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網上評價很高但實際很難吃的店?

經常看著大眾點評吃然後踩雷,想來看看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踩過很多坑。

渠道包括但不限於大眾點評、微博、各類公眾號自媒體等,店包括餐飲、咖啡店、甜品店等


長沙來說有兩家網紅店,我還可以拿出對比來反駁。

圖都是網圖,侵刪。

第一家就是老長沙的臭豆腐:

雖然店面的樣貌,包裝等等凸顯出了「老」和「正宗」,其實不然。

整體口味都帶新穎了,如果遊客真的想體會長沙本土的風情,應該去南門口的五娭毑。

土得掉渣,(爭議已經修改)可是有老城應有的味道。

當然,實則上來說,老長沙的口味更加大眾化,更適合遊客這無可厚非。我估計按照文和友的品牌,其實衛生條件(說的是衛生條件而不是衛生標準)肯定比路邊攤五娭毑好一些。

所以呢,臭豆腐倒不用糾結。

然而另一家我感覺就是給外地遊客帶來偏差認知的典範了,

一盞燈!

我相信很多外地遊客來長沙,肯定會在大眾點評或者各種美食自媒體裡面聽過這家店。

實則是,這裡打著長沙菜的名號,為了標新立異,一味的突出辣,真正的長沙菜是辣,可是也不是這麼回事,一盞燈的招牌菜鴨掌筋除了辣味就是味精的味道。可惜了這麼一個好多年的老字號。

這道菜用長沙話說就是「蠢辣子辣」(我相信外地朋友也能看得懂字面意思)

真正說湘菜做得好,倒反而推薦類似於

柳胖子家菜

雖然也很辣,但是也很有回味,很有勁,湖南菜本身就是注重香辣,在這種館子除了辣味還能品味到湖南菜重油大火烹飪出來了香味。

還有其它和詳細地址過陣子再補上。

給各位對星城感興趣的人推薦真正靠譜的老店。


我來說一個,千萬不要噴我,只是個人看法。

北京的全聚德烤鴨!!

就是王府井的那家!

我今年年初坐高鐵去北京專門去吃的!

我根本沒有嘗出來他家的烤鴨和外面幾十塊錢的烤鴨有什麼區別!

4個小夥伴去花了將近1000塊,中午都沒有吃飽,一份烤鴨要300多!

我心疼錢小口小口的吃,以為可以品嘗出不同的地方,然而並沒有!

誰能告訴我所謂的果木香到底是什麼味道???

死貴!

都是網上的人吹出來的!


趁著這問題現在人少我來跑偏一下。我的觀點是網上評價很高但實際口味不好的店是存在的,但不能成為作為某個城市「本地人」展示自身對美食的審美優越感的理由。

我是大吃省省會人士,對,就是傳說中喜歡吃胡建人的那個地方的。我想過不了多久,廣州的一系列的分店較多的人氣比較旺的餐廳都會出現在這個題目的回答里。比如說被黑出翔的點都德、以及一些被公眾號帶起的茶餐廳,糖水(甜品)、燉品、雲吞麵店等等。都會成為被黑的對象。

許多老廣,是出了名的嘴刁,這個「嘴刁」除了指廣大吃瓜群眾印象中的「講究」、「精緻」以外,還包含「尖酸刻薄」的意思。在知乎,搜索任何和廣州美食有關的問題,只要是外地訪穗遊客寫的攻略,底下評論都會充斥著「又一個被騙的」「一點都不正宗」「這麼難吃你們還吃得津津有味」……不一而足。

然後,當有人虛心請教他們該去哪裡找好吃的時候,他們會報出一堆足夠隱蔽,足夠小眾的店名。哦不是,有些店甚至小眾到沒有店名。美其名曰:限時限量、絕無分店……等等。能征服嘴刁的老廣,我相信應該都很好吃。問題在於,這些大隱隱於世的餐廳,真的讓人望而卻步。第一是地址不好找,導航都未必導得到,指望公共交通就不要想了。第二是可遇不可求,很多深藏不漏的店,某些被刁鑽老饕奉為經典的菜式需提前預約,預約時間從一天到幾個月不等,這對旅遊者來說,真心不友好。第三是服務質量,這些所謂「正宗」的店家,店員沒一個會說標準的普通話、收銀不收微信和支付寶是常態,並且有些還存在著看到外地遊客故意以次充好的現象。

當然了,那些優越感強烈的本地人是看不到這些問題的,他們只會說:我去,我為什麼要和覺得點都德好吃的人做朋友(某個廣州美食問題下的回答摘錄)。但在我看來,像是點都德這類出品及格,位置方便,價格適中的餐廳,不紅火、評價不高才是沒道理呢。

以上。

11.19一點點小補充

針對評論區一些追求極致美味,甚至上升到「匠心精神」、把美味作為第一首義的人,我不想長篇累牘地反駁,我也不想比較追求極致美味和吃得開心愉悅這兩個觀念哪個更尊重飲食本身。但是,在最後,我想引用一下知乎著名飲食專欄作者胖酷帥在文章中說過的一句話(大意)作為結尾:

餐飲,適口為佳。

適口。

請體會一下適口和美味的區別。

謝謝閱讀。


不得不遺憾地指出,中國消費者對於食材品質和烹飪水平的鑒賞能力處於並將長期處於初級階段。

導致的後果是,大眾點評上高居前列的餐廳,往往是:

  1. 包裝有風格(包括店面裝修和菜品賣相);
  2. 體驗有亮點(包括常規服務和就餐驚喜);
  3. 味型很突出(有多靠近我們認知里的「正宗味道」);
  4. 性價比很強。

大多數點評都是因以上這三點中的一點或幾點做得比較好,而給了高分。

1和2大概可以合起來說。舉兩個典型代表:

雕爺牛腩和海底撈。


雕爺牛腩的餐桌,擺滿了充滿儀式感的各種瓶瓶罐罐

雕爺牛腩有很多耳熟能詳的標籤。「男士四種茶女士三種茶」「可以帶回家的雞翅木筷子」「500萬的牛腩秘方」「四種天然調味鹽」…連廚刀都是「大馬士革鋼刀」。但第一家店開的時候,平心而論做菜還是用心的,猶記得當時一道小小的前菜,吃到嘴裡都可以分辨出味道的層次,很有意思,對得起「輕奢」這個定位。

等開到第三家店以後,中央廚房開始統一配送、標準化生產了,菜就變得難吃了起來;作為最大噱頭、花500萬跟食神戴龍買來的咖喱牛腩食譜,居然光憑他雕爺就可以「根據廣大食客的口味偏好」進行修改。這算什麼?讓我想起了隈研吾的塑料茶室,重金打造的風格設計被土鱉的業主搞得不倫不類。

隈研吾茶室的賣家秀和賣家秀,頗似經過雕爺妙手改造的土豆牛腩

然而不管如何,雕爺牛腩仍然能以近200元/人的均價收攬4.5星的好評。


說海底撈可能要被罵,畢竟這個送手機套、眼鏡布、頭繩、免費美甲,小哥會甩麵條的地方實在開宗立派地刷新了中國食客對於「服務」的種種想像。

據說一個人去海底撈,服務員會放來一隻熊給你陪伴

然而,從飲食質量上來說,海底撈頗可以類比成金拱門。到哪個分店都有更多選擇更多歡笑,但你很清楚自己吃的不過就是高壓鍋油炸雞。海底撈的好處是它的下限足夠高,足以保證你吃到質量過關的食材和不會跑偏的口味;然而若要說食材新鮮、口味正宗,海底撈確實不夠看。

去年從北京搬到上海以後,我見識了一個等位瘋狂程度比起海底撈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網紅火鍋:哥老官。

就算凌晨前往,等位對於哥老官也是必修課

經歷了兩次一個多小時的滿懷期望排進來到滿懷憤懣走出去之後,我不由得想:如果這就是上海人民認為「好吃」的川渝火鍋,那我在上海還是多吃幾頓豬肚雞……吧。


34兩項,味型+性價比的典型代表是綠茶。

你很難想像如此多1字頭的菜品會出現在任何一個一線城市的CBD

四個人兩百塊錢可以吃得肚滿腮圓,這可能是對於囊中羞澀的學生族、初創作坊的打工仔最為友好的一種綠茶了。外加非常user-friendly的菜單界面,很有地域特色的菜品口味,讓綠茶們橫掃北京各大樓層調高在四米以內的商場。然而綠茶的菜永遠是溫的,綠茶的水永遠是凉的,綠茶菜單上的星星,一度讓我認為這是「拜託我們才知研究出了讓這幾道菜能夠下咽的調料配比」的標誌…但是它也曾成為我約會時安全又不肉疼的選擇,給綠茶打高分,更多像是對約會之後請你的僚機兄弟喝的一瓶汽水。


寫下這些其實有些傷感,覺得開餐館真是一個屠龍少年最終變成龍的故事。多少小店初開時驚艷無比,一旦火起來(甚至不需要開加盟店),各種質量就急轉直下。中餐整體工業化水平是落後的:我們崇尚的是野生、本味、新鮮的食材,而這種食材總是數量稀少、質量不恆定,因而太過依賴於廚師個人的經驗判斷和對於操作的調整,也就導致一旦烹飪者換了人,原本的風味就會改頭換面。

成為網紅店、連鎖經營對於老闆可能是件好事,對於食客是真真有點遺憾。

從北京到上海,吃過的「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餐廳還有很多。比如:

  1. 很多由娛樂明星開的餐廳,例如已經倒閉的高圓圓的「蜜桃」和韓寒的「很高興遇見你」;
  2. 跟綠茶走同一路線的「外婆家」,一個店的招牌菜居然是以價格低為最大的賣點,我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3. 走美式Cajun路線,但你只要在美西地區吃過一次Boiling Crab就會知道它名字的真正含義的「Sea Goods水貨」;
  4. 去過三家店都是食材如大便一般服務如便秘一般的「楊家火鍋」;
  5. 北有雕爺改牛腩,南有永慶改牛排。異曲同工地畫虎類犬的「王品牛排」;
  6. 只有當你吃過了雲南菜里的肯德基——「中八樓」,你才會意識到你吃的原來只是雲南菜里的肯德香——「雲海餚」;
  7. 是梁靜茹給你的勇氣做小龍蝦的嗎——「胡大」;
  8. 老北京人不吃的「全聚德」大概是因為貴,老南京人不吃的「南京大牌檔」基本就是因為難吃;
  9. 未完待續…


成隆行蟹王府!

我都差點忘了,這是我兩個人吃了快兩千以後送的水果!!!你們是怎麼好意思端上來的???

以下是原答案

價格奇貴,但是味道真的非常一般,我不知道為什麼大眾點評里的評價都還不錯,東西不難吃,可是這麼貴的東西不應該給我點驚喜嗎?每樣東西都是看著什麼樣子就什麼味道,甚至沒有味道,它對的起那個價格嗎? 這頓飯是我這輩子吃的最心痛的一頓飯,沒有之一。

這個禿黃油撈飯配的跟我說是義大利黑醋... 我在義大利吃了十多年的黑醋不知道義大利的黑醋是什麼樣的嗎? 你又不是街邊小攤,這麼貴的餐廳為什麼不能給我上正宗的義大利黑醋?


這店也倒閉或者接近倒閉了。俏江南。我吃過的最名不副實的店之一。尤其是他們裡面有一道估計是招牌菜,一個肥牛之類的,感覺完全就是低配版的過橋米線類型的玩意。或者說,可能曾經還不錯,至少曾經人家評價不錯。

如果走逼格路線,小南國,蘇浙匯恐怕是比較成功的案例。和我口味沒關係,我的話,其實江浙和川渝的口味我都能無縫對接。我在無錫吃小籠包很爽,在重慶吃重辣火鍋也能大快朵頤。其實俏江南可以說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典型案例。

淮揚菜和蘇幫,杭幫菜,粵菜固然可以做的逼格很高,但也不能說川菜就不能走高端路線。典型案例是民國的姑姑庭(字不一定對,民國期間成都最有名的一家飯館。川菜的樟茶鴨就是起源於那的)。包括成都的話寬窄巷子也有許多極好的,逼格高但是也非常好吃的店。


喜茶吧,那個奶蓋啊,膩得要死,鹹得發苦,雖然下面的茶還不錯,也擋不住奶蓋給我的傷害。

我好像沒喝過比它難喝的奶蓋,一想到排了那麼久的隊就心酸。


我覺得味千拉麵好難吃 我也就吃過一次 不知道是不是正好踩了雷


難不難吃看預期值,加班隨便塞幾口,5塊錢的快餐我也能吃下去,但某些「美食家」推薦的所謂名店,如果真達不到美食標準、或者相似定位找到不少替代品的基本都可以算進「難吃」範圍,對於「美食家」們來說,「推薦」不就是近似於收錢打廣告嗎?已經說得非常保守了

坐標廣州,某蔡姓美食家推薦的絕大部分都不怎麼樣,祝他老人家吃好喝好睡好晚年幸福

其他的,黃埔古村任何一家店,任何一家!(老土加一句,這不是10年前的黃埔古村了)長壽路著名美食小店,陳添記魚皮、寶華麵店、順記冰室,都屬於「來都來了」範圍,這個詞如何理解看個人;還有著名的「廣州最早私房菜之一」雅苑餐廳手動微笑,陶陶居濃濃國企風,讓人唏噓。

類似富臨、向群、銀燈這種,定位本來也就是大眾餐廳,要求不高對付一頓還行,如果看了知乎公眾號某文遠道而來期望值太高就會失望,看心理定位了。

文記一心雞,幾個招牌菜,白切雞還過得去,雞雜湯喝起來鮮美但添加劑很多,吃完能喝一下午水,紅棗骨比中年人還油膩,更多人是慕名而來(號稱清平飯店前廚師?)清平飯店我小學去的,現在我快40了,廚師尚能飯否?不過我幾年沒去了,沒準徒弟青出於藍呢:)

海門魚仔,種類多,沒吃過的吃個新鮮,但標準不高,定位同上,人均消費比以上幾個大眾餐廳貴一倍的樣子

大部分開在廣州的潮汕牛肉火鍋,不需要去太貴的(反正肯定比北京的好吃還便宜一半就是了),價格大眾的如果不嫌棄環境,吃起來的區別肯定不如打分的區別大(甚至沒區別),如果夏夜在某些治安不穩定地段大排檔風格的還可以光膀子吃,加分項(誤)

芳村的桑拿菜,找價格居中的吃就行,和有名的稍微貴一點的沒太大區別,如果距離太遠時間有限沒必要專門跑一趟,番禺也一樣,點評榜最出名那些,距離太遠就別去了(這不是十幾年前的XXX了系列)

還有越南、泰國等東南亞餐廳,特別是越南餐廳,一開始在廣州出現,定位就是中低端,所以不要考慮是否正宗的問題(尤其是我作為一名東南亞歸僑的後代……),如果吃得慣就吃,吃不慣就算了,當然正宗和適口兩碼事,不衝突,其實我換一下口味也時不時去,說到底還是看心理定位。


上下九陳添記魚皮,並沒有多好吃,還貴,不如走幾步去旁邊南信或仁信,一樣的水平便宜一倍。

補充個最近去吃的:成都的明婷飯店,這個我真不知道網上評價為何那麼高。香蔥腰花整個菜糊滿醬勾出來死鹹的茨糊,後來一個本地司機聽後笑了「這個飯店是給以前工地的工人吃的」

我反思了一下,不錯,假如我吃的那一桌菜加上一桶白米飯和12個工地大漢,估計也會覺得下飯好吃……


可能會得罪不少人,果斷膩了。

來說一說南京的幾家網紅咖啡館吧。

1.uniuni,打造所謂的性冷淡風,實際上咖啡的口感也很性冷淡,老闆頂著所謂的冠軍頭銜作為噱頭,實際上咖啡出品很一般。咖啡小哥出品之前,會拿著儀器去測量數據,看起來很專業,但是掩蓋不了難喝的事實,咖啡味道很淡,酸味不舒服,回甘嘛,有回甘嗎?

2.fish tank,國立美術館店,環境確實還不錯,不過南京環境比他好的館子還很多。讓人非常失望的網紅店,出品非常差。上次去點了一杯他們家最好的手沖,澀得入不了口,小哥一直問我有沒有喝到巧克力味?有沒有花香?有毛線啊,我只能說還一般吧。結果小哥給我又沖了一杯,我去,辣口啊,印象深刻的辣口,抽煙都比和他家咖啡舒服,表示味蕾很受傷。總體來說,這是一家除了環境其他都不剩的館子。

3.抒越美學,過氣網紅店。因為受傷太多,沒敢試手沖,試了一下美式和拿鐵。美式,和路邊KFC沒什麼區別,可是人家那個才幾塊錢一杯啊。拿鐵,苦味明顯,一看就是豆子烘焦了。能說什麼呢,南京市場上大部分館子,豆子都烘的很差勁。

4.麥隆咖啡,出品一般的土豪店。河西上下兩層,館子環境很棒,霸氣,不得不說有錢任性。一杯手沖,80+,南京市場上敢賣出這個價的,他家是我暫時知道的三個之一。手衝口味寡淡,也是吹噓什麼花香果香,有毛線,不過口感還沒那麼讓人不舒服,可是80+唉兄弟,30都不值好吧!

先列這麼多,總而言之,市面上大部分館子都是打環境牌,真正注重咖啡品質的只有一家(不說名字了,今天是吐槽,我才不會告訴你們哪家好喝呢),其他可以說所有的館子出品都比較差。沒人願意靜下心來好好鑽研技術,都在刷知名度,拼環境,拼比賽成績,辦培訓班,唉~大眾上的好評,呵呵呵。


我就說三個字

鼓浪嶼

誰去誰知道

網紅店都不可信啊……


菊英麵館。

以前住彩霞嶺的時候經常去吃,因為順路。從來沒覺得好吃過。

後來搬到城西,有人拉我去吃一家「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的超級好吃的麵館」。

結果去了一看是他家。。。

還是不好吃。


提問者來答一發。提這個問題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多收集一些大家踩坑的經歷,避開那些雷店。

看點評類網站的時候,一定要把差評挑出來看。有很多網紅店像什麼趙小姐不等位,很高興遇見你這種,還有那些請水軍刷點評的。這個時候就可以排除掉了

上海

1. 魯馬滋咖啡。去過兩次,咖啡很苦,焦苦,我一個一天可以喝三四杯咖啡的人喝完都心慌。深烘不是應當只有苦味的,烘焙和沖煮可能都有一定問題。

2. Aunn Cafe。有點工業風的環境、好看的外帶杯、靜安寺的地段讓他成了家網紅店,咖啡不好喝就算了,標誌性外帶杯是漏的。

3. Peet"s 皮爺咖啡。號稱星巴克爸爸,精品咖啡祖師爺,實際出品跟星巴克也差不多,手沖喝了兩口就喝不下去了。

4. 燒肉奇俠。蝙蝠俠主題餐廳,第一次去是還不錯的,第二次去太難吃了,後來看點評的差評是換老闆了。

5. 麥隆。貴,難喝,除了棉花糖也應該有些新東西了。

南京

1. 金味栗子。排隊排了半個多小時,吃到很失望,沒有家附近的鮮潤好吃。壞的比較多,容易干,不甜。

2. Uniuni。WBC 第 8 名的店,估計老闆只想著怎麼打比賽了,店裡豆子和出品都不好,最近還開到上海了沒有喝過。


劈柴院,戶部巷,城隍廟,夫子廟,中山路。等美食街。

基本吃不到任何正宗的東西,在這些地方吃的「特色小吃」可能還不如你們老家的小攤上正宗,而且口味一般。

而且莫名其妙的都有好多東北口音的老闆。

但是如果本來就是出來玩,去吃個熱鬧還是不錯的。


小龍坎,真心的,興緻沖衝去成都吃網紅火鍋,結果吃傷,莫非是個人口味不同?服務態度一般,上樓樓梯一股詭異的腐爛味道,以為是先抑後揚為驚為天人的味道做準備,結果感覺味道一般般,並不香,我們四個人人均約一百沒吃飽( ′ρ`)可能太能吃了吧,超級想吃的腦花emmmmm還不如我媽做的是怎麼肥四,感覺不太新鮮,算了算了別人吃的巴適得板就好咯╮( ??ω?? )╭


南京的李記牛肉鍋貼算是一個吧。

小時候就住在七家灣那裡,周圍本來有好多家鍋貼店,這些店有的也順便賣牛肉,買的時候都會問你回家做什麼菜,紅燒,鹵牛肉或者做餃子餡兒的都會給你推薦不同的部位。在紅土橋路口那裡就有家非常好吃,年頭也很長,但忘記叫什麼名字(或者就沒有名字吧),只記得坐在那兒收錢的是個老太。他們家混沌和小餃子一樣,很飽滿,鍋貼裡面肉也是塞的緊緊的。後來紅土橋那裡拆遷修鼎新路,這家店搬了幾次也就不見了。有回在淮清橋附近溜達,遇到了當時店裡的一個夥計,才知道搬到了那裡。

現在的李記在七家灣原來只有一個小門臉小店,而且也很晚才開張。通常想吃鍋貼混沌基本上不會選擇這裡。值到附近的店關的關,走的走,就剩一兩家了。李記反而成為七家灣最正宗的了,店也越來越大(把旁邊的一家網吧都收下來改賣鍋貼混沌了),店裡的品種越來越多,量越來越小,至於味道嘛,嗯。

過去對於品牌意識也沒有這麼強,只知道有這麼一家,但叫不上名字。等拆遷了,店走了,就找不到了。


回答這種問題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之前在香港呆了三年,屬於沒錢吃不到好的,有錢也不一定吃得好的地方。各大榜單天天刷的必吃美食簡直就是...不能吃.....

(為了不惹上麻煩稍微規避一下全名)

許liu山,滿ji甜品:在全國各地遍地開店,實際上可以說非常難吃,所謂的甜品只有非常和超級甜兩種味道,水果還不新鮮。

翠hua餐廳:主打中端茶餐廳品牌,深受遊客歡迎。各類炒粉都非常油膩,難以下咽,奶茶又幾乎沒有味道。

蘭fang園:著名豬扒包?且不說招牌菜極度一般,豬扒經常都是軟嗖嗖,其他食物幾乎到了可怕的地步,撈丁都可以做的難吃也是厲害。但是因為網上強大的營銷能力,幾乎我每個來香港玩的朋友都要去被干一次。

甘pai燒鵝:傳說中的一星,但是燒味幾乎都做的非常乾澀,香港比他好吃的多了去了。

華xing冰室:以「明星經常來」作為賣點的茶餐,你還期待什麼?

澳men茶餐廳:....找不到言語來形容。

一蘭拉麵:實際上這是一家日本餐廳,但是鑒於很多香港美食名單里有他,就湊在一起說了。一蘭在日本和香港的定位都是24小時的連鎖經驗模式,對我來講跟吉野家,麥當勞,真功夫的定位沒有任何區別。但是很多遊記經常會把他捧到一個很高的地位。講真的我只能說一蘭的拉麵不差,但是如果你已經去了東京還是大阪,難道不是應該取嘗嘗正宗地道的拉麵,而是選擇去一個快餐店排隊?不理解。

想到其他的再繼續吐槽....


說真的我看了很多香港美食榜單,包括知乎上的,基本都是去個一星期的遊客寫的,而他們又都是在網上查了資料去的。比起其他國家的美食推薦,我真的覺得香港美食深挖的人實在太少,幾乎看不到地道餐廳的蹤影(給不起做營銷的錢),極少數留學生寫的還靠譜寫。比如九龍城那麼多美食,因為沒有地鐵=遊客去不了,所以你幾乎看不到推薦九龍城美食的。

還有就是很多人在香港還是用的大zhong點評,其實如果你想看的是香港人的真實評價的話,應該用openrice。

最後想問有人想看沒有照片的美食推薦嗎?因為我是一個拒絕在吃飯拍照的怪人,但是如果有人想要我推薦餐廳,我可以說上一兩個。

P/S:請勿用美食以外的東西來撕逼,謝謝。


好利來的半熟芝士

也不是難吃,就是很普通,和其他的半熟芝士沒什麼差別,還沒有牛棚的黃金乳酪好吃

可能是江浙滬門店和京津門店的水土差異?

評論讓我舉幾個例子( ????? )

全家的半熟芝士就跟好利來差不多味道啊

個人覺得羅森的抹茶半熟芝士好吃啊

好吧我是個便利店girl

題外話,鮑師傅家除了小貝,其他的都好吃


必勝客啊,網上誇好吃的不行

你去嘗嘗,可能不如那種做披薩的小店。

(個人感覺,必勝客忠實粉莫噴)


推薦閱讀:

怎麼開好一家快餐式麵條店?
中式面點和西式面點的價格差距為何這麼大?
中國傳統糕點為什麼做不出和果子的高端形象?
濟南有哪些深藏不露的餐館?
和許多人一起吃飯,用筷子夾一樣菜卻一直夾不起來時,該怎麼辦?

TAG:美食 | 餐飲 | 踩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