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除英國「光榮革命」之外,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現代化進程都有暴力的成分?


最近有些借鑒人類學家方法的歷史學者認為,人類歷史中充滿暴力,它甚至是歷史中的常態,只是近兩個世紀以來,暴力逐漸被國家壟斷和規訓了。

我想您說的是,在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政治變革中,唯有光榮革命是「非暴力」的。

去年參加過一次會議,會上有篇題為《流血的英國光榮革命》的論文,作者認為,光榮革命跟其他革命一樣都具有暴力的本質屬性,只是其暴力的表現形式具有自己的特點,即在權力鬥爭的核心區域流血很少,但在權力鬥爭的邊緣地區血流成河。

在我看來,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1688年革命被稱為「光榮革命」。我猜想,可能很大程度上是18-19世紀英國的輝格派史學家創造出來的。如果稍微把視角放寬一點,把英國革命從1640年算起,同樣可以看到,英國也殺過國王,打過內戰,有過軍事獨裁,也有下層的激進運動,從其進程而言,或許跟法國大革命沒有大的區分。

而且,1830年法國再次發生革命時,法國人也曾把這次革命與光榮革命類比,稱之為「光榮的三天」。不過後來法國的歷史進程表明,二者還是有很大的不同。1688年革命最終成為英國現代憲政的原點,但1830年革命不是。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英國的政治變革和民主化進程確實相對平和,但這並不意味著英國社會史上沒有嚴重的暴力現象。1780年倫敦的戈登暴動,有人認為它對倫敦造成的破壞,比法國大革命10年對巴黎造成的破壞還要嚴重。

因此這裡又有一個問題:歷史習慣於記憶對既定政治結構和精英階層造成重大衝擊的暴力現象。幾十年前,美國有位左派學者小巴林頓—摩爾,寫過一本《民主和專制的社會起源》,他在書中也曾提出過類似的看法。如果就暴力的破壞性而言,17世紀法國的投石黨運動超過英國革命,但通常的史書很少提及,讀者也不了解。但對於法國大革命,雖然革命暴力的直接受害者人數並不很龐大,但兩百多年來保守派和反革命派的渲染,使得這一革命顯得特別血腥。

並非為革命暴力辯護,而是希望在注意這種暴力的同時,也請關注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遭受的暴力。


斷章取義也是宣傳帶節奏的方法之一。

比如說,漢魏禪代,如果只截取典禮,那也是「光榮革命」。但是如果加上黨錮、殺陳藩、黃巾、殺何進、殺董卓、殺……

英系國家特別擅長這種只及一點不及其餘的燈下黑式宣傳手法。比如說他們揪住貞德和拿破崙說法國人只有在女人和外國人的帶領下才能打勝仗。問題是:

帶領英國人進入文明世界的諾曼王朝和金雀花王朝都是外國人(說法語),後來的王室理論上來說都是他們的後裔,現在這個英國王室還是德國來的。現在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還是是個希臘王子,還是個亡國的,以後英國王室就要變成希臘人了……

英國歷史上有名的盛世維多利亞時代伊麗莎白時代都是女王,他們最近一次打勝仗還是伊麗莎白二世時代撒切爾夫人帶領的,女王+女首相……

只有在外國人和女人的帶領下才能打勝仗……

然後英國就整了個外國女人做國王,真特么機靈。

可是英國人怎麼就把這個梗扣法國人頭上了呢?要臉不?

還光榮革命……前邊殺得人頭滾滾就忘了。燈下黑玩得真溜,也不照照自己。這就是一款著名的家用電器——手電筒——光照別人,不照自己。

當年法國盛極一時,號稱歐洲文明中心,結果一衰落就被英系糟蹋成這樣。法國人就是榜樣呀,看來,和英系國家競爭,輸不得呀。


克倫威爾:扶我起來,我還能再砍幾個。


西方的鴇守主義者(白右)最喜歡黑法國大革命,柏克、德邁斯特這種鴇守主義教父都是以黑法國大革命為主要人設的。

英國的鴇守主義者除了黑法妖外,還要吹一下自己的溫和漸進「鴇守主義」傳統。於是光榮革命就出來了,克倫威爾笑了,查理一世哭了。連弒君這種鴇守主義眼中的彌天大罪,都能圓過去。。。

其實,真正溫和漸進的是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丹瑞挪)。近代政治制度轉型時期就沒爆發過英、法那樣的革命戰爭。比如丹麥1848年建立君主立憲制的過程,那才叫溫和。但也不是說斯堪的納維亞沒留過血,古斯塔夫三世就被殺了。但沒有發生英法俄那種舉國性的內戰。

然而,由於北歐是西方左派的聖地,所以再溫和漸進,鴇守主義者也不喜歡吹。

皮大帥再激烈如火,但他是激烈的右,所以鴇守主義者也資瓷皮大帥啦。。


說一個我個人的解釋。和英國的海外殖民地有關。凡是在英國的歷史上,本土可能引發革命的人口大多數都被送往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美國了。有類似加拿大那樣地廣人稀的殖民地。這是所有國家都沒有的優勢。


查理一世淚流滿面


查理一世和查理二世的內心幾乎毫無波動甚至還想把題主揍一頓


首先,從更長的歷史進程來看,英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幾場革命並不能說沒有流血,光榮革命不到四十年之前清教徒革命中王黨和國會派之間的戰爭也是十分慘烈,連國王和大主教也最終被處死,可以說血流成河。但是無法否認的是英國的現代化進程確實比法國,俄羅斯等國要更平緩漸進,流血更少。究其原因,我認為至少有下面兩點:

第一,英王並不具有足以暴力鎮壓導致大量流血的軍事實力。還是地理決定論。與歐洲大陸各國不同,島國無論是對外擴張,還是抵禦外敵,都是更倚重海軍而不是陸軍,;英王也沒有充分的理由擴充陸軍。而在對付反抗的內部人民這一方面,海軍遠比不上陸軍。

第二,與我們歷史書上的認識不同,光榮革命實際上是一場針對於國王宗教信仰的革命。亨利八世之後,新教在英國成為了主流。但在光榮革命前夕,英王詹姆斯二世和他的王后確是天主教的篤信者,對於這種情況,國會上下邀請詹姆斯二世信仰新教 的女兒瑪麗和女婿威廉三世將其取而代之,於是有了我們所熟知的光榮革命。我們熟知的《權利法案》就充分表現了這點:由於曾經有人民向詹姆斯二世情願要求改變他偏向天主教的宗教政策而受到懲罰,於是《權利法案》規定到「人民有向國王請願的權利」;由於詹姆斯二世經常對不利於天主教的法令百般阻攔,於是國會又把「國王不得延宕或擱置法令」寫進了《權利法案》。今天我們回顧歷史,能夠給很多歷史事件追認許多價值,但這些事件最初的出發點可能並沒有那麼複雜。往回看,歷史學家可以總結出:這次光榮革命追求的是自由和權利,它使得國會成為英國常設機構,奠定了英國人引以為豪的代議制的基礎,甚至法國美國日後憲法里也有很多就是借鑒至英國人的經驗,因此對人類世界造成了深遠持久的影響;但是在當時的節點,這確實是一場簡單的,主要針對國王宗教信仰的革命。只是因為英國的敵人-法國西班牙的專制君主都是天主教徒,那些天主教徒的英國國王都試圖架空議會,因此出於對天主教的共同敵視,國會和新教信仰在英國合而為一,這次「光榮革命」產生了後世追認的諸多意義和價值。由於這次革命的目的就只是驅逐天主教的國王,而不是更複雜和尖銳的社會矛盾,把國王趕走就可以了,並沒有一定要流血的必要。更何況由於民眾主流信仰新教,國王自己的軍隊都幾乎全部倒戈,作為「異教徒」的國王更缺少軍事實力對抗,沒有對抗,也就沒有流血。


沒有之前內戰殺的人頭滾滾哪兒來這後來的「光榮」革(政)命(變)。。。。。。


還不是詹姆斯二世害怕和他爹一樣掉腦袋所以直接跑路了。

說起來 各位聽說過詹姆斯黨嗎?這幫人在愛爾蘭和蘇格蘭可是成功拉起過好幾次叛亂的。


查理一世:我的頭哪去了?


克倫威爾是吃乾飯的么。。。


光榮革命之前,英國流了太多血了……


拿英國一次革命來和其他國家整個現代化過程比,本身就不公平,此其一。

第二,其他人都已經說了,克倫威爾,查理一世,還有之前之後流的血發生的暴力(不是非得人頭滾滾落地才叫暴力),都被人為(就是題主你)忽略了。


第一:無革命不暴力,「光榮革命」只是一個時代的總結,不是整個時代

第二:還請題主看看《專制與民主的社會起源》(social origio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巴林頓·摩爾,此書大有益


光榮革命之前的資產階級革命、克倫威爾恐怖統治、護國公死後王室復辟一系列智熄操作、各種流血和非流血衝突搞到人心盡喪,然後把威廉登陸後英國軍民放棄抵抗恭迎威廉陛下駕臨他忠誠的倫敦割裂開來看待,自然就「光榮」了,簡直就是廢話么。

按這個邏輯,從1840年開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太平天國、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保路運動再到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袁世凱帶北洋軍回京殺掉趙爾豐良弼等死硬保皇派,滿清已經算是油盡燈枯,割裂開這前面的歷史只看袁世凱逼宮清室、清帝遜位、滿清滅亡的話,也非常光榮嘛。

如果覺得這樣強行割裂歷史看問題太生硬,那還有個更進步的解釋:趙爾豐、良弼等人是死硬保皇黨,但是反抗的過程都是暗搓搓的搞地下密謀,還沒來得及憤然起兵就被抓被砍被炸了,這不算流血衝突,只能算鎮壓現行反革命23333……

嗯,這樣看來,確實非常光榮,沒毛病 @五月的風

=============原答案============================

emmm……誰說的?當年清帝遜位的時候也很光榮啊,袁世凱也只是倚仗北洋軍武力威脅,又沒有殺人。


所以克倫威爾被鞭屍不是暴力,而是SM?

克倫威爾:EXM?????

總之,和英國,和光榮沾得上關係的,統而言之,肯定沒好事。


現代化進程的實質是經濟基礎的變化,表現為生產關係的轉化,具體來說,就是從地主佔有(無論皇帝還是貴族)中把生產資料解放出來,以適應自由流動的需要。

從推動現代化進程的力量上來看,其大都是中產階級推動的,因為其具備了應有的兩方面條件,對現有制度下利益擴大化的爭奪,爭奪利益的實力基礎。

動搖封建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顯然不能輕易通過自然演變來實現,需要具備條件的階級逆現有狀態而動,使用暴力或暴力因素來實現。


這個用地理決定論解釋比較合適。

英國作為一個島國,不易受到外來勢力的攻擊。英國兩千多年歷史上,外來的攻擊主要有1.羅馬帝國征服 2.英格魯薩克森征服 3.維京征服 4.諾曼征服 這麼四次。這四次是完全無視本土人的意願而做的征服,諾曼征服之後,只有外國親戚的」裡應外合「了。安茹伯爵是諾曼王朝的外甥,光榮革命是斯圖亞特王朝的女婿,都是有內應的。

於此同時,法國受到的攻擊就多不少------1.羅馬征服 2.匈奴進攻,這還是被羅馬和西哥特聯軍擊敗的。3.法蘭克征服 4..維京侵略 5.英法領地之爭(這是因為諾曼底公爵的眾多領地引起) 6.神羅進攻(在英法之爭中神羅打劫)7.百年戰爭(因為佛蘭德爾) 8.法國宗教戰爭引來的攻擊(德國新教諸侯出兵援助法國新教,西班牙出兵援助法國天主教)9.西班牙入侵(投石黨運動後孔代引來西班牙人)

因為法國有陸地邊境,因此受到了的攻擊比英國多不少,這也是許多大陸國家的類似災難。在英國,亨利八世因為很不光彩的原因改宗,並把羅馬天主教逐出英國,並未招來攻擊。在法國和德國,宗教改革就一定會變成跨國戰爭,並且延續很長時間,正是這種易被干預的地理形勢造成了他們革命的殘酷性,而不是因為他們的民族本身。

法國的胡格諾戰爭,德國的三十年戰爭,他們本身算不算革命呢?我們不清楚算不算,這只是一部分人要求信仰自由的事情,但這些要求,也導致了長期的國際混戰------比起法國革命來要殘酷的多。我們如果可以責怪法國的革命者性格殘酷,就同樣可以責怪他們的新教徒性格殘酷!

我們回頭看法國革命的進程,法國人通過一次巴黎民變控制了首都,後來又把路易十六挾持到巴黎,看起來事情就這樣安定下來了,法國正在走英國的道路----這個時候,正是奧地利的干涉,使得路易十六被置於一個危險的地位,也最終導致路易十六被殺,法國國內革命變成一場歐洲大戰。

如果法國是一個島國,這些國家恐怕就會打消念頭了。克倫威爾的四萬鐵軍,使得全歐洲的君主不敢對他有非分之想,因為最龐大的艦隊(無敵艦隊)也只能運送兩萬人,在這兩萬人和第二次運輸之間的間歇,足夠克倫威爾把上岸的部隊消滅好幾遍了。


所有男人說「我就蹭蹭不進去」,

最後都很快進去了。

有的國家說「要進入現代化」,

然而幾十年過去了,

還只是蹭蹭。


推薦閱讀:

如何客觀解讀電影《雪國列車》的政治教育意義?
國家的定義真的只是 一部分人壓迫另一部分人的暴力工具嗎,其他的如民生問題、保境安民就不管了么?

TAG:歷史 | 政治 | 歐洲 | 歐洲歷史 | 近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