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老師不是說要建大學嗎?為什麼沒有消息?
2003-4年,我得到一位愛國華僑支持,願意捐贈20億人民幣,打造中國的「加州理工學院」,用美國運營方式(嚴格tenure體系,國際一流期刊,允許離職停薪創業,但是學校不辦企業。。。),吸引國外最優秀學者和國內最優秀學生。先打造博士碩士班,在研究領域做出一番成就,再招收本科學生。(這個順序的理由:先招博士生的目的是吸引一流師資,因為他們馬上可以有博士生做研究。然後再用這批一流老師來吸引本科生)
這個項目得到各個地方政府高度支持,都願意贈予最好的地。國際知名學者也有一些有興趣參與。
在國內運營,我們也同意在設立黨委書記,並在政治教育方面,做到和其他學校一般。
但是,後來因為種種因素,決定放棄。不適合談太多細節,但是碰到的主要幾個問題是:- 相關部門無法破例,讓一個這樣的學校申請「博士點、碩士點」。(如果我沒有記錯,需要先從本科做起,14年後才有可能招收博士生)類似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例如校長國籍問題、是否參加高考等問題。。。)。
- 一些本土頂尖高校和他們的成功校友反對這個計劃。
- 除了地方政府提供土地,沒有別的援助。20億隻夠前五年運營。那位愛國華僑願意放棄命名權,並贈送命名權給配比出資者,但是依然沒有找到其他捐贈者。
這些挑戰讓我們感覺這件事情成功概率渺茫,於是就放棄了。然後我就尋找別的回國機會,後來就到了谷歌。
其實,中國創立這樣高校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甚至2003年都有點晚了,而應該在改革開放力度更強的時候,一方面可以給當時大批希望歸國的青年教師提供機會,另一方面上面破例等問題更容易化解。
因此,每當有人問我是否還抱著辦學的希望,我的回答是:「不,因為歷史機會已經過去,過去碰到的問題仍然無法化解。但是,從某些角度來看,創新工場也未嘗不是一個黃埔軍校,並且更能夠利用我真正的價值。畢竟,我最有價值的經驗是在三個頂尖科技公司,而非教育。」
現在看到朱清時校長在南方科大碰到的種種阻撓,一方面慶幸自己當時放棄,另一方面也為中國教育的未來感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真的不要指望一兩個人來做教育這件事,這根本不是錢的問題或者能力的問題,做這個事意味著要對抗各種各樣的制度。而這些制度已經不是那個組成黨的每個成員所能控制的。最近網上盛傳屁民這個詞,每個人都期望改變中國這種垃圾的現狀,同樣包括體制內的人,如果說屁民可以用到中國人身上,那麼體制內的人也適合這個詞。明明知道有些事是錯的,可是在這個體制下卻要按照錯誤去做,而這些制度又是由希望改變又懼怕改變的人制定的,於是所有人都被釘在中國制度的十字架上。
所以開復老師很明智的選擇不做由足夠充分的理由,我想每個人都期望有打破這些制度的事發生,但是每個人都知道這根本不是困難多少的問題,而是可能與否的問題。那些高呼天朝屁民的人也都是屁民中的一員。每個人都想改變但是每個人又都在忍受。所以我們這些可憐的「"屁民"要麼到建黨大業中渲泄,要麼寄希望於他們認為可能的人。
所以人是多麼渺小,被自己制定的制度牢牢困死了。所以開復老師為什麼沒有辦學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即使辦了要麼變味要麼做了犧牲品。我想有智慧的人都不會用雞蛋碰石頭,讓自己在可控範圍內能量最大化才是出路,而不是仗還沒打自己先犧牲了。手機打字太累了,小屁孩胡說一通大家別介意哈。推薦閱讀:
※《喬布斯傳:神一樣的傳奇》這本書怎麼樣?
※青年是否真的需要這樣的李開復這種「青年導師」?
※方舟子在知乎形象這麼負面,是否跟知乎的投資背景(李開復創新工場)有關?
※同樣是青年導師,老羅和李開復,誰更靠譜,為什麼?
※李開復該不該針對方舟子事件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