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很多 Android 應用的 UI 不符合 Android 標準?

新浪微博官方客戶端、微信等流行的應用的 UI 不符合Android 標準(Android Design Guide),甚至和相應的 iOS 版本幾乎沒有區別。


除了網易,人人是特例,似乎內地沒有大公司的大眾產品用了holo。

手機管理中的豌豆莢顯然也不是最流行的。

----------------

在不是內地的區域,android app的主要發布渠道是google play store

現在要讓play store推薦你的產品,就必須做holo界面,而且要有平板的適配等要求。

既然沒有這個條件,那麼模仿iOS的界面就是最簡單的。

iOS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最好的,那麼,使用它的UI風格便也是最好的。

而對於那些要做啟動器的內地公司,會發現它們也是不願意全盤接受holo的,最典型就是小米,以及魅族了。miui從一開始就使用和AOSP不一樣風格的啟動器,最近出來的v5又有反平面化的改動,魅族則直接搞了smartBar。

引用當時張小龍的話

用戶不是設計師,他們不會覺得「返回」按鈕刺眼,所以絕大多數用戶是能接受移植自iOS的UI的。如果我們專門針對android版去掉「返回」按鈕,似乎有點多此一舉。

從項目進度來說,這樣做,效率的提升非常明顯。新功能,我們在iOS上先做,做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UI上的反覆修改,很耗時。而android版本只需要移植,使得跟進速度非常快。

-------------------

另一個問題,按照play store的統計,也就是指那些帶有gapps的設備的統計,也相當於除去內地以外的市場,Android 4.0/4.1/4.2有接近一半(45%左右,如果不算上早期的holo,也就是honeycomb的話,則是43%左右)的比例。內地4.0~4.2的比例會更低。這也是不利於holo界面應用的狀況。


ICS發布之後,很多用戶比較多的第三方App都已經用上Holo風格了,比如NYTimes,Pocket,網易新聞,有道筆記等等,而且這個趨勢在今年很明顯。很多開發者是因為要適配解析度等Android碎片化帶來的額外工作導致無暇顧及Google的Guideline,或者圖簡單直接了把iOS的界面拿來用了。等Android4.0+成主流之後情況會更好的吧。


微博、微信?

答案:因為懶。


現在正在做ics的應用,還沒上線,但是相對來說,4.0後的一些風格統一起來還是比較好看的,在操作和流暢性上相對2.3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看來前期的碎片化太厲害,各家的系統升級不一,很多應用達不到,或者是很多直接把IOS的直接切過來,都會出現這樣的結果,而android和ios在一些操作性上還是有差別的。谷歌現在也在通過一些調試來歸攏這些碎片,從nexus 4的價格和配置就可以看出來,所以讓我們期待吧


樓主指的受歡迎的應用只是指國內的吧, 國內的應用廠商本來也不太買Google的帳,(跟因為play在國內的量很低有關) 國外的諸如Facebook Path等等基本都在第一時間就支持了4.0的guide line


因為國內很多Android產品經理生是IOS的魂,死是IOS的人。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你不嚴格按照Apple的標準來Apple不讓你上架。

Android只有一個UI 規範,但是不是嚴格控制你的。

大家也知道,人都是又懶又賤的,結果怎麼樣大家都看到了。

而且很多產品經理骨子裡是不想做Android端的,手上都是IP,基本上也不會去用親兒子系列,奈何上頭要用戶數量,光搞IOS覆蓋面就那麼大,只好湊合湊合移植一個Android版,然後裝到小米上一看,還和系統挺搭,就發布了。

--------------------------------------------------

從我這個單純消費者角度看,其實你Android版重新搞個UI哪怕不好看,我最多說說也就算了,還是相信你有改進的動力的,那種直接移植IOS的,簡直是來噁心人的,直接負分滾。


一句話,沒有競爭就沒有壓力。。就沒有做的更好的動力。

1. play商店在國內等於0了快。。所以沒啥影響力。其他亂七八糟的市場無所謂。

谷歌審核太寬泛。沒啥嚴格要求。

2. 第三方rom泛濫,特別是國內。基本都在照抄ios。就別說應用了。大環境如此。

3. 國內不重視android 設計規範的基本都是壟斷應用,微信,微博等等。那些競爭激烈的同類應用,還是有很多不斷向設計規範靠攏的。

4 面子心理。規範不重要,和ios一樣才行。君不見淘寶上掛QQ來自iphone客戶端的買賣。

5 年年浸淫在這種環境下,大部分用戶又沒見過原來應用還可以這樣更漂亮,更好用,更優秀的。(搜狗拼音剛出來那會,我向周圍人推薦,竟然大部分人覺得搜狗出字太快了不習慣,堅持用會智能ABC。
IE6應該算是每個前端開發人員的噩夢吧。雖然IE6爛到不行。 但是誰讓人家壟斷。所幸,這世界上還有能夠挑戰壟斷的存在。)

以下純吐槽。。

新浪微博的官方客戶端好用呢。。還是四次元,fuubo第三方客戶端好用呢?既然你統一用戶體驗,降低用戶學習成本。那用戶怎麼學會使用符合android設計規範的四次元和fuubo了呢?這些用戶天賦異稟嗎?

聽得最多的不用android design的理由就是統一用戶體驗,降低用戶學習成本。這個說法很是莫名其妙。。系統環境都不一樣,怎麼叫統一。。。是割裂系統與應用邏輯的一致性吧。兩個系統低層都是不一樣的好不。

好像ios的都是最好用,android design就是最難用。

你不遵守android 設計規範也算了,看不起android design也罷了。。要統一ios,和android上的界面也行。。

麻煩不要只是單純的移植。照抄ios。。就不能做出來在ios和android都適合的UI?

ios的都是最漂亮,那是在ios上,android上的ios界面。有點正常審美的。拿來比比。到底是好看還是難看呢、、

還有技術低層的一系列爛,針對android系統做過優化嗎?

大部分第三方android rom都是抄ios的。就更別說應用了。可是ios都已經被他的UI設計所限制,在增大屏幕上畏首畏尾。3.5寸的小屏幕設計的規範。用到4寸上都已經吃力了。iphone5難道那個奇葩的解析度僅僅是蘋果為了封閉,不與android同流合污嗎??

還有,4.0出來規範到現在已經快兩年了。不知道規範怎麼變化快,又混亂了。看看國外應用的設計水平和質量。再看看國內的。恨。。。

最後,優秀的交互是不需要學習的。


UI 設計的兩個原則,按照重要性:

  1. 一致性:越一致,用戶需要記憶的概念就越少;
  2. 熟悉度:已經為用戶熟悉的界面,即使有其它弊端也不要輕易修改。

離開了一致性和熟悉度,從思辨的角度談界面的直觀和合理,是 bullshit!一致性的推廣,在平台這個級別需要強制力。Android 沒有這個強制力,也就無所謂遵循一致性。各個廠家自行其實即可,看誰先搶佔市場而已。


首先得明確一點,Google的Android Design Guide只是後期才出來的指導規範,不是硬性標準,而且還在繼續完善中,

不像Apple那樣把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當作硬性標準寫入應用商店審核里,給你挑刺兒不讓你上架,你只能灰溜溜地拿回來改了又改。在Android方面,你有多種應用發布渠道,不會受制於Google Play。

一直以來,Android的UI和控制項確實是難看又難用的,這就使得各家在定製ROM的時候,首先從UI和基礎控制項下手,以改善用戶體驗,像魅族Flyme、HTC Sense、Samsung TouchWiz、聯想樂OS等等。那個時候,上不了檯面的東西怎麼能拿來做指導規範呢?

說到這,想問個問題,Apple在工業設計方面挺投入的,有實力的設計師也不少。Google是Geek多吧,審美能過關嗎?想了解一下,他們現在招了多少有實力的設計師加入。


我認為這是不尊重android用戶,在手機屏幕越來越大的今天,按左下角的返回鍵難道不比伸著指頭夠不著的左上角返回按鈕更合理嗎?

android 4.0和android design自從2011年10月發布至今兩年多沒多大改變,兩年多的時間難道還不夠開發者理解消化嗎?為什麼國外開發者如twitter、path、pinterest等都能第一時間開發出遵循android design原則的應用,國內的那些大的開發商還是墨守陳規,繼續用著形似神不似的山寨iOS界面呢?

國外用戶追求自我,國內用戶追求認可。所以國外用戶熱衷於把自己的手機弄的花里胡哨,只要和別人不一樣就行,國內用戶熱衷於別人的看法,哪怕是500塊錢的山寨機,也要長得和iphone一樣。國內應用開發商正是看中用戶的這點心裡,開發的應用不管在android上好不好用,只要長得像iphone就行。

在android生態環境中,國內手機廠商和應用開發商一直扮演著我行我素,天王老子我怕誰的狠角色。MIUI強行刪除系統內置holo主題,導致第三方應用和其他手機上表現不一是這樣;flyme吃力不討好的推出SB,導致大量第三方應用無法兼容SB是這樣;新浪微博、微信不顧android用戶使用習慣,強行使用類iOS界面也是這樣。借用上面一位朋友的評論:「中國人往往以不守規矩為榮,名目張膽振振有辭地不守規矩,反正他們總能找到不守規矩的借口,而且在他們眼裡守規矩的人也都是傻子。」


因為 Google 的 UI 標準升級太快,而且思路混亂。沒有連貫性,每版和每版都不一樣。

4.0 的解決方案,用張小龍的話說:「不夠有說服力」。

所以魅族才搞出 Smart Bar 。這種改善希望能「更有說服力一些」。:)


因為有些軟體是「被」設計的,設計的人並沒有很好(或者根本不)的理解Holo規範。目前手上的一個應用,感覺設計人員根本沒有見過ICS的UI,完全是2.3 + apple的形式,我們是乙方。


遵循Android Design的應用其實是越來越多了...

像微信, 新浪微博官方客戶端這樣的完全照搬iOS設計的結果, 就是在Android Device上使用方式很奇怪, 交互設計浮誇而不實際. 而用戶(基本指中國用戶)很少會關心設計和交互, 只在意這個app是不是夠流行, 是不是能完成和iOS設備上相似的功能...

e.g. 一些遵循Android Design的apps:

Google官方應用(Gmail, Google Talk, Play Store, Currents...)

四次元微博客戶端

Flipster

Swably

Press

Tasks

堅果雲

豌豆莢 (?)

Messaging Pro

Evernote

Whatsapp (2.9以後的版本)

...

暫時想起這麼多


正好在學習Android 4.x 的UI Guideline, 我想在android平台上APP的「多樣性」既有歷史原因,也有成本原因,歷史原因就是現在移動系統的圖形界面起家是iOS, iPhone 3改變了移動終端界面,而那個時候Android還是渣渣,在APP Store發布APP自然是首選,也就按iOS規範設計,到現在許多新出的雙平台APP還是先iOS後Android;而成本原因,就是如果要按Android 規範,那麼任何一個版本都需要做兩套,無論一個設計師做還是兩隊人馬,況且Android碎片化太嚴重了,這樣的成本不是一般公司能受得了的;當然還有第三種情況,不關注規範也不知道有規範的,人家怎麼做我就怎麼做的,這種現在來看還是比較多的。


我認為這是跨平台統一性,或者叫一致性。你考慮的是自己這台手機的統一性,他考慮的是自己app的統一性。作為大公司,各種手機使用者都有,讓大家都使用相同的界面我覺得有一定的合理性。另外,所謂android設計規範,本身就互相矛盾之處甚多,不過就是為了沒有設計能力的小開發者當做起步的墊腳石而已。當成聖經實無必要。


其實我不明白,為什麼知乎的群眾都很追求android design,其實這個詞語我是今天下了一整天的推薦應用才知道的,其實對於手機可以有那麼多好看好用的應用,我們普通大眾已經挺知足了,培養android 審美什麼的,是後面階段的。可能我還比較out對於這個沒有很看重,也並沒有覺察出太多決定性的優點來,身邊還有很多同學壓根連追求用戶體驗好的應用這個想法都沒有。只用最廣泛最大眾的幾個軟體而已。


二者(雙關一下)的目標不同,這「二者」是開發者(們)和使用者(們)。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開發者們:

iOS的開發者們:讓用戶擁有」完美「的體驗的同時,產業鏈上所有螞蟻有收入。這導致「軟體生態全的封閉」,運行流暢,界面完美,etc.這樣一系列結果。

Android的開發者們:讓這個低成本的操作系統「在我的硬體上跑起來」。這導致高端硬體的Android平台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同質化競爭——市場活力充沛——碎片化——多樣性。低端硬體的Android平台追求的是高性價比——同樣避免了同質化競爭。結論:非同質化競爭,造成界面不同一,更加追求功能性。

反觀使用者的追求:

iOS的使用者:「能夠自由的使用它」。少數用戶有學習和開發能力,但更多趨向於「懶惰」的用它。我承認,優秀的程序員首先要成為一個頂級懶鬼,但大部分人不是這樣的——好用就行。「每個擁有iPhone的女孩背後都有一個幫他越獄的男人」,但是越獄包括兩個概念:擺脫法律約束,擺脫技術約束。能夠同時做到這兩點的人,肯定是少數。iOS很多用戶的目標是:能自由的使用它。

Android的使用者:更加自由的控制Android。大部分人有研究能力,也有開發能力。Android的小毛病太多了,需要中等程度的技能熟練度才能解決問題。因為Android的授權費用很低,於是在Android系統維護和使用之間建立了很好的平衡——我的硬體符合Android規範,我的用戶就能得到官方升級(或者自定義升級成本很低)。而這個「硬體提供商」可以是大公司,也可以是個人。產品製造的個人化程度提高。極端情況下:一個人需要完成硬體製作和軟體開發的工作,那麼這個個產品的功能和界面的重要程度是……進而,為了節約時間成本,製造成本,人工成本,造成Android界面的不完善也就可以理解了。事實上更可能做到的是,3個人組裝了一台小型ARM標準硬體的伺服器,使用Android配合自己的業務。這樣的WEB伺服器只需要不到50美元的成本,提供處理每秒四位數到五位數請求的能力。或者是3個人的機器人項目,單個產品的硬體成本葉不超過50美元,更小項目的單個產品硬體成本可能低於20美元——比很多iOS的APP還少!

界面問題的解決方案:

無論哪種平台,都使用HTML5做界面,除非需要控制硬體,否則儘可能把業務層放在HTML5上面完成。硬體控制交給下層代碼。

界面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在

功能性,開發自由度,使用自由度,APP開發商利潤,系統提供商利潤,項目樂趣……各個因素之間找到平衡。


首先作為google來說,既然開源當然希望能夠給出個標準!但又因為設備硬體差異,導致這條路越走越遠。至於提到的兩款應用,其實就是去菜單化,而這設計又正是蘋果風格,再加上維護兩套ui的成本高很多


別再照搬iOS的UI!Android開發者們,該重視重視Android Design了


沒錯,就是懶。

別跟我說維護兩套ui的成本很高,別跟我說規範不夠說服力,別跟我說效率高。一致性和熟悉度?搬ios的就算一致和熟悉了?是不是應該把WP,bada,meego都設計成一樣?安卓設計標準不規範是不是只有移植IOS界面一種選擇?

張小龍如果愛微信,不會任由安卓版做得如此之爛。打算把ios風格的微信在安卓上用到死么?

設計師把「方便」二字當做理由的話,我認為這是借口。


樓主提到的兩個應用個人理解完全是偷懶所致,或者他們自己可以叫做統一兩平台使用體驗。

拿最新的微博Android客戶端3.2.0,在微博詳情的左上角和ios版的一樣有「返回」的左箭頭「←」,其他的二級菜單也一樣(其實也不用舉例3.2.0因為不管哪個版本它一直都這樣),Android的熱區都集中在底下的四個功能鍵,習慣的人不會想拋棄舒服且近在咫尺的「返回」而去伸長手指去按那個
「←」 ,除非他想鍛煉他的拇短展肌肉(iPhone 5做到了)。

唯一讓我想到的一個理由就是如果沒了那個「←」,可能真的有人進了二級菜單不知道怎麼出去(/?Д?)/


推薦閱讀:

App Icon 畫的太大該如何切圖?
請問如果想學習UI設計,大學應該申請什麼專業(國外的專業也可以)?
有哪些採用 Google Material 設計語言,體驗較好的中文 App?
為什麼 iPhone 的交互體驗那麼好?

TAG:Android開發 | 用戶界面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