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楊廷寶的知名度遠不如梁思成?
楊廷寶,這位與梁思成合稱「南楊北梁」的大師,早年與梁有著相同的教育背景,清華學校畢業後在美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學(楊還是梁的學長),學成歸國後兩人在建築學及建築教育上的成就和貢獻好像也在伯仲之間?為何現在楊廷寶的知名度遠不及梁思成?甚至建築專業學生也有很多不知道楊廷寶,我也是在讀到王澍「中國建築師只有一個半」的言論之後,才去了解這個王澍口中可以稱為「一個」的建築師的。而且中國建築學會主辦的建築設計獎也是以梁思成命名。
首先,我在考入建築學專業之前,既不知道楊也不知道梁。進入建築學專業後,幾乎同時知道兩人的。當時建築師在整個社會上知名度不大,但兩人基本是除了貝聿銘和現代主義四大師之外最早知道的,且知名度不分伯仲。
所以,那時梁思成先生和楊廷寶先生知名度相似,但那時建築師被宣傳的程度太小,知名度不足。
而今天在建築行業之內,兩人的名氣也沒到相差懸殊的程度,梁先生在建築行業之外名氣更大,是因為他有建築行業之外感興趣的很多題材:任公之子、林徽因女士之夫,尤其是還有一個努力保護北京古城而最終失敗的悲歌。就像現代主義四大師中,賴特在建築行業之外的的知名度高於其他三大師一樣。
但兩人分別代表中國早期建築師和建築學者,都有巨大貢獻,沒必要太計較在建築行業之外的知名度。
並不是梁思成知名度高,而是林徽因知名度高
~而且中國建築學會主辦的建築設計獎也是以梁思成命名~,說明梁思成的名聲既是被抬起來的,也能抬舉別人,有真功夫的,但當時清華的也有很多不服,可看讀書上的記述文章。「周卜頤留美,學新建築。梁對他不感冒,周沒事就老拿學術問題回擊。 梁先生對古建築是一片歌頌聲,沒有批判,把古建築看成十全十美、登峰造極的偶像,使人覺得抄襲、硬搬已屬不易,批判創造更不可能,梁先生把古建築凝固了,總結出「法式」,把自己的設計活動局限於「法式」中,結果使建築的道路愈走愈窄,等於作繭自縛,因為「法式」不能全部解決新時代人們提出的問題,無怪乎在設計高層建築、新建築時,梁先生自己也說:「困難突出」、「常常是設計時的最大苦惱」。 …」
另外講一個行內老建築師私下說的,且當成玩笑話吧。「建築設計獎用一個不大做設計的人當名頭,有趣」,這是不是也屬於中國範式的有趣?
梁思成是清華大學的啊,還有才子佳人的故事,現在人都喜歡民國,說到民國大師,梁就是那個交際圈的,自然名聲大噪。楊嘛,畢竟一直在經營他的事務所,49年才全職進入中央大學,之前的幾年都是兼職的。東南大學好多人都以為是福建的呢,何況裡面一位踏實做事的大師。ps東南大學的氣質感覺一直以來都是埋頭幹活的,不為大眾所熟知,也正常不過了。
很簡單,因為梁思成他爸是梁啟超
楊的主要成就是在南京、上海等地留下建築作品,是個實幹的建築師;梁的主要成就是城市規劃、建築史研究等,更多地參與新中國成立後城市建設過程的建言,身處首都政治中心,又有老子的政治背景,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北京和南京在49年後的政治地位不同也是兩人揚名於後世有分別的原因之一。
這個問題可以延伸一下,為什麼柯布/密斯的知名度要大于格羅皮烏斯,研究柯布/密斯的文獻層出不窮?因為此二人建立了一套現代建築形式操作方法。同理,梁思成建立了中國建築史學的研究範式,童寯建立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研究範式。而楊廷寶的那些建築作品,可以說早已被扔到故紙堆里。
南楊北梁
梁先生是名人,建築界外也是名人。楊先生是建築界內名人。
對於我們業界內,楊先生和梁先生是齊名的,楊先生留下的作品多。
推薦閱讀:
※梁思成寫給林徽因的信中的 drewbelming 是什麼意思?
※從北京的現狀來看,新中國建立後蘇聯專家和梁思成等人提出的兩個城建方案哪個更合理?
※金老贈梁思成對聯【梁上君子,林下美人】時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