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郎咸平教授的話每次都能很好的應驗,但政府卻每次都不聽卻呢?


"每次都能很好的應驗"?

這不放屁嗎?

如果應驗了,中國經濟都毀滅100次了。


看了上面的回答,我試著從不同的的角度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某副省級城市曾經邀請郎咸平來做一次演講,我也有幸參與了,當時市領導出席,市直部門一把手和各區領導也都來聽了,主要的聽眾基本都是ZF官員,所以地方政府其實並不排斥郎咸平的觀點。

為什麼郎咸平那麼火呢?認真的聽了郎咸平的幾次演講(內容都差不多),郎咸平演講的亮點其實並不在於他能提出多麼多麼實際的解決方案,而在於他可以把大家都知道的一些事實和生活體驗有邏輯的串聯起來,所以他的演講和他的書就是「直觀,通俗易懂」。

現在來回答ZF到底聽不聽郎咸平的觀點的問題,上面說了,郎咸平的演講和書,有兩個要點:第一「擺事實」:有邏輯的串聯身邊的事情,通過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數字直觀的告訴你中國經濟的各種事實(姑且相信這是事實)。第二 「提出自己的方案」:針對這些事實來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針對第一點,郎咸平講的觀點主要是全國的角度出發的,具體到地方的情況,由於地理位置產業結構等等方面的不同,地方的情況和全國的情況其實是不一樣的。對於地方的具體情況,地方政府比郎咸平了解的多(地方政府對於地方整體運行情況的了解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在那次演講結束以後,我隨即問了身邊的幾位官員,得到的回答都是「他說的宏觀的信息我們其實都知道」。所以即使郎咸平真的做了很具體的研究,也並不會給ZF官員全新的體驗。上升到ZY政府,情況是一樣的,ZF高層對於所管轄區域內情況的了解其實非常之深。

針對第二點,因為郎咸平出名,大家眼中看到的基本都是郎咸平,但是地方政府官員每年會參加無數次的演講,從大到小,國內頂級985經濟學院的名教授到國外高校的教授,從郎咸平到郎甜平甚至郎咸圓他們都經歷過,每一個來到地方以後乾的事情都是「擺事實" 和 「提建議」,如果把每一個人的觀點全都列一遍,好多甚至都是矛盾的。所以在面臨這種情況的時候,地方政府可能會採納一些學者提出的觀點,但是並不會改變自己的施政方案,因為任何地方政策,因地制宜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郎咸平的觀點每次都是不是應驗,我想說大家總是看到學者觀點中應驗的部分,卻往往忽略了沒有應驗的那一大部分。


知乎這種先主觀假設,然後再誤導性提問真的是越來越多。這對知乎是一種傷害。


胡扯,他每次都應驗了什麼了?郎只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解釋權歸自己,怎麼解釋怎麼有道理。別忘了閉著眼猜硬幣的反正也有50%的正確率。

他只是把中國經濟的問題感性得表達出來,再迎合某些人的仇富心理,勾起底層草根的無限共鳴,但他沒能力做什麼預測,我看完了幾十集他做的節目:《郎咸平說》,自己打自己臉的大話也常出現,只不過臉皮厚,都能坦然得解釋過去。

退一百步說,就算他每次預測都應驗了,也沒用。賣冰棍的張三預測一百個癌症病人要去世,結果都應驗了,是不是應該讓張三來當主治醫師?郎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比如:他給中國經濟開的腦殘藥方是「國家干預」,不知道他真是這麼想的還是在迎合上意,反正在這一點上國家沒少「聽」他的。

郎更像一個娛樂明星而不是經濟學家;如果有一天他參加《星跳水立方》或者《中國好聲音》大家也不要驚訝,他就是吃這碗飯的。


郎咸平的學說和觀點可信嗎?

從學術方面,應該如何評價郎咸平?

雖然沒什麼例子證明「每次都能很好的應驗」,但是需要注意:

  1. 能預測經濟現象的人未必是能給出解決方案的人;
  2. 政府和人民採取的經濟策略可以認為是完全相反的,政府怎麼可能去聽一個站在人民立場的經濟學家,更何況郎也不是正統的經濟學家。


因為政府比較「聽」樊剛


推薦閱讀:

宋鴻兵和郎咸平被投資者追著打,那對於一個學生有必要閱讀貨幣戰爭和郎咸平的書刊嗎。?
從學術方面,應該如何評價郎咸平?
為什麼郎咸平在《財經郎眼》中說不看好中國經濟,中國經濟卻沒崩潰?
郎咸平批評轉基因食品,理由是以轉基因作物對於某些蟲會有殺傷力而推及到對人體有害。為什麼以他這種知名度的名人還會有這樣的不合邏輯的言論?

TAG:經濟 | 笑話 | 政府 | 郎咸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