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什麼 SNS 模式最適合應用在教育上?應用在何種學科效果最好?

目前我研究了twitter和新浪微博在教學上的應用,但是目前發現微博只是在課前預習、學習提示以及課後反饋、師生關係交流上有用,而在教學主體過程中卻很難起作用,最近在輕博客上體驗了一下,覺得輕博客更適合做分類教學,但是還沒有移動端,是個web2.0學習方式的死穴(移動學習必不可少)。

於是我想在點點上做一個關於教學的實踐,歡迎各位來一起實踐一下。需要邀請碼可以找我http://lnyuan.com


我認為應處理好 IT價值 和 教育價值 這兩者的關係,用教育價值這把尺子去衡量IT價值,以及用法。

在我看來,IT價值的核心在於更便利的建立信息間的聯繫。從博客,輕博客,到圍脖甚至是社交網站,信息的顆粒度(這是信息架構方面的一個專業術語)越來越小,伴隨著實時性越來越好。這是一種技術導向的通訊價值。但如果從教育的角度來看,通訊價值和教育價值這兩條線是否同步增加呢?

不一定。教育價值的說法最系統闡述的應該是美國教育哲學家杜威,他比較精鍊的提出了「連續性原則」和「互動性原則」。(我試著概括下)前者是指外在提供或創設的「學習環境」與內在認識狀態和實踐狀態之間的連續性,或者說某種匹配;後者指的是學習者與外在之間發生的思維上的主動交互,重點是保證這種交互的存在和質量。

教育所需要的是一種體驗過程,而我們現在看到IT工具對教育的價值僅僅是在信息層面變成了千里眼順風耳,從信息到知識呢?從知識到理解呢?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須躬行」,只有經過這樣的體驗過程,才能將知識化為理解,理解才能影響決策,決策改變行為。如果沒有發生行為的改變,教育與不教育之間能有多大差別呢?我從事商業領域的學習體驗設計,「商場如戰場」,深感技術應用教育之迫切,更深感「理解生成」對於人的巨大改變。


據我所知,現在SNS在教育方面的應用主要有:

1.微博:最近研究有微博在C語言課程的研究。一般都是用來做師生交流、答疑的,效果比傳統論壇好些,但還是有限,而且對於學科要求有局限,比如C語言大段程序沒法通過微博發。

2.好看簿等圖片類:在中小學語文等文科教學或研究性學習中用作圖片敘事

3.google group:也是主要用於討論,大學生用的比較多,中小學不多

其實web2.0工具在教育中的應用挺多的,大學用的比中小學多


首先謝謝秋水和岳主編,使我得以在林媛邀請下進入了知乎。林媛這個問題以及問題里提到的內容確實非常好,看得出來是經過一些探究和思考的。

這些年我在這方面(我稱之為Web2.0時代的社會化學習)做的實踐,主要是在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校內模擬綜合實習)里引入了博客和微博(做啥),這學期的網路互聯學習公選課則把新浪微群、Q群、Google的集中化交流雲服務(Gmail/Reader/Sites/docs)等設計了進去,課程正在進行

和探索建設中。在這門公選課之前的幾年裡,我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里把一些Web2.0的主要內容和理念設計成了實驗,引導同學們體驗。

教育大發現社區在庄老師的帶領下,也聚集了一大批的老師和同學投入到社會化學習中,是非常有價值的示範性探索實踐。

對於提到的問題,我有個觀點是,這些Web2.0服務首先是一個社會群體交流的工具,它從一開始就不是被設計成專門為教學服務的,只是這種Web2.0的軟體模式卻恰恰又非常符合和支持了人們學習交流的需要,於是我們希望把它們引入和應用到教育里,總有一些非常困難和勉強的地方,不在它們本身,而在於教育的一些因襲下來的問題上。

或許在探索應用之前,還無法避免的要去思考一個問題,即這些Web2.0的服務之引入教育,其本質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僅僅是為了教學為了課程,可能會讓我們糾結於某一些問題上,變得矛盾和迷惑。

實際上所有的Web2.0服務以及Web2.0所倡導的一些理念,無一不是為了彰顯個體的精彩,是圍繞著個體,以個體為中心的,這需要我們在教學應用中,時刻不能忘了這一核心,要讓這些理念在任何一門應用這些服務的課程里體現出來,這是學生參與的原動力問題,動力問題不認識透並予以協調和理順,那麼再好的服務和工具,一旦和教育這一「特殊體"結合,都有可能遭遇阻礙和失敗。

這些應用的問題,對學生主體來說是這樣,對教師主體來說也是如此。

互聯網這個生態社會,在這些問題的解決上,遠比教育系統解決的要好得多。

@胡維:

一個互聯網產品,從商業目的看,它肯定首選的服務對象是互聯網所有用戶,而教育用戶只是這所有用戶的一小部分,如果互聯網產品也希望在服務所有用戶的基礎上,能同時把教育用戶也服務好,或者說是滲透到教育里,從我的一個一直來的觀點來說,需要這個互聯網產品具備一些為他人做嫁衣的精神,這個他人包括教育用戶(學生和老師),包括其他的互聯網產品,也包括了教育里普遍使用的教學和管理系統。


聯想一下在線遊戲為什麼吸引人、粘人?一是好故事,二是運營規則不斷刺激動機。工具與技術大概全都隱藏在人物、故事、任務當中。網路教育應該也如此吧,工具方法重要,刺激動機更重要。


教育是一個特殊的行業。不能通過網路直接製造教育內容和過程,網路能做到的不是教育,而是輔助工具。

既然如此,再考慮sns模式的問題上,確實首先明確來自於誰的需求,關注需求的內容和實現的可能。

我和一些朋友一直在看的是對於教育服務提供商及教育產品的選擇這個點。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產品和用戶之間,特殊性在於跨接了一個角色,家長。是這個角色在選擇與支付,而不是用戶(學生)。應該考慮家長對眾說紛紜的教育的茫然,幫助他們梳理信息是需求,是一條路。

收集、管理和實用信息的方式,決定了你的輸贏。 對於家長而言,何嘗不是呢?這個輸贏不是他自己的,包括了他心中的未來。


首先考慮的是信息的傳播。微博的傳播速度和廣度是不言而喻的,微博上也不缺乏優質的內容源。但是信息過載的問題值得思考,其影響在與:(1)信息流混亂,容易導致優質信息被淹沒;(2)學習者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整地吸收信息流,這會破壞內容的連續性,(3)過度的信息導致注意力渙散,對內容的理解難以深入。

其次,是關係模式的改變。(1)微博既可以有弱鏈接(單向關注),也可以有強鏈接(雙向關注),可以適應學生作為聆聽者與討論者這兩種角色。(2)打破了教學中的人際界限,首先是淡化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再者是淡化班級或專業的邊界,以主題組成小組的形式能發揮學習者主觀能動性。

但也必須看到微博的局限性。教育的目的不僅在於傳播知識,還在於教會思考,把微博作為信息和交互工具,較好地實現了傳播知識。但在思考方面,需要引入wiki作為知識管理的平台,將微博獲取的信息進行提煉與結構化,將碎片化的知識搭成體系。如果說微博促進了信息的流動,wiki則促進了信息的沉澱。


在輕博客沒有出現之前,我一直關注著微博在教學上的應用,並將這個作為我畢業論文的選題。我的導師(微博使用經驗基本為零)對我提出了以下的問題:

1.微博信息如此碎片,如何完成系統性的教學,應該如何聚合?

2.有沒有應用在具體學科上的例子,體現出來的教學過程是怎樣的流程?

於是我因此生出了一些問題:

1.微博的這些信息是否真的需要聚合?營造一個信息流空間讓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學習變得潛移默化豈不是更好?

2.微博是一種極為個人化的東西,每個微博賬號與它的粉絲形成了一個邊界模糊的小圈子,它發布的某些類別的消息吸引了某些類別的粉絲,但是卻對另外某種類別的粉絲是種不受歡迎的影響。如何避免不同種類消息的影響呢?如何讓消息定向發布、並涇渭分明呢?

作為Web2.0的典型代表——微博客既可以作為面向學生的一個教學工具也可以作為與教育同事的聯絡方式,當一些教育技術熱心者設法利用這些潛力時,微博客和社會性網路網站開始獲得教育家的注意。而在新浪微博上對具有教育意義的微博進行跟隨和學習後,發現有些微博比如@微博學攝影 已經擁有了很大數量的「粉絲」,並且形成了一定的教學模式。但是因為一些局限性,在微博上的教學常常呈現以隨意性和臨時起意的」解答-轉發「式廣播教學。而且在知識專題分類和知識回顧上,因為微博搜索不夠精確,即使使用了特別的標籤,也無法」零垃圾「地抽取消息。

除了@微博學攝影 這個博客,我還關注了其他一些通過微博進行微知識傳播的微博,總結了一下發現它們發布的消息有以下共同點:

1、140字的字數限制,迫使內容必須通俗易懂 ;

2、由於文字內容極其精鍊,最好配合圖片,這種形式之所以被大眾喜歡是有基礎的,其本質就是連環畫或看圖說話;

3、充分利用的人們的碎片時間,並適合移動應用,是一種快餐化的學習方式;

4、具有高度的互動性,所以組織上要內容連續(教學大綱),形式獨立(每條微博說明一件事);注重趣味,迴避抽象的理論;每個知識點都由一個不為人熟識的點(用好奇心觸發學習動機)來引入。

5、及時回顧,並做一些歸納與總結,定期梳理微博,將微博納為巨博(blog)。這涉及到了一個對微博教育和學習應用功效的挖潛問題!在微博沒有技術改進之前,及時整理就是一個補救措施了。這種學習模式對教學者和學習者的信息素養具有較高的要求。特別是對主動求知的一方的自覺性有相當高的要求。

上個月體驗了輕博客之後,我覺得輕博客教學比博客更易傳播,比微博教學可以做得更具系統性和獨立性,可以填補兩者之間的空白。原因如下:

第一,輕博客的」短句「可以容納500字,更長可以寫「長篇」,將會是微博之上,博客之下,在微博上,為了表達一條清晰的觀點不知道要做多少次刪減工作,而博客對文章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又提出太高的要求,很多人覺得寫博客太「累」了。點點的長篇正好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發表稍微長一點的內容,又不需要正兒八經。同時又具備了微博的靈活、及時、迅速的特性。

第二,一個賬號下可以創建多個呈現頁面(點點將這個定義為博客,但是必須和傳統博客區分開來),這些博客創建後可以增加成員,並設置為管理員共同協作管理,有CSCL學習模式的影子。

第三,在輕博客上,主賬號和博客賬號是處於同一域名等級上的,關注者可以選擇你本身的主賬號關注,也可以只關注你創建/管理的博客,而所有的回應提醒和關注提醒都會顯示給主賬號,便於管理,免於切換身份。在我的體驗中,我感覺,這是一個適合生活化學習的地方,我可以在我的主賬號上發我的生活,又可以在我的博客上和同好者交流,兩者的信息都出現在同一條的timeline上,非常方便。

第四,它可以適應成體系的內容的教學,比微博的碎片化更有優勢。

最後,剩下一個問題,到底需不需要將微博、輕博客、博客上的教學過程進行聚合?是否有必要?還是選擇性的選擇一兩種SNS模式結合教學?


sns在教育方面的應用主要是利用了sns工具的互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有效性。如何保持和提高互動的積極性這是一個關鍵點。

  1. 首先,對於交流和表述的內容,個人認為博客或輕博客更適合,相比於140個字元限制的微博,topic更清晰。

  2. 其次是激勵機制,用於保證互動的積極性和有效性這兩個方面。舉個例子,對於學生A的對問題的回答(可能有老師或學生提出的),學生B和老師T投支持票時激勵權值(Incentive weights)是不一樣(也就是相比於學生,老師顯得更權威一下)。這種激勵也要反應到實實在在的地方,對於學生也就是體現成績上,比如以平時分的形式。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充分調動線下(offline)和線上(online)的結合。

  3. (有效性的)另一個方面是保證互動內容的質量。比如問題和回答的質量,這方面可在演算法、技術上實現,比如參考quora的做法。//《在新用戶大量湧入的情況下,QUORA是怎麼來保證問題質量的? 》http://www.rfanti.com/o/btC9

  4. 定期總結,微博或wiki的形式,對互動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

-----------------------------------------------------------

參考閱讀:

【1】Quora詳述新的答案排名演算法,打造Quora版Pagerank http://www.36kr.com/quora-ranking-method/


我覺得在目前的現狀下,首先是區分教育的用戶群。學歷教育、技能培訓等等,因為目標不同,那麼相應的教育教學方法差別太大了。另外,web2.0的核心是用戶創造內容,用戶傳播內容。sns在此基礎上增強了就這些內容的互動性。但針對教育教學,尤其是學歷教育這個領域,我認為內容的創造者是有限的(比如老師為主),而互動性確實能幫助教師完成即時反饋和課反思的工作。所以,我預計有效的產品應該不是sns,而是有一定權威發布性質的高反饋平台。


毫無疑問是豆瓣~

1、基礎設施:完備的圖書資源。

2、高知人群的聚合地。

3、內容集中平台:小組、小站。(尚有缺陷,但前景廣闊)


維基(wiki),國外已有相當多的教育機構在使用wiki。但中國極少人用wiki。


學員打開在線學習系統時,默認的心態就是來完成任務、學點東西、或者請教他人。因此,SNS建議在三個地方出現,一個是緊貼在教學內容後面,方便學員討論,橫向交流,這是為教學活動服務;第二個是SNS作為教學活動的一個環節存在,比如MOOC;第三個是做為專業知識的問答,類似開放的FAQ。


大家還是在用技術工具的角度來看待網路之於教育。其實,互聯網起源於技術領域,但其對社會的變革是極其深遠的,甚至在政治領域都出現了「埃及現象」。所以,網路之於教育,已經觸及到教育(學習)的方法論上。SNS模式的學習比較直接的就是語言類學科的學習。國外已經有成功的實踐了:http://livemocha.com


sns對於教育應用個人覺得不一定直接應用於教學中,或者準確說不一定非要用於教學過程中,個人一直非常看好sns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那麼看好的點主要有三:第一sns對於校際交流與共享是一個很好的平台,第二sns對於校內學生管理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包括在校生活、課外學習等;第三sns對於師資團隊建設是一個很好的平台。


反對高等教育以下的教育過分網路化。

SNS, 某種程度就是娛樂,尤其在中國。


推薦閱讀:

傳統美術教學與啟發式教學的區別?
上課不認真聽講是不尊重老師的表現嗎?這個問題要不要先明確老師與學生的權利義務關係?老師與學生的權利義務關係到底是什麼?
如何面對討厭你的學生?
製作微課的軟體有哪些?
板繪自學小白請大觸們指導一下?

TAG:教育 | 在線學習 | 在線教育 | 教育技術 | 教學 | 師生互動 | 移動學習 | 社會化學習 | 互動教學 | 遠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