在實在找不到並且實在實在需要的話…私信我吧,我不保證能給你找到,也不保證給你找,人嘛,總得有點念想是吧

————————————

陸陸續續收到很多贊和私信,謝謝大家~關於資料的問題我個人很願意分享,希望能夠節省你們去尋找資源的精力,但前提是不浪費彼此的時間。最近比較忙,有些私信和評論我就不一一回復了,有空的時候我會再更新一些具體查文獻、查資料和找電子書的方法~

原答案:

公開課學習:愛課程網精品開放課程共享系統

論壇/資料查找和共享:丁香園一類

中文文獻查找:知網,讀秀,萬方,方正等等

英文文獻查找:Pubmed,CBM,ScienceDirect Online

電子書下載:EBSCO,牛津醫學在線,低端一點的就百度和新浪的網盤……

我電腦里還有各種中英文的電子書雖然我覺得課本確實看不完……但是每遇到一個問題一個案例多方面查資料收益多多喲不一定局限於課本啦,而且課本上少有比較前沿的東西,如果喜歡看一些最新進展,Nature Science Cell這一類的期刊應該是無人不知噠~

————

補充:谷歌學術也不錯,即使是谷歌,一兩個英文單詞可以讓你得到很多超棒的圖片或者ppt,維基百科同理~然後一些很棒的圖片有更棒的來源,順著找就好啦(很多英文文獻里的圖片真是言簡意賅條理清晰讓人豁然開朗吶(??????) )


最重要的說在最前面:打開自己的思維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把手頭上的教材吃透,其他資源皆為輔助,因為只有先建起房子,才能開始裝修。

電子書免費下載網站

一、中文電子書網站

於萬千之中,我發現擁有下面兩個足以掃遍所有能下到的中文書。
http://forfrigg.com/#gsc.tab=0
搜索結果囊括微盤資源、百度雲盤資源、愛問知識人資源,應有盡有,不過以PDF版和TXT版為主。Kindle格式也有不少。

http://kankandou.com/
目前發現種類最多的kindle電子書下載網站,註冊後便可直接下載

二、英文電子書網站

同樣的,兩個足矣。
http://gen.lib.rus.ec/
英文原著,mobi、PDF、epub等格式,支持迅雷下載,當然這裡也能搜到專業的英文醫學書籍,版本可能會偏老

http://onlinebooks.library.upenn.edu/
一直都在更新的網站,內容應有盡有

三、醫學類

中文

http://www.dxy.cn/

http://muchong.com/bbs/

丁香園與小木蟲可直接搜索,也可以求助

英文

https://booksfree4u.tk/
每天都有更新,大量醫學最新版的書籍免費下載

http://am-medicine.com/
專門的醫學書籍下載網站,都是免費的

學術論文

web of science搭配HistCite

谷歌學術搭配 http://sci-hub.cc

萬事足


丁香園、醫脈通、小木蟲,還有各種專業的微信公共號。

太醫來了的podcast不錯。

微信公共號:醫學英語、每日醫學英語。

最近發現一個公共號:協和八,挺有意思。

再專業一點的有一個:科研時間。


前幾天在微博看到的,全球最大的心胸外科專業網路CTSNet和Elsevier成立的資源中心:http://www.elseviermed.cn/Specialtopic/CTS/ctsnet.html

嗚嗚嗚看了兩個視頻覺得很帶感可是英語不過關啊T_T

還看到的話會補充的


一些國外醫學文獻的獲取途徑

1、引文類 web of science(SCI)

2文摘類 PubMed(NCBI)、EMbase

Google Scholar、百度學術、F1000則綜合了文摘類跟引文類的優點

3、全文類

Elsevier(ClinicalKey);

Ovid;SpringerLink(電子圖書庫:NetLibrary;超星/讀秀)

4循證Database(Cochrane Library協作網,下設6個資料庫中僅CDSR(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CMR提供全文,余皆摘要)

Ovid 的Up To Date;

BMJ的Best Practics、Clinical Evidence/《臨床證據》;

Mosby、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和W.B. Saunders聯合創建的MDConsult (First consult);

EBSCO公司的DynaMed;

偏向藥學的Micromedex(FDA提供藥品、醫療器械、疫苗、化妝品等查詢;MedlinePlus、Rxlist提供處方葯及OTC查詢)

NICE(英國國家衛生和臨床示範研究所)臨床實踐指南(醫脈通/臨床指南)

5資訊類

Medscape(美國醫景網);

WebMD ;MIMS藥品手冊(敏思中國);

Medical News Today;

MedXpress;MedPage;Science Daily。


醫學題庫

http://www.medtiku.com

很多同學在上面做題,有疑問還可以相互討論。感覺不錯


預習的時候請直接上國外的教科書,私以為國內的很多寫得都不清不楚的。

可以找那種適合預習的。

比如生理,我當時找的就是master medicine系列的,感覺比國內的那本高到不知道哪裡去啦!

其他的自己亞馬遜里搜一搜,看看評價,差不多的。

Oh:以下為必備:奈特解剖圖譜。

還有:Wikipedia 醫學百科 uptodate google搜索 ncbi NEJM

差不多啦!


那我也來推薦一點點吧:

  • 匯總很多國外大學的免費教學資源:http://www.medicalstudent.com
  • 方便平時學習題目練習的題庫:醫學題庫網
  • 醫學公開視頻:白天使公開課
  • 醫學資訊類可以訂閱醫學期刊的定期郵件,比如lancet之類的
  • 幾個品牌:丁香園,《醫學生》,MedSci等。他們都有自己的微信訂閱號、網站等等。
  • 學校的人體科學館

容我弱弱地說一句,我當時也是跟著最高票的答案來嘗試,發現自己不太適合,所以個人有個人的方式,希望題主可以找到合適的學醫之路~

--

edition Oct. 1st, 2016

  • 醫學公開視頻「白天使公開課」貌似破產倒閉,所以已經是死鏈了。那裡其實有很多很棒的視頻,比如手術之類的,對於當時大一的我來說還是很震撼的,雖然現在大四實習在普外見得挺多,那些視頻可以用來預習。
  • 楊石頭先生的回答也很好,當時沒經歷過診斷學以及內外婦兒的我還沒有意識到這些真實資源的可貴性,不過如果想要聽診之類的,還可以利用搜索引擎來找,比如我曾經在一個看起來很多廣告的網站聽到了一系列心音……
  • 丁香園論壇和公衛人論壇(公衛人-公共衛生專業網站 - Powered by Discuz!)都不錯。(答主是預防醫學本科啦)

--

edition Nov. 12th,2016

  • 可以下載很多醫學英文書籍:Free Medical Books - Am-Medicine
  • 實習相關之查藥物:
    • 用藥助手
    • 歐路詞典+湘雅醫學詞典、藥物手冊-董志兵
  • 實習相關之疾病:
    • 內科實習手冊-斯特德

--Edited Nov. 15, 2016
學習心電圖http://www.healio.com/cardiology/learn-the-heart/ecg-review/ecg-interpretation-tutorial/introduction-to-the-ecg
(習慣一下用英語搜知識會找到些很棒的資源
----Edited Dec. 20, 2016
各門課的一些資源:(在上面medicalstudent有的,我就不贅述了)
寄生蟲學:微信公眾號:「我愛寄生蟲」(由同濟醫學院的老師運營)
解剖學:微信公眾號:郝老師的解剖課堂(由廣東中醫藥大學的師生運營),李哲教你學解剖
(由廣東醫科大學的老師運營,先有同名微博)
考研相關:微信公眾號:果果醬的醫學圖文
--edited Jan. 17,2017
(小技巧,在必應搜圖,看原網頁)
影像學http://www.radiologyassistant.nl/

---edited March 30, 2017

Home

緣於查詢一個問題時候發現:Are all autoimmune diseases caused by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歡迎評論,分享一下你們用過這些資源的反饋~覺得推薦的不錯幫忙點個讚唄~


如果你是一枚苦逼到渣渣的醫學生,還抱有救死扶傷、拯救蒼生的志向。是時候了解這些作為醫生必備的臨床神器了,在走向醫生的這條路上能讓你事半功倍,得心應手,從容淡定許多。作為過來人,我不想傳授你醫學知識,只是想跟你分享一下,哪些手段可以幫助我們在醫學這條路上走的更遠。

神器一:醫學文獻王

選擇醫生這條路,就選擇了一條無休止看文獻、寫論文的路子,因為學業、因為職稱、因為地位等等因素,對於文獻的需求自不必多說,作為醫學生,你懂得。

其實寫過論文的人都知道,最讓人頭疼的幾件事莫過於:1、搜索文獻中,找不到重點文章,關鍵詞一出,都是些無關緊要的文章,浪費自己的精力;2、參考文獻太多,前看後忘,在論文中需要某個觀點的時候,還要把前面的諸多文章全部打開查看,費時費精力;3、各個期刊的參考文獻格式不同意,差別也不大,一點小細節稍微不慎就出錯,讓人頭疼不已;4、部分期刊雜誌沒有開放免費下載許可權,還需要付費才能下載。

文獻王這款軟體主要功能是文獻管理,包括文獻的搜索下載、摘要查看、閱讀筆記電子化、參考文獻格式輸出、文獻雲端管理等功能,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上面那些問題。文獻王對於文獻管理和寫作主要有以下幾點重點功能:1、文獻王整合了萬方和pubmed等專業醫學類資料庫資源,可以同時對多個資料庫進行搜索。同時,也增加了影響因子查詢功能,可以根據你的需要搜索到最相關、權重最高的文章,大大節省了搜索上的效率。2、可以在每篇閱讀過的文獻上增加筆記,用於記錄文章要點,在回頭查看文章時,對文章內容一目了然3、在論文中可以直接選擇所要引用的文章,生成符合要求的參考文獻格式,使用者還可以把已經下載好的文獻傳入雲端,方便在其他地方打開查看。

關於文獻管理方面的軟體有不少,比如endnote、noteexpress。但是根據我個人是的使用經驗來說,都沒有這款軟體上手。我的其他同學也都有這樣的反應。

神器二:醫學資訊-醫脈通

相信很多人都關注過他們的微信公眾賬號,別的我就不多說,整體評價一下,如果你是臨床類的學生,建議可以多多關注,一方面信息分類很清晰,根據不同的科室專業,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包括資訊、病例解讀、會議、期刊更新等等。更新速度很快,信息的專業度也夠。真心推薦。

神器三:臨床指南

這麼說吧,這是我目前為止,覺得做的最專業的臨床閱讀軟體,裡面收錄了不同國家和地區對一些疾病的認知和判定經驗,包括新的臨床進步、標準解讀,很實用,我身邊的很多醫生導師都有用,平時翻一翻,真的可以增長不少知識。而且信息這種東西,真的需要時常更新,書本上的知識固然是對的,但是總是更新的速度很慢,在實踐過程中,真的還是需要有這樣一款軟體來滿足自己知識的更新。其實很多患者也可以讀一些這上面的文章,增強對某一類疾病的認識和預防。

這款軟體收錄的資料庫也都是權威的醫學類雜誌的數據,比如中華醫學會各科雜誌的臨床指南文章,可信度和可讀性都比較高,總之一句話,質量不錯。

神器四:檢驗助手用藥參考

檢驗助手,款軟體好用就好在實在是實用,裡面收錄了一千多項檢驗的介紹、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檢查過程、相關疾病、相關癥狀等內容,為臨床醫生、檢驗技師、醫藥從業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當然對於醫學生這種初學者更是好用,不能遇到一個檢驗單就要去查課本吧,一方面比較丟臉,一方面也比較耗時間。

用藥參考,與檢驗助手一樣,貴就貴在實用,尤其是在真實的坐班過程,對某一類藥物的認識還不太熟悉,用藥參考就能幫了大忙。

別的不多說了,畢竟已經走在了醫學這條路上,不論是要披荊斬棘,還是要痛迎風雨,都要堅持下去,現在你還看不見遠方,等我們再走下去時,那就是遠方,一定比現在好,加油~~~


你確定課本上的夠你看了?


最好的學習資源是臨床病歷,要自己去管病人。從常見病出發,經典疾病出發,打好基礎。從問病史到查體,初步診斷,初步治療方案,到後面檢查,病情觀察,調整方案,最後明確診斷,完成治療。遇到問題及時查資料,然後有問題再請教老師,請教論壇上的大牛。

其次是國外經典教科書,西式內科,哈式外科,奈特解剖,尼式兒科,格式手術大全等,像神經科經典教材叫啥神經解剖來著。。。突然想不起來。反正每門科都有一兩本經典教材。買不起實體的就看電子的。圖書館也能借。國內的,偷懶可以看,因為國內的教科書多半是翻譯國外的,然後加上最近的一點新的東西,經常盜用國外教科書的經典插圖。翻的就是不想讓你看懂的樣子。很多東西你看了原版的才會恍然大悟。

在來就是查新了。因為教科書的東西都比較舊了。你可以查新的指南,最新的病歷報道。

譬如我之前碰到第一個隱球菌腦炎的時候,先是到國內的教科書《神經病學》,還有一本很厚的神書《神經病學》,然後翻了下國外的教科書,查了最近的國內專家共識,國外的指南,然後又查了最新的病案報道。基本上整個診療思路心裡就有底了。譬如這個病艾滋病人多見,一定要問清楚冶遊史,性取向,病毒要多查幾次,沒出結果前自己操作要小心。而且感染科會診是必須的。你還會知道這個病常用的目前最有效的葯有兩性黴素和fu,兩性黴素的腎毒性作用很大,所以要頻繁複查,藥物對血管損傷大,所以要中心靜脈給葯。然後你就要給他頸靜脈置管,很多這樣的細節就順著大綱理出來了,然後畫一個類似思維導圖,每一步的注意點都在旁邊標註。拿個小本本記錄每天的指標,動態觀察。後期這個腦炎還有要命的顱高壓的問題。。。。高到用完甘露醇做腰穿,腦脊液還會直接飈出來。。。這個怎麼處理,凡此種種,心裡有數,出現了也不慌。

還有那些你自己沒管過的病歷,也是容易忽視的學習資源。我經常沒事在科室穿來穿去,向主治,主任,師兄師姐詢問他們管過的經典病歷,坐在高高的骨灰旁邊,聽他們講過去的事,然後幾下住院號,翻看病歷。

還有現在手機這麼好,可以用來拍照攝像,遇到經典的癥狀體征就拍下來,還可以記錄語音解說。影像的記錄最為生動了。當然是在病人及家屬允許的條件下。譬如我遇到一個老是抽搐的病人,看了她以往的檢查,發現血鈣總是偏低,想到了書上的低鈣血症的一些古老的查體表現,就嘗試著做了一個陶瑟征,結果跟書上寫的一模一樣。然後用視頻記錄下來。後來科室病歷分享的時候,很多主任都表示從來沒人做過這個查體試驗。只知道書上有這麼個東西,考試會考。

以上主要是針對臨床的學習。搞科研的就另講了。

最有用的醫學軟體我覺得還沒出來,就是人體全息解剖投影,尤其是腦子裡的。想看哪裡點哪裡。讓你在人體中暢遊。而不是啃著平面的解剖書本,自己腦補立體的樣子。畢竟,大體老師數量有限。買個腦袋還蠻貴。。。


假如是考USMLE的話用UFAP

U = UWorld

題庫來的,最後再做。 認真做一遍保你220. 看清楚了是認真做一遍!!!

FA= first aid

先學這個,翻爛為止。USMLE聖經,別的書都不靠譜。看完了再做UWorld Qbank

P=Pathoma

Pathology方面這個比FA做得好。

還有就是以上三個資源要做好計劃4-6星期幹掉!!!不要拉長戰線!!!幹掉以上三個應該趁熱打鐵馬上去考U!!!別怪我我沒告訴你啊!!!

鑒於大部分考U的都是國人,我再說說幾個米國學生基礎醫學常用的資源。

刷題QBank - Firecracker - Learn Faster, Remember Everything

等減價再訂。這個比較新不過聽說好多人刷到260。我就用過幾個月因為實在沒時間。

Anatomy - Grant"s dissector。grants在手,天下我有好嗎。

Biochem -

FA推薦了一個flashcard,沒用過。BRS一般挺好。

microbio - Sketchymicro

這個新改的名?非常新穎,看完一便忘不掉。嫌貴的可以用microbio made ridiculous simple。二選一沒必要都買。

pharm/micro - picmonic : Ace USMLE, COMLEX, NCLEX and MCAT with Picmonic

一樣挺新穎的用漂亮的卡通來幫你記憶,你要是visual learner肯定看一遍忘不掉了。只用pharm和microbio就行了因為這兩個最難背。有時間接著打


先是,你一天到底有多少時間學習這些資源?以及,這些時間是整塊兒還是碎片?

有了人生第一部智能機後,我捉急的好像腦子訂的移動硬碟終於寄到了,我要擴展!於是下了各種醫學APP關注了一串兒醫學平台。後來證明,移動硬碟就是移動硬碟,同學們,你們多久打開一次移動硬碟,看學習資料啊喂!不是不想看,是後台佳麗三千,打開誰都覺得不是;微信里全是紅點,出於強迫症把這些點點整沒了我的時間也沒了。

我用靈魂給題主推薦的就一個——能搜索到醫學文獻的任何埠,比如杏樹林醫學文獻。看別人轉不如自己到水源找,況且九成以上的文獻看摘要就好,那麼短,碎片時間很好控制。英文不是問題啊,下個醫學大詞典複製就變身。

臨床實踐和基礎知識,好好轉科好好看課本就差不多啦,性價比高些~


醫學生菜雞看這裡,看好多推薦app的,沒提到visible body有點驚訝。

1.Visible body出的一堆軟體其中的atlas(3d人體解剖)分男女、分系統,可選指定組織隱藏或者虛化,全英文,有定義有發音。(適合剛學醫覺得人解教材抽象的)圖放下面

2.口袋教材(丁香園出的,好像又叫執考助手)真的是教材,幾乎包含了本科的醫學教科書,不過是歸納性的,沒教科書詳細。圖也放下面

手機傳圖失敗,第一的答案很全很完美。所以再傳圖有點多餘了,就看排名第一的吧


前面的答案已經說的挺詳細了,我就補充一些我自己覺得不錯的吧。

1. 「杏樹林」三部曲。是班裡一個學霸推薦的app,包括「醫口袋」、「病歷夾」和「醫學文獻」。①見習或學習的時候有什麼不懂的,馬上掏出手機查一下檢驗手冊或藥典,非常方便。②手機里存了一堆拍下來保存的病歷照片,用病歷夾可以識別成文字,方便整理。③如果學有餘力,還可以下載最新指南和文獻,也有教材。有的要收費。

2.醫學學習考試系統。適合考前刷刷題,裡面東西很多,分章節練習和模擬考試,有習題解釋。缺點就是A2型的題不多,大部分是A1型題。

3.學校資料庫。適合找一些好看的圖或者用來查找PBL資料。學校的從圖書館主頁就可以進入,醫院裡買的多是和臨床進展有關的,比如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有意思的是 best practice 有一個 perfect 10 的小quiz,在規定時間內做完10道題,會有分數,還可以和同事比較。如果做錯了會有鏈接,提示你學習這個知識點。

4.下載文獻一般會去:pubmed,丁香園文獻求助,萬方,知網。都是挺常見的== 丁香園的文獻求助還是不錯的,之前找一篇文獻各種找不到,留下郵箱不到兩天就有熱心站友貢獻了資源。

5.各種教材什麼的,盡情地去找學長學姐拷吧!我專門買了個硬碟裝醫學電子書和視頻。。。


UpToDate

一個美國的循證醫學知識庫

我在澳大利亞學臨床大三的盆友說,她已經懶到了一個程度,只看UpToDate,不看教科書。。

2015年出了中文版,給跪。。


推薦閱讀:

每天都有報道醫務人員很累,為什麼還有大批醫學生找不到工作?
什麼原因讓你沒有放棄艱難醫學道路?
為什麼醫學生都在訴說自己太辛苦?
醫學生學完系統解剖學後在學習後面課程時,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嗎?
有哪些適合醫學生讀的書?

TAG:生活方式 | 學習方法 | 醫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