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陶喆紅不過周杰倫?
個人認為,陶喆比周杰倫優秀
「小陶喆」與「大衛陶」文:范翔宇的江湖:華流群俠傳 - 知乎專欄我有一段時間單曲循環過David的前四張專輯,拋開營銷之類,光談大眾接受的音樂,陶教父旋律不夠抓耳,歌曲大多複雜難度大,大眾接受度當然低,現在很多人不知道,周杰倫出道的時候有個外號叫「小陶喆」,可以想像周杰倫出道那兩年陶喆的粉和杰倫的粉肯定掐過不少的架。看過一個新聞,13年上海個唱台上陶喆開玩笑的說了一句:「還好今天沒下雨,還好你們沒去看周杰倫演唱會。杰倫是好兄弟啦,你們明天再去看。「周杰倫當時在上海賓士中心連開三場,那天貌似是第二場。
周杰倫當年參加比賽時的評委就是陶喆,估計這個段子周杰倫會在今年好聲音上講出來,貌似陶喆當時不看好周杰倫,周杰倫和陶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朋友關係,在The One 演唱會周杰倫翻唱了陶喆的《找自己》,在節目中也彈唱過《沙灘》《望春風》等經典曲目,他這樣評價陶喆:「是自己見過唱RB最好的華人歌手」
周杰倫被陶喆看不起?盤點兩人「前塵往事」!「綜合」周杰倫 05談眼中的音樂人陶喆VCR至於音樂上看看李宗盛的就能解釋了,有些道理,但也可能有點主觀。本文隸屬於 《重新尋找周杰倫·影響力篇》如何評價周杰倫? - 范翔宇的回答范翔宇,娛樂 Not Just for Fun !◎RB——周杰倫VS陶喆
在深入談周杰倫之前,我們先來談談「RB」。因為我覺得周杰倫的 音樂是RB,而且是非常道地、徹頭徹尾的RB。 所謂「RB」,翻成中文就是「節奏與布魯斯」(Rhythm Blues),RB這股潮流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或說一種價值觀的認同,也是美國的經濟文化橫掃全球的情況下,唯一可以同化所有其它國胤家的流行音樂形式。從韓國、日本…一直到巴西,在當地的流行音樂里都得到RB的元素與影響。 RB有幾個關鍵要素:第一是歌手本身的節奏感要夠好。RB有某種特殊氣味,是又很容易穿幫的音樂形式。歌手需要特殊功力才能完美詮釋RB。而不同歌手演繹起來味道也不盡相同。你看李玟唱RB,誇張得跟什麼一樣;但是你再看劉沁,她就非常冷布魯斯。這些不同的外顯姿態關乎歌手的個性,很多歌手唱番石榴歌可以唱得很好,可是唱RB就要立時穿幫。要唱好RB,無論是歌手自己的本性、對音樂的掌握能力等,都要很犀利才行。 早期台胤灣沒有人弄得清楚RB到底是怎麼回事,總是讓人覺得是它某一群很時髦、家裡很有錢、從小就移民美國的ABC的專利。以前一些歌手(例如瘐澄慶)的作品中或許有一點RB的味道,但說穿了其實不夠味。若講到「地道」與否,陶喆算是第一個「正式」將RB 引介進台灣國語流行樂壇的人。陶吉吉的影響——Classic Coke今天周杰倫能掀起這股風潮,陶吉吉可說居功厥偉、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以前台灣有過這類的作品都是混雜的RB,沒有一張專輯能夠做到像陶吉吉一樣純粹。這邊讓我打個比方,若以可口可樂來說,在台灣陶吉吉算是Classic Coke,而非Diet Coke之流。
不過陶喆的RB唱得雖好,卻已經到了技術的極限。因為RB難在唱」,它是目前最難唱的一種音樂。這種源自藍調的音樂形式,歌手必須很有技巧地運用喉嚨與聲帶來推、擠,要能夠既曖昧又準確。陶喆唱的RB算是台灣最道地的了,但他的音樂後來沒有辦法繼續發展,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因為演變成一種「陶吉吉演唱障礙」。他樹立了一個標準在那裡,他的歌雖然很好聽,但你去KTV唱他的歌,可能會覺得很羞恥,因為唱不出那個樣子和味道,其它歌手唱他的作品也有同樣的問題。 不過從另一面來看,能做出陶喆這樣程度的作品的人,在洛杉磯可能有兩萬個,許多可能做得還比他好。而且我們試問:陶喆創造了一個新的音樂形式了嗎?或是他藉由RB傳達了很深邃的文化情感面嗎?答案是「沒有」,他只是把美國流行了很久的東西原班不動地移來台灣。 本土脈絡的發芽——周杰倫的Sprite! 因此,當周杰倫第一張唱片出來時,雖然大家一下子搞不清楚這是什麼東西,不確定這真的就是RB,只感覺聽起來很順。當時我就清楚意識到這裡頭的重點在於文化認同的問題。從本土意識的觀點來看,周杰倫給了大家一個啟示:「原來RB不是一定要陶喆這類ABC出身的歌手才行,原來從南部出來這樣一個年輕小子也可以做出很棒的RB。」雖然這點還不夠明顯,但這個文化脈絡上的突破是相當重要的。 因為不管ABC唱的RB多地道,其文化脈絡使得本地聽眾聽起來感覺還是隔了一層;可是現在周杰倫是千真萬確地在你眼前變魔術給你看,而且他講的語氣、談的話題和本地聽眾更接近。若我們再拿可樂來打比方,周杰倫可能就是比較親切、比較街頭的「Sprite!」。 因此不管陶喆先前的個人專輯有多完熟,周杰倫的出現絕對會帶給他很大的壓力。演唱 再回到唱功的部分,先前我們提過的「陶喆的演唱障礙」,但周杰倫對這點卻絲毫不以為意,他反正也不理你,就是含糊地唱(blur),乍聽之下完全不知道在唱什麼。我常講「唱歌是說話的延伸」。周杰倫就是在講話,他不覺得唱歌是一個障礙,也不認為一定要唱到怎樣才算厲害、才會被認同,他的整個傳達方式(delivery)是非常自然的,而他的態度是非常「街頭」(street)的。他不能說唱得多好,但是他從語言的形式轉換到音樂的形式時你看不到痕迹,你不會覺得說這個是講、那個是唱,他就直接這樣跨門過來了。 極佳的旋律感一開始提到RB的關鍵要素,除了節奏感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旋律。周杰倫有著絕佳的旋律感(melody sense),他不是虛晃兩招而已,他作的曲子很好聽。像我兩個女兒就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在家裡頭唱得跟真的一樣。雖然說他的歌第一次聽可能不知道在唱什麼,很多歌也不是那種典型的番石榴歌,但我並不覺得他的歌難唱。因為他的歌於技巧部分並不難,若你能找到某種竅門、或是「通關密語」,你就可以直接進去、暢行無阻。而這也跟他許多歌里(例如<忍者>)採用電玩意像是一樣的。一旦你熟練了,你就完全被征服了。其實他的和弦很簡單、沒有很特出之處,但是他有很好的旋律感,這是我覺得他很不錯的地方。
◎靈感可保持原創、但技術必須進步 再談到音樂的製作部分,陶喆和周杰倫都身兼自己專輯的製作人。前者非常要求完美,在錄音室里調Protools時要把音準、和聲…等都調到極限。而周杰倫則不是,他專輯裡的編曲並不那麼精緻,很多曲子聽起來其實很像DEMO(試聽帶)。 ◎談歌詞——方文山成功的中西融合 講周杰倫,自然不能不提方文山。我聽他們第一張專輯的<娘子>,覺得這首歌是天才之作。嚴格一點來說,過去想要中西融合的人,嘗試了幾十年都失敗,這首曲子卻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因為要融合中西,一定要互為表裡,我也一直在尋找這其中的解決之道,而當我聽到<娘子>這首歌時,我的直覺是:「操!××這個很厲害。」這首歌值得被鼓勵,因為創作者沒有全盤投降,而找出了一條東西兼蓄的路。 以詞載道 對我來說,音樂,特別是流行音樂,音樂本身不再有什麼使命,歌詞才是傳達意念的載體。悅耳的番石榴情歌並不稀罕,但是透過歌詞它卻可以傳達一些很動人、很真摯的情感、或是人性光輝這類的意念,因此我認為流行音樂最美妙的地方是在歌詞。再回看到RB,這種音樂形式已經出現許久,現在再來運用也沒什麼特別了不起,美國人早就玩到極致了。不過現在透過RB這樣的載體,卻可以去承載像<娘子>這樣有趣的文字內容,或換個方式說,這樣東方氣味的文字內容可以和這樣西方的音樂形式相結合,而且行得通。從這裡若再往前推進一步,我們甚至也可以把整本《雪山飛狐》給講進歌里去,這是可能的,這種結合方式有很多想像在裡面。<娘子>這首歌讓我非常非常驚訝。而且它很自然。 對新一代寫詞人才的殷切期待 我們這個行業其實滿貧乏的,人才都用盡了,而且這一代年輕人也都不太經得起期待。再來因為我自己也是寫詞的人,用文字來編織故事、描述情感、傳達信念與想法,所以我對幕後的創作者比對幕前的人有更多的期望,很希望方文山能持久,而非曇花一現。說實話,歌壇絕對不會只有一個方文山嗎,眼前還有很多整天做白日夢寫一大堆東西的傢伙。不過方文山是很幸運的,他碰到周杰倫,兩人的配方對了,轟一下一起紅了起來。而我非常希望能看到方文山能真正成為一代怪傑,能不停有人都去學習運用他的東西。不過如果他的東西只怪在周杰倫身上那就完了,因為周杰倫一旦聲勢不再,也就等同宣告他的事業終結。今天若我們請方文山來幫五個不同的歌手寫五個不一樣的詞,每一個都有不同的情感和氣味,可能嗎?我看很難。就如同張震岳,他是不錯的歌手和創作者,可是你拿他的作品給其它的人唱就完蛋了,伍佰也是一樣,因為他們的創作只在自己的身上有效。現在方周兩人的合作看起來有一點這樣的問題,而這是我非常不願意見到的事情。 ◎走紅後的隱憂與對兩人的期許我們講張惠妹時曾講過「造神運動」,現在還是一樣,不管周杰倫或方文山都面臨同樣問題。一個歌手冒出頭來以後,基本上雙腳就懸空了,有多少人架著他在往前走;可想而知這兩人現在的日子是怎麼過的:所有人都要找你、都從你身上要東西。現在新專輯出來,聲勢似乎很大、宣傳動作很多,但說穿了現下出唱片凡是企宣的花招玩愈多,就表示製作的部分愈心虛。我在這邊想問兩人的是:「你覺得自己到底會不會變成對這行業有長遠影響的人?還是只是一時的現象?」說穿了巨星沒什麼,每天都在製造,過去二十年來有太多的案例了。但是你能不能成為這個行業中被尊敬、有影響力的人?對這行業的意義為何?有沒有眼界(vision)?這可能是這一代年輕的小朋友應該要思考的,不然台灣新出來這一代的音樂人在未來的華語流行音樂里將不會佔據重要的位置。而要有好的眼界,不是在於跟唱片公司怎樣搞宣傳活動,你必須要有很好的情操,有對這個行業的道德、堅持理想勇氣,當然也要有能力、夠持久。像JC PENNY(?)的老闆到90幾歲、快死的時候,眼睛已經看不見了,但他說:「I may have lost my sight,but I have even greater vision.」這也是我對自己的期許,也希望能轉送給新一代的音樂人。
無法認可奉冷為優的原則,陶喆之所以在成就影響上無法與周杰倫媲美,其實很大原因是自身的局限性,周杰倫是個擁有天馬行空思想力的人,在音樂上被條條框框拘束就缺少了做音樂的靈性,另外,周杰倫歌曲的編曲我想並不比陶差吧,建議聽聽他的以父之名,夜的第七章,印第安老斑鳩,娘子等等,我們現在說周杰倫與眾不同或者很難被超越等等,就是他做音樂的態度和靈氣,一種將各種音樂風格玩的風生水起之人,一個專輯囊括了親情友情愛情和社會人文關懷,甚至也有武俠遊戲等等因素,將想像力發揮的淋漓盡致之人,他是個行動派,並且敢於嘗試,這是我欣賞他的地方。作為他十幾年粉表示並不喜歡此類比較,至少他在我們心中無與倫比就足夠了。
陶喆憑什麼紅過周杰倫?
陶喆並不商業,他的專輯和歌並不刻意迎合大眾和市場,周杰倫不是,陶喆的歌更多的是對自我的思考和人文關懷,私人化痕迹明顯,比如他作為基督徒,專輯裡穿插著很多福音音樂。陶喆出道時年紀已經比較大了,不適合再走偶像路線,周杰倫不是,陶喆是一位傑出的創作音樂人,周杰倫是一位成功的音樂人和商人。
你覺得2012年的的羅納爾多能踢得過當時的梅西嗎?
其實說國內流行音樂聽眾審美水平普遍低,真的是無可厚非的。周杰倫最受歡迎的曲目,大部分也都是ballad等,而非最符合他的音樂內涵的RNB(個人印象)。要在國內流行音樂市場取得成功,還是得去追求「抓耳"的pop旋律。周杰倫陶喆都是非常優秀的歌手兼製作人,但是周杰倫更成功之處就在於他的音樂里有國內觀眾最喜歡的「抓耳」旋律,以及讓人感興趣的歌詞/主題。周杰倫的「中國風」大獲成功,既因為他是個出色的RNB歌手,也因為他創造了一個極為適合華語流行音樂市場的「品牌」。另一方面,陶喆的RNB就是純正的美國RNB,旋律天然就讓國內大部分聽眾有了距離感,不及接地氣的周杰倫成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因為在內地 ,RB 紅不過 中國風
陶喆的音樂洋氣,這是毫無疑問的,和王力宏、黃大煒屬於一類,而且在音樂構式和流水線細節上很苛求,出來的效果就是:好音樂、好聽,但和聽眾有一些距離。
周杰倫出身平凡,參考NBA的庫里,「平民英雄」,你如果足夠努力,就算沒學過音樂,為了攢錢送便當,都沒問題,總有一天會成功,這就是周杰倫給觀眾的意向,更加借地氣。加上方文山的加持(當然陶喆有娃娃),方文山的詞強調的是最基本的押韻、虛實結合、敘事抒情結合,讓周的音樂受眾擴大很多。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周和陶的演唱會,他們使用的樂隊班底是完全不同的,完全沒有交集。陶喆一直用的Jamie Wilson,王力宏和張學友都用過,而周杰倫基本用的是「周家班」。
編曲 .
周杰倫的編曲十分的抓耳 . 陶喆的編曲十分不抓耳 .編曲不抓耳的後果是比較像 " 汽車音樂 "
本田汽車 , &<那一瞬間&>福斯汽車 , &陶喆最紅的時候也和周董五五開吧,但在大陸大眾接受程度差一些,但是更受到專業音樂人青睞
後面年齡也差不多了,名利賺足了,就開始隨性搞搖滾了,老大偶像是Queen,當時是覺得搖滾在國內發展前途一般,才開始唱RB的
巔峰末期的《69樂章》質量突破天際,只不過已經是為了玩音樂不求讓人聽懂的態度了
裡面的《亂七八糟》這首歌,簡直是要飛,這種叼,和周董歌的好聽的叼是兩碼事
喜歡的人能從中聽出各種高光時刻甚至前世今生的洗禮感,不喜歡的會說是啥玩意兒啊真難聽
從RB來說,陶喆算是開路者,耍的也是比較純正的美式RB,在本土化的改良上,比周董差了很多,所以你看《望春風》這樣中國風的RB神曲,卻總感覺沒有《發如雪》《青花瓷》來得有那種古典的美感,事實上,在理解大眾口味上,周董遠比老大做得好,比如《超人不會飛》的靈感就來自《關於陶喆》,但後者更像是自娛自樂外加自嘲,前者才更引起粉絲共鳴。
傳唱度上,兩個人其實都很高,當年誰還不會唱幾句《愛很簡單》啊,就和現在的《演員》差不多·····但是老大出歌太慢了,因此傳唱度高的歌並不多。而周董的歌,不但朗朗上口引發共鳴,更具有很大的話題性,從叛離經道的《雙節棍》到秀恩愛秀遍大江南北的《告白氣球》,告訴那些小鮮肉周天王永遠是你大爺。
從歌傳達出的意境,包括愛情觀啊什麼的,這兩個人差異巨大,老大的歌更多思考,會在歌詞里直面社會問題,且毫不避諱一些過激或者負面的表達(比如太平盛世的《鬼》這首歌還被大陸封過),就像一個酒吧里微醺的老男人將他的故事娓娓道來。而周董的歌,大多溫柔陽光而給人希望,少數有些負面情緒的歌,也更像是一個任性少年的賭氣,還透著幾分中二的可愛(比如《逆鱗》),他的歌更天馬行空具有想像力,就像DaivdBowie,他的突破不光是音樂旋律上的。
他們的情歌也相差甚遠,老大的歌不是熱烈的表白,就是追悔莫及的嘆息,而周董更多唱甜蜜,青澀,以及挽回——一個是老油條的成人克制之愛,一個是花心少年的熾烈之愛。這也決定了你也許會20歲之前,用周董的歌向喜歡的女生表白,但30歲的時候,你會更想用老大的歌向深愛的女人求婚。
作為一個十四年的傑迷,和一個七年的吉吉粉,三年的搖滾青年,加上王力宏一個,我覺得他們都是無可替代的,立於巔峰的,至於為何至今情況各異,大概還是性格經歷決定的吧。相對來講,我更覺得老大在音樂人這方面的成就最高,想來是因為他更符合一個「風流才子」的定義——更純粹,更荒唐,也更難被人理解和承認。
二十歲之前聽著杰倫的歌想著愛情痛哭流淚,二十歲之後聽著老大的歌看著現實坦然苦笑
這是華語樂壇回不去的輝煌年代留給我們最大的禮物
其他隨便黑,才華沒得黑,以前他還是DT還不是PPT的時候是很火的,現在我只能說一聲拜拜
我之前看到他的粉絲說他的經紀人08年上節目,說陶喆喝醉後抱著他大哭,說他已經把最好的自己和最好的音樂給了以前的公司和歌迷,不後悔了,後來他父親死後他瘋狂喝酒墮落,實在讓人唏噓不已,我想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墮落了,但曾經的他確實是別人比不上的存在
陶喆也不是沒有紅的時候,太平盛世時期他的專輯銷量某一段時間內在亞洲範圍超過同期周杰倫和王力宏(當時的網易娛樂報道),周杰倫才出道時候陶喆已經超過所有天王天后,打破101開演觀眾人數記錄並在大馬和新加坡開大型演唱會了,從太美麗開始他的音樂趨於平和,他比周杰倫大那麼多歲,當然不會像周杰倫那樣唱遊樂場和告白氣球,此外發專輯速度變慢,這才使得他淡了下來,但是這些是在他計劃中的結果,之後的緋聞不斷和他自己的迷失走偏才是主因
另一方面陶喆的粉絲年齡層歷來偏大,早年有聽陶喆代表成熟的說法,類似於今天陳奕迅,因此他沒有大量周杰倫那樣的90後情懷粉
「如果有人對我的音樂類型不感興趣,無所謂,但是如果對我在音樂里講的話不感興趣,我就比較難過了。我從不在意市場,哪怕只有10個人買我的唱片也沒關係,我就只唱給這10個人聽好了。」
熱門回答看似客觀,實則毫無道理,說得好像陶喆只有RB一樣,那位答主顯然只了解周杰倫,我對那篇文章是否李宗盛所做非常懷疑,因為在網上找不到任何原生的媒體刊載記錄,能看到最早時間的網頁是發表於天涯社區2003年,離用現在的眼光評價此二人也太遠了,不管怎樣都是不夠客觀的
在回答這個題主問題前應該先回答一個問題:陶喆的音樂是什麼?陶喆只是RB?
這裡引用知乎另一位答主的專欄文章:陶喆:Ramp;amp;amp;amp;B 教父外表下的搖滾血液
但是,在這張專輯裡面,陶喆就真的只是在複製美式風格,填上中文詞了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否則當年這張專輯不會入圍五項台灣金曲獎並且最後拿到最佳新人和最佳唱片製作人獎了。
陶喆的第一張專輯RB風味較濃,但第二張專輯已經加入大量其他音樂類型,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樂評
文章來自當時的今周刊
《 I"m ok 》可說充分反映出一個創作者旺盛的企圖心與逐漸攀向顛峰的創作力。 在第一張專輯裡,陶喆由於濃厚的「節奏、藍調與 RB 」調性,讓他幾乎了台灣或華文市場 RB 代言人。 宇多田光崛起東瀛之時,我不禁聯想要是將陶喆推向日本,也許能趕上日本歌迷的「黑人瘋」。但是在這次專輯中,陶喆似乎想要擺脫掉「我只會節奏與藍調」的印象,充分擷取各種音樂風格。
記憶中,之前他最後一次「現身」,是幫張惠妹的專輯《我可以愛你嗎?愛人》編寫製作《愛什麼稀罕》這首歌,曲風十分搖滾,現在在自己的專輯裡,他也演了多首搖滾樂風的曲子。主打歌《 I"m ok 》、《小鎮姑娘》均是;另一方,在專輯裡也可以聽到混音合聲《夜來香》、爵士搖擺《馬戲團》、電子舞曲《Angeline 》,與他的招牌 RB (《說走就走》、《普通朋友》)等等多種曲風的作品。這些新的嘗試,都非流行歌的創舉(包括他選擇用大風琴作開場與結束,這種方式在其他人的專輯中也被使用過),但是能在一張專輯裡聽到如此多樣的面貌,的確一反第一張專輯風格一致,聽久了很膩的缺失。「
很顯然第二張專輯開始陶喆的風格已經趨於多變,到了第三張專輯,陶喆就將搖滾歌曲《黑色柳丁》作為主打,後來的《太平盛世》《69樂章》,第一首歌都是徹底的搖滾,《69樂章》就是一張搖滾專輯,時至今日還拿RB在他身上說事,未免有點信息滯後了吧?
陶喆之所以現在被叫做RB教父,是因為他把RB變成了一種流行,不是說他只會RB,這也是他自己討厭這個稱號的原因之一。其實在當年的報道中,也有很多報道將陶喆稱為「新音樂教父」,去掉RB的前綴
第二個問題:陶喆是什麼?
我們可以首先來看看音樂人眼中的陶喆
信樂團吉他手Chris:我做完蘇芮和張惠妹的演唱會之後,聽說了陶喆發片的消息。傳言他很厲害,但在美國買台灣的CD一張要二十元美金,貴到我買不下去,所以打算等回到台灣再買就好了,我心裡想,反正國語歌也就那樣。 後來聽說陶喆在洛杉磯的一個pub裡面要舉行小型的演唱會,而他對吉他手不是很滿意,又問到了我的朋友的朋友,所以我又被推薦了。那時候我聽說可能可以跟陶喆合作,立刻跑到華人書店裡買了陶喆的CD,利用開車到那家pub跟他面談的路上聽他的歌。我聽得很感動,他的音樂很輕易的操縱了我的情緒,功力一流。我覺得現在的國市場應該是「陶喆年代」,因為從他發行了唱片以後,國語歌壇整個都不一樣了。
張亞東:陶喆改變了華語流行音樂 我覺得他是改變了華語流行音樂一個很重要的人,因為在他的音樂里,我聽到了一種在玩音樂的感覺,我非常非常喜歡。我非常喜歡他的《MELODY》那首歌,因為他的那首歌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後面有一段編曲特別有意思,有一段節奏突然加快,他是一個非常非常有畫面感的人,而且是一個非常非常優秀的音樂作者,他非常非常有天分,在編曲方面、整首歌快和慢的轉變,讓我感覺到一個非常強烈的訊息。我聽他的歌很少在意他的歌詞,這也是一個很奇怪的地方,以往華語音樂都是非常在意歌詞的,他的音樂往往讓我忽略歌詞。讓你欣賞起來非常非常舒服,這也是我喜歡他的原因。我近兩年來一直都在做自己的專輯,覺得非常非常的困難,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太過嚴格,有的時候覺得樂趣不是那麼多,不像我最早做音樂的時候那麼快樂;而在聽陶喆的音樂時,我覺得他做音樂時應該是最快樂的吧,因為他可以把音樂做得那麼流暢、那麼自然。我希望他不要像我一樣,在家裡、錄音棚里瘋狂地煎熬自己。
他們都提到了一點:陶喆改變了華語音樂,內容不再贅述,如果有人聽過1996及之前的音樂就會知道為什麼那麼說了
那麼在陶喆自己的眼裡,他是什麼?
2005年1月24日 下午3點14分,北京飛返台北的班機上
燦爛的陽光映穿機窗,我帶著手提電腦,獨自坐在機艙內。有點累但是感覺很棒,因為過去這幾天的旅程既讓人興奮又饒富效率。北京的氣候雖然冷,卻是十分舒適宜人,特別是相較於我幾周前的北京行。艷陽與寒冬的結合就是如此美好,讓我想起了洛城此一時節的天候。 專輯終於發行了,很多人都已經聽過這張專輯。我看到也聽到了許多關於這張專輯的討論,其中混雜著客觀評論與主觀感受。這事早在我預料之中,因此我才會在專輯序言里寫道:「這張專輯對你們其中一些聆聽者來說絕對是個『挑戰』」。非常感謝你們提出的意見,刺激我思考了很多事情。有些討論主題是關於「陶喆是否在這張專輯變得商業化了?」當然這沒有絕對的對或錯,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因為音樂本來就是很主觀的。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與品味。只要當所有的討論在彼此之間激蕩出互動與思想的火花,這件事便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關於「商業化」這個主題,我有些想法要跟大家分享的。首先,「商業化」並「不是」個一無是處的壞東西。當理想與藝術的自由因為商業考量而被迫妥協時,「商業化」也許就有負面的意思了。雖然近幾年來,多數華語流行音樂作品讓人感到失望,但是商業音樂未必因此等同於爛音樂。如果我之前的專輯沒有媒體上的曝光與商業上的成功,我現在不可能還在做音樂,我也不可能保有我的創作自由。我在寫歌或製作專輯的時候,會考慮到到市場或歌迷嗎?我當然會!因為我只想給聽眾最好的。我會流行跟風,藉以確保商業成就或迎合大眾嗎?我在不知不覺中也許沾到了邊,但絕非刻意的。設若我問那些說我的音樂變得「商業化」的人一個問題:我的音樂是「如何」變得商業的?那他們會提出什麼樣的答案?哪一首歌或者哪一個特殊的音樂元素代表著「商業化」?我知道那些如此論斷我的音樂的人,並沒有舉出具體明確的佐證。這是因為大家想不到其他更好的形容詞,所以只好扣上「商業化」的帽子?也許是他們不喜歡這次的音樂或認為我的某些面向變調了?在我自己看來,我確實是變了;跟以前的作品比起來,我的創作變得更「不商業」、更「非傳統」。或許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會誤認我的音樂變得「更商業」了吧?是否當有人對某件事物感到不習慣或不喜歡時,他們就會想用「商業化」來概括表達自己的想法呢?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再三省思。 在專輯的宣傳期間,最讓我開心的一件事就是可以跟媒體與歌迷朋友分享我創作的動力、靈感來源與作品背後隱藏的故事。 陶喆
陶喆對自己的市場其實沒那麼多顧慮,他的行為反而得到了羅大佑的賞識
羅大佑:陶喆做事跟我蠻像
陶喆在自己的音樂成長過程中是一種比較習慣性的方式,像我當初一樣,從最初的喜歡音樂,到開始寫歌、找唱片公司,再到自己演唱。他不是一開始就做歌手,他一開始是製作音樂,他知道一個藝人的個性是怎樣成長的,也知道怎麼樣去呈現一個藝人的風格。一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自己出了一張唱片,一出來就很受歡迎。陶喆做事情有一點跟我蠻像,就是通常速度會比較慢,別人可能會比較討厭這一點,他不是那種一年出一張專輯,兩年出一張合集的歌手。其實我們都是在「慢」里求取一種成長。
還有說陶喆的歌詞的,那條簡直把我看笑了,更讓我確定那話應該不是李宗盛說的
好歌詞是什麼,一定要像方文山那樣「斑駁」 「下棋」 「綠」的堆疊起來才是好歌詞?在周杰倫王力宏陶喆幾個人中,陶喆的歌詞無疑是最具有思想性的,這也是他為什麼被叫做「陶大炮」的原因之一,他的歌詞總是向市場、社會開炮,這也是為什麼他每張專輯會有一首歌被內地禁的原因之一
1999年發行的小鎮姑娘表現的就是他自己出道後的悵然若失、找自己主題也是,到了黑色柳丁更是突出了他的思想性
樂評人劉憶斯發於2002年的新浪樂評
這張專輯有著一個很古怪的名字《黑色柳丁》。柳丁,是台灣獨有的一種水果,我們可以把它視作台灣,那裡既是陶喆的家鄉,事業的根據地,也同樣是他愛恨糾結的地方。那麼說,代表著墮落、陰暗、可怕、絕望的黑色就是台灣————這顆「柳丁」的顏色?至少在陶喆的眼裡和歌里是這樣的,黑色的柳丁:一顆類似波德萊爾那朵《惡之花》的毒果。
不過,當再將這張唱片重聽一遍的時候,我發現陶喆的這顆柳丁雖然是黑色的,但它並非完全黑色,至多也就是半紅半黑。在台灣這片「只有抗議沒有抗爭,只有悲哀沒有悲憤」的土地上,似乎只能生長出半黑半熟的果實。即便如此,陶喆的這張充滿了事實真相與音樂誠意的專輯已實屬難得,值得尊敬了。我想起了前年台灣另一位很有才華的音樂人黃大煒那張《秋天1944》,同樣的在主流與自我之間遊離,同樣地在音樂與現實之間掙扎,但,陶喆這次要做得更好。
太平盛世
記者:你所強調的用音樂喚醒歌迷,在《太平盛世》中是怎樣體現的?
陶喆:主要反映在歌詞上。它對社會、愛情、生活的思考與表述都更深、更赤裸、更直接。我可能有許多想法都與以前不一樣了,過去是灰色的,現在則是極端的,要麼黑、要麼白。「太平盛世」這個名字其實有點反諷的意思,它讓人嚮往但卻不能在生活中得到;另外,有些歌雖然是情歌包裝,可實際上它不見得就是情歌。我想用一種輕鬆的方式讓大家接受我的一些想法,但懂的人就懂,不懂的人也可能永遠都不會懂。
太平盛世專輯的第一首歌就是《鬼》,無疑是一種嘲諷,陶喆本人在節目中說《鬼》是對某些權勢無所不在但不改善社會的人的嘲諷,更嘲諷的是這歌引進時被刪除
多於的不想說了,只想說在回答這些問題前麻煩先有點了解再來答
綜合以上原因:個人原因,音樂定位等等造成了他後來的局面,之後我希望他能夠重新想起音樂就行了,他現在心思應該不在音樂上,但是聽《黑色星期二》感覺還有恢復的可能,大概還需要點外力刺激,比如同輩歌手裡突然有人出了張能讓他很感動的專輯之類的
陶喆各方面都比周杰倫優秀?
這話說的肯定不對我認為陶喆沒有周杰倫火兩個原因1 陶喆沒有周杰倫接地氣2 陶喆的曝光太小,畢竟幾乎是沒兩三年一張唱片作品數量太少。巔峰陶喆絕對不會遜色周 誰都有跌落神壇的時候 現在的周也被jay和飯特系時候的自己完爆好么
優秀就一定要紅嗎?
說陶喆各方面比杰倫優秀我也是醉……音樂各有見解我就不評價了。你們覺得正統有優越感,我們覺得創新更屌,這沒什麼好爭論的←_←其實《全能星戰》時我是很喜歡陶喆的,謙虛有禮,在孫楠面前的形象立馬高大上啊……雖然我十多年前就知道他是音樂界有名的浪蕩公子……然而今年的PPT真是……醉了……起碼三觀這點絕對不如杰倫
屁屁踢做的不好。。。
陶喆不是一個迎合市場的歌手 音樂不商業化 在他最紅的時間段出專輯的速度也很慢 幾年一張 但凡華語樂壇能有地位的歌手出的專輯都比他多比他快 而且打入內地市場的時間太晚 中間流失的歌迷會很多 跟著他一起成長的鐵粉如今大多基本已經成家立業忙於生活工作 不會沉迷於追星這些活動 至於他兩的音樂誰更好 懶得回答 文無第一 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同 不要扯沒用的。
這口水挑的沒意思吶。陶喆最紅時期是上個世紀90年代末到2003年黑色柳丁發售,杰倫則是在02-07年,倆人所處的時間跨度,和當時市場環境完全不一樣,可比性是不大的。
受眾不一樣。個人認為某人對某首歌曲的喜愛程度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個是習慣,一個是心境。習慣是與人的聽歌歷史有關,比如咱父母輩肯定覺得鳳凰傳奇比周杰倫和陶喆都好,其實一開始人們對音樂本身沒有偏好,而是在對音樂的長期接觸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口味,之後遇到符合自己口味的歌曲自然覺得好聽和順心,具體來說,聽到某幾個音符時,某人會對下面接下來旋律的走向有自己的預期,當歌曲實際的旋律走向與預期吻合較好時,便會覺得好聽。除了習慣外,我認為歌曲所傳遞出的情愫是否與自己本身的心境,特質,甚至價值觀吻合也是影響是否覺得好聽的因素之一,當你悲傷的時候聽嘻哈風格的音樂怎麼都不好聽。所以你覺得陶喆更優秀的原因更多是基於第二點,歌曲所傳遞的情愫的差異。周的歌可以用膾炙人口來形容,聽起來律動很足,對情愫表達的方式更加直接。陶的歌曲傳遞出的是對自由的嚮往,無論是旋律和歌詞看都是這樣。陶的歌的曲調是不重於形,而在於神,歌詞也是如此,返璞歸真,用貌似平白的語句在表達情緒。所以這也可能是為什麼你覺得陶喆更優秀反而不紅的原因。你可以去做一下統計,搜集一些陶和周的粉絲的言論,然後對比兩人粉絲言論的特點,比如用詞的鋒利程度,就可以初步得出兩者粉絲的一些特徵情況,從而可以體現陶和周所傳遞情愫之間的差異。
如果單論巔峰兩人不相上下。黑色柳丁和范特西都是神專輯。但是周杰倫強大的地方是巔峰幾年一年一張專輯保質保量。而陶喆只能保質,不能保量。
推薦閱讀:
※周杰倫在香港人氣如何?
※如何評價王菲歌曲《乘客》?
※如何評價許哲佩?
※怎麼評價王健林的唱功?
※如何對華語樂壇眾歌手進行封號,類似於唐詩的詩仙、詩聖、詩骨、詩傑、詩佛、詩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