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飾品不能放在一起是因為金色會被吸走」的說法有什麼科學根據嗎?

總是看到一些人說金銀飾品不能放在一起佩戴,有的說是聽家裡老人說的,有的說是去金銀飾品加工店的時候店員說的。究其為什麼不能一起佩戴的原因,有人說是「不同種類的金屬放置在一起,這樣會導致金屬分子擴散,使兩種金屬混合。」,我知道這挺扯的,還有人說「金銀飾品放一起銀會吸走金的顏色,會吸金」,「白金會脫色,金色會變白」等等類似說法還有很多。

我想問的是這個金色會被吸走的說法是從哪來的?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金銀飾品能一起佩戴嗎?有什麼禁忌嗎?

歡迎大家提供科學的解釋,迷信的依據,相關的信息跟說法!


剛答了類似方面,結果發現了這個問題,一併答了

首先,「金銀不能放一起,銀會吸金。」之類的老一輩講法的確是個迷信!題主的直覺沒錯!

但是迷信也是有來由的,很多都是古人的經驗總結,但又沒法科學解釋,於是就成了迷信。

(PS:雖然跟這問題無關,但知乎有個有趣的問題值得延伸閱讀:有哪些封建迷信看似荒謬卻有一定科學依據? - 迷信 - 知乎)

而形成這個說法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古人沒有我們現在的科學手段來分辨黃金含量,而古代的技術也沒個標準,各個地方黃金含量都不一樣,辨別黃金含量基本上靠著「七青、八黃、九赤」這類流傳於市井的經驗談。

而這些以顏色分辨成色的經驗談則是那些冶煉黃金的師傅和當鋪的師傅們通過觀察總結出來的。

當然銀子也是,好多也不純,所以金銀交易,尤其是黃金交易上,確定成色是個大事,否則很有可能吃虧上當,而商家那麼多,非常有經驗的師傅可沒幾個,所以大多數人也就背個口訣。

而純金(硬度2.5~3)和純銀(硬度2.5~4)的硬度並不固定,還要看原子排列產生的內部應力,比如將金銀材料捶打變形到一定程度,都會變硬,用火一燒又軟回去了。

更不用提古時金銀純度並不是能像現在那麼純,合金這東西誰硬誰軟真不好說,所以就會發生類似這種故事:

江南某書生一日準備進京趕考,由於缺乏常識把金銀盤纏裝成一袋,包進包袱皮上路。

一路上包袱不停顛簸,裡面金銀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軟的那個就會被硬的蹭下來,但蹭下來的粉末又不是全部隨風飄散的,而是像我們在黑板上寫字一樣,附著在較硬材料表面的...

於是行程好幾個月,到了京城沾了金色的銀子或沾了銀色的金子就出現在了這個書生包里。

住店或買東西的時候,你拿著白黃相間一塊金屬說這是金子或銀子,由於這超出了一般商家背口訣就能分辨的程度,後果一般是拒絕接收這塊金屬當錢,嚴重可能會被人打出去。

這就有點像你現在拿著一張真錢買東西,而商家的驗鈔機怎麼驗鈔都報假幣,於是商家拒絕接收這張錢,其實不代表錢一定假,可能是驗鈔機認不出來的問題。

而那會幾乎大部分商家都不會要這黃白相間的金屬,則相當於你去的大部分店都用了和上面一個商家一樣型號的驗鈔機(都認不出來),最後你會怎麼想?

恐怕自己也會懷疑「難道我這個真是假幣?"。

就算你確認沒問題,可你兜里這點錢花不出去,你有沒有其他錢了,你能咋辦?

要知道那時大部分人,除了「七青、八黃、九赤」這口訣沒科學的鑒定知識,這黃金表面上也的確有幾片白,自己也能看見,那時也沒有像現在我們還能找個檢測站。

於是就變成了「銀吸金」的說法,其主要還是讓運輸和放置的過程中,兩者不要接觸,以避免麻煩。

其實只要不發生比較長期或用力的摩擦,兩者其實相安無事!

就算放在一起,只要是靜置,也絕對不會發生什麼。

當然現帶也不是需要完全不在意,金銀首飾採用會相互摩擦的方式佩戴(比如相鄰的手指分別戴了金銀戒指各一枚或者金鏈子上掛銀墜),無論誰把誰蹭的黃白相間,都會降低首飾的裝飾價值。

但是如果是分開佩戴不接觸或者有些首飾本來就是做死的金銀交錯的款式,那麼無需考慮這事。

==============================後續補充================================

評論和另一個答案提到了初中的「固體擴散現象」。

對於這個說法,我在一部分上是肯定的,肯定的部分是,由於古人把金銀作為貨幣有埋藏、裝箱等行為,不排除這個說法有一部分來之這裡,而且非常有可能會兼而有之的。

因為現象是一樣的,黃金或白銀表面變得黃黃白白的...

從這點上評論以及另一位答主的認真態度真心值得點贊。

因為我的確沒往這邊想,原文也說了,我是從另一個關於實用方面的答案過來,於是出發點大部分走的是另一個問題的實用路線。

然而在我們現代的現實層面,即便可能說法來源於擴散現象,但是這點對現在金銀的保護上幾乎完全無用。

理由如下:1,空氣中的擴散我們其實可以忽略不計。 2,固體之間的擴散的前提是靜態的緊壓(我們做木紋金會利用這點。)

則,在現在銀行買金條都有包裝,買個首飾都送首飾盒,白銀一克不到三塊錢的時代,就算我們真要埋點金貨...找個箱子緊緊地裝一箱救命金...

碰到因擴散而導致麻煩的可能性相當小...

但是從起源上,這個提醒非常有意義,感謝各位.


第一次聽說金屬是分子構成的…


固體擴散那個實驗別人是壓了幾年的..


我是做金銀的熔煉的,金中含銀,銀中含金這是自然規律,這也是金銀的屬性決定的。我們熔煉就算怎樣提煉,都是不夠百分百純度的,因為金銀的熔點太相近了,難分離。而我們提煉銀子的時候,對於無法提純的銀子,我還需要放一點金下去提煉


吸色應該是銀與空氣中的氮氧化物、硫化物反應生成的一層稍帶黑色的物質,與金對比起來就有點「吸色」。或者是因為金在自然中通常以其單質形式出現,即金屬狀態,但也常與銀形成合金。天然金通常會有8-10%的銀,而銀含量超過20%稱為銀金。當銀含量上升時,物件的顏色會變得較白及較輕。你一定要金反應只能在只能溶於王水,高氯酸等腐蝕性較強的物質中,或者與氟氣點燃反應,但是日常生活哪裡會得到這些腐蝕性極其強的東西呢。


被賊發現損失太大,奉勸各位,值錢的東西分開存放!被偷的話可能好點!


是不是與電化學腐蝕有關?可是那樣的話,應該是腐蝕活潑金屬保護不活潑金屬,銀在金前面。。。而且這倆貨都在氫的後面。。。

唉。。。希望能來一個高中生來解釋一下。。。( ?????? ^ ??????? )


如果把金銀塊緊密的放在一起過很長時間確實會融合在一起,但是首飾很難達到這個效果吧。


你們沒學過初中物理嗎?

固體擴散現象(′?ω?`)


推薦閱讀:

黃金能合成嗎?
如果一顆萬噸黃金隕石掉在了中國某個地方,那麼世界財富格局會發生怎麼樣的變化?
3d硬金到底是什麼?
我最近做單挺衝動的,賠了怎麼辦?
怎樣從 CPU 中提煉黃金?

TAG:黃金 | 白銀 | 飾品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