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的屍體為什麼叫大體老師?
01-07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有點不太懂
因為醫學很多課程都是以形態為主,形態分為肉眼看到的整體器官等大體形態結構和顯微鏡下方才能看到的顯微形態結構。所以遺體應該叫做大體標本,但是我們應該尊重那些捐獻者,叫他們大體老師。每次做實驗之前都要默哀的,可不能開玩笑。
我覺得題主問的可能是為什麼叫「大體」老師,而不是為什麼叫大體「老師」。
據我所知,他們中的很多人,以前真的是老師。曾經有學長嚇唬小學妹說,不好好學的話,老師們晚上就會來幫你補課,嗯,我們當時都好認真的。ps:那位學長十年後的今天,貌似還是單身狗。
因為他們就是老師啊,用自己的身體為你打下基礎知識。雖然不會說話。
醫學院里人解課開課往往帶教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學生有一個尊敬的意識,感謝那些把遺體捐獻出來的大體老師們。人家很不容易的,我看著解剖刀划過的時候都覺得疼
人加一橫為大,人死後升天,為大
「寧願讓學生在我身上試劃千刀,也不願見到他們未來在病人身上錯劃一刀。」 —— 致敬大體老師
死者為大,不稱屍體稱大體
人體解剖學根據描述方法的不同,可分為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傳統意義上的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主要是用刀剖割和肉眼觀察研究人體的形態構造,統稱為巨視解剖學,又叫大體解剖學。
利用光鏡電鏡那些的一些新學科,統稱微視解剖學。因為這些屍體標本都是我們用肉眼來看的,所以,就和定義一樣,是「大體」。至於為什麼是「老師」,那就好說了,畢竟講課是記不住啥的,真正接觸過才更清楚。他們教會了我們各種解剖學知識,被叫成老師是應當的。當然了,以上都是我瞎猜的,定義是書上抄的_(:3 」∠)_今年看解剖書查到「大體解剖學」的時候,突然靈光一閃……然後,明天就要上第一節解剖實習了……心情複雜。畢竟第一次接觸標本,有點激動有點小期待,可是因為是屍體,當然也會害怕,還有,聯想到他們的偉大,心裡又多了幾分尊敬和感動π_π希望明天順利……注意言行舉止,自己和同學都別做啥亂七八糟的事……今天見到大體老師了,不過因為是剛開始學系解,只是認了幾塊骨頭,沒和大體老師近距離接觸。
聽老師說我們要到大三學開局解以後才能親自製作標本。然後,今天見到大體老師之後一共鞠了九個躬,我還悄悄掀開其中一個的塑料布,聞到一股……酸棗味 。顏色、形狀都和我想像中挺不同的。其實真正見到大體老師的時候,昨天想的那些感覺都沒有,就是單純地覺得震撼。還有一些標本是用什麼高科技處理過的,很硬,沒有異味,肌肉紋路清晰可見。至於骨頭,親眼見到和書上的也不太一樣,尤其是因為年代久遠,肩胛骨又薄,好多都有摔碎的洞……真的超級薄,薄得透光……老師說可以照相,但不能合影,所以沒有亂動的同學。我覺得還可以,大家都比較嚴肅。還有,我拿了半個顱骨到處找老師,回頭率……太高了……但真的很奇怪那半個顱骨的翼點和別的都不一樣-_-||回宿舍以後一直打噴嚏喉嚨疼π_π我以為是這幾天上火,結果舍友說她也是,可能是嗆的……可是,我覺得並沒有聞到什麼太刺鼻的,還沒上午冰醋酸味道大……泡在福爾馬林里的標本我們也是隔著玻璃看的……嗯,大概就是這些吧。標本分為大體標本和顯微標本,所以人體標本叫做大體標本。
以前在學校看過一本紅十字會宣傳冊上說好像是來自台灣的一種敬稱
向遺體捐贈者致敬
為醫學捐軀的偉大的人體老師 簡稱:大體老師?
死者為大
無語良師默默的歪個樓似乎大體老師是比較正式的叫法也有叫小夥伴什麼的大體,是一個來自台灣的辭彙,
以下是百度的解釋因為他們把屍體稱作"大體"表示對死者尊重
推薦閱讀:
※十七,十八世紀西方醫學解剖學的發展為什麼沒有促進外科學的發展?
※怎麼區分腹膜內位器官,腹膜間位器官,腹膜外位器官?
※哪些解剖學圖譜值得推薦?
※經常看到街上有的女生腿過於細,到了病態可怕的程度,這是一種病嗎?
※晚上睡覺怎麼抱老婆才不會被她壓的肩膀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