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不是一種很廉價的品質?

相比於其他品質,善良是不是更容易做到

一個人無能而善良,就是所謂的老好人,是不是更容易遭人鄙視


無選擇的善良是廉價的,

有堅守的善良是高貴的。


人是短視的。自私短期得利但長期副作用極大;善良短期吃虧但長期正作用極大。

要分清「善良」和「老好人」。老好人並不是真正善良的人,因為首先老好人做所謂「善事」並不一定懷有善心,而只是懦弱和服從他人罷了;其次老好人的標誌就是沒有原則性,不能懲惡,自然也就不能揚善。善良是寬恕,但是是建立在懲罰的基礎上。寬恕惡人,但仍要懲罰他們,更要教育他們不要再做惡。這些都不是老好人能做的。

所以,沒有「無能」的善良。善良是最好的能量。善良是為了讓他人更好。善良是心裡的寬容,和行為的原則性和公平性。沒有原則和公平的利他是對他人沒有任何幫助的。所以,善良不代表不懲罰,不代表隱忍不發,不代表放縱他人。善良是一種心靈的利他,而非總體現在行為上。有時,懲罰也是善良,因為懲罰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棄惡從善,認識到作惡終有報。

具體建議你看一下《了凡四訓》。

--------------------------------------------------10.4.2014-------------------------------------------------------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善,放兩個《了凡四訓》里的小故事。

1. 春秋時期魯國制定了一條法律,如果有本國人在外國淪為奴隸,若有人肯出錢把這些淪為奴隸的魯國人買回來,可以憑有關證據到魯國國庫領取國家相同甚至更多的補助。這條法律頒布之後,大大推動了魯國人的救贖行為,產生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果。

孔子弟子中的子貢是一個很有錢的成功商人,他在當時諸侯國的國際貿易中,在別的諸侯國遇到很多魯國的奴隸,他自己掏錢將這些奴隸一一贖回,並且為了顯示自己高尚的品格,不向國家要補償金,並且頗以此為榮。

但他的這種行為,遭到了孔子的嚴肅批評。

孔子的觀點是這樣的:國家的目的是解救自己的國人,並且願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給實施這一行動的人給予報答和補償,這個報答和補償是為了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這一行動中來。而子貢的行為一下子給這種行為設定了一個大多數人達不到的道德標杆,如果有另外的人贖回了魯國的奴隸,他將面臨一個兩難選擇:如果他去向國家要求補償的時候,對應於子貢反而成了風格不夠高尚的人;如果他不去向國家要求補償,他將承受除了贖回奴隸所付出的精力之外的實實在在的金錢上的損失。

而大多數人並不像子貢這樣富有,他們不願意承擔這種損失,甚至承擔不起這種損失。於是,這大多數人面對自己的國人成為奴隸的時候,所採取的最好的措施反而是不做為。

2. 以前的呂文懿公,最初從宰相之位上退下來的時候,回到家鄉,受到各界人士的瞻仰,如同泰山北斗一樣。家鄉有一個人,喝醉酒以後謾罵呂文懿公,呂文懿公不為所動,並告訴僕人說:「這個人喝醉了,不要與他計較。」僕人關上門,讓他出去了。過了一年,這個人犯了死罪,下了牢獄。呂文懿公開始悔恨說:「假如自己當初稍微與這個喝醉酒的計較一下,並送官府治罪,那麼便可以用小的懲罰而斷掉他大的罪孽。我當時只想著存心仁厚,沒想到卻促使他養成大惡,以至於到了犯了死罪的地步。」


是所有品質中最難做到的一種,至今我也沒見過幾個稱得上善良的人。

善對應的是惡,善良對應的重要一點,就是不為惡。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會意識到自己其實是個為惡之人,貪婪者貪婪的時候會告訴自己是人就貪婪,冷漠者冷漠的時候會對自己說世人都是冷漠的,當一個人獲取利益同時會損害他人利益時他會說這是沒辦法的事,我不做別人也會做。

太多的人為惡而不自知,不自知到了會說「善良是一種廉價的品質」來為自己的不善開脫的地步。


我覺得這種用內涵和外延都無邊無際的兩個詞拼湊在一起得出一個非常粗糙、似是而非的結論是挺不負責任的。我不知道大家一般怎麼看人,但是在我看來「無能」和「善良」在人身上是會形成衝突的,也就是我不大相信一個無能的人會是善良的,反之亦然。

當然首先也要看你怎麼定義這兩個詞,但是一般來說,「無能」是你自己無法做成某件事或者某些事,但是「善良」始終只能體現在互動關係上。善良無疑是種好品質,但一個人自己宅在家裡的時候也不可能自我陶醉地說:「哎呀我真是太善良了!」

善良是一種對他人的心態和行為,但你如果只是懷揣一顆善心,又沒有任何外顯的行為來表達你的善意,那對他人來說也是毫無意義的。在這裡我不想討論存在利己動機就無法構成純粹的利他,又或者說利他都只是你給得出給得起,好吧,我就姑且認為善良的心態是因為給得出給得起,割肉喂鷹的那可是佛祖誒。

所以一個無能的人不太可能是善良的人,因為ta自己的生存是有問題的,不太可能培養起給得出給得起這種心態,而且大眾畢竟都是勢利的,一個無能的人肯定非常能感受到周圍人對自己的冷漠和無視,這樣積累的負能量向外釋放出來也不太可能是善意。如果接收的是惡意,還要施放善意,這種高難度反人性的逆勢而為,如若不是天長日久的自我修行也很難達成,那你要說這類人是無能的,只是說ta的「能」不入你法眼而已吧。這裡我也想到「善良」通常還是在「神化女性」這套話語裡面的,考慮到幾乎所有男性中心的小說裡面所謂的好女孩都是「善良」的。但事實上,現實里的女性被文化建構出來的依賴性和軟弱性也是跟給得出給得起的心態相悖的,更常見的是防備意識強、受害心態重。當這種心態放置到戀愛關係中,往往造成的是女方對男方的過度索取和盤剝,這還不是我睜眼說瞎話,大家看看知乎裡面情感問題下面的現身說法就明了了。那為什麼無能的人和女性給人的感覺是善良的呢,大概因為很多時候他們出讓、犧牲自己的利益都是因為——也沒有其他路好走啊。

所以善良很多時候是一種強者心態,正如開放和包容也是一種強者心態一樣。「善良」這個詞之所以顯得廉價是因為很多人把善良混同為犬儒、鄉愿,討巧的生存策略或者被迫的奉獻犧牲。但是「善良」又的確非常初階,人們總是善於捕捉那些來自無甚瓜葛的陌生人呈現的樸素善意,會心一笑、簡短問候、應急幫助,這些行為都不需要付出什麼代價,但卻奠定了整個社會的溫度。回到我剛剛的論斷,一個在物質精神層面都捉襟見肘的社會也是很難滋生善意的社會,特別是對那些力圖與人為善的人們也會造成巨大的阻礙。說到這裡我的確是想到自己身上發生的一件事,主要是我自認強者心態很旺盛,完全沒必要對陌生人防備警惕,在外也樂於助人。有次大學時候坐校車下車時候有個男生交錢的時候發現沒零錢,我看到了就說「一塊錢我幫你給了吧」就直接塞到投幣箱了,然後對方很驚恐地邊看我邊下車了,一句話也沒有說。還有另一個小故事,是我基友他男友去買小東西,給大媽50塊錢說不用找補了,結果被喊回來問「這錢不是假的吧?」好吧好吧,在這弱者心態茂密的叢林里人人自危,對他人的善意都被曲解成「你不是要害我吧」,讓人怎麼善良得起來?


任何好的品質都是無價的。

相反,差的品質倒很容易用來換錢。


我拿著劍,然後善待這個世界,他們說我善良

原本意思是想表達

我身負屠龍之能,然後溫柔對待螞蟻,因為我的強大,又因為我的憐憫,我固然可以令其滅亡,卻使其歡笑。


看見流血捂眼睛這不叫善良,這叫懦弱。

看見死亡,會憐憫;看見弱小,會保護;看見苦難,會救助;

看待世界,總是從善意的角度出發,這才是善良。

廉價?看看觀音菩薩因為善良,放棄了佛位,就知道善良的代價有多大了。


看題主被各種雞湯包圍,甚是心疼,特來救駕。

如今社會的殘酷和功利,把每個人都多少拉向了極端的實用主義者。

至少我從生活中來看,"善良"作為一個道德意義上的讚美,已經被完全從生活中抹去。有時候我們誇一個女孩子善良,就跟誇她長得漂亮性質差不多,體現的是作為女性性格上的美好,而不再與道德掛鉤。甚至善良有時候也被作為軟弱的代名詞,與天真和節操並列,成為題主所說的"廉價的品質"。

我認為,一個良好的社會需要有兩種好人存在:一種就是馬基雅維利主義者,這些人奮戰在社會黑暗的前端,不惜弄髒自己的手來跟真正的惡人惡思想作鬥爭;第二種,就是善良的人,他們雖然能力有限,對世間紛擾少有關注,但是他們數量龐大,是托起整個社會道德架構的主體。

而如今,中國缺少前一種人,讓惡人們站在了社會結構的頂端。只想做善良與世無爭的人們被迫拉到了馬基雅維利主義者的位置,每個人都要先經歷種種殘酷的洗禮才能生活,所以"善良"這樣的品質就顯得廉價且無用了。

對我來說,"善良"十分有價值。但首先,我還是要當一個馬基雅維利主義者,成為小清新和玻璃心們的肉盾,成為令惡人恐懼的利劍。


題主,我想你誤解了善良和懦弱。

有些人(也就是題主口中的老好人)看起來善良,但其實是懦弱。他們之所以選擇不傷害別人,是因為他們害怕被傷害。他們以一種老好人的態度對待任何人,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傷害別人,只是他們不敢。這種懦弱的人對任何人都很禮貌,其實他們是有病,得治。他們唯唯諾諾,不敢勇敢的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把自身的價值建立在別人的標準之上,他們希望自己在每個人眼中都盡善盡美,然後努力去偽裝,做一個「好人」。有時候,他們也覺得自己虛偽,可是他們沒有勇氣去展現真實的自己。他們太懦弱。

關於善良,我覺得特蕾莎修女就是一個善良的人,源自本心,沒有任何虛偽的成分。

我覺得一個善良的人,應該有對弱勢的包容和大愛,不是泛濫的愛。對邪惡的勢力,有普京一樣鐵的手腕。他們雷厲風行,不卑不亢,勇敢堅強,沒有畏懼。他們之所行善,不為虛名,只是每當他們躺在床上的時候,他們就會想到那些還在飽受折磨的人。他們會感到不安,他們會努力擔起責任,只為了讓自己能夠安心。

以上


如果我從生物生存的角度去考慮,善良其實是增加生存成本負擔的一種東西。很簡單,比如家族成員們發現了一塊肉,如果你是獅子,又是男的,那麼當然你魁梧高大,一聲大吼就可以攆走別人,自己先吃那塊肉了;但是你是個人,你還有道德法律,所以你會跟妻兒老小一起吃那塊肉;然而你還是個善良的人,所以在道德法律之外,你又給自己增加了負擔,不時地懷疑自己行為的動機和純潔度,問自己「我這樣做是不是不好啊?」,然後你就把肉讓給一位不認識的小姑娘或者老太太了。

問題是,這樣就讓你失去了那塊肉。同理,你失去的可不止是一塊肉。善良,就是一種增加生物生存負擔的東西,好像雄孔雀華貴的羽毛一樣的東西。

但是,為什麼雄孔雀需要有華貴的羽毛?因為雌孔雀喜歡,因為最有實力的雄孔雀會告訴所有人:哪怕帶著這樣的負擔,哥們我一樣能活下去,而且活得挺精彩。所以長此以往,孔雀們不僅沒有丟掉它們的華麗,反倒是只有華麗的才活了下來——它們最後變成了一種叫「孔雀」的東西。

帶著善良生存是一種負擔,沒錯,可人們往往偏偏選擇那些能帶著負擔繼續生存,並且生存地很精彩的個體,因為它們才是強者。這就是「適者生存」的極端例子,我故意製造「不利」的條件,但我還是生存了下去——這也是自然的規律。

無節操地丟掉底線並不難,我們只需要脫去了文明的外衣,幾分鐘就能做到;但是善良,但是公平,但是法理,但是文藝,這些負擔加到一起,把我們變成了一種叫做「人類」的東西。


這是個好問題,先挖個坑,回頭再來填


無能而善良。。。

我覺得你描述的應該是鄉愿


善良不是一種廉價的品質

只能善良才是真正廉價的


我覺得,善良是品質中最為可貴的。有善心才能衍生出其他美德。

平時,也許你覺得善良一點很容易做到,但與你利益相左,甚至是侵害你的利益時,你還能做到善良么?也許,最少也要權衡一下

做個老好人,更多的是對事不關己的事情,往利他方向去想去做。但涉及到自己,往往做不到如此淡定。所以上善若水。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將善流動自如,不計得失,舉善行,不望報,不偏頗,客觀公正,不為蒙蔽地作出判斷,威武不屈,富貴不淫才是真正的善。

說實話,反正我是覺得善良挺難做到的。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裡,善良更顯珍貴。


在真善美三個常被並列提及的字當中。

真很難,美很高級,而善最可貴。

真和美,幾乎都可以通過「努力」而接近或獲得。

唯獨善。它幾乎不是靠努力得來的。

它更接近一種內在的品質。

而我越活得歲數長,越覺得它格外的稀缺、可貴。

老了以後,我希望自己是個寬厚、善良的人。

哪怕不那麼真,不那麼美。


水也很廉價啊,但卻是萬物之源。

再者,連這樣「廉價」的事情都做不到,又有什麼資格去談那些所謂「昂貴」的東西?


我們一直稱讚很多女性的善良。身邊很多人她周圍的世界是如此友善溫暖,她的善良在滿滿的、充盈的光照中呼啦啦地生長。

但是溫室中的、被庇護的、純凈環境中長出的善良,根基是並不牢靠的。歌德曾經分析過善行的來源,他承認善行會出於愛,但「最多的還是出於清晰的了解和無偏見的公正」。

只有見識過惡,被惡傷害過,經歷過惡的衝擊、破壞、摧毀,被惡淬鍊過、鍛造過、千錘萬鑿過,還有能力感知到善,還有意願相信善,還能選擇善,才是真正強悍的、不會被磨掉的善良。

我們不是小兔子,而應該堅持做小兔子,在席捲的惡意中葆有對這個世界最大的善意。


恰恰相反,善良是一種昂貴的品質,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為善良買單。


廉價?這是我見過最昂貴的「東西」。

善良不是力量,善良需要力量,無論是心理的還是物質的。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共產主義中的「物質極大豐富」?
每次給人100塊錢,給10天;還是一次性給1000對人的衝擊大?
是不是大部分男人都需要一種「被需要」的感覺?
一個極度自以為是的人要怎麼樣才能變得自知之明?
如果世界上一天沒有法律?

TAG:人性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