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學習一門外語需要很久,而嬰兒只需要 3 年?

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惑我,希望得到專家的解釋,拜託了。


這題明明是屬於語言學和(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範疇,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只從自身生活經驗出發回答呢?拋磚引玉,我來回答一下。

首先嬰兒學語言只要三年的說法是不準確的。我選修心理課的課本被賣了,沒有更權威的來源大家多包涵。根據讓·皮亞傑(Jean Piaget),一位著名發展心理學家的理論,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四階段;其中第二個階段是前運算階段(Preoperational, 2-7歲),表現為」已經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徵外在事物,具推理能力但不符邏輯。(wikipedia)「 所以兒童學習語言其實不是一個簡單的三年,而是伴隨其認知水平發展的持續的過程。

其次,嬰兒學語言比成人容易是得到語言學界肯定的結論。以下摘錄自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美國語言學會?)的網站。」Children acquire language quickly, easily, and without effort or formal teaching. It happens automatically, whether their parents try to teach them or not." 意為兒童可以很輕鬆快速地習得語言,無需費力或系統教學。這個過程是自然發生的,無論他們的父母是否有意教學。當然網站上也提及了,兒童學習語言需要通過和其他人互動(父母或其他成人)。沒有互動,兒童無法習得語言;而且只靠電視或者電台,兒童也無法習得語言。

至於說學習外語,兒童的優勢更大。同樣來源於該網站,「And it is just as easy for a child to acquire two or more languages at the same time, as long as they are regularly interacting with speakers of those languages." 大意為只要兒童經常與不同語言使用者互動,他們可以像(習得母語)一樣輕鬆學會兩門以上的語言。

最後,在心理課上教授提到,成年人後天習得的外語在掌握程度上是基本不可能達到母語程度的。比方說在語法的掌握上,成年人必須經過思考和練習才能掌握,而從孩童時期開始掌握該語言的母語使用者可以完全內化這個思考過程,自然,準確而輕鬆。

P.S. 從這篇蹩腳的答案你也能看到成年人學習外語的局限之一。。。無法自由切換,同時使用兩種語言會造成相當的混亂。。。(來自美國留學數年的學生的心酸)


最近就在瘋狂複習這個!!!剛考完多語習得和語言學的我來回答一下。

更新:考了1.3,優秀啊哈哈。開熏?(* ?? ?* )?

首先,嬰兒學語言更有優勢這件事確實是得到了語言學界的認同。但是具體優勢在哪個方面,優勢是如何來的語言學家到現在也沒有定論。我接下來講的所有東西都是假說,假說喔!

最早提出這個問題的是Lenneberg,他當時研究的並不是二語習得,而是母語習得。對象是傳說中的「狼孩」。這些孩子由於各種原因在小時候完全與社會隔離,沒有接觸到正常的語言輸入,所以沒有習得自己的母語。有的孩子在青春期之前被發現,回歸正常社會之後還是可以學會語言。但是有的孩子是青春期之後才被發現,在語言習得方面就是失敗的,這個人失去了學習語言的能力。

通過這種觀察,Lenneberg認為人類學習語言有一個關鍵期(Critical period),大概是2歲到青春期。在這個關鍵期內人類可以通過單純的語言輸入而習得語言,簡單自然不需要努力。但是過了關鍵期之後的語言習得將必須通過教學,要佔用更多的精力。

他提出這個假說之後學界都覺得,啊呀這個說的對啊!跟觀察非常相符!青春期之前對學習語言確實很關鍵!於是大家都開始研究這個關鍵期,把它推到了二語學習的領域。發展出了針對關鍵期假說的各種觀點,這些觀點其他答主也都有提到,但是!這些都是假說,都沒完全證明的。。。大家不要當結論來用啊!

(如果哪個真的證明了,或者我說的哪裡不對請來告訴我,畢竟我也是初學,多謝指導!)

而且,這裡要區別兩個概念:二語(或者三語四語一個意思)習得和外語習得。

二語習得方面小孩子很有優勢,但是(此處高亮)小孩子所謂的學習優勢是建立在大量語言輸入上面的,也就是說,這個小孩子要處於一個整個環境都說這種語言的地方。這門語言對小孩子來說要是交流的媒介。這種情況一般就是移民。

而外語習得指的是在課堂上學外語,由老師來教學。外語在這裡不是生活的媒介而是學習的目標,語言輸入的量也會少很多。在外語習得的情況下成人的表現明顯是優於小孩子的,這裡毫無疑問,有具體的實驗背書喔。

以上是背景,接下來說正題。

為什麼小孩子學習語言更有優勢,有以下幾個主流的解釋:

a)動機。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通過語言我們感知這個世界,語言也反過來定義了我們的人格(Identity)。小孩子(在青春期之前)的人格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他們有適應周圍環境的一種本能。他們更願意融入身邊陌生的世界,所以他們更有動力學語言,並且要學得好,才能更加融入身邊的環境。成人與之相比就沒有那麼多動力了。

b)認知成熟。

小孩子的大腦還沒有完全成熟,他們不能同時存儲和分析大量語言的輸入,只能一次記一點點。而語言恰恰都是以一個個小部分(語素)組成的。這種處理信息能力上的限制讓小孩子更能理解和記憶語言內在的規律。成人傾向於試圖把語言輸入作為一個整體來記憶理解和分析,這比較容易讓大腦懵逼。。。這個假說的提出者是Newport 大神,我覺得很對!我支持他~!

c )Universal grammar(不太會翻譯。。普適語法?經知友提醒,應為通用語法,由Chomsky提出)

這個假說是說小孩子腦子裡有一套這個東西,它是一種語法結構的模糊概念,針對世界上任何語言都適用。小孩子學語言的時候只要根據環境的語言輸入把這個模糊的概念細化,具體化,就學會了這門語言。這個細化的過程只需要很少的語言輸入,不需要講解語法的規律,就像摳動扳機子彈就會自動打出去一樣,這個過程叫做"Triggering"。但是一定歲數之後由於某種原因這個UG就不可用了,所以成人學習很吃力。

這個假說也有很多證據。比如說無論母語公認難度大小,全世界的小孩子學習母語的各個發展時間段都差不多。而且,世界上有些文化是不習慣和小孩子說話的,他們會把幾歲前的小孩子當做動物一樣,基本上不與他們直接說話,這個時候小孩子收到的其實只是間接的環境中的語言輸入,但是他們卻仍然可以通過很少很少的語言輸入習得自己的母語。所以這個假說的支持者認為,語言習得這麼複雜的一個過程只可能用這種內在天生的概念來解釋。

以上就是我所學的學界對題主提出這個現象的解釋。全都是假說,木有結論!

我個人覺得這三種原因應該都有因素。

手機打字實在不想寫參考文獻,有想看的同志可以留言我補上∠( ? 」∠)_

答案如果有不對請各位大神指正~!(′???`)


終於有個我有資格答的問題了。先擺結論,在已確立一個母語的前提下,四歲到十八歲是大部分人能快速、穩固、熟練掌握第二門母語的關鍵期。

本人不是專家,出國早些罷了。從出生到六歲在東北,說的一口碴子,七歲時到比利時習得法語,九歲時到德國習得德語,十歲到美國習得英語,十一歲回上海習得洋涇浜上海話。自學日語俄語西班牙語到文盲水平,但發音據列國友人們評價都比較標準。據大人說我兩歲能言,三歲開始給來家裡的客人表演讀報紙,背誦唐詩三百首等。

但這裡暫時請我親弟弟登場,他小我九歲在德國出生,一歲時隨全家來到美國,三歲時全家回到上海。四歲半了只會說五個中文詞:

「爸」

「媽」

「拿」(想要什麼東西或者想吃什麼時說)

「打」(不想要吃或生氣的時候說)

「哥」

真的,我那時十三歲所以記憶比較可靠。他完全聽得懂大人對他說的大部分中英文,比如燙不燙,想不想大大,wanna go nite nite,gesundheit之類並且可以用點頭搖頭擺手等肢體語言回答,但完全不能說出任何一個句子,跟讀學詞時可以一個字一個詞蹦,發音準確但不會使用。能字正腔圓跟大人讀「蘋果」,緊接著你舉著蘋果問他這是什麼,他也能說「蘋果」。但他要蘋果的時候只會指著說「拿」。

又比如我欺負他了,他會氣急敗壞的說「媽」然後指著我說「打」。至此,爸媽開始著急了,因為姥姥姥爺全是主任醫師,所以打了電話請他們會會診,聽完病人家屬敘述,二老堅定的說「你們不要再對他講一個字的德語和英文,從此家裡只許講中文」,原因是父母從他牙牙學語起一直在試圖教他同時說中英德語。

我們如此照辦,英語啟蒙書都收了起來,一個月後他馬上變身成了一個流利的小話嘮,從睜眼說話說到閉眼,彷彿要把之前當啞巴的虧空都補回來。

我有個玩伴,其父是我爸在上海的一個德國人下屬,娶了巴西老婆,大人每次無聊的在外吃飯我倆都是一起玩。不過她能隨意切換葡德英中四語跟大人對答如流,還能用上海話回敬逗她的友善大廚。我是服氣的因為那時候我法語忘得差不多了,少她一門語言自覺低人一頭。關鍵是她剛來中國兩年,來之前只會葡德雙語。在上海某國際學校這兩年學的中英滬語罷了。

結論:

一,胎教和牙牙學語時切勿揠苗助長,什麼用沒有還幫倒忙。兩門及以上不同語法的語言一起灌會導致幼兒語法認知混亂。

二,會說一門母語後,外部外語環境是掌握第二母語的重中之重。

我爸是公派留學生,拿到博士後因工作調動全家到處住。所以寶寶從小就沒朋友???,爪機打了這麼多你們還不點贊!

鄙人相關答案:

歐盟和美國環境如今變危險了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801867/answer/113366824


瀉藥,二語習得專業,簡答希望能幫助您。

所謂語言,是交流的媒介,溝通的工具。因此,學會用才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所在。

嬰兒的語言學習,是為了生存,是本能的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回想一下父母對嬰兒的語言教育,通常是從最簡單的交流、命令式字詞,比如「爸爸」「媽媽」和「臭臭」等疊音詞,在這一階段嬰兒的感知能力十分敏銳,能夠對元輔音做出一定的區別,而且對手勢語的接受更為快速,這一階段就是「前言語階段」,通常是一歲之前的嬰兒完成這一語言學習的準備階段。

然後第二階段是言語發生階段,這一階段的嬰兒開始從單字~簡單疊音詞~簡單動名詞~不符合語法的字詞堆疊階段發展,通常直到2-3歲,兒童才會開始成長到基本的口語學習階段。

上述是簡單的過程介紹,對於嬰兒的語言學習有多種不同語言學派的解釋。不管是模仿說、轉換生成學說、強化說還是認知相互作用理論,其實大家都對嬰兒學習的以下幾個特點給予了公認:

1.語言理解發揮重要作用,思維理解先於語言表達,語言學習的過程也是世界觀的構成過程。

2.從情境性非連貫言語發展到連貫性言語。

3.浸入式的語言學習環境,以及無以比擬的模仿動機。

4.白板優勢,不管是轉換生成學說的LAD理論還是認知理論,皆認為在生理基礎上或是在認知思維上,嬰兒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對刺激的接收更為順滑,對信息的強化記憶更為牢固。

所以,對應以上嬰兒語言學習特點,你是不是有反思成年人的語言學習習慣?

第一,懶,動機不足,無需多言,斷斷續續的兩天打魚三天曬網。

第二,以漢語思維強勢代入外語學習,比如用漢語拼音標記外語音標,學成Chinglish。當然這也不能全歸罪於語言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就中英語來說,確實在句法語音等層面存在較大差異,需要一一克服。

第三,輸入不夠,這也是成年人學習外語的最大劣勢之一。

第四,輸出不足,模仿不足,持有工具型動機的成年人往往會在外語習得過程中受限於焦慮、緊張和羞澀等心理因素的影響不肯張口,學了啞巴外語,語言不用,何稱語言?

第五,重表達輕理解,無數的中小學生苦背單詞,可是又有多少學生能夠對所背的每一個單詞產生足夠的理解?會用嗎?能用上嗎?單單一個動詞「get 」,在本族語人的眼裡,相比外語學習者,會延伸出數十種不同的解釋。

上述闡述是嬰兒語言學習的優勢。至於二語學習,也就是大家可能平日所說的「外語」學習,具備一定認知基礎的幼兒通常也會比成年人習得更加輕鬆,這種優勢往往是從心理語言學進行解讀。

首先,幼兒二語習得的動機往往更為直接,更為持久,而且幼兒學習外語的焦慮情緒並不明顯。其次,幼兒的本族語自尊通常尚未穩固,而且母語干擾小,對於二語的句法思維與邏輯的習得通常不會有太多的排斥。再次,就英語和漢語來講,兩種語言的口腔發音肌肉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差異,而幼兒肌肉尚未成型,可塑性較強,而且幼兒的模仿能力也通常是比成年人要強的,這種優勢在生活中的浸入式外語習得的情況中表現尤為明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語輸入也是有風險的,特別是年齡過小的兒童,不科學的輸入和教育方法,往往會讓兒童產生語言學習的恐懼和排斥,甚至會造成幼兒句法、語言和思維繫統的紊亂和崩潰,造成失語症和自閉症等等難以挽回的問題。

----------------------------------------------

純手機碼字,望贊


問題不成立。

既然題主你認為3歲小孩就已經完全掌握了語言,那麼為什麼小學中學大學都還有語文課呢?你是要讓語文老師哭暈在哪?

所以題主,我清楚的知道1年級(6歲)小朋友無論看電影字幕還是閱讀報紙還是寫信都仍然存在極大的文字困難。而此時他已經學了6年中文。6年!

綜上,我認為嬰兒學語言快是個偽命題,更大的用處在用來忽悠嬰幼兒趕快報英語班。我本人中學才開始學英語,並沒有覺得有任何困難,比小時候學中文輕鬆多了。

絕大多數成年人學英語慢的原因是「根本沒花心思沒花時間學」,指望一學期就花2天時間突擊應付考試,一年其實只學了4天,四年只學了16天,然後聲稱自己四年沒學好英語?能再逗些么?

嬰兒三年每天接觸16個小時的中文,您三年中每天能保證幾個小時學英語?如果真的時間精力都花到位的,我沒見過誰學不好的。


你沒認真觀察。

一個三周歲的孩子,其實語言學得不怎麼樣。 小孩其實根本看不懂普通的電視劇,甚至看兒童動畫片都有困難。小孩坐在那裡看電視,只是坐在那裡聽自己能聽懂的部分罷了。大人說話的時候小孩會仰著頭聽,還會答話,也不煩躁,看上去像是聽懂了的樣子,其實是因為小孩早已經習慣了自己聽不懂這個事實。

不信?你念一段故事給小孩聽,然後立刻提問,做個閱讀理解。你就會發現,小孩的理解程度大有問題。不要用兒童故事,那種情節他們能猜到。拿一篇高中的英文閱讀理解題,現場翻譯。我敢說,小孩聽一半就跑了,因為壓根理解不了。

移民會發現,大人學語言比小孩快。小孩唯一的優勢就是口音好。


因為嬰兒不學

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材料力學,理論力學,結構力學,電工學,c語言,計算機基礎,線性代數,微積分,機械製圖,馬克思哲學基本原理,形勢與政策,毛澤東思想概論,思想品德,生理,生化。。。。。。。。等等等等


嚴格來講,問題並不嚴謹。

首先,建議題主可以稍微修習一些語言學方面的基礎知識。

然後,在無特殊追求的情況下,語言最基本的作用是「交流」。因此廣義上一門語言學的好與不好,是看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交流是否無障礙,不論是通過三維的聲音(聽和說),還是二維的文字(看和寫)。

在這一前提下,再來看嬰兒或幾歲小孩的語言掌握情況,不難發現其實是很糟糕的。

在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最直觀的第一步,就是我們通俗講的「吖吖學語」。我們覺得嬰兒通過模仿,會叫「爸爸」、「媽媽」...,他已經學會了這些基本的辭彙。但事實並不是我們這樣的。嬰兒只是知道了當他發出「爸爸」這個準確或模糊的音的時候,會得到某種回應,但他並不能把這個辭彙(語言符號)和與之準確對應的形象或意義連接起來,即他不知道「爸爸」是什意思。當兩個嬰兒都在一起喊「爸爸」的時候,他們可能會疑惑,為什麼對方喊「爸爸」的時候,我的爸爸不會回應。

而到了下一個直觀階段,才是將辭彙和對應的形象意義準確連接,即他知道了什麼是「爸爸」。這個時候他才明白原來每個人都有「爸爸」,這是我的「爸爸」,那是他的「爸爸」。

到再下一個階段,才是學習運用編碼程序(語言思維和語法規則)將想表達的意思形象組建成字元串,或解碼程序將別人組建好的符號串,還原成別人想表達的意思形象。

所以別說是三四歲的嬰幼兒了,應該說一直到12歲左右之前,一個人的語言掌握情況基本都不算健全,也就是在哪怕最基本的交流過程中,仍然會存在或多或少的障礙(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無法準確理解別人的意思)。

大概掃了一下前位答案,有答案中提到小、初、高、大仍然有語文課程,其實嚴格來講這也是不嚴謹的。因為影響語言學習效果的變數太多了,這裡我們暫且理想化其他變數,留下唯一變數學歷。

在小、初、高、大的語文課程里,只有小學的語文課程最接近於語言的基礎運用,所以一個小學學歷的人(不管是12歲還是21歲),只要不進行高難度交流(含高階辭彙或高階語言技能),基本的交流是沒有問題的。

而初、高、大的語文課程,更接近於語言技能的培養和提高了(比喻、隱喻、擬人、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所以一個小學學歷的人(尤其是真的小學生),很難進行高階段的交流。舉個更通俗的比喻,他可能聽不懂別人的「話裡有話」,不知道這是暗諷,這是反諷,這是欲揚先抑,這是欲抑先揚......

而在被理想化的其他變數里,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語言環境。

我不知道最高贊的抖機靈答案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贊。我給它點了反對,原因是他正好說反了,並不是嬰幼兒不學這些,所以語言學習效果優於成人。恰恰相反,正是因為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會學習各種各樣的,龐大而又複雜的知識體系,加上日常生活的踐習。這將不斷的擴充他的辭彙容量,提高他的辭彙階級,強化他的語言技能。從而造就了語言的學習效果優於成人。

這也就是在談到學外語的時候,很多外行說的一句話:「把你扔到外語國家去呆幾個月,你學的比誰都快。」

這是對的,因為在一個正確的全語言環境里,你的任何與別人發生「交流」的行為(包括但不僅限於聽說),都將是一個糾正、學習、鞏固你的語言學習效果的過程。

所以作為第一語言,只要語言環境不改變,可以說從出生到死亡,整個一生你都沒有停止過語言的學習。這也就是為什麼上文我說

所以一個小學學歷的人(尤其是真的小學生)

因為正常情況下,同樣是小學學歷,一個21歲的人的語言掌握情況,絕對是要優於一個12歲的人的,這就是語言環境的作用結果。

回到問題,題主的三年,和嬰幼兒的三年,本身就不是一個數量級。因為語言環境是肯定會影響學習效果的,嬰幼兒的三年,幾乎除了睡覺,每時每刻都在重複著語言的「學習、糾正、鞏固」過程,而你的一天能投入多久?所以你的三年比他的三年,真的是杯水車薪。

而沒錯,母語對學習外語的影響,既有正面也有負面,但總和來說是正向的影響,所以母語也不是原因。

再一次理想化其他變數,留下唯一變數年齡心智,毫無疑問一個成年人的語言學習效率是遠高於嬰幼兒的。

最後多嘴幾句,我大概明白題主的疑問點,可能在為什麼感覺學習外語的效率感覺不高吧?拋開是否足夠用功這一點,不妨審視一下學習的方法是否正確。

國內的大部分人,學習英語,一直都是按照國家教育制度的方法;學習第二外語呢,也很難脫離英語這一第一外語的學習經驗。

但怎麼說呢...認真的講,國內的英語教育制度,由於教學目的的原因,本身就是很畸形的。

經常聽到很多人說:「媽蛋學了這麼多年英語,連和外國人基本交流都磕磕絆絆。」

這真的是再正常不過了,國內英語教育的目的,本來就不是為了讓我們能和外國人自如交流,而是為了當我們的學習領域越來越高層,到了需要研究外國文獻、論文的時候,國家不用專門給我們配個翻譯。因此大部分中國人的英語受教水平,如果按照傳統的聽說看(讀)寫來看,基本上都體現在二維的紙面上(看和寫)了。這並不是所謂應試教育的結果,而本來就是國內英語教育的目的。所以如果你從小學到大學,學了十幾年英語之後,能夠在藉助詞典解決一些高階辭彙的情況下,完成翻譯、寫作兩項工作,就算沒有白雪了。

而在聽和說的系統教學方面,不誇張的說,國內的英語教學領域,上到老師下到學生,大部分可以用空白來形容,但教育部現在還在不斷弱化這一塊。我中考的時候,英語聽力已經不計入總分了;記不得是我高考的時候還是我前一屆,英語就不考聽力了。那時候消息剛下來,老師就完全放棄聽說方面的教學(本來就很弱了)。

所以啊,如果你學習外語的目的,和國內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一樣的,那麼可以借鑒相應的學習方法。如果你的學習目的是「交流」,那麼借鑒國內傳統的英語學習經驗,毫無效率或效率低下,才是正常結果。


建議搜索,小學生作文。

來看看學習母語七到十一年的學習成果。


請銘記:一語習得和二語習得有本質區別~

並不是你專心就可以了,硬說自己學三年可以和三歲嬰兒一樣,把自己的心智發展程度和三歲小孩比,你們很棒...

剛才還看到「我比嬰兒學的快多了」

我的媽啊這是多理直氣壯

另外發現自己權重還是可以有效調整答案順序真是很欣慰。題外話題外話。。


第一次被邀請有點兒小激動,在我回答之前,得仔細翻翻大家的回答,但看完之後有些哭笑不得。

感覺有一大群學霸主要在證明:1. 嬰兒用3年是不能「掌握」一門語言的,比如:「拿一篇高中的英文閱讀理解題,現場翻譯。我敢說,小孩聽一半就跑了,因為壓根理解不了。」; 2. 自己作為一個第二外語學習者,花了多麼短的時間,學得效果多麼好。比如:「大學裡選修一門第二外語一般一年就差不多了。」

我記得有一次參加劉京京老師的讀書會,他在談辯論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的時候,說過一個讓我記憶深刻的點:先去定義重要的辯論概念,否則辯論本身將無的放矢。所以說白了,這個問題的討論大家都沒有在same page上。嬰兒學語言究竟學的是什麼?題主並沒有說「掌握」二字。我們學語言又學的是什麼?學到什麼程度算是學會了。這兩個學習過程有什麼區別?我覺得其實解釋清楚這些問題,這個答案也就出來了。

咱先區別一下第一語言習得和第二語言習得?

第一語言習得:在孩子0-3歲的母語期,孩子在母語環境中輕鬆自然地習得第一語言,不需要任何系統的指導。他們可以通過有限的語言輸入(36個月中,孩子至少睡過去一半時間,其他時間也並不是時時刻刻產生語言交流),搞清楚一門語言如何斷詞造句以及什麼樣的話是符合自己的語言的語法結構的。這些問題學術界雖然有不同的理論在嘗試解釋,但現在都沒有辦法回答嬰兒是如何神奇地做到這些的。

第一語言習得學得東西其實僅僅指的是對於語音、基本的語法和語素(辭彙)、簡單的句子結構等習得,說白了就是基礎的聽說能力。這裡面不包括拼音、讀寫、複雜的成語熟語或者修辭

我們都知道,語文的學習是需要通過後面很多年的教育和積累,不然這世上哪來的「文盲」呢?你能說不會讀寫的人,不會自己的母語嗎?

第二語言習得,如果是發生在三歲之前甚至更早,我們認為這還是屬於孩子的母語習得。如果孩子能夠在這個階段接受另一門語言的互動和輸入,通常就能夠同時達到兩門語言的母語水平習得。

其實這個經歷很多來自方言地區的中國人都有。在兩歲之前,基本都是姥姥帶我的。姥姥只跟我說陝西關中話,經常念一些我到現在都記得的陝西話童謠。但當我對自己到底在說什麼話有意識的時候,我就已經在根據說話對象輕鬆轉換普通話和方言了。研究者現在還是不確定孩子是怎樣認知方言和普通話的,但我覺得其實對於嬰兒來說,這是兩個獨立的語言體系,尤其對於和普通話差別更大的滬語、閩語等方言,因為嬰兒很難判斷出自己的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的聯繫。

但二語習得的效果,和很多因素有關:學習者的年齡、語言天賦、學習動機、輸入輸出、語言環境、第一語言transfer、語言心理學等等。我們從來都不排除成人也能夠在第二語言習得上達到接近母語的水平,我身邊就有這樣的「語言天才」朋友。但總體來說,語言學界是肯定地認同嬰兒學語言比成人容易的。但一般來說,過了關鍵期之後學習一門新的語言的成人,是很難達到母語水平的。

關鍵期在語言學中指的是人類出生後至青春期前有一段對於語言習得不可或缺的時期,在這段時期內兒童有能力習得一門或多門母語,然而關鍵期後學習的語言最高只能達到接近母語的水平。有研究表明,人們在使用母語和非母語時腦神經信號的區域不同。也就是說,關鍵期之後學習的語言能力和關鍵期內習得的母語有著生理本質上的區別。

講點生活中的例子吧。

我現在在教從6個月到 七八歲的美國孩子學中文。

我們都知道,漢語中的不同聲調代表不同的意義,所以ma這個音在漢語中就變成了四個不同的音位:媽、麻、馬、罵。這和英語天壤地別,英文中的音調只是代表了感情。

在我教的學生中,在一歲之前就開始有中文保姆的幾個孩子對於中文音調的掌握非常精準,所有教給他們的新辭彙,他們都可以準確地重複老師的聲音,包括發音位置和音調。相較而下,兩三歲開始第一次接觸中文的孩子,雖然大多數仍舊可以發出一些有難度的音,比如說「玉米」的「玉」,但對四個聲調的判斷就很困難了。

我現在最喜歡的學生叫茱麗葉。茱麗葉同學現在18個月了,每周三和周五都會和我度過兩個小時的中文課時間。雖然她還不會開口說話,但能聽得懂很多中文辭彙和指令。她目前在學習英文、西班牙語、中文、法語和希伯來語五種語言。聽她的保姆說,茱麗葉對其他四個語言的理解也是差不多的。大概再過一兩月,朱麗葉同學就可以開口說五種語言了。


搞什麼鬼,真的學懂了還有必要再去學習12年語文嗎?


學母語也要十幾年的好不好。三歲小孩的聽力理解和口語水平都是很差的。我家孩子才剛五歲,我認識她很多幼兒園同學。

以聽說讀寫四項衡量語言水平。初中畢業生從出生算起學了16年,從入學算起學了9年,你看看他們的平均水平都啥樣。


哇!x總6歲的小朋友到了法國,三年就可以流利地說這樣的法語了呢!

但是你看,xx屌絲大學的老x,學了那麼多年的外語還是看不懂這樣的法語:

(其實我覺得Lottin的法語蠻好懂的,只是最近在讀比較怨念而已,就隨便黑一下吧)

恩,沒毛病!

我們學校中的外語教育,更注重的是外語的學術功能,即外語如何作為How to make China great again的一種工具,而不是「如何用外語勾搭國外的妹子/漢子」,「如何用外語逃到國外然後說自己被xxxx並尋求避難」,因此「如何正確理解複雜的文本」就是外語基礎教育最重要的任務。這樣,我們會關注語法,關注閱讀,但卻不強調語言「生動活潑的那一面」,不強調什麼「活學活用」。

相對來說,一個小孩去到國外,他首先要生存,首先需要「和別人溝通」,這時候,語法、語言的深刻性什麼的就毫無意義,相反,怎麼說茶米油鹽,怎麼和小朋友說自己買的新玩具反倒是天大的事情。

所以,當某些人處於後者這種情境的時候,自然會有一種「感覺自己被騙了」的無力。特別是當你想「逃到海外去」,要"make Axxxxxx great again"的時候,那種不快簡直要爆表……然後這時候就要不自覺地悲嘆一下:「唉,還是小孩好啊!」或者是「中國教育害死人啊!」但是對於像我這種英語基本停留在擼文獻的需求(你以為我會在德國說英語?幼稚!)的人來說,我覺得那些語法吼啊!你都不造我查那些法語短語的時候有多心酸多崩潰,英語就查得少得多得多……

當然,在那些不懂外語、不懂學術的人看來,小孩那種「可以說一口流利的x語」(儘管語法亂糟糟,內容毫無深度)自然會讓他們感覺很牛逼,而前者可以看很牛逼的學術論文……恩,反正他們也看不到這一幕,或者就算看到了也是一句「啊?So what?」

恩,沒毛病!

最後求教留德華,如何舉報虛假廣告?比如這種:

是不是覺得我最近的答案非常水??簡直要取關???

您隨意,不過:

1)我的答案向來很水;

2)閱讀並理解第二張圖,然後你就明白原因了——我最近一直在「閱讀並理解」這些東西,然而我不會法語……


首先,我認為嬰兒學說話不能視作學外語的過程,而是一個對事物形成認知的過程。

語言文字是一種認知工具,母語即第一語言,是你對事物的直接理解,而且你的絕大多數思維活動是通過母語來完成的。

嬰兒在第一次感知(視聽覺等)到某種事物時,還沒形成對其的認知,大人向嬰兒規定,那個是蝴蝶,這個是蜜蜂,於是他們對於這兩種事物的認知就是蝴蝶蜜蜂的文字或發音。但是當他對各種事物認知規定的一個體系基本形成了以後,即長大了,要用別的規定去讓他認知他已經認知的東西,自然是難的,或者說,應該基本不可能。

煮個栗子

你看到這個詞 梨子

然後你的思維大概是從這兩個文字理解到這種事物

也就是說,你對於這個東西的直接認知,是li zi這兩個音節,以及它們對應的文字 梨子

但是,如果出現一個不是你第一語言的文字或音節,如pear

那麼你基本不可能直接從pear這個詞理解到梨子這個事物,而是:pear→梨子(li zi)→梨子這個事物,一定要通過你的直接理解工具去間接理解。

然後,學不好第二語言,是這個這個從間接理解到直接理解再到認知事物本身的這個過程很複雜,因為實際運用中不可能歪果仁只對你說pear這樣簡單的單詞,而是更複雜的單詞,片語以及長句,這就多方面考驗你的聽力記憶力等;且轉換效率也是個問題,所謂語言天賦好的人,大概就是轉換效率高甚至達到直接轉換,即從apple直接理解到蘋果這個事物,我試了試貌似還達不到這個水平,生活中應該也很少有。所謂「掌握」了外語,我認為其本質是把這些轉換過程改成了一條條定式強行記憶了下來,自然就能熟練運用了。而直接轉換是基本不可能的。

當然也有很多語言本身的原因,你我的母語——漢語以及其方言,論語法構成,是極少數的分析語(孤立語);論文字,應該是現僅存的語素文字(表意文字)(當然日文中的漢字部分也是);論發音,也是極少數的聲調語言(即同一語音,聲調的長短高低會構成不同的含義的語言,該屬性需要我們的大腦自帶檢索功能,所以我們還是挺聰明的手動滑稽)。漢語是如此的與眾不同,跟其他語言很不一樣,所以難學。實際上也就是與其他語言差異大造成的上面提到的轉換過程進行困難,歪果仁學漢語難同理,但是像英德這樣親緣關係近(同一語族,發音規則基本類似且文字類似)的兩門語言,以其中一門作做母語,要掌握另一門應該是不難的。 可惜漢語沒有親緣關係近的語言,東南亞諸語僅僅是同屬一個語系;日語有大量漢字,但由於黏著語的屬性,需要變換詞綴以及依靠助詞才能完整表達意思,而且日語是主賓謂;韓語嘛,文字不一樣,雖說有大量漢來詞,但是像什麼先生(seonsaeng),少女(sonyeo)的詞,發音其實差的不是一點點。

一家之言


小孩也不成的。我朋友做小學語文老師,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作文裡面還是有很多很多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的…


謝邀。

不扯謊,我是從零基礎開始學英語的,剛好差不多三年。並沒精通掌握,但可以使用這門語言,滿足我目前的需求(注重閱讀聽力,寫作極差,口語能交流但蹩腳,但絕對比小孩子的表達能力強)。我覺得自己這三年的學習質量,量化的話,絕對超過小孩子的三年學習,也超過初中生認真學習三年。

我覺得成年人學習外語,比小孩子學外語要有效率得多。小孩子學習三年英語,至多會簡單的口語,簡單的讀寫。而我通過三年的學習,能用英語表達我的思想,能讀思想遠高於我的圖書。成年人心智的成熟,邏輯能力的形成,這些能力讓我邊學邊用,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不斷的提高英語。

拿我最近在讀的書蟲系列來說,如果是一個初中生,興許只會當成閱讀材料讀。而我,拿書當書,能從中吸收很多東西,閱讀英語獲取的信息量,即便是同樣的書,我跟他們也很有區別。過去幾個月,我從書蟲1連續讀到書蟲4,80多本書,因為是改寫,句式都很簡單,但傳遞的信息量依然很豐富,加起來近100萬字的辭彙量,利用每天下班的時間讀的。如果是小孩子,這樣的執行力,一般欠缺。而大量閱讀對英語水平的影響,自不必說了。讀這套書,讓我的知識面更廣,對西方文學的脈絡又清晰多了,更了解西方文化,通過讀這些書自己不由自主的列了一個書單,會特別有興趣讀改寫前的原版。

所以這個問題傳遞的結論並不嚴謹。

我覺得學外語,跟母語人士自己的母語學習,方法區別非常之大。

開通了個人公眾號——sparetime2017 / 姜大白,在哪裡我把關於自學英語的內容系統的整理了,現已開門迎客,歡迎大家去看一看,有朋自遠方來~


因為習得模式不一樣

而且題主應該說的是英語學習,那是因為同步學習的還有很多學科,如果是成人階段的語言學習,比如北外的一個小語種專業,基本的學習周期也就是2~3年左右。

此外,國內非英語專業或者外國語高中的英語學習模式基本上以辭彙、語法、閱讀以及各種應試導向的教學模式為主,這種模式和專業語言學習、母語學習的導向和方法都不一樣。

類似於,你拿英語初中語法題去問美國的普通人,母語使用者,他可能會覺得很多題目四個選項都是正確的,無法區分。


關鍵期。語言的關鍵期。

問題的癥結不是三年,而是嬰兒兒童。

狼孩錯過關鍵期到了七歲任何語言都學不會。


你如果看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他們來到巴格達》就會知道,連拼寫都不咋會的人在英國是可能成為打字員的。。。


推薦閱讀:

嬰幼兒有哪些關鍵期?如何利用這些關鍵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早教效果?
強調「嬰兒哭鬧時不要抱」的「外國媽媽育兒法」有危害嗎?
怎樣教育1歲的小孩子不要咬媽媽臉?
如何幫助早戀的孩子平衡好學習和感情?
「擇校」有利於孩子成長嗎?

TAG:語言 | 教育 | 外語 | 語言學習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