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能和對方大談特談美食還不會被說成吃貨?

經常和別人說美食,但總會被打上吃貨的標籤,一兩次被這麼喊感覺沒什麼,但被越來越多人喊吃貨,感覺不自在啊。


像葛朗台一樣,說出每樣食物的時候,都要著重且反覆地強調其價格;

很快對方就會忘記「吃貨」這個詞,轉而以「裝逼」、「神經」、「守財奴」等來形容你啦~~


只談不吃就可以了。

有人覺得被叫吃貨無所謂的,有人覺得會不開心。很正常。拿胖子來說,胖子這個形容詞其實很中性,胖這個形容本身也不算貶低人,但你說某某你胖了;即便是不帶惡意的大實話這也容易發生不愉快。

題主喜歡美食,又不喜歡被叫吃貨。其實簡單,那就是不要吃,只說不吃(哪怕人前不吃,人後隨意,於是進化成孤獨美食家而不是朋友眾多的吃貨)。食量小到驚人的情況下,就算你自稱吃貨也沒人信你了。

吃貨吃貨,你都不吃了,誰還會說你是吃貨?


叫吃貨就被叫吃貨咯~我挺喜歡這個詞的。

要懂得自嘲。


謝遙~~

你不但早會吃,還要會做,更要在飲食與聚餐的過程中談及這道菜的用料,做法,發展歷史,所涉及的地域文化,名人效應。

逼格上去了,嘴上打點好,最關鍵的是吃已經不僅僅是吃,而是文化,是生活的藝術,是分享,是和妹子進一步溝通的破題點,是和夥伴閑暇時的消遣,是家庭聚會上提高個人地位,獲得口碑的手段,吃也不再是吃了。

「這次回家聚會,來我家吃吧?上次學會的豬排飯還沒給你們做來常常那。這豬排飯選上八兩的豬肉也就夠用了,切厚片,用刀背打散,料酒,黑胡椒腌制,裹上蛋液麵包屑,反覆三遍,油鍋開炸,撈出瀝清,鮮美多汁。煎上洋蔥,來些雞湯味極鮮,放上剛做好的豬排,淋上蛋液,差不多就盛上米飯,好嘞,出鍋!怎麼?沒學會,不要緊啊,今晚上沒什麼要緊事吧?行,回家您幾個稍微休息會,飯點兒來我家,美食伺候著。要是沒吃夠,這不,再等等,我買的烤箱到貨,再給你們來些蜜汁叉燒,和曲奇,銅鑼燒我也一直想要嘗試,正好哥幾個給把把關。喝的要什麼?奶茶還是咖啡?喲,不想喝這些啊,行,趕著你們吃豬排飯的功夫,我給大傢伙攪上一鍋雞蛋疙瘩湯,配上白糖,小時候不最愛這口嘛,吸溜吸溜一大碗。請好吧您嘞!」

「唔,這羊湯可趕不上我們家的。你知道嗎,這羊湯可不只是清湯。我們那兒是白白的,還有紅紅的像放了辣子,其實可不是,這白湯有人說是拿奶勾兌的,嗨,興許有人真這麼干,但我們那兒羊湯,是砸碎了羊骨,慢慢熬出來的。至於這紅湯,和羊肉燉在一起的干辣椒,活著羊油,鮮紅的色兒還混著香。最關鍵的得是家裡的羊,家裡的水,別的地兒還真做不出這味兒,瞧北京那些掛牌子的店,不都是從我們那兒一趟趟拉過去的羊嘛。呦,別放筷子啊,咱今兒擱這喝的也還湊合,別啥時有空,就放假,也不耽誤你功夫,包吃包住,您得親自嘗嘗,否則我不成了嘴裡放空炮的騙子了嘛。」

「呦,別看這煎餅簡單,想想還有那麼段歷史。姥姥姥爺那一輩,山東鬧饑荒,年輕的選出來上山下鄉,到了東北,這長白山裡吃食倒也不少,可單調了不行,那咱就支起熱鍋,架上鏊子,活上棒子麵,開攤。人是山東人,可在東北並不是什麼都沒留下,留下的是山東的飯菜,留下的是一段情,即是時代的縮影,也是時代的特寫。你看那缸里,是我家腌的酸菜,最喜歡配上豬肉粉條子白菜燉一鍋,下飯啊。一鍋出來,家裡人聚一塊,我兩碗都嫌少,看著長在山東,就這紐帶,還系著東北那。這一鍋,一菜,一飯,真是許多人事話滄桑,鬢髮斑白倆蒼茫啊。」

以後有空再寫點吧,先去看大綱,背政治了~~


我覺得

民間科學家可以被稱為民科

民間美食家則被稱為吃貨。

但是美食家本身的門檻比科學家要低得多(入門容易,當好的話當然也是很難的)

所以,你只要讓自己專業起來就好了。

沒必要對所有食物都「星星眼」,吃得精,懂得多才叫美食家。

每天就知道泡麵、擼串的,再喜歡吃也只是吃貨。

當你以美食為中心脈絡,已經到達了由此懂得語言、文化、歷史的地步了,那你是個博學的人,再叫吃貨就不合適了。

舉例:提拉米蘇,你得知道這個是義大利語tiramisu,拽我起來的意思,表示這種甜點能讓人精神亢奮(味道,以及高咖啡因酒精含量)

你得說得出那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然後再知道足夠多的證據證明那個故事是中國人扯淡編出來的~

當你對各種食物都有這種理解程度的時候,別人叫你吃貨也真的只能是尊稱了


謝腰。

花自己錢的吃貨,(山東話)我!驕!傲!


你可以談這些食物的烹調技法的高超之處

這樣你就不是吃貨而是好廚子了


舉個栗子咯,講講故事咯。

如果有人對你說你就是個吃貨,

你就回他:「非也,豈不知公子宋乎(不要作死)?你呀,姿勢水平還要提高一下,不要聽風就是雨,看到太陽就想到水煮田雞(不要輕易下判斷)。」


每次大談老鼠肉,爆炒蝸牛,爆炒蝗蟲這種美食,別人不會認為我是吃貨,他們認為我是瘋子。


大談特談各種美食不利於健康的地方。


能對美食大談特談的就是吃貨,不談就知道吃的那是飯桶~


不只可以談口感和味覺,還可以談營養、健康,烹飪手法,原材料生產加工、 裝飾藝術、相同菜品的不同製作體現的不同的風土人情等等。

這下就不像吃貨了吧,簡直成了大百科了。


【【【【寫成文字吧【很多白話落到書面兒上就顯得有范兒多了】

比如這篇:

【談吃食】

其實之前想起「談美食」這類題目來著,後來覺得「美食」這個詞其實有著一些玩味的意味和享樂意味在這裡,很不喜歡,另外一個原因是,美食這個詞用爛了,而我竟然有些文人的臭脾氣,雖然語文連比較優秀的初中生水平都沒有。

如果說我的飲食喜好,最大的特點可能就是喜食肉類,這可能真的是遺傳的,我母親非常喜歡肉類,相應的留給水產品的份額就少了,其實這是說笑了,因為我和我母親都是那種「如果只能選擇素和海鮮,也寧可吃素」的人,這句話一來表示多麼不喜歡素菜,二來表示有多不喜歡水產品,這句話里唯獨沒有提到肉,我想這就是語言神奇的地方吧,這叫襯托。

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一般,母上和父上都是上有老下有我;吃肉這事兒按一般人家來說應該是緩一緩的,但他倆偏不,換著樣給我做好吃的,飲食上真是虧待不得,到現在我在吃上可以不講究也能將就,但是不能沒有追求,初到一地,必以味覺嘗之,方能之主人之心境。雖然現代社會,這「主人」往往是商業的餐飲,但是廚子失沒失戀我還是清楚的。

而且假如你們看到我小時候胖胖的照片都知道那時候我在吃上有多幸福。

【飲食界的問題】

我覺得我們這一代城裡孩子面臨的最多的問題是,「沒有看過豬跑,卻吃過豬肉」,

其實這句話不夠謹慎,因為我只親眼見過活著的豬,卻沒看過跑著的豬。一般我能瞧見它們只在兩個地方:一個是豬圈,一個是開往屠宰場的卡車上。只是當年太年輕,沒想過那麼多,要不然,可能早就成了素食主義者了。

我覺得現代人在飲食上最大的問題是對飲食本身和食材來源在認識上的解構,在狩獵社會和農業社會,分工沒工業社會這麼細(勞動所得也並不多),每個人從事的「工作」都有很大一部分重疊,每個人幾乎都得參與進獲得食物及烹飪這個流程當中(而現代的年輕人,很多人除了煮速凍水餃,泡速食麵,炸速凍薯條,做火鍋以外,加熱食物以外,基本不再自己烹飪了),每到千門萬戶炊煙起的時候,便是摘菜的摘菜,打水的打水,打油的打油,劈柴的劈柴,洗切的洗切,還沒到真正的現代烹飪步驟,全家老少就都忙起來了,這讓人們對食物的來源有一定的認知,理解食物的來之不易,對節約食物有莫大的幫助,況且,對食物有立體的認知總歸是有好處的。

我說這些,並不是鼓勵餐飲方式的倒退,而是現在有許多人沒有認識到浪費食物的嚴峻性的根源很多在於認知脫節————認為食物僅僅是金錢換來的,如果金錢上不愁,那麼食物就永遠不愁,且如今挨餓的人也可以僅僅通過爭取經濟上的收入來脫離挨餓。

許多消費公共餐飲業的人並不知道(或感受到)如今ta們可以入座給錢即能飲食的背後有著從基本的土地資源到底層農業勞動者,從種子商人到餐飲商人,從基層村官到衛生部門官員,從基層研究員到大科學家,這些雲集了一切物力,財力,人力;商業力量,行政力量,科研力量的努力,凝結了多少人的汗水與心血。

之所以中國人民不能僅僅通過經濟收入的提升來解決挨餓與營養不良的問題的根源就在於土地是有限的,而人口的增長可能性看不到頭,而且作為如此大國,如果大量靠進口一來難以解決日益增長的需求量(是的,就算我們人口不增加,平均身高與體重也在增加,肉類這一高能量梯級的消費也在增加,一個人完全能吃掉以往兩個人,三個人的糧食),二來我們不能依賴進口,要有自己的農業儲備。

我國是人口大國,為了解決吃飯難的問題,經過了多少代前人的畢生精力,而如今食客倒掉的半碗剩飯,可能就是讓多少年的努力付之東流。有些食物,可能你覺得不好吃,「這麼難吃,下頓熱了就沒法吃了」,但是很多人也許這輩子還沒嘗過。你少浪費一點兒,也許那些沒嘗過的人就能吃上一頓。

據說外國有一個調查,說是一個社會脫離饑荒的時間與浪費食物的程度呈正比,也即是說,越是長時間富裕的地區,越不重視節約糧食,這讓我一時很是不解。後來與一位英國朋友有過接觸,發現還真是這麼回事兒。作為全民吃飽飯的國度,他們的國民比我們更有底氣浪費。

認識食材的來源與流程,認識糧食的現狀與危機,這,應當是現代食客們的必修課了,尤其是非農業人口。

可是我們這些從小就生長在被二三產包圍的孩子們應當怎麼認識呢?到地里去干一天活兒?我很小的時候還真的隨大人去地里扒過苞米,那時候還小,更多的還是玩樂了。但即便是抱著玩的心態,體驗也並不美好,因為這根本就是滿身灰土不見天兒的事情,看著望不到頭的玉米地,如果沒有人與你並肩作戰,那可真是只剩絕望這一個詞了。所以如果以後我有孩子了,我會帶ta去田地里看看景,看看我們的基層農業生產的景象,我會指給ta:「看,這就是我們每天吃的食物的來源」,現代社會,也許糧食的生產沒有那麼「粒粒皆辛苦」了,但是是ta會看到,確實有那麼一大堆可愛的人,投身到生產糧食的行業中,而且報酬真的不高。在高度商業化的今天,沒有誰是無私的,一切個人選擇也即是市場的選擇,但你怎能說這些人不偉大呢?

【飲食即見識】

如果要從社會功利主義的角度來看,我們需要節約食物以讓社會資源更壯大(凱恩斯主義破窗理論派的我們換個地方再聊);如果從個人功利主義的角度來看,則往往需要嘗試更多美食才好,我把這叫做「見識」。互聯網時代,我們了解到任何一個地方的事物總歸不會太難,就算有那麼些犄角旮旯是免費資源所描述不到or拍攝不到的,你懸賞幾元錢就會有人幫你拍,幫你採訪,幫你撰文,就是這麼簡單(無非是你無法親身體會及鍛煉相關的能力罷了),這也總比親自來一趟要便宜。可唯獨這味道是無法隔著屏幕傳遞的,這可能也就是減肥黨之所以最痛恨深夜發美食照片黨的原因了吧————隔著屏幕看著照片,可是依舊不知道其味道,腦海中的調料瓶翻江倒海的逐一翻倒,酸閑苦辣甜,糾纏在了一起,再加上食材原本的香氣,這種混雜用大腦來模擬顯然是很燒腦的,慾望突破腦海之際,渾身都是抓心撓肝的不舒服,於是,一定要趕過來飽餐一頓才可罷休。

言歸正傳,在這個唯味道不可傳遞的時代,我覺得最大的最難的見識就是飲食了。一個真正去過柬埔寨和一個假的去過柬埔寨的人之間唯一能驗證的差別可能就是用高棉菜來檢驗了。

要說味道不能傳遞,倒也並不絕對,中國就有這號專門破「規矩」的吃主,早年張大千就干過空運剛出爐的鮑魚的事情。畫家想像力不但豐富,財力也要跟得上才行。

至於一種美食吃很多遍,我更傾向於那屬於常規的「享受」了,如果一種食物很貴又經常去吃且只吃那一種做法那一家廚子,那可算是嗜食了,我覺得也算不得好是個吃主————浪費了時間和金錢,而並沒有體驗到更多的東西。所以我經常是不去同一家餐館用餐的,即便去了同一家餐館,也並不喜歡總點一個菜。

對我來說,飲食即旅程,旅程本身也多是為了飲食。

人生最有意思的事情應當是發現更大的世界,旅程是發現的手段,而舌尖上的旅程顯得最實在而未知。

【什麼是真正的好吃的?】

我最喜歡看的美食雜文便是三聯生活周刊的《十八個食客》,我讀過不下幾十遍,那裡的文字真是棒極了,市井之中有江湖,名聲後面有軼事,香氣背後有思索,正經背後有玩味,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收穫,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一個人最愛吃的東西,一定是他小時候吃過的東西」。這句話在我身上也許是無法檢驗了,小時候的我通嘗各類食物,雖然做法不一定正宗,食材不一定講究,但是各國各省的調料瓶反正的早已打翻過了,所以可能就有了今天我百菜百味都能吃的味覺,食材方面倒是有些拘束,山珍海味河鮮村口倒是統統不吃。我雖如此,但我父親就依然是最喜歡吃那道尖椒炒干豆腐,而且他還炒得一手好吃的豆腐,干豆腐一定要選新鮮的呼蘭干豆腐,薄的有些半透明了,但有一些奶香一樣的鮮香,雖然叫豆腐乾,但是鮮嫩度絲毫不亞於大豆腐,應當是有些像豆腐皮才對,豬肉要選彈而不肥的裡脊肉,把水焯出去,選一些又脆又嫩的綠尖椒,切起來不但能崩出來水滴,甚至還有「噱噱」的聲音,這聲音混著醬油等一眾調料的味道再加上抽油煙機的雜訊,就叫人直直咽口水了,待到一起放進去,就發出「呲!!!~~~」的聲音。

出鍋的時候,干豆腐已經有些發脆了,裡脊肉則是糊香的,綠尖椒塊兒們倒是保持著本色,不過早就沾上了肉的糊香和豆腐的奶香了,咬一口尖椒師兄,就得趕快去尋找裡脊二弟和干豆腐三弟咯。(怎麼有種西遊記的感覺==)

當然,如此順下來,還少不了米飯,一定要搭配東北大米,這主食才夠幼淘。

我一直認為只有自己喜歡的吃的,才能做好,這跟「當廚師首先要味覺靈敏」,「當音樂家首先要聽覺靈敏」大抵是一個道理,但其實又不完全,之所以不完全,是因為後兩者可能還有世俗利益裡面,但是自己做飯一定要是自己喜歡的,這樣從第一步挑選食材開始,就已經享受其中了。

從這點來看,我應該是天生的當大廚的料了,每每逛市場或者超市,見到生鮮的肉類,就已經食慾大開,即便是鮮的帶血的肉,聞起來也能挪不動道兒,而看見做好的熟食,則反而不會如此激動。雖然廚藝不精,但是並不妨礙對自己「私訂」一道葷菜的願望。

看到很多美食文字中的描述,許多饕客從源頭把關,自己種地,自己養豬,自己去跟漁民篩選水產,在我看來這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我覺得我在飲食方面最窮的就是時間了,即便是只自己烹飪,基本上也只是做一些最省時間的款,要麼燉,要麼炸,要麼爐烤,總之奉行的就是,關蓋-起鍋兩部曲的節奏,中間管他的三分鐘還是三小時,都跟我無關,那只是機器的勞累,我則是該幹什麼幹什麼。所以,我之所以不煎炒熏醬,除了技藝的問題,主要還是沒時間。

對於我這種把飲食當旅行的人來說,吃到不同人的手藝對我而言意義很大,學校周邊就這麼些家館子,基本都吃了好幾個遍,所以,要是來了有手藝的貴客(是的,一般還是女生,業餘烹飪界來說,真的是陰盛陽衰= =),我一定不能放過,菜做的無論怎樣,對我而言都是一種收穫。(我說的並不是學習廚藝上的收穫,而僅僅是飲食經驗上的收穫,為什麼不是前者?因為以我的水平,別說偷師了,手把手教給我都難吶)

不是說我不注重人與人的交流,而是餐桌上的談話還是淺顯和應景的多,真想聊,我寧可隔空打字,徹夜長談,真有知心的,沒什麼話題也能聊上半天不嫌多,話不投機的,也就只能多找找興趣愛好上的共同點了,但總覺得真正好吃的美食不應該作此犧牲,吃好吃的時候,應當是安安靜靜的享受才對。就像與心上人在樹林里賞月一樣,不用說什麼,靜靜地,就是最好。

最好吃的東西,一定是有感情的,當你心靈最脆弱最幼小的時候吃到的東西,多年以後再次吃到的時候,可能會激動地默默留下眼淚。

我並不喜歡俗語中的那句「拴住男人的胃」,不是要挑戰前輩,這句確實是話糙理不糙的,只是這種描述在我看來簡直太粗鄙了。既惹得人沒食慾,又弄的人沒愛欲。

我相信廚藝好的女生就好比文筆好的女生,都是在精神上讓男生為之歡欣,這真的關胃什麼事情嗎?那種生理的需求,難道不能用別的方式滿足嘛。女生做得一手好菜,是滿足男生對可以吃到女生的手藝的幻想罷了————如果做得難吃的話,幻想是滿足了,可是舌頭可遭了罪了。

多年飲食下來,發現食材通常只有在兩個最極端的狀態才最能勾起我的味覺,一個是最焦酥的狀態,一個是最軟嫩的狀態,前者例如,烤肉,後者例如,火鍋。

如今感覺炒菜是越來越難抓住我的胃口了,而這恰恰最需要鑽研火工。深深感到,如今許多中餐館對火工的重視是越來越弱了,吃不到那種。而烤肉和火鍋等又更看重原材料了。醬料則感覺各家差距不大。

說到醬料,對醬料的作用有深刻的認識還是在泰國,最神奇的就是樓下的一家魷魚哥,說是魷魚哥,賣的更多的是烤雞蛋,香腸,魚丸等極其普通的食材,按理說根本沒有什麼銷路的東西,但是後來才發現,人家賣的其實是醬料,所有經他烤制的食材最後都可以有權淋上他特製的醬,於是,賣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烹飪製成品」,而是「淋醬權+附帶食材」,後來發現,這跟很多有底料優勢的火鍋店其實是一個道理,只不過,換成推車燒烤就顯得更神奇了。

曼谷還有許多街頭的好吃的,市中心暹羅廣場的芒果飯,當稱曼谷一絕,雖然賣到60B,但相比校區的40B芒果飯也甚是合理,校區的棵條,15B一小半碗,大小夥子可能要吃上3碗才會夠,小姑娘有點只吃一碗就停下了,說是校區的,其實離學校也有著上千米的距離,由於挨著一家叫RC的公寓,所以我管它叫「RC粉兒」,而真正挨著學校而坐落的那家棵條,就得要20B一碗了,據說是因為地租貴了三倍,我想倒不如說是因為天氣炎熱,這千餘米的距離就成為了一道「天險」(敢於在曼谷的正午徒步走過去的,都是真正的勇士),阻隔了大中午想去一試15B那家的人們————如果自己騎摩托,便要花油錢,如果是打摩的,一個人便要10B,來回便要20B,這可是四碗棵條的差價,這價要的剛剛好,商家算的太精了,果然是應了那句話:「一流人才在商界,二流人才在政界,三流人才在軍界,四流人才在藝界」,這話算不得我說的,我只是搬運工,而且還是個N手搬運工,來源都已經摸不清了。

來泰國之所以沒怎麼去過貴价館子(100-500元),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應當是在國內「被迫」的吃了很多很多相對貴价的館子,這回就終於解放了。雖然有人說:「往往越粗鄙,味道可能往往就越好」,這句話我不敢否認,但是也不敢實踐,換十多年前我可能是很追捧這句話的,而現在覺得活的越久,便顯得越不容易,也就越是惜命了。餃子餛飩一類的,近幾年都是在家裡母親自己親手包的,甭管是大水餃廠商,亦或是大連鎖餃子館,誰都信不過,凡是涉及到利潤,就難免人心隔麵皮。而如果要吃餡餅,鍋貼一類的,隔壁的大娘手藝是非常絕的,金黃酥脆的麵皮,鮮嫩的豬肉餡,一口咬下去,外面的煎麵的香味混著豬肉圓蔥的鮮味,每次都要到撐才肯撂筷。

言歸正傳,食品安全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曼谷有著香港一般的市井氣,這座城市顯然非常適合豪富駐居————超一流的第一產業:水果,大米簡直是本土奇蹟,一流的人文質素,法制基礎與第三產業,二流的基礎設施,三流的製造業。但是顯然也適合窮過,像我這樣一個月所有花費加一起只花2000元倒也樂得快活。雖說感覺好像是在「體驗省錢的生活」,但周邊想吃的美食基本上都能吃了(畢竟我不吃海鮮)。女生的話雖然食量通常小一些,但要花的多些,才可能吃得一樣好,畢竟要梳妝打扮,再加上通常有減肥計劃等,在泰國,低脂的東西竟會貴很多,比如蔬菜,所以泰國菜通常一盤子青菜的要比點綴點兒青菜的來得貴,點綴了青菜的又比全是肉的來得貴。跟朋友出去吃飯時,他們常常會點一盤好幾十泰銖的空心菜,而我就吃不好這純素菜。

至於營養不均衡的事情,就都交給水果了。

【公共餐飲業不能取代自己烹飪】

赫魯曉夫曾經說過:「如果公共餐飲業足夠發達,則個人可以取消家庭廚房」,

這話從經濟學上來看不假,但是根據歷史的經驗,公共交通業沒有導致私家車的絕跡,攝影攝像業也沒有導致個人相機的絕跡,網吧業也沒有導致個人電腦絕跡。

當然,不得不說元首的語言真是精闢,「可以取消」,不代表一定,但是確實是有可能取消的。

顯然,公共餐飲業無法讓個人烹飪絕跡————因為每一種大眾愛好都絕不缺少愛好者,烹飪也一樣。

我現在就位於那個將赫魯曉夫的夢想實現了的地方————曼谷,在這裡,一頓最便宜的菜配飯(咖喱雞配米飯)可以低至20泰銖(約合3元5毛),這是我見過最便宜的公共餐飲業了,而泰國作為曾經旅遊業營收世界前五的國家,其第三產業異常發達,尤其是餐飲,大街小巷的餐飲業————從超級大連鎖OISHI,MK,711,BigC,CP等(是的,便利店提供reheat復熱食品),到街頭巷尾的各類美食卡車,美食推車,應有盡有,價格各異,但基本上只要是連鎖或者街頭巷尾均有的,都不會很貴,貴的大都是獨立的中等規模餐館。

在我住過的地方,有許多兩口子住一塊兒的,甚至還有一家三口的,就租住在一間公寓里,也並沒有爐灶,每天都能見下班歸來的泰族人拎著買好的飯菜回家,連燜飯都省略了。而很多泰人自家裡也是並沒有廚房的。

在學校附近的一個菜市場集市就能發現,飲食攤里幾乎全部是泰族人,難得看見漢族,而在各類蔬菜水果肉鋪前,漢族還是很多的,顯然,這是民族性格使然————畢竟在泰國,自己烹飪往往並沒有經濟上的實惠。

因為泰國的電費很貴,許多泰國的公寓都是不提供煤氣的,作為留學生,自己做飯幾近沒有經濟利益可談。(是的,水也很貴,因為曼谷市政水是無法引用的————即便是煮沸,所以需要一升一泰銖的購買才可烹飪)。

即便是這樣一個地方,宿舍里完全沒有廚具的也大概是少數,最起碼也有一個電飯煲或者微波爐————前者是做火鍋用的,後者能讓你體驗到在家reheat便利店漢堡的很宅很爽的感覺。

自己做飯最大的樂趣除了足不出戶(這並不適用於要選購新鮮食材做「正餐」的情況,只適用於買了一堆東西直接凍起來或者稍微腌制一下就凍起來保不準哪天吃),就是能看著食材一點點變為可以吃的食物的那種成就感。

這是初級的階段。

等到後期,可能會有更多做實驗一般的樂趣,自己更改烹調方案來嘗試更多可能。那簡直就跟自己打遊戲之於看動作片一樣。顯然前者更具有DIY的樂趣。並且等做到最後,可能就會與食材之間建立起感情了。先有感情再吃掉,這可不是吃快食能比的。

我以為,宴請的最高標準依然是家宴,而且是主人親自做,在住所把菜做了,還要做好,主人所花費的心力往往不可與給自己隨意燒一道菜同日而語,此外,烹飪作為一種藝術語言而言,就好比彈琴,往往又能展現出主人的心境與心情。下的是廚,奉上的卻是心。自己現做,與請客人吃現成的,這之間的差異就好比親自彈琴給客人,與用機器給客人播放音樂之間的差別。當然,手藝要先過關,否則如果難以下咽,對方還得強吃硬誇,那場面,甚是尷尬。

家菜這種東西,好像還非得自己做不可,以前家裡請的阿姨,也通常兼任掌廚,可是吃起來卻怎的也不帶勁,既不如母親做的舒坦,也不如純下館子來得爽利。可能是吃的時候找不準心態吧:是該覺得純粹的感謝的心態呢,還是該覺得這是商業交易而已呢?

另外,在家做飯這件事,最重要的依然是得自己喜歡。不喜歡的做飯,就跟做不喜歡的運動一樣惱人。

【從吃飯規矩看人】

幾乎每一個時代,吃飯的規矩都是上層建築,下層只能攀仿,而難以逾越。不能逾越倒不是有什麼封建禮教,而是經濟上與生活內容里實在跟不上,許多暴發者往往也難以跟得上老錢們節奏,而中國改開經濟成果所誕下的政商新貴們也往往難以和老派資本主義國家的中上層的品味相比,足見「規矩」雖然是人定下的,但得是前人才行。爺爺立訓,兒孫遵守,這就組建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家族生態圈。

對於平民出身的我,很多吃飯的規矩,我也是不懂的,於是我對於吃飯的眼界往往也就局限於自己的階層了。所以我樂於與更高階層的人一起吃飯,上層不一定就是對的,但是ta之所以能成為上層,一定有ta的道理。並且千百年來,可能每個階層都是這樣想的,於是吃飯的規矩就傳下來了。

上層人士一般總得有個身份,要麼執掌企業,要麼主持工作,總之大部分都是得有部下的,手頭工作單打獨鬥的也有,但那一般得是大師了,也許袁隆平算是一個,剩餘的就是缺金少銀,埃菲爾鐵塔狀的藝術圈了,像一些大演員,大導演,他們也是有自己的部下的。有部下,就更得有同行和上級了,所以,大部分上層人是非常社交的生物,很多時候,吃飯這事兒就由不得自己了,但越是「示眾」一樣的用餐,那規矩也就越多,往往也就越講究,小至家宴,大至國宴,這時候,吃的往往不是飯,吃的是「人」了。

現在年輕人里,似乎「跨性別交往」才是最普遍的,哪管你是否已有正牌,或者想不想戀愛,大概是因為如果莫名其妙的星辰大海,詩歌理想一類的不著邊際的話題就跟同性小酌一番,會被人認為有些肉麻吧。而肉麻之後就是無盡的想像了。

在長輩眼裡倒是另一番景象,覺得現在我們這個歲數,一心學習或者要麼就正兒八經的戀愛才是有正事,而亂勾搭異性可就不對了————不論什麼事情,用這語調一說,可就壞了。

而我自認為還不算「亂勾搭」吧,多少年來,還是那幾位異性好友,聊天可以,發照片分享生活可以,但是吃頓飯可就是難了,機票錢往往是飯錢的N乘N倍,於是一想,還不如把這錢用來在自己的城市吃頓飯,拍下來發給對方呢,我真是沒救了。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最想和誰一起吃飯呢?這可是個秘密,這裡是不能說的。

看到這裡還使勁往下看的,你們真是太壞了,哈哈。

【食色不分家】

孔子云:「食色,性也」。

社會似乎有一個偏見,那就是越是階層低的男性,越是好色(指貪圖女人的外表),其實我覺得這可能是個誤會,做過實驗的人可能知道,嚴謹的實驗是需要對照組的,也就是如果提出一個論點,說A比B如何如何,那就需要把A和B放到同樣的環境下————但這同時又可能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因為臨時把一個從小在窮困中長大的A放到B所處的富裕的環境中,其實還是不能得出真實的反應,應當把窮困的A從小就放在B的環境中,但這樣,A與B之間還存在差異嘛?實在是難分難解。

但我想提出另一個方向的說法,那就是,由於窮困的人通常只能接觸到最低階層的女性,而往往這樣的女性最容易擁有的最大優點就是外表而已。於是窮人便只能「因地制宜」了,娶不到名門望族,娶一個漂亮媳婦,總歸還算是有面子吧。這個話題似乎有些尖銳,但是通過我的觀察,女生的內在美真的是和所處階層有很大的關係的,而外在美反而沒有這麼強的關聯————尤其是當沒有了妝容,飾品,衣物的遮掩之後。

So,as you know,高階層的女生通常優點太多了,別說外貌平平,就是長得略丑一些,也會被其他方面的優點扳回來,那麼,男生還有什麼理由如此執迷於外在呢?

當然,商賈聯盟,政治婚姻什麼的就難說了,這些就類似飲食中的「飯局」,你只有選擇去和不去的權力,別的你無從改變,也只有順應。

要說到色,我覺得東方女性的美更適合與食物相比,溫柔香糯的是米飯,嫵媚調皮的是燒肉,柔韌白彈的是湯圓,骨感細嫩的是鳳爪。

文學中又有:藕臂,鵝頸,魚肚,緊膩等比喻,巧妙得很。

至於那中正婉秀的,那黛麗庄著的,那沐雨無聲的,那蠶眉困目的都是些什麼食物,我就不知道了,因為這樣的情況下,我就想不到食物了,只顧著看那身段兒,看那臉蛋兒,聽那聲音,想她的心思去了。

東亞女生也是有情色美的,那基汁是儒家文化圈,那腌料是千年封建史,那刀工是改革與開放,那火工是古國的崛起,那配菜是家鄉的變化,那主料是家教與家訓;那皮兒的嚴實,那餡兒的鮮嫩,咬下去不管是否多汁,都竟有一種神秘感與罪惡感,已知和未知都是那麼的明顯,在這對比下,是一種不可名狀的美。東方式的情色美是有起承轉合的,是有起伏跌升的,你若是切入點不對了,便不得要領,所以東方女生的「吃法」顯然要繁瑣許多。古人云:「思無邪」,邪念一起,美便蕩然無存了,哪怕是情色美。

說到節日,我對西方式的情人節向來是沒什麼感覺的,我最喜歡的便是日本的「巧克力節」,據說在2月14日那一天,日本的女生會買巧克力回來,有些甚至是親手做,第二天一大早就偷偷放到心儀的男生的桌下,然後就悄悄跑掉了。男生看到巧克力則要去猜是誰送的。而且要等到3月14日再回送一些小甜點。中間相隔了足足一個月啊,我覺得這充滿東方情思的節日好美,好美。

【吃飯與讀書】

之前我想寫「吃飯與讀書看報」來著,但我覺得「看報」有一種市井的喧囂氣在裡面,吃飯就應該安安靜靜的,頂多讀一些沒有時效性的書籍陪襯一下,才是好。

吃飯是人之本能,但是讀書可就是不可人人為之的事情了。

就算可為,似乎也不是天天都可堅持為之,這就讓我覺得,傳統的精神食糧跟物質食糧比,差遠了去了。

我認識的人中,有兩位還真是愛看書,一位男生,他父親就是某知名大學的教授,多年積攢,家中藏書萬冊有餘,說起很多書來一點兒都不含糊,在家他讀書,出門拿起相機來也是拍的一手好片。另一個是位女生,出生於法學家庭,其父供職於某檢查院,他爸有個愛好就是寫戲劇,父女倆經常談論的也是話劇一類的,讀書這件事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如果有一天沒有讀書,就會很不安,她說她最近正在重讀《百年孤獨》,而不擅長長線思維的我,只能抱著電腦敲著字,祝她第二次跟隨馬爾克斯先生的旅程能開心愉快吧。

要是有想法,書籍跟喝也能扯上聯繫,我最近採訪的一位酒企的創始人,他就寫了一本書,名字跟一種白酒有關,雖然我不喝酒,但一看見這跟飲食有著極強關聯的名字,就還是很想看一看。(加我個人資料頁上的微信就可以獲得推送啦,很快就出爐啦)

把讀書跟吃飯聯繫在一起的最有趣的人當屬體育傳記作家@張佳瑋了,他的文字中,文學與飲食,讀書與食物總是能纏在一起,彷彿字兒和米粒兒粘在一起,分不開了,初看之時似乎感覺紙張都沾滿了油膩,但是越看便越帶勁了,尤其喜歡他寫喝的東西的段落。

然而我沒有他們對書的態度痴迷,但卻認同張家瑋的那個想法,最幸福的日子,可能就是自己關在屋裡,除了讀書就是吃飯,然後什麼都不去想的日子。

現在很多人在精神食糧上越來越偏向零食化了,捧著書本或者電子書一股腦的啃書的少了,大家更傾向於看帖子看微信看微博,有人說這樣不好,我覺得挺好,原來獲取信息(讀書看報)並不是人人可為的,而現在,只要有個百元,弄個破手機,蹭個wifi,裡面的信息夠讀上幾年讀到手機壞了的了。有人說,帖子微信微博里的東西質量沒有書里的高,但我想,不管吃什麼,先吃飽了再說。

吃飽了,往往就會追求更好的。


吃貨稱號不是貶義詞,就是對生活對美食的一種看法,不用太介意

另外關注美食公眾號,專業吃貨子在這裡


謝邀。

哎呀,我可不是吃貨啊。那個plapla啊一定要去AA地的BB店點XX味的才正宗哩!!


身材好就可以了


瀉藥

一邊說一邊做出來


和金牛座談


闡述某道菜的周邊知識時加前綴「聽別人講,這道菜的來歷好像是…」

表明自己對口味口感等品鑒類看法時加前綴「以前有個朋友跟我說,他吃這道菜時覺得…」

表情要自然,不想在無關人前暴露吃貨身份時,淡淡地把想說的都改成這種句式,就可以變成飯後閑談而不是吃貨大起底。。。

………………

補充:不過我一點不覺得吃貨有什麼好偽裝的,會吃懂吃愛吃也是愛生活的一種。沒什麼必要場合,直接表現出自己是個歡樂的小吃貨也很好。


推薦閱讀:

稱體重發現自己胖了10斤以上是怎樣的體驗?
如何區分哪些人是真正熱愛美食追求美食的「吃貨」,哪些人是冒充「吃貨」的裝逼犯?
你的家鄉都有哪些小吃讓你終身難忘?
怎樣快速去掉啤酒上的泡沫(除了喝掉之外)?

TAG:吃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