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玻璃杯中間夾層裡面有水銀嗎?


幾個世紀前歐洲的錫汞齊制鏡工藝就不用提了,現在活著的中國人應該沒人接觸過這種工藝。

可能這個說法是因為太多的人無法理解玻璃瓶膽那一層亮晶晶的金屬層是怎麼鍍上去的,在他們的想像中只有液態的水銀才能塗上不規則表面。薄薄的平面玻璃鏡也是,他們無法想像堅硬的金屬怎麼這樣緊密地貼合到光滑的玻璃上面,除非這種金屬是液體。反正我父母就是這麼推出銀鏡是水銀,有一次鏡子鍍層脫落讓他們非常恐慌。

其實水銀表面張力極大,在玻璃上會瞬間聚集成小珠,根本塗不開。而且水銀非常重,會迅速滑落。

很多銀鏡和瓶膽是用高中化學課的銀鏡反應製作的(我們高中化學課有演示,還自己操作過),但現在也不全是銀鏡反應了,日常鏡面很大部分是真空沉積鋁。

又及,有人問到鍍銀或鋁的目的,那是為了反射紅外輻射(波長760nm-1mm,熱水的輻射大約是2-50μm,所謂遠紅外)。下圖是反射率,可以看見鋁效果最差,不過民用也綽綽有餘了。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為什麼要夾水銀?為了外觀嗎?這個說法從何而來?

以下根據有限的生活經驗和課本知識作答。

雙層玻璃杯中間,因為工藝或者其他什麼原因,可能空氣比較稀薄(但可能沒法實現真空),可以減慢散熱速度。

雙層玻璃的導熱速度本身就比一般的單層玻璃慢。

如果是暖壺的瓶膽,為了保溫,也會保證有一個空氣稀薄的隔熱層。

瓶膽鍍的金屬可以是銀,利用銀鏡反應。也可能有鍍鋁或者其他金屬的。

這個不透光的鍍層可能可以阻擋一部分熱輻射?

所以題主的意思是,有一些保溫杯會在兩層中間鍍一層金屬?

水銀在常溫下常常是液態的,容易揮發,不會用於鍍在這些器物表面。

水銀是汞,和銀不是一個東西。


為什麼會放水銀?方便下毒嗎?


謝邀。

請描述你看到的玻璃杯的外觀,為什麼你猜測是水銀?

如果是一些有保溫功能的瓶子,你觀察到銀白色,應該是鍍銀等金屬。順便一提鏡子也是鍍銀的,古代有過錫汞齊製作的鏡子。汞齊無毒,但是由於畢竟水銀會揮發又有毒,隨著鍍銀技術的發展,就被取代了。


題主要多背化學常識:

純鹼不是鹼

水銀玻璃不含水銀。

最早的時候用的是錫汞齊,在1930年就全世界都停產了。

暖瓶的問題,在中國的法律教材還有一個經典的案例:

  1994年江蘇某保溫瓶廠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一條「驚人」的消息,他們稱有專家研究證明,中國老百姓幾十年來一直使用的保溫瓶存在滲透砒霜的問題,長期使用可造成慢性砷中毒。他們廠為了彌補這一缺陷,經過精心研製,製造出一種無毒的「金膽」,安全、可靠,是保溫瓶生產的一次革命。

   相關消息發布後,引起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這家企業又發出廣告開展促銷活動,聲稱消費者只要交兩元錢,就可以用一個「銀膽」換一個「金膽」。

  

在「金膽」熱銷的同時,卻是生產「銀膽」的廠家遭難之際,產品大量積壓。後來,這些「銀膽」暖壺生產廠家聯名聘請了業內的專家組進行鑒定比較和調查,經專家鑒定,所謂「銀膽」暖壺存在砒霜滲透的說法純屬捏造,「金膽」除了在原來瓶膽上加入金色的著色劑以外,和「銀膽」相比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功能。


水銀導熱呀,放這個東西在夾層里幹什麼呀?這是保溫杯還是散熱杯啊?


水銀挺貴的,不賺錢了都。。。


汞蒸汽,劇毒。

杯子這種天天碰嘴的東西,誰敢放水銀,杯子一碎,那身邊沒硫磺的人就完蛋了。

雙層的目的是為了保溫,大部分採用氣體填充減少熱傳遞,水銀也不是啥比熱容很高的東西,保溫效果估計都沒有空氣好。

有些保溫的東西採用的是填充泡沫,外賣箱子大概就是一個。泡沫保溫且接觸面積小,重量小,可形變。

說了半天,答案是:沒有。


一般保溫杯雙層的話中間是真空的。可以有效保溫。


現在都是真空沉積鍍鋁膜,銀那麼貴重的東西,很少用了。。。鏡子,暖瓶。。。什麼的,都是。所以現在的鏡子經常從邊緣產生枝狀銹跡,薄層的鋁膜太活潑了,受潮很容易如此。


......你是覺得命多嗎- -夾水銀,要是爆了就GG了


沒有.雙層是為了保溫,市面上大部分裡面是真空的


過去的日光燈管里有水銀,目的是為了產生汞蒸氣,降低稀薄惰性氣體的擊穿電壓,同時提高紫外線發光效率,再利用紫外光激發稀土日光材料發光,後來的日光燈里是否還用水銀,就不知道。


為什麼要加汞?嫌杯子太輕?

還是帶溫度計功能的杯子?搞不懂你要問什麼啊


之前有個熱水器膽的……居然沒人點贊。換個雙層玻璃杯就推送了……唉。

我的回答:現在鍍銀都絕跡了,統一用鋁。


從功能,工藝和安全的角度,都不太可能是水銀。


鏡子裡面沒有水銀,同樣的,鉛筆裡面也沒有鉛


推薦閱讀:

以減肥為目的的運動一定要感覺到累嗎?
黃瓜敷臉可行嗎?有沒有什麼副作用呢?
我被一隻泰迪抓了一下,破了一點點皮,需要打疫苗么?
每天總是犯困做事沒精神是什麼原因,有辦法改善嗎?
突然胃痙攣怎麼辦?

TAG:自然科學 | 生活常識 | 健康常識 |